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长喜欢带着宝宝去超市玩儿。利用得好,超市对于宝宝来说,就是一个好玩儿的游乐场,一个丰富的宝藏,一个生动的课堂。

带宝宝逛超市有以下三大好处:

一、明礼仪,树规矩。

每次带宝宝去超市,都是一个教她社交礼仪的好机会。

第一基本礼仪:叫人招手打招呼。带我家小猪去逛家门口的超市时,从经过超市玻璃墙上的大海报开始,就要打招呼叫人了。如果海报上有一个老爷爷,就教她叫“阿爷”,再招招手,表示“你好”,见到商品包装上有阿婆、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宝宝甚至她喜欢的狗狗猫猫兔兔牛牛都要一一问候到。超市的营业员、偶遇的小宝宝及他们的家长当然也要卖力地打招呼叫人,遇到投缘的,还要飞个香吻,兴致再高点儿就表演个小节目什么的。从这些生活细节中,教她懂礼貌,知礼仪,与人为善,大方得体。

第二基本礼仪:有拿有放守规矩。宝宝看到那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想摸一摸,抱一抱,研究一小下下,当然没问题。但玩儿好了以后一定要自觉地放回去。要让宝宝明白“自己的”和“别人的”区别,明白不是所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都必须占为己有,懂得放手,懂得守规矩。记得小猪头几次去超市玩的时候,非常兴奋,拿到一样觉得好玩儿的就不肯放手了,被抢走之后就又哭又叫的。后来经过耐心严格的立规矩,小猪逐渐树立了一个意识,就是,这里的东西玩儿一玩儿可以,但不可以带走,要放回原位。现在的小猪已经可以很乖地把手里好玩儿的东东还给猪妈,再自觉地跟它摆摆手说再见了。

第三基本礼仪:承认错误表歉意。在超市玩耍的时候,可能会意外导致商品破损,这时要让宝宝知道做错了,要学会表达歉意。有次小猪把一袋豆奶扔在地上,洒了一地。请营业员来清理的时候,我让小猪先拱拱手,表示谢谢。再鞠了个躬,表示歉意,把营业员阿姨乐坏了。这种情况应该尽量避免,但如果小淘气真的闯了祸,也要教会他们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

二、学识物,辨逻辑。

我想很多家长带宝宝去超市,都会教他们认实物。这是超市一个非常大的好处。有那么多日常用品那么密集地展示在宝宝面前。不过也因为信息量太大了,家长必须做出选择,尽量让宝宝进行有效且有益的接触和学习。一些宝宝熟悉的日常用品,像鞋、杯子、勺子、各种玩具她肯定是喜欢的,还有颜色鲜艳,图案明快,包装为盒装袋装可以晃出声响的零食点心、糖果巧克力等,宝宝也是非常喜欢的。常见的蔬菜水果应该让宝宝多看看。除了认实物之外,其实我更喜欢拿商品包装上的图像或儿童商品的造型让宝宝指认,各种小动物啦,卡通人物啦,有人像的就让她叫人。

我家小猪喜欢蹲点的几块区域是:

1、水产区,她总喜欢大叫几声“阿鱼”,然后冲过去蹲在地上跟鱼缸里的鱼摆手打招呼,无比认真地看它们游来游去。

2、开放冷藏区。就是放鲜奶、酒酿、馒头、香肠之类的区域。小猪在这儿总是流连忘返。先抓香肠,再指指酒酿喊“饭饭”,再捧捧各类鲜奶喊“奶奶”。跑东跑西,都不知道玩儿什么好了。

3、婴儿辅食区。因为上面印着许多可爱的宝宝,她对亨氏的瓶装果泥什么的情有独衷,可以蹲在货架最底层猫着小腰玩儿半天。在她玩着非常感兴趣的物品时,可以趁机教她一些大小、颜色、轻重等概念。比如大瓶的果汁重,小瓶的果汁轻,如果她把东西放混了,教她整理一下,又是在教她分类了。以后等她再大一点儿,可以教的东西就更多了。

三、练眼手,做运动。

我带小猪去超市,总喜欢让她自己一个人冲进玩乐学习的丛林,挑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和东西,摸一摸,抓一抓,感受和体验,对她的视觉触觉进行感官刺激,锻炼她的眼手协调能力,促进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而且这样跑来跑去,蹲下站起的,也是一种运动嘛。

看看,带宝宝去超市,好处真是多多呢!

注意事项:

1.不宜去店面狭小的超市,容易挤碰到宝宝或挤落货物。

2.不宜在人流密集拥挤的时段去,这时空气浑浊,病菌滋生,而且宝宝不便走动,容易走失。

3.易碎易破物品不宜让宝宝拿,如果一定要拿,家长一定要密切注意,加以保护。

4.回家以后,一定要马上用婴儿洗手液或香皂彻底洗净宝宝的双手。

zj09.com小编推荐

不要带小婴儿一起逛超市的原因


生活的快节奏让越来越多的妈妈们喜欢到超市去采购东西,逛超市的同时带上宝宝,既能买东西又不至于让孩子一个人呆在家里。在超市里推着手推车把宝宝往手推车上一放,又有空调,轻松购物舒服又不累人。虽然说这样方便轻松,但是超市拥挤的人流、流通较差浑浊的空气以及和室外相差悬殊的温度,使宝宝得病的机率大大提高。

曾经有一位妈妈把自己的孩子带到超市购物,结果孩子得了肺炎,光医疗费就花了6000多元。

为何带小婴儿去超市购物不好呢?该带孩子去哪里玩比较好?

1.秋冬是传染病流行季节,尤其是上呼吸道传染病,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感,此时应尽量避免让宝宝到人流量过于集中的室内公共场所,如超市、地铁、电影院等地方。

2.公共汽车和地铁由于相对封闭,而且人流混杂,更应该尽量少带宝宝去这类场所。如果一定要外出,也应该给宝宝戴上口罩以防止疾病的传染。

3.尽量带宝宝到公园或者空气较好的场所去。

4.因为宝宝的抵抗力较弱,所以除了父母以外,大人应尽量减少和宝宝,尤其是新生婴儿的过多接触,以防止将病菌传染给宝宝。

妈妈心得:幼儿园的必修课


话说贝贝先生自从离开贝妈的身体独立面对世界以来,如雨后春笋般疯狂长长长,转眼已经由一个5斤重48cm长的小毛头长成了如今28斤92cm的大小伙子了。于是,摆在他面前的艰巨而不可逃避的任务开始了!

因为贝妈愚昧地认为“人生聪明识字始”,坚决不承认“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真理,意欲把贝贝先生栽培修理成一个不大不小的文豪,煞费苦心给他看小小孩识字、字母挂图等,希望他那蒙昧的小小心灵能尽快融合和配合贝妈的宏伟蓝图计划。奈何已经22个月了,贝贝先生冥顽不灵地对着让贝妈沉迷的方块字又吃又撕,就是不肯用一点心思!贝妈黔驴计穷,只好把专业的问题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士来处理——把你交给幼儿园的老师,我看你学不学!!嘿嘿~~~

当贝贝先生第一天懵懵懂懂地跑进幼儿园开始,贝妈就对着蓝天白云做起来美梦——贝贝能唱26个字母了……能数1到100了……能背乘法口诀了……能记住10首古诗了(宋词就免了吧,想来他还不一定能领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意境)……

二十多天过去了,那段最不忍心最艰难的日子总算过去了,今日贝妈以戏谑的文字来回味,原来这些都不是幼儿园的必修课,而贝妈又何尝真的希望贝贝学这些呢?只要这几个必修课贝贝能顺利过关,贝妈此心足矣!!

第一节课:不哭

那有不哭的孩子呀?谁一生下来不是哭的呢?可是,那有这样整整哭一天的呢?何况,贝贝本来是个那么不爱哭的孩子,都4个月了,邻居都不知道我家里有个孩子。好象是感觉自己哭得太少不够本,要临时恶补出来一样,贝贝初入幼儿园的那几天,几乎就是在哭的节奏中度过的,只用了3天,就哭哑了喉咙,扁桃腺发炎高烧,急得全家半夜医院看急诊。贝妈在一片埋怨责备声中狠着心再送贝贝哭着去的时候,心里几万遍祈祷:贝贝,妈妈不用你学什么,只要你不哭就行!!唯一的要求,不哭就行!!

贝妈还是低估了贝贝先生的适应能力,还不到三个星期,贝贝已经知道主动表示要上幼儿园了。今日早晨,外公刚抱起他来,他就指着书包说:“贝贝包包拿!”,并且挥手跟他的天线宝宝说:“拜拜!!贝贝学校……”天!你不是吧?贝贝?

今日去接他,更过分的是他看到了妈妈,居然仍兴趣昂然地玩他的玩具,一点想妈妈要妈妈抱的意思都没有,任由妈妈的失落感不断上升以至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地冲进去把他抱出来亲了又亲咬了又咬!

第二节课:自己吃东西

贝贝胃口好食欲旺盛是有口皆碑的,曾有把邻居哥哥的一整个面包都抢来干掉的记录。不过由于在家里4+1阵型的全包围结构,每到吃饭时,外婆外公爸爸妈妈的轮流展开喂饭攻势,贝贝一直到上幼儿园那天也没自己吃过一顿完整的饱饭!于是跟幼儿园老师交代叮咛最多的话也就是:“老师,我们这个上辈子一定是饿死的呢,很能吃,麻烦您吃饭的时候帮喂一喂啊!”

然而每次接他回来,哭则哭矣,对外婆带去的好吃的很是不屑一顾。外婆说:“看孩子上火了,连东西都不爱吃了……”

第三天大家吃饭时惊讶地发现,贝贝先生居然会自己拿勺往嘴里送饭了!!这个发现的惊喜度绝对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种成就感,别提多美了!

不想今日去接他,老师唉声叹气地抱怨:“他自己吃饭吃得很好了,可是吃完了可以找老师要啊,怎么抢别的小朋友的呢……”

第三节课:不尿裤子

秉承中国古老的传统,贝贝先生一直是穿开裆裤在人群中招摇的!对于这个尿尿问题,当然是不分时间地点人物地随意解决了,那尿了点裤子也就在所难免情有可原了。好在开裆裤,尿了也有限。

再大一点,贝妈就开始教他“贝贝尿尿蹲蹲”,他还真乖,有了尿就知道蹲蹲,尤其喜欢那些下水井井盖上的窟窿眼,见到了就要蹲蹲尿到那窟窿眼里去,去超市的路上一路十几个井盖,贝贝一路蹲过去,一泡尿尿了二十多次,到最后,尿得比眼泪还少,就一个珠珠。

然而一直有一个困惑在贝妈心里——贝贝是男孩子呀,完全有理由尿尿不蹲蹲的呢!可怎么才能让他站着也不尿裤子呢?

在贝妈的大问题还没有解决方案的时候,贝贝就上了幼儿园,而幼儿园的规定是一定要穿封裆裤的!贝妈无计可施,只有每天带6条裤子给老师,随便他尿吧,您帮换就行了!于是,每天放学,贝贝的书包里总是装满尿湿了的臊臊的小裤子。

昨天回家,发现尿湿的裤子只有一条,贝妈就很小人地认为老师在偷懒,尿湿了也没给换,只等去接的时候才换了一次。

而今天回来,发现书包里的裤子都是那么干干香香的,全家大喜,拥抱着贝贝,一如簇拥一个凯旋归来的大英雄。

晚上看电视,贝贝玩着忽然说:“贝贝尿尿!”然后自己笨拙却准确地把前面的裤子拉下来,露出小鸡鸡,才哗哗开始撒水。贝妈欢呼雀跃,为贝贝这突破性的进步自豪无比。

更让贝妈晕倒的是,贝妈刚给他提上裤子,他就往卫生间跑,还一边说着:“贝贝拿拖布,贝贝擦尿尿……”哈哈,贝贝先生,你这么明白,不在地上尿不好吗?看来咱们该学习使用卫生间了!

第四节课:学东西

按老师的评语是:“贝贝是个聪明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学东西很快呢!”这不,也不知道嘴里在说什么,把手一会放到头上,小手腕还来回转,一会又用两个手指指着脸蛋晃脑袋,那可爱的小样子,真是可人又可心!

第五节课:不要抢东西

哎!!贝贝呀,拜托你斯文点好不好?怎么老师总是告状说你抢小朋友的饭吃,抢小朋友的玩具呀?你就玩你自己的吃你自己的好不好?咱们要努力做个文明人,明白吗?

第六节课:……

上幼儿园这一关,你已经顺利完满地完成了,完成得出人意料地好,邻居一起去的8个小朋友,你的表现是占绝对优势的第一名!妈妈想不因为你骄傲都难啊!

够了,贝贝,妈妈不要你学什么,只要你开心你快乐你平安,妈妈就满足了!妈妈只想要一个笑的天使!一个调皮淘气又机灵的小贝贝,妈妈等着,等着你欢笑着给妈妈更大的骄傲!!

妈妈如何读懂宝宝的手语?


宝宝还不会说话,那么新妈妈们怎样判断宝宝是要抱还是想自己待着,是不是有一点儿不舒服?其实,从宝宝的手势也可以看出来宝宝的状态以及表达出来的要求。

宝宝的手指动作暗示了什么?

宝宝:爸爸妈妈,快来和我玩!

小手表现:小手张开、手指向前伸展。宝宝带着愉快的心情醒来时小手通常是这样的动作,这是他在邀请身边的父母和自己一起玩。

宝宝:我在做梦呢。

小手表现:小手捏着松松的拳头。宝宝在睡眠中会有这种手势,说明他正在做梦,他的眼球在眼皮下轻轻地转动,有时还会发出轻轻的鼾声。其实,梦中的宝宝睡得并不深,随时可能会醒来。

宝宝:我好困,我想睡觉了。

小手表现:小手的指头放松地弯着。这时宝宝已经不再东张西望,他的手臂也松软地耷拉下来,说明宝宝已经累了,想睡觉了。

宝宝:我想自己待着。

小手表现:手臂放松、小手轻轻地握着。这时的宝宝正心满意足地享受着美妙的时光,他愿意独自呆着,而不需要外来的干扰。

宝宝:我有点不舒服。

小手表现:小手紧紧地握着拳头。宝宝紧张时通常会有这样的动作,这时或许宝宝是害怕某个陌生环境或人,也可能是他的小肚子有些不舒服。

有研究者认为婴儿手语有助于孩子语言智力发展,但是也有心理学家表示怀疑。最起码,在宝宝表达能力有限时候教他用手语表达情绪、需求、感受,能促进父母与宝宝之间的交流,让孩子与爸爸妈妈共享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默契暗号。

教手语时,要就地取才施教,重复示范。比如宝宝要喝牛奶,可以示范反复握紧、张开拳头,就像牧民挤奶的动作一样。宝宝摔倒的时候,可以教他用食指画出疼痛的区域,做疼痛表情。饿时,用食指触碰嘴巴。要换尿布时,轻拍自己的臀部。

还可以用宝宝和父母自创的手语,因为手语只是一种媒介,只要父母和宝宝手语一致就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妈妈和宝宝的读书时间


妈宝读书时间

孩子们和妈妈们围坐在一起,听一个妈妈头戴故事道具讲故事。《逃家小兔》讲述的是母爱,当听到“我正好就是你妈妈,我会张开手臂好好地抱住你”时,孩子们都张开双臂拥抱了身边的妈妈……这样的读书会Ladybaby论坛的妈妈们,从去年开始已经举行多次。

大畅妈妈西郊的房子是他们西区读书会的场所,第一次读书会结束,受到很多妈妈的欢迎。在有故事大王之称的扬扬妈妈带领下,他们的读书会逐渐有了自己的模式,以讲绘本故事为主,每个妈妈甚至年龄大的孩子都可以开讲,这些故事比较简短但有一定的寓意。3岁以上和学龄前的孩子可以进入这样的读书会,每次参加的孩子年龄也相当。

妈妈们的分享

大畅妈妈:每个人的视野是有限的,每个妈妈将自己了解到的好书与大家一起分享,更有助于开拓孩子的视野,也使他更具专注力。很多绘本故事对孩子的生活习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蛀虫王子》让他爱上刷牙,《维利床下的鬼》让他不再胆小,变成了小男子汉。

宇轩妈:读书会这个方式挺好的,自娱自乐,大人孩子都收获颇多。这些书,真的不仅是为孩子而作,也适合成人。而且,和孩子一起阅读图书的过程,真是一次愉快的情感体验。

小桃妈:读书会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能使我们孩子的参与意识得到极大的满足,在互动当中读书,在读书当中汲取做人的道理,这种轻松愉快的读书方式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当然,在家里的亲子阅读也很重要,孩子精神的培养远大于知识的培养,与孩子一起读书,让他们去感受语言里的奇幻世界,对孩子的人格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读书会:慧与·海豚情商早教机构读书会、万家宝儿童图书俱乐部读书会

读书会新建议

1.鼓励爸爸参与。看书、阅读是一个过程,作为爸爸来说,也应参与到孩子的读书中来,可以为孩子选书,与妈妈不同,爸爸可能更倾向于知识和趣味性。另外,爸爸也可参与读书会,为孩子读书、讲故事。

2.读书会最好是同年龄段的孩子,人数不宜太多,不然就变成了聚会。最好三四岁以上的孩子参与,也尽量不给孩子带太多的食物,从而让孩子有更多的关注力。

3.大声为孩子读书吧。年轻的家长由于工作等原因和孩子沟通的时间会少,每晚为孩子读书10分钟,养成好的习惯吧。

妈妈时间

除了妈妈和孩子共读的聚会之外,慧与·海豚情商早教机构还有妈妈自我成长的读书、交流时间。每次读书也有方向和主题,针对亲子教育、家庭关系的困惑和问题,共同选书、共同读书,然后彼此分享各自的收获,再加上情商专家的建议,将其收获运用到生活中来。一个人读一本书,却获得10个人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妈妈懂得了更多的改善夫妻关系、亲子教育的方法,完成着更多的自我成长。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应该经常和宝宝一起读书的,这样就可以让宝宝爱上阅读的,这样还可以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

宝宝拿超市的东西怎么办


我觉得奶奶的教育方法太过简单。我宝宝1岁,平时去超市我都把她放推车上,这样她够不着超市货架上的东西。不过她把我放在车上的东西当玩具玩。等她大点,我会告诉她这些东西不是玩具,想要的话跟妈妈说,要付钱才能带回家。

悄悄的回复:

带宝宝到超市的时候一边购物一边口述每一个步骤,就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好机会啊。

卓予妈的回复:

我一直都跟灿灿灌输在超市里只能拿我们想要买的东西放到推车里,其他东西只看看或者摸摸都可以,但要小心,摔坏了我们是要赔的。灿灿对“赔”这个概念比较清晰,源于小老鼠吱吱的故事。

吃的东西要付了钱才能吃,要不然会被警察叔叔抓到监狱里去的。这一点呢她是从小狼灰灰的故事里理解的(小狼灰灰的爸爸老是做坏事,就被警察抓到监狱里去了)。这些灿灿都已经认同了,以前也和千千一样,慢慢来吧,她慢慢会领会的。不能说偷!事实上她根本不知道偷是怎么一回事呢!还那么小不要强化这个概念给她。

沛沛妈的回复:

我的感觉是当孩子做了错事时,应把握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一方面不要因为这件事情说一些给孩子定性的话,比如说他是坏孩子;与此同时平和但坚决地制止其错误的行为,并把正确的做法告诉他(很可能是无数次的反复)。而我想,奶奶在这件事情的做法上,说孩子变成了小偷,则无意识地将事与人联系了起来,虽然奶奶说者无意,但怕的是孩子听者有心,从而对孩子心理健康不利!

分离焦虑——妈妈OR宝宝?


提起入园,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宝宝会“分离焦虑”,但是妈妈或许比孩子更焦虑,事实上很多妈妈甚至在孩子入园的前几天就陷入了失眠状态。亲爱的,你知道吗?正是你的担心和下意识的不信任,导致宝宝不自信,不能坦然入园。所以妈妈请首先调整自己,让我们淡定平和地陪宝宝走进幼儿园。

幼儿园,请用心选择

幼儿园是孩子迈出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对宝宝即将生活的三年的地方,宝爸宝妈一定要做足功课。对幼儿园的挑选,无外乎硬件的选择和软实力的考察。

1.家长要聆听来自内心的呼唤你对孩子在幼儿园的期许是什么?快乐成长?艺术熏陶?抑或是双语教学?明白这一点很关键。

2.离家近很重要30分钟左右可以到达的幼儿园都在考虑范围之内;

3.听听“买家秀”反馈幼儿园的口碑很重要,在校孩子的家长的反馈无疑是“金牌买家秀”;

4.教师素质你是否心中有数入园之前一定要和老师多沟通,对老师的办校理念和基本素质做到心中有数,观察孩子和老师的互动情况;

5.别让硬件成为硬伤宽敞而安全的硬件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考评指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些用心的准备和考察,都能让你对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安心不少哦。

相信老师

既然选择了幼儿园,就要对老师充分信任。

要知道幼儿园的老师都受过专业的训练,她们更了解孩子的特点和心理,对于孩子的调皮、淘气,以及可能发生的种种突发情况,她们都是有充分准备的。如果您家宝宝确实比较令人头疼或者自理能力比较差,请真诚地告诉老师“您多费心”就可以了。越是难教育的孩子,进步得到家长的肯定时,老师越有成就感。

人和人的交往就是这么奇妙,多一份信任和肯定,你也会收获另一份信任和成长。

相信孩子

孩子的能量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而且,他们能很敏感的体察到家长的情绪变化。你发自内心的信任和鼓励,就是他们勇敢前行的原动力。所以妈妈们,当你焦虑的时候,请尝试对自己说“我相信他可以!”,并逐渐真的相信他可以。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孩子只是在入园之初有一些不适应,但很快就会被新生活所吸引。

传递正能量

小编一直认为,气场是一定会相互影响的。如果你本身焦虑不安,孩子以及幼儿园的老师也一定会被影响。所以请努力让自己淡定一些,即使内心呐喊着“臣妾做不到啊”,表面也要“装作”云淡风轻哦!

妈妈的性格决定宝宝的人格


记得有句话叫做“万事万物是相生相克的”,这句话放在家庭教养中,如果妈妈的性格太强,容易造成孩子的性格弱,如果一个妈妈太冷,容易造成孩子缺乏温暖,造成孩子为了追逐温暖,而取悦他人。我们分析了三种情况,看看你属于哪一类妈妈?

控制型妈妈:容易养成回避型孩子

妈妈表现:出于爱护孩子的本能,或者出于难以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产生的怕遭到遗弃的恐惧,以及对孩子的过度依恋,有些妈妈内心渴望完全掌控孩子的行为,而难以忍受与孩子的片刻分离。

孩子心态:这样的情况特别容易产生距离儿童。他们不害怕亲近,但总是小心保持自己与他人的距离;他们允许妈妈抱,但同时总是把脸扭到一边,不让妈妈亲。因为他们害怕过于亲近会使自己无法从妈妈的控制中逃脱。

成长的烦恼:这类儿童长大后,容易形成回避型人格。他们下意识地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长时间忙于工作,偏爱经常出差的工作,或总是埋头看书、看报、看电视。他们需要自己的空间,最喜欢那种来去自由的关系,当配偶企图保待一种亲密状态,或有进一步需求时,他们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你怎么没完没了?你要求得太多了。”

家教EQ: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你和孩子“相依为命”只是暂时的,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小爱人”,只会使自己和孩子都感到一种无形的束缚。

忽略型妈妈:容易养成追求型孩子

妈妈表现:有些妈妈因为忙,或许是性格使然,表现出缺乏耐心的一面,她们总想快点从教育孩子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所以,鼓励甚至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探索和独立。

孩子心态:孩子独立尝试对世界的探索时,如果得不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就容易造成他对独立的恐惧。他们知道如何通过讨好妈妈做出好孩子的样子,或找出各种借口来赢得妈妈的注意力。他们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害怕离开妈妈,需要不断反复地确证是否有人随时都在关心自己。

成长的烦恼:这样的孩子,成年后通常表现出追求型人格。他们害怕被抛弃,为了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总是力图取悦对方,为对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成为“贤妻良母”或“五好丈夫”。但这种关系却可能使对方感到窒息,而自己也常常吃力不讨好,暗自伤心,感叹“活得太累”。

家教EQ:除了教,孩子仍是需要“养”的。帮助孩子建立正面的自信,需要妈妈足够的耐心,同样需要足够的时间,这点上似乎没有捷径可走。

冷漠严酷型妈妈:容易养成孤独型孩子

妈妈表现:有些妈妈,在情感上稍显冷漠。她也许本来就没想要孩子,或许潜意识中把孩子看作自己不幸的根源。这种妈妈很少抱孩子,对孩子非常严厉,有些冷酷型单亲妈妈缺乏良好的情感疏通渠道,处于孤独的抑郁状态,对孩子的反应也是冷漠相待。

孩子心态: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容易被塑造成孤独儿童。孤独儿童往往惧怕亲密接触,因为依恋妈妈的渴望经常落空,并由此认为:我没有需要。孤独儿童的内心里,可能隐藏着一个不真实的自我,看起来独立,实际上却是否定自我的需要。

成长的烦恼:孤独儿童通常性格冷漠甚至冷酷,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他们通常在事业上很成功,物质需求淡薄,独立并富于忍耐。然而,他们的婚姻生活通常充满曲折。常见的被配偶抱怨成冷血动物、冷酷无情的人,多半是孤独型人格。

家教EQ:孩子是非常需要爱和抚摩的,在国外,抚摩和拥抱甚至是治疗儿童孤独症的重要手段,刻意孤立孩子,不与他进行身体接触安抚,于他于己,都说不过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