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尽快自主自立。为了让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打好基础,我们要通过早期教育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质。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开发,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处理孩子负面情绪的4个误区”,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世界上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快乐过一生,但是事事往往不能如意,孩子经常会伤心、生气、害怕等情绪。因为我们对于情绪的认识有很大不足,对自己的情绪管理已经存在不少问题了,当我们在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时,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错误:一、以说教为结果,不理会孩子的情绪表现

为了这种事情生气值得吗?小朋友不想跟你玩,你可以找其他人玩,爸爸妈妈像你那么大的时候,已经可以自己独立去玩了,怎么还会总是黏在父母身边,你应该自己学会长大,你看你,什么都不会……

当孩子一出现负向的情绪,父母就会喋喋不休说一番大道理,可以在孩子面前长篇大论几个小时。说教型的家长不知道要教导孩子去处理负面的情绪,总是认为“理性”“大道理”可以处理一切事情,情绪是孩子做得不对所以产生的,孩子应当去承受,更不应该把说话放在情绪上,于是情绪带来的痛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在家长喋喋不休中,更多感到的是厌烦和愤怒,亲子关系会变得更糟糕。

二、以爱为条件,压制孩子情绪的发泄

“你不要生气,你生气的话妈妈就不爱你了……”我们经常会以爱条件,注重的只是孩子停止表现某种负面的情绪。父母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告诉孩子这种情绪不重要,不应该出现,甚至是:你希望妈妈爱你,你就最好把这些情绪压在你心底。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看到父母的这些言语之后,会对父母对自己的爱产生怀疑:原来父母只爱高兴时候的我,当我生气的时候,父母就不爱我了。父母爱的是我高兴的情绪,而不是我整个人。

三、以镇压的方法,消化孩子的情绪

“你再闹,我就打你了。”当孩子一出现负面的情绪,父母马上表现出强烈的排斥,以镇压的方法去排除孩子负面的情绪。父母更多关注于孩子的行为上,他们认为孩子所表现出负面的情绪是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或者是为了得到某些东西,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因此这些情绪也没必要去处理,只是处理孩子的行为就可以了。父母的这些做法,很容易让孩子误解为:以武力或者批评的方式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世界上只有坚强的人才能生存。他们的经验会告诉他们:表达情绪是件可耻的事情,表达情绪只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后果。他们讨厌负面的情绪,但面对情绪时更多又是无可奈何。Www.Zj09.COm

四、以冷淡为处理方式,淡漠孩子的情绪

“你自己坐在沙发上哭,等你不哭了,再来找妈妈。”当孩子一出现父母的情绪,父母便以“眼不见为净”的方式,他们对还孩子的负面情绪,不打骂也不指责,淡漠孩子的情绪,认为情绪是可以自己自动消化掉的,不用处理也可以解决问题。他们不懂得如何帮助孩子在体验的情绪过程中学习,因此孩子很容易发展成以负面的方式去发泄自己的情绪,例如我生气了,我就摔东西,我想哭的时候,就长时间嚎啕大叫来发泄我的情绪。对孩子而言,以这些方式来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受挫。

要做成功的父母,我们还要学会以高情商的方法去处理孩子的情绪,以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和长大后成为一个更快乐的人。

延伸阅读

负面情绪的管理


负面情绪是孩子成长必经之路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是情绪,都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往往不喜欢负面情绪,认为那是坏东西,应该压制下去。我们尤其受不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内心希望他们痛快地接受任何失望,不要哭闹。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可能达到的境界(即便成年人也不可能做到)。其实负面情绪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它们有助于我们的生存,保护我们不受伤害。儿童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掌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接纳他们的情绪,把每一次情绪体验都当作辅助他成长的机会。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牢记:孩子的情绪是他自己的管理范畴,不是我们应该负责的,所以不要因为他不高兴就觉得自己很失败。

帮助孩子发展负面情绪的管理技巧

在美国有些中小学,在课程中加入冥想的练习,让孩子坐下,闭上眼睛,意念集中静坐20分钟。而最近的实验发现,静坐冥想有助降低一个人的焦虑感,而且能够强化注意力的集中,进一步地提升学习效率。像这些设计得当,适合孩子的放松技巧,早早学会,对他们未来的抗压能力就会有所帮助。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和嗜好,来帮助他们排解压力,例如带孩子一起体育锻炼,画画、唱歌等。心理学上的研究显示,做运动是极佳的疏压方法之一,持续做有氧运动20分钟以上,会促进大脑中脑内啡的分泌,因而在生理上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

怎样安抚孩子的负面情绪?

当孩子明显表现出这些负面情绪时,父母最常用的处理方式是安慰、劝导、解释等,可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其实,安抚的最重要功能,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真的体会他内心的痛苦和烦恼,也就是所谓的同理心,这样他才会接受安抚。

提供发泄的渠道

没有哪个父母喜欢孩子哭,经常会听到父母对孩子说:“不许哭了!”“哭够了没有?”其实,一个人在适当的情况下流出眼泪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本是无可厚非的。我小时候就是一个特别能哭的孩子,照老人的说法,就是“往死里哭”。为了一件不如意的事,哭上个把钟头很平常。而大人对待我的办法,往往先是哄,然后是骂,最后就是不理不睬了。他们说:“哭累了,自然就不哭了。”

其实,我每一次都不是因为哭累了才停的,他们永远都不了解我在整个哭泣过程中的感受。一开始我是真的很难受,所以哇哇大哭;后来发现大人的话根本解决不了我内心的痛苦,我就变成了悲啼;再后来,无人问津了,如果立刻停止哭,我会觉得自己很下不来台,所以接着抽泣。我的心里觉得很堵,而哭着哭着、就这么胡思乱想着,慢慢就感觉轻松一些,不那么堵了,好像把什么东西释放出来了。每当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我自然就会停止哭泣。

我想,即使在成人之后,这种感觉也是有的。哭,就是一种发泄的渠道。

当孩子痛哭不止的时候,只要父母简单地用慈爱的声调说:“你的眼眶很红啊”或“你要哭一场才会舒服点吗”,孩子的眼泪可能立刻就夺眶而出。哭过之后,也许你也不用细究缘由,孩子的心灵就已经经过一个净化的过程,而且与父母的关更加亲密起来。

一看见孩子闹情绪,有些父母就感到烦躁不安,其实孩子愿意在父母面前表达内心的感受,正表示他对家庭存有一定的信心和安全感。所以,当孩子闹情绪时,父母并不需要立即喝令孩子收拾情绪。如果可以的话,尽管让孩子有些时间来发发脾气,等他的脾气安静下来之后,再慢慢了解情况和教导他如何处理不快的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偶然发一两次脾气、哭一场对精神健康是有益的。

负面情绪是孩子成长必经之路


我是一个两岁半孩子的妈妈,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的儿子在11个月的时候和我分开了(这是我一想起来就特别心痛的事),直到1年以后才重新回到我身边。孩子现在已经两岁半,上了幼儿园小小班,性格也活泼开朗,可是特别任性。告诉他不能做的吧还非做不可,可要是大家都在做操他偏不做,什么事情不依他就满地打滚。我真不明白一个两岁半的孩子怎么这么任性,我想请您告诉我,是不是我们分开的那段日子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伤害,我该怎样教育我的儿子?谢谢!

看来,跟孩子分别一年,给你造成的心理阴影,远远超出了给孩子的伤害。你把正常的行为当作心理创伤的表现,孩子出现什么“情况”都会让你联想到分离的那一年。小宝宝跟妈妈分开一年,的确对他们的成长是一种挫伤,但并非不能弥补、无法治愈。现在他跟你团聚了,你也有机会和他重新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他还小,一切都来得及。不要动辄将所有困惑都归罪到那一年上去,后悔和负疚心理对你对孩子都不利。

我想你首先应该了解的是,两岁半的孩子任性是正常的,孩子正处于建立自我、将自己与他人分离、树立心理疆界的阶段,也是通常说的“第一反抗期”,或者说“执拗敏感期”。他们的意志往往会跟现实、跟其他人(尤其是成年人)发生激烈的冲突。而他们的情绪尚未发展成熟,不能控制自己的恼怒,也不会用语言交流来表达自己,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大发雷霆。另外,这么小的孩子,还没有什么集体意识,在幼儿园不参加集体活动也是正常的。

你的孩子任性是一件可贺可喜的事情,说明他内心力量蛮强大的,在不顾一切发展自己。你所要做的,不是去镇压他,而是无条件地接纳他。如果不是什么原则性的事情,不触及孩子的人身安全或者危害到他人,尽量给孩子探索世界的自由。如果的确属于孩子不应该做的事情,他又执意要做并且发脾气,先试着用其他有趣的工作转移他的注意力,如果不行,就平静地陪伴他、倾听他,允许他发泄。

这里多说一句,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有时很难忍受孩子的哭声,总以为我们应该也必须想办法制止住孩子的负面情绪,并且应该具备足够的“本事”让孩子高兴起来。事实上,负面情绪经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弥足珍贵,任何强烈的情绪体验都有助于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有助于他们学习怎样把握自己的情绪,促进他们情商的发展。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是情绪,都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往往不喜欢负面情绪,认为那是坏东西,应该压制下去。我们尤其受不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内心希望他们痛快地接受任何失望,不要哭闹。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可能达到的境界(即便成年人也不可能做到)。其实负面情绪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它们有助于我们的生存,保护我们不受伤害。儿童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掌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接纳他们的情绪,把每一次情绪体验都当作辅助他成长的机会。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牢记:孩子的情绪是他自己的管理范畴,不是我们应该负责的,所以不要因为他不高兴就觉得自己很失败。

孩子的负面情绪可以用阅读来释放


家长平时与孩子一起阅读图书时,可以指着角色的各种表情,多问几句:“猜一猜兔宝宝为什么爱哭?”“你什么时候会笑/哭呢?”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同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共同分享了一些道理,而不是家长在单纯教授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不应该生气”、“不许哭闹”,这样孩子反而更容易接受,情绪也会变得更加稳定。

对儿童而言,负面情绪能否尽快被释放,对儿童形成乐观和成熟的心态起很重要的作用。

负面情绪让孩子有发泄的冲动,但强烈的情绪常会阻碍理性思考,并以破坏性的方式呈现,却无益于问题解决。学习以适宜的方式表达,而且表达能被大人理解接纳,才有能力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阅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阅读本身就是一个让孩子经历他人立场的机会,而像这种间接的经验,能够不断提升孩子的感性及情商,使孩子不断地健康成长。

阅读可塑造内在价值观

孩子的爱好可能千差万别,但他们所具有的共同爱好就是读书。读书能够塑造孩子的内在价值观,让孩子明白除了物质方面的富足外,自己还需要有精神层面的享受,并会让孩子懂得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人为什么活着,以及怎样追求幸福。从这个角度出发,阅读足以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让孩子从阅读走向成功。

马女士从儿子2岁起就开始进行素予阅读,现在儿子已经5岁半了,非常喜欢读书。有一次,马女士和儿子一起阅读儿童故事《诚实的被子》,书中讲道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得到了一件生日礼物——一把小斧头。华盛顿很喜欢这件礼物,想试试斧头是不是锋利,就拿家里的小樱桃树采试,谁知一下就把树砍断了。父亲很是生气,问大家是谁砍倒了树。诚实的华盛顿向父亲坦白了一切口最终,父亲因为他的诚实而原谅了他,还夸他是个小男子汉。

马女士的儿子读完故事后,想了想,说道:“妈妈,我也要做个诚实的孩子。”马女士高兴极了,马上夸奖道:“真是个好孩子!但是,你不害怕说实话要受到责备吗?。儿子摇摇头说:“不怕,我要像华盛顿一样,做个小男子汉1”马女士看着弦子天真的小脸,觉得非常欣慰。

马女士的亲子阅读经历让我们看到了阅读的巨大力量。阅读能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一颗种子,并催发出美丽的花朵,最终长成为参天大树。事实上,有很多成功的人士,其实就是像马女士的孩子一样,在幼年便受到所阅读的书籍的影响,从而决定了自己的将来。阅读让他们完善了自己的内在价值观,找到了生活的榜样,确定了人生的目标,并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成长。这一点,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长们可谓是一条有益的启示。

孩子的坏情绪 家长应冷静处理


如何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呢,单单只有爱是肯定不够的。还要有去了解和分享孩子的看法和感受的一颗心,帮助他们处理坏情绪,比如愤怒、生气、恐惧。这样,父母才能在自己与孩子之间建立新人和爱的桥梁,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同时还在也会健康快乐的成长。阅读此文前,先来测一测你对孩子的情绪反应

在孩子闹情绪时,你的反应常常是——

A→●“别哭了,妈妈带你去买雪糕吃。”

●“来,爸爸带你去动物园,不要再发脾气啦。”

●“你再这个样子,我就不让你出去玩了。”

B→●“你这个样子像个男孩子吗?真丢人!”

●“你再吵我就打你了!”

●“你自己做错了事还耍脾气,想挨打啊?”

C→●“回你自己的房间吧,等气消了再出来。”

●“爱哭你就哭个够吧,哭够了再来找我。”

D→(不理会孩子的情绪反应,喋喋不休地唠叨)

“人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嘛。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会自己照顾自己了。你想想,爸爸妈妈在你身上花了多少心血……”

1.A类——“交换型”父母:

你认为负面情绪有害,所以每当孩子有忧伤的感觉时,你就努力把世界“修补”好,却忽略了孩子更需要的是了解和慰藉。

看到父母的这些反应后,孩子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既然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为什么我的感觉这么糟?”次数多了,孩子会变得缺乏自信,在情绪上很容易产生很大的压力。

2.B类——“惩罚型”父母:

孩子常常由于表达哀伤、愤怒和恐惧而受到你的责备、训斥或惩罚。你以为这样不会“惯”出孩子的坏脾气,或者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坚强。

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带来耻辱、被抛弃、痛苦、受虐待。所以,对于负面的情绪孩子是又憎恨又无可奈何。长大后面对人生的挑战时,孩子会显得力不从心。

3.C类——“冷漠型”父母:

你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既不否定也不责骂,而是“不予干涉”,让孩子自己去找办法宣泄一下或者冷静下来。

因为没有父母积极的引导,一个愤怒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有侵略性,用伤害别人的方式来发泄;一个伤心的孩子会尽情和长时间地哭闹,不知道怎样去安抚自己和舒解自己。

4.D类——“说教型”父母:

你以为孩子只要明白了道理,负面情绪就会消失,所以你热衷于滔滔不绝地讲道理。

此时,孩子感到孤单无助,仿佛身处黑洞,得独自面对负面情绪带来的痛苦。而父母喋喋不休的训导,只令他苦上加苦。

以上四种是传统的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显然都不利于孩子的情商培养。

最佳的处理方式是EQ型

EQ型父母这样处理孩子的情绪——

EQ型的父母善于感觉孩子的情绪。看到孩子流泪时,能设身处地地想象孩子的处境,并且能感受到孩子的悲痛;看到孩子生气时,他们也能感受到孩子的挫败与愤怒。

因为父母的接受与分享,孩子感到身边有可以信赖的支撑,所以更有信心去学习怎样处理面临的问题。

EQ型父母的处理技巧分为4步:

步骤1:肯定

具体做法:直截了当地说出你看到的在孩子脸上流露出的情绪。

例如:“宝贝,我看到你很伤心的样子,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或者,“你看起来不太高兴,什么事让你生气呀?”作为处理情绪的第一步,“肯定”的意义是向孩子表达:“我注意到你有这个情绪,并且我接受有这个情绪的你。”

父母须明白——

◆跟所有人一样,孩子的情绪也都是有原因的。

◆对孩子来说,那些原因都很重要。尝试换到孩子的角度,你会更容易接受孩子的情绪。

特别提醒:无论孩子怎样回应你,你都应该让孩子知道,你尊重并完全接受他的感受。

步骤2:分享

原则: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

具体做法:帮助孩子去捕捉内心的情绪。

孩子们对情绪的认识不多,也没有足够和适当的文字描述情绪,要他们正确表达内心的感受是比较困难的。你可以提供一些情绪词汇,帮助孩子把那种无形的恐慌和不舒适的感觉转换成一些可以被下定义、有界限的情绪类别,刻画出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

例如:“那让你觉得担心,对吗?”或者,“你觉得被人冤枉了,很愤怒,是吗?”

孩子越能精确地以言辞表达他们的感觉,就越能掌握处理情绪的能力。例如,当孩子生气时,他可能也感到失望、愤怒、混乱、妒忌等;当他感到难过时,可能也感到受伤害、被排斥、空虚、沮丧等。认识到这些情绪的存在,孩子便更容易了解和处理他们所面对的事情了。

◆如果孩子急于说出事情的内容、始末、谁对谁错,你可以用说话把孩子带回到情绪部分。例如:

“原来是这些使你这样不开心。来,先告诉我你心里的感觉怎样。”

“哦,怪不得你这样反应呢!现在你心里觉得怎样?”

◆孩子需要一些时间去表达他的感受。耐心些,当孩子正努力地说出情绪时,不要打断他,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当孩子有足够的情绪表达后,你会发现孩子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说话速度、音调、音量和语气等都变得舒缓了。

◆待孩子的情绪稍微平静下来后,就可以继续引导他说出事情的细节了。

步骤3:设范

设范是指为孩子的行为设立规范,即划出一个明确的范围,里面的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而外面的则是不合适和不能接受的。

比如孩子受挫后打人、骂人或摔玩具,在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情绪并帮他描述感觉后,你应当使孩子明白,某些行为是不合适的,而且是不被容忍的。

例:“你对亮亮拿走你的游戏机很生气,妈妈明白你的感觉。但是你打他就不对了。你想,你打了他,现在他也想打你,以后你俩就不能做朋友了,对吗?”

对6岁以下的孩子,无须深入解释“不对”的理由,除非他主动发问。

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他的感受不是问题,不良的言行才是问题的关键。所有的感受和期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接受。

步骤4:策划

人生的每次经验都会让我们学到一些东西,使我们更有效地创造一个成功快乐的未来。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总是抱怨人生处处不如意。而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则不断进步、享受人生、心境开朗、自信十足。

当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应该教导他懂得这个道理,而经过上述的肯定、分享、设范三个阶段,现在正是恰当的时候。

此时,孩子已经领悟到:现在我知道我感觉糟糕的原因了,而且我知道引起这些不舒服感觉的问题在哪里,我应该怎样去处理这些问题呢?

接下来,你就可以引导孩子找出更恰当的方法来处理负面的情绪。

◆先问孩子他想得到些什么。比如,游戏机不被别人拿走;也有机会坐在汽车前座。

◆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自己想办法,帮助他做出最好的选择,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

例如:“如果重新来过,除了打他,你能想到其他的方法吗?”

“下次发生同样的情况时,怎么做会更好?”

◆和孩子讨论:为了避免同样不如意的情况出现,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例如:“刚才亮亮走过来的时候,你对他说些什么,他就不会拿走你的游戏机?”

“为了避免你不在的时候别人拿走你的游戏机,你可以想出多少个办法?”

◆如果必要,你不妨以爽快和愉快的态度参与,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孩子情绪异常的3个特别时机

当孩子无理取闹时

当孩子为不合理的要求未被满足而哭闹时,你切不可因心软而改变立场。

你可以走过去,用轻柔和同情的语气说:“你是不是很不开心?看见你这样,我的心里也不舒服。”就这样分享他的情绪。一开始,孩子可能会拒绝你的关怀,你可以走开,一会儿再回来,仍然用同样的方式跟他说话。用这种方式向孩子表明,你对事情的立场是坚定的,但在情绪方面,你愿意和他分享,因为你理解和在乎他的感受。甚至,你可以告诉孩子,他不开心,你也难过,因为你是很心疼他的。但他的要求不合理,是不可以答应的。用这样的方式,你可以慢慢地改变孩子的情绪模式,使他逐渐学会用更有效的方法来处理同样的情况。

与心爱的事物分手时

心爱的玩具不小心被摔破、弄坏或丢失了,孩子免不了会号啕大哭,伤心不已,这时也是对他进行情绪教育的最好时机。

小孩子对时间和金钱的价值没有意识。一件只花了几元钱买回来的玩具,可能是他最心爱的,一旦摔破了,他的悲伤不亚于一个成年人一下子失去了价值数万元的东西时的感受。

可是,大人往往不明白这一点,而对哭闹的孩子说:“坏了就坏了吧,也不值钱。不要哭了,明天爸爸再给你买一个。”结果往往是孩子哭得更伤心了,因为他觉得父母一点儿也不理解他内心的苦痛。

既然孩子为摔坏的玩具哭泣,就说明这件玩具的价值对他来说是巨大到应该为失去它而哭泣的。父母应该肯定和接受他的情绪:“我看到你这么伤心,一定是因为你非常喜欢这件玩具。来,坐在我身边,跟我说说你现在心里的感觉。”

在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情绪感受后,应该向他做一些必要的解释,帮他明白以下的道理:

◆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总有别离的一天。

◆因此,和它在一起的时候,应该好好地对待它,也好好享受它带给自己的好处,珍惜和它在一起的乐趣。

◆在它离去后,把美好的记忆好好保存起来,让它在心里陪伴自己过好以后的每一天。

当你火冒三丈时

有时候,孩子实在顽劣,弄得你火冒三丈。若没有及时控制住,就可能口不择言地呵斥孩子,甚至噼里啪啦地揍他一顿。结果,不仅破坏了亲子关系,也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创伤。

察觉到盛怒来临的迹象后,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家人带走孩子,或自己离开“事发之地”,然后,

◆做10次以上深而长的呼吸;

◆拉紧,然后放松全身的肌肉数次;

◆出外散步10分钟;

◆对自己说“我会保持冷静”,然后回想过去自己曾经表现得很冷静时的情景,或者回忆一段轻松开心的时光。

看到父母能够控制自己不乱发脾气,这对孩子是很好的榜样教育。你也可以把这种冷静技巧教给孩子,让他从小就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