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家长太好说话了:

孩子说:“我要吃蛋糕。”父母说,“就买,就买。”

孩子说:“我要那个会摇尾巴的小狗玩具。”父母说,“好的,好的。”

孩子说:“我要到游乐场玩。”父母说:“马上去,马上去。”

……

要问这些家长为什么对孩子百依百顺,他们大都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不顺着不行啊,否则非闹得天翻地覆不可。”他们不知道正是家长这样一味迁就,过度地满足,养成了孩子专横跋扈、蛮不讲理、为所欲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

这些家长大多数也懂得不能一味地迁就孩子,也想对孩子说一声“不”,就是不知道如果孩子不接受“不”字时怎么办。

怎样才能让孩子接受“不”呢?

1、耐心地讲清为什么要“不”。如孩子说:“爸爸,我要去游乐场玩。”“不,不行。你来看看日历,今天、明天都是黑颜色的数字,爸爸妈妈要上班,要工作。等到日历上的数字是红颜色时,就是星期天和节日了,那时,我们全家一起去玩。”

2、让孩子讲出为什么不接受“不”。孩子如坚持自己的要求,家长可让孩子说明理由,对其中合理的部分适当予以满足,不合理的部分进一步解释不能满足的原因。

3、必要的冷处理。孩子如蛮不讲理地坚持自己的要求,甚至大哭大闹、在地上打滚来要挟,家长应坚决不予理睬,同时应注意:①家庭成员的态度要一致;②对孩子其他方面应一如既往;③允诺孩子的事一定要满足。

相关阅读

孩子吃饭不乖怎么办


许多家长常会发现,一顿饭下来孩子没吃几口、吃饭时不专心,尽管爸妈们用尽了所有的方法威胁利诱,宝宝还是一口饭也不肯吞进嘴里,看在父母的眼中除了生气之外,更多了一些怜惜。

关乎“权利之争”的问题

家中的宝宝不肯在吃饭的时间里乖乖地吃饭,与父母本身的态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肚子饿了,便想吃饭”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孩子的肚子真的很饿了,就不会有不肯吃饭的问题,因此,宝宝“拒绝吃饭”的理由多数来自想与父母做“权利之争”。由于父母对孩子不肯吃饭的行为不了解及不放心,聪明的孩子们便会抓住父母的弱点,以不吃饭的行为做为与父母交换条件的筹码,欧姿秀老师表示,面对这样的问题父母应该具有: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及理解孩子的行为能力,如此才能正确的因应孩子不肯乖乖吃饭的问题。

父母应该避免的态度

父母除了不要让孩子察觉自己对他不肯吃饭的行为产生担心及焦虑的心态之外,也应该避免出现以下的态度:

1、家中存放过多的零食:

如果孩子无时无刻都在吃零食,一到应该吃饭的时间,孩子自然就吃不下饭,更严重的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

2、放任孩子边吃边玩:

孩子边吃边玩的结果,便会延长吃饭的时间,等到下一顿吃饭的时刻到了,宝宝却因此而还不饿,当然就不肯乖乖地坐下来吃饭了。

3、不愉快地吃饭时刻:

许多的职业父母在自己赶着去上班或是工作忙碌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地要求宝宝吃快一点,如此便会使孩子对“吃饭”这件事产生不愉快的经验,因而排斥吃饭。

4、以利诱的方式对待:

父母如果以利诱的方式叫孩子吃饭,久而久之,便会让孩子以“吃饭”这件事当作交换条件,造成孩子成就的价值观。

让孩子喜欢吃饭的秘诀

1、大人本身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大人们本身的饮食习惯不正常,或者常常随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没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时吃饭习惯。

2、固定的开饭时刻

尽量做到吃饭的时间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习惯,并规定孩子须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饿了,也不要再给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

3、减少正餐之外的食物

虽然零食的给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却不可过量,尤其垃圾食物尽量不要给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4、促进孩子的食欲

孩子肚子不饿当然吃不下饭,若父母只一味地强迫孩子进食,反而会造成反效果,试着促进孩子的食欲,如:增加他的活动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饿了,自然不会抗拒吃饭。

5、选购孩子喜爱的餐具

孩子都喜欢拥有属于自己独有的东西,替孩子买一些图案可爱的餐具,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如能与孩子一起选购更能达到好效果。

6、多花心思在菜色上做变化

在饮食均衡的条件下,父母可以多种类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单纯的米饭、面条。例如:有时以马铃薯当成主菜,再配上一些蔬菜,也能拥有一顿既营养又丰盛的餐点。

7、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

例如:上市场买菜、帮忙提回家、一起清洗水果……等等,甚至可询问孩子的意见,请孩子协助您一起做饭,孩子不但能有参与感,同时也能因而了解做一道菜之前的每样步骤,进而更喜爱吃饭这件事。

8、为吃饭增添趣味性

在喂孩子吃饭时,加入一些轻松、活泼的语气,让吃饭不再只是吃饭而已,将吃饭时刻与方式变成有趣的事情。

采访撰文\余静雯

孩子不尊重保姆怎么办


孩子不尊重保姆,表现在对保姆傲慢无礼,不愿意听保姆的话,对保姆说话没有分寸等等,这种现象在当今孩子们中已屡见不鲜。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父母言行不妥,举止欠佳。这样的父母本身对保姆不够尊重,认为保姆是花钱雇来伺候孩子和料理家务的,没有尊重的必要。父母的举止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

2、父母的管束不严,教育不当。孩子不听保姆的话,不尊重保姆,和保姆无理取闹,蛮横顶撞,父母看到不批评,不教育,听之任之。这就无形中纵容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3、孩子自身的排斥心理。孩子认为保姆的到来就意味着家人的离去,产生一种恐惧感,不安全感,由此产生害怕、厌恶,不愿和保姆在一起的心理,于是胡搅蛮缠、大哭大闹,利用各种机会与保姆作对。

那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教育孩子去尊重保姆呢?

1、父母做出榜样,带头尊重善待保姆,以诚相见,把保姆当作家庭一员与其平等相处。如经常关心、帮助保姆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保姆共同配合,相互协调把孩子照顾好;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不在时,他必须听从保姆的吩咐,不要让孩子觉得他可以控制保姆,更不能让孩子养成有人侍奉,以我为主,为我服务的优越感。

2、教育孩子尊重保姆的劳动。父母要教育孩子了解保姆的辛苦,珍惜保姆的劳动,让孩子学会体贴、关心保姆,帮助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拿毛巾、递东西等;教育孩子不随便弄脏衣服,弄乱房间。让保姆明白孩子的这种行为已超越了单纯的义务观念,其中包含着对保姆的尊敬。这样,孩子才能与保姆愉快相处,视她如自家人。时间一久,孩子自然会对保姆产生感情并逐渐地信任她,听她的话,服从她的管教。

3、指导孩子尊重保姆人格。家长要告诉孩子尊重保姆的道理,教给孩子文明礼貌的语言行动,及时表扬孩子尊重保姆的行为和文明礼貌的表现。要教育孩子听保姆讲话时要专心,对保姆说话时要有礼貌,服从保姆的正确管教。如果保姆有缺点,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和、批评,而应在孩子不在的情况下善意、诚恳地帮助和劝说。

4、要作保姆的坚强后盾。要听取保姆的各种合理化建议,支持保姆教育孩子的正确做法,交给保姆一定范围的权利并为其树立威信,允许保姆管教孩子,帮助保姆尽快熟悉孩子的情况,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以便保姆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照顾并且和孩子融洽地相处,让孩子清楚父母和保姆的立场是一致的,关键时候要坚持原则,一抓到底。孩子若对保姆不礼貌,有意捉弄保姆,一定要严肃批评,让孩子向保姆道歉。

孩子不写作业怎么办


写作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就是视知觉和动作协调配合的能力,所有的作业材料都必须透过视觉来做文字的处理,这是材料输入的过程;同时还要有手的动作,这是输出的过程。输入和输出过程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孩子视—动统合能力落后于自己的实际年龄,不足以应付大量的抄写任务,那么做功课的速度就会明显下降。

有一些孩子,平时表现得口齿伶俐,聪明可爱。可一让他们写点作业,画点图画,他们就心烦意乱、拖拖拉拉的,半天也整不好。对于孩子的这种表现真让父母感到为难。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科儿童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朱晓华表示:写作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就是视知觉和动作协调配合的能力,所有的作业材料都必须透过视觉来做文字的处理,这是材料输入的过程;同时还要有手的动作,这是输出的过程。输入和输出过程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孩子视—动统合能力落后于自己的实际年龄,不足以应付大量的抄写任务,那么做功课的速度就会明显下降,再加上小孩子本身在自我克制方面就比成人要差很多,学习往往凭兴趣,所以做作业时一旦有点别的刺激,就会出现左顾右盼、拖拖拉拉的现象。

因此,一旦当孩子出现上述问题时,父母就应该考虑到孩子在视—动统合方面可能存在着能力的落后,一旦确诊,就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克服学习上的障碍,补救或提升学习能力。

孩子观察不仔细怎么办


孩子在观察中,往往只把握整体,获得综合印象,而忽视细致的观察,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

1、对所观察的事物缺乏兴趣,他们就会走马观花,敷衍了事,观察不仔细。

2、父母对孩子的观察缺乏引导。没有给孩子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要求;不注意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孩子在观察时,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观察。

解决方法:

1、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父母应尽量让孩子观察那些新奇、有趣、生动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都很感兴趣。孩子对观察的事物不感兴趣时,父母应经过启发和诱导,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应注意两点:(1)父母用语言和情绪感染孩子,促使他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如父母可以用神秘的表情、绘声绘色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激起孩子的观察兴趣;(2)创设观察环境。色彩鲜艳夺目的物体和会活动的物体更能引起孩子观察的兴趣。观察对象具体、生动、活泼,孩子观察起来好看、好听、好玩。这不仅使孩子兴趣盎然,而且印象深刻、牢固。

2、父母在引导孩子观察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内容和要求,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观察,比如,在孩子玩风车的时候,父母可提出问题让孩子去观察:“风车什么时候转?什么时候不转?为什么拿着风车跑的时候风车就转得很快?”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和具体要求,孩子就会带着家长提出的问题,集中注意力去仔细观察,从而取得好的观察效果。

(2)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①教孩子有顺序地观察: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主要、明显的特征到次要、不明显的特征。比如,让孩子观察一幅图画时,先教孩子看出整体是什么,再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仔细看清画面的每一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使孩子看得仔细、认真,对整幅画有全面细致的认识;②由于孩子的稳定性不强,所以让孩子观察的时间不宜过久,要多变换方式,最好调动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都参加观察,如看看、摸摸、听听、闻闻,使孩子的兴奋中心不断转移,但又不离开所观察的物体,这样孩子对事物的观察就会细致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