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想要给宝宝的将来打好基础,有些家长会选择早期教育宝宝。早教让宝宝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全面协调的发展。你们知道早期教育有什么作用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谎不是坏小孩(下)”,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5-7岁:逃避训斥

孩子为什么说谎:快到上学年龄的孩子,他们就会意识到说谎是解决问题或者逃避惩罚的一个好办法。因为孩子们要让他们的谎言更加可信,所以他们的谎言就会经过更好的加工了。6岁的孩子已经知道如果他告诉老师他的家庭作业被狗吃掉了,那老师肯定不相信,但是,如果他说‘我病了,所以没有做作业’,那也许能够蒙混过关。

毋庸置疑,你的孩子肯定会不断提高他的欺骗技能,试探他欺骗的限度有多大。这个时候,父母的“杀手锏”就是不能让孩子因为说了慌、解决了问题就任他洋洋得意地逃脱掉。而且,父母向孩子灌输诚实的美德的时候,最好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可能地自己先做到诚实,不说谎。另外,也要让孩子知道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

如果你的孩子听到你对婆婆说你有多么喜欢她送给你的那件毛衣,事实却是你从来不穿,那么你就是在向你的孩子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说谎是可以让你接受的。通常,孩子们是看见父母在说谎,他们才效仿父母这样做的,或者模仿周围成年人的一些做法。孩子们并不能分清哪些是善意的谎言,哪些是恶意的。

听到谎言怎么办:告诉你的孩子有时候善意的谎言是为了不伤害其他人的感情。给孩子举个例子能够使他更加明白这个道理:“比如说,当你被同班小朋友邀请到他家做客的时候,如果你直接告诉他你不喜欢他,所以你不去,那么你的话就会伤害他,使他很伤心。但是,如果你告诉他你有别的事情不能去,虽然并不是真正的实话,可是不会令他伤心和难过。”另外,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善意的谎言也能够使孩子明白他们需要替别人想一想,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他的感受。然而,当你发现你的孩子说谎只是为了掩盖他的错误和做的错事的时候,你就应该立刻清楚地告诉他你不允许他这样说谎。父母立场鲜明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孩子说谎了是不是就应该受到处罚呢?也不一定。

如果孩子针对有没有刷牙的话题而说谎,那么父母可以提醒他赶紧去刷牙,并且以后多多检查和监督他。慢慢地,孩子就不会因为刷牙问题而说谎了。反过来,如果父母因为这些无关痛痒的谎言而把孩子痛斥一番,甚至惩罚他,那么,父母的这些做法就能促使孩子变成一个更棒的谎言大师了。因此,应该说处罚孩子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办法。

如果孩子偷了别人的玩具或者做了其他行为极其恶劣的事情,而且为了掩盖这些行为对你说了谎,那么,这个时候就是孩子必须受到惩罚的时候了,并且要让他知道第一天剥夺他看动画片的权利是因为他的行为,第二天则是因为他说谎了。但是,父母应该明白,惩罚并不能使孩子马上意识到他的错误;想让孩子真正改正错误是需要时间和父母的信任的。

针对孩子的说谎行为,有的父母认为还可以试一试下面的做法:

1、如果你明知孩子说谎,不要对他一再追问。其实,父母是希望能够再给孩子一次说实话的机会,结果反倒又给了孩子一次说谎的机会。因此,如果父母知道真相,就不要再反问孩子;当父母不知道真相,但是能够肯定孩子的答案也不可信,那么也不要向孩子提问题。总之,不要向对你说谎的孩子提问题。否则,只能迫使孩子再用谎言遮掩他先前的谎言,既加深了孩子心理的内疚和不安,也使父母更加火冒三丈。与其这样,还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断,告诉孩子你希望或要求他如何去做。

通过与我4岁儿子的反复“唇枪舌战”,我从中领会到不能要求他向我坦白事实真相,直截了当地告诉他真相反而更简单。就拿我儿子喜欢用铅笔在墙上乱画的行为举例吧,以前我看到后会问他:“这是谁画的?”,而现在我就直接告诉他:“我看见你在墙上画了。到厨房拿一块儿擦桌布,然后蘸点水把墙上画的东西擦掉。”前者给了他一个说谎的机会,后者则没有。

2、如果孩子是习惯性的说谎,那么向孩子提问题之前你就先告诉孩子你知道他会对你说谎,然后允许他给你一个更好的说法。很多孩子在说谎之前根本就没想他们还能说点别的理由。因此,父母可以先发制人:“我知道,如果我问你,你肯定不想对我说实话。不过,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更好的说法。准备好了吗?我要问了。”然后向孩子提出问题。这种做法有3个好处:一、它给孩子时间去决定是张口就说谎呢还是说些其他的;二、它避免了相互争执激烈化;三、既然父母允许孩子说谎了,有了心理准备,那么父母就不会生气或者烦躁不安了。

3、为了让孩子也尝尝谎言的滋味,父母可以对孩子也说谎。比如,孩子想去看电影,父母答应他了。可是一会儿父母又不承认了,孩子就会问为什么爸爸妈妈说谎。这时候,父母可以很轻松地告诉他:“我认为有没有说实话并不重要。也许刚才我是顺口说‘好吧’,但是并不真的说明就得带你去。我感觉你在家里愿意我们用这种方式和你说话,你也这样对待我们。你是在告诉我“我”必须说实话吗?但是,说不说实话对你就不重要了吗?这样做公平吗?”听完这样的一番话,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

文:萧萧

相关推荐

我不是怪小孩


孩子一天天长大,可是他的行为却让你越来越捉摸不透,他开始变得很磨蹭,上厕所、洗澡要比平时慢十几分钟;看到你丢垃圾,他也会弃而不舍地一遍一遍往回捡……孩子到底怎么了?面对这些怪异的行为,你该如何对待呢?

当我2岁的女儿终于愿意使用自己的小便盆时,我兴奋极了,可是,很快我就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次她便后,还是要继续坐在便盆上,几分钟过去了,仍然不见她要起来的样子。我觉得自己就快要忍受不了,于是有一次在她又坐在便盆上时,我便一次次鼓掌,直到她从便盆上站起来。让我奇怪的是,从那以后,她竟然改掉了这个毛病。

对2、3岁的孩子的行为困惑不已,大概是所有父母都曾经有过的经历。比如怎样才能让孩子不再去拣拾在路上见到的每一片叶子,或者怎样才可以让孩子放弃在春天穿棉靴的念头呢?专家告诉我们:“孩子们的这些行为部分原因在于:2~3岁这个阶段的小家伙总是因为掌握了新的技巧而兴奋不已,因此常常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现自己的本领。因而就出现了他总是要坚持不断地干一件事的现象。另外,2~3岁的孩子对于时间流逝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长时间的洗澡或者坐在便盆上也许在他们看来只是短短的几秒钟。”

专家提示我们: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社会能力和理解力都很有限,因此总会产生一些让家长无法理解的举止。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来看看下面几种比较常见的怪异举止以及应对办法。

怪癖之一:玩具狂型

当你带孩子想到公园或朋友家去玩的时候,你让孩子挑选一件最喜欢的玩具带上,免得路上无聊。可是他几乎把所有的玩具都装进了包了,甚至包括那些只适合在家里玩的布娃娃。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专家告诉你:这是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往往只限于字面上的含义,当你说“带上你想在公园玩的玩具”时,孩子就会把进入视线的所有玩具都带上,因为这些玩具都是他想在公园里玩的。

你该怎么办?

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选择,你可以把适合带到公园玩的玩具放到一起(即使脏了、湿了或者进了沙子也不至于被损坏的玩具),然后告诉孩子从这些玩具中挑选一件或两件带上。

怪癖之二:垃圾紧张型

每次你要倒垃圾的时候,孩子总会冲过来,把垃圾袋中一半的东西都挑出来,不让你扔,为什么他非要把家里变成垃圾场呢?留着那些已经旧了的扎礼物用的蝴蝶结和坏得不能再玩的快餐店玩具有什么意义呢?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专家告诉你:在你眼里是那些不再有用的“垃圾”,在孩子看来却可能是色彩缤纷的宝藏,它们甚至还可能具有某种情感上的意义,比如蝴蝶结可能会让孩子联想起拆礼物的快乐,而快餐店玩具会让他回忆起那次外出的愉快的就餐经历。

你该怎么办?

给孩子准备一个小盒子,让他把自己那些舍不得丢弃的小玩意儿都放进去,不然就会被扔掉。同时说好,假如小盒子满了他就必须要进行清理,否则就没有空间放进新的玩具了。或者,你可以选择在孩子睡觉或者不在家的时候倒垃圾。

怪癖之三:脏乱困扰型

吃饭的时候,面条掉到了地上,孩子便开始变得烦躁不安,直到你把地面清理干净,他才开始继续安静地用餐。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专家告诉你:2、3岁的孩子正处于学习和了解纪律和规范的年龄段,他们会把这些纪律和规范认为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假如你平时总是教导他要及时处理自己制造的脏乱情况,那么他就会无法理解为什么你会忽略掉在地上的面条,这会给他造成困扰,让他心烦意乱。

你该怎么办?

告诉孩子有时候某些事情是可以先放一放的,过后再找合适的时间处理,对他说你会在吃完晚饭后再清理,而且可以请他来帮忙,这样就会让他的情绪平稳下来,也会让他觉得自己很能干。

怪癖之四:过度亲热型

你2岁的女儿只要一见到邻居5岁的男孩儿就非要上去亲人家,弄得人家满脸湿乎乎的,人家总是躲闪,她却一点都看不出来。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这是小家伙表示喜爱的唯一方式。孩子还太小,她还无法读懂别人的身体语言,意识不到小朋友并不喜欢这样。

你该怎么办?

告诉孩子一些其他问候朋友和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也可以亲身示范。比如,遇到在邻居过生日的时候送张小卡片,或者是自己种的一盆花。

怪癖之五:天性拖拉型

和孩子去街心花园,5分钟的路最后走了整整半个小时,在路上他不管看到什么东西都要塞到衣袋里,小树叶、小石子,还有别人丢在路上的瓶盖。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孩子正在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同时,他离地面的距离要比大人近很多,所以能看到更多地面上有趣的东西。

你该怎么办?

专家告诉你:只要不是急着赶路,最好不要催促孩子,就让他尽情享受自己的快乐好了。但你同时要告诉孩子并不是所有在地上的东西都是安全的,尤其是在碰触陌生的东西前,要首先征询大人的意见。你们也可以向对方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色或事物,让双方都参与进来。例如,当你看到雨后的树干上有一只小蜗牛,你可以把孩子抱起来看,这样当孩子在地上发现一棵奇怪的植物时,他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你的孩子也有奇怪的行为吗?

裸露身体

我女儿3岁了,每次只要一进门,她就会脱掉所有的衣服,她就是不喜欢穿衣服,平时这倒也没什么,可是最近我们这里刚有寒流经过,虽然她也说冷,可还是喜欢裸体,没办法,我只好让她批着毯子。——苏苏妈

只认火车头

我的儿子3岁,他的生活整天就围绕着蒸汽火车头。每次我们带他去公园,他从来都不去玩那些游乐设施,而是在小山上跑上跑下,同时嘴里喊着:“我从铁轨上滑下来啦!”——瑞瑞妈

必备的颜色

女儿穿的衣服上必须要有紫色或蓝色,甚至是头绳或短裤也都是如此。如果没有这两种颜色,说破了头,她也不会要。——田田妈妈

如何分辨孩子是不是在说谎


孩子们好像用了魔棍一样,他们往往随心所欲地改变现实。他们时常不自觉地撒谎,还胡编乱造。

对于小不点儿来说,日常生活和想像混淆不清。当他要改变或否认现实时,那是因为他希望现实按着他的意愿变过来。从2岁起,他就会拿着一只空杯子假装喝桔子汁。3岁到4岁,这是以想像为伴的年龄,也是想像生活的顶峰,以后,他将进幼儿园,在那里会遇到许多伙伴,而且还可以使他的梦想具体化。他要在类似讲的故事那样的生活中一直到6岁,或者更大一些。“长毛绒玩具鸭打碎了花瓶”,“洋娃娃吃掉了巧克力”,这并不是在撒谎,这是孩子和玩具打成一片,孩子让玩具说出他所要做的,对像是活生生的。各种动物是他的天地,孩子需要这样的想像世界以培养他的个性。

因此我们不能把必要的发展阶段所发生的事情都称之为谎言。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和孩子一起游戏,然后告诉他洋娃娃是不会吃东西的。和孩子一起玩耍会发展你给予他的信任,渐渐地会帮助他对现实和想像加以区别。

大部分7岁到8岁的孩子都懂得什么叫说谎。对他们来说,有两种谎言。一种谎言并不严重,它只是避免使情况复杂化,只想把什么都弄得井然有序;或者处境尴尬时,说个谎摆脱它。另一种谎言就比较严重,一般来说,它用来对付父母老师或比他年龄大的人。专家认为孩子以下意识的自我为中心,非常自然地要根据他的意愿来改变现实,而且对真实性的价值也一无所知。9岁的小莉诉说她胃痛,可她母亲看到她忧伤的神情时犹豫不决。

到底要不要去叫医生呢?实际上,小莉就想和妈妈呆在家里。7岁的德强总是突然“心疼”,而且“蝇子在眼前飞来飞去”,其实这是因为他不想吃他不喜欢吃的那种蔬菜。8岁的小华说她忘了带笔记本,接着第二天又说她丢了。这样说谎,是因为怕受罚。13岁的王敏因为父母离异,就对他的同学说他父亲在周游全世界。实际上,他的父亲非常喜欢飞机,星期天常常带他到机场去。王敏在这种情况下撒谎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吸引别人对他注意。

孩子们撒谎有时也是为了摆布大人,当他们觉得老得受制于人而不痛快时,他们就要体会一下权力的滋味。有时候,大人对孩子们太不审慎也会迫使孩子撒谎。因此,父母们应当尊重孩子们自己的秘密园地,因为孩子也会出于羞耻心,出于惧怕或是出于嬉笑而说假话。

对付撒谎的态度不要采取高压手段或是一顿伦理教训。这样做会让他丧失自尊。

如果代之以对话,紧张情绪就会消失,而且孩子也不再需要求助于谎言来吸引人们对他的注意。让他自己说“我错了,我犯了一个错误”。要有勇气道歉,鼓励孩子不要弄虚作假。不管怎么说,孩子的一个谎话没有什么大不了。孩子之所以说假话,那是因为他需要被人宽慰。只要对他说“我爱你”就是最好的办法,可以使他在做了蠢事以后,自己说出真情。

看懂小孩心(下)


既好奇又感到害怕

1岁后孩子会走路了,虽然刚开始还有些摇摇晃晃,但会越来越稳。他们的感觉好极了——终于可以自己动手拿到所有有趣的东西了;终于可以自己决定往哪个方向走动,去看自己想看的玩意儿。这一切都让他们兴奋不已。可是周围的世界又是那么陌生,这让他有点害怕。

然而,好奇还是占了上风,他决定迈出一步,离开大人,然后再退回来,再走得更远一点儿,只要他回头看到妈妈还在那,他就会觉得很安全。好奇心终于战胜了恐惧,对妈妈的依赖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他可以离开大人更远,自己玩起来,如果他回头看不到妈妈,就会害怕得大哭起来。直到妈妈再次出现,把他抱在怀里,他才不会再害怕。

他们需要熟悉的人,这些人就像他勇气的加油站,他一次次回到他们身边去加油,只有在那里汲取了足够的能量,他才能继续向外面的世界进军。此时成年人的作用在于,陪伴着孩子,并尊重他自己的决定:去哪里,去发现什么,“漫游”多远。

“逆反期”来了

两岁的孩子会感到自信,他们的“经验”越丰富,目标也就越明确。他们开始计划下一刻做什么了。比如一个孩子看到妈妈的音响上有许多按钮,音乐响起时还有小灯一闪一闪的。他会产生疑问:“今天,小灯还会亮吗?”好奇心压倒了一切,他忘了妈妈昨天还禁止他按上面的按钮。今天他按了,妈妈又一次让他别动。他不理解为什么妈妈会制止他,于是又哭鼻子了。

或者某一天妈妈答应带他去动物园,而又临时改变了计划,孩子的小脑袋中会因为混乱而出现“短路”,他哭闹、在地上打滚,什么也不想看,什么也不想听,只感到绝望。即使是3岁的孩子,也还是没有能力很快重新调整自己之前的计划,和现实“妥协”。他们想自己安排世界,而不是被世界安排。

世界真奇妙

4岁的孩子还是无法理解周围的世界。如果哪一天不小心撞到桌子角上,他会认为这是桌子的错,于是就踢桌子一脚。他们觉得所有的东西都和自己一样,有感情,会运动。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活力的,新奇的,比大人的世界更令他兴奋,但同时也更危险。这一阶段他仍然需要妈妈爸爸的理解和保护,这样他才会没有“后顾之忧”地去释放自己的好奇,去探险。

孩子的思考与成年人不同,他们无法区分幻想和现实。对他来说,电视里的小蓝熊是真实的,妈妈爸爸总是不理解这一点。他希望知道,电视关上后,小蓝熊会做些什么?如果妈妈爸爸的回答有时不够耐心,敷衍他,孩子就不会对答案感到满意。他们希望被爸爸妈妈认真对待,毕竟他已经长大了。

想象力对幼儿的发展非常重要,幻想并不是瞎编乱造,或是谎言。孩子需要用它们来理顺、理解自己的世界。他们用奇妙的想法来把不懂的事物间建立起前因后果。大人的世界中有那么多复杂的事物,如果它们与孩子的王国相矛盾,孩子就会“逆反”地对着干。

而父母此时只需要努力去理解孩子的天地,就会发现,他们的世界充满天真和幻想,这是童年宝贵的礼物。

小孩说谎并不说明他很坏


请不要轻易将谎言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因为谎言有时只不过是幻想,或者孩子小小的如意算盘。 

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懂事了,不再是个小宝宝了,所以孩子们应该很明白自己说的话是事实还是谎言。其实不然!事实上,说谎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其实,5岁以下的孩子常常说大话,因为他们不能把事实和幻想区分开来,说大话完全不同于说谎;5岁以上的孩子不再有说大话的情况存在了,他们会因为种种原因而说谎。 

2—4岁:爱说大话 

孩子为什么说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生活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所以他们常常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当你带孩子从公园回家的时候,他告诉你他在公园里看见了独角兽。他并不是在有意欺骗你。换个角度想,这说明他的智力还在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你的孩子还不能分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他也同样不能把他的梦和真实生活区分开。 

也有的孩子说一些小慌是害怕父母的责备和惩罚。他们会指责那些自己想象出来的朋友,告诉父母是他们做出了这些错事。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淘气会使爸爸妈妈不高兴的,所以撒了个谎。 

听到谎言怎么办:这么大的小孩子因为说谎就受到惩罚,不仅没有任何意义,也许还会有负作用。 

事实上,你对诚实和正直的长篇大论,这么大的孩子来说,只是耳边风;惩罚也不能使他知道问题处在什么地方。而且,以后他肯定也不愿意让你知道那些淘气的事了。所以,更加关注他的不良行为效果会更好一些。你可以告诉你的孩子:“我知道你是怕我不高兴,所以不想告诉我真相。但是我亲眼看见你打了小朋友。如果你下次对他有礼貌些,我想他会把他的玩具给你玩的。 

另外,要向孩子解释清楚他想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就属于他了。如果你的孩子在商场拿到喜欢的玩具就说是他自己的,那么你就要清楚地告诉他:“我知道你非常非常想拥有这个玩具,但是它并不真正属于你,它属于这个商场。”慢慢地,孩子将学会把事实和幻想区分开来。但是,如果你对孩子的小小谎言过于在意的话,将会或多或少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其揭穿孩子的谎言,不如把它看作孩子学习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机会。做父母的肯定不想压制孩子的幻想,因为有了幻想,才会有创造力。因此,父母惟一应该做的就是确保孩子的幻想不会伤害自己和他人。比如说,父母可以让孩子相信圣诞老人,但是必须让孩子知道人是不能飞起来的,即便插上翅膀也不能。如果孩子的话总是不着边际,那么父母最好给孩子讲一讲《狼来了!》的故事了,让孩子懂得待人诚实很重要。 

5—7岁:逃避训斥 

孩子为什么说谎:快到上学年龄的孩子,他们就会意识到说谎是解决问题或者逃避惩罚的一个好办法。因为孩子们要让他们的谎言更加可信,所以他们的谎言就会经过更好的加工了。6岁的孩子已经知道如果他告诉老师他的家庭作业被狗吃掉了,那老师肯定不相信,但是,如果他说‘我病了,所以没有做作业’,那也许能够蒙混过关。 

毋庸置疑,孩子肯定会不断提高他的欺骗技能,试探他欺骗的限度有多大。这个时候,父母的“杀手锏”就是不能让孩子因为说了慌、解决了问题就任他洋洋得意地逃脱掉。而且,父母向孩子灌输诚实的美德的时候,最好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可能地自己先做到诚实,不说谎。另外,也要让孩子知道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 

听到谎言怎么办:告诉你的孩子有时候善意的谎言是为了不伤害其他人的感情。 

然而,当你发现你的孩子说谎只是为了掩盖他的错误和做的错事的时候,你就应该立刻清楚地告诉他你不允许他这样说谎。父母立场鲜明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孩子说谎了是不是就应该受到处罚呢?也不一定。 

如果孩子针对有没有刷牙的话题而说谎,那么父母可以提醒他赶紧去刷牙,并且以后多多检查和监督他。慢慢地,孩子就不会因为刷牙问题而说谎了。反过来,如果父母因为这些无关痛痒的谎言而把孩子痛斥一番,甚至惩罚他,那么,父母的这些做法就能促使孩子变成一个更棒的谎言大师了。因此,应该说处罚孩子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办法。 

如果孩子偷了别人的玩具或者做了其他行为极其恶劣的事情,而且为了掩盖这些行为对你说了谎,那么,这个时候就是孩子必须受到惩罚的时候了,并且要让他知道第一天剥夺他看动画片的权利是因为他的行为,第二天则是因为他说谎了。但是,父母应该明白,惩罚并不能使孩子马上意识到他的错误;想让孩子真正改正错误是需要时间和父母的信任的。 

面对孩子的说谎行为,父母可以试一试下面的做法: 

1、如果你明知孩子说谎,不要对他一再追问。其实,父母是希望能够再给孩子一次说实话的机会,结果反倒又给了孩子一次说谎的机会。因此,如果父母知道真相,就不要再反问孩子;当父母不知道真相,但是能够肯定孩子的答案也不可信,那么也不要向孩子提问题。总之,不要向对你说谎的孩子提问题。否则,只能迫使孩子再用谎言遮掩他先前的谎言,既加深了孩子心理的内疚和不安,也使父母更加火冒三丈。与其这样,还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断,告诉孩子你希望或要求他如何去做。 

2、如果孩子是习惯性的说谎,那么向孩子提问题之前你就先告诉孩子你知道他会对你说谎,然后允许他给你一个更好的说法。很多孩子在说谎之前根本就没想他们还能说点别的理由。因此,父母可以先发制人:“我知道,如果我问你,你肯定不想对我说实话。不过,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更好的说法。准备好了吗?我要问了。”然后向孩子提出问题。这种做法有3个好处:一、它给孩子时间去决定是张口就说谎呢还是说些其他的;二、它避免了相互争执激烈化;三、既然父母允许孩子说谎了,有了心理准备,那么父母就不会生气或者烦躁不安了。 

3、为了让孩子也尝尝谎言的滋味,父母可以对孩子也说谎。比如,孩子想去看电影,父母答应他了。可是一会儿父母又不承认了,孩子就会问为什么爸爸妈妈说谎。这时候,父母可以很轻松地告诉他:“我认为有没有说实话并不重要。也许刚才我是顺口说‘好吧’,但是并不真的说明就得带你去。我感觉你在家里愿意我们用这种方式和你说话,你也这样对待我们。你是在告诉我“我”必须说实话吗?但是,说不说实话对你就不重要了吗?这样做公平吗?”听完这样的一番话,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