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是让多数父母头痛的一件事,特别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如果不能养成写作业的良好习惯,直接影响今后的学业。虽然,一些父母会经常陪伴或督促孩子写作业,但有时效果却不好,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根据行为心理学的观点,习惯化是对某个刺激的反应由于该刺激的重复出现而逐渐降低。

比如,一个儿童在看到新玩具时,会感到很有兴趣,当他持续玩这个玩具时,就会逐渐习惯化,而不会产生最初的情绪。

相对孩子而言,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最初写作业相比玩看动漫、玩游戏,更容易产生厌烦感,但如果养成了习惯,这种感觉就会消失,也可说是习惯化了。

那么,如何养成爱写作业的习惯呢?

根据成功学专家易发久的研究,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2.第二阶段

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

3.第三阶段

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然而,在现实中,父母常常坚持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孩子依然不爱写作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关键并不在于习惯形成理论的问题,而在于父母培养孩子习惯的方法上存在问题。

1、缺乏一致的原则

通常父母只会要求孩子每天放学后要完成作业,但却没有固定时间,比如每天7点必须写作业,所以,孩子会认为,早点、晚点写都无所谓,而且父母也常随意修改写作业的时间。

结果,有时父母为了鼓励孩子,规定写完作业可以玩玩具或看动漫,但由于时间过晚,导致原来的承诺无法向孩子兑现,就会使孩子对规则的权威性产生怀疑,进而对写作业反感。

所以,父母在确定规则时,一定要明确而一致,即使因为其他事。比如偶尔家中来客人或吃饭时间晚,都需要提前和孩子说明变化的原因,并尽可能晚一些再坚持,不要让孩子认为,规则是大人可以经常随意改变的,即使因特殊情况改变,也是父母与孩子协商的结果。

2、违背了发展规律

习惯化的形成往往针对一至二件事时会更有效,当同时完成几件事的习惯化,就容易失去效果。

比如,要求孩子每天写作业或练习钢琴,最初的阶段父母不仅要求固定时间进行,同时还要完成一定的时间量,就意味着孩子即要习惯固定时间点,还要习惯固定时间量,这就可能使孩子产生厌倦。

因此,对于固定完成作业习惯的养成,初期需要给予口头鼓励、积分或实物奖励等方式,来帮助孩子首先养成固定时间点的习惯,尔后可以逐步过渡到写完作业再适当拓展学习的阶段,比如,完成作业再学习十分钟,经历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延长,以消除孩子习惯养成中的不适感。

同时,对于乐器或书法练习等内容,需要通过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先让孩子适应每天必须坚持的习惯,尔后再逐渐延长练习时间,这样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这就如同人适应一个原本不喜欢的口味时,比如辣椒,需要循序渐进、逐渐加量一样,如果一次吃最辣的食物,可能你一生都不愿意再吃这样的东西。

3、错误的鼓励方式

在鼓励孩子时,父母可能会用口头表扬、积分奖励(代币强化物)、购买玩具,承诺孩子看动漫或玩游戏(活动性强化物),甚至还会用到取消游戏时间、零食等惩罚的方式,究竟哪种方式更有效呢?

其实,每种方式在特定的情况下都是有效的,包括惩罚,但主要看如何使用,而这取决于孩子当时的状态。

比如,今天孩子在学校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时父母只需及时给予口头鼓励,就很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而不必再使用其他方式。

而对于实物、积分、活动性等强化物,应根据孩子的学习状态适当使用,更应鼓励使用口头鼓励方式,因为当孩子习惯于实物、代币、活动等强化物时,如果父母不能及时给予儿童,就会使儿童对写作业产生反感。

所以,适当地、经常性地变换鼓励的方式,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因为当父母为了一个好习惯而强化孩子时,同时可能会对孩子产生错误的强化,比如,不给礼物就不好好写。

4、效果不好的督促

多数父母会选择陪伴的方式来督促孩子学习,但仅仅陪伴就能让孩子对写作业产生兴趣吗?

虽然有时这种方式产生了一定效果,但却没能培养出孩子的学习兴趣。他或许迫于父母的压力,或许习惯于与母亲呆在一起而写作业。

其实,父母陪伴孩子写作业,并不仅是要求他安静地把作业完成,而应是一个培养学习兴趣、享受学习乐趣的过程。比如,及时对孩子完成好的内容给予表扬,或者与孩子一起写,竞赛谁写得好,等等。

这样,孩子在写作业过程中,就会因为父母的引导和参与,降低对写作业的反感程度,就如同有些事,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只有大家一起做才有兴趣一样。

所以,父母的陪伴应该是高质量的陪伴,不需要总是要求孩子必须完成作业才能如何,就像儿童看动漫不会疲倦一样,只有让他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才能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而针对某一具体学习内容的引导,才能让孩子时时刻刻融入学习之中,毕竟孩子的自控力还不强,要求他一至二小时乖乖坐在那里对多数孩子来说是不行的。

精选阅读

如何让胎儿更健康


现代医学指出,对胎儿进行适度的、科学的人为干预,可以使胎儿更健康,准妈妈一定要多了解哦!

一、适当的运动

在怀孕三到五个月的时候准妈妈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在进行运动的时候,准妈妈必须掌握运动量和运动的幅度的大小。

孕妇可以挑着做一些幅度小的、轻柔的胎儿小体操,在感觉到有胎动的时候平躺下来,用双手有顺序的按揉着腹部,跟随者宝宝的动作轻柔的按摩。并且,每天做一些适量的运动,对以后生产是有帮助的。

二、和宝宝保持语言上的交流

在怀孕期间爸爸和妈妈要每天坚持和肚子里的宝宝聊聊天、说说话,偶尔哼唱一些小曲儿给宝宝听,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宝宝会做出一些动作来配合你呢。

三、潜意识的胎教

怀孕期间妈妈一直在心中勾勒宝宝的形象,等宝宝出生以后就会发现宝宝真的有些神似自己所想象的那样的,很多准妈妈在墙上贴可爱宝宝的画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时期孕妇的心情不要过于紧张,要时刻保持这开心乐观的态度,如果总是担心宝宝未来的相貌、健康状态反而会对宝宝不利,保持着愉快的心情,要相信宝宝一定会健康的出世的。

四、准妈妈一定要多晒太阳

孕妇晒太阳不仅对自身身体有帮助,也会对宝宝以后的生长发育起积极的作用,怀孕的第八个月时宝宝视觉就开始发育了。他会对光照刺激产生反应,在这个时期,经常晒晒太阳,或者用手电筒放在肚皮上照射宝宝的头部,利于宝宝视觉神经发育,等宝宝出生以后,对光线的适应能力会更强。

如何让胎教远离枯燥 让胎教有趣起来


有些妈妈可能觉得,给宝宝胎教是十分枯燥的一件事情,那么怎么办才好呢?因为胎教对宝宝又是具有很好的作用的,不如来让胎教变得有趣起来吧!看看小编推荐的方法吧!

妙音:消除孕期的焦虑

当你感到情绪焦躁不安的时候,试试借助音乐来平复不安的心灵。最通常的做法,采取一种你觉得最舒服的姿势,可以躺在床上,也可以靠墙而坐,静静的聆听平时自己比较喜欢的音乐,并尽量让自己的情感融入音乐中。

编辑建议:

不要选择那些声音嘈杂,节奏太快的音乐,它们既不适合你冥想消除焦虑的情绪,也不受胎宝宝的欢迎;你可以选择那些安静,悠扬有利于遐想的曲目。

除了上面的方法之外,你还可以:

倾听自然之声

每天清晨,在睁开眼睛之前,先聆听窗外的声音:风声、鸟鸣抑或是雨敲打玻璃窗的声音,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都会让你的心情变得轻松。

唱歌给胎宝宝听

据说,俄罗斯的科学家们就鼓励他孕妇大声唱歌,歌声不仅仅能平复心中的焦虑,而且对于胎宝宝来说也是很好的胎教。

你低声哼唱自己所喜爱的歌曲。在哼唱时想像你腹中的他(她)正在凝神倾听。这是一种很简单的音乐胎教方法,只要你愿意,任何时候都可以放声歌唱。

朗诵抒情法

在音乐伴奏与歌曲伴唱的同时,选几首你喜欢的诗词或是童话合着音乐朗诵给胎宝宝听,器乐、歌曲与朗读三者前后呼应,优美流畅,娓娓动听,达到有条不紊的和谐统一,具有很好的抒发感情作用,能给你和胎宝宝带来美的享受。适宜孕妇采用的音乐胎教方法还有许多,每一个准妈妈可以根据自我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相应的胎教音乐方法。

可以在肚子上写数字胎教吗


可以在肚子上写数字胎教吗

在孕妇肚子上写数字不能算作一种胎教,而且不建议在孕妇肚子上写字进行胎教。

孕妇不能将在肚子上写字当作一种胎教,虽然说孕期孕妇可以写字进行胎教,但是是不能在肚皮上写字。这样是对胎儿不利的一种行为。

小贴士:孕期孕妈可以将写字作为艺术胎教的一种,但是选择写字的场所不能选择肚皮,在肚子上写字并不能算一种胎教,同时也是需要禁止的行为。

2胎教的注意事项

1、胎教态度要端正

孕期给宝宝做胎教可以让宝宝的身心发育的更快速,更完善。但是要达到这种效果的话,那么必须是要在正确的胎教的刺激下,才能得到。而要是胎教不正确的话,那么对胎儿来说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因此,首先的第一步就是孕妈在给胎儿做胎教的时候,态度要端正。要知道胎教的目的只是促进胎儿的身心发育,而不是从他出生前就致力于培养一个天才儿童。只要孕妈妈知道了这一点的话,那么就可以正确的把握好胎教的尺度,从而避免因为太多急切或者太过激烈,从而给胎儿带来不良的刺激,影响发育,那么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2、胎教方法要恰当

胎教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营养、运动、光照、抚摸等等,这些胎教的方法都是可以在不同的方面刺激胎儿的发育。胎教对胎儿好处多,但是要适当,时间不能太过长,幅度也不能太过大,胎教的次数也不能太多的频繁。否则就会打扰到胎儿的休息,影响到胎儿的发育,这是需要孕妈妈们要注意的。

3、快乐的情绪很重要

孕妇的情绪是可以改变体内血液和激素的状态,以此同时,胎儿正是通过这两项来感受外界的,就比如胎教。要是孕妈妈快乐,那么胎儿也能感受到快乐,要是孕妈妈暴躁或沮丧的话,胎宝宝也会情绪低落或烦躁不安。由此可见,快乐的情绪对于胎教是非常重要的。

4、有爱心,集中注意力

胎教要有爱心,集中注意力,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你们要知道是,只有注意力集中地用爱心和胎儿沟通,做胎教,这样才能让宝宝感受到胎教的内容,并且接受胎教的知识。否则的话,无论是已经被证实多么伟大的胎教,对于胎儿都不可能会有什么实际的效果,因为胎宝宝完成感受不到。

3胎教的禁忌

1、忌不合理的运动教育

运动是有效的胎教方式,但不能不合理的运动。和胎宝宝做运动联络时,要轻轻爱抚胎宝宝,适合的频率是每天2-4次,有时胎儿会懒得理孕妈妈,遇到这种情况孕妈妈就要耐心等待胎宝宝的回应,不急于求成。做运动胎教时,动作不能过大过猛。

2、忌不良情绪

孕妈妈的情绪状态会影响胎宝宝的发育。孕妈妈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有利于胎宝宝出生后形成的良好性情。如果孕妈妈精神紧张,情绪不定,喜怒无常,使体内的激素分泌异常,会危害胎宝宝的大脑发育。因此,孕妈妈要格外注意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心情愉悦。

3、忌噪声

噪音会紊乱孕妈妈内分泌腺体的功能,使脑垂体分泌的催产激素过剩,从而引起子宫强烈收缩,造成流产或早产。孕妇要远离周围的噪音,尽量不受噪音的影响,切忌收听震耳发聩的音响。

4、忌不合理的语言教育

语言胎教时,孕妈妈可用适量的音量对体内的胎宝宝亲切讲话,可吟读诗歌、计算数字或哼唱歌曲。不能大声粗暴地责骂,否则会造成胎宝宝不安和烦躁。胎宝宝出生以后会变得神经质,甚至会反感和敌视语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