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拼客”这个词,80后应该很熟悉了:拼房、拼饭、拼玩、拼车、拼游……这些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不过,还有一种“拼”法已经在80后父母中悄然流行,那就是“拼养”孩子!尤其是暑假快到了,年轻父母没有时间陪孩子,他们认为,“拼养”孩子不仅能为孩子找个伴,还可以为自己孩奴的生活空出时间,工作孩子两不误。专家提醒,拼养孩子有风险,还是谨慎为好。

■“拼妈”心声

渴望个人空间,“拼”养受益无穷

舟舟孩子7岁“拼龄”2年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我基本上就没逃脱过“孩奴”的境地。我又不是全职太太,平时在单位低声下气、拼死拼活,下班还得死命往幼儿园冲,唯恐接晚了老师给孩子脸色看。好容易盼来个周末、假期的,只能比平时更忙。要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种兴趣班之间,偶尔有那么点豆腐块儿大小的时间,孩子吵着去翻斗城玩。看她一天到晚苦得跟个小大人一样,就带她去乐一乐吧,然后就是半天休息又没了。

和人“拼养”之后,时间就相对灵活一点了。我“拼”的主要是平时晚上八点半前接下课并照顾孩子和双休日接送兴趣班,这样我下班后要么可以奔奔事业加个小班,要么可以和老公有点二人世界。而且轮流负责也相互制约,大家总是能够将心比心善待别人的孩子。

■“拼养”利弊面面观

“拼养”之后孩子的习惯大进步

Kaka孩子4岁“拼龄”半年

孩子进幼儿园不久,刚形成比较规律的生活习惯。但一遇到长假放到爷爷奶奶家没几天,回来的时候生物钟都要重新调整,往往得折腾上一个星期。而且父母烧菜都是浓油赤酱,又喜欢给孩子填饭,加上缺乏运动,真怕宝宝长成小胖墩。尝试拼养半年,发现孩子在生活习惯上都大有进步。因为“拼”的伙伴都有比较接近的育儿观,大家都能在负责带孩子的一天甚至几天中督促孩子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合理地饮食。

另外一个意外收获就是孩子更加独立了。有时候孩子需要住在别人家里的,这样就不得不自己解决一些问题,而不能动不动就撒娇、耍赖。以前不给买玩具他就当众躺在地上大哭大闹,现在虽然也会哭,但不会有“大闹天宫”的情况了。屡教不改的“小霸王”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影子了。

“拼养”的时候孩子受伤

小欣孩子6岁“拼龄”1个月

说到“拼养”,我可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孩子大班暑假的时候我正好被派到欧洲学习,又怕放到长辈那里寄养被宠坏了,一上小学就跟不上,就和小区里的一对夫妇结对“拼养”。

那户人家的孩子也是开学上小学,而且家长还是教师,暑假自己在家会辅导一下。所以我们就约定由我先生每天早上把孩子送到他们家,晚上接回来。周末由我先生负责照顾两家的孩子。结果有一天下午先生接到电话,说孩子在小区里被车撞了。吓得他火急火燎地赶回家。原来是那家父亲让两个孩子独自下楼买冰棒,小孩一路打闹导致我儿子被过路的助力车刮了一下。

虽然最后只是缝了两针,但我还是后怕无穷:如果当时是一辆汽车呢?而且“拼养”这种事,也没有什么正式的协议或者合同,完全是看个人的责任心了。遇上不负责的,出了事都没地方哭。

[专家意见]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邻里又相互隔绝,容易造成孩子大多数性格内向、过分自我等问题。“拼养”可以弥补这代孩子没有兄弟姐妹的遗憾,并让孩子在与玩伴的相处中,培塑性格,改掉自私、任性、蛮不讲理等许多恶习。

但“拼养”中也存在一些“雷区”。比如被“拼养”的孩子主要集中在3到8岁,并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拼养”过程中的幼儿安全多依靠各个家长的责任心。一旦出现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界定责任。

而且太长时间得不到亲生父母的照顾,也容易让孩子疏远家长。抚养孩子是每个家长的责任,而不是负担。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拼养”才不会损害到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相关推荐

早教教什么?大人需谨慎:孩子不能随便吓!


在日常生活的周边,常常都听获得父母中国式家庭的文化教育,那便是在孩子不懂事,大吵大闹,耍无赖的情况下就要吓孩子,父母通常都抱有那样一种见解,要是他能清静聪明,该去干什么就要干什么,那麼吓一吓孩子也不是要紧的。真的是那样吗?

事例:有一次我与我的哥哥带著他五岁的闺女一起坐公交车,原本孩子汽车上跟大家又说又笑玩得很开心,这时候车里上去了一个警察,孩子就忽然越来越谨小慎微的,伏在他爸爸的怀中,连空气都害怕出了。

我觉得很怪异,一问才知,原先在幼稚园里,教师常常拿警察来吓唬孩子,说假如孩子不懂事,就要警察逮着她,导致孩子对警察造成了一种畏俱感。而父母了解孩子担心警察,每每每孩子不听教导时,也常常用让警察来抓她吓唬孩子,結果孩子一见了警察就吓成了这副样子。

孩子神经元细胞的功能较差,耐受性较低,很多外部的刺激性对孩子的神经元细胞是厚重的压力。并且孩子渲泄心理状态吸张的体制也还很差,吓唬孩子会对孩子的心身导致危害,轻则紧张焦虑、尿床、晚上睡不踏实、常常做恶梦等,重的则会出現神经系统、神经性的病症,会造成 孩子没来由地造成恐俱感。

儿童的恐惧心理若不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摆脱,长大以后,男孩儿可主要表现为怯懦、胆怯、不自信、内向及其人际交往阻碍,女生则主要表现为太过羞涩,太过娇贵,太过依靠。无法担负起日常生活起码的岗位职责,

学前期是发展趋势孩子想像力的最佳时机,孩子想像力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塑造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想像力有时候也会给他产生不便,在其中的一个不便便是想像力造成孩子的害怕。大人们能够发觉,4--五岁的孩子经常会出現各种各样害怕,孩子们怕黑喑、怕外星生物、怕骷髅头、怕鬼魂、怕地狱恶鬼这些。孩子的恐供是其已经发展趋势中的想象的一种随着状况。

年幼的孩子因为沒有充足的社会经验,因而她们有时候便会按自身的了解表述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事儿。比如,孩子在看过电视连续剧或是读过一些在大家大人来看彻底是没害的、有趣的图书之后,经常会造成恐俱。

孩子们觉得恐俱的物品,对大家大人而言,全是不容置疑的事,像外星生物是人仁脆想出去的,小白兔和老妖婆是不会有的,电视连续剧里的哪个妖精变的瘦老头儿模样很好笑这些。但孩子们用她们的目光看来这一切时,那麼这一切都是变为实际。因而,便会使孩子造成恐俱,这类害怕有时候比较严重的还会继续给孩子产生长期的,难以解决的精神压力。

针对孩子早已造成的害怕,用段们大人的了解去给孩子表述,通常实际效果不太好。比如,你告知孩子外星生物是沒有的,骷髅头是不可以复生的,魔鬼怪是不会有的,这并不可以摆脱孩子的恐俱。要清除孩子的这类恐俱,最有效的方法是按孩子想象的逻辑性来做事。

比如,有一个小姑娘,担心一朵雪琴花会从窗子里飞进来她的屋子,因而在晚上就害怕开窗通风。大人如何劝导、表述也失灵。母亲依据心理学专家的提议,在窗子走到放置了一盆仙人球,告知小女孩,神仙拿有刺能够维护她,不许小白花飞进来她的屋子来,孩子就瞬间静了,恐俱感也就消失了。

文化教育孩子要认真,不可以以便便捷就随便虚构小故事吓唬孩子,这对孩子心身成才都不好。

怎样避免养出高风险的孩子?


动辄发火的孩子在增加

1966年秋,日本引入了《斯伯克博士育儿经》(本杰明·斯伯克著),其中一个章节——“身体的接触和心灵的纽带”,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于是在日本“skinship”这个英文词典里没有的和式英语被创造出来,大家开始实践基于“父母的爱和身体接触”的“孩子中心育儿法”。

从那以后经过了40年,育儿问题越来越成为深刻的社会问题,“动辄发火”的孩子在继续增加,而且趋于低龄化,现在即使在1到2岁的幼儿中也能看到很多“动不动就发火”的孩子。在日本过去30年中,“家庭内暴力”、“校内暴力”不断上演,家庭瓦解、学校教育荒废,这都是因为这些孩子存在的缘故。

现在,不去学校、不上学、闷在家中、欺负他人以及虐待儿童等严重的问题几乎淹没了家庭和学校教育,这些都是“孩子中心育儿法”养育出来的孩子身上的问题。动辄发火的孩子不仅在日本,以美国为主,瑞典、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同样发生着由他们引发的校园暴力以及过激暴力行为。

在日本,当初动辄发火的孩子们到了生育年龄,变成了“动辄发火的父母”,在家庭中滑向虐待儿童的危险。“动辄发火的孩子”在传向第二代。

放弃了“孩子中心主义”的国家

“孩子中心育儿法”到底错在哪里呢?

我想在第一部就澄清这个问题。用现在的认知神经科学(脑科学)信息来验证(演绎),也会发现这一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了解其真相,你就会充分理解今后怎样育儿才不会失败。我相信这一点。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认知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提供的很多依据,认识到了“孩子中心主义”育儿方式的错误,反省之余,从1997年开始另谋他途,那就是教育第一线的“零宽容方式”。(参考第十八章)同时,美国家庭内的“孩子中心育儿法”也改变了方向。到现在过了10多年,再没有产生大量的高风险孩子,教育第一线也恢复了平静,学校教育质量也得到改善。

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在担任首相时,也曾强烈批判“孩子中心主义”,认为它是教育荒废的根本原因,她设立了教育水准局,以此纠正教育偏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0年前走偏的瑞典也采取了各种对策,现在都得到了改善。数年前一直为校园暴力所困的德国也在采取紧急的对应措施。

可以肯定的是,许多国家都收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传达的信息,从幼儿阶段就纠正了“孩子中心育儿法”,所以他们的“动辄发火儿童”在锐减。

日本的对策不进反退

日本还在拘泥于“孩子中心育儿法”,甚至还大力推介这种育儿方式,母子必读手册上也是如此。所以在家庭中,育儿对父母特别是母亲来说是件“严酷的劳动”。

与此同时,学校教育的状况更是一味恶化,校园暴力持续增加,原因在于孩子们的忍耐力低下,“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利用手机暗地欺负同学的事情也在增加。

对于突发的“是谁都行”的冲动杀人案件,以及因为琐碎理由就“杀害父母”的案件,日本一直没有具体的解决对策。

日本的判断失误带来错误的决策。日本错将原因归于“学校教育”不好,2000年4月开始改原有的“填充式教育(重视死记硬背——译者注)”为“轻松教育(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译者注)”,降低了教育水准,试图解决问题。在之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也曾实行阶段性的教育课程变更和削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但是,这些到底都是预测失误。教育水准的降低只会使孩子的学习能力下降,在问题的解决方面根本于事无补。

于是,人们又将原因转向家庭教育,变本加厉地追捧“孩子中心主义”。借此东风,社会上推荐的“孩子中心主义”的育儿书泛滥成灾,现在书店里的育儿书有9成以上都是那种书。2000年以后这种倾向愈加明显,甚至出现了畅销书。

不幸正在于此,这使原来的难题更加难以解决。很多父母都认为正确的育儿方针就是“让孩子想怎样就怎样”,这就等同于放任自流。随后,“动辄发火的孩子”越来越低龄化,最终连1到2岁的幼儿中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原因在于孩子自身

“后进生”,“校园暴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孩子自身。学校的“填充式教育”、“偏差值教育”等都不是原因。教育困难的原因其实在于孩子,教育困难就是孩子自己的困难。

“踏实不下来,不听老师的话,没有同情心,没有合作精神,不体贴人,不守规则,自私任性,动辄生气,暴力,没有耐性,不能忍耐和坚持,没有包容性,容易厌倦,没有干劲,缺乏自我抑制力,也就是说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所有这些“不适合教育的性格群”都是高风险孩子的共同特征。

高风险孩子所抱有的这些性格缺陷,多多少少也存在于很多普通孩子的身上。这些现实的问题是造成教育困难的最大原因。

“为什么必须得学习啊?”“为什么必须要上大学?”“为什么不能杀人啊?”……为了反抗大人,孩子们会反问“为什么,为什么”。乍看像是蛮有哲理的,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连常识性的价值观都不能共享的结果是,这些孩子的共鸣能力很差。就是说,他们不能感受和理解别人的感情、心情以及思想,不能产生共鸣。这不是教育的问题,而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处于不是说教就可以理解事情的状态。

孩子、社会、学校、家庭都走向不幸?

过去30年中,日本孩子的品性越来越坏。同时,教育的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坏。

现在新上班的年轻人身上有很多缺点,比如水平低、放纵自己、自私任性、自我中心、协调性差、没有责任感、不体贴人、没有耐性、粗暴、易怒、言语不慎、冷漠、不能融入企业、很快辞职等等,不胜枚举,企业也觉得很头疼。这些性格都是高风险孩子的共同特征。

日本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在为学生质量的恶劣而烦恼。稍微严厉指导一下就会被控“权利侵犯”,而学生自己又毫无学习意愿,简直不知道他们究竟为什么要来上大学。

不仅如此,学生入学时就没有什么学习能力,教师连普通的讲义也进行不下去的大学并不少见。比如,数学连简单的分数乘除都不会,只好花半年时间先补习初高中的东西,然后再开始大学的讲义。特别是国语和英文的水平低下,几乎惨不忍睹,不会的字,只好拿同音字来代替,论文写得也是一塌糊涂。

大学的教授说这是高中教育不合格的缘故;高中的老师说这是初中教育不好的缘故;初中老师说这是因为小学教育不好;当然,小学老师会说这是幼儿园或托儿所的问题……所以才出现了“班级崩溃”(指课堂秩序混乱,导致无法上课——译者注),“小1问题”(指小学一年级学生不能好好上课——译者注)。但是,离震源最近的幼儿园的老师们只能三缄其口。因为前边的震中是不能碰的圣地,那就是家庭——那些不好惹的孩子监护人。

如果孩子父母说:“你们自己的责任干吗要转嫁给父母!”那所有的教师都得后退三步,无言以对。文部科学省(相当于中国的文化部——译者注)也对这个问题保持沉默,一味地把责任推到教师身上。

其实根本的原因在于家庭,特别是错误的“孩子中心育儿法”。学校只不过成了二次受害者。而企业则是三次受害者。

家庭、学校、社会,从更广更远的角度看的话,大家都很不幸。而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将终身背负不幸的包袱。

教育如果短见必定失败。三岁之前的养育方式给孩子的一生带来影响。

当务之急

日本在改革教育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先要站在“不适合教育的性格群”的立场,然后改善它。否则无论怎样尝试教育改革或重建,无论怎样施行道德教育,无论怎样强调家庭的管教,都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后续部队还在不断生成。

首先要纠正日本式“孩子中心主义”指导下的育儿方式,改善孕育出“不适合教育的性格群”的育儿法,切断持续增加的高风险孩子的后续部队。如果不这么做,无论怎么进行教育改革最终都会从根源上崩溃。

照现在这样下去的话,会有更多的“无秩序班级”和“小1问题”,以及“校内暴力”增加,“班级崩溃”也会持续增加,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困难”状况波及全国,变得更不好收拾。

这种状况下,班主任对班级状况的调整改善已经无济于事了。

因为正如预测那样,现在由幼儿期向学龄前过渡的“暴戾孩子”的预备军,也就是高风险孩子正在增加。美国、英国、瑞典等国家已经经历的事,10年以后正在德国、日本上演。

既然“孩子中心育儿法”造就了这么多“高风险孩子”让我们的教育进行得非常困难,那么就拒绝这种育儿方法吧。

“拼养”是可行的方法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父母们的担子越来越重,再加上养小孩子,更是让现在的父母没有闲歇的时候,因此才会出现“拼养”现象的发生,那么对于这种照顾孩子的方式到底是不是可行的呢?

几对父母组成一个小圈子,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将几家孩子来集中起来,由其中一对父母轮流照看,这就是目前兴起的“拼养”。在一项400多人参与的网络调查中,大约有七成参与者愿意参加“拼养”。早教网

虽然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欢迎,但另一方面,对于拼养,也有很多人持谨慎态度。著名社会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说,这说明现在很多年轻人想得开、放得下,观念开放,拼养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好处,但也要慎重,抚养孩子不仅是义务和责任,不是吃饱穿暖,不摔跤就可以,还需要有亲情的培养。

拼养的得失

“孩子有玩伴,不再是孤单一人,家长也能有休息时间,不必把全部的时间都绑在孩子身上”,看起来似乎是双赢的选择,然而,即便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也应该慎重衡量得失。

夏学銮说:“几个小孩一起照顾,对小孩子来说,可以培养社会意识、平等意识。现在的小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家人又过于溺爱,往往会养成过于自我的性格。几个孩子在一起,则有助于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而照顾孩子的人,也不是照顾他一个,这会让孩子明白,自己不是天下第一,更不是唯一。从这个方面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创举。”

然而,好处之外,也并非没有需要担忧的事情,夏学銮说:“就具体的实践来说,第一,照顾孩子的家长不是职业的老师、阿姨,那么多孩子,能不能照顾周全,孩子活动时的安全,饮食的卫生等等,是否可以得到保证?其二,妈妈们是不是真的大公无私?几个孩子都哭了,先照顾谁?是照顾自己的孩子还是别人的孩子?能不能平等对待……这些都是对妈妈们的考验,做得不好,不仅仅会影响到大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小孩子懵懵懂懂,一切由父母做主,然而拼养难免有利益交换的嫌疑,夏学銮说:“孩子们现在不懂,但是以后知道了,也有可能觉得父母嫌自己烦,因此生父母的气”。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

中国曾经历了数千年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因此,家庭也成为每个人人生至关重要的场所。

夏学銮说:“拼养,在传统社会中显然不可能出现。在传统社会中,家庭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的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家庭,或者说,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家庭的一分子。传统社会中,对于家庭伦理也有无数的理论和典籍。家庭教育同样如此,比如养不教、父之过,比如礼义廉耻这些基本的伦理和价值观念,都是从家庭开始最先形成。所以,家庭是传统价值教育的第一位,怎么样培养孩子形成这些观念,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不仅仅是传统,现代社会学理论中,家庭也同样重要,夏学銮说:“有社会学家曾提出,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没有那个机构比家庭更好。学校有学校的好处,家庭也有其他机构不可替代的地方。所以,尽管拼养有它自己的好处和优越性,但不能因此轻视家庭的作用,好在现在出现的多是在周末,时间不长。”

自我意识和抚养意识

抚养孩子本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和经历之一,然而是什么让年轻人选择了拼养?

夏学銮说:“现在年轻人自我意识较强,享受生活的观念很深。周末原本想休息,可是一个孩子占据了所有的精力、时间和空间,自己的空间没有了。另外这也说明年轻人对人的信任感在增强,相信同龄的父母可以对孩子一视同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择拼养是可以理解的,也不必过多的指责。”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种自我意识的伸张不应该以抚养意识的缺失为前提,夏学銮说:“自我的空间很重要,抚养孩子的意识也同样重要,家庭生活不是经济学选择,也不是利益最大化的地方,同时,家庭生活并非全部是理性的,更多的是感性的,让孩子有玩伴,学会与人交往乃至尊重他人,是好事,但是家庭的亲情、和父母之间的交流也不能或缺。”

或者,拼养并不仅仅可以轮流照顾,也可以用更合理的方法来实现,比如说几家人一起度周末,孩子们有了玩伴,大人也并非没有事干。早期教育

抚养不仅仅是义务

到底该如何为人父母,从来都是最需要重视的事情。父母和孩子之间,也并不仅仅是抚养与被抚养的关系。

夏学銮说:“家庭有责任、义务,也有基于血缘关系上的亲情,有理性也有感性,养孩子从来都是应该慎重的问题。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跟单身不一样了,没生孩子之前养成的习惯很多都要改变,美国一位社会学家说,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我很赞同他的话,孩子生下来,父母也面对着新的课题。孩子在学习新的知识,慢慢认识这个世界,父母也在学习,学习孩子的心理特征,学习应该怎么样和孩子相处、交流等。传统社会中往往是家长权威,在今天显然是不行的,但同样,放弃家长的职责也不行,应该和孩子交朋友,平等对待。孩子是很敏感的,大人欺负孩子,他能感觉到,大人漠视他,他同样能感觉到。家庭生活中,对孩子有好处的,应该提倡,但是不要因此太多计算,商业意识不要太强。”

本网站小编总结:由以上的我们可以看出,小孩子拼养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也有一些弊端,因此希望家长们在考虑让孩子参加的时候多三思,仔细的了掂量下是利大还是弊大吧,敬请关注更多的早教知识吧!

80后家庭热衷“拼养” 释放家长


拼养者说

“拼养”孩子家长获释

家住南宁市长堽路的吴女士是一个标准的“80后”妈妈,她的宝宝今年刚满4岁。“我现在真是尝到当母亲的辛苦了,整天围着孩子转,离开一下都不放心,过过‘二人世界’的想法都不敢有。”吴女士说,“交给爸妈带,老一辈人的教育方式我又不是很认同。在网站上看到有‘拼养’孩子的帖子,想想这个办法可以试试,于是找了几个和我有相似情况的家长,大家轮流带。现在孩子也有同伴玩了,我也可以有更多自己支配的时间,感觉这种方式还是很不错的。”

不过在拼养过程中吴女士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拼养的时间、拼养场地、一次最多拼养多少个孩子、参加拼养活动对孩子的心理有什么影响吗?吴女士表示了担心和疑惑。

专家建议

需5岁以上每次时间不超过2小时

家长“拼养”孩子时,平时每次最好不超过2小时,周末或假期最好不超过半天。对于参加“拼养”孩子的年龄,最好等到孩子五六岁以上。因为3~5岁是儿童成长期学习的第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他还在培养一种适应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最好是在专业的幼儿园、托儿所老师的教育指导下进行。5岁以上的孩子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生活自理能力,对与父母的分离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也积累了一些与他人交往的经验,这时候再让他去参与一个新的团体对孩子来说难度也减轻了不少。

10人以内采取“大带小”的模式

在“拼养”活动中,“拼养”的孩子不能太多,最好控制在10个以内。在拼养的环境中,大人们要注意事先把一些危险物品、私隐物品放好,以免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家长带孩子到户外玩耍时可以考虑采取大的孩子带领小的孩子的模式,一来大孩子为小孩子做出好的榜样,二来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做为“拼养”家庭的家长还要树立公平公正的意识,要让参与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被尊重的感觉。在孩子玩耍时发生一些小矛盾、小摩擦时,尽量把问题留给孩子解决,家长不要过早介入,更不能用成人的思想来教育孩子。

专家分析

可辅助性教养不可全替代

对于父母而言,“拼养”既能减轻父母的生活、工作压力,又能使父母在与别的孩子及其家长的接触中,能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自己的孩子,还能促成彼此之间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孩子来说,与上幼儿园、托儿所相比,“拼养”更能给孩子带来家庭的感觉,孩子不会因为参与的人数多而有被忽略的感觉。另外,这种方式可以弥补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缺憾。但是‘拼养’孩子只能做为一种辅助性的抚养教育方式,不能完全替代家庭教育。

平等环境更为自由

对于孩子来说,只有与同龄伙伴在一起,才能真正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拼养教育”,就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人与人之间相处规范的机会。孩子只有和同伴在一起玩时才能体验父母平时的教育理念,“拼养”这种方式就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机会给孩子。虽然小朋友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其它地方,也有在老师指导下的同伴交往,但自由交往的时间和空间确是不能和这样的“拼养”活动相比的。

扩宽眼界取长补短

孩子在“拼养”活动中可以接触到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饮食习惯,对孩子今后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和心态的调整都有一个良好的影响。参加过“拼孩”的小朋友可以很快就适应新来的幼儿园老师,很快地融入到新的班级体中。因为他们在每次的“拼养”活动中都要面对新的朋友和新的“家长”,这种能力就是这样被潜移默化过来的。另外,在“拼养”活动中,家长可以利用孩子在群体中容易形成模仿意识和竞争意识的特点,引导孩子们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易形成独立自信的品格

在拼养活动中,孩子们在这种相对独立的状态下会有一种“自己要照顾自己”的意识。尤其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或是轮到自己父母做“大家长”的时候,孩子小主人翁的意识很强,孩子们的独立自信的品格可以很快就被磨炼和打造出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