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需要培养安全感吗?怎么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培养孩子安全感的更多细节,父母忽视这些细节,即便充足陪伴、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也可能造成孩子安全感的不稳定,让孩子对上幼儿园等需要在一段时间内离开家、离开爸妈的事感到焦虑和恐惧。所以有了今天这个小清单。

第一个细节:这次可以做的事情,以后仍然可以做

今天玩儿沙子,下次想玩沙子的时候还可以玩;今天吃了糖果,下次想吃糖果的时候还可以吃;今天看了动画片,下次想看动画片时还可以看……

这些生活中的小规则如果保持稳定,孩子会感到放松和安全。但是在不少家庭中,都不是这样。

今天允许孩子玩了泥沙,但又觉得孩子弄脏了衣服不好,下次就不让玩了;今天拗不过孩子的央求,给吃了一颗糖,下次又想,不行,再吃就吃坏牙了,于是就不管孩子怎么要求都不给吃了;今天给看了动画片,明天又想到总看动画片会不会看坏眼睛?于是不给看了。

至于什么时候允许,什么时候不允许,可能有几种情况:

一是因人而异,比如妈妈允许做的事,爸爸不让做,这件事就只能妈妈在的时候做;二是因时而异,今天允许了,明天又不允许了;三是因地而异,在家明明让做,在外面又不让做了。

这会让孩子非常混乱:到底什么事什么时候是可以的,什么时候又不可以呢?

真心爸妈认为,更好的做法是,对孩子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有个恒定的准则,家里的成人统一用这个准则对待孩子,并且不因为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随意变动。

在有恒定规则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更容易理解幼儿园生活的基本规则,而且他也会相信,这些规则是确定的,不会突然变化,一下子搞到他无所适从。

第二个细节:大人承诺过的事,不会反悔

大人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如约践诺,对孩子形成稳定的安全感也非常重要。

这些承诺无论大小,只要有诺必践,就会帮助孩子培养起对父母和其他成人的信任感。感到他人和外界是可信的,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少爸妈,其实并不太重视对孩子的承诺。

有时是,孩子提出一些小小的要求,他们会不假思索地随口答应,却很快就忘到脑后,并不真的去实践。

比如孩子说,我晚上要吃什么,妈妈答应得好好的,但晚饭时可能会端上自以为更可口更美味的东西;再比如,孩子说,爸爸你今天早点来接我,结果幼儿园放学时,却让孩子落到最后。

有时是,孩子提出一些比较大的要求,比如买一个大型玩具或者吃一顿大餐,爸爸妈妈明明答应了等什么什么时候去做,之后却想方设法拖延、找借口,总之就是想反悔,搞得孩子非常失望。

如果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顾者经常如此,会给幼小的孩子一个非常负面的认知:大人对小孩子说话,是不认真的,大人不可信。

他们不那么信任爸爸妈妈和家中的其他成人,刚刚上幼儿园,接触到陌生的老师,就很可能对老师也非常提防,显示出更明显的分离焦虑。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我们要教孩子无条件地信任成人,因为这事关孩子的安全;但是,让孩子对身边亲近的成人有基本的信任感,还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个细节:第一次做的事,会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支持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看医生、第一次外出就餐、第一次去游乐园、第一次玩滑梯、第一次和小朋友一起玩、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见到某个亲朋好友……

面对这些第一次,很多孩子都会既好奇又胆怯,既想尝试又有些紧张、既想要又不敢要,这时父母的反应,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

很多爸妈的做法是鼓励孩子“要勇敢”、“要大胆”,并且在孩子表现得没有预期那么好时,给孩子负面的评价。

比如第一次看医生,孩子哇哇大哭,大人可能会这么“鼓励”孩子:“你看旁边那小哥哥多勇敢,你哭了多不好啊!”孩子第一次见到陌生亲友有点害羞、不能乖巧地打招呼,大人可能会批评孩子:“这多没礼貌!”

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这些“第一次”变成负面体验,让孩子不那么乐于尝试其他的新体验。

更好的做法是,充分理解孩子面对这些“第一次”时的紧张和生疏,完全包容他所有“不佳”表现,并且给孩子必要的辅助。这会帮助孩子相信,当他感到困难时,会从大人这里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支持。

孩子有这样的安全感,等到他第一次上幼儿园,面对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时,更容易相信,老师会给他必要的保护和支持,不会把他丢在那儿不管。

第四个细节:不会被强迫做感到害怕的事

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勇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会特别要求孩子去尝试一些他感到害怕的事。

比如有的孩子怕高,大人就特别找更多机会训练他们爬高,有的孩子怕黑,大人就特别找机会训练他们不怕黑,有的男孩子不太喜欢情节比较紧张激烈的动画片,大人就特别要求他们多看。有一次我就看到一位妈妈要求孩子走那种三四米高的独木栈道,虽然有保护,孩子还是吓得哇哇大哭,妈妈却不让他下来。

我很怀疑这种“训练”是否真能做到让孩子不再害怕这些事,但是有一点非常确定,就是,总是被强迫做这样的事,会大大伤害孩子的安全感,他会特别担心:

如果我上了幼儿园,幼儿园老师会不会也让我做这些?如果我害怕,老师会不会批评我,认为我不够好?

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言,人的安全需求是除了生理需求之外的一个基本需求,在它之上,才是爱与归属、自尊与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如果孩子进入一个新环境,连“我是安全的”都感受不到,你怎么可能期待他会有积极投入的行动,有更好的表现,并积极寻求认同和自我实现呢?

第五个细节:喜欢的东西,不会突然消失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是偶尔三五天喜欢上,有的是一直都喜欢,有的是精致的好东西,比如特别棒的乐高玩具,有的是在父母看来没啥意义,甚至又脏又破的东西,比如粘满泥巴的断树枝。

但无论它们是什么,只要不是有毒有害,会直接让孩子受伤,做爸爸妈妈的,最好都尊重孩子的这些“喜欢”,不要让它们突然消失。喜欢的东西会一直在,这会让孩子感到更安全。

真心爸妈家两个孩子都十几岁了,我们还留着好多他们小时候玩儿旧的玩具,装在玩具箱里,放在架上。其实好几年都不会有人动它们,但孩子们就是喜欢留着,每次热爱断舍离的真心妈妈想把它们清理掉,孩子们都会要求:“留着吧”。

一些父母可能会想,你不让我收拾,那我趁你不注意丢掉总行了吧?我觉得这样不太好。心爱之物突然不见,对谁来说,都不是好感受,它会让人觉得受到威胁。

那么,以后孩子大了,总会经历一些“失去”,现在不让他经历,会不会保护过度?我觉得不会的。尽管有些东西一定会失去,但至少爸爸妈妈需要帮孩子建立这样的认知:在自己的家里,心爱之物会受到保护,家是一个安全基地。这是基本的安全感。

第六个细节:不会突然得到意料之外的反应

孩子对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回应是什么样的,会有所期待,比如笑着说话时,会得到父母的微笑回应,撒娇时,会得到父母充满爱意的接纳,做了一件小小的错事,不会遭到大大的惩罚,提一个小小的要求,不会遭到严厉拒绝。

如果父母的回应总是在孩子的期待之中,孩子的安全感就会非常稳定。

但显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如此的幸运。一些父母给孩子的回应是不确定的,很大程度上要看自己当时的心情。心情好的话,可能会特别热情地回应孩子,心情不好的话,哪怕是孩子笑着来找你说话,也可能突然大声呵斥他,把孩子吓得不知所措。

这样阴晴不定的回应方式,会让孩子非常困惑:我到底什么时候能得到什么样的回应呢?我到底怎么做才能得到预期回应呢?也会让孩子变得特别谨慎:我得学会察言观色,免得一不小心就被大吼一顿。

在家庭中有这样经历的孩子,到了幼儿园或者学校,都会很难融入,因为他们不知道,和其他成人相处,会不会也有同样的遭遇。

总之,孩子的安全感来自感到稳定,确认不会有不可预知的风险。

这种感受就像走在河边,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感到不安全,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不是发生极其意外的情况,河水不会暴涨、堤岸不会坍塌,即便河水很深,他也会感到安全。但是走在沼泽地上,绝大部分人都会感到不安,因为他不知道,哪一步迈出去,会踏入泥潭,面临灭顶之灾。

所以,除了充足陪伴和及时满足,爸爸妈妈还需要特别留意,通过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为孩子打造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帮助孩子培养持续、稳定的安全感。这将是他未来面对新生活、新环境时的重要心理根基。

相关阅读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主要原因


一般情绪较稳定,自控能力强的父母,在亲子沟通上少用威胁与回拒,通常都能培养出具有安全感的下一代。

为人父母者,问自己这个问题:“你有没有把孩子当孩子看待?”这问题有点矛盾,但是这的确是个普遍潜在的问题,困扰着无数家长。

你会不会有这样的疑惑呢:“我们的父母,有时把孩子当成学生一样来管,而不是把他当成孩子来教,我觉得这样的偏差,不但会使孩子觉得你不友善,而且也会影响亲子关系,因为除了功课和成绩之外,你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话题跟孩子谈心。”

不少父母把孩子当学生一样要求学业表现杰出,连家里好像也变成了补习中心一样,周末的补习和辅助课程多得让人吃惊。即使现在已是年中学校假期,请问问你身边的父母,有多少孩子必须在这期间,照旧上补习课和各种活动,根本没有轻松的时间。

新一代孩子价值观变了样

现代父母所承受的压力,跟上一代父母完全不同,最关键的是社会转型,学校也转型,他们得面对生活费高涨,更棘手的亲子问题,沉重的工作负担,还有学校的压力。另一方面,孩子的接触面更广,包括电子与媒体资讯爆棚,新一代孩子的价值观也变了样,已更懂得自己要追求的是什么,可以拒绝什么,这些东西都是让父母始料不及,甚至是冲突的源头。

现代孩子觉得爆粗口是等闲事,但是父母却无法接受。现代孩子接触电脑、电视节目、电影等等,对说粗话习以为常,但是,他们却没顾及说粗话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觉得父母反对,是不讲理的,更觉得他们是落伍的。

期望跟父母有更多快乐时间

我们经常问孩子他们对家里(父母)有什么期望时,他们的答案是:能跟父母和家人有更多快乐的时间。”这个小小而简单的心愿,却在现代生活和繁重的课业中,变得遥不可及,甚至是很奢侈的。

父母担心孩子在生命(生活)中输了人,是否能克服种种挑战,也担心他们误入歧途。往往父母接到老师的电话,即使对方只是表达对孩子的关注之情,父母也会把它诠释为自己是个不称职、失败的父母,因此把更多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这反而变成一种恶性循环,不利亲子关系。我们把这种父母称为‘over-parenting’!”

把目标定得太远

举例一个过分为孩子操心的父母来说:“这个妈妈看到六岁的孩子仍旧绑不好鞋带,非常气愤地说,这样将来你出国时怎么生存。这话扯远了,父母对孩子要有目标,但是不能把目标定得那么远。孩子也承受了无谓的压力。

“当父母过分投入于解决孩子的各种问题时,将会忽略跟孩子进行有效的辅导(指导),变成让孩子感到厌恶的唠叨、爱操控的家长。当缺乏正确的沟通时,进入少年期的孩子会变成叛逆,觉得父母只珍惜他们所取得的好表现或良好的行为。”

亲子沟通少用威胁与回拒

在教养孩子的原则上,父母仍然不可以太宽待,有些父母认为跟孩子做朋友最好,但是这有时反而会失了分寸,孩子无法对父母有所敬畏。我觉得最好是做个友善的父母,让孩子容易亲近,没有太多距离。父母应该适当地使用其权威,让孩子更有责任感。父母应该是家里的导航者,甚至让孩子觉得家是一个避风港,无时无刻都能找到安全感。

一般来说,情绪较稳定,意志较坚定,自控能力强的父母,在亲子沟通上少用威胁与回拒,通常都能培养出具有安全感的下一代。

最后要提醒的是,亲子关系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学习的一条道路,如何彼此生活,如何更好地沟通,用爱心携手创造更完满的人生。当孩子长大后,回头看年少岁月,觉得童年充满快乐的回忆,跟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感情美好,这才是一个成功的亲子关系。

孩子没有安全感就粘人


“谁不给孩子安全感,孩子就粘谁”

我听到许多妈妈讲,孩子是她一手带大的,所以特别粘她;孩子是保姆一手带大的,所以特别粘保姆;孩子是奶奶一手带大的,所以特别粘奶奶。

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都会说:对这句话,大家不是很理解,因为她们从来没有吓唬过孩子——在一个不用“如果不听话,大老狼会把你叼走”、“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吓唬孩子早成为基本常识的年代,相信现在没有人这样做了,但孩子们为什么仍然没有安全感呢?这是因为我们太爱孩子了!

“爱”怎么会造成孩子没有安全感呢?这是因为心理不成熟的我们,会将自己的“爱”及“珍重”通过表情和语言一览无余地表现在孩子面前。孩子稍微磕拌一下,就会哎哟大叫;孩子被其他孩子推一下,就会噢地惊呼;尤其是那些保姆和老人,因为是给别人照看宝贝,心理非常有压力,为了告诉自己、也告诉宝贝的父母,就会将这种一惊一乍的行为表现得更为夸张。

我们的孩子正处在“吸收性心智期”,他们要从环境中的人那里获得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如果跟他在一起的人这样小心亦亦,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这就是没有安全感的根源。

这样的孩子一步都不能离开那个使他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人。如果父母、老人和保姆同时在带这个孩子,而保姆最具这种特征的话,孩子遇到不舒服和危险时,就会去找保姆而不去找自己的父母。在孩子“吸收性心智期”,我们最好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吸收没有任何内在建构的人的精神状态而形成孩子自己的精神状态。

看看布丁妈妈是如何诠释的吧,作为妈妈的你是否有同样的经历呢?

这篇文章“谁不给孩子安全感孩子就粘谁”。讲的是像布丁这么大的孩子正处在“吸收性心智期”,他们要照从看他的人那里获得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如果跟他在一起的人凡事小心翼翼,遇到磕磕绊绊就会大惊失色,孩子被其他孩子推一下,就会噢地惊呼,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这就是没有安全感的根源。以后什么事情都会依赖那个人,遇到危险和不舒服时就会去找这个人。

我们这样对待过布丁吗?有过。一岁三个月的布丁随地小便,完事后,刚想拍拍屁股走人,熟料一脚踩上,一打滑,哐当,了个腿朝天,头朝下,布丁爷爷快速跑过来,义愤填膺状,狠狠踹了两脚地板,抱着布丁颠了又颠,哄了又哄。某日,布丁在床上跳舞,旋转着到了床沿处,正自我陶醉状,我见状惊恐万分“啊...声扑过去抱住布丁,颤颤悠悠地说“妈呀,幸亏没掉下去”,布丁莫名其妙,其实人家完全能把握好度,知道啥时候该用华丽的转身,完全不用担心坠下舞台。还有,布丁曾被KFC的门卡过一次手,我当时一个人带着布丁在银广KFC门口,看到布丁的手硬生生的被挤进去,我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在布丁的手拿出来后,我惊慌失措的一边安抚布丁,一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用颤抖的声音一遍遍喊老公的名字。布丁无大碍,但我六神无主、高度紧张的样子,吓坏了她,布丁紧紧搂着我不敢松开。

都是源于爱,源于对布丁无微不至的呵护,才希望布丁生活的空间里全是安全的东西,即使发生了不安全,也要从感情上淋漓尽致的把担心把心疼表现出来。

但更多时候,我们对布丁有些不在乎。刚会爬的布丁,喜欢向茶几底下冲刺,茶几的高度正好是她爬行时抬头达到的高度,我曾用手护住茶几边缘,防止她磕到碰到。她姥爷禁止我这样做,说“她碰到一回后,就知道低头出入了。”果不其然,布丁在被撞过几次后,能准确得把握好低头抬头的频率,顺利通过茶几底部。布丁现在知道开水,发光的灯泡,冒热气的粥都是热的,她不会轻易的去动,我们没有强制性制止她不许动,这些都是她自己靠触摸和观察摸索出的经验。

我们生活的环境不是绝对安全的,我们对孩子的保护也有限度。在我们能力范围内,为孩子提供安全的环境,余下的只有让她自己去体会去经历,给她足够的爱心支持,适当的放手,她才能体验到什么是安全感。“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他支持,不需要的时候给予他自由”

还有种说法是,有安全感的孩子能正视分离。这点我赞同。分离时孩子的哭闹和平时的粘人是孩子表达感情的相似方式。布丁一直能正视分离,在她很小的时候,我就会告诉她,妈妈离开,要去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她都能欣然接受。布丁从小是奶奶带大的,在奶奶出门或回家的时候,只要给布丁说明,布丁就会摆摆手说再见,因为她知道我们是爱她的,是说话算话的,会准时回来,所以她放心让我们出去。

布丁是个不粘人的小孩,我很欣赏这个小孩通情达理的做派。

孩子缺乏安全感怎么办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安全感,而带来安全感的东西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那么孩子缺乏安全感怎么办?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相关介绍吧。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日常特别爱黏着大人、不是很合群、独立性极差?遇到小小的困难就畏缩不前,追问之下回答说“我害怕被拒绝、害怕失败”,一时竟让大人语塞无以回答。

你以为这些成长问题不过是阶段性的,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他/她自身便可以克服。或者单纯的将这些问题定义为“胆子小、抗挫折力弱”,殊不知,它们背后隐藏着孩子「安全感缺失」的大问题。

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被接纳,父母需要从小为孩子种下“无条件接纳”爱的种子,遇到问题不躲避去纠正,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孩子面对未来的底气及胆量。

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1.经常需要父母陪伴身边,需不停的陪伴做事,占据父母全部精力。

2.遇到事情不想解决办法,而总是喜欢哭,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

2.不愿尝试挑战,不愿承担失败的后果,害怕被拒绝,害怕失败。

安全感的重要性

安全感是构建完整自我体系的关键,能够区分能力范围内力所能及与需要努力的部分,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边界认知。

1.安全感是儿童智力、专注力、记忆力发展的基础

2.安全感是儿童自我系统建构的核心要素

3.安全感是儿童拥有社交力,高情商的起点

4.安全感是保证个体身心健康,快乐幸福的源泉

安全感是什么?

1.稳定

外部环境(人、事、物)

在孩子生命的开始两年,不要频繁更换抚养人,要帮他建立规律的生物钟,保证大脑正常发育。保证外部环境事物的稳定,不要在开始阶段给予他们太多刺激。

内部环境(心理环境)

作为独立个体被尊重,关注孩子情绪上的变化,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共同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

2.可控

人:父母对孩子的需要积极敏感的反馈

事:可获得成功体验,可通过不断练习掌握技能

物:玩具不要总换,不要常搬家,不要过早带到公共场合

影响安全感的因素

1.母亲怀孕的状态:母亲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喝酒、抽烟、臭脸都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的生活作息是否规律、情绪是否安定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以及先天的身体健康情况。

母亲产后的状态:自信的恢复、情绪的调控、社会支持

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2.来自父母亲的反馈:需要及时反馈、反馈的一致性、反馈的积极性

如何让孩子拥有安全感

1.用心的陪伴,不要跟孩子长时间的分离。

2.父母要保有积极的情绪,常常微笑。

3.身体的接触不要少,需时常抚触、拥抱和亲吻孩子。

4.营造有爱有规则的家庭环境,父母双方给予孩子一致的关注,忽视及冷漠都是安全感最大的杀手。

安全感是伴随一生的心理需求,或许在爸爸妈妈们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忽视了它的存在。不妨借由自己育儿的过程,将心态放轻松,陪同孩子一起去成长并不断自我成长,找回属于自己的安全感。

宝宝不安全感的来源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一:

不容分说抱走自己的陌生人

在6个月以前,小伟是出了名的“大方小子”,妈妈抱他出去,街坊邻居任何人想亲近一下“漂亮宝宝”,他都张开双臂让人家抱;到了1岁以后,小伟似乎越来越严肃和腼腆了,不仅爸妈的朋友和同事抱不了他,就连护士阿姨把他接去打针,刚抱到怀里,小伟就使劲挠人家的脸;入园时也是这样,老师把小伟抱过去暗示小伟妈妈快走,小伟竟在老师怀里“滚地龙”一般地哭闹,把老师的衣服揉得稀皱。到后来,小伟简直不能看到医院和幼儿园的门,一看到,就返身搂住妈妈的脖颈,死也不松手!

消除不安的对策

专业儿童医院研习过幼儿心理学的资深护士都知道,强行把孩子抱过来打针输液,与经过沟通后,由小孩妈妈抱过来的孩子,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完全不一样,前一种小孩会哭得如“上刑”一样,他会觉得护士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谋害”他,他会拼力反抗,这会增加治疗的危险性。陌生人本来就是孩子心目中的“不安全因素”,妈妈怎能在他被抱走时不声不响?孩子被护士治服,顺利打了针回来后,在情绪上,也会很长时间不谅解妈妈,以闹别扭的方式来诉说委屈。正确的方案是首先花时间建立护士和孩子之间的信任。不少专业儿童医院专门安排了护士“引导员”,先由这些“引导员”与孩子一起在医院的活动室(玩具城堡)中玩,等孩子充分信任这些护士后,“引导员”就可以变身为“输液护士”,专门为孩子打针了。这一过程中,妈妈都应全程陪伴,给病中安全感特别薄弱的宝宝以充分的抚慰。

而小班的老师,也不应该粗暴地打断宝宝和妈妈的“长篇告别”,硬性把孩子从妈妈怀里抢过来,这一举动很显然是将幼儿园的环境置于妈妈代表的温暖的家的对立面,宝宝很自然地觉得幼儿园老师很凶、幼儿园生活一点也不自由、幼儿园宝宝一点也不快活……何妨等宝宝“告别完”,再让妈妈交给老师?事实上,所谓“冗长的告别”,最长也不过多花区区三四分钟而已。而这三四分钟赋予孩子的安全感,将影响到宝宝在幼儿园半天乃至一天的情绪。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二:

分房睡,哭得声嘶力竭也没有被理睬

辉辉1岁,断了奶,妈妈就让他睡到自己的小房间里去了。辉辉的妈妈留过洋,推崇西方凡事讲独立的养育方式,她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两句话是,“人家国外的小孩,三四个月的时候就独自在房间里睡觉了,辉辉现在才单独睡,已经够晚。”“孩子哭了用不着马上抱起来哄,要不然会惯坏他。”的确,在辉辉妈妈的坚持下,辉辉少则哭半小时,多则哭一小时,也就昏昏睡去。没等妈妈得意完呢,辉辉奶奶从山东来看孙子,怎么逗弄怎么觉得这孩子不活泼,当知道儿子儿媳让这么小的孩子单独睡时,奶奶很不高兴,说,“他才多大?他爸爸两岁的时候我还没给断奶呢,现在走南闯北比别人有出息得多……”奶奶坚持要辉辉跟自己睡,还要辉辉妈每天等孩子睡沉了才走开。倒底是谁的说法有道理?

消除不安的对策

这一局婆媳对垒,辉辉奶奶更有道理。孩子从出生到大约5岁左右,最好和父母睡在一起,不一定在一张床上,但必须距离足够近,以便孩子在感觉到寒冷、饥饿、黑暗、有便意等需要时,马上能得到父母的照顾和安慰,否则,孩子会感到不安全。而一个内心有深深不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很强的占有欲,总是想要控制别人,而且惧怕各种变化,这些不良心理过度强烈,往往使一些人通过极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从一出生就开始的,婴儿对温度、气候、饥饿都很敏感,父母把他放在另一间屋子里“锻炼”,会让孩子的不安变得强烈。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婴儿啼哭的时候,父母及时抱起他,用自己的体温和触摸,安抚他,让他感觉到外界的环境也是安全的。孩子可以在5岁以后再与父母分开睡,这个时候锻炼其独立精神并不算晚。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三:大型玩具进我家

圆圆8个月大的时候,舅舅给她买了一个塑料吹气玩具——一只吹足气后90公分高的红色梅花鹿。圆圆第一次看到这只比自己还高的玩具鹿时,瞪大眼睛端详对方片刻,马上咧开嘴巴大哭起来。妈妈判断是玩具吓着了圆圆,忙让奶奶把玩具收起来,自己抱起圆圆哄她。本以为这样做孩子马上可以安定下来,谁知,圆圆见玩具鹿被拿走了,使劲在妈妈的怀抱里扭动身躯,用目光满屋搜寻那只玩具鹿的身影。可是,再一次见到鹿,圆圆又哭了。就这样,这只尺寸有些大的玩具变成了圆圆妈妈心目中的“魔鬼鹿”:见不到它,圆圆要找它,见到了又哭;简直像冤家一样,互相离不开,见到了又会哭。

消除不安的对策

一面把身体藏进爸妈的怀抱里,一面用一双泪眼越过父母肩头,或透过小小的缝隙去寻找那个让自己害怕的对象,小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举动呢?为了解释这种矛盾与不安的来源,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就是做出一系列尺寸巨大,高度在3~6米之间的充气家具放在巨大的充气城堡里,让大人走进去。这个实验可以帮助父母解释“充气玩具有什么可怕的?”当我们跌跌撞撞地走在这些仿佛从巨人国运来的家具中间,感受到它们的挤压感时,我们同样会感到自己是不安全的。宝宝的反应也是一样,当他看到比自己高大、色彩鲜艳、用一双大眼凝视自己的东西时,他的本能反应,就是寻求父母的保护。而当宝宝埋身父母怀中,他就觉得自己的力量足够与对方抗衡了,此时他便要求去寻找对方,观察对方,判断它和自己的关系,是可以相处的,还是需要拒绝的。所以,就出现了“魔鬼鹿”的现象。

此时,把鹿彻底藏起来,切断孩子充满矛盾的探索,并不是好方法。可以让孩子在你的怀中得到一定的安慰,然后视孩子的表现,鼓励孩子再次去“试探”对方。如果还不行,不妨买一个一模一样的,但是小一些的玩具,先鼓励孩子接触那个小的,叫它“鹿宝宝”,等孩子玩熟了,再抱他去见“鹿妈妈”;把充气玩具放瘪后再次吹鼓,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孩子旁观,尽可能用他听得懂的言语解释玩具的特点,也让孩子进一步认识它,并消除情绪上的不安感。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四:妈妈突然不见了

琳琳的妈妈是在琳琳满了1岁半以后,才结束产假回去上班的,这个时候琳琳的分离焦虑比半岁以内不懂事的小婴儿大得多,每次妈妈要走,琳琳都哭得很厉害,后来发展到看到妈妈换衣服、化妆也哭,琳琳妈妈就想出了一个“就地蒸发、金蝉脱壳”的策略:把上班要换的衣服都放在一个大挎包里,等到琳琳一转身、一错眼,她就拎着包包穿着家常衣服“脱逃”。琳琳妈妈是顺利走了,家里的人可遭了殃。以后一段时间,随着妈妈“逃跑战术”的升级,琳琳越来越疲惫,也越来越心事重重,尿床的频率也增加了。

消除不安的对策

琳琳妈妈想出“逃跑战术”来,很明显是厌烦了日复一日的解释和安抚,然而,这种“妈妈突然不见了”的局面引发的不安全感,可能远远高于让宝宝看着你化妆、换鞋,然后飞吻说“Bye-Bye”的正常告别法,琳琳的一系列反应包括尿床,都是妈妈的突然消失带来的不安所引发的。在宝宝的心里,妈妈如此这般地消失过一次,就可能随时随地像变魔术一样消失,这超出了宝宝的把握能力和接受范围,很可能造成孩子的性格向怀疑、不安、焦虑的方向发展。所以,记得宝宝在每天与妈妈分离时不高兴一会儿,是他正常的情绪宣泄,要允许他在这种宣泄中找到新的替代安慰。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五:

毫无防备的巨响

贝贝两岁的时候,跟脚跟得厉害,妈妈在客厅里打扫卫生,她也要抱着她的玩具箱过去。有一次妈妈在贝贝玩得正专心时,忽然开动了吸尘器,贝贝马上大叫跑出。妈妈觉得女儿胆小得有点搞笑,就没有过来安慰她,结果,贝贝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吸尘器放在哪个屋,她就不肯进哪个屋,妈妈怎么向她解释“没插电、不会叫”也没有用。

消除不安的对策

每一个健康的宝宝都会对外界突来的声响做出反应,反应的表现形式不同(如有的哭叫不已,有的安然处之),是因为孩子的感受能力不同。有些孩子(比方贝贝)是那种敏感型的幼儿,对外界声响反应敏锐,所受到的刺激相对也大一些,宝宝会以同样强度的表现行为,将骤然集结的能量发泄出去以获得内心的平衡,同时,宝宝也以这种方式向自己的爸妈或其他保护人反应自己不愉快的感觉,要求保护者予以关注。就允许孩子宣泄自己的不安,并倾听他对这种不安的“夸张”叙说。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去面对这种声响的突然性,并重建相应的安全感。

适应吸尘器的声音,需要妈妈注意不要在宝宝背对你时突然开动机器,也不该觉得宝宝反应大“很搞笑”。相反,开吸尘器之间要着重预报一下,妈妈甚至可以让宝宝和爸爸一起来模拟吸尘器的声音,看谁模拟得像;还可以让爸爸套上头套和布罩子,扮演“吸尘器”,一点一点将地板上的纸屑“吸”走(其实是用手拈走);最后,当宝宝也能扮演“吸尘器”的时候,她对“吸尘器”的恐惧感,自然不翼而飞。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六:大人情绪暴力

小磊的爸爸是在小磊出生这年辞职下来搞机电销售的,爸爸的本意是儿子出生后,开销变大了,希望经过自己的努力给儿子和妻子一份更好的生活,但是小磊爸爸却对推销的难度估计不足,连着三个月,手里的精密小机电没推销出去一台,倒贴进去无数的交通费和应酬费用。小磊爸爸的情绪一段时间里变得很焦躁,那天,7个月的小磊因为不肯洗头哭得打挺,小磊爸爸一下子怒火中烧,冲过去将小磊倒提在半空中,小磊的哭声停了半拍,然后变成了嚎哭,尽管小磊的妈妈和奶奶冲过来拦,小磊爸爸的巴掌没有落下去,但,小磊爸爸变了形的脸,和沙哑的喉咙,已经深深镌刻在小磊的脑海里。从此小磊完全变成了“双面人”,爸爸在时像只缩在一角的小老鼠、没嘴葫芦;爸爸不在时加倍地上蹿下跳。小磊两岁时家里买了一条狗,妈妈和奶奶悉心照顾这条狗,小磊去想着法儿折腾它,给它灌咳嗽药水,喂它吃“芥末小生”(一种芥末做的鱼皮花生),反正,爸爸怎么拿小磊出气的,小磊就怎么拿小狗出气。

消除不安的对策

有不少父母反映孩子出院后变得更粘人了,而且出现频繁尿床等退缩性反应,这一变化其实是患儿住院后安全感得不到保证出现的“症候”。患儿主要的拒绝情绪来自于:孩子超过6个月后对母亲的依恋变得十分强烈,认为住院是惩罚,而且害怕父母就此抛弃自己;对医院的环境不熟悉,生活不习惯,举目之下没一个熟识的人,缺乏安全感;认为那些奇怪的病床、推车及各式各样冰冷的医疗器械都像动画片里的怪兽一样,随时可能给自己增加痛苦,而消毒水的气味,也让患儿紧张,认为那是“怪兽屋”独有的气味;还有,患儿年幼时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入院后在语言沟通上有很大困难。身边又缺少妈妈这样一个必不可少的“翻译”,幼儿的话可能被误解或忽略,这让他们十分苦恼。

既然“非陪护病房”渐渐成为儿童医院的主流,父母该怎样利用一切机会安慰患儿,增添其安全感呢?首先要充分与护士沟通,将患儿的一些特殊表达方式跟护士说清楚,避免孩子的要求被忽略;其次,允许孩子对管床护士“跟脚”,鼓励孩子用各种方式暂时建立对护士的依恋。一旦孩子对管床护士充分信赖,一种暂时的、然而崭新而稳定的依恋关系就出现了,护士会成为孩子战胜不安的一个精神支柱;第三,探视时,每次解决一个对孩子造成心理困扰的小细节、小问题,比如患儿容易将护士的推车视作“怪兽”,认为推车一来小屁股就要遭殃了,父母不妨带孩子去熟悉推车,有一位妈妈甚至问护士要了一些推车上的绷带、胶管,又买了一副儿童听诊器给孩子,结果,孩子声称她是医生,开始为她的玩具娃娃打针、包扎伤口,不仅玩得不亦乐乎,还大大缓解了她住院的落寞和不安。

其实,婴幼儿有强烈的情感依赖,家长应该尽量满足,平时多给宝宝关心及爱心。让宝宝在爱心的沐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少一些不安全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