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不仅向幼儿传授粗浅的数学知识,而且要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趣,提高他们初步逻辑思维的能力。在小班是否能通过计算教学发展幼儿的分类能力?本人进行了尝试。

一、点数教学和分类

采用看图点数的方法,先要求幼儿说出图片上的数量,让幼儿多角度地观察,进行数数。如:花、鸟、动物对他们来说是抽象的概念,他们不懂得玫瑰花、菊花、喇叭花的类概念是花,所以本人在进行数数教学的同时,借助教具,加深幼儿的类概念和种概念。

二、游戏活动和分类

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寓计算教学于游戏之中,对提高幼儿计算和分类能力很有好处。本人把计算和分类有机结合在游戏活动中,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情趣,巩固了数数知识,培养了分类能力。

三、日常生活和分类

在晨间活动中,本人有目的地供给幼儿玩具。如:积木、小汽车、橡皮泥、小碗、小勺等。让幼儿边玩边数,并按用途把这玩具分类。日复一日,幼儿对物体有了初步的概念,一边学习数数,一边进行分类练习,取得了初步的教学效果。

分类能力是人们初步认识事物,掌握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基础,在幼儿小班中进行这种能力训练,有利于启迪儿童智力。

精选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对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而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喜欢伙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但同时,心理发展又处于“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由于缺乏经验不知道如何与别人正确的交往,就常常产生冲突。

究其原因:

1、4—6岁的幼儿已有想与人交往的意识,他们喜欢友伴和集体的游戏,但由于幼儿年龄心理特点是“自我为中心”,加之独生子女的优越地位,使得他们之间难以就某一问题达到共识,且互不相让,不愿意向对方妥协。两者互相冲突的矛盾结果,就是攻击或争吵的现象。

2、现在的孩子都是独子,他们与成人相处的时间长,成人总是习惯顺从孩子的意愿,满足他们的欲望。当同龄人之间进行活动时,都想得到最好的。

3、现在的家庭住宅都是单门独户的,限制了幼儿之间的交往,也限制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再加上电视、VCD丰富多彩的内容,更是影响了幼儿的交往机会,使幼儿不知如何与人交往合作。

4、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和爱惜,当孩子要与同龄人交往时,往往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吃亏或委屈,就限制或减少孩子的交往。

很多研究表明,儿童交往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人也正是在社会交往中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儿童也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真正得到孩子式的兴趣和欢乐,他们的社会性才能得到逐步发展。要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意识和技能,我认为幼儿园不仅是孩子活动的天堂,交往的场所,也是对幼儿进行交往、合作技能培养的最佳场所。因此,我在对幼儿交往合作技能的培养进行了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积极提供交往的机会,创设合作的情境,促进合作意识的形成。

1、交往是一种社会机制,是人际关系的反映。

幼儿交往的过程应该是自愿的、轻松愉快的。因为他们在与友伴交往中,地位是平等、互惠。在教育活动中我发现,善于交往的幼儿性格是乐观的,心情是愉快。而不懂得交往的幼儿,性格显得压抑、孤独。因此,培养幼儿交往的技能是合作的基础。

首先我们利用多种形式,让幼儿学会交往,提高其交往的能力。如:让幼儿从家里带图书与同伴分享,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图书内容。在这过程中,幼儿之间必须进行交流。

其次,根据我班幼儿好交往、有独立性和自信心,但还没有完全摆脱自我中心,为了达到目标会尽可能的取自己所需,易与同伴发生冲突的年龄特点,设计相适应的活动。如:在集体活动中,常常有意识的创设机会和空间,引导、鼓励幼儿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意愿或想法,使他们的交流、交往意识得到提高。

第三、通过主题活动,鼓励幼儿自带玩具,让幼儿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如:主题活动《我很特别》,我们让幼儿带自己喜欢吃的零食或自己心爱的玩具到班上并在集体面前介绍,并与同伴分享自己喜欢的零食和心爱的玩具,感受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

第四、通过“六一”节日的游园活动增加交往机会。愉快的交往经验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交往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游园活动就是为幼儿创设愉快的交往机会,提高交往能力的有益活动。

第五、利用区域活动,创造性游戏,鼓励交往能力强的幼儿与交往能力差的幼儿一起游戏。对于交往能力差或性格较内向的幼儿,引导他们加入到别人的游戏里,让他们体验交往的乐趣和产生与友伴交往的欲望。通过引导和教育,幼儿增强了交往的意识、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2、幼儿的情感认识是直观的,要让幼儿学会与人和谐相处,与人交往合作,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幼儿自己处于他人境地的感受,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从而激发和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的发展,并抑制攻击性行为。

颜颜是个个性和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孩子,但在动手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在操作活动时,只要看到比自己好的作品就“破坏”,常常引得同伴的埋怨,老师的批评对他的教育似乎起不到效果。有次,颜颜与陈谦在结构区建构一辆很有创意的汽车,我及时地表扬了他。颜颜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十分自豪。当他们在为自己建构的汽车做最后的工序时,培豪的汽车缺少一个轮子就趁颜颜在寻找玩具时卸他们汽车的轮子,在卸轮子时把汽车弄坏,一看到自己的汽车坏了,颜颜就与陈陈争吵起来,而且哭得特别的伤心。看到这情景,我有意说:“你很伤心哦?”颜颜说:“我是很伤心,这是我和陈谦一起拼的汽车,培豪把它弄坏了,我当然很伤心。”“真可惜,这么漂亮的汽车坏了,是会伤心的。不知道你以前把小朋友的东西弄坏了,他们会不会像你一样的伤心?”“肯定也会伤心。”……通过交谈,我让颜颜体验了别人被他“破坏”作品时的心境。这样,通过这种移情的教育方式,逐步改变了他以往“妒嫉”的心理,也使他逐步懂得珍惜和尊重别人的劳动,学会了与人和谐相处。再如,班上有二个幼儿在纠纷时,一个孩子打到另一个孩子的鼻子,流了鼻血,这时,许多的孩子就开始起哄:“该死了,叫老师不让回家。”“打110,叫公安局来抓你。”“叫老师中午不让你吃饭。”等等。看到孩子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和“落井下石”的心态,我组织大家讨论:“如果你做错了事,你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批评还是谅解?为什么?”大家的回答都希望得到谅解,也保证下次不会在犯。老师有意的说:“不是吧,我刚才听到的好像不是这样,要不xxx小朋友做错了事,你们都要求老师对他进行惩罚,甚至要求老师不让他回家。”听老师怎么一说,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低下了头……。

通过及时抓住偶发事件的引导、讨论,让幼儿感受自己处于他人处境时的情感,大家对同伴的“犯错”都能以谅解的心态进行对待,懂得与人和睦相处的方式,提高良好行为的发展。

3、从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幼儿期的幼儿在言语情感、行为等方面,都已表现出一定的合作倾向。如果我们能正确训练,幼儿就会在各方面表现出更强的合作性。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我们注重环境的创设,积极创造温馨和谐的环境,充分提供幼儿自由交往的机会。如投放骨牌,让幼儿尝试一起协商要摆放什么图形并进行合作,最后尝到合作的快乐。再根据大班幼儿喜欢比赛的特点,采取竞争的形式,让幼儿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户外活动中,游戏大都是采取比赛的形式。如“二人三足”“划龙舟”“抬轿子”等游戏。这些游戏需要配合、协商、合作才能取胜的。有时,幼儿在游戏中产生玩具纠纷或角色纠纷时,我们有意让幼儿通过协商自行解决,让幼儿懂得要玩得开心,玩得好,就要必须相互讨论,相互谅解。使幼儿在交往中学会解决问题,交往中学会合作。

4、“幼儿的生活就是游戏。”游戏是处于身体和心理上各种机能仍未成熟阶段幼儿的主要活动,它可以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最优条件。而结构游戏是幼儿比较喜爱的活动之一,因为结构游戏的自由多变、材料的具体、可操作性正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它不但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有充分的机会表达和交流情感,也让幼儿获得交流、合作所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特别在主题结构游戏中,幼儿之间的交往频率很高,为了一个主题内容,幼儿之间需要共同商定相互合作,游戏的内容才能得以完成,这也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充分交往的机会。如建构《嘉庚公园》,陈棋、李羽雯、黄筱丹、郑秉政等几个小朋友商议建游泳池,他们用积木围成游泳池后,陈棋说:“要在这建一个高的地方让人跳水。”羽雯说:“要种上花和树才漂亮。”秉政说:“我在这拼几个椅子让人休息。”筱丹说:“游泳池里有人在游泳。”“哎呀!游泳池的人太多了。”“这棵树要种在这里。”“这棵树站不住怎么办?”“你不会自己想办法?”……他们一边建构一边不断地与同伴交流,交流后再不断的协调自己的行动。整个过程都是幼儿之间自主交流、分工、合作的进行;也是在这个过程,幼儿分工的意识逐渐增强,合作的意识逐步提高。

二、提高幼儿在交往合作中的愉快体验。

1、我们知道,交往、合作的动机性是个体愿意与别人接触、活动、合作并得到接纳、认可的动机,人在与别人交往合作的过程会感到愉快,否则会感到寂寞和孤独的。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交往也是基于这种心理的需要。在幼儿的活动中,老师需要更多的注意积极的社会行为,注意通过每次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与同伴交往带来的乐趣和满足,从而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例如:分组活动能使幼儿体验到同伴多样的兴趣、情感、智慧和集体协作的力量,能经常考虑到共同的需要和目标,增强集体责任感。如结构游戏“快乐的动物园”、“美丽的社区”;组画“神奇的海底世界”“我设计的汽车”等,当幼儿看到一幅幅通过交流合作完成的美丽作品时,那种美好的情感体验和自信心、自豪感悠然而起。

2、提高幼儿在交往合作中的愉快体验。如,在科学游戏《气球吃什么?》的活动中,我给幼儿每人一只气球,要求他们想办法不但要给气球充气,还要不让气球里的空气溜走。幼儿根据经验用绳子绑。刚开始,大家想到的都是自己绑气球,结果发现气球还没有绑紧,气球里的空气都溜走了,他们请我帮忙,我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经过数次的失败后,有的孩子就商量一起合作:一个抓住气球,一个绑,结果可想而知了。当看到他们开心的在玩顶气球的游戏时,我也感受到了他们合作所带来的乐趣。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不仅帮助幼儿逐渐习得交往合作的策略,也体会了合作的快乐和必要。

三、家园配合,强化幼儿良好的交往技能合作性行为。

1、苏霍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合作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我们与家长有很好的沟通,让家长了解交往合作技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家长自觉地参与到教育中。其次,指导家长教育的方式,让家长在家庭中有意识的培养。如邀请友伴来家里做客,注意观察孩子是如何与别人交往,交往技能如何,在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苗苗,家长比较少机会看到、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群体中交往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我们就协助家委会组织家庭春游或秋游,一方面陶冶情操,感受大自然的美;另一方面让家长观察自己的孩子在群体中交往与合作的能力表现如何。第三、指导家长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交往技能和合作性行为时,成人要用抚摸、拥抱、奖励等形式对孩子进行肯定,使孩子的交往与合作行为得到强化,既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也增进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2、利用家长开放日、上门家访等形式,与家长交流。要求家长适当地让孩子"参政议政",不要总认为孩子小,总是摆出"长道尊严"的面孔来对待孩子,其实家庭中的大事,孩子可以知道的应该让孩子知道,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一成员。特别是涉及到孩子的问题,更应想到孩子,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其次,要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如应适当地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外出作客时,尽可能带孩子参加;如家中有客来,要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倒茶、谈话……不要一味地将孩子赶走,要创造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是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总之,要提高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光凭说教就能达到目的的,而是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为孩子创设各种交往合作的环境,并进行细心的引导与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结出累累硕果。

心得: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

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自我服务的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洗手脸,刷牙,独立进餐,擦屁股等,但现在的大部分幼儿在入园前,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很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

举例子:小班新入园的一名幼儿,老师让洗手准备进餐,这名幼儿把手伸到水龙头下面不动,老师与家长交流这个情况得知,每次洗手都是爸爸拧开水龙头帮助她洗手,她什么也不干就等着,作为幼儿园的小班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针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原因,开展有效的教育培养,原因一:家庭成员的包办代替,针对这一原因教师与家庭成员开展面对面的交流谈心,谈一谈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共同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在家中不要一味的包办代替,让幼儿自己动手,允许幼儿做得不好,不要急于求成,给幼儿一个慢慢学习的过程。

原因二:幼儿没有掌握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如穿鞋,幼儿分不清左右,就谈不上穿对鞋了,缺少自理能力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我们教师针对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把自理能力的方法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的儿歌、故事、户外游戏活动中。举例子,把幼儿能看懂的,洗手流程图贴在墙上,让幼儿边看边洗,幼儿之间边说边做,轻松愉快的接受。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解决问题。

原因三:针对幼儿的差异,开展落差式的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幼儿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针对幼儿的差异,相对提高要求水平,或者降低要求水平,让幼儿循序渐进,从简到繁,从易到难,逐步提高要求,来积极培养幼儿的兴致,以免挫伤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强化,巩固,让幼儿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要求我们教师做好,家园共心,耐心细致,言传身教,以“滴水穿石”的信心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多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幼儿亲子专题)


前言:多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对于其脑力的发展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现在父母们常常怕孩子弄坏这个,动坏那个,因此常常限制孩子们的行为,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以下就让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下宝宝多动手都有那些的益处吧!

认真观察孩子们的举动,从中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加以培养,这是做父母的责任。

仔细观察每一个人,当你在很认真专注地玩三角积木时,如果再增加一些积木的数量,你竟然可以集中精力地将它堆积成一座大城堡,一艘船只,又或一架飞机。这种集中的注意力真是很厉害。

在双语环境下长大的妹妹,原本就非常喜欢在人前说话发言。听父亲说,她在三岁左右的时候,有一次在幼儿园,老师问:“有谁愿意代替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吗?”妹妹便自告奋勇说:“我来。”并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了一个“肥爷爷”的故事。亲子网

这件事情一经大家夸奖,她更加喜欢在众人面前发表一些讲话了。听说后来她还进了学校的广播部和演艺部。

另外,弟弟在三岁左右的时候,父亲为了让他听音乐,专门买来了随身听。可是弟弟并未对随身听里播放出的音乐感兴趣。听父亲说,“他常很快就把随身听给分解了。不得已又给他买了三次同样的东西,他也因对机械产生了兴趣从而使理科成了他的强项。”

每个人都有个性,擅长的领域也都不相同。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要开发潜能并继续培养,这是幼儿教育中很重要的部分。一定期间内,集中精力让他们做自己喜好的事情,其才能性情也会随之变化。如果孩子有机会去体验这段时期,哪怕短短两三个月,也会慢慢学习并成长起来。

培养孩子的各种素质和能力,虽然一言以概之是才能,其实它也包涵多层意思的。号称认知教育学第一人的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教授曾创建了人有七种智能的理论,并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他指出人类的七种智能类型包含:

(1)言语—语言职能;

(2)逻辑—数理职能;

(3)音乐—节奏职能;

(4)身体—运动职能;

(5)视觉—空间职能;

(6)交往—交流职能;

(7)自知—自省职能。

IQ(智商指数)测试很有名,但据加德纳教授的研究,IQ不止一种能力,应是多元化的。在月刊《培养理想》(七田·教育研究所刊)杂志上刊载的我们的父子对话中,也提到了父亲对于这七种职能理论的理解。亲子教育

父亲对于第七种“自知—自省职能”很感兴趣,我说道:“这是对自己很严厉的一种要求呀。”父亲却说:“这是能控制自己,做到不会失控发狂,且能为他人着想的一种能力。人也分好多种,每一种都能在各自的领域为世界作贡献。比起在所有方面都能达到平均优良程度,不如选择一种极少人能做到的事情。就像孩子如果非常专注于汽车、塑料模型,就放任他去从中学习就好。”

本网站小编总结:好奇之心是每个小朋友们都有的,他们很想要知道玩具小汽车是怎么跑起来的,玩具飞机利用什么原理飞起来的,因此当孩子们主动去探索的时候家长们要多支持孩子!

在幼儿期如何培养孩子的艺术能力?


在幼儿期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很重要,这时该如何培养孩子呢?送到早教机构并不是解决的办法,现在的早教机构大多数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没有多大的好处,所以这时应该以家庭教育为主,为了困惑的家长们,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在几种启蒙教育的方法。 培育宝宝艺术能力的措施

1、为宝宝准备充足的艺术材料为宝宝准备各种各样的颜料,让他自由地探索各种颜色带来的快乐,或许不久之后您就会发现,宝宝创作出了一幅“印象派”画作;为宝宝准备各种各样的小乐器,让他自由地弹奏、敲击或吹奏,或许不久之后,您会发现宝宝创作出了一首令人“情绪激昂”的“军队进行曲”。

2、与宝宝一起做音乐游戏在宝宝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游戏中,让他体验音乐的乐趣。音乐与游戏的结合可以让宝宝在游戏中自由地进行创作和表演,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抑扬顿挫。3、用身体动作来感受艺术3岁前宝宝的思维特点是动作性思维占主要地位,因此,在培育宝宝的艺术能力时,要注意让宝宝用具体的身体活动来体验和感受艺术。比如,宝宝喜欢“小燕子”的歌,您可以让宝宝挥动胳膊学燕子飞,感受小燕子是怎么飞的。4、重视艺术感知与体验艺术感知与体验是艺术创作与表现的前提,并为创作与表现提供素材。因此,不能只注重宝宝创作了什么,而应该注重宝宝创作以及创作之间的这个体验的过程。本网站小编总结: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不是让每个孩子都要成为艺术家,只是拥有这种艺术的感知和意识会使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上有创造力。创新能力也是这其中逐渐产生的,对于人类来说创造是一种智慧的升华,所以培养孩子的艺术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小班开始孩子的性教育(幼儿入学准备)


引言:对孩子的性教育直接关系着宝宝心理的健康成长,但是目前许多的家长与老师都不知道应该如何采取对孩子的性教育,以下就让我们来看一篇来自紫玫瑰的日志吧,了解下若是对孩子的性教育不到位容易会出些那些情况吧!

暑假里阅读了一本书——《和孩子一起跳舞》,我十分喜欢。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的好奇心,解决了我心中的许多困惑,更是教给我很多实用的方法,给我以后的教育指明了不少方向。其中,书中第四十五封信《儿童需要性教育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还记得上学期,我们班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上午,孩子们吃好点心后,小班长带着他们准备玩数学游戏。这时,只听男孩小B叫着:“老师,小A摸我的小JJ……”话音刚落,孩子们哗然一片,特别是几个“调皮”的孩子夸张的笑起来,惹的其他孩子也跟着大笑。针对这件事情,我把晨间谈话的内容随即进行了修改,帮助孩子了解并保护自己的性器官。我主要讲了两个方面:(1)男女生的身体结构是不相同的,男生和女生都有特别需要保护的地方,我们不能随便触碰别人的秘密部位,也不能让别人碰自己的秘密部位;(2)如果有人碰了你的秘密部位,或做了让你觉得不舒服的事情,要告诉老师或自己的家人,以询求帮助。本想着可以大面积的扼杀这种“不良行为”,谁知道这些话不说不要紧,说了反而惹来了“大麻烦”。孩子们的好奇心仿佛像一个大鞭炮,一点即炸。他们对他人的“秘密部位”开始相互比较、探究起来……上厕所的时候男生和男生相互对看、课间时女生掀起自己的上衣给同伴看、散步时讨论着让同伴把自己的“秘密部位”给他看一看、在活动中甚至有人借题发挥,总是离不开那些“秘密部位”……从此,我的耳边告状声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老师,谁谁谁在给别人看他的秘密部位、谁谁谁叫我把秘密部位给他看一看、谁谁谁看我的秘密部位……我的心里急坏了,这可如何是好呀,怎么我的几句话引得孩子们整天探究起别人的“秘密部位”了啊?虽然我心里清楚他们并不是像很多成人想象的那样“流氓行为”,可如何消除班里的这些现象却是让我煞费苦心。

起初,我批评那些故意给别人看或要求看别人隐私部位的孩子,想在全班起到威慑和警示的作用,可是这个方法只对一些胆子比较小的孩子起作用。“行为”比较严重的几个男孩子不仅没有改正,反而更加频繁的想着这些事。没办法,针对不同的孩子,我只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的进行个别交谈,了解心中的想法后进行教育;有的同伴间相互监督;有的孩子则请了家长共同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才慢慢的平息下来。可是事件平息了,我却一直纳闷这次事件为什么会在班上“风靡”了这么久……一直苦苦思索着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阅读此书后,我觉得本次事件主要有两个原因:(1)孩子们对性生理知识缺乏一个逐步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的几句话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2)因为我的说教,引得少部分孩子们为了吸引别人更多的注意而故意放纵了自己的不良行为。就像吴放老师所说的:和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一样、性知识、性意识和性观念也是一个渐进和渐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父母和老师们适时和适宜的引导和教诲伴随他们成长,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个使馆孩子们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问题上对他们讳莫如深呢?我想:在幼儿教育中,我们从小班开始是不是就应该告诉幼儿性的知识。这样早的性教育,是否合适,我想我们还需探讨。

本网站小编总结:对于孩子们的性教育,父母与老师在其中占有很大的份量,若是父母们不懂得这方面的知识,就请关注更多的此方面书集吧,希望家长与老师都不要错过了对孩子性教育的最佳时期吧!

培养宝宝自主能力的大招


前些日子兴起一个词汇叫做“啃老族”,而现在新兴的名词叫“奶嘴男”,之所有有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孩子的自主能力没有培养起来,习惯了依赖别人。那么如何才能让宝宝学会自立呢?

1、给他一个空间,让宝宝自己往前走

婴儿最初都是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应该理智地逐渐扩大孩子的活动空间,让他走出屋外,奔跑在庭院,甚至走得更远,才能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扩大孩子的活动空间,有各式各样的方法。比如给孩子一面墙,他可以悬挂自己的物品,也可以把它当画板……

2、给他一个时间,让宝宝自己去安排

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虽然和每一个人一样,孩子的一天也是24小时,但是他可以自己安排的时间有多少呢?如果时间的安排完全由成人包办,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生活能力就永远也培养不出来了。

给孩子时间,能引导孩子不断地思考自己,规划自己,从而发展了他安排生活——一种人的重要的生存能力。

3、给他一个条件,让宝宝自己去体验

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培养孩子,肯定要失败的,但是认为“树大自然直”,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去体验,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4、给他一个权利,让宝宝自己选择

孩子的自主性往往表现在他的选择上,但家长由于怕孩子自己选择错了,总是不敢真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而如果从来不给他选择的权利,孩子也就永远学不会选择,永远没有自主性。

5、给他一个问题,让宝宝自己找答案

每一个孩子都会无休止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爱不爱提问题,是关系孩子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则是关系孩子成才的更重要的因素。

6、给他一个困难,让宝宝自己去解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自有它的道理。生活在穷困潦倒家庭中的孩子,那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但是,现在生活提高了,难道孩子就只能当“纨绔子弟”?当代,在顺境条件下如何成功地教育孩子,的确是当前急需探讨、解决的难题。

有经验的家长多是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而且不限于生活方面的困难,让孩子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能力和优良的品质。

7、给他一个机遇,让宝宝自己去抓住

人的一生会遇到不少机遇,虽然“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但是如果自己不善于抓住机遇,纵使你满腹经纶,身怀百技,机遇也会和你擦肩而过。

现在,许多家庭对孩子“包办过多”,常常会剥夺了孩子自己的选择权力,也影响了他们学会在关键时候抓住机遇的能力。

8、给他一个交往,让宝宝自己学合作

和成年人一样,孩子在一起也难免有矛盾,而解决矛盾的过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家长应该是鼓励孩子去面对这些矛盾,而不是回避它。

如果打架了,由谁来裁决谁对谁不对呢?有一位家长的经验是:一定让孩子自己去评理,成人不要急于表态,要相信他们能逐渐争论清楚。

9、给他一个对手,让宝宝自己去竞争

为了让孩子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孩子从小既要学会合作,又要学会竞争。但是怎样让孩子学会竞争和合作呢?有效的办法,就是经常在他的身边树立一个友好的竞争对手。

当然,我们在中小学生中,更多地是要教育他们友好地竞争,要学会合作,学好本领,准备将来在全世界去和各国竞争。

10、给他一个题目,让宝宝自己去创造

创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层次的表现。孩子的创造性是不会自然而然产生的,同样需要成人的积极引导和巧妙激发。同时,缺少引导的地方,孩子的创造性有时反而会变成一种破坏性。

给孩子创造一个条件,有利于发展他的自主性,学习自主、自立地生活。在孩子做的过程中,家长还要不断和孩子进行良好的交流,鼓励孩子,评价他的成果,提出新的任务。

幼儿园的评级标准是按什么分类的呢?(幼儿入园指导)


前言:为孩子选择幼儿园家长们都要仔细筛选,目前谁都想要孩子进最优秀的幼儿园,但是什么样的幼儿园才算是最优秀的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一看幼儿园的评级标准吧,希望家长们都能够选出适合孩子的幼儿园!

上比下比等级分类大不同

爸妈困惑:园长说他们的幼儿园是一类园,这是不是最好的幼儿园?

专家揭密:

幼儿园的等级分为四种,排名第一的是示范园,其次是一类园,再者是二类园,最后是三类园。一般刚开办的幼儿园经审核后,就是三类幼儿园了。等级是由有关专家来评定,满分为100,一般达到85分,就评定为二类幼儿园,达到90分,才能评定为一类幼儿园。看来,这个标准还是挺严格的哟。入园指导

左看右看如何评定大家看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幼儿园的等级从基础性和发展性两个方面来评定。专家评定的标准和爸妈的可能不太一样,就请爸爸妈妈和我们的专家一起来看看评定的细节吧。

爸妈困惑:

现在许多民办的幼儿园硬件设施都很好,又大又漂亮,但是收费很高,和一些公办的一类园相比,究竟选条件还是选等级呢?

硬件设施不要最好,但要丰富多彩

很多家长第一次参观幼儿园,首先看的就是硬件设施,有没有宽大的活动场地,有没有明亮的教室,有没有温馨的餐厅、卧室,有没有多样的活动室……其实,硬件设施固然要看,但不是最主要的,只要老师能因地制宜,把有限的空间布置得丰富多彩,每个角落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幼儿园的快乐。而有些幼儿园虽然开设了许多活动室,设备齐全,但是却做不到充分利用。入园须知

本网站小编总结:幼儿园的生活对于小宝宝们的一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会为孩子选择一所好的幼儿园对于其一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愿以上的文章可以对家长们选择幼儿园有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