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我刚来美国不久,在一家幼儿园做代课老师。刚到美国的我对美国的教育理念虽有所闻,却不知道是怎样实践的。所以当时我对不少现在看来不过是常规的教学做法印象深刻,至今都记忆犹新。

记得我在幼儿园里曾经参加过一次南瓜比赛,那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这个幼儿园有一个传统,在春天来临的时候,老师会发给每个孩子几粒南瓜种子,让孩子们带回家去种。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幼儿园会为孩子们举办一个南瓜节,让孩子们把自己种的南瓜带到学校来,参加评比;孩子们的家长也会各显神通,带来自己用南瓜制成的各种食品与大家分享。

南瓜节最热闹的活动当然是南瓜评比了,我第一次参加这个评选时以为就像通常的比赛一样,最后的结果会有一个孩子获得最优奖,还有几个孩子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可是没有想到评比结束的时候,每一个参赛的南瓜上都获得了一个漂亮的带着缎带的奖章。

我仔细看一看,缎带上写着诸如“最小南瓜奖”、“最大南瓜奖”、“最完美体型南瓜奖”、“最歪南瓜奖”、“最黄南瓜奖”,还有“最丑南瓜奖”、“最可笑南瓜奖”等等。原来每一个南瓜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每一个南瓜都获奖了。

家长们带着孩子浏览着那些南瓜,读着奖章缎带上那些有趣的话,开心大笑。评比结束的时候,每个孩子都高高兴兴地把自己的奖牌领回家;南瓜呢,则留在了学校,成为了以后很多天孩子们之间的话题。

这样的评选活动给孩子们的生活增加了很多乐趣,它培养了孩子对种植的兴趣,让孩子通过种植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而且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机会。但是还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这个活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心是人的个性性格的组成部分,心理学家给自尊心下的定义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因为这种自我评价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尊心对一个人心理上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甚至还可以是致命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就连几岁大的孩子们也不例外。和自尊心相关联的另一个个性特征是自信心。那些自尊心强、自我评价比较高的人,往往也有很强的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孩子们的自尊心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特别是周围人群对自己评价的影响,而孩子的自尊心又会转而影响他(她)其它方面的发展。研究显示那些经常得到表扬和鼓励的孩子们,他们性格开朗、好奇心强,愿意探究、尝试新的东西;他们有毅力,遇到困难不会轻易放弃努力;他们喜欢交朋友,社会交往能力强,有领导才能;把这些性格因素加在一起,我们就可以预见这样的孩子们的未来发展的空间要比那些缺乏自尊和自信的孩子们大得多。

自尊心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形成了,发展心理学研究显示自尊心成曲线型发展。这是因为研究发现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自尊心很强,对于自己所取得的任何一点点成就、学到的任何一点点新技能,都由衷地感到自豪。这个阶段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最高,自我感觉最好。

到了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在学校教育环境里,孩子学会了把自己和同伴进行比较,从而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倾向于对自己做全面的肯定或否定,这个阶段的孩子自尊心最脆弱。

到了中学阶段,孩子学会了对自己进行分析,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扬长避短,能够对自己做客观的评价,他(她)的自尊心又逐渐地升高了。所以总体来说,孩子的自尊心是一个从高到低、再到高,这样一个一般发展趋势。

前面我曾经讲到一个人自尊心的形成与他(她)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充满了鼓励、赞美、成功和接纳的环境中,他(她)就会对自己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努力进取;相反的,如果孩子总是生活在一个充斥着批评、打击、失败和拒绝的环境里,他(她)就会自暴自弃,胆怯、畏缩。

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家长要注意多看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多表扬、鼓励孩子,切忌打击、讽刺、忽视孩子,更不要在公众场合羞辱、打骂孩子。越小的孩子,他(她)的自尊心越脆弱,越需要依赖父母和老师的呵护。要记得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自尊心,要从幼儿期就开始,自尊心是孩子未来健康成长的心理保证。

相关推荐

教您建立孩子健康的自尊心


教您建立孩子健康的自尊心

拥有自尊心,能够让宝宝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学会自尊、自爱,做事将更有规划更谨慎。但是,您也许不知道,自尊心也分健康和不健康自尊心,那么作为父母的您,该如何给宝宝建立健康的自尊心呢?

孩子健康自尊的形成,和父母、老师以及好朋友等关键人物紧密相连。不妨制定一项家庭打造计划,循序实施。

实施步骤

1、学习技能,体验成功

有了良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将促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是培养孩子健康自尊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样需要循序渐进。

★选择:根据孩子的兴趣、年龄和能力,为他选择适合的学习活动,绘画、下棋、跳舞、书法、钢琴、打球、游泳,某个阶段内,选择一项即可。

★尝试:和孩子一起尝试时,不要过分顾虑活动过程中的困难和危险,要全身心地投入,切忌心不在焉。当孩子碰到困难时,请别急于包办代替,让孩子多练习,学会自己克服困难。

★几个小技巧:

◎当孩子学习一项新技能时,比如骑自行车,不必要求他一开始就能上路,而要鼓励他多实践。

◎在学习比较复杂的技能时,把它分成几个阶段进行,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

◎任务完成以后要表扬,让孩子感觉到他具有学习本领的能力,以后就会充满信心地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2、学习奉献,建立自尊

奉献由后天习得,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孩子会更有信心为家庭、团队和社会做奉献。

★制定家庭守则。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家庭守则,制定以后白纸黑字写下来,大家都得执行,而且要经常相互检查和督促。如此一来,孩子会感觉到,他也在为家庭做贡献。

★举行家庭会议。经常和孩子一起开家庭会议,就一些事情和问题展开讨论,这是孩子学会合作的一个有效途径。

★教孩子学做小事情。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教他做些小事情,如:简单的家务活,为老爷爷老奶奶服务,参加公益活动,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做什么、怎么做。当他认真、出色地完成“工作”以后,请明确地表达你对他的赞赏。

3、确立良好的归属感

父母可以有很多办法令孩子明白自己在家庭中的归属:

★每天两次对孩子说“我爱你”。——用语言和行动向孩子表示“爱”,让他懂得,你爱他是因为他是家庭的一员。孩子会因此而了解:你们爱他,关心着他的成长。

★在纸上列出孩子的好品质,起码3条,把它贴在冰箱上,并且经常往上面添加。——要经常肯定孩子好的行为,让他知道“我很行”。当然,看到不好的行为也要指出来。在你经常强调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时候,孩子的行为会逐渐地向好的方面转变。

★全家人一起吃饭、做游戏。——尽可能多地享受温馨的亲子时间。请注意,吃饭时不宜讨论严肃的问题。

★给孩子一段倾诉时间。——不管工作有多忙,当孩子向你诉说时,最好放下手中的活认认真真地听。请不要随便发表意见,除非是他问你,或者是事情关系到孩子的安全问题。注意:千万不要取笑和奚落孩子。

以上努力重在每天的累积,不是一蹴而就的哦。

奉献是快乐的,它对自尊的影响也是积极的。通过家长的努力,孩子会慢慢懂得如何与人合作,担当责任。

啥!吵架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助理教授、青少年问题专家塔比莎·霍姆斯撰文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之间发生冲突,不但不会令他们之间的感情变得疏远,反而会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

研究称:孩子与父母吵架可以令父母密切地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而吵架的次数应以每日一次为宜。这样做有益于青春期孩子的健康成长。

霍姆斯认为,一般青少年只有在被逼无奈、被迫捍卫自己的立场时才会对父母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十几岁的孩子与父母发生了争吵,表明他们希望父母知道自己真正的感受与想法,并很在意父母的意见。

大多数青少年认为,他们与父母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后,与父母的关系更加亲近了。英国《观察家报》最近援引霍姆斯的观点报道说,对青少年而言,冲突可以教会他们如何培养健康的个性、得到社会认知的技巧以及如何与人相处等道理。

事实上,父母不应该因为与孩子发生争吵而感到担忧。相反,如果孩子事事顺从,从不与父母发生争吵,则应当注意其是否出于以下原因:

①孩子不愿意与父母进行交谈,不希望父母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

②孩子没有自己的思想,不敢反抗现状。

③孩子害怕父母会因为自己的不同意见而做出激烈的反应。如果是这些原因导致孩子不敢争吵,父母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当然,吵架也要适度。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处理冲突。在吵架的过程中父母需要认真聆听孩子的观点,并应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父母还需要尊重孩子的观点,并且要勇于承认孩子的正确观点和自己出现的错误。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从小尊重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自尊心像稚嫩的小苗,一旦受到伤害,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因此,作为成年人,特别是爸爸妈妈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并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呢?

1、不简单粗暴的对待,使孩子在愤恨中失去自尊,而应循循善诱,就事论理,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自尊。孩子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作为爸爸妈妈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向孩子讲清简单的道理,教育和培养孩子从他人的位置考虑问题的习惯,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使孩子觉得人与人是平等的,从而懂得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能尊重自己的道理。

2、讽刺、挖苦孩子,能使孩子产生自卑而失去自尊,应积极鼓励,适当赞扬或给予奖励,使孩子在自豪中建立自尊。孩子争强好胜,有上进心,并且希望得到成人的赞许,但由于年幼无知,难免出现过错或做事不如大人意。对此,不能过多责备孩子,而应抓住其微小进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克服不足,让他们在不断的进步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3、对孩子冷漠、厌烦,会使孩子在失望中失去自尊,应为孩子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孩子在满足之中建立自尊。孩子爱表现自己,喜欢做事,更喜欢成功,成人不要怕烦怕脏,让孩子退缩一角,而应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机会,施展他们的才华,并用爱抚的微笑,诚恳的赞许,鼓励孩子进步。这样不但使孩子增强了自信心,还可以培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4、对孩子管教过严,会使孩子在畏怯中失去自尊,应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主体,使孩子在平等之中建立自尊。父母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品,用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讲话,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作为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孩子与成人争辩是非,如果成人确实说错了,做错了,应坦诚地承认,并向孩子道歉,使孩子觉得父母是尊重他的,自己也应该尊重父母和别人。

当然,一味地表扬、奖励、赞许孩子,会使孩子产生虚荣心。必要的批评,慎重的处罚,也是培养孩子自尊心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它是一种冷却剂,可以使孩子冷静地检点自己的言行,修正自己的错误。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成人要有耐心、细心,关心爱护孩子,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健康发展。

早教:啥!吵架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青少年问题权威专家塔比莎·霍姆斯发文说,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孩子与父母中间发生争执,不仅不容易令她们中间的情感越来越生疏,反倒会改进她们中间的关联。

科学研究称:孩子与父母争吵能够令父母紧密地关心孩子的成长阶段。而争吵的频次应以每天一次为宜。那样做有利于青春发育期孩子的快乐成长。

霍姆斯觉得,一般青少年儿童仅有在被逼无奈、迫不得已保卫自身的观点时才会对父母讲出自身的体会。假如十几岁的孩子与父母发生了争吵,说明她们期待父母了解自身真实的体会与念头,并很在乎父母的建议。

大部分青少年儿童觉得,她们与父母发生了猛烈的争吵后,与父母的关联更为亲密接触了。美国《观察家报》近期引证霍姆斯的观点报导说,对青少年儿童来讲,矛盾能够教會她们怎样塑造身心健康的个性化、获得社会知觉的方法及其怎样与人沟通等大道理。

实际上,父母不应该由于与孩子产生争吵而觉得忧虑。反过来,假如孩子事事顺从,从来不与父母产生争吵,则理应留意其是不是出自于下列缘故:

①孩子不愿意与父母开展沟通交流,不期待父母了解自身的真正念头。

②孩子沒有自身的观念,害怕抵抗现况。

③孩子担心父母会由于自身的不一样建议而作出猛烈的反映。如果是这种缘故造成孩子害怕争吵,父母就必须思考一下自身的教育方式了。

自然,争吵还要适当。要用恰当的方式 来解决矛盾。在争吵的全过程中父母必须用心倾听孩子的观点,并应适时地调节自身的观点和观点。父母还必须重视孩子的观点,而且要敢于认可孩子的恰当观点和自身出現的不正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