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黑是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轻度怕黑是正常的,但如过分怕黑,甚至惧怕黑夜,将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孩子怕黑天不是天生的,基本发生在3岁以后,是孩子开始初步接触社会并渐渐懂事后才出现的。

孩子怕黑,影视节目造成的影响最大,再者是成人的吓唬,也有的因幼儿胆小、娇气和孤独造成的。由此可见,外界的环境,成人的言行是形成孩子怕黑心理的主要因素。如何清除孩子怕黑的心理呢?

1、要有选择地引导孩子观看影视作品。影视中的一些恐怖镜头,如伴随着黑夜出现的蒙面人、妖魔鬼怪等给孩子造成了“黑夜等于魔鬼”“黑暗都是可怕的”心理定势。有的孩子从此开始怕黑,以为黑暗中总有许多吓人的东西,不敢走夜路,晚上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因此,有条件的家长最好陪孩子观看影视节目,对其中的恐怖镜头要正确的解释,及时地进行引导。

2、成人不要用一些不相干的事物吓唬孩子。有的家长为了制止孩子哭闹,经常用“黑房间里的老鼠专咬不听话的孩子”、“再哭就把你关到黑房子里”等吓唬孩子。这样,黑房子、老鼠、壁虎、小虫等成了可怕的东西。由于怕黑,孩子对与黑暗有联系的事物避而远之,更不用说去观察、接触和探求了。因此,吓唬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不可取的。Zj09.CoM

3、成人在孩子面前不能有怕黑的言行。一些年轻的母亲自己怕黑,带孩子走夜路时显得紧张、焦虑不安。成人的这种不安情绪极易感染给孩子,加剧孩子怕黑的心理。还有一些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更怕黑,原因是老人迷信,经常给孩子讲迷信故事,使孩子相信妖魔鬼怪不是虚构的,而是实际存在的。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长应扮演勇敢的角色,如孩子进入房间害怕时,家长可先打开灯进去,在孩子面前对房子搜寻一番,告诉孩子房间和白天一样安全的。平时,应告诉孩子黑暗并不可怕,黑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不清外界。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爱抚和关心,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锻炼孩子,培养孩子的信心,增强其安全感。

相关推荐

怎么办?!怎么办?!


怎样纠正小儿口吃(转)

口吃与一些小儿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强及精神紧张有关,当然也与周转人对口吃小儿的态度有关。遇到小儿口吃,可温和地请小儿模仿成人的发音再说一遍,有进步时给以表扬。鼓励小儿树立信心,主动练习,养成不慌不忙和从容不迫的发章习惯。一定要避免周转人的饥笑和嘲弄,千万不要重复或模仿,如果这样,不但不能矫正小儿的口吃,反而在小儿的大脑皮层上强化了口吃的兴奋点,口吃就不易纠正。

如果在有条件的家庭或托儿所、幼儿园,能配合音乐、舞蹈,培养小儿掌握不急不慌有节奏的动作,对矫正小儿口吃,也是有效果的。

心痕的回复:(写于11/8/008:50:34AM)

你在摇篮搜索中,输入“口吃”作为关键字,可以找到不少这方面的文章,看一看,心中就不慌了。

一般这种情况,做父母的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太着急,孩子见大人急了,自然也会着急,说话时又有了压力。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慢慢的就会好了。

宝宝胆小怎么办


友:我有一个3岁的女儿从小就特别聪明,10个月就能走,1岁就能讲好多话,会唱好多歌且非常好听,不变调,讲话也非常老到,在幼儿园里很得老师喜欢。但她胆子很小,主要是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碰到历害的就非常害怕,有时比她小很多的她也不敢去争回自己的东西,令我非常苦恼。有时我会责备她但收效不大,她似乎天生就不会打架,从没打过别的小孩,请问专家,我怎样才能帮她克服这种心理,正常的与人交往。

茅于燕:胆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性格的,也有环境造成的,比如遭受到欺侮因而在交往时退缩等等,而且先天的和环境的往往交织在一起造成问题。

儿童的性格千差万别,在良好的教育和环境中,都可以正常发展,成为良好的性格。

胆小是一种退缩行为,但在良好的教育和环境中,也会适当改变,与人正常交往。

对待胆小的孩子,可以试着采用以下的方法:

第一,思想上认识孩子是胆小的性格,但并不是“坏”,不要苦恼,要积极对待。

第二,和孩子讲道理,小朋友如果抢了她的东西,要礼貌地要回来,对方不给,可以找老师,不要放弃又退缩。

第三,和老师联系,把孩子这种性格对老师讲,当发生问题时,希望老师支持她,并教育对她不友好的小朋友。

第四,常带孩子去有孩子的邻居、亲友家串门,给她创造小型的交往环境,如果发生争执,可以现场处理。而且和她在一起玩只有一个小朋友,场面比较好对付。

第五,常常讲些勇敢的小朋友的故事,用故事中主人翁的行为来间接地教育她。

第六,打架,也就是对抗行为,在儿童发育成长的过程中,常会碰到双方不一致的事,往往会互相打起来。这并不是应该鼓励的行为。家长在这里说:“他似乎天生就不会打架,从没打过别的小孩”,好像打架是好行为,不打架是懦弱、是没骨气、这就错了。碰到孩子们打架,应该拉开,分别谈话、教育,让他们认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什么是好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碰到问题(比如大家都想玩小汽车,而小汽车只有一辆)应谦让(让对方先玩),而不是抢夺,甚至进行人身攻击,使对方受到伤害。这些道理多讲了,你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都会接受,而表现在行为中,你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绝对不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去和别的孩子打架(当然,适当的自卫还是要的,但这不是反击),好像这才是“英雄”,你的言词中好像有这个意思。

宝宝认生怎么办?


Q:宝宝8个多月了,开始认生了,一看到别人看他,就开始哇哇大哭,别人抱他更是不行,原先五、六个月的时候一点儿也不认生的,怎么现在就那么认生了呢?

A:8~12个月大的时候,宝宝开始认生了,这是宝宝自我意识发展的正常反应,也是宝宝正常的依恋情结。这时期宝宝对人的分辨能力已经较好,可以认出自己家里的人,出现认生现象,但和不认识的宝宝交往却没有这种情况,他们能在与同伴交住中获得乐趣。

爸妈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让宝宝多与小伙伴们接触、交往,从而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应该让宝宝有更多机会和不同的人接触,扩大宝宝的交往范围。带宝宝到社区广场、花园绿地等场所,让宝宝看看周围新鲜有趣的景象,感知不同人的声音和长相,特别要注意让宝宝体验与人交往的愉悦,逐渐地降低与陌生人交往的不安全感和害怕心理。

对成人的认生并不是不好的现象,而是宝宝发育的一个阶段,如果宝宝特别认生,可暂时避开生人,先训练宝宝多与熟人交往,慢慢地宝宝对生人也就能够接受了。

宝宝抠门怎么办?


朵朵2岁多了,忽然之间变得很抠门,什么东西只要在她手里就别想要出来,而且别人给她的东西一定毫不拒绝的接受,有时候明明是别的小朋友的东西,也一定要抢过来。很多次搞得爸爸妈妈很尴尬,很多家长都反映,家里有个“小抠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一、宝宝为什么会抠门?

其实家有大方宝宝不必开心,因为所谓的大方可能是因为孩子没有占有欲、没有特别喜爱的东西;有抠门宝宝也不必过分紧张,说明孩子知道珍惜东西,对“自己的”这个概念有了认识。为啥孩子会抠门?

1.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造成

小气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是自我意识的本能体现。孩子对心目中一切物件常理解为是“我”的,从未感受到别人的需要。如“我的小床”、“我的玩具”、“我的……”。

2.父母的不当行为

如:邻居来借物品,父母怕东西被弄坏而表现出的故意搪塞,无意中成了孩子的反面的教材。

3.教育的过失

同伴交往时,孩子看中了同伴的玩具却遭对方拒绝,因此当别的小伙伴向自己提出借玩具时也表现出小气行为,父母见后却不置可否,甚至给予一些口头上的鼓励,这样,孩子的小气行为便愈加严重。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借给小同伴,或将自己的食品分给同伴后,得到的是家长的训斥,这会造成有意识地培养了孩子的抠门。家长的无谓牺牲。如:好吃的菜先让孩子吃,好的水果先让孩子挑……这种无谓的牺牲在很大程度上滋长了孩子的自私心理,而一旦孩子出现小气行为后,家长往往不分析原因便找出一个相当流行的说法:“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要是有两三个孩子便知道分享了。”“长大就好了”。以此作为掩盖自己教育的失误。

二、宝宝抠门怎么办?

1.接纳孩子的成长过程

以自我为中心造成的小气行为,家长不必担心,允许孩子有一个逐步改变的过程,等过了这一阶段,孩子的社会发展需求转强,他会要求同伴和团体接受他,自然开始有了借别人玩具玩或把玩具借给别人的欲念。家长应适时引导孩子去了解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帮助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束缚。

2.注意父母的言传身教

邻里交往、同事往来时,家长应以自身无私的行为给孩子树立榜样,这样才能在孩子面前有说服力。

3.树立正确的教子观

a.学习分享。这首先要从家庭中做起:家长不能过分溺爱子女,使其懂得好东西应该大家品尝,应具有尊敬长辈的美德。当家中来客人时,可有意识地让幼儿帮助“招待”客人,如拿糖果给大家吃或拿玩具请小客人玩等。其次,家长应多给孩子与同伴相处的机会,让他带着玩具和同伴交换着玩,增加其与同伴分享的经验。当孩子知道对方玩过以后会还给自己或是自己也有过玩他人玩具的体验时,自然会主动与他人分享并感到快乐的。

b.学习赠与。可常常鼓励孩子把旧时的物品(玩具、衣物等)捐出来,因为他长大了,不再需要了。让他亲自把东西赠与邻家的弟弟、妹妹或捐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也可在节日里,让孩子向同伴赠送礼物,从中体会愉悦的感受。另外,家长应正确地给孩子以适当的鼓励。家长如能在孩子有好玩具、好东西而懂得分享时给予及时的肯定、赞许,则孩子将会努力使自己逐渐改掉小气的毛病。

三、宝宝抠门一定不要这么做

1.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给孩子贴标签会更加强化孩子的行为,如果总是强调孩子的小气和抠门,慢慢的孩子就会真的成为一个小气和抠门的人了。

2.不要强迫孩子分享

孩子有权保护“自己的财产”,在孩子没有建立明确的所有权的时候,家长要耐心教育讲解,而不是粗暴的将孩子的东西赠送给他人,这样孩子会认为抢夺别人的东西是被允许的。

心理学小知识:一般孩子要到四五岁左右,才能真正懂得分享的意义,并能发自内心地分享。但是在“真正的分享”之前,孩子可以被大人鼓舞,做出“分享的行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