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向她的朋友、邻居夸耀:我的儿子不到两岁就认字和背诵诗文了!(招徕诸多炫目的眼光和赞誉)自此只要有机会这位妈妈就让他的儿子不厌其烦的在大家面前表演,妈妈得意洋洋,孩子无奈应付。

我们说孩子较早出现的所谓“超常儿童”外在表现其实质是好奇复制到好奇表现的现象。父母如果想持续实现孩子在这方面的优势,那么在有计划拓展其良好外在表现培育的同时,所应采取的态度是“忽视”,以及合理的避免“情绪引导”。

父母们都读过《伤仲永》的故事: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丐于邑人,不使学。

在这种情绪引导下,可能会使孩子更多地处于成长被动状态。从中我们能够理解到,由于成人的不良“情绪引导”,造成的结果是孩子潜能的泯灭,实在可惜!

延伸阅读

如何对待儿童上课走神


对待上课走神的儿童应采用以下措施:

(1)因材施教:根据儿童的气质特点正确地进行引导,并根据孩子的注意力特点进行培养,逐步提高其注意品质。强化儿童的有意注意,使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替进行。

(2)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加强责任感,对儿童的教育要形象生动,灵活多样,这样可以逐渐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3)提供专心致志的学习环境:尽量减少周围环境中的噪音,在学习环境中避免不适当的摆设。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玩、看电视。用自身的行为教育和引导孩子。

(4)培养孩子的自制力:除了在孩子学习时,采取一切措施来排除外来的干扰,还必须努力培养孩子内在的自制力,让孩子善于控制感情,约束自己的行为,克服内外干扰。

(5)心理治疗:主要可以采用行为治疗的方法进行矫正。可以采用正性强化及负性强化治疗,奖励程度应随儿童坚持埋头学习时间的长短而定。要注意开始不要要求过严,否则孩子难以做到。另外还可以采用父母与孩子比赛安静学习的方法,或让爱走神的孩子与邻居家的一个孩子一起学习,表现好了有奖励,这样一个孩子获奖,可以使另一个孩子增强对自己的控制能力。还可以采用放松训练及生物反馈治疗。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有张有弛地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易忧虑、紧张、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应进行必要的社会支持。孩子有了安全感以后,就容易安心,坚持学习,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了。

儿童早教: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宝宝口吃


儿童一旦孩子拥有口吃的问题,对其心理状态发展趋势的负面影响是挺大的。口吃给孩子的与人相处产生立即的麻烦,非常容易使孩子产生孤单、胆怯、腼腆和不自信的欠佳人格特质特性。而这种又通常相反加重孩子的口吃。实际上,口吃非常少是由于发声器官的器质缘故,而大多数是“烦扰之处”。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宝宝口吃?

假如孩子患了口吃,你何不试着一下“心理状态矫正法”。流程以下:

1.恰当示范法

您用一种和蔼可亲溫柔的小表情和心态,镇定自若地讲出一句话,让孩子跟随学一遍。孩子刚开始假如讲不太好,切勿心浮气躁,应细心正确引导。孩子稍有发展,立刻称赞激励:“对,就是这样渐渐地讲,你看看,比昨日又发展了。”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宝宝口吃?儿童

2.唱歌诵读法

口吃的孩子唱歌或朗读课文时并不口吃。这是由于这类語言主题活动中的节奏性相悖。您能够 有目的地和孩子一同唱歌、背课文、说童谣,使其把握語言的节奏感。再进一步正确引导他以读课文的节奏感来讲话,一点点地衔接。

3.迟缓会话法

平常孩子跟您交谈时,使他渐渐地讲,非常是开始第一句,乃至头一个字,更应慢而再慢。您应极耐心地聆听,不必忙碌插嘴,不能用插嘴替代孩子应说得话。孩子讲完话时,过一两秒,您再做反映,用慢节奏感回应孩子,并尽可能用孩子刚刚用过的词语。在您跟孩子那样有目的地会话时,最重要的是要尽可能显示信息您对我对你的爱。

4.节奏训练方法

孩子说非常容易结巴的句子时,您能够 打拍子,打一拍说一个字,一字一字慢说。还可以运用音乐节奏伴奏音乐训练。那样的节奏训炼通常会接到立即见效的实际效果。等这种句子被提升,说起来已不艰难了,也就不需要节奏了。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宝宝口吃?儿童

5.角色扮演游戏法

口吃的孩子讲话时也有一种状况通常不口吃,那便是在他并不大注意自身发言的情况下,或者自说自话的情况下。由于这类状况下他并不大在乎他人对自身的心态。因而,您能够 让孩子借手机游戏之机,饰演某一人物角色,使他觉得并不是自身在讲话,只是“人物角色”在讲话。常常饰演人物角色讲话,孩子也就忘记了自身的“口吃”,然后,再慢慢地转移到日常口语中,口吃也就获得了纠正。

在使用所述纠正技术性全过程中,再激励孩子多参加活动,多触碰小伙伴,提高信心,除掉不自信。

口吃“标识”不能随便贴

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宝宝口吃?孩子讲话有一种状况不用纠正。那便是孩子忙忙碌碌、匆匆忙忙中跟成年人谈起话来,非常快的节奏感,正中间就拥有好多个“结巴”。它是孩子们的特性,谈不上口吃。便是成年人,基本上每一个人都是有“结巴”的情况下。这能够 叫短暂性结巴,在孩子2~五岁全部学话的环节都是出現短暂性结巴,这与那类一惯性力结巴是两码事。对孩子短暂性结巴,能够 没去管它。千万别轻率地给孩子贴“口吃”的标识。由于那样真能把孩子的短暂性结巴,引到下意识结巴上来,而变成真实的口吃。

儿童多动症,家长该如何对待?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医学名称为轻微脑损伤综合症(MBD),也叫学习技能障碍症。多动症主要分两类型即注意障碍及注意障碍伴有多动都称多动症。多动症主要表现是: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多动症是自从幼年就有的,可延续到成人,但以学龄儿童症状最为突出,据统计有5—10%学龄儿童患有多动症,男孩比女孩多,比例5:1,其中65—80%多动症儿童出现学习困难。

多动症常见的表现形式

1.经常出现手脚多动或在座位上扭转不停,难以完成某件事。

2.做作业或游戏时,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经常干扰其他孩子。

3.平时讲话过多,他人讲话时,经常插话或被他打断,别人和他讲话时,经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4.对提问经常出现反应迟钝。

5.难以排除对立情绪,理解困难,经常不能完成作业。

6.在学校或家中经常丢失必需品,如丢失玩具、笔、书和作业本等。

7.经常出现冒险性行为而不顾后果,如盲目在大街上奔跑。

家长对待儿童多动症的方法

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多动症是一种疾病,不能歧视打骂多动症患儿,更不能侮辱其人格,损伤其自尊心。发现其品质中的闪光点,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但对患儿的打架伤人等攻击性行为、破坏公物等破坏性行为以及说谎逃学等不端行为,应像对待正常儿童一样坚决制止,不可袒护。对待多动症的患儿,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发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可让他从事感兴趣的活动,如看画册、听故事。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可有意识地让他下棋、画画等,锻炼注意的集中性、持久性。但是,要求孩子学习做事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疲劳。

2.培养孩子善始善终的习惯。孩子做事时,往往容易受外界事物干扰的影响,如别人的交谈,窗外的声响等都会使孩子放弃手中正在做的事情。因此,家长对孩子做事要多关心和指导,加以肯定和表扬,鼓励他善始善终做好每一件事,坚持把每一件事做到底而不半途而废。

3.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要提高孩子的认识,让他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帮助孩子逐步学会正确判断和评价自己的行为;要制订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作为孩子的行为准则,让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把过多的精力引导发挥出来。对于这类活动过多的儿童要进行正面的引导,家长和老师要组织他们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爬山、跳远等,使他们过多的精力能释放出来。但是,在安排他们进行活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危险。

5.带孩子到医院,请医生进行心理治疗。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矫正治疗孩子的多动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耐心地对其教育引导和矫治,切不可采用打、骂等粗暴的手段,否则不但不能达到矫治的目的,而且有可能使其加剧,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小聪明


不知从何时起,宝贝开始学会耍“小聪明”了:为了让爸爸多讲一个故事,睡觉前故意磨蹭;为了“骗”奶奶多给自己一杯饮料,吃饭时吹嘘自己能吃三大碗;不想上幼儿园,就假装生病……这些小伎俩,常常让大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然而,究竟该如何对待孩子的这种现象呢?

聪明的谎言,别打击

案例:阳阳升中班的时候搬家了,转到了新的幼儿园。开学才两个星期,阳阳已经拿回家五六个小红花了,大家都夸阳阳表现真好。有一天,爸爸去接阳阳,在幼儿园门口当着老师的面问阳阳今天有没有得小红花,阳阳红着脸支支吾吾不吭声。之后,通过询问老师才知道,新幼儿园不给表现好的孩子发小红花,阳阳拿回家的是他自己在手工课上剪出的小红花。

怎么做:阳阳爸爸认为这是不诚实的行为,应当严厉批评,但阳阳妈妈认为不能粗暴对待孩子。妈妈做了一个小本子,告诉阳阳,如果觉得自己表现好,就把自己的表现告诉妈妈,妈妈会给他在本子上画一朵小红花,但不能再说谎。

点评:阳阳的行为,属于“欲望满足型”说谎,这是儿童为满足想像中的愿望而无意中采取的偏差行为。阳阳想用虚拟出的“小红花”来证明自己表现好,说明他很想做一个好孩子,他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如果家长单纯因为孩子说了谎而责备孩子,会让孩子误认为自己的愿望也是错误的,从而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用善意的方法引导孩子善意的愿望,才能有积极的效果。

聪明的把戏,别炫耀

案例:婷婷这几天总说她在幼儿园里写字每次都是第一名,不过大人却并没觉得她的写字速度有提高,这是怎么回事?这天,幼儿园的老师告诉来接婷婷的爷爷,婷婷做书写练习的时候常常把字写得很大,这样很快就能写满一页纸,但字数比别人少很多。

怎么做:回到家,爷爷得意地把婷婷耍的这个小把戏告诉了她的爸爸妈妈,还说:“我的孙女真是越来越聪明了!”婷婷的爸爸妈妈哭笑不得,但当着老人的面也没有办法反驳。过后,爸爸妈妈单独给婷婷讲了只追求速度不要求质量的害处,还告诉她爷爷的夸奖是因为喜欢她,这种做法其实并不“聪明”。

点评:小聪明不等于大智慧,显然孩子还不明白这个道理。而一些老人由于“隔辈儿亲”的缘故,反而会夸奖孩子的小聪明,这无疑纵容了孩子的行为。家长一定要及时给孩子讲明道理,让孩子有正确的认识,不要因为老人的炫耀而将小聪明继续耍下去。

聪明的借口,别中计

案例:五岁的玲玲一直很活泼外向,可是,最近她似乎变得“胆小”起来。每天晚上练琴时间一到,她总是小心翼翼地走到钢琴旁,又触电似的“弹”出房间,尖叫着:“有虫子!真吓人!”玲玲家住郊区,屋子里难免有些飞虫出没。每回玲玲一叫,爸爸妈妈都要忙活半个多小时帮玲玲把虫子清理干净。这样一来,玲玲每天练琴的时间就少了很多。玲玲的父母很困惑:女儿的胆子一直不小,却为什么这么怕琴房里的飞虫呢?

怎么做:慢慢地,玲玲的父母了解到,让玲玲这样做的原因是,有一次她在老师家学琴的时候屋子里飞进一只蝙蝠,老师花了好长时间才把蝙蝠赶出去,于是那次钢琴课的时间就缩短了。之后,玲玲就开始以“怕虫子”为借口磨蹭了。发现了这个情况,爸爸妈妈没再帮玲玲捉过飞虫,而是顾左右而言他。如果玲玲继续磨蹭,就会推迟睡觉时间,让她弹够规定的遍数。几次之后,玲玲不再嚷嚷有虫子了,每天主动按时练琴。

点评:玲玲讨厌的不是飞虫,而是弹琴。如果大人就事论事地给玲玲讲虫子不可怕、要勇敢之类的道理,就中了孩子的“圈套”。轻描淡写地对待孩子的借口,坚持让孩子完成任务,孩子就会知道任何理由都无法推托自己该做的事,也就不会再耍小聪明了。

聪明的掩饰,别揭穿

案例:四岁的平平和两岁的表弟在一起玩。玩着玩着,表弟突然拿走了平平手里的玩具枪。平平很生气,举起手来要打表弟的头。这时,他发现奶奶正在不远处看着他,机灵的平平马上收回拳头,做出抚摸表弟头发的样子,边摸边笑嘻嘻地对奶奶说:“他的头发毛茸茸的,好可爱啊!”

怎么做:奶奶知道平平是要打弟弟,只是怕奶奶责备他,才临时改了主意。这说明平平知道打人是不对的,因此不用再对他讲道理,也就无须揭穿他的想法。于是奶奶故意夸奖平平:“平平真有大哥哥的样子,知道把玩具让给弟弟玩了。平平再带弟弟去喝点水好不好?”平平点点头,高兴地领着表弟去厨房了。

点评:虽然三四岁的孩子已经懂得了不少道理,但偶尔还会犯错。如果孩子发现大人看到自己犯错的时候马上耍个小聪明掩饰自己的行为,说明他有了足够的是非观念,只是需要时间和大人的持续引导才能坚持。这时,大人不必马上揭穿、急于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而应当鼓励孩子的正确行为,淡化他的“错误”,强化孩子对正确行为的认识。

小聪明不见得是智商高的表现,但也不一定意味着孩子性格顽劣。从“实话实说”到“耍小聪明”,其实是孩子在努力地以更高级、更复杂的方式来探索世界的过程,是孩子从单纯的“直接要求”到具备丰富思想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的“小聪明”,将“小聪明”引导成大智慧。同时,孩子是一张白纸,时刻记录着家长的言行。如果发现孩子学会耍“小聪明”了,家长也要问问自己:平时敷衍孩子的借口是不是会被孩子看破并学到手?曾经给孩子的许诺是不是会按时兑现?只有家长做到言行一致,孩子的心智发育才能更加健康顺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