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行为与行走发展的关系

一到两岁幼儿的特色,就是喜欢走个不停。走路是成长上很重要的里程碑,它代表着独立的萌芽。因着能走路,幼儿可以执意去想去的地方,拿想拿的东西。

1、行走让幼儿的阅读行为更富变化

独立的特色,贯穿这个时期幼儿的所有发展,也与幼儿的阅读行为进展息息相关。学会走路后可以走到书架或图书篮拿取和放回图书,会对自己的这项新能力感到高兴。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些特别的爱好“搬书”,喜欢将书一本一本地搬来搬去;有些则满足于将书一本一本地从书架上拿下来,丢在地上再放回架上,对这一丢一捡,乐此不疲。

同时大人也会察觉到,孩子会走路之后,坐下来与自己一起共读的兴趣减低了,专心度也减少了,这是正常现象,大人应该顺应孩子的意愿,不要坚持一定得念完整本书,或过度担忧孩子会不会耐心不够。因为幼儿此时正对自己的双脚着迷,而周围还有好多东西等着他去探索呢!因此,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维持他对书的喜好,远比教他书中内容重要得多。

2、喜欢模仿肢体动作

幼儿能站、能走后,双手就可以自由地探索。而手指小肌肉的发展,可帮助幼儿充分探索图书的操作方式及结构。有时他们会沉浸在图书的操作方式及结构。有时他们会沉浸于从书角挑起书页,一页一页地细细翻过;有时则忘我地一手握住书背,另一手略弯卷2起全书,然后快速地放开书页,让一页一页迅速跳过(像我们大人整理影印纸般);有些孩子还会沉醉于将书夹在胳臂下,带着它们走来走去,然后为自己手脚并用的能力感到高兴而一试再试、一走再走。

幼儿对自己行动自主的喜悦,也可以从他们模仿书中主角的动作看出来。他们会特别喜好模仿书中人或动物的动作,比如说看见熊在走路,孩子会指着说:走路,然后自己走走走。

又例如,看到书中小男孩的手举高(虽然同页中还有许多其它细节),孩子也会特别注意“动作”,而学着把手举高。同样的,他们也特别喜欢模仿动物吃草、行走、跑步等动作,并且会感到兴奋不已!

3、伴随而至的撕书行为

此外,自由了的双手会忍不住想一探纸张的奥妙,撕书行为就在这时出现了。通常孩子的撕书行为是伴随翻书行为而来。幼儿在翻书时,一不小心撕破了书页,这个意外的结果,引导孩子进入一个新的探险世界。他们不仅惊讶于自己双手撕裂书的动作,也会对撕纸的声音、纸的裂纹感到新奇,于是会再想复制同样的效果,想法子撕起书来。

我曾看见一位妈妈以着她一岁的儿子说:你的手就是那么无聊,不是弄翻东西,就是撕书。为孩子撕书行为感到沮丧的父母,千万别斥责孩子是顽劣,因为撕书行为与孩子的人格和品性无关,这只是孩子探索环境的一种方式,可以缀由教导而减低。

在孩子发生撕书行为时要立即告诉幼儿:书撕破了就不能看了,我们一起把它修补好。然后带领孩子用胶带将破页贴补起来,同时告诉幼儿撕书是不对的,就事论卅地处理撕书行为,不作人身攻击,以免幼儿认为自己的探索意愿是坏的。

幼儿阅读的行为发展一如其他发展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与孩子的动作、社会、语言等发展同时进行,相互关联。

一岁儿的自主行动,宣告着他们要开始发现“我是谁”及“我会做什么”,在与图书的互动里,幼儿将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自己。

阅读行为与语言发展的关系

会说话——这一个新的能力,与图书阅读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能说单字到会以电报式的简句表达,是一岁至二岁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特征,表现在图书阅读上的,则是从命名行为(说明人与阅读的名称),进展到简短少量的复述、背诵或说明书中的情节和文句。

指认世界的名字

十二个月大左右的婴儿开始说出具有意义的单字,他们会地想去指认周围环境中的人与物,例如指着花朵说花,指着自己的尿布说布布。语言学家指出,人类天生具有的语言机制,促使学话儿先从代表全形及种类名词开始学起。比如说,看见花的实物并听见它的语音,学话儿会认为,这个音指的是全形的花,不单是花瓣等个别部分,且包括所有的花类,而不只是这一朵。这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样表现在图书阅读上。婴幼儿在共读时,会不断地指认书中的人或物,关心这是什么、那又叫什么,学得的也是代表全形及种类的名词。

这时期的婴幼儿在以命名方式阅读时,还伴随着动作。比如说,指认书中的鼻子时,也会摸摸自己的鼻子。因为对一岁儿而言,动作与语言是一体的,它们一起代表着意义。

此外,一岁儿的命名阅读行为也透露出他们如何学习和了解世界,关心物与物之间的秩序从属关系,因此他们会主动比较、整理书中的事物的默默事物的相同与相异。多与婴幼儿共读,便能提供更多书中的资源,让他们的心智去比较和归纳。(转下文)

小小爱书人(下)

扩展阅读

让宝宝做小小爱书人


友:我女儿15个月了,特别好动,一天到晚喜欢呆在外面,想给她看看小画书,讲讲小故事,她却一点兴趣都没有,最多能听2分钟。女儿喜欢撕书,到现在还不能辨颜色,我该如何培养她的兴趣呢?

茅于燕:

15个月的儿童还处在感知——运动阶段,他们喜欢探索世界,走来走去,扩展知识,所以,不能说她好动是一个毛病。

15个月的儿童对图画、文字的材料一般是不感兴趣的,因为这个年龄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至于不辨颜色,更不是问题,因为儿童要到2岁才开始能辨别一两种颜色。你可能要求太高了。

至于撕书,则是一两岁儿童常见的行为。这可能是练习手的协调活动(正是这个年龄段儿童刚学会的行为,也可能是喜欢听响,也可能是好奇,一个东西加上一个行为(撕)就会变成两个东西等等。)

让孩子喜欢看书,不“破坏”书,需要教育。可以这样做:

1、买那种厚纸板的、颜色鲜艳的书给她看,这种书不易撕破。

2、平时把书放在她拿不到的地方,不让她随便接触书,以使她不容易去撕。书如果很容易拿到,则会使她容易养成撕书的习惯,好象这个“东西”就是撕的。要教她看书时,由家长和她一同看书,并给她讲解。从让孩子看书到她喜欢看书,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根据她心理发展的水平,慢慢地教她,不能要求过快、过高。

3、一开始只要求她看看图,能学说东西的名称。待她会了50个东西的名称以后,就可以讲图画书中的小故事了。讲的时候声音要大,句子要说得短而清楚,并且时常停下来提问:“这是什么?”“他在干嘛呢?”“谁来了?”“大灰狼被谁打走了?”……这些都会了以后,才让她复述故事。从开始学名称到会复述小故事,大约需要一年到一年半,这时她已经两岁多到三岁了,应该说,可以有点兴趣,能在大人旁边坐下来看看图画书了。

4、有的儿童更喜欢搭积木、插拼图、玩娃娃家,也不一定在她一岁半就教他看图画书,两岁左右再开始教,也是可以的。由于有了多一点的生活经验,学起来也许更容易。所以你孩子现在才15个月,就不必急于教她看书。

幼儿早教:如何打造小小“万人迷”


幼儿平常里你的孩子是如何的?小大人般文质彬彬、墨守陈规,還是人猿泰山一样上蹿下跳、惹祸不断?是环境整洁,還是将周边环境弄得一团糟?是朋友们都喜爱亲密接触的“万人迷”,還是避而远之的“小街霸”?就在你哀叹“哦!你怎能在被单上玩橡皮泥!”或是高声训斥“别推小jj!”时,你是不是想过“如果我的孩子是个大众都喜爱的小宝贝该多么”?如何打造小小“万人迷”?

如何打造小小“万人迷”?美国少年儿童权威专家觉得,父母在塑造孩子优良习惯养成时,切勿用强制的方式和心态。对孩子在潜意识中的塑造,比强势的要求要到来当然而长期。最少,你应该让孩子了解下列的一些事儿。幼儿

告知孩子你从不容易撒谎,你工作中起來十分用心勤奋。你需要让孩子了解到他也应当那样做。美国小孩科学研究权威专家罗伯特说:“假如我在迫不得已的状况下碰到草地,我一定会对我的孩子说‘我那样做不是对的’。之后,当我的孩子在踩草地时,他也会顺理成章地讲出‘我那样做不是对的’。”

纽约少年儿童研究所的考瑞专家教授说:“我的孩子不久学好行走的情况下,一直把她屋子的摆放弄得乱成一团,每每这时,我与我的老婆从不容易指责责怪孩子。相反,大家一直指向屋子里一个干净整洁的墙脚给与夸赞。让孩子搞清楚,父母喜欢的是像哪个墙脚一样的干净整洁。之后,她会尝试着按照‘角落里’的模样整理自身的屋子。”

“有一次,我的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在街上。在一家店铺的地面上,她们发觉了20美元的纸币,孩子们最初想把钱交到营业员,拜托了营业员把钱归还前去找寻的失主。可是,当孩子们再度商议后,最后挑选了把捡回来的钱分掉。我给他们讲了一段《圣经》中‘拾金不昧’的小故事,并使他把这件事情写进随笔里,另外,把他分得的几美金始终夹进记事本中。”幼儿

孩子看电视剧的情况下,父母一定要随时随地监管孩子所看的內容,以防孩子看电视上的这些有关暴力行为或是荒淫的摄像镜头。这种欠佳的界面很容易欺诈孩子的个人行为认知能力,使孩子去追随仿效。如何打造小小“万人迷”?小孩子是欲望的,她们必须优良的个人行为正确引导。

美国商业服务工作人员路易斯说:“在大家身旁所产生的每一件事情,我都是让我的孩子把他看待这件事情的观点,说帮我听。我惊讶地发觉,许多 情况下,孩子得话并不是沒有大道理。每每这时,我能夸赞他,而且还会继续遵循他的含意解决事儿。因此,在别人眼里,他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

现如今,每一位父母早已意识到,日常生活在“蜜獾”里对孩子的快乐成长是沒有好处的。父母应当让孩子参加劳动者,就算是让孩子和父母一起提前准备午饭,或者做打扫、打扫卫生等一些简易的家务活,要让孩子在有意义的事的劳动者中提升自己的生活乐趣。

你能把被孩子扔到一边的毛毛熊小玩具藏在一个角落里。随后,告知孩子,毛毛熊如今很孤独,并且十分地伤心,随后,激励孩子寻找并宽慰那只遗失的毛毛熊。坚信当孩子找到毛毛熊时,他一定会十分地爱惜它。

如何打造小小“万人迷”?保证上边说的这种,坚信如果你没有孩子身旁的情况下,你的孩子仍能保持稳定的行为和道德品质,肯定是大众都喜爱的好孩子。小小的“万人迷”就在你手上隆重登场了。

一个台湾人的爱国激情(上)


编者按:在台湾有这么一所学校,学生年龄在15-18之间,每年三千多学生中,因违反校规校纪被校方开除的二、三百人。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没有大师傅,一切的必要工种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校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学生见到老师七米外要敬礼。学生没有寒暑假作业,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

这就是台湾享誉30年的以道德教育为本——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在台湾的各大报纸招聘广告上,经常出现“只招忠信毕业生”的字样。

是谁把一所中学办得这样有规有矩、有声有色呢?这位老师叫高震东,今年65岁,他创立的台湾忠信高级工商管理学校及其《中信教育法》在台湾有数十万人受益。近年来,高老师多次应邀来大陆讲学,已被山东、云南、贵州、湖南、华中、河南、河北等十多所大学授予“客座教授”或成教院“名誉院长”的称号。他长达五个多小时的“道德·教育·爱国”演讲打动了无数家长、教师和领导的心,更令广大的在校学生反思良久。现在,我们将其演讲的部分内容整理成文刊出,相信大家会从中领略到高老师的人格风范及其爱国激情。希望大家能从中领悟些什么……

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不,是“我的责任”。如果今年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我是这样教我的学生的。所以说,现在我们大陆教育办得不好,是我高震东的责任,只因为这样,我才回祖国专门举办道德方面的演讲。(掌声)“以天下兴亡为已任”是孟子的思想。禹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呀!他们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呢?“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我在台湾办学校就是这样,如果教室很脏,我问“怎么回事?”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有打扫卫生”。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揍的。在我的学校,学生会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一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这才是教育,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也许有些人说这是吃亏,我告诉你,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记住!

学校更应该训练学生这种“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校园不干净,就应该是大家的责任。你想,这么大的一个校园,你不破坏,我不破坏,它会脏吗?脏了之后,人人都去弄干净,它会脏吗?你只指望几个工人做这个工作,说:“这是他们的事。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这是什么观念?你读书干什么?读书不是为国家服务吗?眼前的务你都不服,你还能为未来服务?当前的责任你都不负,未来的责任你能负吗?

水龙头漏水,你不能堵住吗?有人会说:“那不是我的事,那是总务处的事。”这是错误的。一般人最坏的毛病是这样:打开水龙头后,发现没水,又去开第二个,第二个也没有,又去开第三个--这样的学生,在我学校是要被开除的!连举一反三都不懂,第一个没水,第二个会有吗?你就没想到水会来吗?人无远虑怎么能行?作为一个干部,作为一个人,都要想到后果,后果看得越远的人,越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只管眼前,不顾将来的人,不是一个好干部,不是一个有用的人。水管不关,来了水后让它哗哗哗满池子去流,仍不去关注:“反正是国家的水,不是我的自己的!”--浪费国家的,就是汉奸!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水?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资源?我每天洗脸都为国家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你算算,你们学校六千多学生,每个每天节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省水就是省电,就是节省国家资源。爱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爱国,一种是消极爱国。积极爱国是为国家创造财富,消极爱国是为国家节省财富。国家用那么多百姓的民脂民膏来供你读书,你还浪费国家的财富,你良心何在?你上大学都如此,怎么能期望于中学生、小学生呢?怎么能期望于一般老百姓呢?你高级知识分子都不爱国,怎么能让老百姓去爱国呢?从自己身边做起,我们国家才有希望--这就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积极负责的道德观念,这就是道德教育。

(转下文)

一个台湾人的爱国激情(中)

“涂鸦”让人欢喜让人忧


孩子说

我有个画家梦

上幼儿园的昆昆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课本的空白处、家里的墙壁上,都有昆昆的“杰作”。妈妈看见昆昆如此热爱画画,不禁大喜,心想好好培养孩子,以后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画家。

点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时期有一定的绘画才能,将来长大了就能成为画家。其实,小画家和大画家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幼儿时期画得相当出色的孩子,长大后真正成为美术工作者的为数并不多。但是,许多医生、科学家、建筑师的成才之路却常与儿时爱画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涂鸦”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展了幼儿的CQ(创造力商,或称创造性思维),而CQ的提高将大大促进EQ与IQ的发展,让孩子全面发展。

日本幼儿美术活动专家长坂光彦认为,幼儿美术活动的目的不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画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应把它当作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涂鸦可发展孩子CQ,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能使得脑、眼、手并用,促进身心的成长发育。

家长说

上不上绘画班是个问题

苗苗3岁半,对画画具有较高的热情,父母就给她报了一个绘画班。上了一段时间课后,父母发现苗苗不仅不积极去上课,而且回到家里再也不愿意画画了。

点评:苗苗需要的并不是绘画班里的美术教育,而是一个可以轻轻松松画画的地方。而很多绘画班主要是教传统的绘画技能,习惯给孩子一个画画的标准模式,往往会限制孩子想象力等思维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从而引起“厌学”情绪。对于2~7岁的孩子,开展美术教育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以培养兴趣为第一目的,只提供材料和刺激,让孩子自我表现。

家长如果送孩子去上绘画兴趣班,应选择这样的:上课方式生动有趣,太知识性的方式不适合学龄前的孩子;氛围能让孩子身心真正舒展,使孩子充分发挥创造潜力;绘画颜料应是安全环保的,不会对孩子的皮肤造成伤害……现在,社会上的绘画培训班多有免费试听课,这是了解学校和老师的绝佳机会,家长一定要亲自带孩子去感觉,然后再做选择。

专家指引:

涂鸦也要分场合

孩子们从绘画中表现出来的天赋则是千差万别的。父母应该从孩子们的涂鸦中发现孩子的潜能,抓住时机培养。

发掘孩子的美术才能

一般说来,具有美术才能的孩子,往往早期就有显露。3~4岁时,其美术才能表现为:求知欲强、好动好问、兴趣广泛、喜爱涂涂抹抹;视觉感受和辨别能力较强、能分辨各种颜色、线条曲直、方圆等;观察事物较全面、细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现了孩子的绘画潜能,家长应循循善诱。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从一些艺术家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来看,他们的家长都具有以下特点:较高的美术素养和良好的文化修养;重视早期美术熏陶和教育;注意孩子性格及品德的修养;尽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寻求造诣较高的教师并注意与其配合。意大利艺术巨匠达·芬奇、拉斐尔等之所以成为绘画大师,就是与他们从小受过良好的美术教育分不开的。

尊重孩子的“画语权”

有个孩子趁着妈妈不注意,在白白的墙上画了一个蓝色的大方块,妈妈先训斥他又弄脏了墙壁,然后指了指窗外的太阳,纠正说:“你画错了,太阳应当是红色的,是圆的。”

蓝色的方太阳,多么难得的想象力!可妈妈却用成人的思维打击了孩子的创造和发挥。很多家长不懂得孩子,总是用大人的眼光和实物的标准来评判孩子的画。有些父母按捺不住地自己动手,迅速画出个太阳或房子,让孩子照着画。这正是大部分家长的误区所在。要知道,这种“不像”的画才是孩子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

为孩子开设“涂鸦”地

当孩子开始有了涂鸦的兴起之后,家长应当从孩子的视角看待孩子的作品,尊重孩子,爱护童心,但也不宜鼓励孩子随处乱画,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可以在自家墙上挂一块白板,或是开辟出一片墙壁,让孩子知道有固定的地方可以让他们画画。对于孩子的作品中思维的闪光点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以建议的口吻提出改进意见,引导孩子学习观察,多和孩子交流讨论,让孩子体验画画的乐趣。

激励孩子努力

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发挥其所拥有的优势,通过自身努力,向艺术的殿堂冲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