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尽快自主自立。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适当的对幼儿进行早教。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的智、德、体、美的到全面发展,对于早期教育,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贴负面标签是培养孩子大忌”,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10月17日,西安一所小学放学后,发生了难以想象的一幕:有一些孩子,胸前戴着绿色的领巾,在人群中格外扎眼。“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两个孩子嬉闹起来,孩子一脸愧疚、赶紧把“绿领巾”藏进书包,家长的脸上也满是尴尬。

对此,学校解释说,给这些孩子佩戴绿领巾的理由是希望“激励差生上进,争取早日戴上红领巾。”

可作为儿童青少年门诊的心理工作者,这样的做法简直让我们震惊。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建立成熟的认知模式,处在学习、模仿的阶段,他们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你对着他笑,他就对着你笑;你告诉他“你不是好孩子”,他渐渐就会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真的不是“好孩子”,甚至自暴自弃。曾经有一个优秀的中学生,因为开学时老师对他说“你太内向了,交不到朋友”,结果孩子变得越来越敏感、脆弱,生怕同学不喜欢自己,最后差点得了抑郁症。

贴负面标签,是培养孩子的大忌。“优秀孩子是因为家长对孩子有信心,使得孩子越来越有自信;问题孩子是因为家长对孩子没信心,使得孩子越来越有问题。”“绿领巾”哪怕不是差生的标识,客观上已变相给孩子划分了等级,很容易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自卑感,丧失信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创造一个孩子很容易、塑造一个孩子不容易,我们不能轻视孩子的情感。在生活中,首先应该尽量发现孩子的长处,并给予鼓励和称赞;此外,对孩子的进步先肯定、再提要求,强化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而不是把他的“成果”放在一边,只说“再接再厉”;此外,即使对孩子不满意,也要适当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情绪,不可因为过分苛求或打骂,毁了孩子的将来。

扩展阅读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任性、不听话。“标签式”教育正在毁掉中国孩子的一生!要让孩子认识自己,让孩子知道自己从哪来,到哪去。让孩子产生好的自我。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萌发,孩子开始构建自我认知。帮助孩子构建自我认知系统,是父母最重要的职责之——教会他正确认识自己,强大自己的内心世界。

什么是自我认知系统?我们看看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1

妈妈带着苗苗在小区骑自行车玩,有个阿姨看到了,夸奖说:“哇!你家孩子车骑得真好啊!”

妈妈谦虚地说:“哪里!好多小朋友都比他骑得好呢。”孩子听了,低着头停下了自行车。

回家后孩子就一直不说话,也不愿意吃饭。妈妈生气地骂了一顿,觉得小家伙又耍小性子。

面对别人的夸奖,我们习惯性地谦虚,这也是中国父母最常见的礼仪方式。可对孩子来说,很多时候这样的谦虚是毒药,甚至会摧毁孩子脆弱的自信心。

谦虚客气时,妈妈没注意到孩子内心活动,更别提保护孩子的自信。

大人和孩子的认知存在差距,大人眼里的客套话,孩子容易当真,认为父母在否定自己,自己真的不够好,甚至会认为父母不够爱自己。谁能想到,父母随口的一句话,竟让孩子从此开始否定自己……

这种过激反应,是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与自我认同感的表现。

在她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自我评价体系时,父母的评价将占据主导地位。孩子会根据父母的反馈去认知自己甚至调整自己的行为。而父母的一句谦虚,让她认为父母在否定自己,从而变得缺乏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而孩子安全感与自我认同感的建立,取决于亲子间的依恋关系;孩子自我认知的发展与完善,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不可分。

2

我朋友家有个7岁男孩叫小杰,在一次全校唱歌比赛中,他一开口就走音了,引得全场爆笑。可是这个小家伙竟然一点都没受影响,继续坦然又稳定地把整首歌唱完。最后,所有人都给他送去了掌声。

从外在性格看,小杰是个自信的孩子,从内在本质来说,小杰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

这就是一个自我认知非常清晰的孩子,他对自己有足够的认同感,他明白自己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别人的评价。别人的嘲笑并不意味着自己很糟糕。所以他不会轻易地被他人影响,他坚信,把自己正在做的事坚持做完就好了。

现在我们来解释什么叫教会孩子构建「自我系统」,就是——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知,在一个健康的状态下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能量,去建立他的自尊自信,培养他的自立自律,从而让他获得一个自由的人格。

3

一个人能否做到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对一生有着几乎决定性的影响。而幼时父母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培养与重视,更决定了孩子能够成为怎么样的人。

英国BBC在1964年采访了来自不同阶层的14位7岁小孩,每隔7年对他们再进行一次采访,直至56岁。追踪的结果是:他们成长后仍处于父母曾经所在阶层。但有两个小孩例外。

一个孩子出身中产阶级,但缺少家人的关爱,内心敏感脆弱,经受不起打击,因为一次升学考试失败,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就读普通大学一年后选择退学,之后四处漂泊,靠救济金生活;

而另一个孩子出身底层,但是父母给予他足够的爱与肯定,积极乐观的他想法很多,并且勇敢地去实践,失败也不沮丧,越挫越勇,最终凭借自身努力跻身中产阶级。

不同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不同的自我意识,造就了截然相反命运。

良好、正确的自我认知,会让孩子越活越好,成为拥有优秀、自信人格的人,而自我意识发展欠缺的孩子,长大后则有可能面临种种困扰……

1.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永远活在老师、父母和周围人的眼光里;

2.过度封闭自我,拒绝别人的积极建议,排斥别人的善意,我行我素;

3.过分自尊,太看重面子,无法承受一点挫折和打击;

4.过分自责、自卑,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5.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与其不加思索地给孩子贴标签,不如从教育困扰的根本入手——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孩子认知自己、建立强大的内心世界,自信、坚定。

摆脱“治标不治本”的教育困境,做善解人意的父母,重塑孩子的自我认知,为孩子的成功未来打下最关键的一步!

4

良好的自我意识、清晰独立的自我认识,对孩子未来有着重要影响。而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成为了家庭教育最关键的一步。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帮助孩子建立正确而完善的「自我系统」,是每一位合格父母的入学必修课。

早教知识:适当的负面刺激是良药


儿童优良个人素质的产生是一个悠长而又繁杂的全过程,它规定幼稚园、家中和社会发展三层面的通力协作。并且,除开下边文化教育之外,也有必需对孩子适当适时地释放一些负面信息刺激。

说白了负面信息刺激,就是指这些让人造成不愉快或难受的刺激,也称做劣性刺激。一般来说,对孩子执行劣性刺激,能够 从下列几层面下手。

一、设定一些艰难

如今的独生子大多数生活标准优异,平常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样的孩子碰到困难时,通常是手足无措。有一个孩子,自身将棉袜空反了,在幼稚园没法解小解,被尿憋了大半天,竟然不容易想办法把牛仔裤子空回来,而承受忍尿之苦,回家了后又冲着爸爸妈妈痛哭大闹。

能够 看得出这种孩子面对困境总是自暴自弃。大家假如能在平时生活中为孩子设定一些艰难,激励他们自己想办法去处理,会有益于提高孩子的生活工作能力,塑造她们战胜困难的胆量和信念。

二、感受一点疲劳

平常适度地给孩子执行点疲劳刺激,让她们做一些力能够有诉家务,报名参加一些适度运动强度的户外活动和公益劳动,不但有益于提升孩子的体质,还能塑造其任劳任怨的精神实质,让她们在劳动者中提高聪慧、感受别人工作中的艰辛,进而学好尊重别人的劳动者,爱惜劳动所得。

三、适度给与指责

很多处在“众星拱月”影响力的孩子,蛮横高傲,她们有时候遭受指责,便会大使性子、痛哭大闹或是缺失自信心。针对那样的孩子,立即适度地提出批评文化教育,强调其不足之处,并给予适度的管束是十分必需的。尽管这种孩子在接受批评时内心是不舒服的,但这类心理状态艰难困苦更是摆脱骄、娇两气的灵丹妙药。  

怎样安抚孩子的负面情绪


第一天,小家伙主动要求来我们家打发时光,把自己投入到熊壮壮的新玩具中。第二天,我们到他家去,在他面前谁都不敢提“妈妈”两字。看到妈妈的一件衣服,他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说给我们听:“妈妈没衣服穿怎么办呀?”天黑了,他又说:“天黑了,妈妈看不见路了。”

而我,感动得快要和他一起哭了!

在那颗小小的心里,其实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妈妈。可是,他已经在努力地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用大哭大闹的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想念,以及自己内心深处那一份难言的不安。

与母亲分离,是许多孩子都难以承受的。和成人一样,孩子也会有许多负面情绪,比如被小伙伴欺负、受委屈、害怕黑夜等。

当孩子明显表现出这些负面情绪时,父母最常用的处理方式是安慰、劝导、解释等,可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其实,安抚的最重要功能,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真的体会他内心的痛苦和烦恼,也就是所谓的同理心,这样他才会接受安抚。

提供发泄的渠道

没有哪个父母喜欢孩子哭,经常会听到父母对孩子说:“不许哭了!”“哭够了没有?”其实,一个人在适当的情况下流出眼泪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本是无可厚非的。我小时候就是一个特别能哭的孩子,照老人的说法,就是“往死里哭”。为了一件不如意的事,哭上个把钟头很平常。而大人对待我的办法,往往先是哄,然后是骂,最后就是不理不睬了。他们说:“哭累了,自然就不哭了。”

其实,我每一次都不是因为哭累了才停的,他们永远都不了解我在整个哭泣过程中的感受。一开始我是真的很难受,所以哇哇大哭;后来发现大人的话根本解决不了我内心的痛苦,我就变成了悲啼;再后来,无人问津了,如果立刻停止哭,我会觉得自己很下不来台,所以接着抽泣。我的心里觉得很堵,而哭着哭着、就这么胡思乱想着,慢慢就感觉轻松一些,不那么堵了,好像把什么东西释放出来了。每当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我自然就会停止哭泣。

我想,即使在成人之后,这种感觉也是有的。哭,就是一种发泄的渠道。

当孩子痛哭不止的时候,只要父母简单地用慈爱的声调说:“你的眼眶很红啊”或“你要哭一场才会舒服点吗”,孩子的眼泪可能立刻就夺眶而出。哭过之后,也许你也不用细究缘由,孩子的心灵就已经经过一个净化的过程,而且与父母的关更加亲密起来。

一看见孩子闹情绪,有些父母就感到烦躁不安,其实孩子愿意在父母面前表达内心的感受,正表示他对家庭存有一定的信心和安全感。所以,当孩子闹情绪时,父母并不需要立即喝令孩子收拾情绪。如果可以的话,尽管让孩子有些时间来发发脾气,等他的脾气安静下来之后,再慢慢了解情况和教导他如何处理不快的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偶然发一两次脾气、哭一场对精神健康是有益的。

提供安静的机会

有些时候,孩子会把一些不快埋藏在心里,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那种小心思也是很微妙的。比如我们开头所说的那个小男孩,就是在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熊壮壮也会这样,如果我出差或哪天晚上回来得很晚,他一定表现得特别乖,比我在家时省心多了。就算把他一个人放在爷爷奶奶家4个星期,他也每天都是超级乖宝,让爷爷奶奶更加疼爱,还一个劲儿地对我说:“你看他没事儿吧?高高兴兴的,有什么不放心的?”

但是,我却能感觉到他的内心和表现并不一致。4个星期后我去接他,胳膊刚在车窗露出来,他就断定:“那是妈妈!”一见面,他并没有如我想象中的那样扑过来,反倒有一点矜持。奶奶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你不回北京了?”他才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哭得全家老少心里发毛,我却笑道:“好了,这口气终于发出来了。”

当孩子表现得异常平静时,善解人意的父母可能从孩子的一声不响中嗅觉到空气中的沉闷气息,那平静的内里可能隐藏着惊涛骇浪。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面对闷闷不乐的孩子,这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不用马上去问个究竟,应该让孩子有一些独处时间,当他独自闷了半天,你再去问他,他不向你倾诉才怪呢!相比在他还未准备好时去问他,这样的效果不是事半功倍吗?

提供实际的帮助

孩子肯定会有挫折感,因为他们的能力总是有限,而想要尝试的事情又太多。探索本身是件好事,但在探索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失败体验就不好了。

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因为做不好一件事而气急败坏。有一天下着小雨,我看到路上有母女俩在争执。小女孩有3岁左右,非要自己打伞,却怎么也打不好,那把伞对于她来说还是比较沉的。伞东倒西歪,雨却越下越大,妈妈能不着急吗?

于是,妈妈坚决要把伞夺过来,小女孩当然不干,拼命地叫:“我要自己打!我要自己打!”

“你打不好,一会儿我们就全都淋湿了!”

“我打得好!”小女孩还是嘴硬,努力地想把伞打好证明给妈妈看,可她越使劲,伞越是不听话,于是她开始大哭起来。

妈妈软了下来:“来,妈妈给你打着。”

小女孩的理由也很充分:“你太高了!我打不着!”

妈妈可能没想到女儿会说出这么有理的话,停了一会儿,她对女儿说:“你握到伞杆中间试一试。”小女孩将信将疑地试了试,妈妈在一旁帮助她,果然,伞稳当了许多,小女孩也不哭了。

在孩子遇到挫折、情绪十分低落时,父母千万别说:“真没用,动不动就流泪。”也不要说“做不好就别做了”之类的话,这些话对于孩子当时所遭受的挫折毫无帮助,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失落感,因为他从父母那里都得不到同情和理解。提供适时恰当的帮助才是最实用的,即便孩子拒绝大人的帮助也没关系,那说明他还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提供聆听的耳朵

孩子是最不懂得掩饰情绪的人,特别是在快乐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喋喋不休地向你述说愉快的理由和感受。幼儿园老师告诉我,如果熊壮壮哪件事做得非常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或者周末又跟爸爸妈妈去了什么新鲜的地方,那么他一定要向班里4个老师都“禀告”一遍,一个都不能落下。

熊壮壮在家里也是这样,一件事反反复复说八遍,说得你都能原封不动地复述出来,但只要他没尽兴,就还会没完没了地说下去,而且要求你必须每一次都有同样热烈的回应。他爸爸甚至开始怀疑:这孩子是不是太唠叨了?男孩子这样可不好。可是我每次都会耐着性子听完儿子的“唠叨”。

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重复述说一件小事没什么意思,其实,我们更应珍惜这些聆听的机会,不妨先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这是与孩子分享其内心世界的绝好机会。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聆听态度,包括诚恳、开放、接纳、热情和非批判性的心境。在感受到我们的这些态度之后,孩子才会乐意向我们表达心声。然后用我们的眼神、表情或手势,让孩子明白我们对他的话很感兴趣,于是他会继续跟我们说话。

为了更进一步表明我们在非常认真地聆听者,我们还可以说“让妈妈把你刚才说的重复一遍,你看我说的对不对”“你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吗”等,这样既能保证我们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还会使他深深感受到我们的真挚。

当孩子被贴上标签时……


所谓“贴标签效应”就是给某人在某一方面下一结论,从而导致此人与结论相一致的行为现象。孩子像一张白纸,父母和老师与孩子接触时间较长,时时处处都在有意或无意地给孩子在某个方面下结论(贴标签);好标签即好的结论能激励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负标签即不好的结论容易引导孩子在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方面更难改变。

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我清晰地记得儿子大卫出生的那一刻。五秒钟过去了,他仍然没有呼吸,我吓坏了。护士拍打他的后背,也没有反应。当时每个人都很紧张。护士说:“这孩子是个倔脾气。”他仍然没反应。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发出新生儿的那种很尖的哭声。

我当时的心情难以用语言描述。但是,从那天以后,我发现自己常常疑惑:“他是不是真的很倔?”从医院回到家里,我就想,怎么能把护士说的话当真呢?不过是一个愚蠢的女人说的愚蠢的话。想象一下,我们怎么可以给一个出生不到半分钟的婴儿随意贴标签呢?

在随后的几年中,每当我怎么哄他,他都一直哭的时候,每次他不愿尝试一种新食物的时候,每次拒绝睡午觉的时候,每次不肯坐上去幼儿园班车的时候,每次不肯在冷天穿毛衣的时候,一个念头就会在我大脑里闪过:“她说得对,他就是倔。”

我实在不应该这么想。我上过的所有心理学课程都提到“自我实现预言”的危害。如果你给一个孩子贴上反应慢的标签,他便开始认为自己就是反应慢。如果你觉得一个孩子淘气,他总会有机会向你显示出他有多淘气。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避免给孩子贴标签。我完全同意这个理论,但我还是不能不把大卫想成一个倔强的孩子。

我常听到家长们这么说:

“鲍勃天生爱欺负人。”

“比利是个受气包,每个人都想从他身上得到好处。”

“麦克在家里就是个律师,他对所有的事情都有独到看法。”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喂朱丽叶,她那么爱挑食。”

“给瑞奇买什么玩具都是浪费钱。他玩什么玩具都要弄坏。这孩子简直就是破坏狂。”

孩子是如何被贴上标签的

我常想,这些孩子究竟是怎么被贴上标签的呢?几年来,从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中,我意识到,孩子原本是清白的,在不知不觉当中被安排扮演某种角色。例如,一天早上,玛丽对哥哥说:“把眼镜递给我。”

哥哥说:“自己去拿,不要总想指挥人。”

接着,她找妈妈:“帮我梳头,别让头发打结。”妈妈说:“玛丽,你又指挥人。”

再接下来,她对爸爸说:“别说话了,我正看节目呢。”爸爸说:“听,又在发号施令。”

渐渐地,孩子被分配到“爱发号施令”的角色后,就开始认可这个角色,并且进入角色当中去。如果每个人都说玛丽是个“爱发号施令”的人,她就不得不这样去做了。

当你被看做一个“讨厌的人”,你会不会感觉为避免被排斥,必须坚持自己。你有没有觉得被拒绝和冷落?你会不会生气,会不会想法报复?

如果你被认为是受欢迎和有能力的人,你会觉得自己就会用受欢迎和有能力的方式去做事情?如果你犯了点小错,你会选择放弃还是告诉自己再试一次?

不管你的反应是什么样的,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不仅影响到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如何引导孩子,几乎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只是有些家长喜欢用贬低、否定孩子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自尊和奋斗。明明对孩子寄予了厚望,却又以“没出息”、“笨死了”这类言语来打击他。以这种方式激发出来的只会是假的自尊,是为了掩饰自卑的自尊,是做给父母看的。权威人物的言语上的贬低,势必把孩子推向弱势人群。

※在与他人交谈时,父母要把身边的小不点儿当成大人看待,以亲切、充满爱意的口气谈论孩子,表扬、称赞孩子

当你与他人交谈提到自己的孩子时,不妨多提提他好的表现,还有你对他的期望和赞美。父母无意间说出的许多话,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并储存在记忆中。在孩子的生长过程和成年生活中,这种潜意思会不断地支配他们的行为。当然,积极的表扬,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夸奖孩子:“你真聪明!”、“你真能干!”它应该是真实可信的,没有明显的功利目的,像空气和水一样自然地被孩子吸收,成为孩子成长的营养。

※大人谈话里的负面暗示对孩子影响很大

在我们的言行能够影响孩子的时候,也正是培养他们的好时机。记住嘴下留情,不要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笨死了,这么点儿事都做不好!”、“你聋了?听见没有?”、“哎,你怎么这么懒呀!”、“跟你爸一个德性!”孩子也许会把这个标签贴到自己的品质内容里,到将来真正理解它的涵义时,他的性格可能已经深得这种暗示的“熏陶”。因此,生活中,千万不要骂孩子笨,不要在他人面前批评孩子的缺点、弱点,不要以物质诱惑、威胁刺激要孩子取悦大人,不要对孩子说“不爱他”“不要他”等拒绝性的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