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宝宝的教育愈发的重视起来,一般医生会建议准妈妈保持良好的习惯进行正确的胎教,良好的胎教能提高宝宝的运动能力,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胎教的知识吧!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宝宝出现这种“坏”行为是在变聪明,妈妈可别傻傻阻止了!”,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玲玲的宝宝刚满10个月,开始喜欢和大人“对着干”,越是不让他碰的东西,他偏要去碰;不让他尝的东西,他非要趁大人不注意塞嘴里尝尝。每次玲玲都拿孩子没办法,甚至已经开始发愁孩子以后的教育问题了。

其实几乎所有宝宝到了这一阶段,都会表现出类似的逆反心理。因为在10个月后,宝宝双手灵活度及腿部肌肉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同时好奇心增强,看到什么都想去尝试。所以你会发现,宝宝开始用手和脚去探索世界,对他看到、听到的一切都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即使大人拦着他也要试试。

在这一阶段,宝宝还会有“喜新厌旧”的表现。但凡是熟悉的、了解过的物品,很快就会失去兴趣,丢掉一旁不想搭理。但只要是他没见过的,都是好的,都想拿来摸摸尝尝。

好奇心对宝宝发育有哪些好处?

1.培养宝宝探索精神。ZJ09.Com

推进人类不断进步的,一定是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婴儿时期,好奇心得到充分保护的宝宝,能让他长大后拥有探索精神,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也会比同龄人快。

2.学习更多知识。

探索过程即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宝宝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对周围的事物有了基本的了解。在爬行过程中,还可以促进大动作发育。

当宝宝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时,家长要做的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宝宝自由探索。比如给尖锐的桌角加上保护套、收拾好家里每一个角落,切忌呵斥和阻止宝宝的正常探索行为。

扩展阅读

孩子模仿了坏行为怎么办


要知道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了,作为想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做好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好榜样,面对孩子模仿家里老人,坏行为一大堆,头痛难题如何破?

当家里老人有不良行为习惯……怎么办?

一位妈妈带儿子到超市购物。这位妈妈想买一点水果,叫小男孩在旁边抽一个透明塑料袋。接下来的一刻把妈妈看呆:

孩子一连抽了10多个透明塑料袋,他先把手上10多个透明塑料袋卷好,塞进自己宽大的裤袋,最后才抽了一个透明塑料袋,走到妈妈身边装水果。看到自己儿子做出的举动,这位妈妈内心很不是滋味。

孩子的奶奶平时也有这种一进超市便抽一大堆塑料袋的坏习惯,孩子一定是模仿了奶奶的行为……

这是最近一位妈妈的求助,她说家里的老人非常难以沟通,每次说几句就会不高兴。但孩子的坏模仿不是小事,如果养成习惯,一定会玷污孩子的品格,未来甚至影响孩子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模仿是小朋友的天性,父母要警惕什么样的模仿?

与孩子接触和生活的人,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在孩子的成长中,有两种模仿。

第1种:即时模仿

作为父母,我们不难看到,

当小婴儿躺在婴儿床上玩耍时,如果我们朝Ta吐舌头,Ta可能也会吐舌头;

当我们朝Ta微笑,Ta可能也会立即报以微笑;

稍大的孩子,看到路上驼背老太太走路,孩子可能会在一旁模仿驼背老太太走路慢吞吞的动作;

如果看到老太太跳广场舞,孩子还可能兴奋地把舞姿模仿得活灵活现……

孩子们的这些行为,便是即时模仿,一看到便立即模仿。如果说,即时模仿的孩子,常常把我们逗笑;那么,延迟模仿的孩子,可能给我们带来恐惧,尤其是不良行为的延迟模仿。

第2种:延迟模仿

什么叫延迟模仿?即孩子看到后,不立即模仿出来,爸妈们也不知道孩子受到了怎样的影响,但一段时间后,孩子身上会做出一些似曾相识的举动。

比如本文一开头的孩子模仿奶奶偷拿塑料袋;

又比如在平时吃饭时,孩子模仿姥姥把菜咬断,然后丢给旁人吃;

再比如,孩子会在趁人不注意时,模仿爷爷偷偷倒酒喝;

再再比如,孩子可能会模仿姥爷在公共场合肆无忌惮地挖鼻Shi……

这些行为,与其说是模仿,还不如说孩子已经将模仿来的行为,内化成自己的习惯和行为。这方面,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有过专门的解释,他说,当孩子的心智逐渐发展,孩子会把他们平时模仿来的行为,内化而形成自己的心像。简言之,就是孩子身旁的人的行为,慢慢地会变成孩子自己的行为。

?家庭中,孩子模仿老人的不良行为,如何破?

1、关系上的隔离?

历史上有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孩子获得良好的环境熏陶,不惜三次搬家,一次又一次地与过往的关系隔离,希望孩子获得良好的模仿。

我们面对家庭中的不良模仿,举个例子,比如老人为了哄骗孩子吃饭,答应孩子吃完后就买玩具,结果没有一次兑现;孩子可能便学会了撒谎,或许他偷糖后撒谎,说糖是玩具熊偷吃的……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父母把孩子带在身边,与老人分开住,是一个直接断绝不良模仿的做法。

然而,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有这样的经济条件。

去年,有一位读者妈妈跟我说,她的儿子,因为身高长得快,5岁已经到了需要刷卡坐地铁的身高,但他模仿爷爷“逃票”。每次进地铁时,孩子会故意四下看看有无工作人员,然后迅速地从闸门钻进去。第一次看到孩子的行为,妈妈感觉很“冒火”。当她跟丈夫商量,是否与老人分开住时,却被丈夫拒绝。

丈夫的理由很现实:一是经济问题,夫妻俩要上班,他们也请不起保姆照顾孩子;二是如果让孤独的老父亲自己住,他们会被戴上“不孝顺”的帽子……

2、心理上的隔离?

有个名词,叫“烂苹果效应”,在一个篮子里,出现了一个烂苹果,有人不舍得把烂苹果扔掉,没多久,却惊讶地发现,整一篮子的苹果都坏掉了。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人的行为习惯非常恶劣,孩子很可能会被带坏。

然而,有些家庭,从客观条件来说,不能杜绝这样的不良影响。因为即使行为不好,毕竟都是家人啊,尤其是老人,不能说分开住就能分开住。除此之外,不少老人到了一定年纪,思想容易固着,难以沟通,不容改变。怎么办?那么就改变孩子的想法和认知,帮助孩子修正对事情的认识。

幼儿说在上面提及的故事,孩子模仿爷爷逃票,看看这位妈妈后来是怎么做的?用“模仿”反“模仿”。

话说有一天,一家三口玩司机与乘客的角色扮演游戏,爸爸扮演小天使。

小男孩扮演的士司机,妈妈扮演乘客,他们用玩具拼成一辆小的士,后面还加上一张椅子。

妈妈:“你好,坐车去小兔公园多少呀?”

小男孩:“10块。”

妈妈:“好嘞,上车了,开车吧!”

小男孩:“叮叮叮,小兔公园到了,乘客请下车!”

妈妈:“我要逃票啦,我不要交车费,拜拜!”妈妈“跳车”,假装摔断腿了。

这时“小天使”发话了:“坏乘客,为了惩罚你逃票,你的腿断了,永远也不能接上。除非你返还车票。”

妈妈:“哎呀,我再也不敢逃票了,我现在要还车费了。”

“由于你勇敢认错,现在你的腿伤消失了。”

……

角色扮演结束后,妈妈故意问:“我们这里,有谁曾经逃票没?小天使会惩罚坏乘客的。”

“妈妈……”孩子有些紧张,“我前天跟爷爷逃票了,天使会不会让我也断腿?”

“小天使很善良,会给犯错的小朋友改错的机会。要不妈妈陪你去把地铁票还掉吧?”

最后,这位妈妈带着儿子,把4次逃票的钱,在地铁服务站交还了。

后来,这位妈妈发现,孩子不仅没再模仿爷爷逃票,还经常劝说爷爷不要当坏乘客。

温馨提示:这种做法,适合尚在玩过家家游戏年龄的孩子。当然还有其他的做法,原则是要让孩子意识到不良行为的错误。

在孩子的行为纠正上,父母除了帮助孩子改变错误认知,爸妈平时还要多陪伴孩子,给予孩子正面和积极的模仿环境,减少孩子与不良模仿对象的接触,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最终改变坏模仿,达到行为的塑造。当孩子取得进步时,爸妈别忘记赞扬孩子。当然,孩子在家庭中的模仿,除了老人,父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被模仿者,所以父母自己的言行举止要重视。

当一个篮子里出现了烂苹果,如果不能及时把烂苹果丢掉,那就把好苹果保护起来吧!虽然父母们需要付出更多,可是终有一天,孩子们会感谢您的!

宝宝的哪些行为看上去像是坏行为其实是聪明的表现


宝宝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是会去关注宝宝的一些行为。那么问题来了,宝宝的哪些行为看上去像是坏行为其实是聪明的表现?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一天天长大,随之而往的”坏习惯”也让妈妈们苦恼不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天使宝宝开始发生了一些改变。你会越发觉得他们好像开始变坏了!他们似乎开始会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他们开始吃手,开始自言自语,开始乱丢东西。再长大一点,他们会闹脾气、摔东西、甚至会开始骗你,和你顶嘴了!其实别误会!这些看似不好的东西可能都是宝宝成长的信号哦!

宝宝有以下几种“坏”,说明宝宝将来会很聪明,你就偷着乐吧!

“第一坏”、总是喜欢乱涂乱画

很多家长会发现,有的孩子从小就喜欢乱涂乱画,不论是在本人的画板上还是在家的墙壁上或许地板上,只需你一不论教孩子你家就成了他的临时画室。各种小动物的画像到处可见,红的、黄的、黑的,各种线条更是闪瞎你的眼,并且孩子在涂鸦的时分不只表现的十分高兴,还经常让你欣赏他的著作,说出很多奇异的主见。

这说明你的孩子很有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资质,假设经济条件容许的话,家长能够让孩子去学习绘画,承受专业体制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和开掘一下孩子的艺术资质。

“第二坏”、撕书,撕纸

有妈妈抱怨说“我家孩子什么都喜欢玩,一不注意,就撕书、肥皂泡弄的到处都是,说是下雪了。”恭喜你,庆幸!你有一个充满创意并敢于尝试的孩子。好奇心正是宝宝大脑快速发育的原动力。

千万不要骂他,如果你“制止”成功,你可能扼杀了一个“爱因斯坦”!。怕他们撕书,就给他们不用的报纸,让他们尽情撕扯。要想把纸撕破,需要两只手的协调运动,这就要求大脑必须具备相当复杂的神经。

别小看撕纸哦,这等同于他们长大找到数学题的解法一样,在锻炼大脑哦

“第三坏”不停乱拍桌子,发出声响

学会扔掉手中的东西

孩子随着成长手指的发育更加成熟,手指变得比以前更加灵活,开始学会主动放下或者扔掉手中的物体。学会捏起细小的物件学会通过拍打来认识外界对着墙和桌子就是一阵没有尽头的花式拍打!这个时期的妈妈们可能会生出很多怨念啦!天使般的宝宝瞬间变成一个日夜不停歇的捣蛋鬼,这里扣扣那里拍拍,又吵又烦,还会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的!

妈妈们千万不要误会了我们的孩子哦!不要打断孩子,这些看似捣蛋的行为实际上反而说明了我们的宝宝智力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运动能力也在进一步加强,这些都是他们正在认识这个世界的具体表现哦!但是爸爸妈妈们应该多把注意力集中力在宝宝手上捉过来的东西,避免危险的发生。

“第四坏”开始吃手

要知道宝宝的各种感觉器官中最先发育的是嘴唇和舌头,所以宝宝会用嘴巴感知自己身边事物的形状。对一岁以内的宝宝来说,适当的吃手行为不仅可以促进宝宝智力发展、感觉统合。吃手的同时,宝宝的吮吸能力得到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大脑都开始迅速发展。

除此之外,还能带给孩子心理上的慰藉,吃手是宝宝自身用来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

”第五坏““认生”,看见陌生人就哭

很多宝宝在小的时候,被身边的叔叔阿姨抱来抱去也不会反感,反而乐呵呵的。但是很多宝宝在6个月的时候开始认生,看见生人或者有不熟悉的叔叔阿姨求抱抱的时候,宝宝往往会立马通过大哭来显示自己的不同意!

有些妈妈会认为这是宝宝性格内向,同时因为宝宝大哭也让自己很尴尬,从而认为这是宝宝变坏了。其实不是哦!这可是你们家宝宝变聪明的表现哦!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辨识爸爸妈妈和别的陌生人的面孔,看到不认识的面孔会产生抗拒的情绪,实际上就是这种能力加强的表现呢!

以上的这几种“坏”,也许被你认为是不好的,让人头疼,但却恰恰预示着宝宝的智力正在完善,他们的大脑正在思考,正在变聪明,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是保证孩子的安全、卫生,就不要再去制止了!宝妈们就偷着乐吧!

七招阻止孩子霸凌行为


列夫.诺瓦克(LevNovak)是美国波士顿一名小学老师,并曾担任三年课后辅导教师。他常常看到孩子们互相取笑打闹,有时候这些打闹演变成霸凌,或成为同侪间的耳语造成排挤。

预防或阻止孩子间的霸凌问题,必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诺瓦克认为美国校园普遍实施的“零容忍政策”并不总能见效,他近日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提出阻止孩子霸凌行为的七个建议。

1.避免陈腔滥调

孩子的道德观还没成型,泛泛一句“不可以欺负别人”对他们不起作用,校园里“禁止霸凌”的标语效果也很有限。诚恳的谈话,具体的名字、事件、情况,才能引导孩子反省。每有霸凌事件发生时,要具体地跟孩子谈当时的情况。

2.记住霸凌的目的

大家必须从孩子的观点去了解霸凌的行为。对许多孩子而言,霸凌是一种寻求肯定的行为。很多孩子霸凌别人,是为了证明自己很厉害、很酷;但他们没想到这是错的、残酷的,是会带给别人痛苦的。告诉孩子,霸凌者只会让人害怕,领导者才能令人尊敬。

3.霸凌者经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会霸凌他人的孩子,经常是困惑、愤怒、沮丧的。他们只是为发了泄情绪而霸凌,觉得是别人惹怒了他们,但不知道这就是在霸凌。让孩子谈谈他们的感受,问问他们为何愤怒,教他们学会处理自己的愤怒。

4.霸凌者经常急于长大

霸凌也可能是一种成长的宣言,表示自己不再是小时候那个乖乖牌了。如果孩子心目中的大人世界是一个残酷的世界,他们也会采取残酷的行为对待同侪。处理霸凌问题时,把孩子当大人,用成年人的口气跟他们谈话。

5.内在问题可能表现在外在行为

缺乏安全感的大孩子会欺负小孩子,以表现自己的强大。有自我形象问题的女孩会取笑其他女孩丑八怪,以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可能会故意扰乱课堂。多关注孩子的心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6.霸凌无关教养技巧

善良的孩子也可能霸凌别人,聪明的孩子也可能霸凌别人。不要以为孩子聪明善良,就认为他不会有霸凌行为。孩子出现霸凌行为,不代表家长教育失败。一有征兆,就要处理。不要逃避跟孩子讨论霸凌问题。

7.教导他们如何修复关系

在霸凌的当下,霸凌者会得到快感;但霸凌过后,霸凌者也会感到痛苦与羞愧。他们不愿意,或者不敢去道歉,因为那会让他们更羞愧。给他们机会去修补关系,为被欺负的孩子做点事,承认自己的错误。

(本文作者曾多闻,旅美新闻工作者。混迹北美媒体界十余年,曾任记者、编译、主持人等。现为全职妈妈、兼职自由撰稿人,固定供稿MomsRising、WorldMoms、亲子天下。着有散文集《微足以道──新闻背后的故事》、童书《那年的暑假》、《小红的主播梦》,合着报导文学《想望家园》,合译《抉择──希拉里回忆录》。)

你已经是当父母的人了,这些事就别傻乎乎的再做了


提到坏习惯,我们下意识就会想到打架、抽烟、喝酒、赌博等等,可是有孩子后,你会发现往往被你无视的坏习惯,其实正在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当你发现自己有下面这些坏习惯的时候,就请尽快改正吧!

离不开手机

这个问题存在于大多数家庭,而且很多家长都处理不好。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玩手机,其实就是对孩子实施的冷暴力。当孩子有欲望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家长却在玩手机,孩子会有种被忽视的感觉。为了补偿自己受到的伤害,孩子可能会变的爱发脾气、哭闹,严重的可能会选择忽视家长,迷恋玩手机自娱自乐。

自我嫌弃

性格决定命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健康的自尊心理对其一生都是很重要的。有些家长喜欢在孩子面前抱怨自己的长相、身材或者其他缺陷,而孩子受到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对自己产生不满,甚至是自卑的心理。

说脏话

也许你认为孩子不会说话时你说脏话没什么大不了,其实不然,孩子在蹒跚学步时最容易受到语言的影响。很可能在长期的影响中逐渐将这些举止变为自身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没有礼貌的人,阻碍以后人际关系的发展。

做事拖拉,没有时间观念

很多家长都有拖延症,可是都感受不到,而当这种习惯延续到孩子身上后,你就会发现有多严重。经常迟到、完不成作业、不愿起床、做事拖拖拉拉等等着都是拖延症、没有时间观念的后果。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平时做事按照计划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不要让给孩子留下“来日方长”的思想。

孕妈妈这样缓解坏情绪


都知道孕妈妈的情绪很重要,会影响宝宝的情绪和发育,可是绝大多数的孕妈妈都难免情绪不好。那么如何缓解孕期的坏情绪呢?

和其他妈妈一起散步

怀孕期间我很喜欢和附近已经有宝宝的妈妈们一起散步。有时候我可以帮她们推小童车,随着我舒缓有节奏的步伐,童车里宝宝会轻轻晃动,露出满意的笑容。这让我的心中充满了快乐和满足感,想象着很快我也能推着自己的宝宝沐浴在阳光下了。我还向她们请教了不少令我担心的孕期问题,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这些,她们的经验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妙招解读:与已经经历过分娩并在养育宝宝的妈妈们交流,会让你获得很多有用的知识,并让你产生期待感,对稳定自己的情绪很有帮助。

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落

家中的浴室是我喜爱的角落。我会在浴室内装点上各种美丽的蜡烛,放上鲜花,然后躺在浴室的躺椅上美美地晒会儿太阳,这种宁静的感觉会让我很放松、很惬意。家里还有一个地方也是我喜欢的,那就是我的书桌。怀孕以后,我买了许多可爱的宝宝头像挂在我的书桌上,还找出第一次和我男朋友(现在是老公)去海边度假时捡到的贝壳,还有在其他国家淘到的小玩意,都一一摆放在书桌上。我每天都会在书桌前欣赏一番,这些都能勾起我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带给我好心情。

妙招解读: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勾起美好的回忆,美好的回忆会让你的心情保持愉快。妈妈心情愉快了,宝宝当然也会很高兴啦!

多帮助他人

“如果你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我一直信奉这句真言。怀孕以后,我也和从前一样经常去看望孤儿院的孩子们,去聋哑人康复中心帮忙,去社区的老年中心照顾那些老人。因为我怀孕了,所以大家也都很照顾我。通常我需要做的就是教孩子们画画,把那些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推到户外晒太阳,陪他们聊天。每次看到他们的微笑,我也会很开心。

妙招解读:帮别人就是帮自己,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关怀,感受到心灵的升华,这是对宝宝的一个很好的教育。

和妈妈一起度过孕期

怀孕以后,我搬到了郊区的妈妈家里住了一段时间,这里不仅有我喜欢的优美环境,还让我和妈妈一同度过了最温馨的一段时光。每当怀孕阶段所带来的不便困扰我时,我都很乐意问问妈妈的经历。妈妈会翻出那些发黄的老照片,开始絮絮叨叨地说起她怀孕时的情景,还有我小时候令她头疼和开心的往事:我第一次自己吃饭变成了大花脸的样子,我开始上学了,我恋爱了……每次妈妈很满足地说着这些往事时,我心中就充满了温暖,也让我忘记了那些不愉快的烦恼。

妙招解读:怀孕后多和妈妈说说话吧,你会更加理解你的母亲,也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乐观和坚强,同时也让你更加有勇气去迎接即将出生的宝宝。

当然,除了以上自己寻找到的快乐,和腹中宝宝互动的时光,也同样美好哦!

互动时光一:做家务

很幸运的是,怀孕以后我没有什么痛苦的早孕反应,只要身体感觉良好,我每天都给自己安排一些家务,我拒绝老公为我请全职保姆,因为我觉得做家务是一项很健康的运动,而且我很享受做家务过程中和宝宝的互动。

每天早餐之后,我的家务就从宝宝的房间开始了。我告诉肚子里的小baby,他的小床的颜色,床头可爱的音乐小熊,还有墙上贴着的月亮和星星。在客厅里,我通常边擦桌子边告诉宝宝今天的天气如何,花园里的天竺兰开了几朵了。总之,我每天都很忙碌,但忙碌的时候我都会和宝宝说说话,我知道宝宝一直在陪伴着我,和我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互动时光二:拍照

在孕期,我还有一个休闲方式就是拍照。拿起相机走到户外,你就会发现身边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我拍摄下街上可爱的宝宝和那些顽皮的孩子们。把他们的照片挂在家里的墙上,还制作成挂历送给我的朋友们。我去公园里捕捉大自然的镜头:告诉宝宝蜜蜂是如何采蜜的,蚂蚁是如何搬家的,我还会去湖边用镜头观察芦苇中的天鹅,告诉宝宝天鹅妈妈是如何哺育它的宝宝的。每隔一段时间我还会去附近的田野用相机记录下麦苗的生长情况,抽穗了,灌浆了……我想等以后宝宝出生了,我会把这些宝贵的照片都展示给他看,让他知道他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外面的世界上有多少小生命也在和他一起成长。

另外,每隔几周,我就让老公拍下我的侧影,一直到小宝宝出生。我将这些照片全部编辑在一起做成了flash,播放时我就可以看到我整个孕期肚子的变化,真的很有趣。

互动时光三:养植物

怀孕以后,我在院子里的暖棚里开辟了一小块地,种下了我喜欢的薰衣草、百合、葫芦……这是一块专门属于我和宝宝的花圃。每天,我都会为它们浇水、松土,然后看着它们吐出新芽、展开嫩叶、抽出新枝,再从含苞待放到花朵盛开。看着这些美丽的植物,看到每天来来往往的蜜蜂,蝴蝶,我都会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到底有多聪明


当今多数的研究人员认为,胎儿是在孕期的最后6到8周内才有“学习”的能力。所以多数胎教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然而,研究人员最近却发现,这种看法不正确。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古德曼通过对胎儿长期研究发现,胎儿在3周后就有了反应。而对人的成长一生中最关键的神经系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胎儿长到6个月时就开始对音乐和噪音做出反应,并且会区分声音的“好”与“坏”。比如,当父亲对着胎儿说话的时候,胎儿本能地转向父亲发出声音的那一边。当听到噪音时,胎儿就会转到另一边去,并且还会用两只小手捂住耳朵。胎儿这些在娘胎里听到的“经历”会作为永远的记忆存在大脑里,并对其一生的意识都会产生影响。

另外,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还发现:如果对着胎儿讲故事,那么当婴儿出生后再讲同一个故事的话,他们会很快记起来的。按照这样推测的话:如果在这时教外语,婴儿就会有一种特殊的外语才能。婴儿出生前8周,如果母亲用手轻轻按摩肚子,不但对婴儿有按摩作用,也会对孩子将来感情的发展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他将知道如何接受别人的爱,也知道如何去爱别人;大人们甚至还可以与没有出世的婴儿一起学计算机,轻轻的键盘敲击声可以刺激婴儿的思维能力。

那么,新生儿到底有多聪明呢?婴儿从呱呱落地就向人们发出信号了。实际上,孩子出生后的脑细胞是成人的100倍。但是,如果父母不关心的话,这些脑细胞很快就会死亡。如果给婴儿多看各种各样的色彩就会引起小孩子的好奇心。另外,新生儿还可以从脚步声和气味上识别母亲。这些都是婴儿的“过人”之处。

胎教真的能使孩子变聪明吗


胎教真的不是一个教育的定义,而是叫促进,胎教的概念不是让胎儿接受教育,而是从营养上、环境上,给孩子一个促进,丰富的营养,适宜的环境的刺激,这才是胎教的科学内涵。

不仅抚摸胎教,还有音乐胎教等等,其实都是在丰富宝宝在子宫内的环境,让他的大脑接受更多的信息,然后他的大脑细胞在传递这些信息的时候,细胞的树突向外伸展和另一个细胞建立连接,这种连接的建立就大脑网络丰富化的体现,大脑网络丰富了,我们的胎儿的大脑才打下了一良好的物质基础。所以说音乐胎教是有用的,通过外在环境刺激,使胎儿脑细胞数量增加,连接增加。

正确的胎教方法

1~5月

环境胎教——给胎儿一个无害的成长环境

1~4月是胎儿的快速成长期,这个时期内,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都已经开始成长,眼睛、耳朵、消化系统、肺等器官开始形成,这也是胎儿手脚发育的重要时期。

心情胎教——不良的情绪会影响胎儿

怀孕时,千万不要把不良的心情传给肚子里的孩子。比如准妈妈在情绪低落时,身体会分泌不好的激素,影响胎儿的神经发育和营养吸收。所以,孕妈妈要懂得稳定自己的情绪,就是最佳的胎教。

5~7月

音乐胎教——不重音乐重时间

在5个月之前,胎儿只能感知轻微的振动,还听不到任何声音。到5个月时,胎儿的听觉已经开始发育,在6个月的时候,胎儿的听觉逐渐发达,可以分辨妈妈的声音和周围的响声。孩子在肚子里,睡眠的时间多,清醒的时间少。第一次只做5分钟,以后慢慢地增加,最多也只能增加到10~15分钟,时间从每天1次,每周2次,增加到每周做4次,每天做3次。

语言胎教——爸爸的声音很重要

孩子最喜欢妈妈的声音,而妈妈也不一定要有很好的歌喉,只要能唱给孩子听,就是最好的。这样胎儿在肚子里就可以先熟悉妈妈的声音,增强双方的感情交流。爸爸说话比妈妈更管用,因为男性的声音有穿透力,比女性的声音更容易穿透腹壁进入到胎儿的耳朵里,可以让胎儿多听听爸爸的声音。

8~10月

抚摸胎教——别吓到宝宝

胎儿在4个月的时候,已经渐渐产生了触觉,在8个月的时候,胎儿的身体发育就基本成型了,这时候,胎儿可以依自己的意思活动身体,也开始对外界的声音、动作有了反应,妈妈摸着肚子可以感受到孩子的身体,也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动作和情绪。

胎教的注意事项

1.孕妇情绪稳定有利于胎儿出生后良好性格的养成,母体大喜大悲、情绪失控,会对胎儿脑部发育产生危害。

2.创造健康的语言环境。语音、语速适中,不说脏话或大声地训话,以免引发胎儿烦躁不安的情绪。

3.不要急于求成,准妈妈应在心气平和、态度端正的前提下进行胎教,此过程需要准妈妈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打人的现象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打人行为


孩子模仿身边的大人或孩子

有一个家庭,父母经常因为琐事打架,他们的女儿也频繁地出现打人的行为。打爷爷奶奶,打宠物猫咪,凡是与她接触过的小朋友,几乎都被她打过。这个小女孩很可能是从父母处学会了通过“打”解决问题的方式。

2孩子精细动作发展不成熟

不同的孩子,他们的精细动作发展是不相同的,有些孩子到了4,5岁还动作粗鲁,常常也是这方面的原因。所以,有些孩子与人玩耍时,本来是想摸对方的脸,没想到一伸手就变成了抓脸;本来是想轻拍对方的肩膀,没想到就变成了打肩膀……这就是一些孩子由于精细动作发展不成熟而带来了打人的行为。

3孩子不懂正确的表达方式

孩子不懂正确的情绪表达,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语言发展未够成熟,他们在情急之下,就容易因为不知如何表达而“动手不动口”;二是负责控制情绪和行为的大脑前额叶未发育成熟,孩子容易情绪和动作先行。孩子们常常在打人之后才意识到行为的不对,或在经历过父母教育后才认识到情绪的错误,但在下一次,当相似的情形再次发生时,孩子们仍旧行为与情绪先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