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宝宝到了三岁是最可怕的年纪。因为这三岁的宝宝脾气很大,那么问题来了,宝宝乱发脾气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每次起床都要闹一趟起床气,要么乱蹬人,要么哭闹不止,每次起床都搞得世界末日一样。

孩子性格真是执拗,每次去超市都要闹一回买玩具,不给买就一哭二闹三地上滚,真不知道该拿娃怎么办……

都说孩子是妈妈们人世间的天使,大概说这句话的人没有见识过孩子化身恶魔的时刻。但这并不意味着化身“恶魔”的孩子就是“坏”孩子,而是,这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能否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是孩子的必修课,而考验爸爸妈妈们的,是能否有效陪伴孩子学会独立处理情绪的能力。因次,解决问题的前提就是爸爸妈妈首先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一、爸爸妈妈能否冷静下来是解决孩子乱发脾气的关键

很多时候,当孩子没有听从大人的建议的时候,比如屡次叫孩子睡觉他偏不睡,叫孩子多吃点东西他偏偏把嘴巴闭得紧紧的,爸爸妈妈自己就可能产生很多负面的情绪,诸如“我太无能了,我都没有什么办法了”这样的无力感,又或者产生“你就是不尊重我”的巨大愤怒。

很多时候,孩子的对抗只是在发泄孩子自己的情绪,并不是有意挑战父母或者对抗父母的权威。孩子不愿意睡觉,可能是他还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孩子不想吃饭可能只是因为他真的不饿。但如果爸爸妈妈一下子就点燃了自己的无名火,疲于应付自己的情绪,就很难看到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和动机,更不用说引导孩子正确发泄情绪了。

所以,下次孩子乱发脾气时,告诉自己:我拥有一个锦囊,会使事情迎刃而解,所以我现在可以心平气和。

那么,这个锦囊是什么呢?

二、处理情绪就要识别情绪,识别情绪的锦囊就是这三个字:“我知道”

爸爸妈妈静下心,透过孩子发脾气的本质,才能发现发现孩子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

其实孩子产生情绪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1、身体不适

孩子饿了、困了、累了、生病了等时候,身体会感觉不舒服,但他可能又不能觉察或表达,就会通过哭闹等形式发泄。

2、没有得到关注和安全感

爸爸妈妈都在玩手机、或和其他人聊天,或因一些事情没有关注孩子,孩子感觉自己不受关注时就会试图以哭闹等形式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

当自己的玩具、玩伴可能被别人夺走时,家庭环境变化大时,分离焦虑时,孩子也可能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

3、挫败感

当孩子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做好一件事,却无法完成;当孩子以为自己可以得到一些东西如玩具,却没有被满足;当孩子觉得自己可以独立决定一些事情,却需要依赖他人等等情况都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

当爸爸妈妈了解了孩子发脾气背后的原因时,事情就好解决了。

孩子起床后闹起床气,爸爸妈妈可以说:“孩子,我知道你现在刚起床,有点困,还有点难受。我以前也是这样的。我可以抱抱你哭一会,也可以帮你按摩按摩,等你舒服一点点,我们就要起床了。”

孩子在超市哭闹,爸爸妈妈可以说:“孩子,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因为你希望得到那个玩具,我却没有给你买。如果是我没有买到我想买的玩具,我也会很伤心的。但我们约好了今天不买玩具。如果你难过的话,我陪陪你哭一会,下次买玩具的时候我们再过来买。”

因为“我知道”这三个字,让爸爸妈妈可以去观察、体谅孩子哭闹情绪背后的原因,也让孩子感受到他是被理解,被接纳的,孩子的情绪自然会慢慢平复,才有可能和孩子一起商量出一个解决事情的办法。

宝宝乱发脾气是本能,能否帮助孩子正确发泄情绪是你的本事。“我知道”这三个可以巧助你帮助孩子识别情绪,你get到了吗?

小编推荐

孩子乱发脾气怎么引导


孩子乱发脾气时,家长这两种反应只能让情况更糟,聪明家长这样做。如果你不想让事情变得更糟糕,那这两种行为一定不要有。

反应一:孩子乱发脾气,家长发更大的脾气

如果孩子乱发脾气,家长回以更大的暴脾气,那很显然,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彼此都在气头上,不仅对解决问题没有一点帮助,甚至还会让情况更糟糕。首先,彼此都在不理智的情绪支配下,做出的行为多半也是不理智的。

其次,孩子已经生气发脾气了,如果家长做出同样的行为,孩子只会更加生气,太生气对孩子的身心伤害也是很大的。最重要的是,孩子和家长之间养成了有点事就彼此争吵的习惯,时间长了亲子关系也会岌岌可危。

所以说,当孩子乱发脾气的时候,家长回以同样的暴脾气,这种反应是万万不可取的,尤其是希望解决问题,并且希望孩子改掉爱胡乱发脾气的坏习惯时,这种行为更是不可取的。

反应二:孩子乱发脾气,家长却视而不见

孩子乱发脾气时,如果家长“视而不见”,直接忽视孩子,对孩子的伤害也是很大的。很多孩子之所以爱发脾气就是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可是家长却选择不管不问,无疑,孩子的内心只会更挣扎、更痛苦,情况严重的,甚至孩子的安全感、心理健康都会受到威胁。

有的孩子之所以会胡乱发脾气,就是因为他们调整不好自己的情绪,希望家长可以介入,对自己多一些关心和安慰,如果家长视而不见,其实对孩子是更严重的另一番伤害。所以说孩子胡乱发脾气时,家长视而不见也是很糟糕的一种行为。

聪明家长选择这样做

聪明家长在孩子胡乱发脾气的时候,会先给孩子几分钟时间冷静,也让自己静下来,然后询问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倾听孩子的想法,认可孩子的想法,同时说出自己对整个事件的看法。

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发脾气对解决问题没有一点帮助。如果真想解决问题,那就别胡乱发脾气,好好和家长说。总之,一定要合理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正确的看待乱发脾气这件事,并且尽早改正,这样才明智。

针对孩子胡乱发脾气这件事,家长首先自己要正确看待,然后用理智的行为去引导教育孩子,这样对解决问题才会真正有帮助。

孩子喜欢搞破坏是怎么回事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宝爸宝妈们也开始发现了宝宝身上出现的一些坏毛病。比如说喜欢搞破坏,那么孩子喜欢搞破坏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吧。

前段时间《无敌破坏王2》不是上映了吗,看完之后我真的忍不住说这简直就是我家大宝的卡通版。当我看到主人公在故事里大闹互联网世界的时候,仿佛看到了大宝在我面前拆玩具车的场景。当即血压飙升,不得不说当妈之后看电影都要谨慎,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触景伤情”。

大宝搞破坏这件事情说起来可话长了,记得那是他一岁多的时候。老母亲我在经历了人类幼崽一年多的高强度“折磨”之后,本以为学会说话走路之后就天下太平了,但现实告诉我人类幼崽永不言败,败的只会是老母亲我。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说个子不大,但奈何“心比天高”什么东西都想上去摸两下,往往还掌握不住力度,就变成了“拆家现场”。面对一地狼藉,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叫猪队友收拾一下呗。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宝宝的破坏行为可分做“无意破坏”和“有意破坏”。1~2岁的孩子因为肢体协调能力尚未发育完全,分析判断能力欠缺,对时间、空间、力度的把控都不是非常准确,因此有时候出现的破坏行为属于“无意破坏”。

当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逐渐发育完善之后,就会开始出现一些“有意破坏”行为,例如拆玩具、将堆好的积木推到,或者是正在和小熊玩偶玩耍,但却突然撕扯丢弃玩偶。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破坏行为并不是毫无理由的,宝宝的破坏往往也是思考的过程。

好奇心驱使

好奇是促使宝宝探索世界的第一动力,他们的行为准则上大概只有两句话:“那是什么?”“我饿了。”前者让他们了解世界,后者为了解世界提供动力。但往往在探索的过程当中会不小心造成额外损失,我家大宝每每好奇心上来的时候,不是打翻了他爸的电脑就是弄坏我的口红,一回两回我还能笑着面对,保持表面的和蔼母亲形象,但是次数多了我的小钱包以及暴脾气就不允许我保持这样的耐心了。趁早将贵重物品收拾起来,陪着孩子探索世界才是上策。

为什么我做不到

小孩子天生模仿力强,看到大人做什么就像这自己也尝试着做一下,但是孩子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孩子们想要像爸爸那样能够取到高处的物品,又像像妈妈那样娴熟地扫地拖地。但事实情况是够不到高处的物品,反而打翻了其他东西;想要拖地反而弄得房间都是水。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并且做出正确的引导。

吸引注意力

对于宝宝而言,家长的注意力尤为重要。一旦他无法获得想要的注意力就有可能通过破坏行为迫使家长将目光转移到他们身上。哪怕通过这种方式换来的关注是家长的责骂,孩子们也心甘情愿。所以当孩子突然莫名其妙发起破坏行为的时候,家长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破坏行为是再正常不过的,家长不必要为此焦头烂额,需要做的是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孩子正确地引导。

孩子叛逆不听话是怎么回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不听话甚至叛逆的情况。那么孩子叛逆不听话是怎么回事?带着疑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有几件事是禁忌。父母做的不好,很可能就会把孩子推向叛逆的深渊。因此,在教育孩子时,我们要尽量避免这几种行为出现在自己身上。只有如此,教育孩子时才会更有成效,孩子也才会不叛逆。

教育孩子时,父母意见不统一

教育孩子时,最忌讳的一件事就是,妈妈说不可以,爸爸说可以。如果宝妈宝爸总是在教育孩子时意见不统一,不仅很难教育好孩子,还会让孩子变得很叛逆。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聪明的做法是事先先统一好战线,教育孩子时意见一致,这样孩子就会乖乖的听话。有些孩子调皮,甚至故意利用爸妈的意见分歧为自己的贪玩找借口。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

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孩子时观点不一致,还会彼此抱怨争吵,这些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父母太强势,不给孩子一点自由

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松弛有度。有的父母太强势,教育孩子时过于严格,有时候也会事与愿违。不仅没有教育好孩子,反而还让孩子更加叛逆。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做到给孩子“监督下的自由”。父母不能用自己的强势,单方面强迫孩子。

如果你是这样的父母,孩子今后的性格出现叛逆或者过于软弱时,你可别后悔。父母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在孩子身上收获什么样的果。这一点为人父母的一定要清楚。

那些太强势的家长要反思,看看自己教育孩子时有没有哪些过激的行为,尽早制止才是对孩子好。

父母不尊重孩子

一件事孩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可能这种想法在大人看来很幼稚,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是心心念念的,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这时候家长如果不顾孩子感受,直接拒绝,一点也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叛逆。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管是孩子的事,还是家里的事,如果可以,家长都要给孩子一定的发言权,尊重孩子,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孩子的说法不太合理,家长也不要直接拒绝,而是好好的和孩子沟通。

只有这样,家长做到了尊重孩子,孩子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他们才能够更健康的成长,也不至于太叛逆,处处和家长对着干。

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注意这几点,就别怪孩子难带不听话。要知道,孩子的一切行为其实在家长这里都可以找到根源。

有意胎教和无意胎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过去不讲胎教,也能出现不少人才?

实际上,只要我们进行追踪调查,都能发现成才儿童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过胎教,他们的父母也都在无意中进行过胎教。例如他们虽然生活上比较清苦,但身体健康,爱情热烈,母亲受孕时具有天时, 地利,人和三大因素;受孕后父母热爱腹中孩子,对孩子充满希望;丈夫勤快,体贴妻子,家庭气氛温馨;母亲温顺,喜欢在宁静的环境中工作和休息;饮食不高档,但注意卫生,可口;整个怀孕期内母亲心情愉快,时时想着孩子;等等,都可以说在进行胎教,也就是无意胎教。

无意胎教虽有一定作用,但其科学性和实际效果都有一定限制,为此,需要推广有意胎教。有意胎教,就是自觉地,有意识的实施胎教,追求胎教的质量。

有意胎教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很显然的,其主要方法和主要作用是:

音乐胎教。通过音乐声波的和谐振动,培养胎儿敏感的听音能力,并使胎儿形成外界环境是美的感觉。

触摩胎教。通过父母对胎儿的谈话,讲故事,培养亲子感情,并在胎脑中贮存语言信息,有利于开发胎儿潜能。

学习胎教。通过“宫内学习”形成胎儿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力,并在胎脑中积累一些知识信息,以便于出生后接受知识方面比其他孩子领先一步。

现在我国不少地方出现一些超常儿童,他们和有意胎教都有一定关系。但是,有意胎教的根本目的不是专门造就天才儿,而是为了提高下一代的心理素质,提高人口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