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读个好学校,纷纷卷入幼升小择校的浪潮中,却忽视了最起码的幼升小准备适应小学生活的准备。为了能让孩子能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家长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孩子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让孩子顺利上小学。

一、了解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主要差异

1、了解大班幼儿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差异:家长要意识到,孩子从幼儿园大班进入小学一年级,身体、语言、认知、情感以及社会性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身高长得很快,体重增加很多,更加能说会道,聪明点子更多,对人更有礼貌,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2、理解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异:幼儿园教育不论是目标、内容、形式,还是环境、师生关系、考评,都与小学教育有所不同。幼儿园教育是寓教于日常活动之中的,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每个班级都有保育员和教养员,负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而小学教育则不然,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和课堂纪律,许多事情都要靠孩子自己去应对,孩子在校的主要任务不是游戏而是学习,学期结束时还要参加各种考试。两个教育阶段之间的较大差异,需要家长为孩子铺路架桥,做好衔接工作。

二、积极参加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

幼儿园的保教人员都是受过专门培训的,具有丰富的儿童教育知识和技能,所组织的各种活动都是极有价值的,因此要挤出时间去参与。

3、按时参加幼儿园的家长活动:幼儿园和班级都会通过家长学校讲座、家庭教育咨询、家园小报、家长会、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向家长介绍有关孩子进入小学的一些准备工作,家长应该及时参加,认真旁听、观看、阅读,并利用这些机会,向专家、园长、教师请教有关孩子入学的具体问题。

4、主动参加幼儿园的参观活动:大班下学期时,幼儿园、班级都会组织孩子参观附近的小学,还会邀请家长一同前往。家长应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前往参加,以深入了解小学的校园设施、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自己在家里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教育创造条件。愉快参加幼儿园的儿童活动。大班下学期快要结束时,幼儿园、班级都会为孩子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这对孩子来讲十分重要,胜过逢年过节。届时,教师也会邀请家长参与,家长应该抽出时间来观看孩子的活动,最好还能和孩子一起活动,帮助孩子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孩子学会感谢老师的关心和教导,感谢小朋友的友爱和合作,从而为孩子转向小学的新生活做好心理准备。

三、寻找和把握家庭教育的各种契机

在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教育孩子的机会,家长要善于发现并把握生活中的教育,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各种准备。

培养孩子迫切的入学心情

5、鼓励孩子,让孩子期盼上小学:为了使孩子期盼着早点上小学,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从正面鼓励孩子。比如,对孩子说:“哟,你的裤子又短了,人又长高了;你的鞋子又小了,脚又长大了,你真的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恭喜你”、“我发现你现在变得很能干了,真像个小学生,祝贺你”。千万不要从反面去刺激孩子,比如对孩子说:“你再不听话,上小学了,就会有老师整治你。”这样会使孩子害怕上小学,不愿意上小学。

6、利用日常生活物品,适时地教孩子:比如,在家里的挂历或台历上,标出孩子上学的日期,如9月1日,每天和孩子一起进行倒计时,算一算离上小学还有多少天,既可以丰富孩子的数学知识,又能激发孩子入学的心情。

7、实地考察小学:家长可以带孩子到附近小学的门口去看看小学生上学、放学的情景,教孩子认读小学的校名、门牌号,认识小学附近的建筑物、公交车站,以发展孩子的空间知觉,增强孩子对小学的感性认识。

8、陪孩子玩小学生的游戏:家长还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玩“小学生上学”的游戏,先由爸爸、妈妈来扮演“老师”和“学生”,用“老师好”、“同学们好”、“起立”、“请坐下”等语言进行对话表演,然后由孩子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使孩子知道怎样才能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

9、和孩子讲自己的小学故事:让孩子看看自己上小学的照片,使用过的书本、文具和书包等,使孩子觉得:我也要像爸爸、妈妈一样高高兴兴地上学去。

激发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

10、给孩子树立爱读书的榜样:孩子好模仿。家长一方面要在家里给孩子树立热爱读书看报的榜样,另一方面还要常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去,让孩子目睹别人看书学习的情景,再给孩子一点零钱,指导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自己排队付款购书。此外,还可以带孩子走亲访友,让孩子看看小哥哥、小姐姐是怎么学习的,用同伴的良好行为来影响孩子。wwW.Zj09.COm

11、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家长可以给孩子只讲故事的开头和中间部分,结局让孩子自己去看图书,寻找答案,再让孩子在家里做“故事大王”,把整个故事讲给全家人听。孩子喜欢新奇、鲜艳的东西。家长可以用漂亮的图书、文具、书包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12、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一方面不要让孩子看到、摸到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允许孩子一边看书一边吃零食、一边写字一边玩玩具;另一方面不要让孩子听到与学习无关的声音,不允许孩子一边看书一边看电视、一边写字一边听收音机,使孩子明白学习时要专心的道理,以培养孩子聚精会神的好习惯。如果家庭住房较大的话,可为孩子准备一间小书房或一个学习区,用孩子的名字来命名,并和孩子一起布置这个小天地,以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孩子学习的干扰。

提高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13、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自己穿脱衣服、入睡、整理床铺的能力。如果孩子单独睡觉时害怕黑暗,家长可为孩子准备一个调光台灯,在孩子刚上床睡觉时,把灯打开,让微光陪伴着入睡。

14、培养收拾物品的能力:家长还要重视培养孩子自己整理图书、文具、书包、书桌、书架的能力,使孩子能独立生活和学习。

15、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决策力:当家里有客人来访时,家长可鼓励孩子为客人开门、端水;当家长带孩子外出到超市购物时,可让孩子做向导,提出先到哪个区域去选择物品,允许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决策力。

16、经常和孩子玩“词语接龙”游戏:为了使孩子能掌握独立上学的各种有用信息,家长可利用饭前饭后的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词语接龙”的游戏。首先,可把有关小学生生活的词语融入其中。比如,当家长说“绿领巾”时,启发孩子说“红领巾”;当家长说“校徽”时,指导孩子说“校服”;当家长说“老师”时,引导孩子说“同学”;当家长说“上课”时,指导孩子说“下课”;当家长说“要发言”时,要求孩子说“先举手”。

17、启发孩子联想家庭居住环境的词语:例如,当家长分别说出“小区”、“路名”、“门牌号”、“电话号码”、“手机号码”时,启发孩子一一说出家庭所在小区的具体名字、路名、门牌号、电话号码以及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再次,可以把有关交通规则的词语融入其中,比如,当家长说“绿灯”时,启发孩子说“行”;当家长说“红灯”时,要求孩子说“停”;当家长说“交警”时,指导孩子说“行人”。

相关推荐

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年轻的父母都有这种体会:孩子到了两三岁就开始不听话,经常和父母顶嘴、说反话,不知是什么原因。其实这是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心理上称之为“第一反抗期”。突出表现为: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这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父母教养态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因此父母应该做到:

1、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孩子到了两三岁,喜欢跟父母说“不”,这是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要求有和大人一样的平等地位,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此时的父母对他们的行动不要轻易加以干涉,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如果孩子必须顺从你的意愿,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要这样”或“不许那样”,而要以平等的姿态,征询孩子的意见,给孩子留出选择的余地。如“等你看完这个动画片就去洗澡,好不好?”“你是先玩积木,还是先看图书?”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又乐意听你的话,就不会轻易跟你说反话了。

2、相信孩子,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父母过度保护,往往也是导致孩子说反话的原因。好奇心的驱使,强烈的自主愿望使孩子什么都想去试,什么都想去做。过度的包办代替,会使孩子失去许多学习探索的机会;而一味斥责、制止,又会发生顶牛现象。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满足他的好奇心。比如他想到雨地里去玩,你就给他穿上雨衣、胶靴去玩吧;他要自己穿鞋,就让他去穿,等他鞋和脚对不号时再去帮他;要洗衣服,给他一块肥皂,随他去洗自己的手帕、袜子;想扫地,让他扫,哪怕越扫越脏……当然,父母的帮忙是必不可少的,给他理理袖子、系系鞋带、扒掉垃圾等。充分相信孩子,让他们在满足合理要求、亲自实践的同时积累经验,体会成功的欢乐,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养成和父母说反话的习惯了。

3、不能娇惯、放纵孩子。孩子喜欢跟父母说“不”,本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听之任之或百依百顺,就会形成孩子任性、骄横的性格。因此作为父母,对那些总是用说反话来达到自己不合理要求的任性的孩子应该:

(1)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介绍有关知识,说明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的原因,抑制任性、执拗行为的发生。

(2)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用另一种使他更感兴趣的事来吸引他,从而使他放弃那个不正当的要求。

(3)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明确表示父母的态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闹也不能满足,然后立即走开,用冷处理的方法来终止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育儿知识之宝宝转奶怎么转?


宝宝转奶怎么转?育儿知识大全说到宝宝转奶一般有隔次转奶或混和转奶的方式。

育儿知识百科全书:隔次转奶指假如宝宝每日喝5次奶,第1-3天,5次中插一次喝新的奶粉;第4-6天,插2次喝新的奶粉;第7-8天,插3次喝新的奶粉;按次下来宣布变为喝新的奶粉。

育儿知识大全说到混和转奶因不一样奶粉成份存有差异,人们提议一般父母选用隔次转奶方法较为好,以冲调180ml的奶量为例:

第1-3天:二种奶粉分别冲调(留意各种各样奶粉的冲调方式),原先的奶粉120ml(2/3), 新的奶粉60ml(1/3),混着吃上2-3天上下。育儿知识百科全书假如宝宝融入得话就刚开始提升新奶粉的奶粉量。

第4-6天:原先的奶粉,新的奶粉各冲调一半,混着吃2-3天上下。

第7-9天:原先的奶粉60ml,新的奶粉120ml,混着吃上2-3天上下。

此外转奶時间掌握,要在宝宝人体彻底身心健康的情况下开展。不必在换牙齿、发烧感冒或打免疫力苗时7日内转奶。转奶要由浅入深,不能急于求成,要有细心。全部转奶的全过程要经历一到半个月的時间。

第一反抗期


二三岁的孩子一般都要经过一般都要经过一个“反抗期”。本来温顺听话的孩子,一到这个时期就会变得调皮、不听话。比如天气凉了,妈妈让孩子穿外套,孩子硬是不穿;客人来了,妈妈让他有礼貌地招呼客人,他就是不理不睬。这些孩子常常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主张,这样一来,成人就会生气,以致于可能打他一顿。

其实,从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反抗期”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随着幼儿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不断丰富,孩子心理变化急剧,特别是孩子的需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成人往往还是用老眼光去看待孩子,要求孩子,因而引起孩子的种种反抗行为。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孩子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反倒会影响他今后的成长。所长说经历“反抗期”是孩子正常发育的必然阶段。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渡过这一特殊阶段呢?

1、教育是关键。在这段时期里,父母要放弃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强硬态度。应该看到,孩子的“反抗”行为正是促进他们能力发展的心理动力。成人应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对孩子的某些行为给予适当的鼓励,以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动作技巧、能力的发展。

2、家长要助孩子发展一臂之力,对孩子的反抗行为既不能一味地满足,也不能过多地限制。一味地满足容易造成孩子任性和执拗;过多地限制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变得顺从和依赖,缺乏自立能力。

3、父母在了解了孩子的“反抗期”特点以后,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因势利导,从旁协助,给予正确合理的教育。比如:孩子喜欢独立行走,你就不要硬去搀扶他,可以在旁注意保护;孩子要自己吃饭、穿衣,就可以让他自己动手,而你在旁加以指导,以此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反抗期”。

孩子不宜凡事都争第一


“无论是唱歌、游戏,我家儿子都要争第一,听不得人家说一个‘不’字。”刘女士称,她3岁的儿子过于要强,让她很担心。

刘女士说,一些心理书上说要培养孩子自信,所以儿子小宝(化名)是在大人的鼓励声中长大的。可最近她发现,儿子做任何事后都要求别人赞美自己,还总是等着父母和亲朋鼓掌。今年小宝上幼儿园后,更是只能表扬不能批评,一旦有老师说他不好,他就表现出明显的烦躁情绪。刘女士担心,儿子总这么要强,将来能承受挫折吗?

儿童心理专家分析说,一方面,小宝的性格比较固执,不按大人的指引行事,这种性格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不少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平常满足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导致孩子形成了固有的行为方式。

孩子争第一是有上进心的表现,家长首先要肯定孩子的自信和要强,但同时也应教育他把握好要强的尺度,如果孩子把争第一当作人生的唯一目标,不仅会让他心理脆弱、耐受力差,长大后还可能在输赢之间活得很累,失去很多生活的乐趣。

专家建议,平时家长不应随便满足孩子,对其无理要求应以平和的情绪“忽视”;鼓励孩子时要强调孩子是哪里做得好,而不是只看重名次和结果;另外,让孩子在集体环境中磨合,教育他懂得每个人都会输的道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