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能健康顺利的出生,父母越来越重视胎教,常见的胎教方式有抚摸胎儿,为胎儿讲故事等方式,适当的胎教可以为宝宝出生后适应环境打下基础,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科学胎教的知识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孩子有这4种行为,不能纵容,必须惩罚!”,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这里提醒父母们的是,当你决定惩罚孩子之前,应该先做一个自我反省。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如下问题:

1孩子犯错误是因为父母事前没有告诉他不能这样做,还是父母没有把话说清楚?

2孩子所犯的错误是不是父母自己也是在犯?

3孩子为什么总是会反复犯同样的错误?

那么,什么情况应该惩罚孩子呢?当孩子出现以下4种情况时,父母可以考虑采用适当的“强制手段”。

1当孩子的举动会危害自己的生命时

比如,孩子喜欢拨弄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等,经过父母反复说服教育,却仍然管不住自己的。

2当孩子的某些习惯、心理倾向有可能发展成违法行为时

比如,经常欺负弱小的孩子,并以此为乐;看见同学的好东西就去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经过父母和老师多次批评教育仍屡教不改的。

3当孩子自我意识非常严重时

从小被父母宠惯了,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不懂得关心他人,不愿意与人分享,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已经提醒无数次,孩子也不予理睬的。

4当孩子明知故犯,依然我行我素时

父母多次的规劝、反复提醒,孩子仍执迷不悟,且态度恶劣,拒绝认错的。

提醒

为了使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必须摒弃“以打施教”的教育方式,采用“恩威并重,奖惩并举”的原则,凡事以理服人,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向上的家庭环境。

小编推荐

孩子这三大坏习惯,你千万不能纵容


(1)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就要发泄情绪,甚至动手打人。

我们和几个朋友一起外出旅游,其中一个朋友的孩子5岁,仅仅相处了三天,这男孩的火爆脾气,让所有人都崩溃了!

看电视时,他说要看少儿频道,他妈妈只不过慢了一秒钟的时间,他居然抓起遥控器拼命往电视机上砸去,一边还撕吼尖叫;吃晚饭时,他喝了很多饮料,他妈妈说不能喝太多,结果他居然一巴掌打在了妈**脑袋上,还理直气壮地哭喊;朋友们一起打扑克,他想玩,就单独给了他和笑笑一副,谁知他不领情,非要玩大人的,一怒之下把整桌东西都掀翻了……

别人的孩子,我不会干涉。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提醒孩子的家长:必须尽快帮助孩子纠正恶习。如果希望世界都围着他一个人转,一点愿望没有满足就大发雷霆,那么将来长大到了社会上,肯定会撞的头破血流!当他遭遇拒绝、遭遇失败、遭遇挫折的时候,不会有很好的心态,去面对问题,更不能理智地解决问题。

要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控制情绪。

(2)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事没始没终。

一个朋友的孩子已经8岁,上小学了,我带着笑笑去他家玩。他先拿出一堆拼图,和笑笑一起拼,当笑笑还沉浸其中,他忽然撒腿跑开,冲到房里,拿出一个奥特曼变形玩具。笑笑抬头看了看,又低下头,依然专注于手中没有完成的活儿。

小哥哥哼哼哈嘿地比划了两下,又转身翻开抽屉,拿出一张碟,对笑笑说:“弟弟,我们看灰太狼吧?”笑笑非常冷静地说了一句:“不要三心二意。”让哥哥的妈妈瞠目结舌。是的,笑笑2岁的时候,我就在生活中告诉他,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朋友很烦恼,说她儿子一直就是这样,三分钟热度,没耐心,不能坚持,现在上学了,老师也批评他不能集中注意力,总是东张西望,回家做作业呢,也很磨蹭,本来半小时能完成的事儿,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会看电视一会打枪居然能折腾两个小时。

如果从小做事情就没始没终,长大以后可能很难成器,并不一定是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即便完成再小的事,也需要一个认真投入和持之以恒的态度,而且,不能专注,就意味着工作、生活没有效率,三心二意虎头蛇尾,也让人感觉缺乏责任感。我让朋友先不要着急,她儿子显然已经养成了“习惯”,当务之急是帮助孩子纠正恶习,虽然改变很难,但是为时不晚。

(3)依赖性强,不爱思考,遇到问题就找妈妈。

这是一位网友妈妈向我发来的求助,女孩5岁。她说,孩子的独立性很差,特别依赖妈妈,不仅仅是穿衣吃饭等自理能力,还有生活中其它方面,比如,画画的时候打不**笔盒,不会自己想办法,就是找妈妈;玩滑梯和小朋友发生冲突,不会自己面对,就是哭着要妈妈;看动画片里提出的问题,不会自己思考答案,就是问妈妈……

独立,是一个人的良好习惯;爱思考,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习惯于依赖别人的人,心理上往往比较脆弱,不能承受风雨。我们爱孩子,就要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走。我们能够拥有孩子多少年啊?有一种依恋,是为了分离!我提的几个建议: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要过于代劳、过于保护;交流的时候,多向孩子提问,提问,激发她的思考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完成事情,别忘了适时给一点启发;让孩子拥有成就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我还是这句话:孩子无错,家长有责。以上恶习的形成,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过度顺从,会导致孩子自私蛮横;过度保护,会导致孩子软弱无能。所以,改变孩子,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吧!

家长绝不能纵容孩子的7件事,占4条就是失败教育


二胎妈妈的勇气,是在实践中不断踏实的。

二胎妈妈的世界,丰富,多姿多彩,二胎妈妈的爱,温馨,深挚恬谧。

家长绝不能纵容孩子的7件事,占4条就是失败教育。

1、顺手牵羊

孩子给你看一双袖珍水晶鞋,告诉你那是从小朋友家的地上捡的。

达标做法:立即带孩子归还物品,让他亲自道歉:“对不起,我把你的东西拿回家玩了,现在还给你,请原谅。”借助“物归原主的过程,让孩子学会勇于承认错误。

3、4岁的孩子没有“物权”概念和所属意识,自认为喜欢的、想要的就都是自己的。对此,父母千万不要采取“下不为例”的态度。记住那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得不到就动手

孩子们在玩沙子,其中一个抢起小伙伴的玩具推土机,未果,一口就咬向对方的小手。结果,推土机如愿到手。

达标做法:亲子教育家董进宇博士认为,对咬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严肃批评,让他知道,咬人是不对的,已经对小朋友造成了伤害,必须亲自道歉;同时,让他明白,小朋友如果不愿意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他应该学会接受这种不如意。

除了批评和讲道理,一定的惩罚必不可少,并将与惩罚相反的待遇呈现在他眼前:呵护和安抚被咬的孩子。从而令孩子懂得,攻击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进而自觉摒弃攻击性行为。

3、该睡不睡

晚上10点该睡觉了,孩子却把娃娃和毛绒玩具摊到床上

达标做法:指指墙上的卡通挂钟,示意孩子到就寝时间了,告诉他按时休息才能保证第二天去幼儿园不迟到。没有一个孩子会主动上床,他们永远没玩够。如果父母允许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晚睡,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就难以养成。所以,无论孩子找什么理由,父母都要想办法拒绝。

4、见了玩具就走不动

在超市,你拒绝买芭比娃娃,女儿却紧紧地抱着不放,任你怎么解释也不松手,还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达标做法:对孩子表明你的态度:今天不买玩具,因为前不久刚刚买了一套芭比娃娃。

如果孩子听不进父母的话,无理取闹,不妨置之不理,继续选择其它物品,或者佯装离开,任其坐在地上哭。妥协是不明智的,否则孩子的任性将变本加厉。等孩子冷静之后,通过讲道理或讲故事等方式,使之明白,懂事的孩子招人喜欢,撒泼、哭闹的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而且令人讨厌。

5、天女散花

临睡前,6岁的孩子脱下衣服,随手扔到桌上、凳子上,甚至一只袖子耷拉到地上。

达标做法:对孩子说:“穿好睡衣,然后把你的衣服叠好。在幼儿园午睡前,老师不是要求你们都把自己的衣服叠整齐吗?老师还告诉妈妈,你做得非常好,有时还帮助小朋友呢。妈妈知道你是个很讲秩序的孩子。来,妈妈看着表,你准保能在3分钟之内完成,马上开始吧。”说这些话时,不必高声,但一定要柔中带刚。

亲子教育家董进宇博士认为,孩子喜欢听好话,妈妈对其好行为的强调,恰是对他的正面激励,在反复的督促中,孩子能逐渐学会自理,并懂得承担责任。

6、用谎言掩盖事实

8岁的孩子施展“武功”,将花瓶摔得粉碎。当妈妈问起这事,他却说的家里的猫干的。

达标做法:鼓励孩子说实话:“告诉妈妈,到底怎么回事?摔了花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妈妈喜欢诚实、勇于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孩子。”以此打消孩子的顾虑,鼓励他说出真相,并在第一时间“拥抱”他、表扬他。

6、7岁以上的孩子明知说谎不对,却为了逃避惩罚而为之。如果你相信他的话,或者即便不信也不予追究,就等于助长了这一恶习,以致他在谎言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7、我要一次玩个够

到了该结束游戏的时间,9岁的孩子却坐在电脑前不动。

达标做法:对孩子表明你的宽容度:“好吧,再给你5分钟,把这局玩完,如果还不结束,明天也不允许你玩了。”

电脑游戏容易使人上瘾,孩子更是如此。所以,父母一定要规定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比如一天一次,时间为半小时左右,并严格督促其遵守。使之通过服从外在的约束力,逐渐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另外,亲子教育专家认为,在规定时间的前5~10分钟,父母可提醒一次,让孩子有心理准备,为准时离开电脑提供可能。

具有这几种行为的孩子应该好好培养


我们总说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多么优秀,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只是需要家长们去发现。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呢?”。如果你家的孩子具有这几种品质,家长们应该好好培养。

会主动分享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会有两种思想。”这句话的其中一种含义是,学会分享不但不会失去,反而会得到更多。

生活中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少有分享的机会,如果你发现孩子会主动分享,就应该给孩子多一点鼓励。

孩子之间的分享,仅仅只是一个玩具,一块糖这些小小的东西,建议家长多引导孩子主动分享,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也别勉强,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决定。

会分享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在成年后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做事专注的孩子

你家孩子专注力够吗?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写作业的时间,来判断孩子的专注力。

刚开始上学的时候,老师并不会布置那么多作业,专注力强的孩子,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作业,但是一个容易分心的孩子,写作业的时间会变长,学习效率也不高。

专注的孩子往往一心一意的做好眼前的事情,成年后成功的机率会更高一些。建议家长多陪孩子做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情,以此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之后再进行看书、聊天、玩游戏等方式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思维敏捷的孩子

你们家孩子经常调皮捣蛋,让老师头疼到没有办法吗?大部分思维敏捷的孩子,在童年时期,表现的比较活跃,往往会是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孩”,经常一个问题把老师和家长问的很无语,但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快速的做出判断,这是其他孩子都做不到的。

思维敏捷的孩子,往往会有新奇的想法,成年后不管从事哪一个行业,都很容易成功。建议家长如果被孩子的问题难住,要为孩子查阅资料,给出科学的解释,鼓励孩子继续提出问题。

也许,你家孩子身上就隐藏着让人羡慕的地方,性格、行为、习惯等等,这些方面家长都不要忽视,这些都是成年后有出息的特质,需要家长重视起来,好好培养,千万别把孩子的闪光点当成了缺点。

宝宝有这7种行为是心理问题,家长再不了解就晚了


孩子爱啃咬手指、胆小被人欺负了也不敢说话、不愿意入学、睡眠有障碍、易怒、暴躁爱打人骂人、不服管教……等等。不少父母都表示非常困惑,孩子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到底是不是正常的?

现代社会中,不止成年人背负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小孩子学习、竞争的负担也很沉重。加上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气氛,多重因素作用下,孩子就会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假如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下这几种行为表现,很有可能是孩子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建议及早就医治疗。

啃手指咬指甲

这个行为在孩子婴儿时期是非常正常的,家长无需过于担心。

但如果孩子到了4、5岁还有这种习惯,则很可能是受到过什么大的心理刺激或创伤,比如在断奶时期,妈妈为了强制断奶把孩子寄养在奶奶家姥姥家,不让孩子见到妈妈等。

咬指甲啃手指变成了孩子安抚自己的一种方式,孩子一紧张、不安就会习惯性的啃咬手指。

选择性失语或缄默

孩子明明已经有了很流利的语言表达力,但是在一些场合却突然沉默不愿意发声。

比如:在家里只和妈妈说话却不愿意对爸爸吱一声;到了学校不愿意说话沟通;和某些熟悉的人愿意说话,但对另一些却缄口不言;孩子并不是不会说话或者说话有障碍,只是有选择性的理谁不理谁。

易怒暴躁爱攻击

孩子非常容易发脾气,当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还会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主要表现就是打人、骂人、踢人、抢夺或毁坏别人东西,甚至伤害自己等。

不要把孩子的这种行为归咎为天生性格,更多的时候这是因为孩子家庭生活环境所致,可能孩子的父母在家里经常会大吵大骂、专断、蛮横、强势等原因影响到了孩子的性格行为。

拔毛

主要表现就是孩子喜欢拔自己的头发、眉毛、睫毛等,而且无论他人怎么劝说都不会有效。

这大多是因为孩子和家长、同学或者朋友发生了冲突,比如家长、学校的教育方式,朋友间的人际交往,或者学习上的重担,这种情绪负担和心理压力没有被很好的疏导出去,导致孩子用拔毛这样的疼痛来缓解、转移自己的焦虑和忧郁。

夹腿

孩子1-3岁是高发期,主要表现是孩子双腿紧闭或交叉,借助椅子或桌子等工具摩擦外阴部位,这个过程中孩子脸色发红、头部发汗、双眼凝视。

发作次数和时间不等,导致原因可能是缺爱、被歧视、家庭气氛紧张等,有时也跟孩子裤子过紧有关。

自闭

孩子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一扫而过没有好奇心,也没有目光对视,喜欢独处和固定不变的东西。

当环境发生变化会感到不安、害怕和恐惧,不爱和人交流,很少有情绪,被人呼唤不回应。原因除了亲子关系,更多的还和遗传有关,是脑部发育障碍的一种表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