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必管教——家规的建立与执行

父母爱孩子是天性,管教孩子则必须学习。若能在爱与管教中寻得平衡,就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行为。

当我刚从美国回来时,参加朋友的聚餐,很惊讶的看到孩子们吃完饭,在餐厅里追逐嬉戏,而服务生端着热菜穿梭其中真是险象环生,但只见父母毫不担心地忙于交谈。有时坐公车,看到年轻的妈妈放纵小孩,在座位上跳上跳下且大声吵闹,却不加以劝阻。

虽然,餐厅和公车里都是公共场所,也不需要特别安静的地方,但是否想到孩子的行为会干扰他人呢?

相信天下父母都深爱孩子,也关心他们,可是仅有“爱”是不够的。两、三岁的孩子还不能自我约束、辨别是非,一定需要父母的管教况且每位父母都拥有天赋的管教权,有管教才能让孩子有规可循,也才能帮助他建立正确的行为,发展健全的人格。

寻找爱与管教的平衡点在倡导民主教育的今日,与昔日长辈权威式的管教的极端差异中,现在父母对自己的管教方式产生了困惑与冲击,而有种逐渐管不住孩子的乏力感,失去“做父母“的信心与能力。

“爱”与“管教”在孩子人格的建立与成长中是并重的,缺一不可,两者需保持平衡。因为如果偏重权威而缺乏爱的管教,会使孩子心中充满畏惧,没有主见,对父母的服从也只是因为害怕。如此,父母与孩子之间将树立隔阂,使亲子关系不佳,沟通也就愈发困难。

倘若只有爱,却没有适当的管教,孩子会因缺乏行为规范,而自制力低落易以闹情绪控制父母,与同伴的人际关系也不好。

父母要在“爱”与“管教”中找到平衡点,确实需要多费心。首先,要用心去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能力和特质,然后夫妇俩共同沟通协商,具体讨论在哪方面的管教需加强?哪方面的情绪没有被顾及?最后在与孩子一起制定家规,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可以做”。

在说明理由后,应赋予孩子责任。当孩子一定要选择做“不可以做”或不去做“必须做”的事情,他就得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父母一定要与孩子一起遵守,如此才能帮助孩子从内心产生自律。

家规的制定

每个家庭的管教模式都不一样,您不能将别人成功的管教模式套在您的孩子身上。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质,我们先要了解自己的管教目的及孩子的需要,再决定如何协助孩子。一般常见的家规包括:教导孩子料理自己的事,培养良好习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让孩子去做,切勿凡事代劳。父母宜从小鼓励孩子料理自己的事,并依孩子的能力要求孩子分担家务。如此,孩子不仅能学习独立,也能从中肯定自己的能力,增进自信心。

所以,父母应衣自家生活习惯及孩子的需求,制定一些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习惯的常规。比如:就寝、起床的时间,吃饭时不看电视,饭后帮助收拾碗筷,饭后必须刷牙……等。此外,父母应避免设定太多的非必要的规矩,使孩子因做不到而放弃。父母也要依家中不同年龄的孩子修改常规,例如:3岁与15岁孩子的就寝时间不可能相同。

教导孩子有公德心、有礼貌

在蒙氏幼儿园里,老师教导孩子应该爱惜教具,使用后完整归回,好方便下一位小朋友使用;想介入别人的工作时,也会事先询问可否一起玩或工作;得到别人帮忙时也不忘说“谢谢”等有礼貌的表现。

虽然公德心是由大人教导给孩子的,但父母一定要先“以身作则”。例如:教导孩子不可随地丢垃圾,父母也要随时遵守。记得我孩子小时候,出外玩时如果找不到垃圾桶丢手旁的垃圾时,一定会放到我的手提袋或口袋中,带回家丢,而因养成了他们今天不会乱丢垃圾的好习惯。

下一篇:蒙氏教育的爱与管教(下)

相关推荐

两位妈妈切磋蒙氏教育(上)


自从双双妈妈在BBS里发布“双双上蒙氏课的照片”后,不少妈妈非常关注蒙氏教育问题,佳佳妈妈专门就这个问题与双双妈妈进行了一番讨论,现抄录如下。各位MM们,你们怎么看呢?

(一)

佳佳妈妈说:双双妈妈好!

我想请问一下双双的蒙氏班都上些什么?双双喜欢上吗?

双双妈妈说:

佳佳妈妈好,看来你也是一个关心早教的妈妈。说来惭愧,我是在给双双报名上幼儿园的时候才听说“蒙氏”这个词的,当时老师问我们给他报蒙氏班还是英语班,我们问她蒙氏班是学什么的,她说主要是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我们想都没想立刻就给双双报了蒙氏班。到现在为止,因为还没有上公开课,所以确切地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上课的,据参观过的家长说是到一个专门的蒙氏教室,让孩子在里面不受打扰地玩上一、两个小时,蒙氏教具不同于一般的玩具,是特别制作的,孩子都很感兴趣。老师说双双很喜欢上蒙氏课,玩得特别专心,我们问他他也说喜欢。另外,双双的幼儿园最近有一次公开日,让家长去参观,如果有什么心得我会再告诉你。

(二)

佳佳妈妈说:双双妈妈新年好!

谢谢,我已经去网站看了。我个人觉得这种教育方法很好。真正从素质教育方面着手了。给孩子自由发挥的余地。不过还是有几个问题:

(1)现在入学都会要考试,蒙氏注重个性,必然孩子会在某些方面胜人一筹,但另一些地方技不如人,如何达到全面发展?

(2)我也去上过佳佳学校的公开课,不是蒙氏,小朋友们上课的时候也是很开心,有个别小朋友喜欢别出新裁,老师一般总是通过表扬或批评或严厉批评来维持秩序,不知道蒙氏在倡导个性化的发展又是如何维持秩序?如佳佳最近在家里画画时候喜欢在地上、沙发上画而不是我给她准备的纸上画,我虽然不想干扰她的兴致,但也不可能纵容她吧,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了?希望以后和双双妈妈多多交流,共同探讨。

双双妈妈说:佳佳全家新年好!

佳佳妈妈,关于你提到的几个问题,我也曾经困惑过,我认为,这些问题得从两个方面看:

1、一个孩子无论多么地倡导个性发展,他都首先是一个社会的人,必须适应这个社会才能生存,也才谈得上发展。蒙氏理念在中国刚刚起步,是否适应中国社会或者说中国社会怎样适应蒙氏教育观念等等都是一个个崭新的教育课题。我们的孩子正好处在教育的改革期,家长一定要把握好方向,而不能随意受一些新的或旧的观念左右。我个人认为,首先要适应中国的教育制度,否则等孩子上了小学,发现与大家都格格不入,老师不会喜欢,那样反而抑制他个性的发展,幼儿园的时候再怎么蒙氏也没有用。

2、对蒙氏的理解要正确。我个人认为倡导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性,让他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但不论怎样,都应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在美国,孩子到处乱画家长是不会管的,上了学之后老师也不管,但在中国,如果在家里家长不管,孩子到外面也这样的话就会遭到斥责,反而会把孩子搞糊涂,不知怎样是对怎样是错,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所以我一般是采取折中政策,双双不想在纸上画,我就把家里的一面墙给了他并告诉他只能在这面墙上画,其它地方不能画,他很愉快地接收了,而且真的没有再在别的地方乱画过。等上了幼儿园以后,老师当然会要求他在纸上画,有我们的要求在先,他接收老师的要求也觉得丝毫不勉强,这样就不会压抑他的个性。双双从小喜欢玩水,天气热的时候,我就把他脱光了放在洗手间里,给他许多玩水的工具,让他尽情地在里面玩,并且告诉他不能把水带到客厅里来,他每次都欢快地答应着冲进洗手间,并且把门关上,说:妈妈,我玩好了就叫你!然后,我就可以去干我自己的事,等他出来,再把洗手间稍微收拾一下就可以了。写了这两个例子,我的意思就是说我觉得有规则才能有自由,有空间才能有个性,必要的发展空间和一定的规则都要给予孩子,缺一不可。

我看过佳佳的成长档案,我觉得你们的教育方法一直都很好、很到位呀,是否上蒙氏幼儿园其实无所谓(双双上的也不能算是蒙氏幼儿园,只是每周有几次蒙氏课而已),能够接收蒙氏的最新理念,并把这些观念融汇贯通到自己孩子的教育中才是最重要的。蒙氏不主张全托,强调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所以我觉得幼儿园的教育只是辅助性的,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在家里,在父母身上。请相信你们的爱是佳佳健康成长的最佳营养,并且请相信只有你们才能真正理解女儿的需要,成为她成长路上的最佳导师。有一个总的原则,给孩子充分的爱和尊重(不是溺爱和放纵),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

下一篇:两位妈妈切磋蒙氏教育(下)

蒙氏教具


依蒙氏自己为儿童之家写的手册上说明,计有动手教育、感官教育、语言与知识、自由、书写、阅读、做算术、及品德教育等八项。后人为方便陈述,又将它们归纳成以下四项(以学前儿童所用到的教具为主)。

日常生活教具

“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苏格兰的男人穿裙子”,从这两个陈述中,我们即可引申出日常生活教具的特质:

1、它依各个文化的不同,内容也就不会完全相同。

2、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大都可纳入这一项目中。

基于以上的原因,蒙氏并未替这项训练列出教具的目录,而希望导师能协调“智能启发”与“文化常规”的双重要求,自己研制教具,整备环境。

依照美国的分类,将日常生活这项练习分为四大类:

1、动作:例如,划直线走路等。

2、照顾自己:例如,穿鞋脱子、衣服等。

3、照顾自己的环境:例如,拔草、浇花。

4、礼貌:例如,打招呼等。

日常生活教育的目的,最主要是在于训练感官能力和肌肉活动两者之间的协调。因为对幼儿来说,动作的平衡会促进智能上的发育,而且手眼的协调也为他们将来的写字画图能力,作了“预备”的工作。比如说想要写,就需要手部小肌肉发育起来,而在蒙氏的日常生活教育上,就包括了小肌肉的练习;时日一久,自然水到渠成,正可以发达到有握笔描画的力量,和越来越准确的“有模有样”的程度。

此外,日常生活训练更重要的目的,是可以在人格形成上,培养出孩子的独立、专心、协调、秩序等等习性,奠定良好发展的基础。

感官教具

这类教具的范围包括视、听、嗅、触、味、温、压、辨认立体以及色彩等各方面的感官训练,将颜色、气味等抽象的感觉带入具体实物,用以启发孩子认知的敏锐性,为进一步的教育“目的”立下根基。例如:“嗅觉瓶”练习辨别气味浓淡,及各种气味间的感觉不同,让孩子经由亲自的体验而有清清楚楚的辨认能力。

语文教具

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基本上,常常是运用“间接”的方法来帮助孩子的发展,在语文练习上更是如此。她先不直接教儿童拿笔写字,而是远从日常生活练习开始就已经开始“预备”了(例如舀豆子时的肌肉控制、协调)。并且主张在孩子一出生,大人就应该提供一个充满语言与文字的环境,让他自然地由“感觉”到“领悟”周围的一切。例如,自小就不断地对他说话;大约在孩子会走路以后,就在孩子用的毛巾上写上他的名字……等。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相当的时间,因而要逐步渐进地去培养,由大人的间接预备功夫,养成孩子具有直接的学习与领悟的能力。

又由于儿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就在他的生活环境中,为他预备一些以“间接”训练的道理所制作的,培养孩子书写能力的“教具”。

数学教具

蒙特梭利常常了解人类的学习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所以在面对“数学”这种纯抽象概念的知识时,唯一让孩子觉得容易学习的方法,也只有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始。让孩子们在亲自动手中,先由对实物的多与少、大和小,求得了解,再自然而然地连想起实象与抽象间的关系。比如说为了要孩子了解0、1、2、3、4等五个概念,在“纺锤棒箱”的设计上,我们就分别在5个空格的上方,标出0、1、2、3、4;然后再依据每个数目的多寡,放入同数量的棒子。这样可以使孩子切身看到1、和2、3、......之间多少的比较,而知道什么是“1”、“2”和“3”,结合起“数量”(1根棒子)与“数字”(1的字形)。

所以,蒙特梭利采用“数棒”为学习数概念的先锋步骤,然后循序渐进地指导幼儿了解数的意义(量)与数的字形(符号),而最后进入加、减、乘、除的千位四则运算。

这类教具,包括了数学上的许多基本概念,能为孩子奠定下良好的数学根基。

我对蒙氏的理解(上)


刚刚从图书馆借了MARIAMONTESSORI所著的《THEMONTESSORIMETHOD》一书,还没来得及看完。所以对蒙氏还不能完全了解。但是为了和你交流,就读了《MontessoriBasicsforParents》速成一把。该文的作者TimSeldin从事蒙氏教育近30年,是蒙氏基金会(MontessoriFoundation)的主席,走访过650多所蒙氏学校。所以她给我们介绍的基础知识应该是比较权威的吧。从中我对蒙氏有了一点初步的直接印象:

1、蒙氏学校的形式多样性。(注:本文中的蒙氏学校也包括幼儿园)

蒙氏学校的办学理念都是:尊重儿童,为儿童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让儿童自发学习,自动教育,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包括智慧和品格。在美国大多数蒙氏学校学童的年龄从三岁开始,而且蒙氏学校主要服务于工薪阶层,不象国内是贵族学校。蒙氏学校呈现丰富的多样性,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蒙氏学校。有的学校以完全忠实于蒙氏原创观点为荣,有些以基于蒙氏基本理念,却充满弹性、根据实际需要变通为自己的办学宗旨。每个学校都通过其特有的教具、教学活动、个性、和对蒙氏的理解的有机结合,反映出它们的独特性。

2、适合自己孩子的蒙氏对她来说才是真正的蒙氏。

由于蒙氏学校的形式多样性,不同的学校适应不同的孩子,对这个孩子非常适应的蒙氏学校,对另一个孩子来说,选择在那里生活根本就是错误的。所以没有最正宗的蒙氏学校,只有适应你孩子的蒙氏学校。这个适合,不仅是指孩子和学校的融洽,还包括父母的价值观和对孩子的期望与学校的培养手段目的是否一致。在国内,可能采用蒙氏教育的幼儿园和学校可能还很少,我们无从选择。因此家庭蒙氏就更加重要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国内教育。孩子是一个生命,有自己的思想和喜好,多数学校的培养方式和我们自己的蒙氏方式都可以给孩子以有意的信息。历来教育观念就千差万别,西方较为系统的提出的教育体现就有很多,每种都有它的合理性。所以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观察孩子,让他在适当的时间、地点、环境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意信息。如果一个孩子突然迷上背唐诗,我们就教她背好了。

3、蒙氏学校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

Montessori于1907年创办第一个儿童社区,其中的很多孩子来自不健全的家庭。Montessori给了他们一个温暖的家,孩子们象兄弟姐妹一样一起生活,作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从蒙氏本人所著的《THEMONTESSORIMETHOD》中的插图可以看出,当时的教具都取材于廉价的物品,身边实用的物品,(布料,木块、蔬菜、水果等都是他们的教具),但是它们依然实现了对孩子的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和数学教育的目的。现在,将近100年过去了,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人们依然相信蒙氏的教育观点,也引入了很多新的内容。

下一篇:我对蒙氏的理解(下)

蒙氏教育是什么?


对于孩子即将上幼儿园的家庭来说,“蒙氏教育”是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东西,我们做了点简要说明,帮助你在最短时间了解它是怎么回事儿。

■蒙氏教育是什么?

是由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创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于1909年在其著作《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及1936的著作《童年的秘密》中开始推广,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里程碑。其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

■蒙氏教育的基本原则: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教育。反对填鸭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蒙氏教育关键词:

吸收性心智:孩子与生俱来地能够向周围环境吸收一切,0~6岁是吸收最佳期,其中0~3岁是最重要的吸收阶段。

敏感期: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种能力的获得都有一个最佳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孩子可以轻松地获得各种能力,所以称这个阶段为敏感期。所以在敏感期里要给孩子创造适宜发展各种能力的环境。

尊重儿童:儿童成长过程中所想要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自发学习。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

强调儿童内部潜在的能力;强调教育的注意力是“发现儿童的秘密”,了解儿童“心灵内部世界”和“内在的潜能”;强调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自然发展和自然表现的法则”;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