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从小就能满足强烈的知识欲,大多数孩子可能成为英才和天才。宝宝的早教是每一位家长都关心的一个问题,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融入陌生的环境,让孩子更好的接受教育。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快乐叫假想(上)”,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为什么孩子们会乐此不疲地与想象中的朋友玩个不停,或者干脆把自己当作娃娃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当我不再是我,你不再是你时,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还记得《成长的烦恼》中那个可爱的小妹妹吗?她因为喜欢自己的大哥哥,于是想象出一只可爱的大老鼠,还给他起了一个和哥哥名字相似的称呼,每天领着他玩,喋喋不休地和他说话,在那个属于她自己的想象的世界里,自得其乐。

想象给孩子们带来了现实以外的快乐。在想象中,他们可以飞翔,可以和小狮子朝夕相伴;或者带着并不存在的妹妹一起上街购物,用各种漂亮的小东西打扮一只玩具小兔,然后亲热地称她为兔子姐姐。

想象中的朋友似乎才是孩子们“真正的朋友”,他可以在任何时间做任何事情,随时听命于“主人”,不急不恼,不羞不怒,高兴时一起分享,伤心时默默陪伴。设想一下,假如成年的你也能有这样一个“不折不扣”的朋友,你会不快乐吗?

孩子们为什么爱玩想象游戏?

真真的妈妈说,“真真经常对着她的玩具妹妹说个不停,有时讲故事,有时又在上课,我也会和她一起玩,但看到她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又忍不住想笑。虽然知道孩子的游戏是天真的、虚构的,但当她振振有词地让我从沙发上站起来,给她的妹妹让个坐时,我就会感到疑惑,我到底该怎么对待她的这个妹妹呢?”

真真的妈妈已经感觉到了女儿的“演出”有那么一点以假乱真,但这是三四岁的孩子中常有的现象。这么大的孩子开始了社会交往,尝试与别人主动交谈,自己去寻找玩伴并结成朋友,此时,他们比以往更需要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信任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一个想象中的朋友是值得完全信赖的。

而且,孩子们到了这个年龄,已经能够区分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差别,但还不知道哪一个更重要些。当他们假想出一个任务或假扮一个角色时,他们不但在其中体会游戏的快乐,而且,这还给他们带来了自信,毕竟能够控制周围的世界,哪怕只是一个玩具娃娃,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假如你有一次看到儿子在给玩具小熊下达指令时,别被他那一本正经的神态逗笑,这个小小的发号施令的权力可以让你的儿子快乐无比,而且,引用教育学家的解释是,这可以提升他们社会的、情感的、智力的发育与技能,而这些,正是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所需要发展的。

孩子们的这种想象游戏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理解。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虽然借助的是高科技的手段,创造出一个不可能存在的神话,但如果你的儿子戴着你的长丝巾,站在地毯上宣告他要去找阿里巴巴时,你别轻易打断他的畅想,这种想象给了孩子们足够的机会来表达自己,同时,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想法又促进了词汇、逻辑、形象思维的发育。

想象游戏带给了孩子什么?

想象游戏在孩子们的社会交往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当他们意识到集体中需要交流、秩序和规则后,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的“演练”,他们会练习在人际交往中需要的给予、合作、分享、守纪、妥协等规则,这将有利于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同样,从情感发展的方面来说,能够想象自己是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让孩子们在不被外人打搅,而且也不会打搅别人的情况下,体会气愤、惊慌和勇气。当他们想象自己是个勇敢的圣斗士,正在与怪物交战时,也许小小的心里正在挑战未知的恐惧,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打气。

如果孩子们扮演的是他们生活中具有权威的角色,例如父母、教师、警察等,会让他们感到自己也有了权威。假如你看到一个小姑娘是如何严肃地给泰迪熊上课的,你就会知道,能够扮演一个老师,会让小姑娘多么骄傲。而且,这种假扮他人身份,站在其他人的立场上考虑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能够鼓励孩子们体会不同人的感情,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

一个在生活中很少玩这种游戏的孩子往往预示着孤独和沮丧,但如果孩子经常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也可能存在现实中交往的困难,这都值得父母给予额外的关注。

怎样对待孩子的想象?

如何对待孩子的这种想象的游戏是父母的一个不容易把握的尺度。打破孩子的幻想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如果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提到现实,从而否定他的想象,一个负面的影响是,孩子可能会不再在你面前表达他内心世界的想法,从而在父母与孩子的信任和交流中设下障碍。

尊重孩子的想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被邀请,扮演一个适当的角色未尝不可,但不要过分主动热情地参与其中。当孩子在他的小小天地里扮演医生时,一个冒然闯进的成年病人可能会让小医生不知所措。孩子们在假想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安全感,当他们自己沉浸在一个虚幻的世界中,内心的安全感来自于他们对父母的信任,只有当他们确认父母停留在现实的世界里,并随时会来保护他们时,他们才会感到安全。

(接下文)

我的快乐叫假想(下)

扩展阅读

我叫“慢吞吞”


你对你家“没有时间概念”的小家伙已经忍无可忍了?还是先消消气,试着倾听一下宝宝自身内在的“时钟”的悦耳嘀嗒声吧。

艾妮的小儿子右右22个月,聪明可爱。但艾妮总是无可奈何地抱怨道:“每当我要带他出门作客或是赴什么约会的话,要想走出门那简直是比什么都困难的一件事!我得不停地催他赶快把玩具都收起来,赶快上个厕所,赶快穿上大衣……我越让他快点儿做,他反而越反抗,满屋跑,甚至耍赖躺在地上胡闹!结果可想而知,不仅我们最终迟到了,而且我还不得不分心对付他的恶劣情绪和歇斯底里!”

很多像艾妮这样的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痛苦”经历。他们最终会明白,要想让天生就慢慢腾腾、磨磨蹭蹭的小宝贝跟上大人的节奏或日程安排,不管如何软硬兼施,那通常都会是以家长的失败告终的一场战争!像右右这样不到两岁的小孩子是没有“迟到”或“错过”的意识的,他并不了解如果晚了半小时的话,也许就会因遭遇堵车而导致上班或约会迟到一两个小时!

慢吞吞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的时钟

在孩子们的眼里,大人们一天中大多数时间总是忙忙碌碌、紧紧张张的。相反,1岁左右的小孩子们就只生活在“当下”和“此时”,他们没有那么多“接下来要怎样或会怎样”的概念,没有关于“未来”的真正意识。因此,理解并接受你和宝宝之间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差别,就会帮助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战争”。

父母们有时会有一种误解:认为小孩子们一天到晚不停地动,他们体能上既然能够这么积极和迅速,那么头脑和意识的反应速度也应该是很快的。但事实并非如此。1岁多孩子的生活节奏其实是相当缓慢的。他们得不停地学习和吸收身边的一点一滴——这世界对他们来说太丰富也太神奇了,一切都那么新鲜,需要慢慢地观察并一点点地接纳。这个过程必然是安静、从容和慢速度的。同时你还会发现,一方面,这些小家伙对于吸引他的东西能以无限的兴趣和耐心去把玩、去探究、去琢磨。就好比当他对你的口红很好奇时,他会把它转出来、转回去,转出来、又转回去,乐此不疲。而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他们一点儿也没有兴趣的东西或活动,就会毫不容忍。

在2岁以前,大多数孩子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开始学习并懂得事物更迭的顺序——“我要先爬上餐椅,然后再吃饭”。同时,在大人们行为的影响下,他们也开始学习一些大人世界里的基本的时间概念,调整着自己的时钟,逐渐向大人们靠拢,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比如他们看见爸爸妈妈早晨起床之后,都是先刷牙、然后吃早饭、然后出门去上班,他们便得到了这样一种时间规律。自己也学着这样做。这些简单的意识会在日后帮助他们领会诸如“小时”“分钟”等一类更抽象的时间概念。当然,孩子自身也有内在的时钟节率,比方何时饿,何时犯困等等,都有一定之规。

打断与催促——孩子会很受伤

尽管宝宝们看起来跟不上或无视大人的节奏和计划,但他们其实是很敏感于周围事物运动的速率的。他们自己的内置时钟也很容易被忙碌的父母所打乱。

这个年龄的孩子在玩耍时投入了他们全部的情感和智力,因而他们会很专注,并充分感受其中的愉悦。而如果此时他被打断并被催促去做另外一件事,他就会感到特别的沮丧和不快。而父母对孩子的打搅,其实是打断甚或中止了他学习的过程和社会性思维的开发。玩耍其实就是孩子的工作。做父母的有责任为孩子创造条件让他们按自己的节奏去学习。如同大人在工作时不希望人打搅和催促一样,孩子也需要得到这些。

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被迫地去遵循或配合大人们的时间表,而显得对自己的环境无所控制时,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就容易受到伤害。同时,他们会不自觉地付诸一些自卫的行为,他们会把憋屎憋尿及不按时吃睡作为与父母争取控制权的一种方式。

平衡你们之间的节奏

明显地,在孩子独特的时间感和父母自己对于时间的紧迫感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是很有必要的。

作为父母,你首先需要了解你的宝贝的性情。一些孩子整天都处在愉快之中,而另一些孩子则会因疲劳或饥饿而脾气暴躁,更有一些不适应环境转换的孩子会因被强迫而手足无措。如果碰巧摊上了一个天性不那么随和的孩子,那么家长就必须调整自己的习惯和方式以避免让孩子受到困扰。好比说,做父母的习惯早起,利用清晨和上午的时间做事,而孩子却习惯在上午十点小睡上一觉,那么你最好就不要在上午安排活动计划。也就是说,在孩子年龄尚小的时候灵活安排日程时间是更为有益的现实的选择。

同时,尽量张弛有度地避开那些最繁忙的时间。比方,如正餐前安排沐浴往往会因过于紧张而使孩子不能畅快地大玩肥皂泡。那么,最好把沐浴时间安排在餐后。父母们必须意识到,让孩子按他们自己的节奏生活是家庭生活的第一优先。

当然,有些时候需要让孩子配合大人的快节奏,但不论那是一个特殊时刻还是一个普通事件,做父母的都应该能够帮助孩子将自己的时钟与家长的有机地协调,而尽量避免那些临时性的冲突。比如要出行时,家长应该提前给孩子一些提醒:“十分钟之内,我们得离开”之类的。当然,一次提示对大多数这样年龄的孩子往往是不够的。所以你最好在最终把孩子带出门之前多提示他几次。由于1岁左右的孩子话语能力很有限,大人要将这类出行和环境转换话语化,以使孩子们适应。也就是把这些变化用简单明了的话说出来,以减少他的不安全感。最初,这类词语对孩子们可能不具有什么意思,但至少可以使孩子们获得出行或离去前需要得到提示的想法。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就会适应这种环境的转换并逐渐不再抵抗了。

然而,当不需要按照时间表去做事时,那就好好享受一个童稚世界所带来的放松和写意吧。说到底,享受时间和生活是孩子教给大人的美好一课。最美妙的是无过于和孩子们在一起品味了。

Tips

看看这些妈妈们的“遭遇”吧,也许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当你理解和体会了孩子的生活节奏之后,你就会学着跟他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或者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一味地烦恼和“战争”,从而避免那些尴尬和误事。

1、那天要带她去保健医生那儿,那里人很多,就想早些去,结果,出门前的一场大战,使我们排到了一个第70号!在候诊室里从上午9点一直等到下午3点,才轮到我们!--云云妈

2、那天带他去超市卖奶,也就几分钟的事,可他突然在超市里大哭大闹起来,不管我怎么说“我们买完了马上就走”,他还是一个劲儿地哭,超市那么多人,我尴尬死了!只好赶紧逃离了。--冬冬妈

3、原本要带他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可就因为我催他快点走,他又哭又闹,结果不小心跌倒,头磕在了桌角上,我们不得不取消所有的计划去了医院,他的头上缝了5针……--小捣蛋的妈妈

编译/果果妈

从孩子身上学习什么叫快乐


在怎样获得快乐这个问题上,孩子有时是我们的老师。下面是一些妈妈们生活中经常碰见的场景,我们一定能从那些小家伙身上学到保持微笑的秘诀。

感到满足

有一天,我外出办事不太顺利,心里有点郁闷。回家的路上顺道去接我儿子,儿子叽叽喳喳地讲着当天开心的事情,而我则默默无语。“爸爸今晚回来吃晚饭吗?”儿子问道。“回来的。”“那太好了!我们今晚吃什么?”“呃,酸奶和牛肉面怎么样?”我答道。后座传来儿子满意的感叹声:“这样的生活真好!”他的话就像一台心理减压器,我一下子觉得释然。

选择高兴

女儿还在上学前班的时候,就开始学着做各种选择——你可以吃饼干或冰淇淋,但只能选择一种;你可以穿绿毛衫或蓝毛衫,但只能选择一种。她还要学习区分各种感情,她会问:“妈妈高兴吗?妈妈难过吗?妈妈生气了吗?”有一天我心情特别不好,暴躁不安,女儿便问道:“妈妈生气了吗?”我告诉她:“没有,妈妈不再生气了。”女儿说:“妈妈选择了高兴!”她说得没错!我尽全力平静下来,正是在选择高兴。

慷慨说出你的爱

我6岁的儿子经常教我如何表达爱——热情地、富于创造力地、大声地表达。去超市买东西时,儿子会对我喊道:“妈妈,我比所有人都爱你!”然后用他的小嘴在我面颊上咂一下。看电视时,儿子会捏着小妹妹的脸赞叹道:“你好可爱啊!”他告诉了我通向快乐的道路就是赞赏那些你爱的人。

重觅童年快乐

我3岁的儿子在荡秋千,他闭上双眼,伸开双臂,让风吹拂着他的头发。他脸上绽放出最愉快的笑容——纯粹无比的快乐——你只有在小孩的脸上才能看到这种笑容。我也试着和他一块儿荡秋千,我闭上双眼让感觉引导着我,就像儿子那样。听着风从我耳边呼啸而过,这一刻我体会到了彻底的自由和纯粹的愉悦。

坚持你的热情

我6岁的儿子很有画家的职业精神。画画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我还记得他上幼儿园之前,好几个晚上过了睡觉时间,他已经很疲惫了,但他嘴里仍说道:“我真的很累了,但是我还得给我的画上色!”儿子对艺术的热情让我想起文字工作的快乐,而每当我的稿子被退回来时,我就会想起儿子的话。

亲子阅读:《我的爸爸叫焦尼》


现代生活,离婚姻似已变成了一种常态。当初山盟海誓、鹣鲽情深的两人最后劳燕分飞;当初的相敬如宾,变成了相敬如冰,最后成了相对如兵。作为孩子,那个水晶心肝的小人儿如何化解心里的忧郁与恐惧,我们作为父母恐怕无暇顾及。

父爱如灯,解读《我的爸爸叫焦尼》

《我的爸爸叫焦尼》则是将视角定格于父母离婚之后这个时段。这本书就像它的名字,它的装桢一样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

狄姆生活的小城应该是一个宁静、纯朴,又有点单调的小城,但它因为爸爸的到来,变得非同寻常。爸爸的红围巾在人群里是那么耀眼,它照亮了狄姆的眼。他迫不及待地向所有的人介绍: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所有的活动都因有了爸爸而变成了嘉年华。在黑暗的电影院内,画面上的父亲低眉看着开怀大笑的儿子;文字里儿子关注着父亲的一举一动。浓浓地爱意在画面和文字之间流淌。

作为成人,我们不敢向孩子那样肆意地向人展示对亲人的爱,因为我们没有孩子勇敢和真诚。随着父子分离时刻的到来,焦尼终于忍不住了,他当着火车上所有人的面大声地喊出:这孩子,是我的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当他把狄姆抱回站台又急急忙忙地回到火车上时,是不是因为怕忍不住落下男儿泪?

“最好的”这个词,我们用会在很多与自己不相干的人或事上,唯独对自己的亲人很吝啬,尤其是孩子。当我们发自内心用到这个词时,彼此却相隔了千山万水。

书的最后,狄姆站在月台上依然向经过身边的人解释着:我在送爸爸,我的爸爸叫焦尼。白天向每个熟悉的人介绍父亲并非是对焦尼的曲意讨好,而是源自于一个男孩对父亲的真正的崇拜和由衷地感激。

狄姆的妈妈,至到书的最后一页才登场,但这个面目模糊的女性是我最佩服的人。透过狄姆的点点滴滴可以看到,她和焦尼离异后,并没有诋毁曾经的爱人,而是维护焦尼作为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她身上的橙色风衣和焦尼的红围巾首尾呼应,像两盏灯在黑暗中一前一后陪伴着狄姆。

本书的文字以第一人称来表现,一如它的人物造型、一如它的表现技法,普通、自然。没有悲伤,没有忧郁;只有欢喜,只有希望。

我的影子宝贝(上)


1岁的宝贝开始缠爸爸妈妈了,无论你走到哪,他都会像个小影子一样跟着,这可怎么办?

有一位1岁孩子的母亲这样讲述她那“粘人”的宝宝:“我的女儿还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我抱着她,等到她开始学走路的时候还是这样,总喜欢坐在我的腿上让我抱着她。学会走路之后,我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甚至连上厕所也不放过,就像我的影子一样。”

为什么1岁以前的宝贝“见谁爱谁”,而到1岁以后却演变成了对妈妈“形影不离”呢?怎样在不伤害他的情况下让他不再像个小影子?

事实是,大多数孩子在1岁以后都会经历一个“粘父母”的阶段,尤其是当他的日常生活中有了变化的时候。另外,当孩子的周围有陌生人时,他也会紧跟着父母,片刻不离。

虽然孩子持久性地“粘人”使父母很头疼,但“粘人”并不是一个坏现象,这表明了孩子发育阶段的一个进步——他们开始懂得了这个世界充满了来来往往的人群。

当孩子在家里总是跟着你的时候,说明他已经学会了利用生存的本能做出良好的判断,他已经知道自己应该与看护他的人保持安全的距离。粘着父母也表明孩子对父母有着强烈的爱和信任。

“粘人”是因为孩子正在尝试“独立”

当你的孩子初次尝试独立自主的时候,他反而会有更加害怕和更需要你的感觉,但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而且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他现在已经能够自己走路,能够说话,而且能够爬上小山坡了,同时,他的感官能力也在发育,也就是说,他能够更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局限性。因此,当他意识到自己走得离父母太远了,或者遇到他自己还不能独立完成的事情的时候,他就会转向父母或者粘着父母,寻找安全和保护。

这个时候,父母正确的做法就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和关注,并且使他有安全感(但是不要总抱着他)。实际上,很多父母是在无意之中使他们孩子的“粘性”更大了。如果你一方面想通过让孩子暂时离开父母的方法来教他独立,但另一方面又非常担心他会因为这种分离而不安,那你的想法会很容易被孩子察觉,这恰恰迎合了他粘着父母的需要,也就使他的“粘性”更加增强了。

使孩子明白与父母的暂时分离是正常的和必要的

当你正在准备晚饭,忽然听见孩子在房间里大声地叫“妈妈”的时候,你肯定会吓了一跳。但是,如果你判断他没有任何危险,只是想让你帮他打开玩具盒,你就先别忙着冲出去。因为1岁多的孩子不知道父母也有需要,也有必须要做的事情,所以,有时候父母应该让孩子有片刻的等待,然后再去满足他的愿望,使孩子逐渐懂得父母需要一些时间做些事情,然后才能帮助他。

如果父母一味地马上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比如给他倒更多的果汁,把他抱起来,或者帮他打开玩具盒,那么父母的这些行为就是在告诉孩子,父母在任何时候都能满足他的每一个愿望,可以提供全天候的服务。而且,这也向孩子暗示着他自己还没有能力去做这些事情。

另外,1岁多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变得更加紧密了,所以孩子会对父母的离开非常警觉,对陌生人抱有怀疑的态度,这很自然,也很正常。但是,父母要上班,需要其他人来照顾孩子,或者孩子午睡的时候还要洗衣服,做些其他事情,这都使父母不能总是陪在孩子身边。由此可见,与父母的暂时性分离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如果父母对与孩子的暂时分离持平静和乐观的心态,那么孩子也会受到感染,而且能够使他更加自信。

下一篇:我的影子宝贝(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