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报道,同升湖国际实验学校组织30名企业老板、董事长的孩子,从湖北宜昌步行700多公里,途经9个县市,圆满完成了“磨砺训练”,平安归来。在这些学生中,最小的才12岁,最大的也不过16岁。

我认为这种“磨砺训练”很好,堪称“吃苦耐劳”教育的典范。同升湖学校这样做,给其他学校作出了表率。

现在的学校教育,不能只注重考试分数,不能只看学习成绩,不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考试的机器,而应该把他们培养得思维健全,人格健全,反应敏捷,行动敏捷。

学校教育,一切应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力、兴趣,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任何一方面的教育,都不能偏废,特别是“吃苦耐劳”教育。

这种教育理念,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被提出来,由于种种原因,在百年后的今天,还依然没有得到真正应用和实施,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

学校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先做人,后成才”。然而,现在的学校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本末倒置,只看学生的考试分数。只要学生的考试分数高,就一好百好,不注重学生们的思想品德和其他习惯养成、做人做事方面的教育。

加上现在的中国家庭教育也有问题。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享受着祖辈、父辈多方面的关心呵护,更多的是四个老人加上父母共六人的疼爱。好吃的,由孩子先吃;好玩的,由孩子先玩。孩子们还不知足,养成了独生子女的以我为中心,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唯我独尊,造成了孩子们的娇生惯养,独断专横,挑穿挑食,“吃独食”等不良习惯。长辈们过分的溺爱,让他们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什麽事都不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里,又是只关心学习成绩,虽说学校里一周有两节体育课,他们也不好好上,跑步刚开始,就有人脱离队列,改成步行,自甘落后,毫无吃苦耐劳精神可言,回家还要向父母叫苦,向父母撒娇——“唉,今天体育课,累死我了!”还没有吃什么苦,就让父母们心疼得不得了,一个劲儿地安慰他们。

孩子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从小让他们多经受一些挫折教育、失败教育、“吃苦耐劳”教育,他们的心灵才会有足够的承受能力,来接受社会的各种挑战。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担当得起更大的责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因此,对孩子培养吃苦教育非常有必要,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给孩子补上。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吃苦教育有哪几种境界?


吃苦教育有三重境界,其一是“挨”,其二是“适应”,其三是“超越”。

“挨苦”是最低的境界,就是成人强行安排孩子受苦,孩子极不愿意,有没有办法,只好“挨”,直到成人的安排结束。这种情况,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我记得小时候,父亲也有意的锻炼我的吃苦精神,当时在农村,他的方法是增加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但是,他的教育是失败的。他让我产生的是对劳作的厌恶和惧怕,不仅没有增长相反减小了我对痛苦的忍受能力。

“适应”是一个更高的境界。随着时间的延长,孩子的承受能力得到很大的增强,训练结束后,再遇到一般的困难和“苦”就不怕了。但是,“适应”只是增加了人的承受力,并不能减少孩子的惰性,增强孩子的意志,这个经验来自于我的一个同事,曾经北京市皮划艇冠军队的成员,他告诉我:以前训练太苦了,挑战人身体的极限,所以现在碰到熬夜加班等或苦或累的事情,都受得了;但自己的惰性没有受到抑制,还是能懒就懒,另外自己的进取性和自制力也没有比接受训练以前有过增长。

“超越”才是最高的境界,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对此,我有过两次深切的体会,其一是2004年正月初八骑自行车200多公里到河北大学,其二是2006年元宵节绕北京二环步行一周;两次都是独自进行,行前内心都有较大写作压力,都有明确的自我激励的愿望。当行程结束后,都会想起《老人与海》里圣迪亚戈说的那句话:床是我的好朋友,床会成为了不起的东西。然后是舒服得不能忘记的睡眠,是接下来好长时间的积极和热情。整个过程中,虽然饱尝筋疲力尽的滋味,但是心里一点都不苦,相反越苦越有成就感,还想再苦一点,到了目的地后还想早走一段。

适当让孩子吃吃苦会让孩子更能体会到幸福的甜蜜,父母放手让孩子吃点苦吧。

怎样让孩子学会适当吃苦?


现在基本上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溺爱式”的教育方式很常见,家长普遍关心该怎么做、做什么去尽量满足孩子的每个要求,但是长此以往,孩子对家里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独立生存和思考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弱,走向社会后抗挫折能力不强,成为优胜劣汰法则的牺牲品。

美国幼儿园的“富人穷人”游戏

在美国的一些幼儿园里,幼师们会定期组织孩子们玩一种“特别”的游戏:随机抽签扮演“富人”和“穷人”的角色,抽到“富人”的孩子们可以在游戏允许时间内过上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而抽到“穷人”的孩子却只能在这段时间中吃糠咽菜或者衣衫褴褛地出现。

与平常的抽签不同,这里的签数是不平均的,只有不到一成的孩子才能抽到“富人”签,因而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只能扮演“穷人”的角色。

按常理说,抽到“富人”应该很让人开心,但是孩子们都觉得当“穷人”比较开心,因为这能体验到一种独特的生活。平常除了这种游戏,幼师还经常教育孩子,过生日或者办聚会,就算办得简单一些,节约一些,也依然是可以过得难忘和有意义的。

适当吃点儿苦对孩子有益

对于新的教育方式,一些顾虑重重的家长并不买账:孩子还在长身体的时候,怎么经受得住这样的折腾?如果影响到孩子健康成长,谁来担负这个责任?

而一些持赞同观点的家长却认为:平日家里都对唯一的孩子疼爱有加,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都尽量满足孩子,不想让孩子受委屈,但是日子一长却发现孩子越来越难管了,所以,让孩子适当吃点儿“苦”,总比将来他走上社会了吃大亏好吧!

其实,给孩子适当吃些“苦头”未必是件坏事,毕竟经历过“想吃吃不到,想要要不到”生活的孩子会更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有句老话“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要让孩子认识到劳动价值所在,培养出社会义务感、责任感。

另外,孩子更能懂得遇到困境要坚强、独立地生存下去,毕竟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想在顺境中享受就必须先学会在逆境中成长。而且,适当的“苦头”有助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爱心的人。这样看来,吃点儿苦利大于弊。

新理念重新定位家长教育方法

从以往来看,家长教育方式最为普遍的无非是“严厉型”和“溺爱型”两种,很少有家庭尝试这种教育方式,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更为有效,要比单纯的理论说教和暴力管教更有说服力,因为这是让孩子亲自去体验,从自己的感受中领悟到一些道理,而不是被动接受家长的说教。

虽然当“穷人”很“辛苦”,但是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去扮演,并以争取到这个角色而感到荣耀和骄傲,这本身就是孩子要求换位思考的强烈表现。

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单纯地从家长的角度去看待管教本身,而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是否能够接受这样一种方式,以及对孩子人格塑造方面会有什么影响。新的教育方式不仅弥补了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还通过变换旧式角度的形式提出新的教育理念,这为每位家长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方法选择。

父母教养孩子不能仅仅把孩子放在温室里,还要敢于把孩子放到大自然环境下,让孩子适度吃点苦有好处。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吃苦”


看到孩子头上冒点汗都心疼不已,赶紧上前去替孩子请假申请休息。孩子连这样一点苦头都不能吃,长大后怎么面对生活当中的困难和挫折呢?

爸爸东子:“吃苦”是孩子成长的一剂良药。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孩子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在逐渐扩散。父母把这视为对孩子无私的爱。实际上,看看“溺”字的写法,当“爱”泛滥成灾,如水一般淹没了孩子,孩子得到的就只是一个“弱”字。溺爱使家庭的教育功能弱化,娇生惯养的孩子,是成不了大器的。

一些家长或者自己曾吃过苦,抱着一种补偿心理,对孩子的物质要求任意满足;或者生活很富有,对孩子百般溺爱,尤其在金钱方面出手大方,任意娇纵孩子讲究物质享受。他们认为自己很有钱,有条件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孩子花点钱没什么。

古语说“富门寒教育”。我们的邻邦日本经济发达、生活富裕,却经常对青少年进行饥饿教育、耐寒教育等,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孩子刚强无畏的品格,磨砺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具有锐意进取的精神。这些都将是孩子一生受用无穷的财富。相反,我们却将孩子放进金钱堆砌成的“蜜罐”中,将孩子溺爱成一个个只知享受、不懂奋斗的富贵浪荡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立自强历来是国人推崇的修身美德,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思想根基。一个自立的人必定会发愤图强,有所作为;一个自强的民族必定会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引领人类前行的脚步。可以说,时代需要这种“生无所息”的精神,个人也需要这种向上的力量。

这让我想起10多年前,我带领20多名西安、上海、香港三地的大学生到中国西部考察采访的事。考察中,通过10多天的接触,我明显感觉到,香港大学生比内地大学生吃苦能力强。内地孩子虽然大多家境不如香港孩子,但是却比香港孩子娇弱,怕苦怕累。我们在青藏高原,还遇到了一个叫松子的17岁日本女中学生,背着一个大大的背包艰难地跋涉着,而且她还是独自一人来中国旅游探险的。相比之下,队伍中我们内地的20多岁的男大学生都比不上这个羸弱的东洋小姑娘。

吃苦也是一种能力,一种重要的生存能力。吃苦能力越强,孩子的生存空间就越大,所以从小就得让孩子尝些“苦头”。

在生物学上有个著名的“温水煮青蛙效应”:如果把青蛙突然扔进开水里,沸水令青蛙的神经系统受到强烈刺激,青蛙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可以迅速跳出去。但是若把青蛙放在凉水里,让水温慢慢上升,青蛙便浑然不觉危险存在,怡然自得地游来游去,等到它感到热的时候,已经无力动弹,唯有坐以待毙。这个实验也启示我们,人是有惰性的,会被环境慢慢地同化,而忽视周围环境的变化,最终将不能适应社会,而被社会淘汰。其实直白地说,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慷慨陈词“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掷地有声的话是否能让我们警醒?

生命中有不能承受之轻,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太轻松优越的生活,太多的宠惯会让他们患上“软骨病”。自古英雄多磨难,他们需要社会的历练,需要风雨的吹打,让他们变得更坚强、更勇敢。

生活的艰难正是孩子成长所必须经历的,也是成长必需的营养。如果真的是想孩子好,就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的艰辛,磨炼他的意志,正所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

为了孩子将来有个强健的体魄,也为了让孩子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从小我就有意识地培养依依的吃苦能力。从自己打理自己,帮助料理家务,到去乡下参加农业生产;从出游在外,到在家学习,该吃的苦头我都让她“品尝”。可能有人要说,你不是倡导快乐教育吗,怎么还让自己的孩子去吃苦啊?我所倡导的快乐,不是随心所欲为追求享乐而获取快乐,而是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获得的快乐,通过付出努力征服困难而获得的快乐,这样的“乐”才是实乐大乐。

最初,让孩子吃苦我也心疼,但是看着孩子日渐坚强自信,我心想:这苦吃得值!当然,让孩子吃苦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心特点而定,切不可让孩子做超越极限或无法承受的事。由于依依自小有这种意识,所以每次劳动她都很高兴,每次爬山、远足、旅游她都很开心。

我买车几年了,大多时候就在楼下停着,无论是上学还是逛街购物(游玩),她从来都没有要求我去接送她,有时我看天气不好或者时间来不及主动提出送她,大多时候她都推却了:“爸爸没事,我自己坐公交车去行!”

看着邻居的孩子上学放学车接车送,不坐爸爸的车不出门,我就自豪于我那懂事、自立、坚强、能吃苦的好女儿。

如果你是家境好的家长,请不要忘了让孩子尝尝酸甜苦辣,看看百样人生,给孩子鲜花的同时,记得告诉孩子松树的精神品格。如果你是一般家境的父母,也不要忘了给孩子品尝苦辣酸甜,在给孩子美好愿望的同时,要记得磨炼孩子坚强独立的性格。

人的一生充满坎坷,未来的日子到底是怎样的,大家无法预料。新的一天,新的一年,新的人生,是健康的?是成功的?还是倒霉的?谁也不知道。所以,为了孩子明天活得更好,今天就必须让孩子吃些苦头,体验一下生活的艰辛。经过艰苦环境造就的孩子,才会羽翼更丰,步履更坚。

女儿范姜国一:真是良药苦口,“吃苦”过后享甘甜。

呵呵,我哪有老爸说的那么懂事,我当然也有懒的时候,也有在被窝里躺着不愿意吃苦的时候。就拿前两天的事情来说吧。

两天前,家里没有菜了,老爸就说要下楼买菜,过来问我和妈妈谁愿意陪他下楼(一般我家买一次东西就会买好多,然后就可以几天不下楼,所以老爸需要有人帮他拿东西。),可是我正躺在暖呼呼的被窝里,不想出门,妈妈也不愿意动,老爸就有些生气了,说我不懂事,不勤快,好逸恶劳,只知道享福,没有吃苦精神……

最后还是说不过他,我心里想,他要是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铁齿铜牙的人就不是纪晓岚了,肯定非他莫属!我边想边穿衣服跟着他下楼买菜去了。一路上老爸一直在给我上“思想教育课”,说没有吃苦精神将来就不可能享到福,一定要勤奋……又是一大串,下次打死我我也不敢违抗他了!

我对于吃苦的想法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吃苦,磨炼自己的意志,锻炼出一个铁打的我!

其实在高中住校就挺苦的,不能回家,首先承受的就是想家之苦,最开始住校的几天,因为不适应环境,就更加激起了想家的念头,那时一想家了就给自己找点活干,做题啊,看书啊,洗衣服啊,好在挺过那一段时间就OK了。其次就是住校的条件不好,冬冷夏热,床板还很硬,躺下去很不舒服。最让人头痛的是,洗漱不方便,就那么几个水位,有几百个人抢,运气好了能占到一个,运气不好就要排队等,等的话能不能洗上就不一定了。冬天有的时候还没有热水,水凉得都冰手,用这样的水刷牙,感觉很凉爽呢,牙都差点冻掉了O(∩_∩)O!不过不管怎么样,我都已经适应了,而且我相信自己能坚持下去,再说住校的人那么多,都能很好地住着,我为什么不能?我还有室友们陪伴着,每天也很开心啊。

我认为,吃苦的过程本身虽然不是什么开心的事,但是它带来的结果却是甜美的。吃苦是要经受身心、意志等多重磨炼,让人感到生活的不易,从苦中找到努力拼搏的勇气和力量。茧蛹破茧成蝶,由蛹变成蝴蝶这美丽的成长过程中,这个小东西吃了多少苦才成为了高贵的蝴蝶,又有多少蛹禁不住这种苦难而在茧中灭亡啊!苦尽才能甘来嘛。

总之,孩子在吃苦的过程中要懂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真正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苦尽甘来。

父母必须知道的亲子游戏,你有能力培养孩子吗?


引言: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好奇好问,他们开始关注"我"的变化,对自己的成长变化感到新奇,开始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探索兴趣。本次活动前,我们已经进行了"我长大一岁"活动,让幼儿通过收集自己小时侯的用具、了解自己的生日、设计生日蜡烛等活动,使幼儿感受到自己在长大,从中也使幼儿对自己的身体变化产生了兴趣。

孩子一岁半左右,如果给他一支笔他能握稳,亲子游戏,你就可以和他玩涂鸦游戏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涂鸦,因为他们能从随意的线条和缤纷的颜色中获得想象的自由和创造的快乐。涂鸦还可以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涂鸦的过程中,小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也会得到发展,还会逐渐让孩子形成善于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特征的思维习惯。而且,它还可以开发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对开发智力也大有益处。

对于一岁半到两岁的孩子来说,手部小肌肉还不能控制自如,涂鸦基本都是“乱涂乱画”。不过,他能在涂鸦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手眼协调能力。这个时候,涂鸦亲子游戏就是孩子画,父母欣赏。—让孩子乱画吧,爸爸妈妈在旁边陪着他玩就行。

父母千万别将自己的审美观强加给孩子,这个阶段如果能画一条直线,画一个闭合的圆,那么他的手眼协调能力就已经很赞了。相反,如果这时鼓励孩子,说些“这个画得好像条蛇啊?”“这个是太阳吗?”之类的话和孩子做一些互动,那就更好了。渐渐地,在随心所欲的乱画中,孩子的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不断加强。

到了三四岁,他便能通过富有童趣的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了。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创作图画作品。比如,在一幅山水画里,妈妈画太阳,爸爸画山,孩子画河水……这样,孩子能从画画中体会到更多的乐趣。

上海现代儿童美术馆馆长薛文彪从事创意美术教育多年,他认为,孩子应该在12岁以后才开始学习素描、速写、造型等传统美术基本功,过早学习这些没有意义。过早接受常规的画画教育,可能会阻碍孩子自由想象力发展。父母还可与孩子一起开发出更多替代笔的涂鸦工具,比如用手直接沾颜料在纸上作画等。本网站

本网站:参加亲子活动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有利于让爸爸妈妈能够更加了解孩子,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在活动中爸爸妈妈和孩子可以共同学习、成长,可以与其他孩子爸爸妈妈交流,可以与老师或者组织者交流进行分享教育方式等。

瑞士等五国对孩子的“吃苦”教育


社会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而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各国家长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因为孩子将来面临的是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在对于孩子的教育中,要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吃苦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个教育将会对孩子的意志教育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大家也许都知道,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又是最复杂的动物,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只有采取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得我们的教育发挥其内在的力量。当谈起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让我想起我们的父辈,在我们的父辈中,他们都是踏着苦难走过来的,为此,他们从心底知道每一粒粮食的艰难,所以在对我们的教育中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教育。关于这个问题,父母们不妨参考下国外父母的做法——

瑞士

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对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这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当佣人。

美国

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适应社会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

条件似乎苛刻,但却使学生们获益非浅。家长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没有一位“拖后腿”、”走后门”、“搞小动作”的。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美国青少年从小的时候开始,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自己的父母在家里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则做小保姆去赚钱。14岁的詹妮每周礼拜六要去餐馆打工,母亲告诉她,你完全可以在家里帮妈妈干活,照样可领取工资。但詹妮觉得在家赚自己母亲的钱不是本事,她一定要去外面赚钱来表示自己有自立的能力。

德国

家长从不包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日本

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来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别人问为什么,父母说:“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加拿大

为了培养孩子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的本领,人们从很早就开始训练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加拿大有一个记者家中,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每天早上要去结各家各户送报纸。看着孩子兴致勃勃地分发报纸,那位当记者的父亲感到很自豪:“分这么多报纸不容易,很早就起床,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去送,可孩子们从来都没有耽误过。”

好父母要对孩子有耐心


我们在很多学校的墙上都可以看到一条爱迪生的格言,叫做“成功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这个格言所强调的意思大家都耳熟能详,也就是所有成功都是勤奋努力的结果,只要勤奋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而无数成功者的事迹也在不断地佐证着这句格言,以至很多不成功者往往要承受双倍的痛苦,一方面是不成功的沮丧,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对自己还不够努力的自责。

1%灵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

我女儿读初中时就对她妈妈说过“我为什么这么努力了,成绩还不能提高”这样的话。让人想不到的是爱迪生的这句格言,还有另一半,他说的是,“但是那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还要重要”,他不是和大家开玩笑吗?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他强调的是人身上那个特质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具备这个特质,那么你在这个可能“不属于”自己的领域,哪怕再勤奋,你能够获取的“荣耀”大概也极为有限。

这一点,真是最大的麻烦,也是我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困惑所在。现实情况常常是,只要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父母、老师、学校、社会所要求的那个标准,你很可能首先想到的不是孩子不努力、不勤奋,就是孩子的努力还不够到位,其实这样的评价貌似很公正,实则忽视了个体差异,忽视了每一个人身上很要命的生命秘密。当然,有的时候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那个“1%的灵感”它本身也是变动不居的,可能在某个阶段,它是混沌一片的,而到了另一个阶段,它则是灵光闪现,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好像就是发现和等待的艺术。像华人世界最杰出的电影导演李安考大学考了三次,最后上的是家人并不满意的艺专。而像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天分也并不表现在童年时的语言发展上。这样的迟缓,不在状态其实也不是什么特例,也许每个人都有他的短处,都有他找不到感觉的领域,尤其在童年时因为作为父母你什么都看不出来,你特别没信心,因而他任何的短处,或者不适应学校,不适应学习之处,都成了父母最大的焦虑。

说起来,任何发展不平衡、任何的迟钝之处,在今天非常整齐划一的学校教育和评价体系中,落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一种痛苦。我们总是太急了,我们太不愿意给孩子等待的时间了。我们总是把自己的焦虑转化成了孩子的焦虑。

有一次我到广州一所学校讲生命教育的问题。讲完课,是学校的一位副校长上来做小结,那天她特别激动,流眼泪了,说是非常感激我。感激我什么呢,因为这一天下午她正在家里和孩子作斗争呢。孩子背一首古诗,背了一个下午还不会,母亲在边上早就听会了。我想这样的事在生活中也是时有发生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评价。一个孩子,他背了一个下午的古诗还背不下来,你首先不能说他不用功,甚至也不能急着说他不用心。他的不会一定有他的问题,就好像一个机器的螺丝可能没拧紧,某一个小的窍门没有被打开,某一个灵感的闪现点没有被点亮——这一切要是他自己能知道,能改善就好了。可是问题恰恰在于这样的“知道与改善”正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是需要做大量工作的,有时也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对父母而言,不是生气,不是责怪,更不是失望和恼怒。好父母就是有耐心的人,等待孩子思维的觉醒,鼓励他的觉醒,相信他,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总是保持自己的信心,即使等不到孩子真的“觉醒”的那一刻,也不泄气。

育儿知识大全:宝宝有必要上早教机构吗?


育儿知识百科全书说到尽管说“不必让孩子倒在起跑点上”,但還是有许多家长常有疑虑,宝宝有必要上早教机构吗?有关这一难题,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观点。

有的育儿知识大全专家认为,让年幼孩子去独立应对生疏自然环境与路人,对她们而言是巨大的试炼。由于这一阶段父母人的关怀守候对孩子生长发育而言是最急切的必须。

但也是育儿知识大全专家认为,0-3岁孩子是早期教育的头等大事。以便让孩子能更强的了解全球和周边的事情,0-3岁以前能够对孩子开展亲子早教文化教育。绝大多数家长都挑选在孩子2.5岁-3岁时送孩子上小学,而基本上全部的孩子在入园前期都是造成“幼儿入园焦虑”的不适合状况,一部分孩子会不断2-3月乃至更长期,这对孩子和家长的心理状态及生理学全是一个巨大的试炼。育儿知识百科全书说到而假如3岁前让孩子报名参加早教机构后,孩子会在十分当然接纳幼儿园环境及作息时间表,喜爱与老师、小孩子一起手机游戏、主题活动的社会生活,进而为宣布入园搞好更加充足的提前准备,大大缩短孩子入园不适合阶段。0元领专业情感分析!10s快速预约

不论是左右哪样见解,网编觉得让小宝宝上早教机构是容许的、行得通的但并不是必需的。并且家长要了解亲子早教并不是全能的。许多家长期望自身的孩子根据早期教育变为超常儿童,这类观念是不正确的。早期教育主要的是塑造孩子的自学能力,正确引导孩子产生优良的习惯养成,不可过多注重专业技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