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发展是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实现的,受到一定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影响。这个大环境以多元化的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对幼儿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要求幼儿园教育相应也要以多元化的方式去促进幼儿的发展。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多元化的教育环境,我园每个月都安排一项主题不同的社会活动,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创设多元化的环境,使幼儿有机会在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文化环境中发展自己的潜能。

季节性的社会性活动

大自然作为幼儿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一,对幼儿热爱生活等亲社会意识和行为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从分析季节性社会教育活动的价值出发,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季节性社会活动。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孩子们也蠢蠢欲动,向往着像鸟儿一样奔向大自然的怀抱。于是,春游就成了我园每年春天的“保留节目”。孩子们走出幼儿园,浩浩荡荡地向广阔的大自然进发。大自然触动了孩子们兴奋的神经。行进队伍中,到处弥漫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他们摸摸小花,看看小草,听听流水的声音……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亲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更在与同伴和老师分享感受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同伴、老师交往,与同伴、老师建立了积极的情感联系。而这些都是他们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品质。

秋季的采摘活动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社会活动之一。摘苹果、挖红薯、拔花生……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加入到集体劳动中。通过采摘,体验到了收获果实的喜悦、自己动手采摘的成就感与自豪感,感受到集体劳动的快乐,同时也学习了如何在集体劳动中与人分工、合作等重要的社会性能力。WWW.Zj09.cOM

不同年龄段的社会性活动

除了季节性社会教育活动外,我园还特别注意开展适宜于不同年龄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各种活动。

托班和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园里组织孩子们去“太阳宫”、“翻斗乐”、“海洋馆”、“朝阳公园”和“科技馆”游玩。意在通过这些活动为幼儿提供探索周围世界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去感受和体验周围世界的丰富与集体生活的愉快。在游玩中遇到困难,通过各种方式克服,大胆去尝试,自然就学会了"交往",收获了"自信"。通过与同伴的交往,也有机会学习同伴交往和沟通的一些技巧,如:如何表达自己,理解他人。

中班幼儿的社会性比小班幼儿有很大的发展。他们对于外部世界的探究欲望和能力都更强,因此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其对周围社会的探究兴趣,以及初步的探究能力。为此,我们组织了去“动物园”、“北海公园”、“北京植物园”、“自然博物馆”、“安全教育基地”等的参观活动。引导幼儿观察社会环境、环境中的人和物,培养幼儿热爱社会和集体的情感,帮助幼儿开拓视野,积累生活经验,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

大班幼儿各领域的知识经验已比较丰富,对于外部世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与看法。因此,针对他们社会性发展组织的教育活动重点更多地在于引发其思考、培养其能力。为此,我们组织了参观天安门、长城、天文馆、海洋博物馆、军事博物馆、航空博物馆、科技馆等活动。

家园同步开展社会性活动

通过开展这些多元化的、丰富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我们深深认识到,幼儿社会性的培养不是幼儿园单向进行的,需要得到家长的统一教育和配合,才能做到最好。因此,作为专业的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园应当一方面帮助家长了解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指导家长带孩子走出家门,走向社区、走向社会、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为幼儿社会性发展提供丰富的机会和条件。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人才,我园会自始至终以高度的使命感和专业精神去引导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助其成为一个良好的社会成员。

精选阅读

幼儿期的社会性是如何发展的


幼儿期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幼儿已经认识到了男女性别及行为上的差异,4岁前男女儿童与同性及异性同伴都玩的十分融洽。4岁之后男女儿童游戏的内容开始分化,5岁后更加明显,儿童意识到适合自己性别角色的行为从而产生同一性。幼儿在与成人及同伴的交往中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对自我形成的某种看法,如自己是漂亮还是难看的,自己是聪明的还是笨拙的。这些自我意识通常都是家长及老师对儿童的评价。积极的评价往往会使儿童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信感,这对于儿童今后的学习会有所帮助;而否定的、消极的评价往往会使儿童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使得儿童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容易导致儿童的学习困难。尤其是长期的否定及消极的评价更是如此。此时幼儿形成了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这些常常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部分。虽然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也能对其不良的个性特征加以改造,但不会再有本质的变化。除非儿童遭遇生活中重要的变故或客观条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否则已经形成的行为模式很难再发生变化。所以,应重视幼儿期的心理教育,将其培养成具有良好个性及人格结构的人,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美国,教育流行“双性化”


美国,教育流行“双性化”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这个发现印证了今日美国的一个崭新的教育思路——双性化教育。“双性化教育”是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研究者认为,在教育幼儿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特点),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可能令男孩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气质,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令女孩过于柔弱、内敛而缺少勇气、自立精神,缺乏竞争心及刚强的心理素质,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劣于那些“双性化”的男女。女孩可能因此缺乏独立性和上进心,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最终难以成材;男孩可能变得刚愎自用、难解人意、冷酷冷漠,或干脆成了工作狂,不仅在事业上难有竞争优势,在社交圈中也不受欢迎。

如何开展“双性化教育”,美国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1、鼓励宝宝向异性学习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如:男孩多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

2、增加男女宝宝接触的机会

宝宝向异性学习应通过自然而然的接触,故应为他们提供共同交流、一起玩耍的机会。

3、不宜将性别特征区分过清

不少性格或行为特征(如热情活泼、独立自主、坚忍不拔、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无私善良等),应是男女两性都须具备的,不宜被视为某种性别专有,家长在培养宝宝时不宜区分过清,而应兼收并蓄——这正是“双性化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4、顺其自然

在鼓励宝宝向异性学习时,必须顺其自然,切忌威逼强迫,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

5、避免走极端

鼓励宝宝向异性学习也要有“分寸”。要是男孩学过了头,就会显得“娘娘腔”;女孩学过了头,就会成为“假小子”——这自然就不是“双性化教育”的的初衷了。

"双性化教育" 让孩子更优秀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这个发现印证了今日美国的一个崭新的教育思路——双性化教育。“双性化教育”是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研究者认为,在教育幼儿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特点),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可能令男孩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气质,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令女孩过于柔弱、内敛而缺少勇气、自立精神,缺乏竞争心及刚强的心理素质,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劣于那些“双性化”的男女。女孩可能因此缺乏独立性和上进心,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最终难以成材;男孩可能变得刚愎自用、难解人意、冷酷冷漠,或干脆成了工作狂,不仅在事业上难有竞争优势,在社交圈中也不受欢迎。

如何开展“双性化教育”,美国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如:男孩多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

二、增加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

孩子向异性学习应通过自然而然的接触,故应为他们提供共同交流、一起玩耍的机会。

三、不宜将性别特征区分过清

不少性格或行为特征(如热情活泼、独立自主、坚忍不拔、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无私善良等),应是男女两性都须具备的,不宜被视为某种性别专有,家长在培养孩子时不宜区分过清,而应兼收并蓄——这正是“双性化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顺其自然

在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时,必须顺其自然,切忌威逼强迫,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

五、避免走极端

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也要有“分寸”。要是男孩学过了头,就会显得“娘娘腔”;女孩学过了头,就会成为“假小子”——这自然就不是“双性化教育”的的初衷了。

来看看美国的“双性化”早教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这个发现印证了今日美国的一个崭新的教育思路——双性化教育。“双性化教育”是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研究者认为,在教育幼儿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特点),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可能令男孩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气质,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令女孩过于柔弱、内敛而缺少勇气、自立精神,缺乏竞争心及刚强的心理素质,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劣于那些“双性化”的男女。女孩可能因此缺乏独立性和上进心,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最终难以成材;男孩可能变得刚愎自用、难解人意、冷酷冷漠,或干脆成了工作狂,不仅在事业上难有竞争优势,在社交圈中也不受欢迎。

如何开展“双性化教育”,美国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如:男孩多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

二、增加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

孩子向异性学习应通过自然而然的接触,故应为他们提供共同交流、一起玩耍的机会。

三、不宜将性别特征区分过清

不少性格或行为特征(如热情活泼、独立自主、坚忍不拔、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无私善良等),应是男女两性都须具备的,不宜被视为某种性别专有,家长在培养孩子时不宜区分过清,而应兼收并蓄——这正是“双性化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顺其自然

在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时,必须顺其自然,切忌威逼强迫,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

五、避免走极端

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也要有“分寸”。要是男孩学过了头,就会显得“娘娘腔”;女孩学过了头,就会成为“假小子”——这自然就不是“双性化教育”的的初衷了。

性答案要恰到好处


三四岁左右的孩子,开始会对自己的出处产生好奇,甚至经常追问:“我从哪里来的?”碰到类似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回答呢?我想大概不至于是“长大你就明白了”或“巫婆生的啦”,抑或“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吧”。如果你的答案真是如此,那可得改正了,因为此刻的他已需要你给他真实的答案,纵然他听不懂,也必须如实回答。

在此我想举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位母亲曾在儿子问她:“我从哪里来?”的时候,急切地把自己早已准备好的一套知识告诉儿子。结果儿子竟马上接口说:“隔壁小化说他是从宜半来的,我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故事也提醒父母在回答诸如“我从哪里来?”的疑惑时,一定要先明白孩子想知道的重点是什么,再一点一滴地随年龄而增添,避免操之过急,一口气说出一大堆孩子无法消化的理论。

在答复的技巧上,可以利用孩子易懂的字眼来形容,譬如:“妈妈身体内有一个通道,叫产道,每一个小宝宝都是通过他妈妈的产道出生的。那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周围充满着液体,保护小宝宝。”

在回答爸爸妈妈结合、为什么会生下小宝宝的问题时,可以从“植物传粉”讲起。

孩子到了小学五六年级,说故事的方式已无法满足他。“据实以告”是这个年纪最好的性教育方式。

通常,女孩在十二岁到十四岁,男孩在十三岁到十五岁,就会出现生理上的变化。父母应该让女孩了解关于月经来潮的过程及其处理方法,让男孩知道勃起射精的真实原理,避免孩子事到临头措手不及或恐惧张皇。

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选择


一、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选择的范围

在人类知识范畴中,由于知识组织和分类的需要及知识自身的特性,形成了一定的学科或领域。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这些学科或领域知识,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全都具有某种意义与价值,因此,或多或少地具有掌握的价值。但其范围极大,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学校教育的时限都决定了这些知识不可能都进入课程之中。因此,教给儿童的知识必须是在广泛的知识中加以选择的。同一学科或领域的课程可在不同的年龄段教育中开设,但不同的年龄段课程的内容是有差别的。幼儿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不同于小学及其它年龄段课程内容的选择。这种不同主要在于幼儿园课程内容应是具有启蒙性的、最基础的、最具体的及可直观化的。

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知识:

1.社会学的知识:如社会机构、社会角色、人际关系,社区、社会变迁,民族、社会制度等。

2.伦理学的知识:如基本的伦理关系,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等。

3.地理学的知识:如行政区划、国家、世界等。

4.经济学的知识:如商品、货币,价格、买卖,劳动与利益等。

5.文化学的知识:如风俗习惯、民间文化、艺术样式等。

6.心理学的知识:如对自我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各种态度及情感、人的行为等。

7.历史学的知识:如人类生活的演进,民族、国家的发展,社区的发展等。

除了以上几个学科的知识外,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还涉及不少其它学科的知识,在此不一一罗列。这些学科的知识是以一种变化了的方式进入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中的。所谓变化了的方式,是指这些学科中最粗浅、最基本的知识是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选择的重点,并且这些知识是以一种综合的、与现实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方式出现在社会领域课程之中的,它们的学术性、学科性及理论性已基本隐去,形成一种科学性和启蒙性相结合的体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范围除了相关的学科外,还有广泛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以一定的方式与幼儿发生相互作用,它们对幼儿情感——社会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社会生活当然地成了社会教育内容的重要源泉。

二、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

如何选择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哪些问题?这就涉及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选择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除了前述知识体系(文化)上的考虑外,主要依据有:

1.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目标

任何课程,都有一定的目的,不管它是整体的课程,还是领域的或学科的课程。课程目标是课程系统运行、课程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目标必然地成为一切课程活动的指针,选择课程内容,作为课程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必然地受到课程目标的指导和制约。

由此可见,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以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为依据。社会教育目标规定了社会教育活动所应达成的具体结果,而所选择的教育内容应该是为实现这一结果服务的。因此,幼儿社会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选择的首要依据。在选择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应努力避免对教育目标的遗漏、偏倾及无效重复,而应力争使所选的课程内容能最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

2.社会

社会作为选择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依据有两方面含义:

一方面,社会现实是选择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基础依据。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生活现实,幼儿是通过现实生活及其表象来增进社会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完善社会行为的。社会生活现实与幼儿的情感——社会性发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数事实表明,与实现生活越紧密的内容,越容易被幼儿掌握。幼儿对社会机构、社会成员、社会现象和社会文化的感知、理解,无不通过具体的社会生活。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是一门关于人和社会、文化的课程,离开了社会现实,这一课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第二,对幼儿来说,社会生活现实是使社会教育课程中的学科知识具有可接受性的重要条件。因而,社会生活现实进而又成为学科知识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即一切尽可能贴近幼儿社会现实的学科知识有更多进入社会教育课程的可能。社会生活现实作为一种不断延伸、不断扩展的载体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体进入课程之中。

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是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从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社会理想到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从社区中各种物化的社会产品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都在产生或大或小的变化。社会领域课程的设计,尤其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充分了解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使课程内容真正成为反映时代、反映社会的内容,使课程内容起到引导儿童主动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的作用。如当前社会发展中,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社会一系列的变化,如何对待利益,如何对待友情,如何面对危机,如何竞争与合作,如何确立人生理想等方面的问题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幼儿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并将继续产生这种影响。在当代,世界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变化的一极是冷战消除,各国间合作增加,由科学技术支持的世界文明正在迈向新的更光明的前景;变化的另一极是世界各国贫富越来越悬殊,发展不均衡,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负面效应,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凡此种种,社会、世界的变化应该作为选择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把人类对社会和世界发展的美好愿望以及人类对自己缺乏理性的行为的反省,以一定的形式反映在课程之中,通过教育,使人类的下一代更珍惜社会、自然,热爱这个世界,并为这个世界——“地球村”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3.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幼儿发展为依据,这主要是因为:

首先,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的能力,制约着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幼儿阶段,幼儿所拥有的生活经验还相当有限,主要涉及家庭、幼儿园及常见社会机构的生活经验,而幼儿的学习能力正在发展过程之中,幼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抽象思维水平还没有得到发展。因此,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内容应建立在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适当扩展,并以各种可感知的方式呈现,以扩展幼儿的经验。

其次,幼儿的经验和发展,不是笼统的,而是具体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在选择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到这种结构,考虑到幼儿教育和发展的不同侧面。幼儿有多种多样的经验,也有多方面的发展,在情感——社会性领域的发展中,至少涉及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不同的课程内容对这三个方面的发展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只有具有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协同发展的内容才是最有价值的。但是,不可否认,不同的课程内容对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并不是等同的,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一定要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幼儿发展的不同侧面,使课程内容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以上是社会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除此以外,还有许多方面,在选择社会课程内容时应加以充分注意。在此不一一叙述。总之,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一项很重要又很复杂的工作,应充分加以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0年召开的欧洲地区各成员国教育部长第三次大会专门讨论了课程内容的问题,会议指出,“课程内容的确定问题大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复杂和迫切,现代世界和其中发生的各种迅速变化向教育体系提出日益增多的要求”,“如怎样为每个科目选定最基本的、首要的内容和较次要的内容,以便赋予课程一种最低限度的‘生命的希望’,并避免过于频繁而仓促的修改?”“怎样组织课程和教材的改革和修正而不致损害教育过程的必要的延续性?怎样在大众带来的信息增殖及其影响的情况下涉及课程内容?”①这里就涉及了一些我们在选择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西方学者费尼克斯针对知识爆炸等现实,提出了选择课程内容的几个建议性标准②:

1.教学内容必须来自有组织的学科

2.必须选择能够说明学科有代表性观念的内容

3.必须选择能够说明学科探究方法的内容

4.必须选择能够唤起学生想象的教学内容

以上建议很显然对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是第3、4条。当然,通过前面的叙述,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对第1、2条建议的使用必须谨慎,因为,作为针对中、小学课程内容选择的建议往往不能完全适用于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在充分考虑幼儿园教育及幼儿发展特点的前提下,我们愿意补充两条建议:

第一,生活经验是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和依据。

第二,儿童能与之“对话”的学科知识才有引入课程内容之中的价值。

这两条建议的用意是明显的,核心之点是从幼儿出发,从幼儿的生活出发。

①S·拉塞克、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

②托斯顿·胡森、维纳尔·波斯特尔威特主编,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

幼儿园“小学化”显著


随着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先进而科学的教育理念不断被大众了解和接受,人们对教育关注程度大幅度提升。特别是现代社会竞争加剧和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加重视早期儿童教育。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在孩子0-6岁时,就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为孩子制定出了早期教育计划。一些家长甚至认为:对孩子实施教育越早越好,只有进行早期教育,才能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获得更大的成功。

华盛顿独立智库“教育界”的高级研究员萨拉·米德认为,早期教育并不像组装电脑一样,配置越高,性能就越好,通过高配置就一定有高性能。“尽管婴幼儿脑部的神经连接在早期发展迅速,但让他们从小聆听贝多芬或玩益智积木并不能使他们更聪明或将来更成功”。

目前,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尚不能很好地衔接,是我国教育领域里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在幼小衔接方面存在着“小学化”和“学科化”的倾向。

据调查,65%的宝贝班、小班家长不赞成幼儿教育小学化,最希望的是,孩子在幼儿园能够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独立生活的能力,掌握一定劳动技能,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51%的中班、大班、学前班家长,赞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希望幼儿园提早介入小学教育,让孩子掌握全面的知识,理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与家长观点截然相反的是,64%的幼儿教师不赞成幼儿教育“小学化”,认为超前教育不利于孩子成长,同时认为提前加压会抹杀孩子的创造力。

但事实上,一些幼儿园及社会上的早教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让孩子认字写字、背诗歌、学习加减法等,使教育目的明显地偏向“小学化”。特别是学前班,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基本上是根据知识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以“读、写、算”为主,采取以讲授系统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念、幼儿读;教师做、幼儿看。讲授课程内容多是一年级课程,以学拼音、写字、做数学题为主;美术、音乐等课则多是画画、唱歌等关于技能方面的内容,而培养审美、陶冶情操的内容却很少涉及。

有的家长认为,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起点比别人高,在竞争中会占有优势。但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实验结果表明,超前教育的儿童在进入小学四年级时,就逐渐丧失了优势。

归根结底,学前教育“小学化”、“学科化”的问题根源还是在于应试教育体制。在入学考试中,部分知名小学对考生进行所谓的摸底测验,内容包括识字、计算等方面,并以此作为接收新生入学或给新生编班的依据。而学前班及部分早教机构的“读、写、算”的课程设置解决了部分家长的“起跑焦虑”,迎合了部分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从众心理。

我认为,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学科化”教育,违背了由幼儿生理发展特征所决定的学习心理特征,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从短期效果看,孩子学业的进步的确让家长感到欣慰,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违背了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不仅起不到启发智力的作用,容易造成幼儿知识结构、智力结构的单一化,而且过早地使幼儿产生学习恐惧和厌恶心理,对今后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偏离了这一方向,学前教育目标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进行超前教育并不一定意味着领跑,早熟的果实也不意味着丰硕。因此,家长要转变观念,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切勿拔苗助长;社会媒体要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杜绝大肆宣传“神童”背后的“成功教育”。同时,也要成为教育、妇联等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真正为孩子铺就一条快乐成长之路。

(作者葛剑雄系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