“不要你管!”……如果这些伤人的话语开始从那个原本温顺的宝宝口中不断冒出,父母的反应肯定从震惊转变为恼怒,再到茫然不知所措。不过还好,这只是大多数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只要父母能处理恰当,你和孩子就会迅速度过这一充满“挑衅”的烦恼阶段。

仿佛就在昨天,这个长得像天使般的婴儿,还躺在婴儿床里,用一双无辜的眼睛盯着你,似乎在对你说“亲爱的妈妈,我会为你做任何事”。可是一转眼,这个天使般的婴儿长大了,会走路了,开始说话了,也学会顶嘴了。你叫他把地上的玩具捡起来,但是你听到的却是“凭什么让我捡!”你叫他把第二块饼干放回盒子里,但是他却挑衅般地告诉你“你怎么这么小气!”然后当着你的面,把那块饼干咬得嘎嘣响。

生气,烦恼,甚至很想揍他一顿?这些反应都很正常。不过,比这些惩罚更重要的是要学习阻止他的这种行为,因为顶嘴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害。儿童专家对此早有研究,并列举了以下六种常见的孩子顶嘴类型,当然还有应对策略。赶紧学上几招,对付你家那个恼人的宝宝,让他变得乖乖的。

说话不礼貌

好友兴高采烈地带着你的宝贝儿子外出就餐,回来后,朋友却生气地告诉你,在吃饭时,她让你的孩子少吃些冰激淋,孩子却说:“你又不是我妈妈!别再整天唠唠叨叨!”

应对策略

一定要立刻对朋友道歉,因为这实在是很不礼貌的言辞。然后对儿子说:“妈妈很失望,也很生气。因为你对阿姨说了很不礼貌的话,让我和她都很伤心。”如果儿子争辩说他今天心情不好时,对他说:“我知道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还要讲礼貌是很困难的,但是对长辈说如此不礼貌的话是绝对不允许的,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然后要求他立即向阿姨道歉。虽然你会发现,也许他的道歉并不是认真并发自内心的,但这足以给他一个教训,即他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让他学会如何补偿其所做的错事。也许以后他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每次都让他道歉,他就会渐渐地接受教训,不再犯。

好友离开后,还要与孩子进行交谈,告诉他,当父母以外的长辈让他做一些事时,应该如何应答。首先对孩子说:“宝贝,我并不是想让你盲目地听从大人的话,但是我们可以有礼貌地拒绝。”然后教他如何做,“你可以说,‘我很抱歉,但是……’,或者说,‘对不起,不过……’比如,你可以对教练说,‘我很抱歉教练,但我感觉不舒服,不能再多跑一圈了。’如果只是个人爱好问题,也可以礼貌地让大人知道。比如你可以对阿姨说,‘我很喜欢那种冰激淋,平时很少能吃到,我再吃一个就好了。’”但同时也要建议孩子,吃正餐时的确不适合吃太多冰激淋,很容易引发肠胃炎。

带有挑衅的“为什么”

哄孩子上床睡觉是许多家长在筋疲力尽的一天后,还要和孩子进行的一场艰难斗争。我的朋友琳经常向我抱怨,让他7岁的儿子去洗澡也是件苦差事,因为他儿子总是说“为什么要洗澡?我不想洗澡,我不需要洗澡,我才不会洗呢!”

应对策略

专家建议说,要消除孩子的这种挑衅情绪,要设身处地去理解他的感受,先对他说“宝贝,我知道有时候上床睡觉是件很难的事情”或者“打开单词课本记单词很困难,是不是?”,以获得他对你的认同,然后对他说:“但是亲爱的,你必须这样做。”为了避免孩子这种对抗情绪,还可以采用开玩笑的方法对他说:“宝贝,让我们来看看你今天能以多快的速度上床睡觉。”然后就和孩子“赛跑”跑向小床。当孩子听话地上床后,一定不要忘记给他一个紧紧的拥抱,并称赞“真是个好孩子”。其实孩子有时候就像小动物,会记忆你对他完成某项要求的奖赏,而且下次会做得更好。

带着不屑的反驳

当你告诉5岁的女儿,外面正在下雨,需要带雨伞时,她却斜眼看着你,转了转眼珠说“嘁,我早知道。”然后转身离去,留下你一个人发呆。

应对策略

你需要立刻叫住她,直接向她指出,刚刚她的话“嘁,我早知道”以及所用的语气会伤害别人的感情,并且说完后就转身离去,不给别人回答机会的行为也是非常不礼貌的。这样的说话方式和行为在家里是不被允许的。

在接下来的几周,孩子这种讨厌的行为或许会有所增加,因为她在试探你所说的是不是真的。在这几周内,一旦她有类似的不礼貌的身体语言,和“我早知道”相似的短语,或是差不多的自负语气,要直接向她指出来,并批评和教导她。她发现你的确是认真的之后,就会改正。

记住,当你发现孩子已经不再用这种语气说话时,一定要及时表扬她:“现在和你谈话感觉愉快多了。”

骂人

你对7岁的孩子说:“对不起宝贝,你今天不能去参加游泳训练了,因为我要带你去看牙医。”她对着你大叫:“你是个骗子!我就要去游泳!”生气?绝对。不正常?不。我的朋友曾被她8岁的儿子骂作“蠢货”、“骗子”、“傻瓜”和“大大大笨蛋”。只因为她不能如期开车带他去游乐园。当孩子对你用这些极其不尊重的词语时,立即让他想三个以上的礼貌词汇来表达他的不满意,但愿在下次他对你不满意时,能想起其中的一个来。

应对策略

当他说:“你这个坏蛋,你一定要开车带我去游乐园”时,你要严肃地告诉他,由于他说了非常不礼貌的话,你是绝对不会带他去游乐园的。并且要让他知道,一旦他说了类似不礼貌的话,你就不会做他想让你做的事。最后,还要告诉他不许这样辱骂长辈和小朋友们。当你持续地告诉他骂人是不允许的,并且他也无法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时,他就会开始乖乖听话了。

在公众场合挑衅

当你和4岁的孩子在一家理发店等着给他理发时,他不停地从前台拿糖吃。你叫他别再吃了,他却说:“你管不着!”

应对策略

为了制止这种行为,千万避免动怒。向他施压,这样只会加强他的挑衅,更加激化你们的争吵。相反,要对他和颜悦色,但要让他明白你是认真的。首先让他知道,他已经吃到了极限,不能再吃了。对他说:“亲爱的,你手上的这颗糖是最后一颗了。”然后让他选择,是将这颗糖吃掉,还是放进他的口袋里,或是由你来保管。这样会让他觉得你并不是命令他,而要让他接受你的建议。也许他并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糖不能再吃了,所以还应当告诉他:“那些糖是给大家吃的,所以每人只能吃一点点,要学会留给别人吃。”

缺乏礼貌的朋友

当你准备带着孩子和他的小朋友一起出门时,你发现那位小朋友的包还落在沙发上,你告诉他时,他却瞟了一眼然后说:“你去拿。”然后大摇大摆地走出门去。

应对策略

这时,你不能直接开车走,而是要把这个小子和他的包一起留在你家门口。你要趁这个孩子们在一起的时机,义不容辞地教育别人家的孩子如何讲礼貌,这会加深你孩子的印象。如果你不愿对孩子身边的每一位无礼的朋友都进行教育,至少也应该教育一部分。因为这样是在给你的孩子做榜样,对不礼貌的行为,不但要有礼貌还要有决心。

贴心小贴士:孩子顶嘴属于哪一种

有时,孩子顶嘴纯属淘气,但有时却是他们宣泄自己的不高兴。因此,在应对他们前,父母应先判断出孩子的顶嘴的类型,再进行正确的应对。

淘气型顶嘴

当孩子总是出现类似的问题时,表明他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他要检测你的耐心程度。这时,要直接指出他的不对,并纠正他。

·当孩子说“你管我呢”时,你应当说:“我是你妈妈,所以我希望你……”

·当孩子说“嘁,我早知道。”时,你应当说:“我希望你说:是的,我知道妈妈。”

不高兴型顶嘴

除了用过激的语言外,宝贝还会有激动的情绪。这种情况下,先要安抚他,再教育他。

当孩子说“你是世上最坏的妈妈!我再也不会做任何你让我做的事情!”时,你应当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所以我会等你能用好的词语说话时,再听你说。”

当孩子说“一点儿都不公平!我讨厌你!”时,你应当说:“我明白你觉得不公平。但说‘我讨厌你’是不对的。”

延伸阅读

6种情况下不能打孩子


1、孩子犯错误,是因为父母事先没有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或者父母没有把话讲清楚。

2、孩子所犯的错误,父母自己也在犯。

爸爸妈妈自己都不知道这方面的事情应该怎么做,没有很好地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时,不要急着去打孩子。等自己改正了这方面的错误,清楚地知道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做时,再去惩罚也不迟。

3、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

因为这时打孩子往往只是发泄自己的愤怒,惩罚时往往会失去分寸,会忽视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也很难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打他,很容易失手打伤孩子。应等自己怒气平息了,头脑清醒了,再实施惩罚。

4、孩子生理与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况者不能打:行为亢奋有神经障碍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过情感伤害的孩子。

5、不到3岁的孩子不能打。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岁的孩子处于游戏期阶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强烈,同时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发展,自我统一性开始出现,而3岁前的孩子,这一切都没有出现,或者只是刚刚发展。即使是有的孩子过于顽皮,体罚他的时间也只能提前到1岁半,对于1岁半以内的婴儿是绝对不能进行体罚的。因为在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活动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为吃、喝、拉、撒、睡带来的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在这一阶段体罚孩子,会影响他们做出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导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在1~3岁的阶段,孩子处在自主性与羞怯和疑虑之间摇摆的阶段。儿童迅速学会走、爬、推、拉和交谈等许许多多的技能,学会了如何抓握和放开。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现在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父母必须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精心保育儿童行为的任务,而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如果父母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

育儿小贴士:

在孩子3岁前的这一年龄阶段,面对孩子的无理吵闹,面对孩子帮倒忙,父母往往是最头疼的,既要管住孩子,又不能体罚他们。怎么办?您不妨采用以下办法来教育犯了错误的孩子:

.冷处理。当孩子无理吵闹时,不去搭理他,更不要给孩子以积极刺激,避免孩子在自己吵闹和大人满足要求之间建立条件反射。

.自然后果法。对于喜欢乱碰东西的孩子,在不造成肉体伤害的情况下,可以让他碰一碰煮热的食物,让他直接体会到其中的危害。

.用生气的表情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不对。你可以把自己的愤怒写到脸上去,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学会看大人的脸色行事。看到大人的愤怒表情,很多孩子会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

.讲明道理。给孩子讲明一些简单的道理,说清楚这样做会给他带来的直接伤害。比如,你乱碰开水瓶,会被烫着的,到时候会像打针一样痛的。

6、6岁以后要尽量少打,12岁以后的孩子不能打。

一般而言,孩子6岁以后就应尽量减少体罚,而到了12岁就应完全停止了。6岁以后,多数孩子已经进入学校了,独立自主意识有了较好的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开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着凭借自己的能力、勤奋,不断带来各种成就。这时体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丧失成长所必须的成功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养成消极、自卑的人格;而且在这一时期进行体罚,孩子能够清楚地记住父母对自己的体罚,在心灵蒙上一层阴影。

进入青春期后,儿童在肢体运动、认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渐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统一的自我。他们强烈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个体,具有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张扬自我的强烈要求。如果这时体罚孩子,他会感到这是对自己人格的严重践踏,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还会产生某种报复与逆反心理;而且,随着知识的增多,他们会清楚知道父母的这种做法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种违反法律的错误行为,因而会对父母产生不良印象,认为他们不遵守法律。

那种情况下不应该与孩子逗乐呢?


看到宝宝笑是家长们最开心的事情,许多的父母平时也都喜欢逗孩子笑,但是有一些的情况是不适合与孩子逗乐的,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了解吧,逗乐也要注意时机,不然还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呢!

1.进餐时不宜逗乐

要知道,孩子的咀嚼和吞咽功能尚不完善,进餐时的过分逗乐不仅会扰乱孩子正常的饮食习惯,甚至会使孩子将大粒的食物吸进气管,引起窒息。小宝宝在吃奶时受到父母的过分逗乐,还会发生将奶水吸进气管的危险,甚至引发吸入性肺炎,大龄宝宝则可能因为误将坚果类食物呛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早教网

2.临睡前不要逗乐

临睡前和宝宝逗乐,会使宝宝大脑处于过分兴奋的状态,易导致入睡困难和睡不安稳,甚至出现踢被、夜惊或尿床,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3.抛举孩子逗乐不可取

将宝宝高高抛起,容易使孩子头部受到震动,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形成血肿,可能造成将来智力低下,有的还可能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充血,甚至视网膜脱落导致双目失明。如果因为失手抛脱而摔伤孩子,甚至会造成整个家庭的伤痛。因此,最好不要采取这种方式与孩子逗乐。

4.把孩子托在掌中逗乐不可取

有的父母很喜欢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双脚,让他站在自己的手掌上。这种做法也是极不可取的。一旦失手,掌中的孩子失去平衡,或是孩子出乎意外地挣扎一下,大人措手不及,后果将不堪设想。

5.抛物取乐要当心

有的父母把抛黄豆、五香豆等作为家庭常玩的游戏,常常向宝宝示范自己将豆类向上高高抛起,再用嘴巴接住的“绝技”。殊不知,孩子的模仿心理极强,一不小心,小小的豆子就可能误入气管,引起呛咳而导致严重后果。有的宝宝甚至会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进行“自由发挥”,用带有尖锐棱角的食物进行抛接取乐,极易因为不慎而伤及自身。早期教育

本网站小编总结:此外提醒家长与孩子逗乐还要多注意方式,一些不适合孩子玩的游戏不可去做,以免孩子跟着学习而受到危险,所以说养育孩子并不是那么的简单,许多的地方都需要注意的到!

35种要诀打造优质宝宝(下)


15、帮助孩子学习使用家里,学校和公共图书馆的电脑设备

在这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中,若能善加利用媒体科技,即使不出门也能知道天下事。所以,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孩子学会电脑之后只会打游戏,而不愿意让孩子过早接触电脑,而应该采取比较正面的看法,想想接触电脑之后,可以运用进步的科技与网络,延伸孩子的视野触角,让孩子增加智慧。

培养责任心共同创造亲子聊天时间

16、与孩子谈话并学习倾听

每天花一点时间与孩子谈天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一段短短的时间中,是爸爸妈妈借此了解孩子的想法及需要的关键时刻。在这过程中爸爸妈妈需要学习倾听的技巧,不要还没等孩子把话说完就急着要纠正孩子错误的观念。这种急躁带点批评性的举动会让孩子自尊心受伤而不愿意再与你分享她的想法,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亲子之间的隔阂。爸爸妈妈要了解,孩子虽然小但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愿意把自己碰到的事情和爸妈分享,我们就应该像孩子的朋友,当个专心的听众好好的和孩子聊天交流。

17、当孩子完成家事,给予肯定

2-4岁的孩子喜欢模仿爸爸妈妈的行为,因此开始对做家事充满了兴趣,爸爸妈妈若能为孩子预备适合的工具,如:小尺寸的扫把、托把、吸尘器等,让孩子做家事十分顺手,并且给予孩子适当的工作范围,如:小茶几的桌面、孩子自己游戏的角落这些以幼儿能力可以完成的部分就可以从做家事中逐渐发展出责任感。

18、全家一起外出游览新的地方

放假时全家一起外出旅游,除了可以凭借愉快的气氛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之外,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也能扩大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知识。为了让每一次的旅行都能让孩子收获满满,建议爸爸妈妈在一开始就让孩子参与旅行的计划,全家人一起收集数据,讨论行程的路线,并事先对于当地的文化做一番了解。在行程中爸爸妈妈也应该鼓励孩子多运用其感官做观察及比较,并发现异同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

19、提供孩子扮演类型的玩具

在给孩子玩具时,应该酌量增加扮演类型的玩具,如:洋娃娃、绒毛动物玩偶、厨房用具、各行各业的工具及服装等,因为孩子可以透过扮演游戏中角色的扮演学习社会性行为,了解社会真实的样子。爸爸妈妈可以在家中的一个角落为孩子布置一个扮演区,只需用矮柜做一个简单的区隔,这样爸爸妈妈又可以观察到孩子玩游戏的状况,又可以让孩子有一个半独立的空间自由发挥。另外要提醒爸妈的事情,提供给孩子的玩具、道具最好是孩子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并且不要脱离平时居家生活太远,这样孩子才可以通过平常观察爸妈的行动,学习和模仿社会性行为。

20、给孩子自由的时间可以做白日梦和幻想

允许孩子有爸爸妈妈期望以外的答案,是激发创造力的关键之一。大人们对于是非对错的答案往往已经是很固定且僵化的,对于还没有受到限制的孩子还言,生活是多姿多采有着无限可能,因此给孩子一些空间、时间让孩子自由想象,将很可能是孩子日后工作创意、创造力的重要来源。

分享成功经验建立正确价值观

21、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人士生平的励志类故事

幼儿吸收性心智的特质让幼儿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中所提供的成功典范故事分享,将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影响孩子的思考模式和行为表现。因此,爸爸妈妈应该和孩子一起阅读成功人士的励志类故事,提供孩子们好的学习典范。

22、不要用酬劳贿赂孩子

孩子需要鼓励以促进良好行为的表现,鼓励可以透过许多不同的型式。其中较不合适的是用物质来鼓励孩子,老是用礼物、零用钱、吃好吃的东西来奖励孩子,这样的方式容易让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也容易造成孩子对于物质的欲望需求越来越大。

23、建议孩子加入他感兴趣的小团体

团体生活可以帮助孩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调整自己的态度,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爸爸妈妈可以协助孩子选择一个团体,如:幼儿音乐班或社区中所成立的亲子互动团体。透过团体的互动孩子会渐渐发展出社会生活的技巧并达到社会化。

24、和孩子讨论新闻以激发他的兴趣

以适合孩子的方式和他一起讨论新闻时事,能帮助孩子融入社会生活,了解自己也是国家社会中的一员。五花八门的新闻内容能引发孩子对于社会的关心,不过在引导孩子关心社会的同时,爸爸妈妈也要注意到有些未经处理的新闻画面及题材是不合适给孩子看的,因此爸妈和孩子讨论新闻之前,应该先筛选掉那些不合适孩子的内容,以免造成心灵上的污染与伤害。

25、不要有刻板性别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许多在以前由男性担任的工作现在也可以由女性来做,而许多女生从事的工作现在也可以由男生担任,例如护士等。因此爸爸妈妈提供给孩子的玩具和游戏可以不用过分强调刻板性别角色,以免与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所见有落差,同时也让孩子发展正确的两性关系。

尊重孩子的个性培养自信心建立

26、避免拿孩子与其它人比较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能力与性格。因此没有任何一套标准可以适用在所有孩子的身上,爸爸妈妈更不应该拿孩子和其它小孩做比较,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个别差异。其实,如果希望孩子更好,爸爸妈妈应该只要帮助孩子与和自己过去的行为作比较即可。

27、做有原则的父母亲

年龄小的孩子由于对环境都很陌生,因此仅需要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就可以依循,特别是有关常规的建立。而孩子是否能够清楚了解规则、分辨对错并遵守,其实与爸爸妈妈能否坚持自己订下的原则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8、给孩子买一些能展现其优点的礼物

能展现孩子优点的礼物,例如喜爱音乐的孩子可以在他生日送他一只笛子,爱运动的孩子则给他一个小足球,这些“投其所好”的礼物,可以促进孩子对于兴趣、学习的坚持,更能增进幼儿的自信心。

29、鼓励孩子思考他的未来

虽然未来还很远,离真正长大独立还有一段时间,但爸爸妈妈仍然可以从小开始启发孩子的思考,让他想象自己未来想做什么,如果要达成上述目标现在应该做怎样的准备。但爸爸妈妈在鼓励孩子思考他的未来时,应该要避免将自己对他的期望强压在孩子身上,要知道孩子的发展是具有无限的可能的,希望他们思考未来,目的是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要孩子就依着爸妈的规划走。

善用家庭机会教育接受孩子的一切

30、把家里变成学习的地方

孩子的心智发展必需从做中学。因此应善加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机会,帮助幼儿有效的学习。例如:厨房可以是很好的学习数学及科学的地方,洗澡时可以学习浮与沉的概念,照顾动物的活动让幼儿能认识动物的构造和习性。

31、教导孩子相信自己的直觉和信任自己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要多多赞美孩子并肯定其能力。当孩子知道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就会充满自信。

32、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要培养孩子做决定的能力,爸爸妈妈可以提供问题、解决之道给他选择,同时选择的项目不需要很多,因为太多的选项容易让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做决定。当孩子做出错误的决定而导致不好的结果时,孩子会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如何做出正确决定的技巧。

33、在家里设置一个放置孩子作品的角落

固定的作品展示区让孩子学习大方的表现自己的能力,和他人讨论自己的作品,增加与他人互动的话题及语言学习的机会。

34、鼓励孩子处理他遇到的困难,帮助他学习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

大多数的孩子遇到问题时都会直接寻求爸爸妈妈的协助,太会帮助孩子处理问题的爸妈往往会教出依赖心很重的小孩。爸爸妈妈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他们也能够自己处理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因此爸爸妈妈应该从旁辅导,给孩子机会自己学习解决问题。

35、能接受孩子的一切,包括优点与缺点

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不同之处,学习去欣赏每一位孩子的优点,如:莉莉在记忆方面的学习成果虽然不佳,但她在理解力的部分表现良好。爸爸妈妈应该多看看孩子的优点,并且花些时间想一想是否一定要孩子改进缺点,有时候换一个角度思考会发现其实这些缺点也没有想象中的严重。

宝宝攀比动机该如何应对?


攀比心理很常见,人皆有之。然而幼儿园里的小宝宝之间开始“攀比斗富”的时候,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的正常发育。

幼儿园里的“斗富对白”

前些天,班里的小朋友进行了一场令人深思的对话。对话是我们请参加某一活动的小朋友交50元钱引起的。

小朋友甲说:“50元算什么,100元我也交得起。”

小朋友乙说:“200元我也交得起。”

小朋友丙说:“我爸爸给我买了好几百元钱的玩具呢,这点钱算什么?”

小朋友丁说:“我家还有小轿车呢。你家是什么牌子的车?桑塔纳?我每天来幼儿园坐的是XX牌豪华车。”

还有一些小朋友说,我家有3层楼别墅,我家有摄像机,我家还有……

听到这段对话,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于是,我把这段对话内容记录在教室后面的“家教园地”里,旁边设了一个“家长信箱”,请家长谈谈看法。

家长们也非常震惊。短短几天,信箱里就塞满了家长的反馈。家长纷纷反思说:“我们是不是太容易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了?”“我们想给孩子幸福,会不会给孩子的却是大手大脚乱花钱的攀比心理?”

我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发现孩子斗富的内容,大至家中住所环境、汽车品牌,小至衣服、玩具,无所不包。然而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比”!那么 是谁教会了他们比呢?家长往往对孩子之间的攀比感到既无奈又不解!其实家长恰恰是孩子攀比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地说贫比富时,不能分辨是 非的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如“妈妈说这样最漂亮”,“爸爸说有钱人开奔驰”等。孩子们就会简单地重复成人的话,模仿成人的语气去评价自我和他人。“幼儿园里 的小朋友有那种玩具,我也要买”,估计不少家长曾面对孩子类似的要求。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攀比心态时,首先不可盲目训斥或一味满足,而应该静下心来和孩子交流,比如说“这么多玩具,妈妈不可能都买回去啊”。专家认为,爱“攀比”是学龄前儿童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表现,因为幼儿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

而在幼儿园里,老师的言行也是促使幼儿攀比心理形成的原因之一。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同样要注意言行,不能作一些不恰当的比较促进孩子的攀比心理。例如,千万不要问“今天咱们班谁穿得最漂亮?”“谁带来的玩具最好玩?”等。

我们对孩子的表扬应集中体现在平时谁最爱劳动,谁最爱帮助别人、谁最乖等良好行为上,这样幼儿在努力获得表扬的过程中,将会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有助于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同时,我们现在受“赏识教育”思潮的影响,家长和老师动不动就伸出大拇指说“你真棒”,这种泛滥的表扬也让孩子容易产生精神上的虚荣,尤其是一 些个性好强的孩子,看见别人比自己强,就会受不了。我觉得,针对“攀比风”,最关键的还是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 要帮助他找出优点,培养自信心,让孩子知道他也有让别人羡慕的地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平息他的攀比之心。

如何应对好奇心强的宝宝


小宝宝爱问问题这是做为妈妈共同的感受,许多的时候孩子们反复问问题,常常让家长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回答宝宝问题的小技巧,可轻松的搞定小宝宝!

好奇对于宝宝的大脑发育是非常好好处的,但是新父母容易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宝宝反复问问题,反复问为什么,新妈妈应当怎样回答呢?专家说,面临这种问题是,原则上应做到四要四不要。

在方法上:要偶尔的装装糊涂,要配合宝宝反复做相同的回答,要经常性的反问孩子,要充满乐趣的问答方式。亲子早教

偶尔的装糊涂,不要所有的问题,都以直接回答的方式来告诉孩子,而可以慢慢启发孩子的思维,来帮助他想到问题的答案。有个时候,孩子会问一个其实他见过的东西,可是他想在父母那里寻求一种确认,这时,用启发思维的方式,来帮助他回忆。

比如,宝宝指着花生问,这是什么呀?妈妈可以装装糊涂,这样说:这是什么呢?妈妈也想不起来了,但是我们在一本书上看过的,叫leo'snewpet.leo的hamster躲在沙发下不出来,是拿什么把他引诱出来的呀?这时宝宝会眼前一亮,和宝宝一起重温一遍故事,他不仅会对花生这个词加深了印象,还觉得这样的学习真是非常有乐趣。

配合宝宝反复做相同的回答:宝宝反复的提问,是因为他们还不确信已经完全记住,因此,当宝宝反复的问同一问题,不要说“刚刚我告诉过你的呀”,而要更加清楚地回答,帮助宝宝加深对事物的印象。

经常性的反问孩子:反问孩子,“你觉得是什么呢?”,可以启发宝宝去思考,发挥他的想象力,培养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孩子只是没有信心把他的答案说出来,鼓励孩子自己来回答问题,也是培养孩子自信的方法。真正的亲子互动,不是一个问,一个答。而是双方之间有问有答,这样才会让亲子时间充满乐趣。

充满乐趣的回答方式:两岁宝宝提出的问题,不能以大人的方式来回答。比如,他要问你熊猫是什么啊?那父母不能从大人的角度想要专业的回答这个问题。而要从宝宝所了解的,和感兴趣的方面着手,可以简单的说:熊猫是喜欢吃竹子,喜欢爬树,喜欢睡觉,喜欢翻跟斗的动物,他一天可以吃很多的竹子,他睡觉的样子很可爱,他翻跟斗的时候就像皮球一样在地上滚动……配合肢体动作,加上夸张的语言,一下子就让熊猫的形象在宝宝眼里活跃起来。

本网站小编总结:小朋友们爱问自然是好,做为家长不可打击孩子的好奇心理,并且还要学会多配合孩子的提问,若是你还没掌握这方面的回答技巧,那就看看此文章吧,对于妈妈们来说可是很有用途的噢!

宝宝甩出狠话父母如何应对?


宝宝正饶有兴致地看动画片,你强硬地把电视关了让他去吃饭,他可能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朝你大嚷“我恨你”,或者“你太坏了”,你千万别逐字逐句地全盘接受他讲的话,试着理解一下那个气极败坏的小可爱,这一切只是源于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愤怒的感情。一句“我恨你”实际的意思却是“你没经过我同意把电视关了,我非常不高兴。”

两三岁的宝宝如果说“我恨你“时,大人不用把这三字当真正意思去理解。他们正在学习说话,很多时候他们并不理解他们用的词汇的含义。尤其对那些能引起大人明显反应的脏字,他们更没完全领会意义。

有些父母听到宝贝对自己说“狠话”感到又生气又伤心,其实这也没有必要。宝贝并非真的要“打死”你,他并不理解“打死”是怎么回事。如果父母反应过激,反而“中”了他的小圈套——他就是想看到你暴跳如雷的样子。

就拿爸爸妈妈自己来说,有时控制不住对宝宝说“你太讨厌了”,可不到5分钟,你又开始抱他亲他了,很多爸妈这么干过吧。所以宝宝说“我恨你”时也不是真的仇恨,面对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要做的是好好教教他怎么疏导他的怒气。

他生气时我怎么办?

愤怒就好比高兴,悲伤和恐惧一样,无关好坏,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宝宝和大人一样都会有。愤怒是一种自己愿望的落空或者因外界的不良刺激而内心产生的一种感情。在宝宝生气、愤怒时,如果爸爸妈妈善于引导,这种感情的发泄对宝宝来说也是积极的。

爸爸妈妈在平时和宝宝相处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压抑他们的情感,长期压抑的结果会使得宝宝心理受挫,而且会让他们惧于和爸爸妈妈交流。相反,我们要教会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来表述疏导他们的情感。

保持冷静。爸爸妈妈应该把自己的情绪先放在一边,专注于让宝宝安静下来。如果你也火冒三丈,请先深呼吸同时默数到10甚至100让自己先平静下来,同时在心里对自己强调:宝宝能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好事,自己不能和宝宝一般见识,这样只能使事情更糟。

反思他愤怒的起因。如果他还不会用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生气的原因表达出来,爸爸妈妈可以试着帮助他捋清事情的经过:宝宝生气了,是因为妈妈说天太晚了,宝宝要去睡觉了,而你不去睡觉,对吗。

教会他下次怎么做。如果我们只告诉他做错事了,而不告诉他对的应该怎么去做,那么我们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宝宝还得学会下回遇到类似的情况他应该怎么做,比如你可以和他说“刚刚妈妈打电话的时候,宝宝大声和妈妈嚷嚷,是因为妈妈没顾上理你,你生气了是吧?下回妈妈再打电话,宝宝要妈妈帮忙,要轻轻和妈妈说,妈妈就帮你了,好吗?”另外,宝宝每次有哪怕最小的进步,妈妈都不要忘记表扬他。

你今天高兴吗?

在关注宝贝们健康和教育的同时,我们经常会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宝宝,你今天开心吗?其实,宝宝的情绪问题也是爸爸妈妈应该多加关注的。

表达感情方式激烈。别看宝宝小,可是两三岁的他们情感时很强烈的,对他们而言,理智、温和地处理矛盾是不可能的,他们只会用大哭、大笑等相对激烈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感情。当他对你说“我恨你”时,他只在表述他的气愤,你应该高兴的是,这时你面前那个小可爱又长大了一些,因为这次他不是想小时候通过在地上打滚,高声哭闹,撕咬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愤怒,而是换了一种更精细的方式——语言表达。

此外,我们要理解,宝宝在这个年纪每天要遇到很多让他感到郁闷的情况:一个插件游戏里小方块插不进小圆格里他们也会气急败坏,耳边时常响起大人们的”这个你不许动,那个你要小心别碰坏了”的禁令也会让他们烦躁。

解除烦恼的4个贴心建议

1、父母要避免强烈的情绪反应

你反应越激烈,宝贝就掌握了对付你的有效武器。不要让宝贝的这些不良语言影响并左右你的心情,应保持冷静。他按你的按钮,你如果没有反应他就知道这样做达不到预期效果,也就会逐渐放弃这种方式来引起你的注意了。

2、告诉宝贝你听了他说狠话的不舒服感受

当宝贝出言伤人时,蹲下来看着他,关切地问:“你现在很生气,是吧?”等一等宝贝的反应,如果他情绪很激动,不要着急给他讲道理,陪伴他,倾听他,等他平静下来之后再告诉他:“我知道你刚才很生气,但是你那样说话很不文明,我听了之后也觉得很难过,你可以说‘我很生气!’但不要使用粗鲁的语言。”

3、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宝贝说狠话不文明

你可以平静而严肃地直接告诉宝贝:“在咱们家,我们不使用这种不文明的语言,我们不用语言伤害别人。”你的态度温和坚定,始终如一,宝贝说“狠话”的行为会逐渐削弱,直至他们掌握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4、父母在生活中注意用文明语言

平时家里人互相之间说话,要注意使用文明语言,不互相侮辱,哪怕是开玩笑,也不能使用难听的字眼。对宝贝要尊重,说话做事要做到彬彬有礼,特别注意不要剥夺宝贝的自由,不要压制宝贝的自然发展。

如何应对宝宝哭闹(幼儿入学准备)


前言:宝宝在公共场合哭闹,很是让家长们感到尴尬,那么做为家长应该如何来对待孩子的哭闹行为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结合实例详细的了解下吧,希望父母们都能够以正确的方法解决!

宝宝哭闹了,家长该怎么管呢?家长应善用情感武器,学会“以静制动”。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场景:在超市买东西时,孩子想买一个玩具没得到满足,于是他就大哭大闹,甚至坐在地上不起来了。开始时,父母不予理会,等到哭声愈来愈大时,就会责备孩子。紧接着,周围越来越多的人投来目光,父母开始感到尴尬,于是就不得不顺从了孩子。于是孩子就在这种情况下懂得了一个“战胜”父母的“秘诀”--哭闹。下次,当他有要求时,他就会使出这个杀手锏,而父母则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这种以哭闹作为武器来“要挟”父母的“战争”就像阶梯似地逐步升级。这时,父母只有举手投降一件事可做了。

一般满周岁的孩子就开始表示“愤怒”了,而且往往以“哭闹”为手段,很多父母亲对此束手无策。更痛苦的是,如果处理不好,恐怕这场“斗争”要一直延续到孩子长大以后。

换个角度看“愤怒”

家长多数只了解“愤怒”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是,我认为幼儿的愤怒还有另一面积极的意义,它具有一定的自我肯定和自信的性质。这种愤怒一般是在幼儿的身体、心理受到限制时所产生的反应,它是孩子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自我意识萌发所产生的向外、有冲力的情绪。他在向父母和外界宣告:我已经是一个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人”了,别把我当你们的附属品,我有我的独立性。可惜的是,很多家长都无视孩子的这种心理成长,或采取粗暴的形式,或表现无可奈何的态度,来处理这件事。

善用你手中的“情感武器”

要知道,当孩子用哭闹来提要求时,他会一面用手揉眼睛,一边还偷偷从指头缝里偷看你的反应呢。而且我们要知道:孩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爸爸妈妈不爱他,这就是运用“情感武器”的有力依据。

方法1:冷处理法

刘艳工作很繁忙,她的女儿莲莲却因为一件小事对她大哭大闹。刘艳冷静一想,不能打孩子。她决定采取“冷处理”,不理睬孩子的哭闹,掉头就走。孩子见哭闹的对象都走了,就不哭了。等晚上下班回家,刘艳一反常态,既不问寒问暖,也不亲热,而是冷冷地对女儿说:“莲莲,吃饭吧,早点上床睡觉。”这时女儿感到惶惑了,感到不妙:妈妈不爱我了,平常妈妈不是这样的呀。

终于,孩子受不了这种冷淡的场面,开口说:“妈妈,别这样,我以后再不闹了。”这时,刘艳才改变态度,认真地对女儿说:“孩子,你大哭大闹,妈妈很生气。你只要不哭闹了,妈妈还是爱你的!”于是一切恢复了常态。这件事让莲莲知道:哭闹无用,这次无用,今后也无用。

方法2:低声批评孩子法

批评孩子是讲究技巧的。有的妈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会以尖锐的声音厉斥大声哭闹的孩子。结果是,你愈是歇斯底里,孩子将以更大的哭闹作为回报。所以,责备孩子时要注意:声音和语调一定要比平常说话声低。这种方式意味着:你能够突破孩子哭闹的感性围墙。用这种不寻常的口吻,可让孩子感觉,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决定。其次,低音调促使孩子集中精神、全神贯注,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忘记自己的哭闹。另外,使用较低的声音似乎在强调没有第三者介入,只是我们母子之间的“私人声音”,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这个方法建议家长不妨试试,效果一定不错。

本网站小编总结:有时宝宝无理取闹很是让家长们感到闹心,但若是你掌握不对正确的方法,不仅仅会影响到亲子关系,而且还会影响到亲子间的感情,希望以上所提到的几点对于妈妈管教孩子有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