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屁股

责打是父母纠正孩子行为的一种方式。就像很多事情一样,打孩子也能被误用、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责打孩子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

1、生气时绝对不要打孩子,那样会有危险。

2、一般而言,打屁股的对象是学走路的娃娃和学龄前的孩童,有时候读小学的孩子也包括在内。到8岁或11岁之后就不应该再打孩子。青少年则绝不要用责打的方式。

3、小孩子如果公开反抗,这时就应责打。如你吩咐学龄前孩子过来他反而跑掉了,就是公开地反抗。

4、打屁股是纠正的方法之一,但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种方式可用。一遇到状况就要慎选纠正的方式。

5、打孩子屁股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不要用手揍孩子,那样表示你不尊重他。要把孩子带没有第三者的地方,依步骤而行。但如果孩子只是9—18个月,而且才刚刚开始学习什么是“不可以”,这时就要一边说“不可以”,一边打他的手背,让小孩把痛和“不可以”联想在一起。

(1)找没有第三者的地方,不要让孩子在别人面前难堪。

(2)问他:“我们的约定是什么?”或“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在纠正他以前,先确定他是否了解你以前对他的教导。

(3)问“你做了什么?”,使他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并且要他学会承认自己做的事。这点非常重要。

(4)告诉他你爱他,向他解释是因为爱他才打他。对他说:“我爱你,而且我要帮助你下一次不再犯错。”

(5)打他。很快地打几下屁股,并且打痛。孩子愤怒的哭叫声会变为软化、让步的哭声。

(6)打过以后,立即安慰他,抱住他,再向他保证你是爱他的。父母之中谁打孩子,谁就要负责安慰,不要由另一个人来安慰。

(7)如果有必要,让孩子做恢复补偿的工作。

妈妈到幼儿园去接梅梅回家,梅梅不愿穿上雨衣。她一面跺脚,一面坚决地说:“不要!”妈妈答应如果她乖乖合作就给她买棒棒糖,但梅梅还是坚持不穿雨衣。妈妈就威胁说不带她回家,而且还假装往外走。梅梅还是无动于衷。

妈妈最后只好回头把她抱到车上,雨衣还是没有穿上。到了车上,妈妈已经火冒三丈,直骂梅梅是个坏小孩。

妈妈想让孩子听话的方式是贿赂地(棒棒糖),还威胁孩子,而事实上她是不会照做的,这样妈妈就输了;同时妈妈不应该口头上攻击孩子的人格,应批评的是孩子的行为本身。

小明与小君在屋里捉迷藏。他们跳上窗台,一不小心就把妈妈最喜欢的一盆栽芦荟碰到地上打碎了。妈妈很心痛她的盆栽芦荟被完全摔坏了,火冒三丈,抓住孩子又打又骂。过后妈妈在客厅里掉眼泪,小明与小君在整个下午都躲得远远的。

盆栽是孩子无意中打碎的,应告诉孩子怎么做(训练),而不应该发怒。孩子学会怎么做以后就不再犯这样的错误,因此需要的是教导训练而非纠正,更不该是惩罚。孩子已会当妈妈生气的时候躲得远远的,能学会因此不在屋子里乱跑。(转下文)

下一篇:孩子该不该打(下)

扩展阅读

我该不该打她


友:我的女儿已经一岁零一个月了,有时很顽皮,会去拉别人的头发,我跟她好好说,她不听,我就打她的小手,现在只要我一打她的小手,她也学会打你,她奶奶说我们教会她打人,我也很后悔,决心不再打她,但是不知道她会不会改过来。

专家:从介绍看,我认为你有几点理解得不恰当,做得不太对:

1、“孩子很顽皮,会去拉别人的头发”。你就认为她在“欺侮”人。实际上一岁一个月的小婴儿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她只不过是“玩”而已。你把她当成在四岁的儿童的不良行为了。当然,她这种玩法不大好;

2、“我跟她好好说,她不听”。实际上让一岁一个月的小婴儿听懂你说的道理是困难的。要到快四岁才能把说理和他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看;

3、“我就打她的小手,现在,只要我一打她的小手,她也学会打我,她奶奶说是我们教会她打人的”。你用打小手的办法想惩罚她抓别人头发,但实际上她还不会把这两者(拉头发和打小手)联系起来看。“拉头发”她认为是“玩”,你打她,她认为是一种“玩”,并且模仿你这个“动作”,这个年龄的儿童爱模仿动作)孩子的“玩”的行为用“打”的方法来“纠正”是不大恰当的。前面已经说过了,拉人头发这种“玩”,如果形成习惯了,也是不大好的,应该让她不要这样做(不说这是她不良行为)。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用眼神和肢体动作(如摇手、摇头、拉下她的手压住一会儿等)来表示让她不要再这样做,不打也不说理。

2、给她提供丰富多彩的玩具或和她玩“拍手”(和她对坐推双手,一边推一边说个儿歌)、“指身体部分”(如眼、耳、鼻、肩等)等占住手的游戏,把她拉头的玩转移到有趣的活动上来。

3、空闲时间带她到街心花园走走,换换环境,同时可以指着树、花、草、车辆等,让她学一些事物的名称,扩大知识面,不局限于“顽皮”。

4、假日里带她到游乐场、公园、动物园看看,也可以丰富她的生活,对她的智力开发有好处,她就不会玩像拉人头发一类的游戏了。

钢琴该不该搬回家(上)


每个孩子都有才能。以音乐为例,并不只是具有音乐才能的孩子才可以学,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接触音乐的机会。在学前阶段,通过音乐这种工具,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能丰富孩子的生活。学哪一种才艺或乐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不是健康、快乐,这也是他将来能不能发挥才能的关键。所以,父母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来设想。

发现宝贝的音乐才能

教育学家研究证实,一些孩子在5岁时会在某一方面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敏感和强烈的好奇。这时候,父母应当及时捕捉住。

被称为“钢琴诗人”的肖邦,父母都是音乐爱好者。肖邦自幼就受双亲的影响,对音乐特别感兴趣。开始,父母并不想让肖邦去学音乐。但看到小肖邦听不到音乐就哭,刚4岁就要姐姐教他钢琴,父母意识到这孩子有音乐的天赋。因此,在肖邦4岁时,父母就让他正式从师学习钢琴。小肖邦学得很快,很投入,成了一名音乐神童。肖邦19岁就创作了《钢琴协奏曲》而一鸣惊人。

倘若每一个做父母的都能像肖邦的父母那样,迅速及时捕捉住孩子的天赋,顺势引导,就能为孩子成才打开通道。因此,家长要善于从孩子平时的语言、动作、眼神或所提出的问题中捕捉敏感区,以帮助孩子找到成才之路。

音乐才能强的孩子在唱歌时音阶很准,音色甜美无假声;平常喜欢听各种乐器演奏,并能通过音乐辨别出有哪几种乐器;日常生活中能对声响和音乐发表议论。

当你捕捉到孩子的才能,接下去就是如何设计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案,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天赋、爱好和主客观条件,不要“牛不喝水强按头”,也不要不顾条件是否可行,盲目地进行自我设计。

培养宝贝的音乐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天赋与后天的培养和熏陶分不开。研究证明,未出生的胎儿就有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爸爸妈妈就要放悦耳的胎教音乐对孩子进行胎教。这样宝宝就会在音乐中快乐地成长,当他出生时当然分外可爱。但爸爸妈妈们千万别忘了,在宝宝出生以后也要让他多听音乐。

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如果听到在母胎中曾经听过的音乐,会有安静、愉快的表现。宝宝3-4个月时,是一个可利用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时期内让孩子继续听胎教音乐,可以逐渐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孩子感受音乐的能力。不然的话,胎教期间宝宝好不容易形成的对音乐的感受就可能会失去,那爸爸妈妈们就白费力气了。

真正对音乐的学习离不开音乐能力的发展。那么,孩子的音乐能力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研究发现,两岁的孩子就开始喜欢节奏明快的音乐,3岁左右能随着音乐节拍有节奏地拍手、走路、蹦跳,可以唱简单的幼儿歌曲,4到5岁的幼儿就能较准确地把握节拍来唱歌,6岁以后,音乐能力更是有了显著提高,通过训练,孩子能从合奏中分辨出不同乐器,能参加合唱和重唱等。

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音乐能力,3岁左右开始比较好。但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最好让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做启蒙老师;二是要根据孩子自己的兴趣而定,如果孩子实在对音乐不感兴趣,最好不要强求。

父母在决定之前,不妨先听听孩子的意见,尊重他的选择。如果要学,一定要仔细观察,再选择一种比较适合孩子性情及兴趣的才艺。千万不要让他一下子接触太多,或强迫他学习没有兴趣的东西,破坏了他以后学习的信心和欲望。

下一篇:沉重的钢琴,该不该搬回家?(下)

宝宝跌倒该不该扶?


两三岁的宝宝,走在路上摔倒,是常有的事情。宝宝摔倒后怎么办?很多妈妈都为此而纠结过。这些妈妈都是关注宝宝成长的细心妈妈,她们担心扶了宝宝会产生依赖心理,所以不想扶;不扶吧,又担心宝宝受委屈,要是让宝宝觉得妈妈不心疼自己,会影响亲子关系。

走路对大人来讲,是通向目的地的一种手段,而对宝宝来讲,是学走路、促进腿部肌肉生长发育、增长智能的一种方式。大人跌倒了,会自己检查一下有没有伤着,不小心摔倒了,爬起来就好了。宝宝跌倒了呢?他会哭、会趴在地上、会害怕、会观察大人是否关注他,面对这种情况,妈妈该怎么做呢?

1.摔了一小跤

称职的父母应该是敏感的,善于观察的。当孩子跌倒时,如果并不严重——比如在家里木地板上、地垫上、泥土地上摔倒,家长应该不动声色,观察一下。大惊小怪地“哎呦”一声,孩子可能就哭起来了——其实本身并不疼,是被家长的反应吓哭的。

首先妈妈要认清摔跤对宝宝来讲并不是一件大事,如果妈妈不扶,宝宝自己也能起来。这个过程对宝宝来讲是一次很重要的人生体验,宝宝会意识到,走路并不是迈开双腿就能平稳地进行下去的事情,而是跟周围的环境有关。

有了这类经验后,宝宝走路的时候就会多察看周围环境、多察看路面是否平整,从而调整前进路线、前行姿势、前行方向。如果宝宝有了在泥泞、不平路面摔倒的经历后,会明白自己应付不了这么复杂的情况,就会张开双臂让妈妈抱抱。

学步的宝宝,他的走路是带有一定的探索性质的,他要通过走路学会走路,这要靠他自己去摸索、尝试。这种反复尝试直至成功的经验让宝宝认识到自己具备掌握身体、把握环境、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宝宝的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强。

如果妈妈总是牵着宝宝的手,或者宝宝一摔倒妈妈就赶紧跑过去抱起来,宝宝虽然少受了皮肉之苦,但是体会不到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解决问题的快乐,会觉得自己很差劲,以后就养成了无论什么事情都仰仗大人、信服大人、藐视自己的习惯,独立性、自信心都会很差。

所以,当宝宝摔倒时,没有什么大碍,宝宝也没有撕心裂肺地大哭,妈妈还是不要扶为好,毕竟是宝宝自己摔倒的。

如果宝宝恰逢生病或处于遇到挫折的心理娇弱状态,妈妈激励他爬起来,他不愿意,妈妈可以温柔地询问一下:“宝宝,要妈妈帮忙吗?”当宝宝同意后,妈妈可以把宝宝抱起来,亲一亲,让宝宝在怀里撒个娇,就会连同宝宝刚受到的委屈都一起抚平了。

老一辈人习惯于把责任归罪于地面,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在教宝宝将责任推卸给别人,这样的宝宝,长大后承担责任的能力可能就会欠缺。所以,妈妈还是对宝宝说:“看着地面,慢点走,别急,长大了再走快!”这样的叮嘱对孩子来讲是最实用了。

有的时候,宝宝摔倒后并没有哭泣,而是看到妈妈心疼、惊慌的表情后才开始哭泣的。妈妈还是尽量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平静地面对宝宝的摔倒,轻轻地说:“起来,宝宝,妈妈等你!”或“宝宝可勇敢了,自己就起来了!”

2.摔了一大跤

学走路的宝宝,如果确实磕着碰着了,妈妈一定要尽快把宝宝抱起来,帮助宝宝揉揉磕着的地方。有伤口的话,尽快为孩子消毒、包扎。这样,摔跤这件事才不会留给宝宝可怕的印象。

如果这时家长态度冷漠、严肃,坚持让宝宝自己站起来,宝宝被疼痛和流血惊吓,可能会造成心理创伤。不要觉得宝宝哭了,就是懦弱的表现。当宝宝哭泣的时候,妈妈可以一边安慰宝宝,一边帮助宝宝擦去泪水。哭过之后,宝宝的紧张、害怕等负面情绪就释放了出来。

该不该对孩子凶


孩子不听话,只有凶管用,难道我要一直吼?总是不听话?只有我们发脾气他们才会畏惧我们?其实并不然,不要给孩子留下阴影。

对,你的感受是对的——如果你很凶地对待他,就像你担心的那样,会给孩子留下阴影。另外一方面,也是你纠结的,要变得很凶他才会听话,因为如果你不凶的话他就会想,哦看来这个事儿也没什么要紧的,你看妈妈都没有凶起来——这样你就必须变得比上一次更凶,他才会听你的。这样的话,你们两个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你会对他越来越凶,而他就会想妈妈怎么这么凶对我这么差,所以这个互动模式是一定要阻止的。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你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守住防线。一开始你不凶的时候,你用了一个普通的威吓,但你没有守住这个威吓,你威胁他之后并没有实施这个威胁,那么之后你只有用更凶的态度才能吓住他。

比如你们在公园玩,你叫他走:「不要再玩儿了,要不然回去没饭吃。」他根本不当回事,因为他知道妈妈只是说说而已,回去肯定会给我饭吃。那么这样一来,你只有用很凶的态度才能吓住他。

但想象一下,你真的践行了这个威胁——你今天没有按时回来,我真的就不给你饭吃。一顿饭不吃,其实对孩子对健康并没有多大影响。但这样的话,就可以给孩子一个「妈妈言出必行」的印象,这样哪怕你实际上是平静地把话说出来,也可以达到同样的震慑效果。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明白了:重点是改变反馈模式,如果你不需要,跟孩子的互动模式就不再是态度上(「凶」)的一步一步升级,问题转变成了——能不能说话算数。你可以一点都不凶地平静地说出来:「如果你怎样做,就会有怎样的后果。」他如果真的没有听你的话,那么就要实施后果,而不是只靠态度来吓他。这样来几次,他就会把自己的行为模式和对你的期望矫正过来了,也会和你更合作。

所以归根到底呢,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不要诉诸情绪,而是要讲道理。不要用生气、愤怒来表达,而应该很平静地把道理说出来。

不要觉得两岁七个月的孩子就听不懂道理,他其实也在对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也在归纳外界的规律。

如果在他的印象里,妈妈是一个最后要靠凶来表达自己的偏好和想法的人,他就只会对你的凶、对你的态度进行反应;但如果他觉得妈妈是一个言出必践而且讲道理的人,那么他就会回应你的说话内容本身。

所以只要建立了「言出必行」的行为模式,哪怕不「凶」,也可以和孩子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