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音符变成卡通人物

光头、蓄着胡须、一身黑色打扮的孔祥东满脸笑容地拿着一本卡通漫画书出现在大家面前。他扬了扬手里的书,说:“这本是汤普森钢琴教材,相信每个刚学琴的小朋友都弹过,我小的时候也弹过。我三年前参加了这套教材的重新编订,就把‘1、2、3、4、5、6、7、i’这些音符变成卡通人物,因为没有哪个小朋友会不喜欢卡通的。”

孔祥东在小学员中挑出一位五岁小女孩,让她现场弹了三段汤普森曲子。小女孩每弹完一段,孔祥东都示意大家为小女孩鼓掌。尽管小女孩的水平还在初学阶段,节奏感明显不太好,但孔祥东并没有这么说,他只是“请求”小女孩用右手和他的左手一起弹一遍,接着再让小女孩和大家感受不同。当有小学员说出了节奏这个词之后,孔祥东非常高兴:“节奏就是心跳,没有了节奏就是没有什么?”“没有心跳!”孩子们大声回答,“没有心跳呢,就是完了,所以我们学琴不能没有节奏。”

考级不是技巧训练终端WWw.ZJ09.COm

孔祥东在教学中用“走出山洞见到光明”来比喻《拜厄钢琴教材》。尽管时隔三十多年,孔祥东回忆起自己初学拜厄的时候,仍然是一脸幸福:“学音乐的乐趣我是从《拜厄》开始的。”他用三种节奏弹了《拜厄》第62首。正常、急促和舒缓的节奏就像平静的河流、波涛汹涌的大海和潺潺流淌的小溪,给大家三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孔祥东说:“《拜厄》62首,很特别,不像别的曲子还有‘采茶扑蝶’这样的名字,它本身没有标题,你想像它是什么就是什么,给练习者有非常大的空间。音乐就是水,放在不同的容器就是不同形状,这个容器就是想像力。没有想像力,是无法当艺术家的,只能考级。”“现在大家都热衷于让孩子钢琴考级,但是我们对于考级不考音乐知识,感到悲哀。曾经有个孩子钢琴考过了八级,但我问他肖邦姓什么,他说姓肖;问他肖邦哪儿人,回答是温州人。我们家长和老师都要明白,考级作为技巧训练不是终端,只是一种载体。”

对音乐发生兴趣是关键

对考级发表了一番评论后,孔老师又在现场提问一位家长,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琴?该家长答道:“可以让孩子学会吃苦,培养他的艺术细胞,但是我们大人确实不知道孩子怎么想的。”孔祥东说:“不知道孩子怎么想这是代沟,但这是技术问题。最关键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

记者问孔祥东,当年孔妈妈是为什么让他学琴的,孔祥东答道:“我妈妈喜欢音乐。她用纸做了一个钢琴给我,我就在‘纸钢琴’上开始学的。当然学到后来,我对音乐发生了兴趣这才是关键。我一直认为学会了音乐是件很幸福的事,因为你掌握了变化。它的变化就在于轻响快慢。学会了这点就乐在其中了。”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掌握好具体的方法,培养好孩子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孩子爱上音乐的。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如何培养最杰出的男孩


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性别教育遵循着“男孩要有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的原则。在家长心目中,理想的男孩是勇敢的、坚强的、有竞争能力的、果断的、有控制力的;理想的女孩则是文静的、纯洁的、漂亮的、温柔的、顺从的。

不可否认,男孩与女孩相比,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男孩关注某一物体的时间比女孩短,但态度更为积极。

男孩从很小开始就不大在意别人的声音,不管是谁,他们就是不听别人的话。

男孩生来就喜欢挑衅和冒险,好胜心更强。

男孩从小就急躁易怒。

男孩感到压力、要求独立的时间更早。

……

这种差异要求家长因材施教,要根据男孩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

但现代社会是男女平等的社会,男女性别角色的差异在趋向缩小和接近。因此没必要完全把沉着、理智、勇敢、温柔等这些能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且本该为人类两性所共有的美好品质贴上性别的标签。

所以,家长应学会采取合理的、适度的方式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不要嘲笑男孩子哭鼻子,不要嘲笑女孩子风风火火。只要他们身上表现出了值得肯定的品质,都要加以鼓励,鼓励女孩坚强勇敢又耐心细致,教育男孩要果断机智又温柔体贴,使其人格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针对男孩教育,本书为家长们提出了培养杰出男孩的四个方向:

方向一不要害怕男孩的调皮捣蛋,给他定的规矩越少越好

男孩一般都很调皮捣蛋。父母带他出去玩,他总是喜欢做一些危险动作,比如登高、从高处往下跳。父母因为担心他的安全而制止他的行为。

特别是中国父母传统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静,总是想办法约束孩子的行动。在父母管教过严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男孩,往往性格懦弱、没有主见、遇事慌张。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创造和想象能力,只知道被动地去生活。如此一来,父母成了鸟笼,而孩子却成了笼子里的鸟儿。

其实,父母应该时时刻刻想到,我们的小男孩是远古时期的小猎人,他们需要广阔的空间和自由的行动,他们依靠运动、攀爬、探索、尝试来健康地发育他们的大脑。爸爸妈妈们不要束缚他。你需要在不干涉他的前提下尽量保护他的安全,给予男孩适当的鼓励,让他们打破常规,自己去发现,去创造。

方向二男孩要“穷”着养,不要让他生活在“温室”里

要把男孩培养成坚强的男子汉,一个重要的观念是“男孩要穷着养”。作为父母一定要清楚,现在儿子受“苦”,长大后才会成为一个“富有”的人,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我们这里所说的“穷”养男孩,并非是要男孩吃糠咽菜,忆苦思甜,让男孩承受不必要的非人折磨和痛苦,而是让父母减少对男孩的娇生惯养、包办代替,让男孩从小多一些经历、多一些锻炼,培养他们坚韧、顽强的性格。概括起来,“穷”养男孩我们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第一,让男孩过点“苦日子”。优裕的物质生活和给孩子大量的金钱,是葬送孩子的第一杀手。家长们可以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环境,但绝不能给他们太过奢侈的物质享受。要不然,就把钱存起来,等儿子长大,有了正常的金钱观后再给他也不迟。

第二,让男孩体验挫折感。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疼的爱子观,会促使男孩意志不坚强,心理承受力差,稍遇不顺心或挫折就走极端。做为父母,就必须让儿子遭遇“挫折”,鼓励其克服并战胜它。

第三,让男孩学会独立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万事包办”,这是育人大忌。很多大学生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不会叠被,这简直不可思议。这样的男人能接受社会的各种挑战吗?能有创造力吗?所以,父母要从男孩的童年起,就教会他独立承担力所能及的事。

方向三从小培养男孩的责任感,让他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男孩从小对自己没有责任感,将来怎么会对家庭、对事业有责任感呢?因此,男孩责任感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身边做起,让男孩明确责任感。男孩们有什么样的责任和责任感呢?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应使男孩知道:在幼儿园和学校尊敬老师、爱护同伴、收拾玩具与学习用品,在家里帮着爸爸妈妈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是有责任感的表现。总而言之,要培养男孩责任感,首先得让他们明白自己有什么责任,责任感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另外,家务劳动是培养责任感的最好时机。可有的父母却认为让男孩干家务活会影响男孩的学习;也有的父母认为让男孩干家务活是委屈孩子;还有的则认为劳动不用学,男孩长大了自然会做。

试想,一个对家务活不管不问、一窍不通的男孩,长大了怎么能掌握维持生活的本领呢?体验不到干家务辛苦的男孩,怎么能理解父母的辛苦呢?所以父母要把引导男孩参加家务劳动当做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的教育来进行。

父母可对家庭劳动的时间、内容都做明确的要求,让男孩都有自己明确的责任,而且监督执行。可以让男孩承担一两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可以让孩子帮忙抹桌子、扫地,平时,孩子用的小手绢、穿的小袜子都可以让孩子自己洗;照顾老人;稍大些的男孩可以帮家里买一些小物品等。

当然,男孩做得好要及时给予表扬,这可以激发男孩做家务的欲望,更能让男孩在家务工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一种形式,让男孩有了参与家庭建设的机会,从而培养了男孩的家庭责任感、独立性、自信心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得男孩融入到父母的劳动中,责任感的培养就落到了实处。

方向四鼓励男孩走进集体,多与人交往

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团队精神在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然而,在独生子女比例骤增的今天,每一个男孩好胜心都很强,都想胜过他人。遣憾的是,这些男孩大都缺乏合作意识,缺乏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基本技能,这种状况十分令人担忧。

男孩天生是群居动物,他们在群体中学会社交,学会爱,学会生活,并找到自己的归属。他们向往拥有一个能让自己放松、能给自己任务、能让自己感到自豪的集体。

但很多家长似乎意识不到这一点。现在独生子女增多,男孩失去了和兄弟姐妹一起长大的机会,等男孩有了自己的活动能力之后,家长们又出于安全的考虑,总是把他困在家中。有的父母为了使男孩不添麻烦,将其关在屋子里。

这样做的结果,男孩因为从小不能和伙伴们一起玩,缺少交流经验和处世知识,长大了就不善于和人相处,不善于交际,羞怯腼腆,甚至孤僻、不合群。

如果男孩被父母剥夺了集体生活的权利,那么他肯定是一个不会处理团体关系、缺少团体意识、将来不懂得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可能和别人保持融洽的关系的人。

家长应该鼓励男孩参加团体活动或游戏,在活动中,鼓励男孩担任团体领导,锻炼男孩的组织能力和统筹能力。多让男孩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在游戏中不但能够锻炼他的团体合作意识,还能够训练男孩对人际关系的协调处理能力,男孩的性格也会变得开朗活泼,容易与人相处。

本书以上述四个方向为指导,放弃了长篇累牍的理论叙述,转而关注男孩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100个细节。

这些教育细节,涵盖了读书、修养、社交、气质、能力等方方面面,简洁生动,具体实用,为家长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善于抓住生活中的这些细节,抓住教育良机,因势利导给男孩正确的引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相信家长们能掌握这些卓有成效的教子方法,把自家的男孩儿培养成一个杰出的男子汉。

父母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爱看书,希望孩子爱学习。可光有良好的期望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学习让孩子爱读书的方法。怎样让孩子爱读书?读书的兴趣从何时开始培养呢?我们不能等到孩子厌倦读书的时候才培养他的读书兴趣,读书兴趣的培养应该从孩子好问的年龄开始。

“麻烦”的小问号

4岁的枫枫好奇心很强,他对什么都有兴趣,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喜欢这儿摸摸哪儿看看,然后问别人,“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一天有一千个为什么!妈妈常常不耐烦地说:“你别问了,真麻烦!”枫枫还是穷追不舍,“妈妈,什么叫麻烦?”问得妈妈哭笑不得。

其实,正是这种强烈的探求欲望,推动着孩子获取知识。

一天,妈妈带他到动物园去玩,他这里看看,那里摸摸,一双好奇的大眼睛忙碌个不停。

“狮子吃蛇吗?”

“企鹅为什么生长在寒冷的地方?”

“大熊猫为什么是国宝呢?”

枫枫带着好奇与疑问回到家。妈妈拿出有关动物的书给枫枫看,枫枫高兴极了,“哇!里面有这么多动物呀!”书上的动物图片使枫枫看得入了迷,他一边看,一边要妈妈读书上的文字,枫枫就这样开始了读书识字。以后,他只要在外面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要妈妈给他找有关的书,不知不觉中,枫枫认识了很多字,读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枫枫周围的人都说,枫枫是个好问,好读书的孩子。

半截故事的诱惑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特别是童话故事。他们沉浸在故事中,和故事的主人公一起经风雨,见世面,遨游世界。故事讲完了,孩子还要问:“后来呢?”,“白雪公主现在在哪里?”对孩子来说,故事无论讲多长,永远没有完结,他希望妈妈永远讲下去。如果我们把故事讲一半,孩子急欲知道以后的故事,我们借此时机把书给他看,孩子会自然萌发看书的兴趣。

孩子在听故事时,有的孩子听着听着就去玩了,为了培养孩子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我们给孩子读文字书之前,可以先向孩子提几个问题,引起孩子对故事内容的注意,以便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你要注意听,这个故事里有几个小动物?我讲完了你告诉我。”故事讲一半,我们可以对孩子提问,“你说以后会是怎样的呢?”要他根据自己的想像把故事讲完,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丰富的想像力。同时,孩子急欲把书读完,由此而产生对识字的兴趣,他会努力学习识字。孩子对读书、识字的兴趣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会越来越爱读书。

谁来决定买什么书?

孩子常常对我们为他挑的书没兴趣,因为我们在为他挑书时,考虑的是成人的审美标准,成人的读书兴趣,成人的读书品位,而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的审美能力、孩子的个性及读书的兴趣,所以,我们为孩子挑的书,只是我们自己的一厢情愿,并不符合孩子的口味。

我们应该给孩子自主权,让孩子自己挑书,挑他自己喜欢的书。你可能会说,孩子哪会挑书,他挑的书可能是没品味的。你说的没错,孩子尚且幼稚,对图书缺乏经验,还不具备对图书的鉴赏素质。在孩子挑书时,你可以在一旁指导,给孩子提建议。

“你看这本书,里面的字体太小,对你的眼睛不好,里面的插图也比较粗糙。”

“你看这本比刚才那本是不是更好呢?”

这样的建议一般孩子是能够接受的。如果孩子不接受你的建议,不要强求孩子接受,读书的品位是随着读书的丰富而提高的,不是一天形成的,强求孩子接受,孩子会有抵触情绪,从而放弃读书,我们总不能为了一本所谓有品位的书,毁掉孩子的读书兴趣吧?!

培养上学兴趣的方法


父母背后的支持和关怀,是解决孩子问题的最基本和有效的方法。对于孩子上学问题,自开学第一天,父母就应该加以关怀和了解,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开始,日后拒绝上学的机会便减少。如果问题一旦发生了,责骂是无补于事的,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倾吐出心中挂虑,诱发他们说出心里话,但必须注意问话技巧,最好用婉转语气询问,以免孩子觉得父母在责备他。父母可以问:“学校的小朋友友善吗?”“是不是功课有问题?”尽量诱导孩子既能发泄出心中的忧虑,又觉得父母了解和支持他,拒绝上学的心理就会慢慢减低。父母除了自己从孩子口中探问,亦要和老师多接触,了解孩子在校内情况,再对症下药:成绩成为现代父母最重视的一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必然的心态,但家长切勿把这种渴望外露,令孩子压力增加,否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绪。家长的责任,应在作出适当辅导、引起孩子读书的兴趣方面加把劲,至于强迫孩子在考试中取得满分,是绝对不必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出了问题,例如不懂得与人相处。父母可以在平日多带孩子和亲友中同辈孩子交往,暗中帮助他们培养社交技巧。如果孩子诉说老师不公平,或许在接触过程中对孩子产生了误会,父母不妨向老师查明原因,替孩子讨个公道,但态度必须中肯。

培养孩子动脑的兴趣(元宵节亲子教育)


前言:人脑就像是机器,若是长时间不用就会生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培养孩子的动脑兴趣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有关此方面的内容吧,可以让父母们学会让孩子动脑的小妙方!

(1)培养孩子动脑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若对某件事有浓厚的兴趣,就会集中思想和注意力,就会想方设法克服种种困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怎样培养孩子动脑筋的兴趣呢?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因此,父母要以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孩子,要用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情趣去影响孩子。同时,父母还要常常给孩子提一些问题,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引导孩子动脑筋解决。亲子网

(2)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动脑筋的兴趣

父母对不爱动脑筋的孩子不可提出太高的要求,而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从最直接、最容易思考的问题入手,如比较两事物的异同,然后逐渐加大难度,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遇到的困难。

(3)将培养孩子动脑筋的兴趣融进生活之中

3-6岁的孩子,对抽象的理论不易理解,因此,光有说教不行,父母要创造动脑筋的环境,开展一些健康(健康食品)、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启发孩子动脑筋,如搞家庭数学游戏、家庭猜谜活动、家庭智力游戏、中秋赏月晚会等,将数学、智力题融入活动之中。

(4)让孩子读一些幼儿(幼儿食品)刊物,看“七巧板”等少儿节目,引导孩子动手、动脑。

(5)带孩子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感受生活,拓宽生活空间。

可边观察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观察季节的变化,观察动植物的特征,耐心地解答孩子提出的一些问题。亲子教育

(6)运用激励的手段,让孩子尝到动脑筋的甜头,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哪怕孩子只取得微小的进步,父母也不要放过,要及时地给予肯定,热情地鼓励。

同时,家长也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或工作,这对他们心智与精神的成长都有积极的作用。孩子在工作中不但学习了做事的方法和良好的工作态度,同时也学会了动作协调的灵巧能力和空间关系的能力,这些都能促进他们思考能力的发展。家务事、工作、手艺和劳作,对孩子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因为它不断地对孩子提出问题,不断地向孩子作出生动的有启发的挑战。

本网站小编总结:动脑筋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根本途径之一,若是长时间的让孩子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让孩子的双手闲置,就很容易使其灵气丧失殆尽,所以说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就让其自己去做!

培养兴趣的最佳时段,事半功倍


孩子的兴趣爱好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呢?如何正确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呢?培养兴趣爱好的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呢?让我们分析分析吧!

下面给各位家长提供了一些建议性的资料,以供家长参考。

一、学小提琴的适龄期

小提琴演奏是单手拿琴站立演奏,自己要想演奏出好音乐,对手及指头尚小、力量不够的3-4岁幼儿来说,过于勉强。早教网,因此,建议学习小提琴的年纪为5~6岁较适当。

二、学钢琴的适龄期

在音乐世界里,声音是有感情和生命的。太小的宝宝是不宜学钢琴的,因为要学习钢琴需要宝宝具备一定的能力,这其中包括宝宝的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最起码能认识简单的五线谱,也包括一定的听力分化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如区分音乐的高音、音色、单调等,还包括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及手指的力度和手发育的大小等。

因此,一般的儿童学习钢琴在2-3岁时,效果无法期待,6-10岁开始学,想成为钢琴家又慢了一点,在3-5岁时最好让孩子先听好的音乐,欣赏好的音乐,一般4-5岁开始接受钢琴等乐器的技术指导,学钢琴比较适宜。当然,可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提早或推迟些。

三、学绘画适龄期

由于孩子在1岁或1岁多已会“涂鸦”,2-3岁开始对形状、颜色产生兴趣,4-5岁开始对实际事物、经验过的事物有了认识并画出,5-6岁时,不是画看到的东西,而是画认识的东西,此时的孩子观察力、想象力、甚至表现欲都很高。因此,从2岁半到3岁孩子最纯洁的时候开始,最为适宜。

四、学戏剧的适龄期

所谓戏剧,就是使用自己身体所有的器官、机能来表现,从发声、发音练习开始到音乐、古典、芭蕾等,要有广泛的训练才可。这些训练可以配合年龄及身心发展情形分别进行,所以从3岁到成年,只要有志于演戏,任何时候都可以说是“适龄期”。

本网站小编总结:家长要做个有心人,时刻观察,早教网,另外还要尽可能多地让宝宝接触新鲜事物。只有让他接触了,并乐意长时间去接触其中某一些,就大致可以判断宝宝爱做这些事情。比如你可以带着宝宝画画,跳舞,搭积木,滑滑车等,宝宝更加乐于玩滑滑车,那么宝宝的兴趣爱好就是玩滑滑车。当然了,兴趣爱好也离不开家长的引导,比如画画,宝宝没耐性,如果爸妈陪着他一起画,还要比谁画得好,宝宝会坚持下去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与习惯(幼儿入园指导)


前言:社会竞争激烈了,孩子们之间的竟争力也在逐渐的加深着,以下就让我们来看一则小文章,可以详细的帮助父母们教会孩子更快乐走近小学的生活,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姚燕小学一级教师,班主任

不要让学习压力和失落感“冻结”了学习兴趣

幼儿园里以游戏为主,小学的学习则正规化,一节课35分钟,还要正襟危坐,举手发言,还有那么多的作业、考试,陡增的学习压力让很多孩子一下子难以适应。再加上对学习习惯的严格要求,比如,要完成作业,抓紧时间,整洁书写,及时订正等,让很多原先学习习惯较差的孩子措手不及,顾此失彼。入园指导

建议:

①学前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和“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②入学后,家长要关注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小学教师保持一致,形成合力,让学习习惯的培养能一步到位,同时淡化对分数的重视。

秦英(小学语文教导主任,名优教师)

上海“二期课改”的新教材中,语文课的特点是“读写分流,多识少写”,入学后,孩子先学课文、识字,一段时间以后才学习拼音知识。课文都有配套的音像资料,孩子可以边听边读,同时手指随字移动。这样多感官的参与,加上孩子本身机械记忆好的特点,孩子学起来并不会很吃力。所以,相比老教材,新教材更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作文、阅读的水平。

建议:

①拼音在入学前没有必要专门学习。家长可买回小学一年级语文配套录音磁带,让孩子在游戏、画画或吃饭时有意无意地听一听。

②注意力训练很重要。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做一件事情”的习惯,比如专心地练琴、画画、听故事、看少儿节目等。

③抓好入学后的第一个月。建议家长每天陪孩子一起学习,为孩子提供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程芳(小学数学高级教师)

“二期课改”中,数学课更注重数学的实践性和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知识的传授都建立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同时,新教材起点高,内容多,节奏快。入园须知

建议:

注意培养孩子的“数感”。比如上下楼时数数楼梯,散步时数数电线杆,吃饭时分发碗筷,吃西瓜时比比哪块大哪块小,结合身边事做做简单的运算:平时咱们家里是3个人,今天爷爷奶奶来了,现在家里有几个人?让孩子了解,数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

本网站小编总结:随着社会的进步,小学生的课本也在跟着进步,难度也越来越大,一些自由性的题目相对的增多了,许多的小孩子课本题目有的时候连大都得思考好久,敬请关注更多的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吧!

先培养学习兴趣,再督促学习


所有关于学习的问题,都是方法的问题。所以,与其唠叨孩子的学习成绩,倒不如多找方法,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主动学习。

不管我们多么聪明,不管我们的学历有多高,我们都没法帮助孩子学习。学习,是个人的事情,就像大脑,只受主动性的支配。所以,在孩子的学习上,我们应该调动孩子的主动性。

笑笑最不喜欢上数学课了,就连生日许愿的时候,也希望让他的语文和英语越学越好,唯独把数学丢掉。妈妈问他为什么,他说,就是不喜欢数学,没办法。

笑笑的妈妈为他报了几回数学兴趣班,想着刺激一下他的学习兴趣,但因大多数老师都信奉填鸭式教育,结果适得其反,笑笑对数学的反感就更加强烈。

笑笑的妈妈又使出杀手锏,把数学迷舅舅请来了。

舅舅来的时候,手里只带了一本书和一堆模型。笑笑缠着舅舅跟自己一块制作模型,但是舅舅却埋头在那本书里,一边看一边拿笔在纸上画,忽哭忽笑,根本就不搭理笑笑。

笑笑看舅舅看书如此入迷,他也被吸引了,就过来看到底是什么书。他只瞟了一眼,头就大了,原采书眉上写着数学游戏几个字。笑笑马上转身,自己去玩模型。

可是笑笑的经验有限,弄了半天,只做了一个四不像的东西。他沮丧极了,又来求舅舅,舅舅说:别闹,你看阿凡提一会儿就把这几个人绕晕了。

什么阿凡提?

你看啊,就是分酒的那个问题,有一个三升桶,有一个五升桶,要想得到四升酒,怎么办?

舅舅一边向笑笑解释,一边拿出一张白纸,在纸上刷刷两下,画出两个形状怪异的桶、笑笑一看就笑了。

舅舅根本不理他,他拿着铅笔在两个桶上点来点去,嘟嘟囔嚷着:我先盛满三升桶,然后再把这三升桶的水倒进五升桶里,然后再把三升桶里的水盛满,再倒进五升桶。

那就溢出来了。五升桶装不了六升水啊!笑笑嚷着提醒舅舅。

对对,那还得剩下,是不?舅舅没有看笑笑,他还是低头点着两个桶,不过他似乎受到了笑笑的点拨。

哎呀,还剩下一升哎呀,我知道了,这太容易了。你看,这是一升吧,把那个五升桶倒掉。然后把这些水倒进去、然后再盛满三升桶,四升不就出来了,笑笑说道。

我外甥好聪明哦。舅舅夸赞遒。

夸完,他又低头继续做其他的题。笑笑把脑袋凑近,也认真地看起书来。

把枯燥的学习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呈现给孩子,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促使他主动学习。一般来说,随着孩子攻克难题的次数增多,孩子会对相关学习内容越来越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