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上,用第三个人的语言来说服对方的方法,被称为后光效果。把这种方法运用于引导孩子的学习中,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都有一定的自尊心,厌学的孩子也是如此。父母要改变孩子的厌学行为,就需要掌握孩子的一定心理,善于运用他人来对孩子进行督促和鞭策。这常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大多数孩子对学习感到厌烦、充满敌意,主要是由于父母总是用学习做理由命令他们。父母总是严厉地命令孩子去学习,即使孩子还很小,他们也会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这个时候,如果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插进来一个第三者,那么孩子对于父母这种强制学习的教育方法的抵触心理也就会降低。

比如,奶奶对孩子说:你妈妈说,如果你能再用功一些就好了。这样的说法对于孩子的触动要比妈妈直接冲着孩子大声喊快去学习效果要明显得多。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让奶奶或者家里的亲戚做父母的替身,督促孩子学习,孩子很快对这个替身也产生抵触情绪。

因为孩子很快就会发现,其实奶奶只不过是替妈妈来催促自己学习的。而且,和孩子关系太亲近的人说话的说服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所以,父母还需要在这方面多想想。下面这几种方法可能会对您起到实际作用。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可以让一个人受益终生,好的学习习惯则可以让女孩获得好成绩。女孩成绩不好,家长多归结于孩子天赋不高或者不够努力,其实除了这两个方面,那就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有问题了。

一位母亲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方法,谈起女孩的学习时她说:老师说这孩子挺聪明的,讲的东西都能学会,就是有点儿贪玩儿,还有就是做作业太马虎不够认真。她小学时成绩很稳定,到了初中就时好时坏。她每天回家作业做得都很快,我就告诉她老师说她有马虎的毛病,让老师督促她认真点做,做完至少要检查一遍。一开始她也能做到,但是三天后我发现她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作业草草做完,也没耐心检查了。我索性就天天盯着她检查,一直持续了两周,她才养成了认真的习惯。之后的一次小考,她放学回来后对我说,妈妈,我是最后一个交卷的,我居然检查出了4道因粗心而做错的题,以前我都是全班第一个交卷,现在我的目标不是最快,是100分!那一次,女儿果然考了100分。

高效率的学习不能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好的习惯不仅关系到女孩眼前的成绩,更关系到孩子长远的发展。即使女孩的成绩不错,父母也应对其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做到了解和关注,如有不合理的地方,或配合老师,或咨询教育专家,及时帮助孩子纠正。

我和郑好学数学


说起郑好的数学启蒙,感觉要说的话挺多的。就从头开始说起吧。

在郑好开始蹒跚学步的时候,我就开始有意无意的给她灌输数字的概念,比如牵着她的小手上楼梯,嘴里数着1,2,3,4……,结果郑好很快就能从1数到10了。

郑好认识数字其实是无心插柳。在她1岁多的时候我偶尔给她买了一张光盘《洪恩宝宝看世界》,她非常爱看。其中有一首活泼可爱的儿歌“1象蜡笔细长条,2象小鸭水上飘,3象耳朵听声音……”,郑好天天看,很快就能背下来了,然后她开始对这些数字产生兴趣,路上看到哪儿写有数字会自己拿小手指着念,看到汽车车牌上的数字也要凑到跟前读上一遍。读数字的过程更进一步的激发了她对于数字的热爱。

我开始有意识的和她进行一些数字方面的游戏。

我先和她一起学习数数。其实数数包括2个方面,一个是单纯的按顺序往下数,孩子这时不一定能建立一一对应的数字的概念,对他们来说这种数数有点象背儿歌。我有时候会玩接龙游戏一样的和她一起数,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有个数字的顺序的概念,数的多了,孩子就会大概明白谁在谁的前面和后面;另外一种数数是点数,这种数法孩子能真正明白数字的含义。通常就要结合实物或者图画一起来数了,比如数数家里有几个人,衣服上有几粒钮扣等等。这种点数的游戏很快让她明白了数字的真正含义。现在郑好能飞快的点数出20以内的东西的数目(我没有试过再多一些她是不是能行)。

我看书上说,学习正着数数是学习加法的基础,而学习倒着数数是学习减法的基础。于是在郑好快3岁的时候我开始和她练习倒着数数。先从儿歌开始:“123,321,1234567,7654321”,然后我和她以接龙的方式倒数数,比如,从10开始,我数一个她数一个。郑好很快就能做的很熟练了。

在生活中还可以常常和孩子玩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比如比较数字的大小,我常常和郑好做这样的游戏,伸出左手的4个手指说:“左先生伸出了4个手指头”,然后又伸出右手2个手指,说:“右先生伸出了2个手指”,“是左先生多还是右先生多呢?”。或者和孩子一人拿一个小乐器,比如小鼓和三角铁,然后妈妈敲几声,就让孩子跟着同样敲几声等等;再如拿一张纸,在上面写上许多不规则排列的数字,其中一些是连续相同的,让孩子在这样的数字下画线,比如“34556097675477”,在55和77下面画线。这些小游戏对于孩子的对数字的认知、判断和比较都非常有好处。这些都是我和郑好一起常玩的。只要你做的有趣,孩子一般都会非常的喜欢。

在郑好的数学启蒙的问题上,我一直是本着从生活中做起,从游戏中做起的原则,不强求,也不拔苗助长,顺其自然。我相信一点,只要做个有心的妈妈,就会有一个聪明的宝宝。

帮孩子做好学前准备 你做对了吗


不少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就开始渗透孩子上小学的准备工作。一些简单的做法是:

孩子认识了一些汉字后,家长有意无意地把一些书摆在孩子面前,津津有味地读,甚至读得哈哈大笑,孩子一看,却发现有好多的字是自己不认识的,根本不知道书里说的是什么,这时家长告诉孩子:这些书真的很有趣,爸爸看得都入迷了,小宝贝别着急,你上小学后,老师会教给你的。越说不急他越急,甚至让家长给他念。这时家长就要注意了,你拿书的时候随便拿本什么书都可以,但给孩子念的时候一定要说他听得懂的,感兴趣的,也就是说,你念的内容和书的内容也许完全不同,所以说,一定要选择恰当的书籍或者准备好给孩子念的内容。比如,你拿的是《史记》原本,但给孩子念的起码应该是白话文;你拿的是《微积分》,孩子可能对那些公式计算有一种直观上的兴趣,但他只是对那些弯弯曲曲的线条好奇,你说给他听的内容也许是趣味数学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么做必须是渗透性的,最好不要一本正经地对孩子说,你还有很多不懂的知识,比如说什么。

孩子学会唱歌以后,家长可以引导他:你知道怎么把字变成好听的歌吗?当孩子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后,可以让他知道小学语文老师教的东西会帮他实现这个梦想。

在这个方面,带孩子去少年宫和科学馆是个很好的主意。

其他方面的转变也是如此,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参观一下小学生戴着红领巾排成整齐的队列在做操、升旗,参观小学生更为丰富的课余生活,让孩子产生一种向往。他会想着:我将来站队比他们站得更整齐,我将来升旗要把旗子升得更高。

家长们可以在与孩子聊天的时候,回顾一下自己上小学时的一些趣事,在讲述的过程当中穿插小学阶段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让孩子在有意无意之间有一点心理准备。但是千万不要很严肃地对孩子说:小学比幼儿园的要求要严格得多,竞争也激烈得多了,你有很多知识要学,不可以再像以前那样贪玩了。小孩子哪里懂得要求严格竞争激烈对自己有什么意义,这些话只能让他对即将开始的学习说不。

有位家长在孩子即将进入小学时,与孩子做游戏,其中一个是数豆豆:把豆子摆成几行几列,然后与孩子比看谁数得快。孩子总是输,这时家长说:妈妈小时候数豆子比你还慢,与小朋友比赛经常输,后来一位小学老师教了妈妈一个神奇的口诀,妈妈就能很快地数出来了。你将来学了这个以后啊一定比妈妈数得还快。孩子从此以后时时记着要学这个神奇口诀,学数学的时候特别用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学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能为孩子注入充分的学习动力,非常有助于孩子下一阶段的学习。家长们还应该注意,这样的工作不是在某个时间段里集中可以完成的,比如,小学三年级以前和三年级以后的情况就有比较大的差别,所以这个工作要持续进行。

这个工作在初中和高中时做起来就比较难一些,因为孩子们已经不再像小学时那么好奇,很容易跟着家长的思路走。这使得许多家长大伤脑筋,最终只能大谈考高中考大学的重要性,这反过来又可能增加孩子对学习的抗拒心理。所以我想就此强调,培养对学习的兴趣,一定要从娃娃抓起,常抓不懈。这个工作越靠后,难度越大。

其实难做不意味着没法做,比如,在孩子即将进入中学前,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些比较复杂的物理和化学现象,当他们感兴趣时,用简单的介绍说明其中的奥妙,然后适当地点一下,他们在中学里会学到更多奇妙的东西。

培养孩子学习能力


什么是学习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学习能力。能力好比劈柴的斧头,将斧头磨得锋利,才能将柴劈得快又好!人有很多种能力,比如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等等,不一而足。一个人能力的强弱会决定他掌握各种技能的成效,影响他活动效率的高低。

比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就要求孩子具备运算能力、想象能力、空间方位感、逻辑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孩子学好数学必不可少的条件。可能有些家长会问:“是不是让孩子多做题,对各种题型练习熟练了就自然形成能力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在心理学上是不赞成把能力与知识、技能和熟练技巧划等号的,因为能力只有在活动中,而且只有在那种没有这些能力就不能实现的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的。知识和技能只是能力的组成部分,如果缺乏知识和技能,孩子就不能进行相应的活动,也就不存在相应的能力。但是,能力又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一定的能力又是进一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可以这么讲,能力的发展较知识和技能来说要慢得多,也重要得多。

那么,什么是学习能力呢?简单地说,学习能力就是怎样学习的能力,就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概括化了的经验。学习能力是人的能力的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孩子来说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就是听、说、读、写、计算、思考等学习课业的能力。它们所涉及的心理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包括感觉运动、知觉和知觉动作统合、语言、思维、自我监控。这些能力在人的学习过程中是不断发展的,而且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重要性。

比如,在学前阶段感觉运动能力是一个孩子智能发展的基础,如果在这个时期,感觉运动能力发展滞后,不仅会造成孩子动作不协调,动作模仿力差等问题,还可能影响孩子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到孩子上小学之后呢,知觉以及知觉动作统合能力就显得极其重要,如果这两部分的能力没有同步发展,就容易对孩子的语言学习和数学学习造成很大的阻碍。

可以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孩子在学习能力发展上存在差异

孩子在学习能力发展上是否存在差异呢?答案是肯定的啦!有的孩子好“动”,有的孩子好“静”,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孩子的学习能力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时间的早晚

有的人很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很优异的能力。比如,有的小孩3岁就能够准确地分辨出乐器的音高,有的则一直到成年之后,仍然对音乐的辨别力和感受性极差。再比如,我们称之为“人才”早熟的现象,自古就有。王勃6岁做诗、曹冲秤象等故事都广为人知。

可是,也有一些人到了很晚才表现出较强的能力。比方说爱迪生小学才念了6个月就退学了,由妈妈在家里教他学习。可是因祸得福,爱迪生最后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家。还有“相对论”的缔造者爱因斯坦,在上小学的时候也被老师称为“不会有大出息的孩子”。谁曾想爱因斯坦最后的出息远远超过老师的预期。

知道了学习能力的体现在时间早晚上有差异,那么,家长就不应该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过于苛求。

类型的不同

就像大人的能力各有千秋一样,孩子的学习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对听过的事情记得特别牢,而且能说会道,我们把这一类孩子叫做“听觉型”的孩子;有的孩子对看过的东西过目不忘,对图形、表格之类的提示非常敏感,而且往往喜欢从事手工、画画等操作性活动,我们把他们叫做“视觉型”的孩子;还有一些孩子活泼好动,运动能力较强,在动作能力的发展上表现优异,这一类孩子则属于“运动型”的孩子。当然这些所谓的类型主要是指孩子在某方面的能力发展具有相对优势而言,并不是完全绝对的。然而,这种差异则是的确存在的。

小民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这是老师和家长都一向认可的。比如在上课时,小民对老师所提的问题反应速度最快,总是第一个就举手发言,相当自信。但是做练习题时,他可就垂头丧气了。因为他的书写速度太慢,常常时间已到他还是写不完,弄得老师家长跟着着急。小民自己也觉得委屈:我挺聪明的嘛,怎么关键时刻就不行呢?究其原因,小民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听觉型”的孩子,听说能力要明显高于视动能力,因而导致了这种“看着容易做起来难”的尴尬局面。

引导孩子做学习的主人


不少家长抱怨孩子学习不自觉,让人操心。不少老师也感觉到,孩子学习的依赖性特别强,从收拾书包到做作业,处处透着家长的影子。与此同时,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差。如果孩子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会直接影响成绩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形成,严重的还可能引起厌学情绪,家长应该引起关注。

问题:学习依赖性强

镜头一:幼儿园里,老师指导小朋友做玩沙子的游戏。老师一声令下,宣布游戏到此结束,让大家到自来水龙头前去洗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涌向水池。当好多孩子都洗完了手时,小志还蹲在水龙头旁边。他正在那等着,看谁来给他拧开水龙头。

原来,平时在家里,总是有人给小志拧开水龙头,再给他洗好手、擦干。因此,他在幼儿园也理所当然地期待着有人给他这样做。

镜头二:读初中的丽莉,成绩在班里较落后,在课堂上她从不举手发言和提问。回家做作业的时候,一遇到问题,她就打电话跟同学讨论,或者上网去搜索答案。

成绩较落后却从不向老师提问,这样的结果会使问题越积越多,成绩就越落后,不能及时弥补自身学习的弱势。而遇到问题不思考就搜索答案,显然有偷懒的嫌疑,亟须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镜头三:豆豆正在写作业,突然他眉头一皱,侧着头大喊:“这道题怎么做啊?”接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闻声立刻拥了过去,运用“集体智慧”帮助豆豆解决了那个问题。过了一会儿,豆豆又大叫着说:“快来啊,你们看看我计算的对不对啊?”于是,全家人又蜂拥了上去。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家中的独苗,平日里,家人都围着他们转,在学习上,他们一遇到难题,家长便上阵解围。结果孩子自己解决学习问题、考虑学习难题的机会却没有了。

不善自主学习的表现

在生活中依赖性太强的孩子,在学习方面也必定缺乏自主性,学习成绩不理想,其常见的表现主要有三种:

一、对学习缺乏兴趣,反感学习,总是想方设法地逃避学习。这类孩子厌学,在课堂上,他们听讲不认真,平时厌倦做作业,简直把学习当作累赘。

二、把学习当作应付任务。这类孩子一般是迫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才进行学习。可是上课时,他们极易走神,小动作不断;做作业时,他们往往投机取巧,拖拖拉拉,能混则混,应付交差,能少做一题,决不多做半题,甚至上网查询、打电话问同学,或直接抄答案,有的甚至专门花钱雇人做作业。

三、学习不得法,畏难情绪严重。这类孩子还算听从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在课堂听讲和作业完成方面,态度比较认真,但他们的学习方法比较死板,做不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学习中的难题,他们往往想法子绕开,不会主动去弄清缘由。

家长要引导孩子“我要学”

平日里,有许多家长抱怨孩子学习不自觉,让人操心。可是,家长却很少意识到责任其实就在自己身上。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针对父母对孩子照料过度的现象说了这样一句话:“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正是家长过度的爱,剥夺了孩子尝试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孩子在学习上变得容易依赖别人、缺乏主动性。

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大都是家中的独苗,平日里,家人都围着他们转,在学习上,他们一遇到难题,家长便上阵解围。由于家长的溺爱,孩子便时常身处被动的应付状态之中,从来就不敢主动地去干点什么。而为了提高升学率,不少老师不得不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孩子的学习也因此处于被动状态。

另一方面,很多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四处奔波着参加各种培优班、补习班。本来,玩是孩子的天性,当这些孩子被剥夺了玩的权利,只能学习时,学习还有何兴趣可言?何况,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家长的眼睛总盯在金字塔的塔尖上,而塔尖上又能容下几人?于是,没完没了的批评和指责便扑向孩子,孩子很难得到家长的肯定,自然也体验不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就这样,孩子的自主学习动力源泉渐渐地消失了。

如果孩子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会直接影响成绩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形成,严重的还可能引起厌学情绪,家长对此应该引起重视和反省。

授子以渔终身受益

教育孩子是家长的天职,孩子在学业上的成功是每个做父母的最大愿望。在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授子以鱼”不如“授子以渔”,如果孩子拥有自主学习和思维的能力,学习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也就拥有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1.做孩子的好榜样。要孩子对学习发生兴趣,首先要让他知道父母很喜欢学习。并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认真听讲、认真思考、认真复习和预习,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才能真正掌握学习本领。

2.和孩子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最好交由孩子制定,家长进行参谋。制定的学习计划要具体,越详尽越好,要确定学习内容、学习时间,要控制进度,并配上相应的监督措施。当孩子能够坚持按照计划行事,并成为习惯后,孩子就打开了自主学习的大门。

3.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指导其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4.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

5.让孩子选择合适的竞争对手,开展学习竞赛,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主动性。

6.帮助孩子选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引导孩子学会审题、学会筛选题干中的有用信息,鼓励孩子大胆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7.及时发现孩子学习的进步并及时表扬。

8.配合教师,多与教师保持联系。关注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遇到不良现象,也可与教师交流,一起想对策引导孩子,形成教育合力。

怎样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常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毫无进取心。学习上总是“向下看”,自己成绩考得不理想,就与比他差的同学比,似乎很心安理得。还有些孩子学习成绩不错,但除了课本以外,什么书也不愿看,什么爱好也没有。这些孩子,是否天生就缺乏进取心呢?当然不是,其实每个人都有向上发展的本能,只是这种愿望需要激发、引导和维护。

一、帮助孩子发展自我期许

有句话不无道理:你认为自己什么样,你就会是什么样。人总是在无意间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内心中自己的形象。如果孩子心里认为自己是一个积极向上、聪明、优秀的学生,那么,他就会表现得和他想象中的自己一样;相反,如果孩子心里认为自己是一个普普通通、没有大出息的人,那么,他的表现一定消极、随便。也就是说,什么样的“自我期许”,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和表现。

有一点必须强调,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给孩子什么样的期待和评价,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自我期许。

二、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只有当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才能真正愿意投入学习,表现出积极、进取。所以,家长不应给孩子太大压力,不要过分注意学习成绩。孩子怀着兴趣积极投入学习的态度便值得奖励。一般而言,孩子往往在学习上遭到挫折时,全表现出消极,会拿更差的孩子来安慰自己。所以,家长、老师尤其应在孩子受到挫折时给予心理支持,给失败的孩子更多的机会,注意发现孩子各方面的长处,并提供表现的机会。

三、协助孩子制定适当的目标

尝试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孩子进取心的又一要素。目标对激发进取心十分重要。没有目标便没有动力。但目标必须适当,目标过低没有推动作用;目标过高而达不到,便会挫伤信心。因此,家长、老师应协助孩子制定适当的目标。

四、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孩子不仅学得轻松,更能增强自信。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老师不应该简单地责备孩子不用功,而应协助孩子找出学习不佳的症结所在.并帮助其克服。

五、养成学习的习惯

学习是一件艰苦的劳动。如果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习以为常,便不觉得艰苦了。

六、奖励和批评

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家长和老师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奖励。而不是等到孩子完全达到要求后再表扬。批评孩子应就事论事,不应笼统地说孩子是个“笨孩子”、“差生”。这种评价事实上是全面否定了孩子,使孩子看不到希望,从而丧失了进取的勇气。另外,切忌将孩子和别人比较,这种做法最容易使孩子感到沮丧。

鼓励孩子学习分享“悲伤”


与其让孩子一下子经历,不如让孩子从小就慢慢体会这些悲伤。所以我们不用顾忌孩子不能理解这些,要鼓励孩子学习分享“悲伤”。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预防研究中心的欧文·桑德勒及其同事曾撰文提及如何帮助悲伤的儿童。

他们指出,儿童会在生活中逐渐意识到会有专门的词语对应他们所经历的各种情绪:若有亲人亡故,儿童不得不开始认识到悲伤的意味,或者说,开始感性地定义“悲伤”一词。

或许小孩子并不能真正懂得死亡的含义,他们期望逝去之物再次归来。当孩子再长大一些,他们或许会明白入葬者永不会复活,或许还会明白什么是坟墓。但事实上,大多数儿童并不懂得什么是成人所说的“悲痛”及“哀伤”。

哀伤是何物,是何感?我们会感到空虚及对逝者的不舍,感到失去了一份世间的安全感。儿童亦有此感。若关爱他们的人逝去,孩子们会感到失去了生活中长期持续的一种必然性。他们能意识到这便是悲伤吗?他们是否真正了解这些词汇背后的含义?

欧文·桑德勒指出,我们有必要帮助儿童知晓这些情绪的名称。此外,儿童应明白不要担心“悲伤”这种情绪,不要惧怕生活中随之产生的诸多变化。

家长应告知儿童,感到悲伤十分正常,而不时困惑、偶尔发怒、有时睡不着觉同样也正常。

他们应该明白,这些情绪存在的强度并非长久,甚至会来去匆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同样的情绪,但表达悲伤的方法却是大同小异。

家长们应当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情绪,不应只在孩子悲伤后进行安慰,还应教育孩子如何面对悲伤,并用适宜儿童理解的语言转述自己的经验。

我们在教给孩子什么是悲伤的同时,还要教给孩子如何把悲伤转化成前进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