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仪好吗
2020-08-17 胎教仪好吗 胎教好吗 儿童故事“标准儿童”好吗。
天才儿童不是天生的,是早期教育和生长环境影响的结果。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早教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孩子早教最适合的年龄是多大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标准儿童”好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许多家长都有相同的心理,认为孩子太顽皮任性会令人烦恼,只有懂事听话、不惹祸、不任性、听大人的话的孩子才让人珍爱,家长都盼望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一个懂事的标准儿童。那么,什么是标准儿童呢?标准儿童就一点缺点也没有吗?所谓标准儿童,就是一切听大人嘱咐,一切按大人意图办事的特别听话的孩子。这样的儿童一般比较安静,很少打架和打闹,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老师说啥是啥,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这样的儿童一般很受老师喜爱。殊不知这样的孩子才是有问题的儿童。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们心理学上及早过分防卫,一切按成人指导办事,一旦失去了成人的指点,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没有独立见解,缺乏独立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的孩子心理上不健康,人格上有缺陷,而且束缚智力的发展。因此,学校和家庭不应对儿童管教过严。要知道,淘气的孩子往往兴趣广泛,知识面广,心理发展也比较健康。
因此,教育儿童和对儿童的要求不要面面俱到,而应让儿童有一定的独立性。只要孩子遵守生活制度,讲卫生,有礼貌,不自私,不说谎,其他问题则不必多加干涉。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天真活泼、聪明伶俐、身心健康的好儿童。
延伸阅读
传统PK现代 好妈妈的4大标准你够格吗?
妈妈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在许多家庭中,最重视孩子教育的往往是妈妈,对儿女在教育方面最具体实施的也是妈妈,很多伟人的成就都少不了好妈妈的教育。因此,如果在家庭教育方面妈妈的处理方法不妥,就容易与孩子发生冲突,不仅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也会耽误你的宝宝成为“天才宝宝”哦。
传统好妈妈标准:
1、善于理家,如清扫、做饭、做针线活等;
2、照顾孩子,安排好子女的吃饭、穿衣、洗漱、安全等;
3、训练孩子懂规矩,养成良好习惯,安排孩子的生活;
4、教育孩子守秩序,听话,奖励他们的好行为,纠正他们的错误;
5、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和性格,建立宗教信仰等。
现代好妈妈标准:
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其独立性,教他们适应生活;
2、注意孩子的情绪发展,使孩子保持愉快、满足的情绪状态;
3、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培养他们的阅读和计算能力;
4、爱孩子,与孩子分享快乐,引导其在儿童水平上安排生活;
5、对孩子说的话感兴趣,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6、镇定、愉快,有幽默感,经常面带笑容。
孩子长到2岁以后,逐渐发展“自我意识”,要求独立、不愿被父母干涉,并且开始逆反甚至全然不顾父母的命令。作为妈妈,情绪激化进而打骂孩子,或放任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这些都是“不聪明”的做法。想找到好办法,看看现代好妈妈应该怎么做吧。
现代好妈妈育儿准则1:言而有信
如果从1到10代表正确管教儿童的原则的重要程度,数字越高越重要,那言而有信、言行一致就可以用12来表示了!很多妈妈都知道,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而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让孩子处在“言教”与“身教”的矛盾中。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一边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一边却又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诸如此类的矛盾行为,比比皆是。如果妈妈都言行不一,即使你再理直气壮的要求孩子,也只能让孩子口服,不能让他心服,未来成为“两面派”就是可预见的了。
操作指南:
1、对孩子承诺过的事情,就一定要兑现,但是对没有把握的事,绝不轻易许诺,哪怕孩子再哭再闹,只要认为不合理,绝对不能答应,千万不能有“先答应他不就是了,省得孩子掉眼泪”的想法。而对孩子的褒奖,只要答应了他,无论事情有什么变故,我们都一定会做到。久而久之,孩子就能适应这样的教育方式,知道哭闹行不通,也知道自己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所谓“一诺千金”,做人,就要“言而有信”。
2、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我们大人也是一个无形的督促,有时为了打发孩子,也曾经有过想随便找一个借口的时候,希望能蒙混过关,但这种情况下,孩子反而会成为一个监督者,让妈妈能从自身做起,注意言传身教,不让孩子挑出毛病。这样教育起孩子来,不仅省去了不少口舌,而且还培养了孩子“诚信”的美德。
现代好妈妈育儿准则2:尊重孩子,惩罚有道理
大声喊出孩子的名字或下一个定论,像“你真是粗心大意”是两个最无效的方法,这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尽量吝啬你对孩子行为一刀切的批评。理论上讲,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操作指南:
1、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妈妈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然后马上执行,决不能缓行。比如说,你带儿子去超市买东西,他总是在货架的过道跑来跑去。此时错误的做法是,对他说:“下一次买东西你必须坐在购物车里了!”,正确的做法是,马上就把他抱进购物车里,告诉他这一次就必须坐在里面了。
2、比如孩子打人,有时候妈妈需要把孩子带走,离开当时的处境,反而能够使他冷静下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旦孩子犯错,有些妈妈就喜欢针对问题喋喋不休地说教。与其这样,还不如带他出去走走,换个环境。走一段时间过后,再告诉他:“我很爱你,但是我决不允许你打人。”有的人或许会产生疑问:这就是对孩子打人的惩罚?这明明没有任何惩罚呀?确实没有任何惩罚,因为妈妈用各种方式管教孩子的最终目的是给孩子的过激行为降降温,使他不要再有这些不好的行为了,所以,一些低调的缓和方式有时也可以试用,也许就足以达到你们期望的效果呢。
现代好妈妈育儿准则3: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
妈妈变成“母老虎”?恐怕很多母亲都不能接受这样一种说法,反而觉得孩子太不理解父母的心意:“我如此严格地要求他,都是为了他好啊!要知道‘爱之深,责之切’,我要是不为了他好,我何必要如此辛苦照顾他呢?”吃亏不讨好,估计很多妈妈都不明白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喊大叫、摔门、态度粗暴,不是只有孩子才会犯错误。很少有父母可以夸口说自己在管教孩子时从没失控过,我们多数都会在事后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现在,不少母亲好像都明白了“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的道理。
所以,不少妈妈对孩子在家、在学校的表现十分关注。而这种关注往往就是时刻要抓他的“小辫子”,只接受孩子的优点,不接受孩子的缺点,不能容忍孩子犯下错误。失控的怒火会影响你管教孩子努力的成果。如果总是大喊大叫,孩子学不到什么。相反,一旦他习惯了你的这种方式之后,会将你的话当作耳边风,慢慢就会变成,你的批评或表扬他都听不进去了。
操作指南:
1、用冷静的头脑对孩子进行管教,会让孩子感觉到你的教导是客观公正的,并且,他也愿意带着极大的兴趣去做到你对他的要求。
2、想好今后在你将要发怒的时候怎样使自己平静下来的方法。从1数到10,或是深呼吸几次,亦或是走开一会儿。但如果这些方法仍无济于事,最终你还是失控地对孩子发了脾气,记住事后要真心地向孩子道歉,告诉他,你也是人,也会犯错,但你能承认并改正错误。
3、如果你特别生气,完全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经常发脾气的话,当你再生气的时候,孩子也就见惯不怪了。
现代好妈妈育儿准则4:表扬有分寸
相当一部分父母误解了“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他们以为“赏识教育”,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出夸孩子的理由来,甚至认为,“孩子本没有这些长处,你夸了他,他不好意思否认,自然就会朝这个方向努力。”事情果真有这么简单吗?孩子对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清楚得很,他会怀疑父母这样夸他是有他们自己的目的,“他们为了让我乖乖就范才这么说,他们很虚假。”为了表扬“真正的自我”,孩子很可能得到的赞扬越多,就越顽劣。心理学家吉诺特发现,“幼儿受到过分表扬,反而会引发反感和不安。”对了,一旦孩子发现父母的鼓励带有“哄骗”性质,他有可能抵触心理越严重。
“你好乖呀!”“你真是懂事的好孩子,你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哦,今天早上你表现得像一个天使!”对于小于5岁的宝宝来说,这样“抽象”的鼓励毫无意义,他根本不明白他的哪些行为像“天使”,哪些行为又成了爸妈的“骄傲”。
操作指南:
1、鼓励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宝宝的好行为,那么表扬应该越具体越好。我们会发现,一旦我们指出孩子的哪些行为“有进步”,孩子以后会遵循这些行为规则去做事情,他就会自觉自愿,我们的养育过程就会“省力而见效”。具体到某一个细节的鼓励往往是低调的,比如,“你今天早上主动帮妈妈铺床,我真高兴,谢谢。”“你主动帮妈妈摆放碗筷,下楼时主动搀扶爷爷,真不错!”低调而具体的鼓励听上去随意而亲切,具体而低调的鼓励,听上去才不会很“假”。
2、宝宝尝试着用小肥皂洗袜子,原本可能是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游戏”,“很有趣”,你如果大惊小怪地为此奖励他一辆遥控汽车,也许宝宝下次会为了洗手帕再跟你要一辆玩具汽车,而自由自在地与肥皂、清水玩耍的乐趣,反而在此功利的目的下大大地减少了。不要将物质奖励与宝宝的做事欲望挂起钩来,下一次,他再有“嘻(洗)刷刷”的欲望,对他说一声,“你真能干,能自己做事情了,真让妈妈高兴。再说,洗袜子本身也很有趣。”这就够了。
学龄前儿童教育之儿童识字标准
学龄前儿童教育的儿童识字标准是一个对小孩识字的规定,下边人们就来了解一下学龄前儿童。
学龄前儿童第一学段(1~2班级)规定儿童喜爱学习培训汉字,有积极识字的心愿。而且了解常用汉字1600(-1800)个上下,在其中800(-1000)个上下会写。把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见的部首偏旁,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毛笔字,基本体会汉字的形体塑造。还必须学习培训单独识字,能依靠拼音字母认读汉字。在第二学段,即3~4班级。儿童要总计了解常用汉字2500个上下,在其中1800个(比原降低200个)上下会写。而且具备基本的单独识字能力,会应用音序检字法和偏旁检字法部首查字典、字典。第三学段(5~6班级)规定儿童有极强的单独识字能力,总计了解常用汉字3000个上下,在其中2500个上下会写。0元领专业情感分析!10s快速预约
学龄前儿童教育:一般人汉字最常见的大约2000多字上下,依照九年制义乌市的规定,中小学识字量为2400,初中识字量为3800,而全部初中的识字量为6600。针对儿童,除开左右识字总数的规范外,规定了解的字在课文内容中了解,搬个地区也了解,要是儿童可以把所教的汉字应用于阅读文章就就行了。此外,规定会写的字,不但要可读准多音字,背记字型,也要恰当、摆正,大致掌握含意,并训练在口头上和书面语言語言中应用。
幼儿早教:入园,宝宝准备好了吗?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早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适当的对幼儿进行早教。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的智、德、体、美的到全面发展,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为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早教:入园,宝宝准备好了吗?”,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上幼稚园的最好年纪,是两岁半好,還是三岁好?权威专家觉得,宝宝什么时候入园,必须父母和孩子一起,好好地想一想下列难题,才可以得到恰当的回答。幼儿
难题:1他有基础自控能力吗
幼稚园一般必须孩子具有一些基础的自控能力,例如用餐前或手机游戏后自身洗手消毒,在沒有过多輔助的状况下,能单独用餐,下午独自一人入睡,能够自己上厕所,或是在有“尿感”以前,可以跟教师表明。
提醒:假如宝宝还不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妈妈能够运用间距入园的几个月時间,对他开展独立工作能力的训炼,例如宝宝不听别人故事不可以入眠,那麼,妈妈应当对他说早已长大了,应当不听别人故事也可以入睡,渐渐地,逐渐让宝宝学会独立入眠。
难题:2他可以与父母分离吗
假如孩子自出世后就没有离开过父母,那麼要对他开展一些适应能力的小训炼,例如礼拜天的情况下把他送至娘家留宿,或是使他在某一亲朋好友家中过上一天。
提醒:父母不必把对宝宝的适应能力训炼做为强制每日任务来进行,以防让孩子感觉上幼稚园是件很可怕的事儿。自然,假如宝宝一直是别的家庭主要成员或是家庭保姆照护的,一般会较为非常容易融入入园生活,无须再开展适应能力训炼。
难题:3他能独自一人玩一会儿吗
幼稚园的许多 活动主题都必须孩子集中注意力单独工作的。假如宝宝在妈妈没有的情况下,他就不会玩,那麼。妈妈就需要想办法渐渐地塑造他,例如当妈妈在刷碗的情况下给他们一块彩泥,假如他能自身玩上二十分钟,随后再渐渐地增加他自己玩的時间,进而使他习惯性在妈妈没有的情况下自身玩。
提醒:假如你的孩子平常较为喜爱绘画、手工折纸或是别的独自一人进行的手机游戏,那麼他也便会较为非常容易融入幼稚园的一些主题活动。
难题:4他能接纳团体活动吗
针对三岁下列的孩子而言,老老实实地围坐一起听教师说故事、跟教师学唱歌,或是几个人一起协作积木游戏应当并不是一件难以的事。可是假如宝宝平常习惯屋中乱走,并且迄今还未和别的小孩子一起做过手机游戏,那么就必须塑造。
提醒:能够在入园前带宝宝报名参加一些短期内的亲子班,使他慢慢融入团体活动,及其学好和朋友们在一起共享小玩具。
难题:5他作息时间表有规律性吗
幼稚园都是有固定不动的作息时间表,这类在固定不动時间里做同样事儿的生活方法,会对孩子将来的学习培训等很有好处。因此,假如宝宝现阶段的生活还不太有规律性,将会必须刚开始扭曲。
提醒:妈妈何不将宝宝每日的生活,按時间制做成一张作息时间表,使他在固定不动的時间里用餐、入睡、冼澡和出门主题活动。
难题:6他融入幼稚园日程表吗
幼稚园的日程表都分配得浓浓的,早上一项接一项的手机游戏,吃过中饭刚开始入睡。假如宝宝如今早上也有午休一会的习惯性,将会就不宜入园,要不然他会觉得十分疲惫。
提醒:妈妈能够在确保宝宝晚间睡眠的前提条件下,把他早上的一觉延迟时间到下午。但必须逐渐开展,不必强制地奢求孩子。
难题:7你为什么送他上幼稚园
假如妈妈送宝宝上幼稚园是期待自身放松一些,让幼稚园分摊一些义务得话,那最好是還是客观性地点评自身的孩子,不必免为其难。假如担忧在家里学不上大量的物品,也生性多疑了。现在有许多 早教培训机构能够挑选。针对孩子而言,妈妈的爱和守候才算是他最必须的。
提醒:幼儿假如妈妈发觉宝宝早已主要表现出新生事物和外部自然环境有明显的渴望,而家中的一切早已不能满足他的好奇心,或者宝宝非常期盼与别的孩子触碰时,这更是他入园的最好是机会。 子君
学龄前儿童教育之幼儿智力发育标准
要充分发展幼儿的大脑,最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幼儿读书。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早教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早教最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龄前儿童教育之幼儿智力发育标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龄前儿童教育说到宝宝的大脑发育由天生要素和后天性要素决策。但是掌握宝宝不一样环节的大脑发育规范,准父母能够在后天性培养宝宝的智商上大有作为。
13—14月:能独走,低头拾物品;会把小玩意放进小瓶,拿笔在纸上乱画。叫法2个大人,当做人问宝宝多少岁时候坚起无名指表达“1”。了解图片或绘本上的物品。对路人羞涩或躁动不安。会用勺装饭放入口中,会将遮阳帽放到头顶。
15—17月:能蹲下玩,扶护栏上楼梯。叠2块方乐高积木或棋盘,会换页,用蜡笔乱涂乱画。能喊出物品名字,学动物声音,会强调3—4处人体部位,强调10张图片或绘本中的物品。会效仿大人拍小孩、给小孩喂食等。可用大拇指和无名指拿食材吃,自身端杯多喝水。
1岁半—2岁:学龄前儿童教育:会后退着走,用脚跟走两步。有总体目标地扔足球,手的姿势更精确,可以瓶里的水倒进碗内,学着画等分线和圆形。能说2—3个字构成的语句。了解鲜红色,了解相片中的家人,了解几类代步工具,了解代词“我”。会自身用勺子用餐,会表达上厕所,会效仿大人擦桌子、打扫,会脱隐形拉链牛仔裤子,会穿棉袜,会用手帕擦流鼻涕。
2岁—2岁半:会跑、会踢足球、会两脚距地跳,两脚更替上楼梯,从末级楼梯跳下来。会用6块乐高积木或棋盘搭摩天大楼,教画环形。会背全首童谣,能说出自身的名字及母亲的名字。能说出几类水果名称,说出常见物品的主要用途,背数到5,能说出人体各一部分的名字,分辨5个手指头和手掌心、手臂,了解性別。刚开始与小孩子一起玩,喜爱藏起來让别人找。会自身冼手。0元领专业情感分析!10s快速预约
2岁半—3岁:能两脚更替下楼梯,单脚站10秒左右,会骑小三轮车。能系扣、纸折、穿珠子,学画十字。要说4—5个字的语句,会歌唱,要说“你”、“他”等非第一人称,听别人故事时候回应一些简易的难题,回应反义词。会等级到3,分辨上、下,了解大、小,了解环形、正方形等样子,了解3种色。随音乐节拍拍巴掌、敲鼓。能自己上厕所,会穿鞋子、穿超短裤等简易衣服裤子,能记牢家中门牌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