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志身体结实强壮,但凡和“动”有关的游戏他都喜欢。这原本是好事,可一上小学,好动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老师反映:上课时小志不能静下心来坚持听讲,写作业时注意力很容易转移;下课后经常为了争抢运动器械和同学发生矛盾;和同学稍有争执就喜欢去推打同学。

孩子的性格养成受他周围人、事、物的影响,也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而幼儿时期参与较多的游戏也是影响其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孩子的健康,在帮助孩子选择游戏时,家长一方面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要考虑游戏的搭配是否合理,建议从下面的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动、静结合

选择的游戏要有动有静。“动”的游戏如:跳绳、拍球、骑自行车等,可有助于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形成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毅力,性格变得勇敢、活泼。“静”的游戏如下棋、折纸、捏橡皮泥等,有益于帮助孩子专注精力,雕刻孩子性格细腻的一面。

难、易搭配

一些家长怕让孩子进行带有挑战性的游戏,或者怕孩子因为不能完成一些有难度的游戏而受挫。实际上,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应有选择地为孩子提高游戏的门槛,让他参加一些在智力或体力方面有些难度的游戏,并适时进行指导、帮助。孩子会从中慢慢体会到“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明白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注重个人体验和团队合作

许多游戏既可以单人玩,也可以多人玩,两种方式各有好处。孩子一个人进行游戏,有益于独立意识的养成,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体会到独处的乐趣。而作为社会的人,从小多参与团队游戏,可以使孩子更早融入团队生活,学习与人相处、与人合作。

智力和体力、趣味相协调

把益智类、锻炼类、趣味类的游戏相配合,可以使孩子的智力、身体和兴趣并进,所以不能厚此薄彼。如果孩子对某一类游戏不感兴趣,家长可尝试把几类游戏进行搭配。如:桐桐不爱认字,妈妈就把生字卡片贴在他最喜欢的小火车上,认对一张卡片,火车就前进一站。

注意游戏的持续性

一般来说,幼儿游戏的时间不长,但为了孩子的发展,培养他管理时间的能力,学会花较长时间去关注一个事物,解决一个问题,可以选择一些耗时较长的游戏。如拼图、组装玩具等,鼓励孩子用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战胜困难,体会成功的不易,享受成功的喜悦。

亲子网zj09.com延伸阅读

【亲子环保小游戏】家庭亲子小游戏


亲子环保小游戏:沉睡的守门人

游戏目的:培养宝贝对小动物的爱心,并养成轻举轻放、减少噪声的良好习惯。

游戏过程:

妈妈蒙上眼睛,坐在房间门口,作为“守门人”,房间里放着各种捕猎来的“野生动物”(玩具)。

要求宝贝设法悄悄地越过“守门人”,到房间里去解救这些无辜的“野生动物”。如果弄出声响,给“守门人”逮着就算输了。

为了给宝贝以成就感,游戏开始时,“守门人”可以装着没听见动静的样子,待宝贝“抢救”出几种动物以后,再稍稍显示出已经听到一点动静的样子,以此来培养宝贝轻举轻放的好习惯。

2亲子环保小游戏:抬轿子

目标:

1、幼儿学会为爸爸妈妈加油、鼓励。

2、培养幼儿与家长间的配合。

玩法:

1、父母双手交叉搭成轿子,宝宝坐在父母搭成的轿子上。

2、7组进行比赛,先到终点的为胜。

3亲子环保小游戏:马兰花

目标:

1、培养幼儿对于数字的概念。

2、根据给出的数字,幼儿做出正确的反应。

玩法:大人小孩围成一个大圈,老师念儿歌“马兰花、马兰花,开了几朵花,开了3朵花”幼儿和大人就要三个人抱在一起,根据不同的数字,寻找同伴一起游戏。

4亲子环保小游戏:顶气球

目标:

1、鼓励孩子善于动脑筋去克服困难。

2、幼儿懂得与其他小朋友的良性竞争。

玩法:

1、家长将一个气球吹大,并用扎紧。

2、孩子用头顶住气球,看谁保持的时间最长。

5亲子环保小游戏:我来捡垃圾。

游戏准备:垃圾篓若干、纸团若干、长绳一根。

游戏过程:

1、将准备好的长绳系一个圈;

2、将家长分成几个组进行;

3、每个家长分得一个垃圾篓,每个孩子分得若干纸团;

4、家长拿着垃圾篓站到圆圈中,将绳子放在自己的腰部,几个家长将绳子用腰部拽住;

5、游戏开始,宝宝在绳子外的一定距离扔纸团,妈妈在圈内用垃圾篓接孩子扔的纸团;

6、哪个家长接住的多,哪个组就获胜。

开发孩子右脑的小游戏


游戏一:我和皮球做朋友

玩法1:妈妈双脚分开当球门,爸爸、宝宝轮流左脚来射门,比一比谁的命中率高。

2:爸爸、妈妈和宝宝轮流左右手拍球。可以提出不同的指令,如:“把球拍得最高”或“把球拍得最低”。

3:将球用绳子固定在比宝宝高出10~20厘米处,请宝宝双脚向上跳,用头顶球,顶到的计数,积累到一定的数字奖励一张贴纸。

4:宝宝按照指令左右脚配合拨动地上的球,或往前或往左、右走,最后把球送回指定的“家”。

5:地上摆好4~8个绒毛玩具,爸爸、妈妈和宝宝比赛,左手对准目标滚动小球,玩具倒下的最多为胜。

提示:这种球类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玩,在四肢运动与脑神经系统反复作用过程中,促进大脑皮层和神经细胞的发展。

游戏二:会滚动的箱子

玩法:把家里买回来的电视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纸皮包装箱留下,让宝宝钻进去缩紧身体,然后滚动纸皮箱子,宝宝会乐不可支。为了避免伤着宝宝,爸爸妈妈最好在每次滚动箱子之前大声问他:“准备好了吗?”确定他做好了准备才开始,滚动的幅度也可以根据宝宝的适应情况而调整。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玩,可以锻炼宝宝的身体平衡感,也能发展宝宝的右脑功能。

游戏三: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玩法:给宝宝看一张图片,上面有动物、食物、用品等。让宝贝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用品。然后再换另一张,上面比第一张有增有减,让宝贝说说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提示:左脑的记忆为“背记能力”,遗忘率很大,而右脑的记忆是以形象记忆为主,它包含有形状认识力和类型识别力。3岁以上的宝宝已经有了形象记忆和类型识别的基础,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进行记忆训练游戏。

游戏四:大家一起唱

玩法:把生活中的事件编成歌曲,和宝宝边唱边玩。比如,刷牙、洗脸、吃饭,我们可以把这些活动和我们熟悉的旋律如《生日歌》编在一起来唱:我们-快来-刷-牙,我们-快来-刷-牙,我们-快来-刷-----牙,天天-都要-刷------牙。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玩,能发展宝宝的节奏感和创造能力。

游戏五:猜一猜,找一找

玩法:爸爸妈妈准备几幅虚线图,让宝宝猜一猜是什么,然后再做连线练习,看看猜得对不对;也可以让宝贝找一找隐藏起来的图形,如:蝴蝶隐藏在蝴蝶花中,让他找找,画面上有几只小蝴蝶,几朵蝴蝶花;或把一张复杂的图片给宝贝看,里面有人物、动物和色彩的变化,先让他看整体,再把局部给他看,让他说说这是整体的哪一部分。

提示:这种借助图式思考的游戏适合4岁以上的宝宝玩。在大脑的认识功能中,先着眼局部后顾及整体是左脑功能,而先认识整体再类推局部是右脑功能。图式思考游戏可使左右脑功能更加协调地沟通。

游戏刺激游戏是自由、轻松、愉快的活动,宝宝特别喜欢。只有在游戏中宝宝才能主动地、自觉地接受教育,所以爸爸妈妈在现实生活中尽可能采用各类游戏的形式对宝宝进行开发右脑的训练。

家长教育孩子的小游戏


宝宝在游戏中发展了心智、提高了能力、增长了知识,家庭早期教育就是游戏教育。有快乐的游戏相伴而又教育无痕的童年才是有情趣的、美好的童年。

细心捕捉兴趣的亮点

一次,我抱着宝宝到校内小电影院看电影,他一会儿就没兴趣了,身子倾向放映室的方向,伸着胳膊示意我——去那儿。

当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来到放映室时,他眼睛一亮,咧着嘴笑。好奇的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转动的片子和传动带,足足看了四十多分钟才肯离开。

后来,我发现宝宝一看到转动的东西就很兴奋,于是有意识地收集一些转动的、圆的东西让他看,如电风扇、圆形的钟、车轮,使宝宝对“圆”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慢慢地,延伸到接触各种几何图形。我买来各种图形的图片,用硬纸片剪成各种形状,写上阿拉伯数字;陪他一起玩积木,培养他的空间感。这些又使得宝宝对几何图形及数字发生了兴趣。

就这样,宝宝对数学的兴趣在我不断有意识地捕捉中巩固下来了。上小学后,他学数学很轻松,几乎每个学期都会拿到数学竞赛奖状。

小贴士

宝宝生来就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他的活动中蕴藏着许多兴趣的亮点,如果你多留心,做个观察家,于平凡细微处洞察到宝宝的探究倾向,抓住这个兴趣点,有意识地朝这个方向努力,就有可能培养出宝宝在某方面的兴趣。

引导宝宝观察和思考

有一次,屋外哗啦啦下着雨,儿子打着雨伞站在雨中,将伞飞快地旋转着,甩得雨花四处乱溅。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躲到伞下,和他一起玩起来。

“航航,你为什么要转伞呀?”

“好玩。”儿子开心地回答。

“怎么个好玩法?”

“好多雨点被我甩出去了,你看。”

“噢,它是怎么甩出去的。”

儿子大概不明白我的意思,回答不上来。我启发他:“它朝什么方向跑出去的?”这下,儿子认真地边转伞边琢磨起来了。过了一会儿,他指了指伞骨尖端:“是从这儿斜着飞出去的。”“你把伞停下来,看它又是怎么跑的?”“当然是直的往下掉。”“这说明了什么?”儿子想了想,终于说:“转和不转,方向不一样。”

看着儿子兴趣正浓,我又和他一起聆听雨声,学习说象声词,我说一句“叭嗒叭嗒”,他说一句“滴嗒滴嗒”。接着又和他一起打着伞步行,观察雨点跌落到池塘里、石板上的情景,静听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

小贴士

宝宝的玩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时你看不到看似随意的玩耍中所蕴藏着的教育内容。如果能有意引导,让他专注地观察,学会深入思考,将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

一天,我把字卡拿出来,准备让儿子巩固原来学过的字,但他只认了两个就不配合了。

那就来个天女散花吧。我把字卡随手朝空中一扔,和儿子一起抢拾起来。

我抢到了“面包”、“西瓜”,他抢到了“沙发”、“月亮”、“兔子”。然后我们互相组成句子。我给出“西瓜”,他亮出“沙发”,我说不对,问他谁要“西瓜”,他才出示“兔子”。

第二天,我和他用字卡玩起了“开商店”。他的商店“货”很多,我要买什么,他得用心去找出来。在这样的游戏中,儿子不知不觉地记住了很多生字。

此后玩过字卡躲猫猫,一人藏字卡一人找;给字找朋友,即组词认字,如我手中出示“上”,他得找出“课”、“班”、“学”等;从报纸和故事书中找“老朋友”,巩固学过的字。

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儿子对汉字有了敏感,只要有汉字的地方,他就会主动问我字的意思。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我开始引领儿子看书,培养他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对书的兴趣。

小贴士

宝宝的注意力保持时间很短,对于要专注的某项事物,时间一长便容易失去兴趣。如果此时你能随机应变,让游戏以另一种方式出现,他的兴趣火花又会被重新点燃。

及时转移教育战术

一天,我正摊开画报教儿子认字。当指到“汤匙”两字时,他一边用手表示“舀”的动作一边说:“舀,舀,舀饭。”并把书一把扫到地上,显然,没兴趣了,他的思维活动已转移到另一方向——头脑中出现了“舀饭”的表象。于是我放弃教认字:“汤匙是用来舀饭的,是吗?”他点点头。“汤匙还能用来舀什么?”他看到桌上的花生和糖,脱口而出:“舀花生,舀糖。”“真聪明,汤匙是用来舀东西的,还能用来做什么呢?”为了直观,我特意从厨房拿来了汤匙。他看到电视机旁的小药瓶,说:“用来盖那个小药瓶。”“对,还有呢?”我不断发问,他不断思考,“用来摆家家!”“用来敲!好听!”“用来转圆圈玩!”他用手推了一下汤匙柄,汤匙转了起来。过了一会又说:“还可以刮东西!”他拿起汤匙用力在我身上刮!

小贴士

与宝宝玩游戏时,如果发现他没有朝你预设的方向走,不要灰心,不妨换个思维角度,做一点让步,改变方向,顺着他的意愿和思路走下去,不就开辟了新领域吗——比如上面的发散思维训练。

带孩子出游必备小游戏


不管去哪里,常免不了要坐比较长时间的汽车、火车或者飞机。这段枯燥的时间怎么让宝宝不吵不闹愉快度过呢,对妈妈来说实在是一个挑战。心妈今天就来介绍一些适合在旅途中和宝宝玩的小游戏,可以让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顺利度过这段旅程。游戏1、看看窗外有什么?路旁的树上层层叠叠的绿叶丛中可以隐隐约约看到一个个藏着的鸟窝。和宝宝一起找鸟窝,数数,看谁先找到10个就赢了,输的那个要唱首歌。妈妈可以适当地让着宝宝一些,让宝宝先赢一次。或者妈妈输了故意不会唱,请宝宝来教妈妈。也可以根据窗外的景色数其他的东西,比如房屋、烟囱、某种特定的车等等。游戏2、手指游戏——大门开开。双手掌心相对并在一起,然后由大拇指开始依次分开两手手指,直到最后5对手指都分开。让宝宝学着妈妈的样子,边说边做:大门开,开不开;(大拇指分开)二门开,开不开;(食指分开)三门开,开不开;(中指分开)四门开,开不开;(无名指分开)五门开,打开了!(小拇指分开,两只手完全分开)游戏3、手指游戏——手指兄弟。这个游戏像挠痒痒似的,通常宝宝都会笑得乐不可支。一个手指点点点(伸出一个手指点宝宝)两个手指敲敲(伸出两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敲)三个手指捏捏捏(伸出三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捏)四个手指挠挠挠(伸出四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挠)五个手指拍拍拍(两个手对拍)五个兄弟爬上山(在宝宝身上从下往上做爬山状)叽里咕噜滚下来(在宝宝身上从上往下挠)游戏4、手指游戏——小人小人走走走。妈妈的食指和中指指尖向下,交替向前,像一个小人在走路。可以在自己腿上走,也可以走到宝宝腿上、胳膊上、身上……还可以让宝宝用自己的小手指设置路障,妈妈要配合着,有时可以跨过去,有时就摔倒了……大一些的宝宝也可以用自己的手指扮一个小人,两个小人可以一起走,互相追……也可以编个故事……游戏5、数手指。妈妈伸出不同的手指藏在背后,让宝宝猜妈妈伸出的是哪几个手指,然后妈妈从背后把手伸出来让宝宝看猜对了没有;或者让宝宝猜妈妈伸了几根手指,然后妈妈从背后把手伸出来让宝宝数数看猜对了没有。如果宝宝也会,也可以宝宝出手指,让妈妈来猜。游戏6、藏在哪儿了?妈妈把一个小物品(比如一颗糖果)握在手里,放在背后交换若干次,然后拿到宝宝面前,让宝宝猜东西藏在哪只手里。宝宝指哪只手,妈妈就把那只手张开,直到找到。也可以让宝宝藏,妈妈猜。如果宝宝年龄小,也可以当着宝宝的面把东西换手,再让他猜。

游戏7、石头、剪子、布。这个传统游戏就不用教了,四五岁的宝宝就能学着玩了。宝宝可能出得慢,记着让着他点。也可以给游戏设置一点小小的奖励。游戏8、折纸。这是一项非常传统而有趣的小游戏,你需要的所有道具仅仅是一包折纸,以及一点想象力、一点耐心和一点小技巧,就能创造出各种可爱多变的卡通形象。爸爸妈妈既可以陪着宝宝玩,也能让宝宝跟着学,随时随地都能折,最适合在漫长的旅途中打发时间了。游戏9、小画家。

这个游戏最适合喜欢涂涂抹抹的小画家型宝宝。旅途中不方便带很多纸和笔,容易散落或者弄脏环境,所以给宝宝准备一块磁性画板最适合不过了。宝宝可以画旅途中看到的事物,可以画妈妈讲的故事,随心所欲挥洒创作力。……

其实旅途中可以玩的小游戏很多很多,光适合小宝宝的手指游戏就数不胜数,若是大点的宝宝,还可以带上跳棋、翻绳等等,就看妈妈是否有心,平时多多储备,免得需要用时方恨少啊。对于孩子来说,最有趣的消磨时间的办法当然要数好玩的游戏,它既轻松自在,又可以让枯燥的旅程变成一段全家一起享受欢乐的亲子时光。当然,除了储备小游戏,妈妈们也少不了给宝宝适量带点小玩具、小零食等——只要有巧思,这些东西同时也能成为游戏的小道具哦!准备好了,向着远方,快乐出发!

亲子游戏:军事小游戏


军人是很多小朋友崇拜的对象,军事游戏更是他们的最爱。可别小看了军事游戏哦,它们需要手脑的协调与配合,特别能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最重要的一点,这些游戏会让你的孩子变得更加勇敢、机敏。快来吧!和孩子们一起玩,说不定还能找回自己童年的感觉呢!

经典游戏1:“武器”亮相

武器是战场上杀敌的工具,不同的武器有不同的结构、性能和发射方式。如:手枪比较小巧,一般采用一手握枪一手支撑,或单手发射的方式;手榴弹的杀伤面积大,通常采用单手投掷的方式。

游戏目的:了解不同武器的使用方式,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

适合对象:3~7岁的孩子和爸爸妈妈。

玩法:

1.可选择任何场地,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或立)。

2.由家长负责下达转换武器、瞄准射击的口令,孩子用手模拟相应的动作。当家长喊“手枪射击”时,孩子立即伸出右手(或左手),竖起大拇指和食指,其余三个手指握紧,表示为手枪射击;当家长喊“冲锋枪”时,孩子立刻变为两手握拳,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呈冲锋枪射击姿势;当家长喊“手榴弹”时,孩子立刻变换为右手(或左手)握拳,高高举起,甩臂投掷的姿势。

3.采取由慢到快的方法,不断变换三种武器的顺序,以免形成定性的模式,被孩子摸到规律,增加游戏的随机性。当孩子出错的频率越来越低,游戏目的也就达到了。

小知识:指挥员

打仗时,指挥部队作战的人员就是指挥员。指挥员一般由军官担任,指挥部队的规模越大,指挥员的级别越高。一场战争的胜负跟指挥员有着密切的关系,出色的指挥员总是能够以少胜多,以劣胜优。

经典游戏2:炸“碉堡”

1948年5月25日,年仅19岁的解放军战士董存瑞不顾自己安危,炸毁敌人的碉堡,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现在的小孩子不一定知道这个英雄故事,爸爸妈妈可以通过游戏讲给孩子听。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的角色扮演能力,掌握相关的战时自救与防护措施。

适合对象:5~7岁的孩子和爸爸妈妈。

玩法:

1.选择一块空地(草坪最佳),在地上划出一条出发线;在距离出发线20米远处放置一个纸箱(或画出图形),假定为敌人的“碉堡”;在出发线和“碉堡”之间可以放置一些纸箱之类的物体作为掩蔽物(或障碍物)。

2.鼓励孩子担当炸碉堡的任务,手拿“炸药包”(可以是孩子的小靠垫),做好出发的准备;爸爸呢,当然就是指挥官啦;一旁的妈妈可以配合“战场”的需要,调放适当的音效。

3.孩子出发,奔向“碉堡”。爸爸喊“敌人飞机轰炸,卧倒”,孩子迅速卧倒在地上;飞机轰炸过后,孩子继续前进;当爸爸喊“敌人机枪扫射”时,孩子迅速靠近附近的“掩蔽物”(纸箱)隐蔽;敌人机枪扫射完毕,孩子继续前进。

4.最后,孩子到达“碉堡”旁,将“炸药包”扔进“碉堡”,迅速返回,胜利完成任务。

小知识:防空演习

防空演习是我国国防教育的一部分,各大城市一般都会举行。演习前,总指挥会向市民宣传有关防护敌机轰炸的知识;演习中,市区拉响防空警报,许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也会配合防空演习。

经典游戏3:射击目标

触摸五官的游戏,家长和孩子经常玩。当它和射击游戏结合在一起,就是一款经典的军事小游戏,孩子会更喜欢。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向困难挑战的勇气和能力。

适合对象:3~7岁的孩子和爸爸妈妈。

玩法:

1.家长和孩子面对面站立(或坐),家长充当射击人员,孩子充当射击目标。

2.家长选择孩子身上的部位作为目标进行假想射击(模拟手枪射击的动作),在射击的同时喊出射击的部位,孩子做出快速的反应,用手触摸相应的身体部位。比如家长喊“左耳朵”,孩子要快速用手触摸左耳朵。

3.游戏中的“枪手”和“靶子”角色可以交换。

4.采取记分制,正确触摸一个部位得1分,错了倒扣1分,累计10分过一关。\x{6bce}关逐渐增加射击部位的范围,以增加游戏难度。比如:第一关的射击部位局限在面部,第二关则可达到胸以上,以此类推。

小知识:厉害的狙击手

狙击手是指经过特殊训练的射手,他们能够做到弹无虚发,是特种作战行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经典游戏4:冲锋啦

在打仗的时候,我方向敌人阵地发起进攻,敌人就会进行阻击。当进攻部队听到敌人开枪射击的声音就会立刻卧倒或下蹲,反应快的能成功躲开敌人的子弹,反应慢的就有可能被子弹击中。

游戏目的:

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

适合对象:5~7岁的孩子8~10人,可以手持自己的玩具枪参加“战斗”。

玩法:

1.选择室外空地,划出一条出发线,在距离出发线20米远的地方再划出一条终止线。出发线作为进攻时的出发点,终止线作为敌方的防守阵地。

2.将孩子分为两组,分别作为两支部队,由两位家长分别充当指挥官,两支队伍可以从服装颜色上区分开来。

3.游戏开始,站在出发线的“我方指挥官”下达“进攻”命令,进攻方的小朋友开始向敌方阵地发起“冲锋”。突然,终止线那里“敌方指挥官”下达“开火”命令,敌方小朋友举枪射击,并模拟机枪发射“嘟嘟嘟……”的声音。听到机枪声,进攻方的小朋友立刻蹲下躲避子弹,反应最慢的小朋友将“中弹负伤,撤离战场”。

4.当“敌方指挥官”下达“停止射击”的命令后,机枪声停止。进攻方的小朋友站起来,继续前进。突然,“开火”命令下达,枪声再次响起,又一名战士倒下了……直到进攻方的小朋友到达终止线为止。

5.两组小朋友交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最后,到达终止线人数多的一队小朋友获胜。

小知识:迷彩服

军人在作战的时候为什么要穿上杂色的迷彩服呢?这是因为迷彩服的颜色和周围的环境的颜色较为一致,这样就形成保护色,不容易被敌人发现了。

冬季提高孩子体能的小游戏


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呼呼的北风吹得宝贝心儿直哆嗦。别把自己一直捂在温暖中,走出房门,来参加我们的冬季户外热能训练吧。你将会发现,在寒冷的日子里,照样有数不尽的乐趣。

游戏一:玻璃画

冬天的早上,北方的窗户玻璃上会蒙上一层美丽的窗花;南方因为气候条件也许不见得有窗花,但玻璃上也一定会蒙有一层水汽。把宝贝抱起来,让他仔细看看窗花的形状,鼓励他用小手指去摸摸玻璃上的窗花,观察晶莹剔透的窗花在他的小手指抚弄下一点点融化。慢慢熟悉这样的乐趣后,玻璃画廊就要“开展”了。让宝宝自由选择家里的各扇窗户,用手指在窗户玻璃上画出他喜爱的图案。

游戏二:踩脚印

有积雪的日子,让宝贝穿上雪地靴,到雪地上踩一踩,比比谁踩的脚印多,谁能先踩出一个圆圈,一个三角形,或者踩出一个小人、一条大鱼……让宝贝们自由发挥吧。如果家里有很多逼真的动物模型,不妨也将他们带出去“溜溜”,让他们也加入到脚印涂鸦的队伍中来。

游戏三:堆雪人

飘扬的雪花是大自然赐予宝贝们的礼物,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北方的孩子,白茫茫的雪地更是一个天然的游乐场: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其乐无穷。

而对于年龄小的宝贝来说,光是滚上一个雪球也能兴奋老半天。妈妈给宝宝戴上小手套,帮着宝宝先捏一个小雪球,然后和宝宝一起将小雪球放在雪地上滚动,越滚越大,物体形状的变化会激发宝宝更大的兴趣。

游戏四:踩尾巴

父母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有长度的纸条,一头握在家长的手里,一头拖在地面上,跑动时纸条舞动起来就像一条长长的尾巴。宝宝追跑着,试图用脚踩住纸条的一端。这样的嬉戏追逐可以锻炼宝宝动作的协调性,以及他们灵活应变的能力。

游戏五:老鹰捉小鸡

传统的游戏在冬季丝毫不减它的魅力,寒冷的冬天玩老鹰捉小鸡,不仅锻炼宝宝的灵敏反应,还能增进亲子之间的依恋感情。

让爸爸客串一回“老鹰”,宝宝躲在“母鸡”妈妈的“羽翼”下,千万别放松了警惕,“老鹰”爸爸的突袭可是随时的哦。

游戏六:跳房子

在地上画一些几何形状,妈妈手里拿着相应的几何形状。妈妈举起任意一张纸片,宝宝就要迅速地辨认出它在地上的相应位置,然后跳过去。这个游戏可以很好地锻炼宝宝的跳跃能力和反映能力!

游戏七:玩球

跑步是宝宝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似乎每个宝宝还没有学会走路,就已经在“哒哒哒”地小跑了,而玩球无疑是在训练宝宝的四肢协调发展。拍球、抛球、踢球……根据宝宝的身体素质,选择适合宝宝的球类运动。

玩的时候,也可以设置一些小小的竞赛,以提高宝宝的兴趣。

游戏八:丢沙包

妈妈亲手缝制一个沙包,软软的沙包,很适合训练宝宝小手的抓握能力。游戏时,爸爸、妈妈和宝宝站在预先设定的区域内,呈三角形,注意相互之间不要分得太开。然后大家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投掷沙包。没能接住沙包的人可是要表演节目的哦。

生活中教育孩子的小游戏


宝宝在游戏中发展了心智、提高了能力、增长了知识,家庭早期教育就是游戏教育。有快乐的游戏相伴而又教育无痕的童年才是有情趣的、美好的童年。

细心捕捉兴趣的亮点

一次,我抱着宝宝到校内小电影院看电影,他一会儿就没兴趣了,身子倾向放映室的方向,伸着胳膊示意我——去那儿。当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来到放映室时,他眼睛一亮,咧着嘴笑。好奇的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转动的片子和传动带,足足看了四十多分钟才肯离开。

后来,我发现宝宝一看到转动的东西就很兴奋,于是有意识地收集一些转动的、圆的东西让他看,如电风扇、圆形的钟、车轮,使宝宝对“圆”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慢慢地,延伸到接触各种几何图形。我买来各种图形的图片,用硬纸片剪成各种形状,写上阿拉伯数字;陪他一起玩积木,培养他的空间感。这些又使得宝宝对几何图形及数字发生了兴趣。

就这样,宝宝对数学的兴趣在我不断有意识地捕捉中巩固下来了。上小学后,他学数学很轻松,几乎每个学期都会拿到数学竞赛奖状。

小贴士

宝宝生来就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他的活动中蕴藏着许多兴趣的亮点,如果你多留心,做个观察家,于平凡细微处洞察到宝宝的探究倾向,抓住这个兴趣点,有意识地朝这个方向努力,就有可能培养出宝宝在某方面的兴趣。

引导宝宝观察和思考

有一次,屋外哗啦啦下着雨,儿子打着雨伞站在雨中,将伞飞快地旋转着,甩得雨花四处乱溅。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躲到伞下,和他一起玩起来。

“航航,你为什么要转伞呀?”

“好玩。”儿子开心地回答。

“怎么个好玩法?”

“好多雨点被我甩出去了,你看。”

“噢,它是怎么甩出去的。”

儿子大概不明白我的意思,回答不上来。我启发他:“它朝什么方向跑出去的?”这下,儿子认真地边转伞边琢磨起来了。过了一会儿,他指了指伞骨尖端:“是从这儿斜着飞出去的。”“你把伞停下来,看它又是怎么跑的?”“当然是直的往下掉。”“这说明了什么?”儿子想了想,终于说:“转和不转,方向不一样。”

看着儿子兴趣正浓,我又和他一起聆听雨声,学习说象声词,我说一句“叭嗒叭嗒”,他说一句“滴嗒滴嗒”。接着又和他一起打着伞步行,观察雨点跌落到池塘里、石板上的情景,静听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

小贴士

宝宝的玩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时你看不到看似随意的玩耍中所蕴藏着的教育内容。如果能有意引导,让他专注地观察,学会深入思考,将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

一天,我把字卡拿出来,准备让儿子巩固原来学过的字,但他只认了两个就不配合了。

那就来个天女散花吧。我把字卡随手朝空中一扔,和儿子一起抢拾起来。我抢到了“面包”、“西瓜”,他抢到了“沙发”、“月亮”、“兔子”。然后我们互相组成句子。我给出“西瓜”,他亮出“沙发”,我说不对,问他谁要“西瓜”,他才出示“兔子”。

第二天,我和他用字卡玩起了“开商店”。他的商店“货”很多,我要买什么,他得用心去找出来。在这样的游戏中,儿子不知不觉地记住了很多生字。

此后玩过字卡躲猫猫,一人藏字卡一人找;给字找朋友,即组词认字,如我手中出示“上”,他得找出“课”、“班”、“学”等;从报纸和故事书中找“老朋友”,巩固学过的字。

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儿子对汉字有了敏感,只要有汉字的地方,他就会主动问我字的意思。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我开始引领儿子看书,培养他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对书的兴趣。

小贴士

宝宝的注意力保持时间很短,对于要专注的某项事物,时间一长便容易失去兴趣。如果此时你能随机应变,让游戏以另一种方式出现,他的兴趣火花又会被重新点燃。

及时转移教育战术

一天,我正摊开画报教儿子认字。当指到“汤匙”两字时,他一边用手表示“舀”的动作一边说:“舀,舀,舀饭。”并把书一把扫到地上,显然,没兴趣了,他的思维活动已转移到另一方向——头脑中出现了“舀饭”的表象。于是我放弃教认字:“汤匙是用来舀饭的,是吗?”他点点头。“汤匙还能用来舀什么?”他看到桌上的花生和糖,脱口而出:“舀花生,舀糖。”“真聪明,汤匙是用来舀东西的,还能用来做什么呢?”为了直观,我特意从厨房拿来了汤匙。他看到电视机旁的小药瓶,说:“用来盖那个小药瓶。”“对,还有呢?”我不断发问,他不断思考,“用来摆家家!”“用来敲!好听!”“用来转圆圈玩!”他用手推了一下汤匙柄,汤匙转了起来。过了一会又说:“还可以刮东西!”他拿起汤匙用力在我身上刮!

小贴士

与宝宝玩游戏时,如果发现他没有朝你预设的方向走,不要灰心,不妨换个思维角度,做一点让步,改变方向,顺着他的意愿和思路走下去,不就开辟了新领域吗——比如上面的发散思维训练。

让孩子变聪明的小游戏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事实上,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是孩子获取经验、发展智能的妙方,也是孩子自发性、创造力、好奇心、想像力、探索、冒险及对未来处事的象征。启发孩子智慧的游戏有很多种,以下仅介绍几种家庭中可常用的亲子动脑活动:

1、分类的游戏

这是创造力学者威尔斯提出的方法。平日可提供孩子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类物品,例如小汽车、汤匙、钥匙、铁币、回纹针……等,让孩子发觉其共同特征来加以分类,并鼓励其重复分类。也可以提供符号、颜色、食品、数字、形状、人物、字词等材料,让孩子能依其特性分类。

2、扮演的游戏

例如让孩子玩“扮家家酒”,鼓励孩子应用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欢的“角色”。父母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如给他一架飞机,假想他在空中飞行遭遇哪些飞鸟;给他一部金刚,让他跟铁金刚对话;给他一些医生的玩具,让他扮演医生看病的情形……

3、手指的游戏

双手是我们的外脑,训练我们的双手,有助于脑力开发;设计一些运用手指的运动,如“手语歌”、“甩手”、“捏泥巴”、“拼积木”等活动,让孩子能动动头脑、动动手。也可以用儿歌配合手指的动作,一边念儿歌一边运作手指。

4、躲藏的游戏

跟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把物品藏在家中一角,让他来找;在图案中藏着一些物品、数字等,让他找出来;带孩子到郊外,亲子共玩“大地寻宝”的活动;或在报纸上找出自己需要的“形容词”或“物品”等活动……这些都是藏物的游戏。

5、绘画的游戏

从涂鸦到能画出图形,孩子绘画的兴趣一直很浓厚,他们以画画表达其未能以言语形容的感受、情绪。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画。用各种不同的材料,画在纸上、布上、板上……让孩子享受自由创作的喜悦。

6、组合的游戏

许多发明都是在原来的物品上加一些功能,如笔加指示棒,变成“指示笔”。父母可先让孩子观察哪些物品是“组合”的,然后再让其思考还有哪些东西加以组合,会更好用;另外用图片或字词组合成故事;其他如七巧板、积木的组合图形,空瓶罐、石头的组合均是。

7、观察的游戏

让孩子观察树苗的成长,或甘薯发芽,以了解造物的奥妙;由观察影子的变化,学习科学概念;由观察人类的表情,而能察言观色、善解人意;甚至参观各种展览、表演、户外郊游……

8、知觉的游戏

“知觉”是一种将透过感官所获得的资料,再经过分析与解释的能力。知觉包括眼睛、鼻子、舌头、身体等感觉作用。我们可以让孩子分辨不同形状的物品,用触摸猜东西、用舌尝尝各种调味品、玩配对游戏、辨认方向及方位;让孩子观赏及指认有背景的图片等活动。

除上述8种游戏外,尚有很多游戏如科学、概念、音乐、黏土、雕刻……,都可以在平时使用,以激发孩子的智慧;在辅导孩子游戏时,宜注意个别与团体游戏的兼顾,以培养孩子社交及合作遵守团体规范的行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