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庭到底是给孩子提供避风港还是第二战场,是让孩子多睡一个小时还是让他多上一门课,家长们都是可以选择的。”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说。

近日,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行的一次教育沙龙中,杨东平批评了家庭教育当中普遍存在的反教育现象,认为整个家庭教育被应试教育绑架,家长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这种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已经出现,家庭教育被挤压到几乎荡然无存的地步。

中国孩子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渐被学校和家庭毁掉

杨东平认为,家庭教育具有独特的重要功能,不可替代。他说,孩子个性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主要是家庭的功能,只有父母才能“一对一地、深入地、无微不至地观察、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学校提供的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基本教育,一个教师面对四五十个孩子,不可能像家长那样细心地观察孩子每天的变化。“所以,西方的学校为家庭教育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孩子甚至没有太多时间睡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中小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37分,比国家规定的时间少了1小时23分。他们比美国、意大利、瑞士的同龄人每天要少睡四五十分钟,在高中阶段,这个差距扩大到了一个小时以上。

杨东平说,中国的许多家长在分数和考试面前,可以不顾孩子的身体健康,放弃了做人的基本教育。只有当孩子失去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后,家长才会痛苦万分地反省:在孩子的健康和分数之间,他们最需要的其实是前者。

“中国的孩子是非常聪明可爱的,可惜有很多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逐渐被毁掉了。一半是被学校毁掉的,一半是被家长毁掉的。”杨东平说,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操之过急、过于恐慌、拔苗助长等等。“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提出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已经到了令人恐怖的程度”。

杨东平举例说,曾有媒体报道,南京有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女生,考了44种证书。在北京,一些小升初学生的推荐材料厚达100多页,各种获奖证书、证明琳琅满目。“这是好的教育吗?这能够帮助孩子成才吗?”杨东平说,很多情况恰恰相反,“在好的教育中,人格养成、身体健康恐怕是第一位的”。

他认为,在教育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他列举了一位在日本的华人家长的博客,其中日本幼儿园对孩子实行严格的人格养成的教育,让杨东平印象深刻。譬如,日本幼儿园通过每天的穿衣、换衣等,让孩子练习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有条不紊做事的习惯。幼儿园里的孩子,冬天无论多么冷,都穿短裤上学。那位华人的女儿所在的幼儿园,“似乎完全不重视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没有数学、绘画、音乐这些项目,更别说英语、奥数了。也不学轮滑,也不教游泳”。“问教什么?答案让你永远也想不到:‘教孩子们学会笑眯眯!’还教什么?‘教会说谢谢’”。

很多儿童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死在起跑线上

“家长所能够改变的就是自己。”杨东平说,“他们所要改变的主要就是一些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他希望家长们淡化分数竞争,破除名校崇拜,不要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奇谈怪论所迷惑。

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学生在中小学的学习成绩与他今后的社会成就没有直接的关系。据杨东平了解,上海南洋模范中学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培养出了23位院士,学校完整保留了他们高三时的学习成绩。调查发现,从分数上看,在这23个人中,当时位居年级前十名的只有5人,居于前30%的有15人,居于中间40%的人有2人,居于后30%的有6人。

教育界还提炼出了“第十名现象”。杨东平解释说,在我们离开学校十年、二十年以后再回头看,当年班级里的学习尖子、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往往表现平平,不见踪影,而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有所成就的,反而更多的是那些成绩在班上中等偏上和不太受老师“待见”的学生,“第十名现象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杨东平提供的分析是:学习尖子为了在学校保持优秀,透支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没有时间和机会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兴趣等。“而走上社会以后,真正产生影响的并不是你中小学的考试成绩,而是你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杨东平说,对于小学生来说,考60分和考90分没有什么区别,保持他们的身体健康、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远比考试成绩更重要。

但是,在中国的家长,尤其是城市的家长中,正蔓延着一种群体性的恐慌,他们总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的后面,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今天的儿童正生活在一个灾难深重的时期。”杨东平说,孩子们的起跑线不断前移,从原来的高考提前至中考,再到“小升初”、“幼升小”,连幼儿园都要留家庭作业了。许多小孩从两三岁开始,就不停地上各种培训班。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一个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起跑线上的竞争只有对刘翔才是重要的。”杨东平说,“我们今天的儿童不能赢在起点,输在终点,也确实有很多儿童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死在起跑线上。”

很多名人并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成为名人

一个值得注意的反差是,中国人喜欢讲少年早慧,自古英雄出少年,而美国正好相反,“都是笨孩子的故事”。杨东平说,不管是爱迪生、爱因斯坦还是林肯,这些成就事业的大人物没有一个是少年早慧的。他们的经历表明:历经磨难大器晚成,这是大多数人成长的规律。“我们不要追求少年早慧,在独生子女的环境下,很多家长对于早慧儿童和超常教育、天才教育倾注了太多的热情,也犯下了太多的错误”。

他认为,一些名人的教育观值得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名人之后都是平平淡淡的,而且他们的家长也不要求他们出人头地,成为名人”。如著名作家老舍对子女的要求:一是粗通文墨;二是有一技之长;三是不欺负人也不被人欺负。“这些要求是每一个家长都可以做到的”。

杨东平认为,教育的一个非常基本的价值,是帮助一个人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评价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他提供了两个标准:一是在小学的时候,如果他能够与书为友,也就是说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教育就完成了一半,“喜欢读书的孩子不会学坏”。二是在他高中阶段形成了独特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如果实现了这一点,他的教育的另外一半也成功了,他就会主动学习”。

杨东平说,如果一个年轻人在选择大学时一片茫然,大学毕业后又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失败。

但现实令人忧虑。一家大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对新生代的大学生做了这样一番评价:有理想没方向,有个性没主见,有学历没学问,有知识没文化,成年人未成人。杨东平说,这虽然是片面之词,但有一定的道理,值得重视。

扩展阅读

输赢不在“起跑线”


前段时间,“家教彩信”就“一岁宝宝学认字,两岁宝宝学跳舞”的早教热现象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建议,当时看了心中很有感触。可前天竟在电视上又看了一个“负一岁大学生,娘胎里比高下”的报道,讲的是一些准妈妈和未出世的宝宝上“胎儿大学”的事,看着她们每天在肚子上划字、写拼音,给胎儿读《三字经》、《美文赏析》,再加上听音乐、做瑜伽……每天的功课可谓是名目繁多,让人看后不由得好一阵感慨。

不可否认,适当的胎教不仅能带给妈妈身心方面的愉悦,对胎儿的成长发育也是极其有益的。但是,像上述种种刺激胎儿发育的方法,一些专家却提出,过度的话也不尽是益处,像用手电光照频繁会影响胎儿的视网膜发育,把录音机放在肚子上听音乐还会造成对胎儿的辐射等等。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准妈妈们如此这般重视胎教的呢?“都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位年轻的准妈妈一语中的,道出了大家的“竞技”心理。但是,与以往家长们提出的“起跑线观念”不同的是,这些年轻的妈妈们已经把孩子的“起跑线”从出生以后提前到了胎儿期,也就是说,孩子刚刚开始在腹中孕育,比赛的哨声已经吹响,只不过这最初的九个月赛程是妈妈们之间的比赛而已。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为那些未出世的宝宝们唏嘘了,可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领跑的就注定是最后的赢家吗?

喜爱体育的朋友都知道,短程竞赛起跑线上的较量的确极其重要,往往是枪声一响即基本可见胜负,但在长距离的比赛中,起跑固然也占先机,但是最后的胜利也未必全是领跑者。

曾经看过一场冬奥会速滑比赛,中国队员两名,韩国两名,比赛一开始,两名中国队员就抢在了前面,一直处于交替领滑的位置,可到了最后一圈的时候,在后面养精蓄锐的韩国队员突然加速,在最后关头一名队员成功夺冠,另一名仅以微弱的劣势输给领跑的中国队员,胜负竟然在短短半圈里发生了戏剧性变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感叹啊!

其实,人生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输赢并不在起跑线上,而在于你是否一直在积蓄能量,是否有坚持到底的恒心,是否懂得在什么时候尽力冲刺,是否能准确地抓住超越的时机……这话题或许是说得空了些,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尊重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只要我们和孩子付出了,就势必会得到相应的收获,至于是不是领先者,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5大家教误区 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误区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不完全真相: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充满爱心、乐于帮助别人、给人安全感并且热心社会公益。因此,你的孩子也应该以你为榜样。更真实的情况:这其实取决于你如何界定榜样或模范的定义。或许你可以做个试验,比如你大口大口把一些深绿色的树叶子吃到嘴里,你孩子是否就跟着吃菠菜。你把你的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你孩子的房间或许还是狼藉一片。很明显,你怎样孩子就会怎样的想法是个谬误。不要以为你自己辛勤工作,你的孩子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长大了如数效仿。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你的工作、你的职务、你的工资高低没有任何意义。孩子不想也不可能去体会成年人的所谓成功。我们要说的是:以父母为榜样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精心计划的。

误区二:树大自然直,等孩子上学后再好好教育。现在很多父母都有这样一个观点:树大自然直,儿大自然立。孩子才三四岁,年龄还小,不懂事,现在就该让他多玩玩,等孩子上学以后,再好好教育。在此思想指导下,家长忽视了孩子的早期教育。但是父母们不知道,这一阶段如果对孩子溺爱、袒护,放松了对孩子品质培养和习惯培养,使孩子养成了任性、淘气、不守规矩、不懂礼貌、不讲卫生的坏习惯,以后要想改过来就比较困难了。相反,如果从习惯到品质从小培养,使孩子从小就在一种良好的习惯和规则意识中长大,今后他成才、成人的几率就可能很高。中国“三岁看八十”的古训估计就是这么来的。看,放松了学前教育,等孩子大了教育起来就难了。相反,从小着手、从小培养,效果则大不一样。

误区三:技多不压身,盲目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现在,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广泛的兴趣、特长,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特长班。让孩子学弹琴、学舞蹈、学书法、学画画、学奥数、学英语、学游泳、学武术,学了这个学那个。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家长为了孩子以后能够出人头地,尽量多地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想以此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第二种是,看到别人给孩子报,出于技多不压身的考量,自己也跟着报,盲目培养孩子的兴趣。第三种是,“勉强尽责”,反正我对孩子尽心了,能让他学的都给他报了,至于学得怎样就看他自己了,将来他没有学好也别怪父母没给他提供这个条件。

误区四:越俎代庖,孩子该做的事父母包办。现在,很多的父母总是认为孩子年龄还小,许多事情他干不了,也干不好。也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来干,还不够给大人添乱的。于是家长便越俎代庖,本来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家长大包大揽地代替了。常此以往,大人习惯了为孩子做事,孩子也习惯了依赖父母,并且养成了好吃懒做、不爱动手、不体谅父母,缺乏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缺点。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今后的生活极为不利。看,越俎代庖的后果是多么的可怕。勤劳而富于爱心的家长,用自己糊涂的爱,培养了一个毫无生活能力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就算他门门功课都是满分,但一个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进入社会后该怎么生存呢?相反那些从小就注意独立能力培养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误区五:以偏概全,学习好等于全部好。现在几乎90%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都有这样的认识:只要学习好,等于全部好。抱着这样以偏概全的错误教育理念,家长在引导、评价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只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视了孩子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放松了对孩子意志品质、独立精神、办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教育的结果,往往会培养出一些高分低能、缺乏生活能力的“书呆子”,也使相当一部分学习成绩一般,但综合素质高的孩子被打入另类,更使得我们可爱的孩子,陷于无边无际的学习海洋中痛苦挣扎。

德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前几年教育机构常用的广告语,当时确实引起很多父母的响应和支持!孩子的人生刚开始,怎么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在中国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舞蹈、书法、钢琴、计算机……

在德国看到一家人——夫妻俩和两个男孩——在踢足球,便走上前去聊天。我问道:“你们不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男家长带着不解的表情看我:“什么学习班?”我说:“比如跳舞、钢琴之类的,我女儿在幼儿园期间,几乎把所有课程都学了”。德国父母从没思考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这类问题,但是我发现了很多意外的东西:

1、德国幼儿园没有年级,所有年龄的都混在一起

2、德国学校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没有课,只有课外活动

3、英语3年级才开始学习

4、小学4年级毕业,根据老师推荐升学,学习技工,中专或者上以后能上大学的文理中学。

5、上大学的比例还没中国高,没有本科生(后来根据欧盟要求更改了一些),要么就读到研究生

6、重视实践课程,抽象的数学学习进度至少比中国晚2年

7、为什么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答案竟然是——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所谓"输在起跑线上"是伪命题,提早读的都是没用的,最多给家长们乐乐,炫耀一下,显得自己孩子比人家能会外语了、会背古诗了等等,没用!

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

徳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占总数的一半。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像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一、不该过度开发孩子智力

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似乎我像来自外星的人一样。

老师进而解释,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像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尽管如此,我对德国禁止学前教育的做法还是不太理解。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德国的教育人士,他们让我找《基本法》来看看。

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我大吃一惊。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我还是不明白德国宪法为何这样规定,只好再请教有关的教育专家。他们告诉我,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1、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2、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3、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

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后来查了一下欧洲有关国家的情况才发现,他们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

二、学前教育破坏想像力

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难道这是种族的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让我们重新审视德国的教育,看看他们的做法是否值得我们鉴借。朋友们,我们要对"起跑线"和中国的教育体制有重新的认识了。"硬盘"的后果是毁了一切的未来。

人生处处是起跑线


其实,孩子的真正第一起跑线,更多的是家庭教育,家长的观念、态度、方法会对孩子产生最重要的影响。

应试教育催生“外部性教育市场”,早年的广告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与做家长“望子成龙”之普遍心态,二者一结合,竞争起跑线从高中、初中、小学逐级前移至幼教。

“宁可勒紧裤带,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虽然是老生常谈学前教育,但是从中让我们看到了起跑线上“输”与“赢”的争拗。

“别家的孩子去学了,我家的孩子不学就要吃亏。”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有了这样的“共识”。但殊不知,我们时常从商家处听到“孩子的钱最好赚”这句话,与其说是赢在起跑线,不如说是输在金钱上:每个小时几百元的早教课,各种钢琴、跆拳道等兴趣培训班……

“输在起跑线上”是所有家长最担心的事情,尤其是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居多,“起跑线”成了父母“不能承受之重”。的确,起跑线很重要,但什么是起跑线呢?人生的起跑线又是什么呢?

在笔者看来,其实人生的起跑线有很多种,生理上的、心理上的、智力上的……对于孩子来说,在起跑线上,至少不应该仅仅指孩子的学习表现。它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从人生的起步阶段打基础,让孩子从一开始就为心理、智力、体力等的健康发展打基础。

因为,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人生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统一的起跑线,何况孩子的成长是动态的,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起跑线。以往也有许多的案例提醒我们:过早开放的花儿最容易枯萎,本不该承担过重压力的孩子们,现在却被家长不断膨胀的欲望压得直不起腰,他们最容易失去身上最宝贵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最终很可能会“赢”在起跑线上,而输在“终点站”。

然而,孩子们究竟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答案是:不会。教育专家王美婵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时认为,对于绵长的人类历史、不变的万古江河来说,一个人的生命只是小小的一瞬间。具体到一个人身上,人生是一场长距离的马拉松,而不是一闪而过的百米竞赛。百米赛跑,起跑的反应时间、前三十米加速的爆发力是最重要的,占得先机的人即使不能拿冠军,也一定会名列前茅。而对于跑马拉松来说,起跑却是一点也不重要的小环节,一开始冲在前头的可能掉队,一开始不冒头的可能后劲十足,超强的体能、坚强的意志、合理的战术才是关键。

其实,孩子的真正第一起跑线,更多是家庭教育,家长的观念、态度、方法,将对孩子产生最重要的影响。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给他们以人格上的示范,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和品质,从育人角度出发,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人生起点。更何况人生处处都是起跑线。

对孩子来说,学校的学习表现只是孩子人生众多起跑线的一条,因为人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没有哪个伟大的科学家是一下子成长起来的。然而,教育确是终生的,尤其是现在的社会发展已经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增加的速度是空前的,孩子只有学会学习,才终身受用。这样一来,小学不是起跑线,中学不是起跑线,大学也不是起跑线,关键是孩子的心智成长到了自己知道要努力学习,自己已经学会学习,这才是孩子真正意义上的起跑线。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时候是培训机构的一种宣传语,不值得进行大肆的宣传和推广。”今年年初,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一针见血指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选择所谓好的初中,好的小学,乃至好的幼儿园,虽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家长心理,但它并不符合科学的逻辑。

总之,人生不是短跑,而是要历经七八十年的长跑,因此,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尤其是在经济知识时代,我们更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不会给这个时代所抛弃。

■胡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