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间享受“不受限制”的快乐。家中父母希望居室整洁,周围的邻居又喜欢安静。孩子一旦开始喊叫、跳跃,父母便会想办法制止,孩子只好越来越乖了。表面上,是父母管教有方,但由此带来的是:孩子的热情和活力在一点点丧失,孩子的心灵也感受到了压抑。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需要带着童真的想像力尽情地玩耍,需要有时间去抓萤火虫、打雪仗、看蜘蛛做网、蚂蚁搬家——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动,更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关心他人。孩子需要认同自己是家庭和社会有价值的成员,父母应尽量给孩子提供接触社会、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如让他把家里的旧玩具收集起来,送给需要的小朋友;帮助照看比自己年纪小的小朋友;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在家里,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长辈,懂得分享。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儿童在很小的年纪就能享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和孩子一起滑雪、一起骑车、一起打球……这些活动不但能增进孩子的健康,更能让孩子笑口常开。并且在活动中还能增进亲子关系。好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技能,有利于让儿童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观。

不要苛求完美。孩子毕竟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限,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父母不可太过于追求完美,父母如果总是对孩子表示不满和批评,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失去自信。所以,下一次当你再要抱怨的时候,先想一下,这个过错是不是跟他们的年龄有关。10年后他们还会这样做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别再唠叨个没完。记住: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总比他把袜子放在哪里要重要得多。

艺术的魅力。音乐、舞蹈、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会极大地丰富孩子的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操。这些艺术形式将成为一个感情的释放口,帮助他们表达自己和对世界的情感,并从中获得生活的快乐。

更具体的表扬。父母应特别强调孩子令人满意的具体行为,表扬得越具体,孩子就越清楚哪些是好的行为。表扬其实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父母说的话语,二是孩子据此作出的推断。表扬越具体,孩子越能够根据父母的话对自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或掌握了一种技能的时候,不要总是简单地说:“做得不错”,要指出他们具体细节的成功。当然,也要注意不要表扬过度。从小要让孩子认识到,真正的表扬来自于他们战胜了挑战之后。

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当孩子认为自己能解决一些问题时,可以让他们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能树立起信心,并且有了下次自己解决难题的勇气。当他们遇到难题时,你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技巧:发现问题;让孩子描述出他想要的结果;帮他设计出要达到这个结果的步骤;让他自己想,哪一步他能够自己完成,哪一步需要别人的帮助;在他确实需要帮助的步骤上提供帮助。

快快笑出声来。笑出来,对你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处。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严肃的形象,以为这样才有尊严。其实不是那么回事,笑出声来,并不会失去你的尊严。让你的家中充满笑声,并经常给孩子一个拥抱,它们是最好的爱的表达。

给孩子显示自己的机会。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这些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喜悦。“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这时即使你在厨房做饭,也要满足他这个愿望,并适时地给予肯定:“你讲得真是太棒了。”要知道,能和你分享他喜欢的这个故事,对他是多么地快乐。孩子的热情、能通过你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自信,而这些品质对他们一生的快乐都是最宝贵的。

扩展阅读

胎教,使宝宝拥有好性格


同样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宝宝的性格却天差地别。为什么有的宝宝出生后又乖巧又爱笑,为什么有的宝宝却烦躁不安、吵闹不休,这是许多妈妈为之困惑的一个问题。其实宝宝的性格跟胎教有一定的关系。事实证明,准妈妈如果能在怀孕期间拥有良好的环境和心态,并且能坚持对腹中的宝宝进行适当的胎教,那么宝宝出生后,拥有乐观开朗性格和健全人格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宝宝性格的决定因素

●妈妈的心情

怀孕期间,妈妈的心情好坏与否,是决定宝宝性格好不好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随着宝宝的一天天长大,宝宝和妈妈的心灵感应也会日渐明显,如果妈妈的心情好,宝宝自然也会安静愉快;如果妈妈的心情乱糟糟,那么宝宝也会躁动不安、缺乏耐性。所以为了腹中的宝宝着想,准妈妈应该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情绪,即便是遇到特别让人生气的事,也要懂得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尽量排除不良情绪,让自己尽快恢复平静。

改善情绪小建议:

★经常观看喜剧电影和喜剧书籍,这可以帮助你调节情绪,忘掉不愉快的事。同时大声笑也有助于舒缓神经。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一个人在做自己擅长或喜欢做的事的时候,往往都非常愉快。当然,这个爱好必须以健康为前提,长时间上网、吃垃圾食品等都不属于此列。而做家务、做按摩、听音乐则可以考虑。

★多吃水果和蔬菜。水果蔬菜营养丰富,并且其特殊的芬芳有助于改善情绪,使你获得平静的心情。

★减少工作量。工作压力常会使人身心疲惫、情绪烦躁,所以如果你是一位上班族准妈妈的话,就要考虑适当减少工作量,这样做对稳定你的情绪有很大的帮助。

★常找朋友倾诉。倾诉是缓解情绪的好办法。人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如果把这些不愉快全部都积压在心里,不仅会影响胎儿的性格,也会导致免疫力的下降,而反之,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找个朋友倾诉一下,朋友的开导和安慰,也许能很快让你走出低谷,恢复平静。

★放松训练。如果心情不好,准妈妈可以尝试平躺在床上,全身放松,想象自己睡在春天的花丛中,或是在某个美丽的海滩享受阳光浴。类似的放松训练如果经常进行的话,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改善心情。

●家庭环境

准妈妈所处的家庭环境也往往是影响宝宝性格的重要因素。如果宝宝所处的家庭纷争不断,那么在妈妈腹中的宝宝自然就会吸收这些不良的信息,他的情绪和性格也会随之受到影响。两人之间发生磕磕碰碰的事在所难免,但为了孩子,准妈妈和准爸爸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相互谅解,尽量避免发生正面冲突。由于身材变形,身体不适或者对生育的恐惧等一系列的原因,不少准妈妈在怀孕期间情绪非常不稳定,所以此时准爸爸更应该付出耐心和爱心来关怀呵护自己的妻子。

避免家庭纷争的小建议:

★马上隔离。夫妻双方一旦发生不愉快,其中一方最好尽快离开,这样有助于双方进行冷静的思考,避免让争吵扩大。

★放低音量。如果两人的意见发生分歧,那么在争辩过程中应尽量降低音量,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两人的火气不断升级,使纷争尽早结束;另一方面也能让腹中宝宝的情绪不至于受到太大的影响。

●不良习惯

事实表明,准父母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很容易导致胎儿的性格发生偏差,这些不良习惯包括吸烟、喝酒、饮酒、大量食用垃圾食品、听刺耳激烈的音乐等,而宝宝受其影响,有可能形成烦躁易怒、思维偏激、内向自闭、难以驾驭的性格。所以,为了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准父母应该考虑在怀孕期间完全戒除这些不良习惯。

◆哪些胎教有利于宝宝的性格成长?

●跟宝宝说话

常常跟宝宝说话,是一种很好的胎教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强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也能够让准妈妈更加关注腹中的孩子,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

具体方法:

可以跟宝宝说说自己的心事,也可以问宝宝问题,实际上,任何开心的话题都可以成为胎教语言。比如“宝宝,今天天气真好,妈妈要去晒太阳了,好开心啊!”“宝宝呀,妈妈今天要给自己做一顿好吃的,让宝宝也尝尝妈妈的手艺。”又或者“宝宝呀,你现在有多大了?你以后会长得像谁呢?”

如果爸爸能经常跟宝宝交流,那么宝宝的心情就会更加愉快,因为经试验表明,相比之下,爸爸低沉的声音更能增加宝宝的愉悦感和安全感。

注意:声音要轻柔,因为宝宝虽然听不懂你说话的内容,却能够识别音调和语气,他以此来判断你的情绪和心情。

●抚摸腹部

由于宝宝在腹中可通过触觉来接受外部的信息,所以准妈妈如果能够经常抚摸腹部,并在这个过程中,配以语言交流,则可以让宝宝感到愉快舒服,并有一种安全感,从而使他的情绪得到安抚。

具体方法:

准妈妈或准爸爸用手在准妈妈的肚子上轻轻抚摸。并且不时说话,夫妻俩可以轻声谈论一些愉快的话题,也可以跟宝宝说话。

注意:抚摸的动作不宜过重,以免引起宝宝的不适和反感。如果宝宝对此反应强烈,采用蹬腿或翻动来抗议的话,应该立即停止抚摸。如果宝宝只是轻轻蠕动的话,那么抚摸可以继续进行。

●音乐胎教

音乐胎教包括收听音乐和父母自己唱歌两种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孩子的情绪培养,也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育。音乐胎教通常在怀孕22周后可以施行。

具体方法:

(1)定时收听舒缓的胎教音乐,每次5~10分钟,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不宜一开始就进行时间过长,以免引起孩子烦躁不安。一般现在超市中都有专门的胎教音乐CD出售,准妈妈只要从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

(2)父母自己哼唱歌曲。这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准妈妈只须哼唱自己喜欢的歌曲,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宝宝心身愉快,还可以让准妈妈拥有良好的心情。

注意:胎教音乐应不宜过响,节奏应尽量舒缓,不宜选择节奏过于强烈的音乐。如果妈妈自己哼唱歌曲的话,声音也不宜过响,以免过度疲劳,或引起宝宝不安。

◆什么时候进行胎教最合适

在一天中,相对来说,有3个时间段进行胎教比较合适,即早晨起床后、晚饭前和临睡前。胎教的时间不宜过长,每次5~10分钟,一开始可以更短一些,2分钟即可。

一般来说,从怀孕的第4个月起,准妈妈就可以渐渐对宝宝进行循序渐进的胎教了。因为怀孕满4个月后,宝宝就开始能够听到子宫以外的声音了。5个月后,宝宝的记忆力开始起作用,他能够记得妈妈的声音。等到了7个月,宝宝不仅具有了看东西的能力,还能对外部声音作出喜恶反应,并且开始逐步感受到妈妈的情绪。所以在怀孕后期,胎教的作用就更为明显,对宝宝性格的影响也更为突出。

让宝宝拥有自己的快乐情绪


萱萱宝贝才5个月,她最喜欢哭,脾气也很暴躁,晚上还不能睡整宿觉,弄得妈妈又烦又累。萱萱的小表哥丁丁已经17个月了,走到哪儿银铃般的笑声就跟到哪儿,也很会照顾萱萱妹妹。萱萱妈妈当然要好好请教啦。

萱萱妈妈:萱萱经常哭闹,我的脾气也越来越坏,怎么办呢?

丁丁妈妈: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就是宝宝也有自己的气质。而且宝宝的气质很重要,爸爸妈妈要了解自己的宝贝是哪种孩子,有哪些需求。如果在宝宝变得烦乱之前,能够了解到宝宝的真实需要,就不会让宝贝哭个没完没了或无故发脾气。就算是脾气比较不好的宝宝,妈妈也要慢慢培养亲密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慢慢感觉有足够的安全感。宝宝5个月的时候,她应该可以睡整个晚上了。妈妈要在平时多关注宝宝了,帮助宝宝塑造好的气质特征,将来一定也是一个快乐的宝宝。

虽然妈妈很辛苦,宝宝哭闹也很让人烦躁,但是妈妈可是一定要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虽然宝宝还小,但是她已经能知道妈妈高兴不高兴了。当爸爸妈妈对宝宝表现出烦躁、失望这样的情绪时,宝宝会感受到紧张,并变得脾气越来越坏,而爸爸妈妈的的耐心也会越来越差,这样不是太糟糕了?妈妈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应付得了这个小家伙的各种状况。

萱萱妈妈:怎样才能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给宝宝安全感呢?

丁丁妈妈:宝宝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对这么多的声音啊,事物啊,肯定还很陌生呢。宝宝可能很喜欢、很怀念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东方爱婴的专家教给我们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使宝宝有安全感:用柔软舒适的毯子把宝宝裹起来,让他感觉暖和,就像在妈妈肚子里一样;抱宝宝的时候,可以让她贴近妈妈身体的左侧,让她继续聆听妈妈的心跳声;抱着宝宝轻轻摇摆,宝宝自然而然的就会安静下来……

妈妈在每次给萱萱换尿裤的时候,可以多多抚摸一下宝宝,萱萱肯定会特别高兴。洗澡以后也可以给萱萱进行全身的抚触,或者给宝宝做一次婴儿被动体操。这样既能开发宝宝的智力,又能让宝宝身体健康,情绪愉快,还能增强妈妈和宝宝的亲子依赖关系,不是一举三得吗!

萱萱妈妈:我怎么才能知道宝宝在想什么?要什么?

丁丁妈妈:平时再带宝宝的时候,尽量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做同一样的事情,这样有助于宝宝养成固定的生活规律。比如:吃东西的时候,把宝宝放在婴儿椅中;而当宝宝疲倦时或者到了睡觉时间,就把宝宝放在婴儿床上,慢慢就创造出使宝宝形成固定生活规律的条件了。

当然,所有的宝宝都需要休息时间,当你和宝宝做游戏时,宝宝把头扭向一边或者扭动身体的时候,可能表明宝宝累了,需要休息。宝宝经常会给妈妈这样的暗示,比如饿了,撒娇想让妈妈抱抱等等,妈妈要是能多掌握宝宝的暗示,就能够让自己和宝宝都觉得快乐多了。

东方爱婴专家的话

现在的父母除了对宝宝的早期智力开发很关注,更关注宝宝的情绪智力发展。更多的父母都希望宝宝快乐成长。但大多数父母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宝宝自出生以来,就会有自己的快乐情绪,但需要父母的良性引导与耐心开发。在东方爱婴,我们的专家、老师都会引导爸爸妈妈从很小就开始培养宝宝自信、快乐、有爱心的特质。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与众多宝宝交往和学习的平台,同时也是父母养育宝宝的交流平台,通过与其他宝宝的交往活动,宝宝的性格与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帮助宝宝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快乐成长。

培养幼儿快乐的性格


快乐是一种善待生命的精神境界。性格决定命运,培养快乐的性格是对幼儿的终极关怀。人都期望、追求快乐,愿一生与快乐为伴。性格快乐,就会热爱生活,就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

快乐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心理健康很重要。新《纲要》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性格快乐,遭遇挫折失败时,就不会灰心丧气,而始终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快乐是一种智慧的生存方式。面对纷繁的更大社会,怎样在心灵深处营造一片恬静安谧的绿洲?性格快乐,就能多角度面对生活、理解生活,自觉避开烦恼、沮丧等消极情绪的困扰,机敏还实现情绪上“多云到晴”的转换。快乐使人精神振奋,才能与睿智得以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快乐是一种从容豁达的情怀。时代呼唤人们的团队精神。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是人的“多元智能”中最重要的两种智能。性格快乐,就能在人际交往中善解人意,心胸豁达,乐于合作。

综上所述,快乐是多因素构建的长期起作用的心理素质。

什么是“性格”?性格是指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下表现出来的特点。性格形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塑造过程.一旦形成就趋于稳定。幼儿时期的性格最具可塑性,是“塑造”性格的关键期。

怎样培养幼儿快乐的性格?

一、提供快乐的环境。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性格,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幼儿快乐的性格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熏陶感染形成的,是一次次快乐的情感经验浸润、积淀的结果。营造一个充满民主、平等、和谐、欢乐气氛的环境尤为重要。让幼儿时时处处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爱意,体验到同伴的温情与友谊。正如《纲要》提出的“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二、提供丰富的活动。活动是幼儿发展的源泉。怎样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到快乐呢?首先,活动应是健康、丰富的。健康丰富的活动能发展幼儿的智能,激发幼儿广泛的兴趣。其次,确认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给予幼儿决策的权利,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的内容、材料、方式等,充分享受“当家作主”的快乐。第三,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成功。活动过程是幼儿动脑、动手探索学习的过程。教师可有意设置一些困难,使幼儿遭遇挫折,磨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获得成功,感受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快乐。

三、提供幼儿合作交往的机会。合作交往是幼儿快乐的重要源泉,幼儿在合作交往中既享受快乐又创造快乐。让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扮演角色,感受互相关爱,使他们懂得关爱别人和被人关爱都是快乐;展示活动、学习的成果,让大家互相欣赏,使他们懂得欣赏别人和被人欣赏都是快乐;把心爱的物品带到幼儿园里来,与大家共享快乐……要让幼儿在合作交往中获得这样的经验:献出的是爱心、善心,得到的是快乐!

四、教师作出榜样。教师的言行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情感倾向时时影响着幼儿、感染着幼儿。因此,无论教师心里快乐与否,但在幼儿面前,教师应该永远是快乐的化身。

轻松快乐学会用筷子


筷子是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学龄期的宝宝不仅可以通过学习使用筷子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还能锻炼手指灵活能力。使用筷子,一定要用力得当、协调,才能夹起食物。研究表明,用筷子吃饭,可以锻炼包括肩部、胳膊、手掌、手指等30多个大小关节和50多条肌肉的能力,这对正处于精细动作发育中的宝宝来说,不失为最好的锻炼方法。

使用筷子还有一大功能就是提升大脑发育能力。有研究表明,手指头是宝宝的智慧所在,不断的运动会刺激大脑皮层,提升那些“负责”想像、创造力区域的活动能力,达到手脑并用的效果,对智力发育有很大的帮助。

培养宝宝使用筷子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时间

2周岁左右的孩子才刚刚开始学用勺子吃饭,未必能很好地完成用筷子吃饭的动作。虽然手部动作的训练可以促进大脑发育,但也要以大脑发育到一定水平为前提。对孩子各种能力的训练要遵循儿童大脑发育的客观规律,所以太小的孩子大脑发育还不完善,不适合用筷子。

选择合适的筷子

塑料筷子对刚开始练习使用筷子的小朋友来说太滑,不容易夹菜。孩子用的筷子要比成人的短些,最好是较细、圆的木筷或竹筷,可以选择带有卡通图案的筷子使宝宝乐于接受。

循序渐进,鼓励为主

3岁的宝宝可以学习使用筷子了,在学习用筷子吃饭之前,父母可以先试着教宝宝用筷子夹一些大块不易滑落的东西,比如蛋糕。等宝贝学会拿筷子了再练习夹细小的东西。宝宝学习使用筷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做好引导的工作,引导宝贝使用筷子的兴趣,当宝贝学不好的时候要多多鼓励,不要挫伤宝宝的积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