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我经常带两个双胞胎女儿(22个月)出去玩,照了许多照片。但女儿见到照片后就哭。不管照片上是谁,只要她们认识,就哭。即使照片上是她们自己,她们看了也哭。请问,是什么原因?

茅于燕:看照片后哭可能是觉得照片上的“那个人”和真实生活里的“那个人”又像又不像。“为什么这儿的妈妈、爸爸和认识和人(指照片上和形象)见到我不笑啊?”或“为什么他们都不动啊?”或“为什么他们不对我讲话啊?”“为什么他们不伸手抱我啊?”等等,看见自己的照片也会奇怪怎么不说话、不活动,因为真实生活中是没有这样的事的。

可以一段时间不给她看照片,在画报杂志上看到一些照片、画的小人(不是她认识的)时,可以给他们讲这些是照的,不是真的,所以他们不说话、不动(由于不认识,所以容易接受)。让她们再看认识的人的照片时,有了这个基础,她们就比较能接受了。

当他们再大一点(两岁半左右),可带她们到照像馆去照一次像,待照片拿回来以后,就告诉她们这就是咱们一家人的照片,照片上的人不会说,不会动,可是我们都会说、会动、不奇怪。

扩展阅读

你为什么不允许孩子哭?


孩子哭闹,父母该立即去制止吗?父母该允许孩子哭泣吗?成长的父母,最重要的标志是接纳、允许自己有情绪,继而也接纳、允许孩子有情绪。懂得“同理”自己,才会“同理”孩子,“同理”在前,才会顺藤摸瓜理清情绪来源。情绪来源才是父母疗愈孩子情绪的最好“抓手”。

因为担心,所以不允许

我一向认为孩子哭泣的时候大人应该想办法哄住孩子,不应该任由孩子哭下去。而一位心理学的专家却告诉我,孩子哭如果让父母心里难受、烦躁不堪,往往是父母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内心积郁了许多负能量,没有得到宣泄的机会。

孩子负面情绪的爆发,会触及父母内心的同类情绪,潜意识里因为担心自己失控,所以也不允许孩子发泄。

接纳才能释放

一次我送儿子去幼儿园,看到一个刚入园的四岁多的男孩因为妈妈离开而大哭大闹不止。一个老师搂着男孩让他趴在自己的怀里哭,边拍着他后背边说:“我知道跟妈妈说再见是很难过的事,嗯,是非常非常难过的事,不过你要知道妈妈下午肯定会回来接你的。我们来做点什么帮你感觉好一点好不好?”

一边说着,老师一边慢慢领着男孩往屋里走,孩子这时已经由大声嚎哭变成了小声地抽泣,进屋之后,老师拿给他一张纸和各色蜡笔,和他一起坐下来写信,这时候孩子已经完全停止了哭泣,用心地写写画画起来。

孩子情绪不好时大人需要做的四步骤:一、认可孩子的感觉和情绪;二、搞清楚孩子为什么这样;三、帮助孩子心情好起来;四、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上面那个老师对待哭闹的孩子就履行了这几条原则:首先认可孩子难过的情绪,然后帮孩子想个办法疏导和表达自己的感觉。

情绪无好坏,它是正常的情感反应

关于孩子的情绪,有些父母不允许孩子害怕,如果孩子说怕恐龙,妈妈就说:那有什么好怕的,都灭绝了。如果孩子怕黑,就说:妈妈都不怕,你也不用怕。

实际上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怕、恐惧都是人的正常的情感反应,孩子既然有了这样的感受,父母应该首先表达出接受,接受之后再引导他去面对,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拒绝和否定孩子的情绪。

情绪被压抑孩子不敢做真实的自己

否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的暗示是:妈妈不喜欢我害怕,害怕是不好的行为,我不应该害怕,否则妈妈就不爱我了。

为了取悦父母,孩子在想哭泣时和害怕时就会压抑自己,犯了错会撒谎,遭受欺负会隐瞒不报。如果在父母面前都要戴上假面具,孩子在哪里才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呢?假面具戴久了,孩子的心理就会逐渐扭曲。

每一次的情绪体验都是成长的机会

儿童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掌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次的情绪体验都是他成长的机会。孩子的情绪属于他自己的管理范畴,大人不应该为此负责,不要因为孩子不高兴就觉得自己很失败。我们能做的,就是首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并完全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会说话了之后,大人在接纳他情绪的前提下,教他正确地沟通,学着用语言把情绪表达出来,孩子就不会因为无助和受到挫折而大哭大闹不止,逐渐就会做到遇到事情不惊慌失措,不发脾气,会尝试讲道理并寻求帮助。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拥有强大的内在,变得通情达理,从容不迫。

孩子和大人一样,都会有情绪,快乐、悲伤、孤独或兴奋,孩子也需要发泄情绪。因此,父母要学会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

父母成长才能更好的支持到孩子的成长

在我们的传统思想中,往往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但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却发现我们其实有着很多不为大人所知的烦恼,也曾经渴望得到更多的支持。也许我们在无助中度过了很多岁月,但我们的孩子不应该如此。

也许我们是稀里糊涂地长大的,也还长得不错,但我们的孩子应该更加享受成长的过程。我们的父母在他们所知所能的范围内已经尽了他们的努力,今天,曾经的小孩成为了父母,轮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去努力,为他们,也是为我们自己。

宝贝,你为什么哭(下)


新生小宝宝

1、肚子饿饿

通常宝宝哭泣时,父母会直觉性地认为宝宝肚子饿,该吃奶奶了。这的确是宝宝常见的哭泣原因,吃饱后自然会停止,或是在得到满足后睡着。

2、尿布湿了

尿布湿了或是“嗯嗯”之后,即使是吸收力再强的纸尿裤,多少都会让宝宝的小屁屁感到不舒服,皮肤比较第三的宝宝会以哭泣来提醒你,该帮他换尿布了。

3、尿布疹

这是许多小宝宝常见的毛病,由于小屁屁长时间被闷在尿布里,皮肤较敏感的宝宝会因受到便便或尿液的刺激而长出红疹;情况较严重的还会发炎或局部溃烂,宝宝受不了,自然会哭闹。

4、想睡觉

宝宝累了、困了,也有可能哭泣,需要你先安抚他或是抱抱他,让他放松之后,才能安然地睡去。

5、生病或疼痛

当宝宝的哭声显得异常时,他可能是生病了,常见的皮肤病、急性腹痛(肠胶痛)、脐疝气、肚脐发炎、感冒引起喉咙痛等,只要你觉得不对劲,应立刻就医,以免造成无法预知的后果。

6、受到惊吓

突然地声音、震动或强光,都有可能让宝宝受到惊吓而大哭,有时与宝宝玩得太过火或太激烈,也可能让突然哭泣。

7、温度的变化

太冷或太热都会让宝宝不舒服而哭泣,室温最好维持在26度左右,包尿布所造成的闷热也会让宝宝哭泣。

8、光着身体 

有些宝宝在身子光溜溜时,会产生极度的不安全感,因此在帮宝宝换衣服时,身体下面可以先垫一条小毛巾。在脱下宝宝衣服后,先用小毛巾将他裹起来,要换新衣服时再打开。但有些宝宝却很喜欢光着身体的感觉,反而在给他穿衣服时,产生搞拒。

三个月大以后宝宝

1、肚子饿饿

即使宝宝比较大了,饥饿仍然是他哭泣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他逐渐长大,所需要的热量也较多,他可能因为吃不饱或是两餐之间饿了,适时地给予小点心,会让他停止哭泣,恢复精神。

2、想睡或疲劳

随着宝宝的活动量日渐增多,可能会在大量活动后,因体力不支而显得疲惫或脾气暴躁,甚至哭闹。宝宝还不懂得如何放松自己,可能需要借助父母的安抚,才能安静下来,或是睡着。

3、无聊、缺乏安全感

当宝宝所需的睡眠越来越少,他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也会增强,若没有人陪他玩或是没有吸引他的事物,宝宝可能会因为无聊,以哭泣来吸引父母的注意。有时则是因为身处陌生环境,或丢下他一个人,让他感到害怕,没有安全感;而陌生人的抚触,也会让他感到害怕而哭泣。

4、病痛

年纪较大的宝宝还是会生病,一旦有生理上的不舒服,在还未学会用语言表达时,他只能以哭泣来提醒你他“生病了”、“感到不舒服”。

5、挫折

当宝宝尝试做一些他能力所不及的事时,因挫败而引起哭泣是很常见的。你可以帮他,或是转移他的注意力,给予新的玩具或是玩个新游戏,宝宝很快会忘记之前的挫折,转而破涕为笑。

6、父母的情绪影响

前面提到,宝宝对父母的情绪反应是很敏感的,尤其是对母亲。打从还在娘胎时,母子间的情绪就是相连的,只要你表现出不耐或烦躁,宝宝都会感受得到,有时还会因此哭得更大声。

文:陈仪

早教知识:你知道孩子为什么哭吗?


因孩子积极主动采集与在采集全过程中展现出的本能反应慎重和回绝性外在主要表现。孩子对某一类实际客观现实信息的拷贝采集、搜集和存储目地沒有完成时也会运用“哭”的逻辑思维外在主要表现状况。你知道孩子为什么哭吗?

前提条件:在确定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条件下

缘故一:本能反应惧怕

你知道孩子为什么哭吗?因孩子积极主动采集与在采集全过程中展现出的本能反应慎重和回绝性外在主要表现。换句话说,在父母不留意的状况下,由于出示信息全过程中不科学方式的应用,进而造成孩子在拷贝采集、搜集信息的全过程中造成了不适感而产生惧怕性逻辑思维,进而应用“哭”这一外在主要表现状况来表明对这种信息采集全过程的惧怕和回绝。

妈妈在用玻璃奶瓶喂孩子奶的情况下,恰好有电話打进去,父亲接了电話后对母亲说:“您的电话,接不接?”因此,母亲一边喂孩子奶一边转头对妈妈说:“你跟他说道我正给孩子喂母乳呢,之后我给他们打以往。”妈妈在讲话的情况下或许给孩子喂母乳的劲沒有把握好,奶瓶奶嘴过多地伸入了孩子的口腔内部,使孩子造成了一定的不适,因此从此之后,当母亲再用这一玻璃奶瓶给孩子喂母乳的情况下,孩子就将会会用“哭”的外在主要表现状况对这一玻璃奶瓶表明回绝。

对于这类缘故导致孩子又哭又闹的逻辑思维外在主要表现,就应当在明确缘故的基本上,立即地拆换孩子拷贝采集、搜集信息全过程中造成孩子回绝的具备“形象化印像”的实际客观性信息,进而使孩子再次接纳。

缘故二:提示和索取

由于孩子在这个阶段主要表现出的拷贝采集、搜集信息的本能反应主动性,进而当其拷贝采集、搜集和存储信息的量达不上的状况下,或是所期待信息不符孩子信息采集速率的状况下,展现出应用“哭”的逻辑思维外在主要表现状况对照护者、信息的服务提供者、“独采信息源”来开展提示和索取。

对于这类缘故,父母理应为孩子拷贝采集、搜集和存储信息出示大量的信息量或是把早已开展的信息出示全过程维持下去,直至孩子在逻辑思维基础构造建立所必须的相对性时间段内拷贝采集、搜集和存储信息量获得考虑才行。

比如:

当孩子摆放的小玩具被父母或是别人一不小心毁坏;

当孩子“东西”秋意渐浓,父母让孩子回家了或是不断安慰喂养食材;

当想得到 某类自身很感兴趣的小玩具礼品遭受回绝;

当孩子已经浮想联翩的看电视剧,父母决然把电视机关闭;

当孩子正和别的小孩子兴高采烈地玩乐;

当孩子想让母亲为自己阅读文章一本书;

当孩子正趴在地上找小虫子,马上被父母推走洗手消毒;

……

缘故三:饮食搭配目地沒有完成

孩子对某一类实际客观现实信息的拷贝采集、搜集和存储目地沒有完成时也会运用“哭”的逻辑思维外在主要表现状况。你知道孩子为什么哭吗?这一类缘故是较为广泛的。从基本规律上而言,这主要是父母沒有非常好的掌握住孩子饮食搭配必须的规律性,进而使孩子由于无法得到饮食搭配要求的考虑而应用“哭”的逻辑思维外在主要表现对父母开展提示,期待要求获得考虑,换句话说,孩子会由于“饿”和“渴”而展现出“哭”的逻辑思维外在主要表现状况。

在掌握到孩子又哭又闹外在主要表现状况是由于这类缘故的基本上,不但要立即考虑孩子的饮食搭配要求,还应当在孩子逻辑思维基础构造建立全过程中的相对性時间内对孩子的饮食搭配规律性给予把握。

缘故四:适时地为孩子调节“睡卧”形状

由于沒有可以立即地为孩子调节“睡卧”的形状,导致孩子由于长期拷贝采集、搜集和存储信息全过程中信息类型的简单而产生采集疲惫;又由于孩子长期性“睡卧”形状的维持,导致孩子根据逻辑思维本能反应地觉得到人体部分的疲惫,全部这种缘故就造成孩子展现出“哭”的逻辑思维外在主要表现状况。

你知道孩子为什么哭吗?对于这类缘故造成孩子展现出“哭”的逻辑思维外在主要表现状况,理应在明确孩子展现出“哭”的逻辑思维外在主要表现状况缘故的基本上,适时地为孩子调节“睡卧”形状,或是提升和替换孩子所拷贝采集、搜集和存储的信息。

为何宝宝见人就哭


宝宝生下来就会哭,而在认人阶段时,容易出现无理取闹的行为。当宝宝开始有哭闹的情绪反应时,爸妈应该及时安慰,适时搂抱或是分散他的注意力。只要父母足够的技巧与耐心,小宝宝就能安然度过见人就怕的宝宝认人期。

专家解疑:为何宝宝见人就哭

案例

妈妈带着刚满9个月的琪琪,到门诊注射疫苗,刚进门,琪琪就制盯着医师看,不一会儿琪琪的面部表情就开始僵硬,眉头紧缩,接着就放声大哭。这一哭便一发不可收拾,任谁也无法安抚,直到琪琪被抱离门诊,哭声才停下来。最近发展到一见陌生人就哭,而且很黏人,妈妈一走开就哭。医师说这就是典型的认人时期的正常反应,不必担心。

找出宝宝哭啼的原因

刚出生的小宝宝,对于任何周围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刺激,或是身体不适,都是用哭来表达。所以刚出生一两个月小宝宝的哭泣,一般不是因为认生。那时宝宝的哭泣多是肚子饿了、尿布湿了、惊吓或是周围环境让他感到不舒服等原因。如果这些都不是,就要看医生了。

6~12周宝宝最爱哭

6~12周的宝宝最爱随意哭泣了,这时候宝宝的知觉除了听觉外,视觉也开始渐渐成熟,逐渐辨识周围不同的事物:从1个月大的黑白模糊影像、2个月大的黑白清晰影像到4个月大的彩色影像。这时的宝宝虽然不会认生,但会出现黏人的情况,在四五个月大时,。

4~6个月宝宝最黏人

宝宝最会黏人的时期在4~6个月,原因是此时宝宝渐渐发展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宝宝会要求妈妈更多地陪伴在自己身边。他会主动跟人家玩,好奇心与日俱增,双手会握着东西晃动发出声响。但是当没人理他时他会害怕、哭泣。这个时期也是他对周围环境认识、注意、学习的阶段。

爸妈应对之道

这时候的爸妈,要多花点时间陪宝宝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也可以开始训练他的注意力,比如买一些鲜艳的、会发声的玩具,摆放在床边让他随时玩耍。不但可以培养宝宝将来的音乐素养、增加他视觉的刺激,也可以稍微分散他的注意力,不至于太黏人。

未雨绸缪

有经验的父母都很会察言观色,在宝宝尚未产生明显的情绪反应和哭泣之前,就用他最喜欢的玩具或声音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不要等到宝宝大哭起来再安抚。

宝宝认人过程

由于4~6个月能够较清楚地看东西、听声音,所以这个时候的宝宝已经能够辨别出身边亲近人的声音影像。当婴儿一直哭闹不安时,父母的影像和声音,可以产生安抚的功效。事实上,在4~8个月大时,宝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翻身、探索,以及坐和爬的动作练习上。和周围人和事物的互动也越来越多,喜欢和人玩躲猫猫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身边的人逐渐成为宝宝熟悉的人,当看到陌生人出现时,宝宝就会出现害怕、害羞等表现。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这个时期是宝宝认识爸爸妈妈、建立深刻印象的关键时期,因此爸妈可以利用这个时期与宝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7~8个月宝宝开始认人

7~8个月的宝宝,开始熟悉他身边的人了,谁是一直在照顾他的人,谁是陌生人,小家伙心里已经很清楚。所以当陌生人出现时,就会表现出敌对态度,这就是认人行为。而对于长期照顾他的人,宝宝会越来越依赖,当别人企图将他抱离妈妈时,他就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哭泣。

8~9个月宝宝容易无理取闹

8~9个月的小宝宝正好处于认人期的关键时候,经常会因为陌生人的出现而哭哭闹闹。爸妈们劳累一天回到家里,总是面对一个哭哭啼啼的宝宝,难免心里不舒服,可能会责骂孩子。

不能用责骂的方式

现在经常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有虐待孩子的事件,或许其中就有认生的宝宝。要知道宝宝离开父母会很不适应,所以才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若是爸妈用责难或是惩罚的方法来对待小宝宝,孩子就会对爸妈失去信赖。

及早发现及早补救

这样的孩子,无法从父母那儿得到心灵上的安慰,在以后的人格、认知发展中就会遇到障碍。以后可能会形成怪癖的性格,行为也会比较乖张,以致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这时如果不能及时补救,很可能会演变成分离焦虑症。宝宝便非常容易激动、哭泣。有的宝宝因为长期难以得到情绪安抚,很容易造成日后紧张的亲子关系。

如何陪同宝宝度过认人期

究竟应该怎样才能够让宝宝安然度过认人期呢?尽可能地应答他的请求,发挥最大的耐心,适时搂抱以分散宝宝注意力,这是处理的重点原则。大致上,宝宝一天的活动,是有些连续又有点儿片段的行为。意思是说,宝宝到了这段时期是由会坐转而会爬,从仅能触摸抓取身边的东西,进而扩展领域,能把较远的东西拿到手。而且视觉和听觉成熟,敏锐和平衡感也有很好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宝宝,扶着栏杆走、在沙发上爬上爬下、快速拿走东西放进嘴巴,都是他的专长。但是他人格和情绪反应的建立,还是需要父母来帮忙完成。

适时回应宝宝的需求

对于这个时期的宝宝,要尽量顺应他的需求。例如,睡觉时不要惊醒他,或是轻轻呼唤他的名字;跟孩子一起玩耍,不要因为有事情要做就强迫孩子睡觉或是干别的;哭泣的时候要好好安慰他或是拥抱他,让他有足够的安全感,这些才是回应孩子最好的方式。

根据宝宝的情绪给予安抚

当宝宝见到我们有很高兴的表情时,我们也要用开心的表情来回应他。如果宝宝一见到我们就大哭,千万不要露出紧张或是厌恶的表情来。这个时候宝宝的哭泣也许只是向我们撒娇,要我们安抚他一下,爸妈应该及时回应。

搂抱对宝宝的重要性

搂抱对宝宝的意义很大,在整个幼儿的成长过程当中,父母的搂抱是不可缺少的。宝宝可以从爸**搂抱中,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安慰和满足,他能深深地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

分散宝宝注意力

万一用尽各种办法,宝宝还是哭闹不止该怎么办?分散注意力是个不错的办法。不过这得有赖于父母要知道宝宝平时喜欢什么。拿着宝宝喜欢的玩具,或是发出宝宝喜欢的声音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可能会有很好的效果。

医师叮咛

黏人期到认人期,这是宝宝成长必经的阶段,家长不要过于担心或手足无措。宝宝的人格发展是在不断趋于成熟和独立的,在1~2岁时可能就会不那么怕生了。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有耐心、爱心,用你的关心爱护来陪伴小宝宝度过这段时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