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让孩子开心起来很简单,有时候一件小东西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比如照耀在地毯上的阳光、空的纸箱或窗外鸣叫的小鸟。这些快乐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在这种精神下,下面将介绍5种既简单、便宜,又能让孩子开心的活动。

1.让孩子尽兴

或许是撕纸的声音令孩子愉悦,或许是将纸撕成新的形状有一种满足感,孩子真的很喜欢撕纸。所以把需要的回收利用的纸箱收起来,把无用的杂志或垃圾邮件交给孩子,然后让孩子尽情地撕吧。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或者在一旁看着孩子。因为纸屑可能会引起孩子窒息。

2.和狗狗一起玩

你是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但是如果孩子很快睡着了,或比起动物更喜欢喷泉,你都不要觉得惊讶。相反,你可以带孩子去公园,在那儿孩子能近距离看着狗狗玩。看狗狗玩更加有趣,而且不用花一分钱。但是你需要注意孩子在狗狗周围的安全性。你或许想要用胳膊架住宝宝,确保出线意外时孩子的安全。

3.手电筒游戏

关掉灯,拉上窗帘手拿手电筒,和孩子一起躺在地板上,用眼睛追逐手电筒的光亮。在孩子盯着光亮时,操作手电筒让光束在天花板上跳舞。如果孩子年龄足够大,你还可以让孩子自己操控手电筒。记住玩过游戏后,一定要将手电筒收好。

4.出去吃饭

改变一下日常习惯,在院子里、前门台阶上或者公园里,来一场即兴野餐。铺上桌布,将食物放在桌布上而不是篮子里,让孩子自己挑选想吃的东西。桌布也使得清洁变得简单,当你准备打包走人时,只需要抖一抖桌布就可以了。

冬天时,你也可以来一个室内版的野餐,将塑料桌布铺在地板上。确保房间足够温暖,让孩子只穿尿布坐在桌布上。摆出孩子最喜欢吃的食物,鼓励孩子自由吃东西。虽然结束后孩子需要洗个澡,但是这是十分值得的。

亲子活动扩展阅读

想让孩子当运动员?先学会帮他减压


体育应该是孩子们的一个游戏,一个让他们开心、保持活力的方式。在体育运动中加入比赛自然会增加一些压力,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孩子们在运动中的压力已经失控了。这不仅仅是孩子们感到有压力,父母和他们的教练也会有。

1.帮助你的孩子

孩子在比赛或比赛前感到压力是正常的,父母可以帮助减轻压力。确保你的孩子在游戏前得到一个好的睡眠;为孩子在比赛前准备一天的营养餐;对孩子的比赛和练习要支持但是不要专横;在比赛前,如果你的孩子是不安,请帮助他做一些深呼吸练习或伸展,以平静他的神经和预热孩子的身体。

2.压力会适得其反

在运动中感到压力太大的孩子们可能会决定放弃。一些孩子进行了许多年的体育锻炼,他们没有时间做任何其他的事情。也有一些其他孩子开始运动的时候非常小,他们的运动热情早就燃烧尽了。有些运动需要广泛锻炼,并且还有苛刻的高要求,孩子们能感觉到自己受到了限制。

3.来自父母的压力

父母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施加压力。一些父母试图通过孩子,再现自己的童年梦想;其他的有些父母想逃离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逼迫自己的孩子赢;有时,当父母投入大量的金钱,条件是,孩子应该专注于体育和赢。

4.压力很普遍

压力已经给孩子们产生了巨大影响,估计有百分之70的孩子在13岁时放弃他们的运动。许多孩子说他们退出,因为竞争激烈的联赛让他们感到挫败。

5.降低压力

前棒球明星CalRipkenJr建议,家长在送孩子去进行体育运动训练之前,要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对加入的团体进行观察;和其他家长交谈;观看一些比赛;找出你的孩子在联赛中有多少个夜晚需要锻炼等。

不花钱的亲子小游戏推荐


马上就是暑假了,孩子在家的时间多了,家长应多花时间陪伴他们。和孩子在一起,最美好的莫过于一起玩亲子活动,本篇介绍了4个不花钱的亲子小游戏,可供参考。

1、变脸游戏

道具:手掌和丰富的脸部表情

这个大家肯定都玩腻了,就是忽然把面孔蒙住,然后放开,脸部不停更换表情,像川剧里的变脸一样。这个我比较拿手,反正就是怎么怪怎么玩,《康熙来了》里小S成天做鬼脸扮丑,照搬都可以学到好几招。我家祖宗往往被痘得目不转睛,然后咯咯大笑。也不一定要鬼脸,比如可以口中念念有词,你好,谢谢,红色,黄色,蓝色等。

亲子效果:让宝宝在辨识各种表情,哭,笑,吐舌头,惊讶等等,也让宝宝见识一个有趣的妈妈

2、刷睫毛

道具:妈妈的睫毛

这个是今天早上忽然想到的。瓜子睡到我旁边,把手伸到我嘴里,我把脑袋和她的大脑门轻轻撞了一下,结果眼睫毛就刷到了她的,她觉得痒,也觉得新奇,不停地笑。于是,我就又和她玩了几回。幸好自己睫毛算长,不然还要拼命往前凑,鼻子都快碰鼻子了。如果妈妈眼睛痒的时候不要玩,可能眼睛有炎症,别传给了宝宝。

亲子效果:和宝宝近距离的玩耍,有助加强亲密关系。尤其是妈妈如果外出蛮久的时间后回来,宝宝好像不太黏人的时候特别有效。

3、骑马啦

道具:两条腿

瓜子的爷爷拿手的绝招。翘起二郎腿,把瓜子架到腿上,边抖边唱:马儿呀,你慢些走啊慢些走啊!……也可以两条腿平伸,靠臀部的力量把宝宝举起来。这个是体力活,没点力气还真做不久,一般都是老公来玩比较多。妈妈们如果力气够,可以用它进行腿部锻炼,美腿又燃烧脂肪,一举两得哦!

亲子效果:在骑马游戏中,可以让宝宝掌握节奏感,还能锻炼他的手臂力量,边唱边玩是最好,妙趣横生。

4、背一背

道具:背部

顾名思义,就是把瓜子背起来,房间里转一转,或是弓起背,把她托高或托低。因为瓜子爸爸一年基本见不到几次,所以这种体力活就轮到我了。最近开始尝试稍高难度动作,就是把她360度甩下……哈哈,就试过一次,不敢试了,这个还考验臂力的。因为经常抱瓜子,手腕这里大概有点炎症,吃不消了。

亲子效果:宝宝趴在背上的感觉其实很舒服,尤其是肉嘟嘟的宝宝,感觉就像背了一个棉花袋。不过我还是建议这种体力活让爸爸来,妈妈平时已经够辛苦,还是不要做主力了。

春节宅在家里更开心的游戏


春节期间和孩子玩什么?户外太冷;庙会年年逛,没创意;出去旅游,哪哪都是人;宅在家里,太无聊!No,No,No,看看老外这些创意游戏,让你在家更开心。

1.纸箱空间

蜡笔+空纸箱=安静的游戏空间,可以尝试一下。

2.纸箱滑梯

对于家里有楼梯的,这是一个不错的玩法。

3.穿越障碍

找一个过道,左右两边贴一些纸条作为路障,孩子们需要身体不接触路障而顺利通过,充满刺激的小游戏,很适合家庭聚会哟。

4.击球比赛

这个游戏适合多个孩子一起参加,注意要用脚去击球,很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5.套圈游戏

套圈游戏是很多庙会的常见曲目,其实在家可以以进行啊。

6.踩高跷

废弃的奶粉罐这下子都有用武之地了。

7.手指创意

实在不知道怎么玩,就玩玩自己的手指吧,这可是发挥孩子们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好机会。

8.找瓶盖

家里不用的小瓶子,小盒子一定很多吧,把它们的瓶盖和瓶身分开,让孩子们自己去进行配对,很培养孩子的细心观察能力。

9.连连看

经典的记忆配对游戏,找一些废旧的颜色鲜艳的盒子。选择大约6个不同的纯色,然后剪出2对颜色、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或圆形。将它们全部倒扣在地板上,让孩子一个个翻开,寻找相同盒子上的图案进行配对,很考验小朋友的记忆力及观察力。

10.胶条游戏场

胶条真真是个好工具,这样的游戏空间能让孩子们玩很久,玩具并非昂贵就是好的,让孩子自己来创造游戏空间,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

小提示:可以选择布面胶带,比较容易清理。

11.糖果项链

这一定是女孩们喜欢的,边吃边玩,很过瘾吧!

12.蔬果涂鸦

你有没有带孩子仔细观察过蔬菜水果?看看借助于颜料,它们会展现出怎样的迷人印记?

做这些游戏 BB上肢力量不用愁


孩子生长到19个月左右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变得非常好动。他可能会喜欢倒着或着这走面,喜欢上下楼梯。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精力好像永远都用不完,比如你会发现他很喜欢把能拿起来的东西递给你,或者把他们转移地点。这是因为孩子的手和手臂的肌肉正在慢慢发育,而此时,父母也要帮助和鼓励孩子锻炼手和手臂力量。

1.孩子的手指灵巧性

在孩子19个月的时候,已经可以拿起比较轻的容器了,比如被子,小碗和盒子等等。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也比较喜欢去移动自己可以拿起的东西,他们甚至可以拿着自己的小板凳从客厅移动到卧室。但是对于比较小巧精致的东西,比如需要用到指关节而不是手掌去拿的东西,孩子拿起它们可能就有点麻烦了,这就说明孩子的手指还不够灵活和灵巧。父母可以让孩子通过玩积木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购买比较小巧的积木,让孩子自己去堆积。还可以让孩子学习弹儿童电子琴,儿童专家也说过学习弹琴可以使孩子的手指关节更加灵活。

2.练习孩子的手臂力量

跟同龄小朋友相比,如果父母觉得孩子的手臂力量比较弱,那么就可以做一些运动来锻炼孩子的手臂力量,最常见的运动方式就是扔球的游戏。父母可以选一个孩子可以抓起的足球、棒球等,教孩子把扔给父母,然后父母在把球仍会给孩子,就这样不停地循环。孩子在扔球的过程中就可以锻炼自己的手臂肌肉,增强手臂力量。如果孩子对篮球比较有兴趣,特别是男孩子,也可以在家里安装一个儿童篮球筐,让他练习自己把篮球扔进球筐。

3.让孩子帮忙打扫卫生

另外一个帮助孩子增强手和手臂力量和灵活性的方法,就是打扫卫生。父母可以让孩子学习扫地和擦桌子,这些家务其实就是手和手臂的力量练习。注意要适当的进行手臂力量运动,不要让孩子太累。

不用学步车 宝宝也能健步如飞


怎样让宝宝轻松学步

其实,宝宝学步这也是一门很复杂的功课,只是很多家长都没注意到而已。宝宝学步会影响今后的走路,怎样才能让宝宝又快又好学会走路呢?这是每个家长都想知道和烦恼的事情。那宝宝学步,到底有什么需要注意,才能让宝宝学步达到健步如飞的境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父母要注意事项一: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有些爸妈看见别人家的宝宝已经能够走路,恨不得自家的宝贝立马健步如飞,以显示自己的宝宝体魄强健,聪明过人。于是便根据自己的想当然,卖力地训练起来。其实,开步不宜过早。

因为宝宝身躯各个部分的骨骼都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双脚什么时候能直立、开步,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宝宝10个月就能走了,有的满周岁了还走不好,都属正常现象,完全用不着担心。

一周岁之前的婴儿期是宝宝感觉调整的阶段,这种调整过程的需要多少时间没有划一的标准。所以,对于宝宝何时能开步走,应该耐心地等待,顺其自然。专家们反倒建议,与其急着教宝宝早点学会走路,倒不如让宝宝多多练习爬行。

爬行能够有效训练宝宝的大脑。调查数据显示,爬行少或者爬行不足或者没有经历爬行的宝宝,等到宝宝活动中的身体上半部和下半部会不自觉地对抗,容易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症,比如视觉和听觉的不协调,视觉和动作的不协调,听觉和动作的不协调等。到一岁左右时,可有意识地让他和比他略为大一点的小孩一起走走玩玩。宝宝会通过观察,揣摩和模仿,学习走路。

父母要注意事项二:不要不让宝宝走

操之过急不行,一点不作为也不行。假如宝宝已经有迈步的强烈愿望,而爸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总是认为宝宝还太小,不给他们走路的机会。那么,不光宝宝腿脚的肌肉得不到锻炼,脑子思维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于健康成长没有帮助。

我们都知道,人所有的活动都是由大脑这个指挥中心指挥的,它拥有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传递信号和发布命令。但刚出生的宝宝脑指挥中心是不会指挥的,因为他们大脑中神经元之间还缺乏有效连接。大脑传导网络的健全和大脑功能的提高是随着宝宝的运动按顺序一步步发展的,我们不能消极等待。

一些进入小学后的宝宝表现出来的情绪不稳定,固执、有侵略性、有挫折感、难适应学习环境、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持久地干一件事情,不能长时间坐着、身体动来动去等等,与婴儿期缺乏有效自主活动有一定关系。我们应该大胆地让宝宝自己走。

父母要注意事项三:宝宝学步穿软底鞋好

有的爸妈以为宝宝穿皮鞋走路神气好看,就买皮鞋给宝宝穿着学走路。这种想法不可取。穿皮鞋学走路有害无益。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大多数运动鞋,底硬而厚,面子也比较硬,同样不适合初学走路的宝宝。因为宝宝的骨骼还没有长定型,硬底鞋和皮鞋不利于宝宝小脚的正常发育。专家认为宝宝学步还是以穿软底鞋为好。

在安全有保障的环境里,甚至可以让宝宝光着脚丫子学习走路。

父母要注意事项四:别用围巾牵着宝宝

小编曾经看见一对小夫妇带着十来个月大的宝宝进入公园草坪,先生刚把儿子放在地上,小家伙就迫不及待地欢叫着蹒跚而行。宝宝的妈妈一面从挎包里抽出一条羊毛围巾,一面向儿子追去,嘴里还叫着:“宝宝慢慢走,等妈妈给你系上安全带!”她说的“安全带”就是手中的这条围巾,她要用围巾拴住宝宝。

只见她追上前去,把围巾的一头从宝宝左腋窝下穿过,经胸前再经右腋窝下绕到他的背后打一个结,做成一个绳套套在儿子胸部,另一头则攒在自己手中,宝宝在绳套中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让妈妈跟着他跑。

这样一来,不管宝宝怎样跑动也不至于摔倒了,安全确实得到了完全保证。不过,这位妈妈大概没有想到,她这样做,剥夺了儿子体验走路感觉、调整平衡能力的权利!在公园里,在居民小区里,我不止一次看见类似的的情景,这么做着的爸妈或监护人,他们获得了宝宝暂时的安全,却在无意中伤害了宝宝。

宝宝的平衡能力是要通过走路实践来提高的。要知道,小宝宝刚开始学走路,跌倒是常有的事,用不着这么紧张的。哪一个宝宝没有摔过跤?哪一个宝宝不是在“摔倒——站起来——再摔倒——再站起来”的反复过程中长大的?何况,宝宝都是小精灵,他们天生就会保护自己。当他们感到自己将要摔倒时会一屁股坐在地上;即使是合扑倒地,他们也会高昂起小脑袋避免头部受到重创。

另外还有一点,恐怕是一般人没有意识到的,那就是这样做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发育!用羊毛围巾、丝巾之类拉住宝宝,使他们的胸部受到外力压迫,呼吸受到影响,会降低肺功能。宝宝年幼,骨头还处在发育阶段,丝巾、围巾扎的时间长了,会导致肋骨外翻的,宝宝的胸部长成鸡胸状,不光难看,还影响健康,后患无穷!

父母要注意事项五:“学步”不是学步车的主要功能

学步车有不少功能让人青睐于它,比如,把宝宝放进学步车里,任其纵横驰骋,放心好啦,绝对没有发生摔倒的可能性,再怎么磕磕碰碰,也不会伤到宝宝一根毫毛,非常安全。

不过,请不要忘记,世界上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的,学步车有许多优点,但是并不具备“能有效培养宝宝的走路能力”这一优点。

如果是仅仅是为了宝宝学走路而专门去买学步车,那么,请你还是省下这笔钱吧。四平八稳的学步车剥夺了宝宝体验平衡的机会,影响宝宝平衡能力的提高。另外宝宝的骨骼很嫩,可塑性大,长时间坐在学步车里也容易导致罗圈腿,爸妈不能图省事而把宝宝长时间放在学步车内。更何况,在学步车里的宝宝仍有翻倒的危险。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父母要注意事项六:要注意环境的安全性

当然,保护宝宝,不让他们意外受伤是爸妈的职责,注意学习走路环境的安全性是必要的。我们可以在宝宝的活动场所铺上发泡塑料垫。

万一宝宝摔倒了,不至于摔伤。我们也可以给宝宝戴上填有缓冲材料的帽子,预防因头部触地而使大脑受到震荡。还应该把家具的棱角用海绵或其他软性材料包裹起来,把热水瓶藏起来,把刀具、锐器锁进橱柜……

宝宝会在跌跌撞撞中逐步成长起来,会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经验、总结经验,一步步走向成功,我们即使不教,他们也会自行摸索前进,学会走路。

让宝宝自己走,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他们树立自信,在未来正确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战胜困难,赢取美好前程,有着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宝宝的壮丽人生就从学习走路开始吧!

玩具并不是越新奇,越奇特越好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能否最大程度地发挥潜在的智力,极大部分有赖于5岁以前所接受的感觉及智能刺激的多寡。1岁之前的孩子尚未进入主动探究周围世界的阶段,给予孩子较合理的感觉刺激和较多的情感交流,应是最好的选择。爸爸妈妈是帮助孩子了解世界的第一人。

实际上,可以作玩具的东西很多,也并不是越新奇特越好。一些简单的家用物品,如可握、可捏的塑料瓶、空盒子、可咬、可磨牙的东西等;也可自己改装,只要颜色鲜艳,可拿着玩的任何形式的物体,同时体积够大,孩子不致吞咽下去,经过消毒,没有伤害都可以。商店里也有一些不错的选择,如清晰可见的塑料水族馆,里头有鱼,可以挂在小床边让宝宝观看……

父母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可玩的东西,可听、可看、可感觉的东西。

最好的玩具就是爸爸或妈妈,这个“玩具”是宝宝最喜爱的。

妈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宝宝说话,跟他戏耍。许多做妈妈的在沉默中给孩子换尿布、喂奶、洗澡、为什么不在这些时候说话呢?

应该对他说些什么?喜欢说什么都行,也可在说话的同时配一些舒缓的音乐;每一位母亲都告诉宝宝她自己的一套话,对宝宝唱她自己的歌。

对宝宝唱歌、说话、做好笑的鬼脸,或是轻轻摇他,和他戏耍的时候,正是给予他感觉刺激的时候,这将促进他智力发展。

玩具“破烂”不“破烂”,家长说的并不算


无独有偶,

在知乎网友提出问题不到一个星期后,同事(一名妈妈)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家里买了那么多好玩的玩具他都不爱玩,偏偏喜欢玩家里的破烂!”

那么,问题真的来了……

“好玩的玩具”,这里的“好玩”说到底是父母定义的。可是爸爸妈妈这么说,宝宝真的认同吗?

你对“玩具误解太深”

家长口中所谓的玩具,无非是工厂里制造出来的。可是父母们需要知道的是,对于孩子来说,他感兴趣的任何东西都是玩具,其中就包括“一根烂木棍、一个就饮料瓶”这些“破烂”,相比之下,是不是工厂出品,并不重要。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而且工厂里制造出来的玩具,也未必好玩儿,这可是得到过玩具设计师证实的。一名玩具设计师曾在知乎上暴露“设计师在设计玩具时首先注重的是安全问题,其次才是玩具的趣味性”。即便是世界一流的顶级玩具设计师,他设计的玩具也是为一般孩子共同存在的兴趣所设计,而不是为哪个孩子专门设计的。这个叫“个体差异性”,换个通俗的说法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破烂”不“破”

仔细想想,孩子们可选择的“破烂”有很多,可为什么偏偏就选择了那个小木棍,或者那个旧饮料瓶?如果父母肯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宝宝们在选择“破烂”的时候是有选择性的,他所选择的“破烂”一定是某个时期他最感兴趣的。比如有的孩子喜欢鼓捣门窗,有的喜欢拉抽屉,有的喜欢瓶瓶罐罐,也有的喜欢抓米抓豆。

孩子们总是对生活中的用品甚至废弃物精挑细选,所以他们自然会玩得兴致勃勃。而这些“破烂”可不是随机被“宠幸”的,对于宝宝来说,它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随手可得!而且,大多数宝宝都看到过长辈们使用过这些材料或工具,这种前期经验激发了宝宝的好奇心和模仿欲,所以他们才更会认为这些“破烂”是最好玩的玩具。

尊重天性,让他自由

对于宝宝的玩具,希望爸爸妈妈们不要用成人经验去“绑架”宝宝们的选择,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天性和本能去玩儿,给他们挑选的自由,只要孩子开心,即使玩具是“破烂”,它的“破”也是有价值的。你说呢?

玩这些超级游戏,孩子的社交能力想不提高都难


都是很有意思的游戏,也很棒,分享给大家。

?传递表情

爸爸妈妈和宝宝围坐成一个圈儿,让宝宝注意观察妈妈的表情,然后把妈妈的表情状态用语言描述出来,并再次模仿给爸爸看。

同样,宝宝再做一个表情,由爸爸描述并模仿给妈妈看。依此轮转。

Tip:此游戏可引导孩子留心观察他人,同时学习认识情绪。认识情绪是管理情绪、提升社交智慧的前提。

我们都是机器人

假装爸爸和宝宝是机器人,妈妈手里有“遥控器”。妈妈嘴里发出一个命令/指示,两个机器人要按照指示做相应的动作。每次妈妈喊停,“机器人”就要听令定住,且维持此前的最后一个动作不变。

Tip:可以轮流做拿“遥控器”的那个人。如此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并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动作。

小刺猬来跳舞

在地上划定一个范围,爸爸、妈妈和宝宝都站进去,假装大家都是刺猬,不能靠得太近,因为身上有刺,会刺疼对方。放一首曲子,大家开始手舞足蹈地跳起来,但是同时又要留心保持距离,否则就会“刺疼”、“流血”,累计多少次,出局。

Tip:学习群体中人际交往的合适距离。

咆哮的动物们

找一些动物咆哮、吼叫、发怒的图片。让宝宝识别里头是什么动物,他们的情绪怎样。并且挑出一个觉得最像自己生气时的动物,讲一讲愤怒、发脾气时候的感觉,以及告诉孩子处理愤怒的正确方法(独自冷静、换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等等)。

Tip:教会孩子理解愤怒的情绪。学习处理愤怒。

“最爱的绘本”角色扮演

对于一直坚持亲子阅读的父母,可以让孩子挑选一本他最喜欢的社交主题的绘本,选一个片段,来进行角色扮演。

Tip: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灵活处理社交矛盾、冲突问题。

?真人版“找不同”

一些启蒙书中会设置有“找不同”的益智小游戏,但其实不用书,这个游戏更好玩。妈妈带宝宝一起,让爸爸躲进屋子,改变身上的一样东西,比如脱掉鞋子,或者出去围巾、一块手表,再或者解开一粒扣子、挽起一只袖子等。爸爸重新出来后,让宝宝找不同。

Tip:引导孩子学会观察他人,试着将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

我们一起来画画

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来画一幅画,每个人画一部分,轮流来。爸爸画完妈妈画,妈妈画完宝宝画。

Tip:教孩子学会等待,体会团队合作。

猜猜我怎么了?

爸爸、妈妈或者宝宝,说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比如“这不是我的”,但每次都用不同的声调、带不同的情绪:开心、惊讶、生气等,让宝宝猜这语言背后是什么情绪。一家人轮流来做“带着情绪说话的那个人”。大人可以先演示,孩子学会了再来说。

Tip:引导孩子进一步认识情绪,同时教会他们理解他人,提升孩子的同情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