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来说,全职是不是最好的陪伴方式?本期将从科学的角度探讨妈妈们不愿全职奔赴职场的真相。

花生米育儿第3期总第3期作者/刘芷涵专家/赵红梅

专家观点

为了下一代身心发展而整天呆在家里的观念并不成立

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的阿模斯特分校,一位名叫哈维的心理学教授对6000多名3-12岁儿童的行为、在校学业表现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长期追踪调查后发现:家庭生活品质、亲子关系等对小孩身心发展的影响程度甚于母亲是否外出就业,“三岁前母亲在外工作的小孩和生下就由其母亲照管的小孩,两者的身心发展、语言能力及学业表现等并无明显差异”。

亲子陪伴的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陪伴时间的长短,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陪伴的质量。想要照顾好宝宝,妈妈自己首先要身心健康,具有积极饱满的生活状态。

本期专家:赵红梅

花生米2分钟育儿第3期

数说育儿

职场妈妈和全职妈妈两种不同的陪伴方式,各有利弊,下面就由数据来告诉你真相。

权衡得失自己选择

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各有得失,小编来给妈妈代言。

3%的妈妈任性全职到底

真心佩服3%的妈妈,特强大特理(you)想(qian)。近4成的妈妈在产假结束后会回归职场;选择7-24月返回职场的妈妈占整体比例的38%,呈明显递减趋势,这部分麻麻主要是为宝宝的天然口粮的大事而尽量坚持,在24个月以上出现了一个小高度,很多麻麻希望陪伴宝宝到早脱或入园阶段。

我好宝宝更好,真没装

带娃超级累还没个人时间,但这并不是麻麻们返回职场的决定因素,45%妈妈们回职场最大的决定因素是提升自己和一个快乐自信的状态,此数据一方面表明全职久了容易低迷抑郁,另一方面符合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另外超过3成的妈妈返回职场是从经济角度考虑为宝宝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不论是长期疲惫需要的缓解,提升自己的状态还是对经济的考量,并不影响妈妈对宝宝爱的品质。

4小时以上敢情你是时间魔法师

国外某研究在调查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统计表明:全职妈妈的陪伴时间仅多出1.5小时。虽然职场妈妈的时间被工作分割了,并过多没有妨碍她们和宝宝的相处。

为何照顾宝宝的那位问题多

超过3成的妈妈认为最大的困扰是照顾宝宝的那位不用心或用错心,这里排除妈妈照顾宝宝都是按顶级标准执行的,主要还是隔代育儿理念的冲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排在第三的居然是妈妈们因为工作不能陪伴宝宝的亏欠感——每一个妈妈都很在乎我们是否做到一个妈妈应该做的。

亲密就要肢体接触

实践证明,不解释。一个关于保温箱新生儿抚触的实验:研究人员若只是让护士按时提供给新生儿所需的牛奶,不和他们有任何接触,宝宝就不会生长,但是如果每次喂养的时候抱起宝宝进行15分钟的抚触宝宝的生长表现会非常明显。

相关知识

我需要做全职妈妈吗


友:1、我的儿子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由于我与老公工作很忙,发现孩子现在脾气变得很烦躁,而且发现有说慌的不良行为,作为母亲我非常自责,因为我一星期才回去两次(因上班是9:00-21:00),像我这种情况该怎样与孩子沟通?

2、我是否该辞职在家当一个全职妈妈?

茅于燕:首先,我认为不必辞职回家看孩子,关键在于嘱咐好抚养人,加强他(她)的责任,不能溺爱。

不知道你孩子现在和谁在一起生活,这个人(或这两个人)的文化程度、对教养孩子的态度、个人修养怎么样。如果都很好,那只要对他们提出要求,督促他们气质。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抚养人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非常溺爱,只关注孩子的生活而不重视孩子的学习,那么,你的任务就繁重啦!当然,这并不是说你一定要放弃工作。

最重要的是改变孩子生活的环境和抚养人。住在奶奶家不好,换成住在姥姥家看看;现在的保姆不好,换个保姆。你们两人一定要在可能的是非问题里,尽量和孩子在一起,让他认识到是有人在关心他、在管他,他不能随心所欲。三年级的儿童还不到十岁,从发展上看,还很不成熟,必须严加管教。

孩子脾气变得很烦躁,要了解情况,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比如功课跟不上班、常遭小朋友欺侮、和姥姥/奶奶,闹矛盾等),然后根据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你可以在假日带孩子外出旅游,在轻松的气氛中交谈。你首先应该抱歉,你没有时间常和他在一起,要他听姥姥/奶奶的话,然后了解他在学校的情况:喜不喜欢语文?喜不喜欢算术?哪些科目感到困难?同学对他好不好?老师他喜欢吗?姥姥/奶奶他喜欢吗?等等。在谈话中,表示接受他讲的一切,对有些问题可以帮他分析,指出解决办法。也可以常打电话回家,向姥姥/奶奶了解他的情况,也可以和他谈谈他心里的事,增进感情。还可以写信,有些话不好谈的可以写在信里。总之,尽一切可能和孩子多接触、多交往。

至于孩子有说谎的不良行为,更要严加管教。要加大抚养人的责任,绝不能听听之任之。

孩子为什么说谎必先了解清楚才好对症下药。

儿童说谎,往往有这么一些原因:

1、做错了事,怕惩罚。比如在放学路上停下来和同学玩,回家晚了,不敢对姥姥或奶奶说,只说老师留他打扫卫生了,因为教室太脏了。

2、过去一直是成绩好的孩子,这回考试成绩不够好,因此骗姥姥(奶奶)说老师把分打错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3、被同学欺侮,腿上打破了一块皮,不敢说,就说是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跌破了腿。

4、记忆错误。上次穿的小短裤放在衣柜第一个抽屉里,但坚持说在第三个抽屉里,害人找不到。

5、不认真,随便说话,好像说着玩。

6、模仿成人。姥姥(奶奶)在打电话给朋友时,说明天不在家,让他不用来了,殊不知明天爸爸回来,姥姥(奶奶)一定是在家的。成人不说实话,孩子也学会不说实话了。

7、真正隐瞒什么“坏事”。比如拿了桌上五块钱一张的钞票,晚上姥姥(奶奶)发现了,问他,他拒不承认,还说姥姥(奶奶)冤枉了他。

8、幻想与现实不分。有时孩子太想得到一件什么东西(比如遥控小汽车),以向同学炫耀,就说妈妈给他买了这件东西,而且绘声绘色。

9、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不说实话。比如想买、巧克力,就对姥姥(奶奶)说老师让同学每人交5块钱订少年报等。

怎样对待孩子的说谎行为呢?

1、一定要开清楚不讲实话的原因,对症下药。

2、不要把“编情节”与不讲实话的孩子都看作是坏孩子。孩子有时不讲实话并不是坏,有他的原因。

3、对真正隐瞒实情或栽赃他人的孩子,要严厉批评(不是打骂),要让他认错,保证以后不再犯。

4、坦白后要欢迎,孩子以后说谎,才会告诉你,才便于教育、纠正。

5、对孩子说谎要个别处理,要保护他的自尊心。

6、比较长时间没有说不实的话,应表扬,让他有对比。

7、如果由于跟不上班,能力差而掩饰,因而说谎,可以请一位家庭老师来补课。待他赶上,就不会说谎了,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因为能力差而不说实话的比较多,要正确对待。

8、要对事不对人,不要说凡是说了谎的孩子都是坏孩子,只说谎本身是坏事。

9、常讲诚实的孩子受人爱的故事,间接让他懂得不诚实的孩子无人爱的道理。

10、千万不能打骂,否则他会更隐瞒实情,以后会更说谎,不好教育。

11、抚养人绝对不要说谎(或“编情节”),不要给孩子树立不好的榜样。

12、对即兴说、随便说谎(或“编情节”)的行为要善意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希望他以后认真说话。

少儿英语并非“上班”越早越好


每个周日,4岁的琪琪都要去瑞思英语幼儿班上课,用妈妈的话说,是让她在国内感受美国的幼儿教育,然后再感受美国的小学教育,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目前,不少家长像琪琪妈妈一样,对孩子学习英语的期望值不断攀升——从让孩子学英语,到学好英语,再到学习地道的英语、体验原汁原味的英语文化,他们对孩子的英语学习关注度越来越高,让孩子起步也越来越早:精挑细选培训班,甚至专门为孩子请来了洋家教…

“上班”并非越早越好

因为有了80后家长这个庞大的消费团体,社会上各种英语培训机构扩张的步伐也越来越大,在很多大城市,幼儿学英语培训班已经很普遍了。据报道,在武汉,不少英语培训机构甚至把目光瞄准了3个月大的小宝宝。

0-6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敏感期,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非常大,有的语言能力发展得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通常,4岁以内更为关键,这时最好不要给孩子太复杂的语言环境,父母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先学好母语,在孩子有了一定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之后,再开始让他接触外语,否则会搅乱其语言系统,造成孩子混淆语言概念,导致语言发育迟缓。

剑桥大学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畅销少儿英语教科书作者、香港大学教授大卫·诺南最近在剑桥大学考试部举办的少儿英语教学国际论坛上提出,欧洲一项针对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少儿学习者的跟踪调查发现,从成年后的英语水平来看,7岁前开始学习英语的孩子和7岁开始学习英语的孩子,水平并没有差距。也就是说,7岁是少儿学习第二语言的一个合适的年龄。

当然,孩子4岁以后,语言发育已经比较成熟,家长可以适当地创设一个学习外语的环境,让孩子接触英语,比如给他听一些录音、儿歌、看原版动画片,能听进去多少就听多少,如果孩子有兴趣跟着模仿,家长可因势利导,不过这完全是游戏性的;5岁以后,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英文故事书,也可以试着让他跟着录音说说,记住画面上的内容,不要求孩子真正认识每一页上的单词和句子。在这个阶段,家长可以培养孩子听、说英语的能力,但学习的过程,是比较随意的。学龄前的孩子,仍不适合进行正规的课堂学习。

孩子学英语早,并不一定能学得好。不过,孩子的发音一般在8岁之前形成、12岁左右定型,如果孩子从一开始就能接触到纯正的发音,那么他接触英语越早,越有利于语音纯正度的提升,提高语言的敏锐度和准确性,减少“口音”问题。

外教也有分别

考虑到孩子将来有可能出国深造,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英语发音,希望孩子能说一口纯正的、地道的英语,跟着外教学由于英语因此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很多培训机构也主打外教品牌,开出小班课程或一对一的口语课程;也有家长请外国留学生给孩子做洋家教。那么,外教的教学水平是不是最优秀的?

实际上,家长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外教的教学水平。一般来说,家长们认为外教的发音是无可挑剔的,其实却不尽然。如果这位老师来自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而且讲的是标准的英语,没有地方口音,就如同国内教汉语的老师、能讲一口纯正的普通话,而非湖南普通话、广东普通话,那当然是最好的,能使孩子接触到纯正的发音;而那些来自北欧、非洲或东南亚等国的外教,他们的英语发音本身就有问题,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所以,家长为孩子选择外教的时候,一定要把好两个关:一是语言关,验证外教的出处,如来自北美或英国;二是教育能力关,看他是否具备教师资格,而不仅仅是外国人,他需要懂得幼儿成长发育的很多知识,懂得幼儿心理学,才能很好地施教。然而,目前在国内,具备这样资质的外教是非常稀缺的。绝大多数外教,没有教学经验,而且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在和中国孩子的互动上水土不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外教时,首选正规的培训机构,并要求机构出示教师的资格证以及外教的任教经历。切不可不能盲目地以为,给孩子报了外教班或请到了洋家教,就一定能学好业余。就目前而言,少儿学习英语,最佳的老师绝大多数是有过海外求学经历的中国教师。

别迷信高价课

近两年,无论是幼儿英语还是中小学生英语培训都有向高端发展的趋势,每年1-2万元的学费,一些传统的培训机构,也逐渐增加高端的英语培训课程,如外教一对一课程,报价每节课300-500元。

据了解,一方面家长和学生有这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培训机构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在不断翻新。比如,瑞思学科英语就是把美国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引进来,也有的培训课程引进国外原版教材,采取全浸入式英语教学,没有所谓的“英语”课,而是把英语作为一种载体,授课内容涵盖数学、语文、科学及艺术。同时,教学硬件设备的配置,在同行业中属“顶级装备”,如美国进口的电子互动白板和高科技视听系统。

一些培训机构还开出了VIP小班、中教一对一授课,吸引了不少家长。在北京某英语培训机构,王女士花了1.4万元为4岁的儿子交了一年的精英小班的学费,她很庆幸自己得到了这个名额:“一个班总共招10个孩子,俏得很呢!我如果没有提前预约,肯定报不上名。我想让孩子从一开始就能接受正规的英语培训,只要是名师授课,孩子学得好,花多少钱我都不心疼。”王女士还告诉记者,她同事的孩子也报了这个班,大家都觉得应该尽早让孩子接触英语,为以后打好基础。而另一名送孩子来学习的家长告诉记者,她这次为孩子报的是一对一的培训班,花了近3万元,因为准备在孩子上完小学后就将其送到国外学习,所以尽早让孩子精通英语。

我国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大,持续的出国留学热,使英语培训市场不断升温,“高价”培训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市场需求。那么,“高价”英语培训效果一定好吗?家长们的付出到底值不值?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它因人而异,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培训的效果关键看培训机构的实力。不可否认,个别推出高价培训班的机构的确具有一定的实力,但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也有一些培训机构为了降低成本,聘请英语专业的在校生;而所谓的外教,则多为来自非英语国家的留学生,没有教学经验,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对于中小学生,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来说,大可不必选高价课程。学费高,并不意味着学习效果就好。高价培训班,更多的是一种市场行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少数高端消费群体的需求,家长千万不可过分迷信高收费的培训班,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理性选择,擦亮眼睛,选择物有所值的课程;同时,孩子学习外语,家长不应该把希望都寄托于培训班上,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方法比报班更重要。另外,从目前大众消费能力的实际情况考虑,高价培训班也不值得推广。

能力提升最重要

目前,不少孩子从小学低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开始参加各种英语考级培训,如剑桥少儿英语、三一口语和BETS等。为了应付考级,要背好多单词、语法和句型,但孩子们考完就忘,等拿到证书之后,他们还能记住多少?我们不可回避的一个现状是,从幼儿园到到大学毕业,孩子们需要经历十多年的英语课程学习,虽然四、六级证书已经是铺天盖地,其中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并不能很好地使用英语,难道孩子们今天的英语学习只是为了日后获得一张又一张证书吗?

时下的培训班大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于强调应试。在小学阶段,不少教育机构推出“速成式”课程,以“单词速记”、“过级考试”等特色招生让不少家长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教育的“成就感”。然而,这些课程考什么教什么,以致知识点是零散的,更谈不上科学的体系。到初中阶段,培训班的英语课程难度增大、词汇量猛增、语法知识增多,而学生能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又很有限,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能力的提升。二是完全凭着兴趣学,课堂上热热闹闹,孩子学得也挺高兴,但对培养孩子的英语素养很难说有实际的帮助。特别是“60”、“70”后的家长,大多深受“哑巴英语”之害,尤其重视孩子的听说能力,而有些英语培训机构为迎合这部分家长的心理,片面夸大某些单项技能,致使孩子从小就在“读”、“写”方面出现“瘸腿”。

少儿期是一个人智慧成型阶段,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都在这个时期形成。因此,优秀的英语教育应该有针对性地训练孩子规范的语音语调;培养他们用英语交际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大胆开口说英语和正确使用英语的习惯;训练孩子的思维、帮助他们建立直接用英语思考的习惯,而不受到母语的干扰,“英汉互译”,而不是单纯用单词量或考试成绩来衡量孩子的英语水平。家长也应该把关注点放在提高孩子的英语能力上,而不仅仅是高分和证书。

"带孩子上班" 双赢的职场早教


给孩子上一堂实景职场课。

职场

JOB

(图为

的小白领)

“带孩子上班”原本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以前卫、时尚而著称的深圳,这也成为众多白领家长经常实施的举动。但是,很多人仅仅是为了节约养育成本,纯粹是出于“边工作、边带娃”的实用考虑,却往往不知道“带孩子上班”其实颇具教育价值。

8月12日,

用微博的方式发起“带孩子上班日”活动,参与活动的家长把孩子带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并用微博图文并茂地记录下“孩子和爸妈一起上班”的情景。孩子们得以窥知“上班”和“上学”的世界有何不同,提前对成人的职场氛围有所感知。

1.80后白领妈妈最想天天都是“带孩子上班日”

“瞧!大小同事谈工作。”“昨天带晴晴来上班,这孩子整个一自来熟,说是告诉我出去玩玩,哪知道跑到我们老总办公室去了,并且还把鞋子脱掉坐在椅子上玩,丝毫不害怕老总在她边上。”“她看到文件夹、键盘塑料盖、鼠标什么的都觉得新鲜,都想去摸一摸。”南都记者在“带孩子上班日”活动平台上看到一长串妙趣横生的微博。而孩子煞有介事地和爸爸“会见客户”、帮妈妈整理文件,那股热乎认真劲,俨然一个袖珍版的小白领。

据了解,在美国,每年都有“带孩子上班日”(TakeKidsToWorkDAY)仅是为了增进亲子关系,更在于给孩子一个机会来了解自己父母所从事的工作,使孩子有机会接触成人的世界。而在中国,较为广泛的说法是,“带孩子上班日”被定在每年8月的第二个星期五。

不过,在深圳本土,“带孩子上班”早已不仅仅是一次短暂的活动,对于不少新生代母亲而言,真恨不得天天都是“带孩子上班日”。80后深圳妈妈梁蕊告诉南都记者,深圳家庭普遍压力较大,工作时长、强度都远远胜于“朝九晚五”的内地城市,节假日加班更是家常便饭,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寥寥无几,加上早教成本激增,幼儿园、早教机构学位耗价数千仍然“一席难求”。因此,不少父母要么把孩子托付给隔代长辈,要么就干脆把孩子直接领到办公室来带。“有时领导会过问,怎么又把孩子带来上班了,我只能一边讪笑,一边‘立誓’:我带孩子绝对不会影响工作……其实怎么可能完全没影响,但根据我家经济条件和综合状况,这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带孩子上班”更像是一种过渡性的被迫之举,它只能偶尔为之,更要指望开明领导“网开一面”。

2.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也是一种“职场早教”?

相关负责人介绍,“带孩子上班”不应视作“不舍得让孩子上幼儿园,不舍得交给长辈带”的候补选择,而应当积极利用孩子近距离接触工作岗位的契机,给孩子以及时、有趣的辅导,就能完成一次成效不错的“职场早教”。“年幼的孩子模仿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非常强,对于父母来讲,可能带孩子上班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片段,对于孩子来讲却也许会刻骨铭心,若干年后,他们甚至可能回忆得起父母办公室中任何一个小摆设、小细节,因此,何不因地制宜、结合情景给孩子上一堂生动的‘职场课’呢?”

南都记者了解到,参与本次“带孩子上班日”活动的家长,大都抓住了这一“教育”时机。有家长借机给孩子传授职场礼仪、启蒙职场人事常识,“见到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要记得问好,那个叔叔是科长、那个阿姨是主任……”;有家长让孩子给一些简易的文件进行分类,年纪稍大的孩子还让他们抄写文件,“有些孩子的书法水平比我们大人高多了”;有些家长给孩子讲解文件批阅流程、工作细节,并把母子互动的情景拍下来,载入成长纪念相册。“别看这些孩子年纪小,其实悟性很高,有时他们陪父母上班所做的事情,就跟一个前来毕业实习的大学生差不多,他们经过职场氛围、办公室氛围的熏陶,这些生动鲜活的办公室场景印烙在他们的童年回忆中,将来求职时,或许就不会对职场氛围感到过多的陌生和敬畏。”

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三个月获得三年的工作经验,可能吗?

问:我是应届生,可招聘单位的告示上大多写着“两至三年工作经验”,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完全没机会了?“工作经验”可以“速成”吗?比如花两三个月就获得相当于三年经验的水平?

成长分子 资深人力资源研究专家、天涯论坛“职场天地”达人堂专家

取决于你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是否够强

很多职场新人都谈到了工作经验的问题,似乎招聘公司不给你机会,你就没办法获得必要的工作经验,其实并不一定。很多资料在网上都是可以找到的,只是看你具备不具备足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而这个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过程,也能极大地提升你的职业能力。因此,需牢记“模仿中成长,在创新中成功”,其实在真正的职业工作中,大多数的工作都是模仿重复,强调的是工作效率,而不是创新。对于企业而言,过度的创新必然导致过多的失败,以及效率的低下。也就是说,很多工作其实只是按照既定流程的“重复”,并不一定具有多高的“技术含量”,如果能找准行业,通过搜集资料、总结报告、模拟训练等方式锻炼自己的综合技能,足够认真并有足够的悟性,短期内具备相当于别人工作两三年的水平也是完全可能的。

【网友热议】带孩子上班日

全职奶爸 更易培养出天才宝宝


虽然中国传统家庭一直主张男主外女主内,但是要女性在家里做全职妈妈的观念已经过时啦!年轻一代的父母中已经涌现出比较多的全职奶爸。有研究证明,有全职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会更高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吧。

爸爸付出越多,宝宝就更聪明

国外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由“家庭主夫”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

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还发现,如果幼儿从3个月起,父亲能多陪伴宝宝的话,宝宝在1岁前以至于以后的行为障碍都会更少,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等,也就是说能让孩子的行为控制能力更强,其攻击性、叛逆性、好动性、反社会等不良行为将大大减少。同时研究还指出,父亲这种行为对男孩子的影响比女孩子更大,这可能与男孩在幼年时期更容易感知到父亲的影响有关。

1、爸爸陪宝宝时间影响宝宝数学能力

我们都知道男女性在逻辑和思维上有较大差异,而且普遍是男性的数学比较好。所以如果由爸爸来教宝宝数学,说不定会有更好的效果哦。法国的一项研究证明,3个月大的孩子对数字已经有了认知能力。因此爸爸可以在宝宝精神状态比较好的时候,给他看数字卡片(黑白、标准阿拉伯数字印刷体),一次看5、6张,每张看2~3秒钟,看的同时需要爸爸念出相应的数字,你会发现宝宝很快就学会认数字。

等到宝宝年级稍微大一点,就可以教宝宝一些简单的数数和逻辑。现在很多开发智力的玩具都比较注重孩子的数学、逻辑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爸爸在陪宝宝玩这些游戏的时候,不妨多给宝宝指引和教育,让爸爸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能够影响宝宝。

2、宝宝适应力更强,性格更宽容

在宝宝独立人格发展的时期,爸爸的陪伴至关重要。爸爸在放假时不妨多带宝宝到处游玩,爬山、游泳、野外拓展等等,这些活动不但能让宝宝身体强壮,在这个过程中和爸爸的交流,让宝宝学习到如何应对困难,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这些知识的言传身教对于宝宝的适应性很有帮助。

在宝宝性格塑造上,由于男性天生比女性更有理性的思维,因此爸爸在教育孩子上也就会比较少情绪化,而且能够很好地引导孩子分清是非对错。爸爸更善于从日常琐事中总结经验,他们会明确地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爸爸会更理性地对待孩子的发难当,小霸王在家耍赖打滚,爸爸可能会冷静地叫孩子起来学会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宝宝的人格塑造很有帮助。

3、男孩更独立,父爱影响女儿择偶观

很多人说,爸爸带孩子的方式就是“大马带小马”。妈妈的教育则更多是给孩子包办解决困难,而爸爸则是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困难。就拿修理收音机来说,妈妈可能会简单地叫人来修理,而爸爸则可能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或者和孩子一起修,让孩子在一旁帮忙。

在这个过程中,爸爸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学习的榜样,其实这无形之中培养了孩子有担当、独立、果断的品格和冒险创新精神。爸爸的这种行为对男孩子的影响比女孩子更大,这可能与男孩在幼年时期更容易感知到父亲的影响有关。

爸爸的爱在早期便奠定了女儿一生对异性的看法。心理学家发现,那些童年时代与父亲建立了良好关系的女生趋向于选择与父亲相似度高的伴侣。同时,该项研究还表明,相对来说,与父亲关系不融洽的女性不愿意寻觅长相类似父亲的伴侣。父亲的形象影响着女儿对男性的看法,因此父亲在和宝宝的相处交往中,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你的一言一行,很容易就会影响到你家宝宝的价值观和择偶观哦。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4、父爱缺乏宝宝易烦躁不安

如果幼儿从3个月起,父亲能多陪伴宝宝的话,宝宝在1岁前以至于以后的行为障碍都会更少,其攻击性、叛逆性、好动性、反社会等不良行为也将大大减少。相反,如果宝宝缺乏父爱,很容易变得烦躁、睡眠不良、不讲道理,性格上也会变得更叛逆。

即使爸爸工作很忙,也尽量保证每天陪伴宝宝3小时。在饭桌上,爸爸可以多聊聊工作上的事,尽量多发出声音。尽管宝宝可能不能理解你说什么,但是爸爸磁性的声音也能让宝宝感到很有爱。晚饭过后,爸爸还可以陪宝宝玩玩具,做游戏,比如可以玩“举高高”游戏,爸爸把孩子举到空中,每次一玩,宝宝就会疯得不得了,宝宝和爸爸的感觉更亲近了。

哄孩子睡觉大多成为妈妈生活的一部分,其实如果有爸爸来担任这份工作的话,对宝宝的作用效果会更好,宝宝睡得也更香。爸爸讲故事的方式和妈妈的不同,爸爸讲故事天马行空,没有固定模式,可能故事讲到一半就去解释某个成语的典故和来历。爸爸懂得如何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引导孩子思考,在拓宽宝宝视野、丰富知识面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