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拉磨蹭怎么办?心理学妈妈教你。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会为自己的宝宝安排胎教,最常见的得胎教方式有听音乐和为宝宝讲故事等,胎教是对宝宝人生最早的审美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开创性作用,你知道有哪些关于胎教的知识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孩子拖拉磨蹭怎么办?心理学妈妈教你”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某天在肯德基目睹了这一情形:

一个大概5岁的小男孩在玩着滑梯,一旁孩子的妈妈不停地催促着孩子回家。但小男孩似乎没听到,仍旧不亦乐乎地溜着滑梯。孩子的妈妈火了,直接冲上滑梯把孩子拖下来,二话不说操起鞋帮子就打小男孩的屁股。

小男孩哇哇大哭:“妈妈,我不敢了,我现在回家了!”孩子的妈妈才停手。

有不少妈妈说,我非常知道打孩子不好啊,但有时候就是忍不住,尤其是你这边在赶时间,孩子却还在磨蹭拖拉,让人心烦气躁,一生气就容易控制不住自己。

看看下面这些瞬间,孩子多少次激怒了你?

赶着出门时还在玩玩具,鞋子袜子散落在旁边;

让穿衣服却还在床上翻滚,裸着身体在做小动作;

催促睡觉还不为所动,一会看书一会玩玩具永远没有停;

让孩子刷牙却迟迟不愿动身,各种推托借口;

在外玩耍玩了很久都不想回家,甚至把你的催促当耳边风;

眼看快要上学迟到了,孩子还磨蹭着不想起床……

磨蹭拖拉是每个孩子幼年时的共性,大人如果鲁莽地指责打骂就是太无知了,为啥呢?因为大多数孩子都会有磨蹭拖拉现象,这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孩子缺少时间概念

孩子由于生活阅历少、心智不成熟,对时间缺少概念,1分钟、半小时、3小时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他们不知道具体是多长时间,也没有一个比较的概念。所以往往时间到了,他们还没意识到。

2、幼儿注意力分散

越小的孩子,专注力越差。他们可能在临出门穿鞋子时,会被旁边的玩具吸引而转移了注意力;又或者要穿衣服时,被身体接触被单的奇妙感觉所吸引而忘记了穿衣服……并不是孩子故意跟大人作对而故意而为之的行为。

针对孩子上面的两个特征,大人的提醒对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尤为重要。既能让孩子对时间产生紧迫感,又能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一位女儿5岁、教心理学的大学老师给幼儿说推荐“倒数提醒法”。大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10开始倒数,也可以从3开始倒数。这个方法小编本人也在用,感觉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非常好用的。

比如有时候熊孩子在临睡前还在摸着玩具,“睡觉倒计时开始了,你现在只有三秒的时间,3,2,1”每当数到1的时候,熊孩子会弹跳起来:“来了来了”,那种感觉似乎是给孩子调了个定时器,太有趣了。

无论是从10开始倒数还是从3开始倒数,对孩子来说简单直接,相比起1分钟,3分钟的概念简明多了。“你还有1分钟哦”这样的提醒往往无效,大多数情况下,1分钟到了孩子还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也有人认为,儿童的内在节奏感是远慢于成人,倒数能给孩子留出过渡时间,让他们有所准备,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行动上,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幼儿说建议,采用倒数提醒法时需要注意下面5点:

1、先跟孩子有个提醒,比如“你现在还有多少秒“,然后才开始倒数;

2、倒数速度不要过快,否则可能会失效;

3、倒数时采用严肃的语气,不要让孩子误以为妈妈是在玩闹的;

4、倒数时大人要针对孩子眼前的事情,大人不一边做着其他事情一边倒数,减弱紧迫感;

5、倒数完后,要及时完成想要让孩子做的事情,否则孩子下次就会更拖拉。

相比之下,孩子拖拉磨蹭时,如果大人指责打骂孩子会有什么危害?

1、孩子会紧张胆小

孩子的拖拉可能会改善了,但会因为大人经常的指责打骂而胆小。大人可能只是一声催促,孩子就可能会陷入恐惧中,不敢做其他事情,压抑了孩子本该有的灵性和活泼。并且经常被指责打骂的孩子也会很胆小,他们在父母面前的行为是拘谨而约束的,探索和创新行为也无从谈起。

2、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经常催促下的打骂行为会让孩子反感,甚至引致孩子的逆反心理。”你让我赶紧,我偏不“。他们可能会通过故意的怠慢和拖拉来激起大人更大的愤怒以表达自己的不满。孩子对父母的亲近感也在过程中一点点被削弱,亲子间的距离感也会越来越大。这应该不是你的初衷吧?

扩展阅读

宝宝磨蹭怎么办


十个孩子九个磨?可能不是孩子的错!第二天,历史又一次重演,催促孩子并不能真正地解决孩子磨蹭的问题,往往是:越催孩子越磨蹭。

因为催促暗示孩子:你可以再磨蹭一会儿。

因为,习惯于被催促的孩子,心里都会有这样一个「三步曲」:

第一遍催促时

大多数孩子是不会在乎的,因为他们知道妈妈反正还会再催。

第二遍催促时

孩子预感到妈妈可能会发火,于是抓紧最后的时间再玩一会儿。

第三遍催促时

孩子知道妈妈真的要发火了,再不行动可能会被惩罚,于是才会开始行动。

催促孩子实际上是在告诉孩子:在我没发火之前,你还有时间再磨蹭一会儿。

其实,与其催得心力交瘁,不如停下来好好想想,孩子磨蹭的原因。

以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造成的磨蹭

家长觉得孩子做事跟不上自己要求的节奏,就给孩子贴上了“磨蹭”的标签,却没有弄清楚:到底是孩子磨蹭,还是你觉得他磨蹭?

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本来就跟大人不一样,他们吃饭比我们慢、洗漱比我们慢。

不是因为故意磨蹭,而是他们的能力就仅此而已。

孩子有抵触情绪造成的磨蹭

小君一到写作业时,不是喝水、尿尿,就是想睡觉,能拖一秒是一秒……

因为君君想:反正写完了,爸爸妈妈也不让我出去玩,没准他们还会布置新的作业,不如我就慢慢写。

拖延有时是孩子独立的宣言。有的孩子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做事,故意不按父母吩咐的去做。

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磨蹭

静静吃饭时,只要听到客厅外有任何动静,就会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做作业时,一听到电视声,就会丢下作业,跑去看电视……

不是所有的磨蹭都是故意的,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如果家长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孩子的学习会更加拖拉,导致学习效率更差。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造成的磨蹭

有研究表明,孩子对短时间的估计是不准确、多变且不稳定的,并且他们会常常利用磨蹭来表达对即将要做的事情的不满或不感兴趣。

比如,每次吃饭前要求孩子只能看5分钟的动画片,结果30分钟过去了,孩子还继续看着动画片不肯吃饭……

家长的插手造成的磨蹭

豆子今年上一年级,上学来不及了,妈妈就帮他整理好书包;午休来不及了,妈妈帮忙盛好了饭,还顺带夹好了菜;写作业来不及了,妈妈帮他做……

其实有些孩子磨蹭一部分是由家长的插手造成的,爸妈们总是因为来不及,帮孩子做了很多本该他自己完成的事。

其实,插手了孩子的一切,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依赖你,也就越来越磨蹭。

很多时候,家长不懂孩子拖延磨蹭的心理根源,采取错误方式引导甚至打击孩子,这都会适得其反。

孩子写作业磨蹭,找借口、不专心怎么办?


家长求助

我儿子5岁了,最近在家写作业,总是慢吞吞老不情愿,而且很不专心,有时突然灵感闪现和我们说话,一会儿玩橡皮或者笔,一会儿要喝水,一会上厕所,或者找个借口干点别的事情。你要是批评她,她就会烦躁起来,别别扭扭不爱写了。请问川妈,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他改掉这些毛病,主动写作业呢?

华川答疑

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带给家长的不同情绪感受,对应着孩子不同的行为动机。可能是寻求关注,也可能是权利之争,也可能是报复或者无能为力。家长的“愤怒”情绪,一般对应着孩子的权利之争。也就是,关于做多少作业,如何完成,何时完成,孩子想自己说了算。对于权利之争,家长不一定全部放权,但是要给孩子一些“做主”的机会,在“做作业”这件事上,听取孩子的意见。

5岁的孩子,本来该以玩乐为主,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只有10分钟左右。如果孩子总是抗拒,要考虑作业是不是太多,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刚开始写作业可能确实有些困难,而且对他来说也不一定是件有趣的事情,这与在家里玩游戏、玩娃娃相比,自然缺乏吸引力,他们觉得困难就更不喜欢。所以,要理解孩子的这种表现是正常的。

在真正了解孩子写作业磨蹭、不专心的原因的前提下,再对症下药,效果就会好很多。以下是一些参考建议:

1、建议采用“家庭会议”的方式解决权利之争。

妈妈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每天妈妈都催着你做作业,你是不是很烦?妈妈也很烦。我们和爸爸一起想办法,讨论一个好的方法,让“作业”每天轻松愉快地完成好不好?

告诉孩子:妈妈以前没跟你商量,就命令你做作业,妈妈向你道歉。现在,我愿意听听你自己的意见,怎么处理作业这事儿。

先鼓励孩子发言,大家充分讨论利弊,最后列出几个可选方案。让孩子自己选择一个,执行下去。

当然不是有了方案就会一劳永逸,后期执行过程,妈妈仍然需要温和提醒。分享一篇我之前写过的文章:爱拖延的孩子,我这么治......

2、争取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心情

理解孩子,知道孩子不是在捣乱,不是不懂事,他的不专心和磨蹭只是正常心理规律的结果,做家长的也不用那么生气和急躁,心态也就平和了。而父母不会用自己的焦急骚扰孩子,孩子也容易心情平静。

3、不催促孩子,让孩子知道写作业是自己的事情

孩子有时不爱写作业,此时父母没必要劝他、逼他写作业,适当提醒一下就可以了,让孩子明白写作业是他自己的事。

4、按照孩子自己的节奏来写作业

不要强行按我们的节奏去要求孩子,这不一定适合孩子,孩子也一时做不到。而应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写,会更顺畅。

5、让孩子自己体验行为的结果

这是行为疗法的原理,通过孩子体验自然后果来改变她的行为。不愿写作业,就不写,自己想想老师批评的后果,就乖乖去写了。因为孩子一般都是有蓬勃的上进心,希望自己学得更好,所以哪种行为促使成绩提高,他自然会选择这种行为。

6、大胆表扬孩子

敢于真诚表扬。如给孩子记星星等,也可以在早些写完(或写完一门)作业时,答应陪他玩最喜欢的游戏。另外,只要一点小的进步就表扬,哪怕他专心了五分钟也“毫不客气”地表扬,而学得不好的时候批评要淡化。

习惯改变的过程比较“漫长”,不要着急,慢慢来。

胎教心理学:爱的传递胜过智力开发


如今关于胎教有很多方法。有些侧重于促进大脑智力发育的,另一些更侧重心理情商发育。你是更多的考虑孩子的聪明呢?还是要一个好性格?很多母亲脱口而出,要“聪明”。至于性格嘛,停顿了接着会说,当然也要性格好。

其实,这些母亲的反应,投射出了她内心的生存竞争焦虑。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妈妈,心里最惦记的,是孩子是否聪明。不聪明,就可能意味着能力低于别人,就存在生存竞争危机。

现在的孩子,普遍比上一辈要聪明

——足够的信息刺激量,让智商不是问题!

有一个现象,现在的孩子们普遍都很聪明。也就是说,新一辈们的智力水平,普遍要比上一代两代高。还有一个现象,城镇里的孩子们的认知水平、灵活程度、人际开放度,也稍强于农村地区。现代的城市孩子的智商发育,所必须的信息刺激量并不缺乏。或者说,他们长大后的智力水平完全足够满足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无需特别人为的胎教刺激。

根据很多心理咨询师的经验,很多前来求助的孩子,有心理困扰的孩子,他们的问题更多的是心理情绪障碍或行为问题,与智商无关。很多时候,我们胎教或者早教,更多的是关注孩子智力开发这方面,而对孩子心理能量这一块,关注的特别少。心理能量就是生命力,由爱获得补充,贯穿支持每个人的一生。可能天生有别,心理能量强弱有别。比如我们一看到某个孩子,就觉得他很有“感觉”,有一种能量强的感觉,日后可能会成大器。

心理能量强的孩子,部分是与生俱来带来的;部分是怀胎时妈妈身心状态好,爱的传递做得好;还因为出生后得到细心照顾,能量耗得少,又有很多爱的补充,好能量充足。这样的孩子,培育过程一般都很顺利,身体健康和学习都无需父母担心太多,智力和性格也发展得很完善。有了这些内部动力能量,他可以面对今后一生的一切困难和障碍。

我们怀疑,某些孩子出生后多哭闹、多病、胆小、退缩,显得能量不足,跟孕期妈妈的内部紧张很有关系。胎儿跟妈妈心灵相通,完全感受妈妈的紧张情绪,其心理能量被过度消耗。

所以,胎教及出生后的早教,怎么保护好孩子的心理能量,应该成为一个新关注点。

关注你的情绪,觉察你的身体,传递爱的胎教

当一个孩子来到妈妈的肚子里时,尽管先天心理能量和父母基因遗传素质已经定了,可是爸爸妈妈还是有一些做法可努力,让孩子心理能量保存得最多,并补充得更多。能量觉察疗法创始人陈祥志的看法是:带觉察生活,平静你自己。

觉察,就是意识与身体建立连接,对身体内部有觉知有感觉。高度的觉察力可以释放内部紧张,消减负面能量,避免胎儿承受过多,消耗掉太多心理能量。如果将觉察运用于各种胎教方法中,效果一定会更明显。

只要带着觉察,你的每天生活都是在做胎教。很多妈妈们没有专门做什么胎教,却实际上做了很多。比如,心里平静的妈妈们经常抚摸肚皮,和孩子对话沟通,在家聆听轻音乐放松自己,也在做各种家务,和丈夫出门散步,出去博物馆看画展,去超市到处看看好东西。你看,她至少已经做了抚摸胎教、语言胎教、运动胎教、音乐胎教,甚至艺术胎教都做了,还是不要钱的呢。

需要注意的是那些情感焦虑的孕妇。那些孕妇生活在紧张当中,比如还在埋怨意外怀孕;有些还担心着丈夫出轨;有些还在埋怨孩子来得不是时候,拖累她的事业;有些还在被财产纠葛纠缠着;有些孕妇还总在挣扎着,要不要打掉孩子;有些还心怀怨恨,以整惨自己来报复男人。她们是需要赶紧清理自己生活的女人。

心理咨询发现,脾气暴躁的孩子、多动的孩子、爱反叛的孩子,有可能与孕期妈妈的情感焦虑、童年早期的家庭气氛有关。例如怀孕期间夫妻感情不佳,或家庭内部气氛紧张,存在诸多人际关系冲突,其中的负面情绪能量会让孕妇和胎儿暴露于紧张压力之中。

孕妇一定要清晰意识到,自己紧张不安,胎儿因为身心相连,也在承受着压力能量。所以,有些过度聆听胎教音乐的妈妈要小心,不要贪多,剥夺胎儿平静休息的时间。如果自己欲望强烈,竞争焦虑强烈,过于望子成龙,就会把自己的焦虑投射给孩子。那样,只会传递焦躁,胎教效果可能相反。

音乐胎教,渗入人的心灵,提供爱的能量

音乐胎教真的有用吗?单听一些音乐,真的那么神奇吗?从生理心理学上讲,胎教音乐通过悦耳怡人的音响效果对孕妇和胎儿听觉神经器官的刺激引起大脑细胞的兴奋,改变下丘脑递质的释放,促使母体分泌出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如酶、乙酰胆碱等,使身体保持极佳状态,促进腹中的胎儿健康成长。

另外一个层面,心理学家认为,音乐能渗入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无意识超境界的幻觉,并能唤起平时被抑制了的记忆。胎教音乐能使孕妇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从而改善不良情绪,产生良好的心境,并将这种信息传递给腹中的胎儿,使其深受感染。同时,优美动听的胎 教音乐能够给躁动于腹中的胎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朦胧地意识到,世界是多么和谐,多么美好。

孩子反抗期,妈妈怎么办


像往常一样,坐公交去上班,因为公交路线上经过两所学校,所以车上孩子和家长特别多。在我前边坐着一个小男孩,孩子看起来不多大,4、5岁的样子,背着书包、带着口罩。妈妈给他包裹的暖暖和和的。我听到妈妈说,妈妈要急着上班,没时间陪你买东西,下班买好不好,不让等妈妈中午休息时就来找你好吗?可是孩子不依,突然站起来蹦着要打妈妈的脸。妈妈可能觉得不好意思,一直试图给孩子讲道理,可是孩子就是不听,撕拉妈妈的衣服、包,纠缠不休。最后妈妈实在没有办法,还没到站就把孩子拽下车...此时车上还有其他孩子,等他们下车了,车上的家长正好借助刚才的事情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4-5岁的孩子会有人生的第一次“反抗期”,孩子经常表现出不服管教的特性。当大人说出某种要求时,他们往往会说“我不”或“不要你管”,如果大人加以干涉,孩子就容易变得非常暴躁。孩子的行为我全程都看在眼里,真的能感受到孩子的任性让妈妈多么的无助。但是在公共场所,为了避免更多的尴尬妈妈能怎么做呢?

如果妈妈面对公众的不满及压力时,先诱导性地安慰一下小孩。比如答应给他买玩具,摆脱这种尴尬的社会场面,尽量让孩子停止愤怒。相信许多为人父母的,一旦屈服了都会采取上面的做法。然而,长期屈服的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因为孩子会因此养成用威胁的方式去获取他们未得到的东西。

正确的做法是“隔离反省”。记得看过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个小女孩在大街上吵着让爸爸买玩具,爸爸不买,就在大街上哭闹、喊叫,搞的满大街的人都过来看。而那位爸爸不但没有去给安慰女儿,而是从容地离开愤怒的女儿,与女儿保持一定距离并将背随意斜倚在一旁的建筑物上,明显摆出一副轻松、耐心、不带威胁成分的架势。接下来是继续跟女儿谈话,解释无论是什么让她生气都可以商量,尽快让她平静下来。而且还告诉女儿会给以她时间去实现。

其实这个妈妈把孩子带下车后也可以这样做,孩子的生气时也听不进去任何话,不如让他自己好好想想,在慢慢告诉孩子。

孩子闹情绪,妈妈怎么办?


上个月底搬家了,孩子姑姑还有外甥文博来我们家帮忙,家里乱成一团,想着有文博来跟甜甜玩,我们大人好腾出手收拾东西,甜甜一直都很喜欢文博哥哥,文博一到我们家玩,甜甜晚上就不叫哥哥回家,非得叫文博在我们家住上一晚才行,这次也是这样,文博到我家,甜甜很激动,刚开始两个孩子玩的挺好的,可是玩着玩着,甜甜就有点反常了,开始跟哥哥吵起来了,哥哥拿什么玩具,甜甜就拼命跟他抢,刚开始文博一直让着甜甜,可是甜甜一直没有让步,反而越来越任性了,最后甜甜竟然和文博打起来了。。。哭着闹着说我不喜欢她了,就喜欢文博...弄的我一头雾水...遇到孩子闹情绪,家长该怎么办呢?

一,认真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甜甜这样闹情绪,也第一次看到他们两个打架。赶紧把两个孩子拉开,把甜甜带到卧室,甜甜一直在哭,一直再说我对他不好,我就喜欢文博哥哥,不喜欢她。看到他哭的这么伤心,我也没有说话,只是把她抱到怀里,等他情绪稳定了,不哭了,我开始问他原因,她说我给哥哥买新衣服,没有给他买,还有我给哥哥买玩具,我也没给他买,这样甜甜有点嫉妒哥哥,就以为我不喜欢她了,只喜欢哥哥了。终于知道我家妞为什么闹情绪了,原来妞看我给文博买礼物,孩子嫉妒心上来了,我的心里也有底了。

二,积极回应孩子,认同孩子感受

终于知道宝宝为啥闹情绪了,原来是我的原因造成的,因为前几天是文博的生日,我给他买了玩具还有新衣服,之前忘了给甜甜说了,这次他们来我家就直接给他了。。。知道宝宝为啥心情不好了,赶紧给宝贝解释下,是妈妈做不对,没有给他商量就把礼物给哥哥了,这并不代表妈妈并不是不喜欢他了,只是文博过生日给他买的礼物。。等着甜甜过生日的时候,妈妈也会给宝贝买生日礼物的。。。听到这些宝贝心情好多了,也不哭了。

三,和孩子积极想办法,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看着宝贝心情好了很多,我便问他,你喜欢文博哥哥吗?甜甜说,喜欢!哥哥过生日,我们是不是该送他礼物,妞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我紧接着问她,那你还想文博哥哥到我们家里玩吗?妞又点了点头!我又问甜甜,现在你跟哥哥闹情绪,哥哥以后不愿意来我们家里玩,这怎么办呢?妞这回抓着我的手,很诚恳的说,自己知道错了,拉着我跟哥哥道歉去。

甜甜跟文博道了歉,哥哥也原谅了她,两个孩子又像之前那样玩的很开心,再也没有出现打架和生气的现象。我想在孩子成长中像甜甜这样闹情绪的情况应该不会少,谁都会有生气,不开心的时候,何况是孩子呢!作为家长的,我们要认真听孩子的真实想法,不能断章起义,也不能直接惩罚孩子,要了解孩子闹情绪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就能轻松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

孩子入学心理准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