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朋友聚会聊天,说起童年记忆,一个男同学恶狠狠地回忆到,小时候大家都是到公共浴室去洗澡,自己非常羡慕一位男同学,是跟着老妈去女浴室,可以一睹女生沐浴的风采。所以,同样是洗澡,自己总是不情不愿,那位同学却是兴高采烈,所以至今记忆犹新,深感幼小心灵受到伤害。

席间的女同学纷纷作以茶杯掷向这位同学状,愤愤之情不可言表,说起现实生活中,这事情仍然存在,公共浴室虽然不多了,但游泳池的更衣室、商场的洗手间,总看到半大的男孩子,被妈妈领着,让人好不尴尬。

昨天媒体也对这个现象作了报道,更有专家提醒,类似小朋友乱入厕这样的事情,容易使孩子性识别异常,所以,我们那位男同学,倒也不用羡慕别人,当时虽然小小受了伤,但其实是避免了成长过程中,在性识别上有更多困扰。

其实大人尴尬还是小事,听了专家的意见,现在更担心的反而是孩子。虽然专家也说了,性识别异常,只是少数现象,但多少也会让孩子困惑,增加成长的烦恼。

我有个朋友,是性别问题的专家,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就是把“青少女”这个概念,从青少年这个概念中剥离出来,十五六岁的孩子,我们都不给他们准确的性别角色,更不要说幼儿园的小朋友了。不但在幼儿园中一起洗澡,上厕所是常事,就是家长,也没有充分认识到,性别其实也是给孩子教育的重要部分。

尊重孩子,是个系统工程,家长要尊重,幼儿园要尊重,社会也要尊重,比如在商场中,妈妈把小男生带去女厕所,有时候也是无奈之举,家庭成员可以共用的无性别洗手间就是一个解决办法,但推行起来恐怕还有相当长的时间。

不过,爸爸妈妈们,爱孩子的办法那么多,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一定有。如果家里有小朋友,爸爸带着女儿,或者妈妈带着儿子,在上厕所的事情上,大可以想想办法,比如委托给别的可靠的人,比如和孩子讲清楚,让孩子做一个选择,是和家长一起,等人少的时候再去,还是自己勇敢一点。

凭我们的常识判断,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高低与否,是和每个人是不是都能被平等对待有关系,我们都那么爱孩子,却之所以不顾孩子的性别,其实就是给孩子的平等不够多。在平等这件事情上,和爱花一样多的心思,尤其上厕所这样的小问题,只要意识到是问题,就能够解决。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孩子害羞上厕所怎么办?(幼儿入学准备)


前言:孩子在9月份去幼儿园之后,刚去的那两天连着尿了两次裤子,之后就再也没尿过裤子了。直到上个星期发生了一件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奶奶去接她放学,她今天很不开心,因为上厕所的时候,老师弄疼我了。之后,老师给我打了电话,说在幼儿园上完厕所,老师给提裤子的时候,她突然哭得很厉害。问她怎么回事,她也说不清楚。

温馨提示五部曲:

第一、你也应该与老师及时沟通,告诉老师自己宝宝的性格特点,希望老师提供帮助,在宝宝还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时候,多给宝宝一些关心和指导。事先应了解一下,幼儿园里宝宝大小便是用便盆还是用便池,最好第一天送宝宝去幼儿园时,亲自带宝宝到幼儿园的厕所里看一看,告诉宝宝这里和家里的卫生间有什么不同,该如何使用。甚至可以让宝宝试着先用一用,帮助宝宝消除陌生感。

第二、也有一些父母每天在送宝宝去幼儿园之前,要求宝宝一定先排大便,这样至少宝宝可以免去在幼儿园大便的麻烦和担心。但这只适用于排便较为规律的宝宝。

第三、注意宝宝穿的裤子最好是松紧带的,而且不能过紧,便于宝宝穿脱。宝宝经常会玩得忘了大小便,直到憋不住时才想起去厕所,如果裤子不便穿脱,就很容易使宝宝陷于困境。

第四、作为父母,你应该让宝宝知道,自己需要大小便是很正当的要求,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应该大胆地告诉老师,老师是不会因此而责怪宝宝的。比较内向的宝宝刚上幼儿园时,这个问题更为突出,父母事先应做好充分的教育工作。也可以在家里做模拟游戏,由父母扮演老师,训练宝宝大小便时如何对老师表达。

第五、如果宝宝已经有了在幼儿园尿裤子等类似经历,你一定要设法消除这件事在宝宝心理上造成的不良影响,告诉他这没有什么大不了,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这样尴尬的经历。让宝宝从中吸取教训,勇敢些,下次就知道该怎做了。

本网站小编总结:还好,最近几天都没在幼儿园尿裤子。我每天送她到幼儿园后,自己带她去次洗手间,从她的反应看,她可能是担心坐马桶坐不好尿湿裤子,所以有些抗拒在幼儿园上厕所。给她几次鼓励之后,情绪明显好多了,再加上这几天又是生日会,又是圣诞联欢会,乐妍小朋友乐不思蜀,看来这件事总算能告一段落了。昨天,买了个小马桶盖,想让她在家也适应一下坐马桶,希望能帮助她适应幼儿园的环境。

出去游玩,带孩子上厕所的问题所在


引言:出去出游是暑期火热话题,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出游成为了如今的时尚,随着《爸爸去哪儿2》的播出,让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所在,出游时候,孩子上厕所是个问题。

“我看到媒体报道,几乎每个儿童公园都挤爆棚,全天共接待了近20万人,有100多名小孩走失。可见儿童公园有多受欢迎,亲子游戏,也说明平时家长真不知道带孩子去哪儿玩”。广州市妇联日前召开第十二届三次执委会议,市妇联主席苏佩在会上介绍,虽然各区儿童公园大受欢迎,但在配套设施上仍有不足。比如安全问题,“市儿童公园的冲浪池里,石头太硬,怕孩子跌倒会摔伤”。比如孩子走丢怎么办,比如在园内建“亲子厕所”,避免爸爸无法陪女儿上厕所,妈妈只能带儿子上女洗手间的尴尬。

此外,市妇联建议政府按照“群落”理念和集约化方式,整合妇联、文广新局、教育局和体育局等单位的资源和力量,将儿童剧场、儿童图书馆和儿童运动场等都建设在区儿童公园内。苏佩还建议各区可参考市的做法,亲子游戏,将区儿童活动中心统筹到新儿童公园中一并建设,“孩子不仅需要室外活动,也需要室内学习、娱乐。在天气不好的时候,也能有个遮风挡雨乘凉的地方。”

本网站小编总结:这是问题,我们就应该找方式、找办法解决。关注幼儿健康成长才是我们要继续提高的责任。

上幼儿园不会上厕所怎么办?


不会上厕所

入园前,妈妈反复训练皮皮的如厕技能,总算是大有长进,可入园没几天,从老师那里听到的却是:今天皮皮又尿裤子了。上幼儿园了,宝宝不会如厕成了妈妈心头的一块心病。

行为分析:学会如厕是幼儿园生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有的孩子在家会如厕,到幼儿园还是有可能遇到问题。例如因为幼儿园的马桶与家里的马桶不同,孩子可能对新马桶不适应,有的孩子害怕马桶冲水的声音,他还能看见水旋转着流走了,已经有想象力的孩子担心自己会掉进马桶,或者被水冲走了,所以,他迟迟不敢尝试这个新事物。有的孩子依赖性的入厕习惯由来已久,例如自己不敢入厕,需要大人在旁边陪着;有的孩子在家里入厕是家长抱着,自己不会蹲便或者坐便。还有的孩子有怕别人看见的害羞心理。有时孩子玩得很尽兴,忘记叫老师帮自己上厕所。

建议:首先不要让学得慢的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孩子在正确学会使用便器前,可能会把衣服、便器、手、地面搞得很脏,这无疑增加了妈妈清洁打扫的负担,但是这个过程很快就将结束,妈妈不要着急,也不要责备孩子,否则会让他产生自卑和胆怯心理。要鼓励孩子有尿就大胆地叫老师,平时在家里多提醒正在玩耍的孩子有没有尿,培养孩子过一段时间就自觉排尿的意识。

宝宝上幼儿园不会上厕所怎么办?(幼儿入学准备)


前言:转眼到了宝宝上幼儿园的时期了,可是小孩子不会上厕所这让许多的家长们都感到很无奈,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则实例,详细的了解下如何解决孩子幼儿园上厕所的事情吧!

不会如厕

入园前,妈妈反复训练皮皮的如厕技能,总算是大有长进,可入园没几天,从老师那里听到的却是:今天皮皮又尿裤子了。上幼儿园了,宝宝不会如厕成了妈妈心头的一块心病。

行为分析:学会如厕是幼儿园生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有的孩子在家会如厕,到幼儿园还是有可能遇到问题。例如因为幼儿园的马桶与家里的马桶不同,孩子可能对新马桶不适应,有的孩子害怕马桶冲水的声音,他还能看见水旋转着流走了,已经有想象力的孩子担心自己会掉进马桶,或者被水冲走了,所以,他迟迟不敢尝试这个新事物。有的孩子依赖性的入厕习惯由来已久,例如自己不敢入厕,需要大人在旁边陪着;有的孩子在家里入厕是家长抱着,自己不会蹲便或者坐便。还有的孩子有怕别人看见的害羞心理。有时孩子玩得很尽兴,忘记叫老师帮自己上厕所。入园指导

建议:首先不要让学得慢的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孩子在正确学会使用便器前,可能会把衣服、便器、手、地面搞得很脏,这无疑增加了妈妈清洁打扫的负担,但是这个过程很快就将结束,妈妈不要着急,也不要责备孩子,否则会让他产生自卑和胆怯心理。要鼓励孩子有尿就大胆地叫老师,平时在家里多提醒正在玩耍的孩子有没有尿,培养孩子过一段时间就自觉排尿的意识。

小妈支招:

宝宝有时候是玩过头了直到憋不住了才去小便,往往这个时候就要尿在裤子上了。妈妈可以在书包里放上一套备用衣裤,关照好老师和阿姨要注意宝宝要小便前的动作,比如会不自主地抖一下或摇一下头啦等,让老师和阿姨及时提醒宝宝上厕所。

本网站小编总结:现在的孩子在家都被父母惯坏了,在此提醒家长们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尽量的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多锻炼孩子,让其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愿此篇文章可以提醒家长们懂得什么是爱!

关于早教的几点心得


1、早教的基本定位:

从自己的实际和孩子的需求出发定方向。不要以为孩子的教育可以简单的用钱搞定。孩子的学校可以选择,孩子的老师可以换,但他(她)的父母是唯一的。所以,教育自己的宝贝自己一定是第一责任人!从言到行可都是小宝宝的镜子呢!所以,一切教育“爱”字当头。那么,为什么要报早教课程呢?因为早教中心有比较宽敞的活动空间;不同课程有不同的训练主题,相对家庭教育的随意,课程的安排更为系统;活动中有更多的小伙伴平行活动,同龄人的交流增多,所以早教中心不定期的活动对孩子和家长眼界的开阔有好处。

2、早教中心的选择定位:

孩子走出家庭参与学习,和蔼认真的早教顾问,专业有爱心的指导师,灵活的课程搭配缺一不可,这需要家长的慧眼选择。

签约前要横向纵向多比较,场馆设施安全及卫生状况、交通、价位、接待人员的亲和力和专业知识、试听课程的直观感受、不同课程的设置合理度……这些一定要亲历亲为,我的早教顾问非常细致和认真,处处为我们着想,所以我家宝宝课程的安排和新班报课基本都有她直接安排了。

再高档的早教中心,都会有不同能力和责任心的指导师,这点的重要性不用多说。而且每一个指导师都有自己比较擅长的课程。除了自己试课的直观感受外,和别的家长多交流,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然,这点上我很感谢宝宝的早教顾问,她给了我很多客观的建议。

3、家长的认识定位:

“花这么多钱,不说把咱家宝贝儿培养成个天才,起码也应该是个小小超人吧!”很多家长这么想!

我的定位:孩子首先要有健康体魄,其次要有阳光心态!

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点比人家的优点,或者反过来!前者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或盲目给孩子加压造成心理伤害,后者容易让孩子盲目自信,同样会形成心理偏差。

4、早教学习的定位:

终于报上课了,别放松,你应该更全心的投入了。

我的定位:

早教学方法,回家照着套,习惯最重要,持久见成效。

尽量全家一起到课(摊薄成本呀!),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一定不要过多干预),多和指导师交流(不懂就问),加大课外拓展的力度(巩固学习成果)。

切忌将孩子平时掌握的一些“本领”(如双语什么的),当成家人炫耀的资本,最好让孩子很自然的参与学习,自然的表达和展示,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而产生厌烦情绪。

性别也要教吗?


三岁以前,女儿对自己的性别一无所知,原因嘛,现在看来主要有两个:一是服装,由于孩子小,我们给她买的衣服多以休闲为主,夏天更是一身背心短裤,很少给她穿裙子之类的“淑女装”。二是大人的导向,丈夫很喜欢男孩,而爷爷奶奶也曾盼着要个孙子,等女儿出生了,会玩耍淘气了,就当男孩子一般看待。

结果,我们带她去朋友家玩时,遇到逗她玩的叔叔阿姨问:“你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呀?”女儿很自然地告诉他们:“我是男孩子。”大人们哈哈一笑也就过去了。

直到上幼儿园,问题出现了。有一段时间老师教他们做游戏,大致是叫小朋友站成一圈,然后老师说:“男孩子学小兔子跳到中间来。”女儿就跟着男孩子一块往中间跳,这让老师很诧异。

老师向我们说了这件事以后,我们才明白:原来女儿的性别也需要教!

于是,我和丈夫“从头到脚”开始“包装”女儿。给她买一些漂亮的小发卡、小裙子,连鞋子也挑选颜色鲜艳的。平时也经常给她灌输“漂亮”、“美丽”、“好看”等女孩子专用词汇。别说,还真管用。

这不,现在女儿自有她的一套“男女有别”观念:“女孩子能穿高跟鞋,男孩子不能穿。女孩子能梳小辫子,男孩子不能梳。女孩子能穿花裙子,男孩子不能穿。所以女孩子好看,男孩子不好看。”

不过,就因为“男女有别”,女儿也闹了点小笑话。

一天晚上,我给她洗完屁股,她突然很严肃地对我说:“我长大了可不当新娘子,当完新娘子就要给小宝宝洗屁股,真脏!”——这可怎么好!

还有一次,女儿把幼儿园的三位老师划分开来,只有其中一位是女孩子,因为她长发披肩,老穿好看的衣服,而且比其他两位年轻!其实,幼儿园里根本没有男老师!

你说逗不逗?

从何时起应该培养孩子性别意识


孩子的性别教育,对于家长们来说似乎再简单不过:男孩就是男孩,女孩就是女孩,没有什么教导可言。但是,专家指出,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非但关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还会影响其心理发展。性别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

“男生说话细声细气,动作扭扭捏捏;女生装扮中性,言行粗犷泼辣……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男生不像男生,女生不像女生的。”说起现在的孩子,一些家长有些看不明白。专家认为,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应该加强性别角色的教育,家庭教育中也应该注重这一点。

男孩女孩性格特征相反

小羽是一名高二女生,但从小到大一直没梳过长发,没穿过裙子,言谈举止都大大咧咧的,俨然是个“假小子”。在小羽的班级里,有好几个像她这样的“假小子”,她们的性格都非常直爽、开朗,经常和一群男生称兄道弟。相比之下,班级里有些男生则举止文静、性格柔弱。小羽说:“我们许多女生都喜欢李宇春青春洒脱的形象,觉得那样很帅。”

而某小学教三年级的陈老师则对小学生中的“阴盛阳衰”感到有些担忧:“近几年,我发现小学一年级新生刚入校的那段时间,哭闹的学生中男孩占了大多数,女孩反倒很少哭闹,比男孩更能适应环境,独立能力也更强。甚至有的女孩吵嘴、打架也比男孩厉害。”

在采访中,一些学生家长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已把中性打扮当成一种时尚、潮流,“我觉得有的孩子男女性别的差异都有些模糊不清了,真不知道现在该如何教育孩子了。”

3岁后应培养性别意识

目前国内有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幼儿园分厕对孩子性别意识的认知有很重要的作用,有些幼儿园也在尝试这种做法。他们认为,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如人们要求男性行为体现出阳刚之气,女性行为表现出阴柔之美。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受到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心理学系袁立壮老师指出,现在的孩子出现以上的现象,是因为对孩子的性别教育存在着一些误区或缺失,这很容易造成孩子性别角色的错位,带给孩子的将是心灵的扭曲和伤害。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都非常关心和重视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爱护自己,这是非常必要的。但父母往往忽视了孩子从出生就应开始的性别教育。性别教育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基础,是孩子对自身了解的启蒙,也是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所以从小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别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袁老师介绍,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从3岁以后就开始建立了,而真正形成性别角色意识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至于6—12岁的小学阶段,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社会知识和兴趣的培养上,这个阶段则属于孩子性别意识的潜伏期。“所以,从小就要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他们进入青春期后正确处理两性关系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础。”

“幼儿阶段所受的影响要比青春期孩子所受的影响大得多。我们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发现,有同性恋倾向的人,都会追溯到幼儿阶段的经历。”袁老师认为,家长和幼儿园应该对3—6岁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性别教育,传授给他们一些基本的生理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