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只有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识。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早期教育可以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早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超级妈妈新标准:十八得了,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导读】近日在网上流传开来的这个被称为“当妈新标准”的顺口溜在网上走红,有人戏称其为“十八得了超级妈妈”,引发不少妈妈的吐槽。这新妈妈十八标准出炉,你怎么看?你能达到几个?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听听摇篮论坛网友们不一样的心声。

心声一:有些妈妈说有共鸣

对于这“十八得了”,基本达到了,现在妈妈们都很强大,善于自学,现在80后的妈妈都比较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也很希望能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经历。

摇篮论坛网友丹丹的嘛麻:“每个妈妈都是女汉子哦!没结婚之前觉得自己是个小女生,行为举止都要柔弱可爱。结婚之后觉得自己是个小女人,要把发嗲撒娇对老公发挥个淋淋尽致。现在突然做妈了,才发现原来每个女人骨子里都是女汉子,在宝宝拉下臭臭的时候。老公臭的捏着鼻子多一边,我却可以上前仔细看个够,观察颜色,软硬,形状,量多少等等,以确定宝宝是否吃的饱吃的好,消化好。当宝宝哭闹不止宝爸哄两下就烦躁走人,我却心痛抱着宝宝晃来晃去,十几斤重的宝宝抱几个小时也不觉得累。宝宝半夜一点动静就可以惊醒我,宝宝出门,我会警惕周围的一切。。。。。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就是传说的女汉子。因为在公车上我会因为别人手机铃声太大,去指责别人,买菜时我会为了让宝宝吃好,去精挑细选每块油腻的肉,每块脏脏的土豆。以前起床洗脸要半个小时,图图擦擦又半个小时,现在只用水一擦,几秒搞定。皮肤我不担心,我怕宝宝自己待着会害怕。以前天天担心自己胖,晚饭都没吃过几次,现在一天几顿都没问题,只要奶水多多,宝宝吃饱。所以为了宝宝,为了孩子一切皆有可能!美妈们我们一起冲,冲,冲!”

心声二:有些妈妈称被逼的

这个标准有点高,但这是社会造成的,逼得妈妈们不得不这样才能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要求。

摇篮论坛网友sallygoblin:“其实这“十八般武艺”真是被社会逼的。记得几年前我一个同事的孩子上幼儿园,人家背的古诗,我都没听过。同事就说呢,你不会能行吗?回家孩子问你啊。所以我家妞一出生,别说我,就连我老爸都把我小时候看的唐诗三百首拿出来温习。到现在能背一百首了。姥爷都这么努力,当妈的敢放松吗?谁都希望在孩子的成长中多给他提供一些帮助,让她能够顺利完成各种任务。但其实父母什么都会了,也不能都给孩子包办代替。要不孩子会有依赖性,什么都不想自己做了,反正我妈都行。那不是更害了孩子嘛。我是个懒妈妈,我也愿意继续做懒妈妈。”

心声三:标准太强大,压力山大

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这一标准会有选择地去做,而不是一味地大包大揽。

摇篮论坛网友幸福老女人认为“当妈新标准”是实在太强大了,丛妈我是做不到几个,这样不仅自己压力大,给宝宝的压力也相当的大,顺其自然但不放纵,这是我的标准!论坛网友ai泽泽宝贝感言:懂得了琴棋,会得了书画;当我看到这一点时,就知道我不合格了,待我长发及腰时,我也会不了琴棋书画!

别让“超级妈”包办了孩子的成长

不论你对这“18超级妈妈标准”持何种态度,这当妈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今,一位妈妈更是要身兼数职,承担了很多本不该承担的社会角色。“当妈新标准”,折射出现代社会妈妈们的不能承受之重。“妈妈”的角色由过去家庭教育的主角,变成如今的超级妈,这并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反而印证了当下孩子教育的某些缺憾。因为,妈妈的角色越多变,妈妈越剽悍,孩子的青春往往越被包办。

我们现在如何当妈妈,如何当父母?这仍然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出于拳拳深情,希望孩子有出息,是人之常情。然而,现在的父母经常过多将自己的意愿和经验提前施用于孩子身上,将自身的压力传输、转嫁到孩子的身上,过早地让孩子进入“竞技状态”,他们的青春被无情量化。WWW.zJ09.Com

为人父母者不应泯灭孩子的天性,包办孩子的青春。父母应及早让孩子挣脱依附状态,直至孩子一个人在人生的旷野里奔跑。改变孩子,先从为人父母的自我改变开始。

相关知识

传统PK现代 好妈妈的4大标准你够格吗?


妈妈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在许多家庭中,最重视孩子教育的往往是妈妈,对儿女在教育方面最具体实施的也是妈妈,很多伟人的成就都少不了好妈妈的教育。因此,如果在家庭教育方面妈妈的处理方法不妥,就容易与孩子发生冲突,不仅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也会耽误你的宝宝成为“天才宝宝”哦。

传统好妈妈标准:

1、善于理家,如清扫、做饭、做针线活等;

2、照顾孩子,安排好子女的吃饭、穿衣、洗漱、安全等;

3、训练孩子懂规矩,养成良好习惯,安排孩子的生活;

4、教育孩子守秩序,听话,奖励他们的好行为,纠正他们的错误;

5、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和性格,建立宗教信仰等。

现代好妈妈标准:

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其独立性,教他们适应生活;

2、注意孩子的情绪发展,使孩子保持愉快、满足的情绪状态;

3、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培养他们的阅读和计算能力;

4、爱孩子,与孩子分享快乐,引导其在儿童水平上安排生活;

5、对孩子说的话感兴趣,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6、镇定、愉快,有幽默感,经常面带笑容。

孩子长到2岁以后,逐渐发展“自我意识”,要求独立、不愿被父母干涉,并且开始逆反甚至全然不顾父母的命令。作为妈妈,情绪激化进而打骂孩子,或放任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这些都是“不聪明”的做法。想找到好办法,看看现代好妈妈应该怎么做吧。

现代好妈妈育儿准则1:言而有信

如果从1到10代表正确管教儿童的原则的重要程度,数字越高越重要,那言而有信、言行一致就可以用12来表示了!很多妈妈都知道,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而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让孩子处在“言教”与“身教”的矛盾中。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一边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一边却又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诸如此类的矛盾行为,比比皆是。如果妈妈都言行不一,即使你再理直气壮的要求孩子,也只能让孩子口服,不能让他心服,未来成为“两面派”就是可预见的了。

操作指南:

1、对孩子承诺过的事情,就一定要兑现,但是对没有把握的事,绝不轻易许诺,哪怕孩子再哭再闹,只要认为不合理,绝对不能答应,千万不能有“先答应他不就是了,省得孩子掉眼泪”的想法。而对孩子的褒奖,只要答应了他,无论事情有什么变故,我们都一定会做到。久而久之,孩子就能适应这样的教育方式,知道哭闹行不通,也知道自己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所谓“一诺千金”,做人,就要“言而有信”。

2、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我们大人也是一个无形的督促,有时为了打发孩子,也曾经有过想随便找一个借口的时候,希望能蒙混过关,但这种情况下,孩子反而会成为一个监督者,让妈妈能从自身做起,注意言传身教,不让孩子挑出毛病。这样教育起孩子来,不仅省去了不少口舌,而且还培养了孩子“诚信”的美德。

现代好妈妈育儿准则2:尊重孩子,惩罚有道理

大声喊出孩子的名字或下一个定论,像“你真是粗心大意”是两个最无效的方法,这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尽量吝啬你对孩子行为一刀切的批评。理论上讲,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操作指南:

1、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妈妈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然后马上执行,决不能缓行。比如说,你带儿子去超市买东西,他总是在货架的过道跑来跑去。此时错误的做法是,对他说:“下一次买东西你必须坐在购物车里了!”,正确的做法是,马上就把他抱进购物车里,告诉他这一次就必须坐在里面了。

2、比如孩子打人,有时候妈妈需要把孩子带走,离开当时的处境,反而能够使他冷静下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旦孩子犯错,有些妈妈就喜欢针对问题喋喋不休地说教。与其这样,还不如带他出去走走,换个环境。走一段时间过后,再告诉他:“我很爱你,但是我决不允许你打人。”有的人或许会产生疑问:这就是对孩子打人的惩罚?这明明没有任何惩罚呀?确实没有任何惩罚,因为妈妈用各种方式管教孩子的最终目的是给孩子的过激行为降降温,使他不要再有这些不好的行为了,所以,一些低调的缓和方式有时也可以试用,也许就足以达到你们期望的效果呢。

现代好妈妈育儿准则3: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

妈妈变成“母老虎”?恐怕很多母亲都不能接受这样一种说法,反而觉得孩子太不理解父母的心意:“我如此严格地要求他,都是为了他好啊!要知道‘爱之深,责之切’,我要是不为了他好,我何必要如此辛苦照顾他呢?”吃亏不讨好,估计很多妈妈都不明白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喊大叫、摔门、态度粗暴,不是只有孩子才会犯错误。很少有父母可以夸口说自己在管教孩子时从没失控过,我们多数都会在事后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现在,不少母亲好像都明白了“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的道理。

所以,不少妈妈对孩子在家、在学校的表现十分关注。而这种关注往往就是时刻要抓他的“小辫子”,只接受孩子的优点,不接受孩子的缺点,不能容忍孩子犯下错误。失控的怒火会影响你管教孩子努力的成果。如果总是大喊大叫,孩子学不到什么。相反,一旦他习惯了你的这种方式之后,会将你的话当作耳边风,慢慢就会变成,你的批评或表扬他都听不进去了。

操作指南:

1、用冷静的头脑对孩子进行管教,会让孩子感觉到你的教导是客观公正的,并且,他也愿意带着极大的兴趣去做到你对他的要求。

2、想好今后在你将要发怒的时候怎样使自己平静下来的方法。从1数到10,或是深呼吸几次,亦或是走开一会儿。但如果这些方法仍无济于事,最终你还是失控地对孩子发了脾气,记住事后要真心地向孩子道歉,告诉他,你也是人,也会犯错,但你能承认并改正错误。

3、如果你特别生气,完全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经常发脾气的话,当你再生气的时候,孩子也就见惯不怪了。

现代好妈妈育儿准则4:表扬有分寸

相当一部分父母误解了“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他们以为“赏识教育”,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出夸孩子的理由来,甚至认为,“孩子本没有这些长处,你夸了他,他不好意思否认,自然就会朝这个方向努力。”事情果真有这么简单吗?孩子对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清楚得很,他会怀疑父母这样夸他是有他们自己的目的,“他们为了让我乖乖就范才这么说,他们很虚假。”为了表扬“真正的自我”,孩子很可能得到的赞扬越多,就越顽劣。心理学家吉诺特发现,“幼儿受到过分表扬,反而会引发反感和不安。”对了,一旦孩子发现父母的鼓励带有“哄骗”性质,他有可能抵触心理越严重。

“你好乖呀!”“你真是懂事的好孩子,你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哦,今天早上你表现得像一个天使!”对于小于5岁的宝宝来说,这样“抽象”的鼓励毫无意义,他根本不明白他的哪些行为像“天使”,哪些行为又成了爸妈的“骄傲”。

操作指南:

1、鼓励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宝宝的好行为,那么表扬应该越具体越好。我们会发现,一旦我们指出孩子的哪些行为“有进步”,孩子以后会遵循这些行为规则去做事情,他就会自觉自愿,我们的养育过程就会“省力而见效”。具体到某一个细节的鼓励往往是低调的,比如,“你今天早上主动帮妈妈铺床,我真高兴,谢谢。”“你主动帮妈妈摆放碗筷,下楼时主动搀扶爷爷,真不错!”低调而具体的鼓励听上去随意而亲切,具体而低调的鼓励,听上去才不会很“假”。

2、宝宝尝试着用小肥皂洗袜子,原本可能是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游戏”,“很有趣”,你如果大惊小怪地为此奖励他一辆遥控汽车,也许宝宝下次会为了洗手帕再跟你要一辆玩具汽车,而自由自在地与肥皂、清水玩耍的乐趣,反而在此功利的目的下大大地减少了。不要将物质奖励与宝宝的做事欲望挂起钩来,下一次,他再有“嘻(洗)刷刷”的欲望,对他说一声,“你真能干,能自己做事情了,真让妈妈高兴。再说,洗袜子本身也很有趣。”这就够了。

孩子得了“橡皮综合症”?


文文上学没几天,就吵着要跟爸爸妈妈去买橡皮擦,但买来的新橡皮擦没有用上两三天,就被他用小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没法再用。写作业时,文文喜欢不停地用橡皮擦,直到纸被擦破。每天作业做完,他的桌上都有一大堆橡皮屑。据了解,这一被心理学专家称为橡皮综合症的现象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比较普遍。调查表明,目前30%左右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此类行为。

当你的孩子得了“橡皮综合症”

心理学专家认为,橡皮综合症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独生子女的不良心理行为,是学习习惯不良的表现。患有橡皮综合症的孩子智力没有问题,有些孩子还很聪明,但往往精力过剩、坐立不安、做事分神、经常写错别字。

孩子们通过不断擦橡皮或拨弄铅笔、卷笔刀、塑料尺等文具磨蹭,表达内心的焦虑情绪。这些孩子一般在接触文具时才表现焦虑,说明学业给予了他们太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在城市。现在的父母对独生子女期望过高,内心的焦虑转移给子女,而学校升学考试、竞争过于激烈等客观因素,也可导致孩子学业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

专家们建议,对患有橡皮综合症的孩子,父母不要过多指责,也不要用打骂来纠正其不良行为,而要用奖励手段进行强化训练来达到目的。孩子在家做作业时尽量少用橡皮,如果作业本保持清洁、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准确地写好字,就有一定奖励;还应增加对孩子的生活适应性训练,藉以把好习惯

育儿知识大全:怎么知道宝宝得了罗圈腿?


育儿知识百科全书:应让宝宝平卧,随后用两手轻轻地弄直宝宝两腿,向正中间靠拢。通常情况下宝宝的两腿靠拢时,双侧膝关节和膝关节中间是并拢的,假如有空隙,就应造成高度重视,带娃去医院体检,便于尽快发觉宝宝腿部生长发育的难题。育儿知识大全说到一般1岁左右少年儿童两足跟并拢,两膝关节间距在3公分下列为轻微,3公分左右为中重度。

育儿知识百科全说到罗圈腿的分辨规范

1、在双足跟、双足掌并拢,释放压力两腿站立,如两膝存有间距,就表明是有罗圈腿了。

2、育儿知识大全:一般依据常态膝距和积极膝距2个指标值,分辨罗圈腿的轻和重水平。依据常态膝距和积极膝距的尺寸,罗圈腿分成Ⅰ度、Ⅱ度、Ⅲ度和Ⅳ度。0元领专业情感分析!10s快速预约

常态膝距指的是站立时两足踝部靠拢、两腿和膝关节释放压力时,双膝关节里侧的间距。

积极膝距指的是站立时两足踝部靠拢、脚部和膝关节向内用劲并拢,双膝关节里侧的间距。

(1)常态膝距在3公分下列,积极膝距为0的属Ⅰ度;

(2)常态膝距在3公分下列,积极膝距超过0的属Ⅱ度;

(3)常态膝距在3-5公分中间的为Ⅲ度;

(4)常态膝距超过5公分的属Ⅳ度。

你的孩子吃得了苦吗


吃苦的精神是当代青少年严重缺乏的,现在孩子身上的毛病很多是“惯”出来的,许多真的已经对孩子毫无办法,三者共生,于是社会上冠以“魔鬼训练营”、“行走训练营”的各种活动一下热了起来,然而喧嚣之下,实际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因为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是有学问的,大部分的组织者和父母朋友还不懂其中的规律。

在我看来,吃苦教育有三重境界,其一是“捱”,其二是“适应”,其三是“超越”。

“捱苦”是最低的境界,就是成人强行安排孩子受苦,孩子极不愿意,又没有办法,只好“捱”,直到成人的安排结束。这种情况,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我记得小时候,父亲也有意的锻炼我的吃苦精神,当时在农村,他的方法是增加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但是,他的教育是失败的。他让我产生的是对劳作的厌恶和惧怕,不仅没有增长相反减小了我对痛苦的忍受能力。

“适应”是一个更高的境界。随着时间的延长,孩子的承受能力得到很大的增强,训练结束后,再遇到一般的困难和“苦”就不怕了。但是,“适应”只是增加了人的承受力,并不能减少孩子的惰性,增强孩子的意志,这个经验来自于我的一个同事,曾经是北京市皮划艇冠军队的成员,他告诉我:以前训练太苦了,可以说挑战人身体的极限,所以现在碰到熬夜加班等或苦或累的事情,都受得了;但自己的惰性并没有受到抑制,还是能懒就懒,另外自己的进取性和自制力也没有比接受训练以前有过增长。

“超越”才是最高的境界,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对此,我有过两次深切的体会,其一是2004年正月初八骑自行车200多公里到河北大学,其二是2006年元宵节绕北京二环步行一周;两次都是独自进行,行前内心都有较大写作压力,都有明确的自我激励的愿望。当行程结束后,不免想起《老人与海》里圣迪亚戈说的那句话:床是我的好朋友,床会成为了不起的东西。然后是舒服得不能忘记的睡眠,是接下来好长时间的积极和热情。整个过程中,虽然饱尝筋疲力尽的滋味,但是心里一点都不苦,相反越苦越有成就感,还想再苦一点,到了目的地后还想再走一段。

怎样才能做到第三种境界呢?为什么大部分魔鬼营、行走营,不仅收效甚微而且造成身心伤害呢?我认为与教育方式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你要求孩子什么、训练孩子什么并不重要,关键的是你让孩子感到了什么。在于教育者是否激发起孩子对困难的斗志、改变自己的决心,在于教育者所提倡的形式是否能够被孩子接受,在于孩子是否认为教育者这样做很有必要而且出于好意。

如果不考虑这些,把“苦行”“高强度的训练”强加给孩子,这不仅教育效果很难达到,而且也是不人道的,很容易走火,事实上是越来越多地走火。大家从对这些形式的推崇向往,已经渐感失望,甚至开始声讨。

其实,就形式来言,我并不反对,教育需要各种各样的尝试,换句话说,我并不认为“行走营”之类的活动本身有什么不好,让人担心的是当事者对这种形式的操作方法,和他们对教育原理的理解程度。

假如我们能够先激发孩子的斗志和上进心,能让孩子渴望获得那种锻炼带来的坚强和成熟时,孩子们就会对吃苦的锻炼充满向往,拦都拦不住。

当然,我们需要考虑到劳累和痛苦的分寸,这要依据每个孩子不同的情况制定,既不可缺少挑战性,又不可损害孩子的身体。

看看你的孩子的吃苦能力指数

1因为特殊情况,你熬了一个通宵,第二天你会逢人便说“太困了,昨晚一宿没合眼”。(是否)

2晚上回家很累了,你会像平常一样去冲凉,而不是倒头便睡。(是否)

3如果没有洗衣机,你就不愿意洗衣服。(是否)

4天气很热了,你宁愿走十分钟去坐地铁,也不打车。(假如你的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是否)

5和你的同学相比,你认为自己是一个经受过锻炼的人。(是否)

6你们小组劳动时,你通常都是最卖力气的人。(是否)

7和父母在一起时,你总是替他们拎东西。(是否)

8你在自己家里吃饭从不刷碗。(是否)

说明:第1、3、8题选择“是”得0分,选择“否”得2分。其余题目相反。

0-4分你应该多多锻炼了,否则你将变成一个废人。

4-10分普通,你应该增强自己的吃苦意识。

10-14分你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就凭这一点你也能成事。

孟迁:劳动部高级育婴师资培训师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