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

我的孩子害怕离开我身边独自尝试新事物,也害怕和其他孩子独处。

思考

1面对充满挑战的世界,有些孩子可以很快的适应,而有些孩子则在跳进水池前要先用脚指头测试水温(适应的过程较缓慢),请耐心点并且温柔地指引他,他会开始独立的。(诚实地说,你看见过一个十岁的孩子像强力胶一样黏在母亲身边吗?)

解决方法

1不要强迫孩子马上面对让他感到紧张的情境,允许他在旁观看一会儿,让他了解大概的状况并且有能融入情境的感觉,让他知道他可以在旁观看,直到他想加入为止。当孩子知道他可以慢慢来并且可以决定何时加入,会比较放松。

提供一些机会帮助孩子迈向独立,例如,带孩子去同一个公园,当他参与一项活动时,跟他保持一小段距离,坐在长椅上阅读,并且经常跟他挥手或是对他的行为下评论,例如,“哇!你真的荡得好高阿!”

2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说些像“不要担心,你需要我,我会在你身边”。这类的话意味着孩子真的需要担心什么事,所以,用正面评价来代替,让他知道他在做的事其实没什么好担心的。例如,当他要离开你身边去参加一个生日派对时,给他一个正面的信息:“亲爱的,玩得开心点啊!晚点见喽!”

3让他面对并且了解自己的感觉,然后帮助他学习克服那些感觉,“我发现参加派对好像让你有点紧张,没关系,一切可以慢慢来,我们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朋友,戴维在那耶!何不过去跟他打招呼,让他看看你新买的手表!”

4事先讨论情境,让孩子了解状况:他会在那里待多久,他将会做些什么,还有你几点会去接他……这类信息会让孩子在离开你时更自在些。

5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布兰登邀请你周五去他家过夜,他很期待,他说你们会先溜直排轮,然后再做自制的披萨,有兴趣吗?”问孩子一些有帮助性的问题,了解他不想去的原因是什么,也许有些特别的方法可以帮助他感到自在一些──也许他知道如果他改变主意打电话给你的话你会来接他,孩子或许会感到不自在而选择不去,那没关系,孩子有很多机会跟他的朋友相处,有些较犹豫的孩子将会接受邀请,并且对自己的决定感到舒服自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与父母分开时的焦虑感会降低。

相关知识

让宝宝从独睡学会独立


独睡,意味着宝宝拥有自己的小床,拥有独立的睡眠空间。从小开始独睡,有利于宝宝独立性的发展。

独睡对独立的影响

宝宝逐渐习惯独睡后,会慢慢把自己当成独立的、可以脱离爸爸妈妈而存在的个体,并能在没有你们帮助的情况下做很多自己的事情:自己游戏、自己唱歌等。因此,独睡有助于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防止宝宝过度依赖你们。当然,宝宝独立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独睡并不是唯一的手段。

宝宝何时开始独睡?

宝宝何时独睡合适没有统一标准,通常是当宝宝很小时,可以在你们的大床边安置小床,既让宝宝从小习惯独睡,又方便随时照顾宝宝。

什么时候可以分房睡?一般在2—3岁左右比较合适。这时正是宝宝独立意识萌芽和迅速发展的时期,让宝宝独睡,有利于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可以依据宝宝的实际能力而定。如果宝宝自理能力比较强,晚上睡得比较安稳,不会乱踢被子,可以考虑为宝宝单独准备睡房。

培养宝宝独睡步步瞧

★实施步骤

Step1大床入睡后再转移到小床

对于很小的宝宝,为了方便照顾,你可以与宝宝同房但不同床睡。把小床放在大床的一侧,让宝宝先睡大床,等他睡着后再移到小床上。第二天清晨宝宝醒来时,你一定要及时出现在宝宝面前并鼓励他:“宝宝睡自己的小床,好能干哦!宝宝长大了!”这样既保护了宝宝的安全依恋,不会产生情感上的失落,还增强了宝宝独睡的勇气和信心。

Step2小床上独自入睡

在小床边给宝宝充分的关心和爱抚,使他感到安全和温暖。你可以在白天加大宝宝的活动量,在睡前至少1小时不宜让宝宝有大量兴奋的活动,需要让宝宝慢慢安静下来,产生睡意。入睡时,让宝宝自己躺在床上入睡,而不是抱在你怀里,等哄着了再放到床上。

同时,可以播放柔和的音乐或催眠曲,或者给宝宝讲故事,能起到平静心理和催眠的作用。宝宝顺利地独立入睡以后,你就可以尝试与宝宝分房睡了。

Step3分房睡

宝宝逐渐长大,你可以尝试让他独自睡在一个房间里。

把宝宝的小房间好好布置一番,墙上贴一些宝宝和你们的照片、图片等,在小床周围挂上悦耳的风铃等,再把宝宝平时喜欢的玩具摆在床边,陪他一起睡觉。这样,宝宝的恐惧感就会渐渐消失,转而喜欢这个环境。

对于稍大点的宝宝,你可以发挥他的主动性和想象力,和他一起装饰他的小房间。这样,宝宝会感到他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不仅满足了宝宝独立的需要,同时又为宝宝创造了单独睡眠的环境。

另外,你要在宝宝睡前多陪他一会儿,让他感到虽然和你们分开了房间,但你们依然一样关爱他,让他觉得很安全,很温暖。

★独睡行为需要巩固吗?

对于一直独睡的宝宝,一定要给予他充足的关心和爱护,让他始终有一种安全感。

你不要吝啬对宝宝的表扬和鼓励。当宝宝睡醒时,及时说些鼓励他的话,如“宝宝可以自己睡觉,真的很能干”、“妈妈喜欢能自己睡觉的宝宝,宝宝好棒哦!”以此强化宝宝的独立心理和行为,减少由于分床带来的孤寂情绪,而且,你还可以在别人面前表扬他。

温馨提示

1.如果宝宝已经形成与你们同睡的习惯,一旦要分开时,你千万不要急躁,这样会适得其反,使宝宝对独睡产生恐惧,以为爸爸妈妈不喜欢、不爱自己了。所以,一定要循序渐进,让宝宝逐渐适应独睡。

2.当宝宝生病或遇到挫折时,最需要爸爸妈妈的关心和安慰。这时,你可以与宝宝暂时同睡,在满足宝宝的生理、心理需要的同时,也方便随时照顾宝宝。

3.独睡的最初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宝宝的坚持和适应,更需要你们的坚持。刚分房睡时,宝宝会出现反复现象:费了很大劲儿才把宝宝安顿好,可一会儿,他又跑出来了。此时建议你们千万不要心软,哪怕再辛苦再难缠,也要坚持把宝宝送回去,陪伴他、鼓励他重新入睡。独睡是种习惯,只要用适当的方法坚持,时间久了,自然就会形成的。

让孩子学会分享


友:我女儿三周岁,看到别人有好玩或好吃的总想也要有,有时甚至上前抢夺。而自己的东西却决不肯与人分享,除非自己不要了的东西才肯给人。我们每次跟她讲道理都没用。请问专家该怎么办?

茅于燕:对于一个三岁的儿童来说,东西没有“你的”、“我的”、“我们的”分法,只有“我的”,尤其是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好的东西就是该“我的”。他开始掌握“所有权”(possesiveness)的概念。但是还没有掌握“这个东西”可以和别人一块玩、一块儿用的概念。有时,不仅认为自己的东西真正是他的东西,而且把真正是别人(哥哥、姐姐、同伴)的东西,也会认为是自己的,这就是她看到别人有好玩的或好吃的,甚至会去抢的原因了。有时,她抢别人的玩具是她表现自主和独立的方式,也是她为自己争取权利的一种表示,和大年龄儿童的霸道是不同的。

儿童这种“拥有”的概念是正常的,也是日后通往共享(sharing)必经之路。必须让孩子懂得所有,她才能学会分享。分享是拿出“我”的东西和你共用,懂得“所有”比懂得“分享”要早得多。在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两岁就懂得“我的”了,但到三四岁有的儿童才学会分享。

要孩子学会分享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1、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凡是没有安全感的孩子,要学会分享是很困难的,这些无自信、无安全感的孩子常常成为东西的“贮藏”者,以积累东西来“支持”自己的自信和自尊,表示自己多么有能耐。

2、不要勉强孩子去与人共享他的东西,这表明你把别的孩子看得比他更重要。在这个发展的敏感阶段,自我意识出现不久,他认为自己比别的孩子更重要。同时他也渴望安全,和别人共享他的东西,他会感到自己的所有权被剥夺了,安全受到影响,所以不愿意。

3、把玩具让别的小朋友玩哪怕是15分钟后仍然还给她,她也会感到这个玩具失去了,因此不愿意拿出来一起玩。“归还”的概念没有建立起来。因此要做一些“借与还”的游戏,让她懂得分享、借出以后,仍然会得到的。

4、不要打骂,可以对孩子说:“是的,拿出你心爱的娃娃来一块儿玩是有点舍不得,不过,某某来了,他对你又特别好,把娃娃拿出来一块儿玩一会儿,他会很高兴的,我也和你们一块玩一会儿,好吗?”不要说:“你不给某某玩,不是好孩子,妈妈不喜欢你”。

5、当有可能会碰到要孩子与小伙伴共享玩具时(比如约好同事带孩子到家里来作客),可以事先和她谈这件事,要她把她愿意拿出来一起玩的玩具准备出来,在招待过了小伙伴以后要大大表扬她的大方。

6、有时自己也可以和孩子共享什么东西来训练她这种意识。比如:让孩子一块吃你抹好黄油的面包、一块儿看图画书、穿穿你的靴子、戴戴你的太阳镜等,对她讲:“这些都是妈妈的,妈妈愿意和你分享。”

7、有意识地和她玩共享的游戏。约好假日到街心花园,孩子带一两件玩具,邻居家的孩子带一两件玩具,你让我玩你的玩具,我让你玩我的玩具,渐渐地次数多了,就会形成共享的好品德。

8、家长自己可以和朋友或同事一起旅游,你带一点吃的,我带一点喝的,也把各自的孩子带在身边,让他们体会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共享的。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往往是最好的榜样。

9、共享本身是有成效的。比如你孩子把自己的积木拿出来和另一个小朋友的积木放在一起,可以搭一个特大的高楼,大家一块儿让小猴、小兔、小山羊住进去比一个人的积木块搭楼高多了,好玩多了。

早教:孩子交往,从学会谅解开始


儿子和隔壁邻居的小亮,上同一个幼稚园,也是一对非常好的盆友,一天到晚在一起玩,去看书书写也在一起,有时候用餐也在一家吃。大家俩家的成年人轮着送两个孩子上幼稚园。孩子交往从什么开始?

孩子交往从什么开始?忽然有一天,两个孩子碰面时不说话了,乃至也不看另一方一眼。我感觉不对劲儿,就问儿子:“你与小亮并不是最好的朋友么,为何不吭声啦?”儿子说:“小亮不够意思。还说假话,.我不和他是最好的朋友呢。”原先,小亮在幼稚园玩踢足球时,推翻了其他小朋友,結果二人打过起來,这时候我儿子就向前帮着小亮打哪个小朋友,結果哪个小朋友的腿受了点伤。

教师了解后指责了她们,这时候小亮就说,就是我儿子把小朋友的腿打伤的,教师就公开批评了儿子。儿子对我说:“本来是小亮,就说是打了的,我从此没理他了。”

因为我感觉儿子诬陷,想想一下,把儿子拉到身旁,自身也蹲了出来,以平静的一口气对儿子说:“做人要诚实,不必感情用事,做事要谦让,要宽容他人。孩子交往从什么开始?你与小亮是最好的朋友,当他碰到困难时,应当协助他,它是对的。可和我小朋友打架斗殴,你来帮助,那样对吗呢?”儿子摇了摆头。“小亮说你将小朋友的腿打伤了,它是说假话,不是对的。

但可能是他那时候没注意到小朋友的腿是怎么伤的,或者怕教师指责他,才讲过假话。最好的朋友即便有点儿错,也是应当相互之间原谅的。”孩子交往从什么开始?历经我的疏导,儿子气消了,第二天又和小亮一起去幼稚园了。小亮也积极对儿子说:“那一天我是怕回家了后挨父亲打,才讲过假话,之后一定不用说假话了。”我儿子则说:“没事儿。之后我们不打架斗殴了,还是好朋友。”

独立生活的练习从两岁开始


案例:童童要自己吃饭

吃饭了,我习惯性地坐在童童身边准备喂他。谁知他小手紧紧地抓住碗,说:“自己喂,自己喂”。我就让他自己吃,结果吃得满地都是。我教他怎样拿碗,怎样拿勺,怎样往嘴里送,我自己再拿一把勺,适时地帮他一下。每当他把饭送到嘴里时,我就说:“童童真棒!”童童很自豪地笑着,我想他已经体会到自己做事的乐趣了。

分析:放手让孩子“自己来”

两岁左右是孩子独立性发展最快的阶段,也许昨天还是妈妈怀里的娇宝宝,事事依靠妈妈,今天突然间要独立,什么都要“自己来!”明明自己做不好,还不让别人帮忙,如果父母仍像以前那样,孩子有时就会发脾气。不了解孩子的父母也许会说:“这孩子变得不听话了!”其实这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孩子可喜的进步。教育专家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要让他自己做。

促进大脑发育

儿童年龄越小,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关系就越紧密,俗话说“心灵手巧”,手的灵活直接关系到脑的发育。

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发展需要脑的协调支配,同时也能促进脑的发育。所以,多让孩子自己做事,增加锻炼机会,不仅是生活能力的培养,也是促进脑功能发育和健全的一种手段。

自信心的增强

儿童的自信,不仅来自于成人的鼓励表扬,更来自于完成以前所不能完成的任务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成就感,这是单纯的鼓励性语言所不能给予的。最初,孩子会遇到一定困难,在不影响孩子情绪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指导,战胜困难的乐趣将会使孩子信心百倍。

适当加以引导

尽管两岁左右的孩子独立意识已经萌发,但由于各项能力的发展并不能完全达到他自己想达到的水平,还需要成人的帮助。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水平决定提供何种程度的支持。比如吃饭,孩子可能在开始独立进餐时并不知道怎样拿勺,怎样往嘴里放,家长可以将吃饭的动作分解,一步一步地教给孩子。也许这在一般人看来有些夸张,但对孩子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语言指导必不可少。如果清楚的示范动作配以适当的语言讲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两岁孩子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直观的形象动作是诠释语言含义的最好工具。

儿童的独立意识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家长坚持不懈地努力。两岁是孩子独立意识萌发的最初阶段,也是幼儿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转折期,也称“反抗期”。之所以反抗,很重要的原因是成人限制了孩子独立能力的表现。那何不让孩子的独立生活从两岁开始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