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天生聪明伶俐,有的则反应迟钝;有的孩子一出生就好动、爱哭闹,有的安静易哄;有的孩子内向敏感、胆小退缩,有的则活泼外向、大胆自信……,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所生,是那么的天真可爱,但每个孩子又是那么的不同,各有特色。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生物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中许许多多的差异造就了孩子形形色色的特点。

生物遗传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尤其是儿童的智能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物遗传的因素。由于遗传因素而影响儿童心理发育的常见原因有:父母或家族近亲中有遗传疾病、某些有遗传倾向的精神障碍、父母近亲结婚、父母接触有毒害的物质或酗酒、吸毒造成染色体突变、母亲为高龄产妇等。儿童先天的气质特点也是个性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外因来看,从胎儿期到以后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很多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有害因素会影响到儿童的大脑,造成精神心理的发育异常,如母亲妊娠期间接触有毒害的物质、服用某些药物、某些病毒感染、精神受刺激,胎内或产后窒息、高热抽搐、中毒(如铅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营养不良、脑外伤、脑炎、癫痫等许多疾病。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环境因素,如家庭文化层次、经济水平、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大人对孩子的抚养态度、幼儿园和学校的环境、老师的教育态度、社会文化背景、居住地区的环境等。就智能而言,生物因素决定儿童智能发育的最大限度,而环境因素则决定智能发挥的程度,儿童先天情况良好但后天环境不良、教育落后,也可使孩子发育落后;反之,虽先天不足,但后天及时干预、教育得当也可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民主、和睦、生活丰富多彩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自信、活泼、独立;而在专断、关系紧张、缺乏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胆小、自卑、孤僻或叛逆的性格。

为了孩子的心理得到良好的发展,每一对夫妇应尽量避免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创造有利因素,如:做好孕前咨询,孕期定期检查,孩子出生后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一些儿童心理知识,做到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抚养教育方式。

气质:刚出生的婴儿就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如有孩子动辙大哭且哭声响亮、持久难哄,有的则哭声低微、短暂易哄;有的孩子对声、光、冷、热很敏感,有的则不以为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表现出更多的心理行为差异,有的孩子见生人不怕,笑脸盈盈,有的孩子则躲在妈妈的身后很久才肯叫人……这就是孩子的气质差异。这些气质差异使孩子的日常表现形形色色,就象一张色彩鲜艳的图画,既有暖色又有冷色。你如果想了解孩子,就不能忽视孩子的气质特点。

气质是一种个性心理表现,是与生俱来就有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气质特点,它可以表现在活动水平、规律性、趋避性(接近/退缩)、适应性、情绪本质、反应强度、坚持性、注意分散度、反应阈九个方面。

这些特性反映了孩子行为的力度、速度、强度,从低的一端到高的一端(如活动量从少到多),气质无所谓好或坏,而是各有长处和短处,在孩子的抚养教育和社会化过程中都会表现出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就看大人们如何看待孩子的气质特点,能否从中发扬孩子的长处、避免短处。充分了解孩子气质特点的含义对抚养教育孩子有重要的意义。

扩展阅读

儿童心理发展的两颗种子


儿童心理发展的两颗种子

——陈会昌教授在《父母必读》创刊30周年庆典暨二十一世纪儿童发展论坛的演讲

陈会昌教授,陈会昌教授是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国际行为发展研究会中国区的负责人。下面,我们就有请陈会昌教授为我们做主题演讲。题目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两颗种子。

陈会昌:三十年前,1980年我正在上海师范大学读书,文革之后第一批心理学研究生,我记得我们《父母必读》杂志,第一期是在那一年出版的。因为我的专业,所以我对这个杂志自然而然有兴趣。当年我也发表了一些文章,所以我是《父母必读》杂志比较早的作者。

到了八九十年代,我在《父母必读》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也多起来,有的年份几乎每一期都有我的文章,大概是持续到九十年代的后半期。人是三十而立,《父母必读》今年三十岁。而我们这些老作者都退休了,但是《父母必读》却正茁壮地在发展,这些年来《父母必读》之所以成为我们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家庭方面的科普杂志,这是有原因的,第一个重要原因是坚持走科学性第一的道路,有一批强大的作者力量,而且这些作者都是活跃在科普战线上的专业人员,而且是最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我们心理学界的一些权威的老的心理学家也给《父母必读》写过文章,所以我觉得这一条路线一定要坚持往下走。

另外,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这些年是办得越来越好,随着商业大流的冲击,杂志和网络的激烈的竞争,有时候也必须应对这种挑战,也不是说《父母必读》杂志没有任何的缺陷,我非常关注《父母必读》的发展,每期都阅读它的杂志,也不是说每篇文章都是好的,但是我觉得有我们现任主编还有现任的好几位主要编辑都是专业人员,他们本身是一些专业人士,比如说心理学和医学,这些人的头脑和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其他人是有不一样的,我相信他们,将来会一直坚持走这一条路。

有一个科普作家,他的那本书在上个世纪,1980年在美国出第一版,第三版是在美国出了第三版,这个书的名字就是《忙碌的儿童》,指出在美国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多初就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儿童负担越来越重。年轻的妈妈爸爸争先恐后的把他的孩子送去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特长班去训练,参加各种俱乐部、体育、文艺、美术,还有智力方面各种各样的。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不安,所以他写了这么一本书。他出第三版书的时候,他说这种现象不但没有减轻,而是越来越严重了,在加拿大、美国、欧洲一些国家越来越严重,为什么我们中国要翻译这本书,就是因为这种现象在中国也是越来越严重,我们虽然比美国开始出现这种现象稍微晚一点,他们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个时候我们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现在2010年的中国,特别是在发达地区的大城市,知识分子当中,白领当中,比较有钱的人当中,给孩子的教育,确实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大家趋之若鹜地让孩子学东西,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我们不能够盲目地下结论。无形当中也会带来一些音乐、国学的普及,不能说是完全坏的。但是孩子的幸福童年这个概念,被严重地扭曲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个概念被扭曲了,我在04年参加美国儿童发展研究会,大家讨论一个问题,在美国出现了,孩子一岁以内的婴儿期几个月时候,利用心理学方面一个现象,发现一个规律叫习惯化和去习惯化,一个孩子看到一个不熟悉的词就会注意,一直盯着他看的,看到熟悉的词就不再注意。一些商家教育机构,利用孩子心理特点,开发一些软件,让不会说话的小孩学习数学和英文,在美国一时非常兴旺,很多人都请老师来教孩子学习。我们中国好像没有那样这样的程度。

当时美国的心理学界他们对于这种现象怎么看?他们不是说我一看到就反对,他去研究,研究过来发表很多的论文,发表的论文是关于小孩在一岁以内学这些东西的小孩,追踪好几年看他智力发展到底有没有影响?还有的人研究这些孩子的父母,他们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情绪会随着孩子的学习成功不成功会有什么变化。

最后总体来说,他们研究大概十来年,现在还在研究中,总体来说对这种现象表示否定。比如说美国儿科专家委员会提出一个明确的建议,两岁以前的小孩不要看电视,在美国比我们中国多得多的一些影响,这个压力我总结一下,这些发达国家,包括现在中国,你们说是发展中国家,我说不是,中国其实很复杂的,在中国当中有一个发达国家,在中国有一个半发达国家,在中国当中还有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是好几个国家的这么一个综合的。我们的综合国力、军事力量、体育竞技,举办奥运会我们金牌第一,我们经济是世界第三四,国土面积,我们人口,我们中国在校大学生世界第一,我们不能说中国是一个纯粹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

所以在世界范围内的家庭教育当中出现的问题,我总结一下,来自父母的压力有高控制的教养方式,还有过多不符合儿童兴趣的学习,还有升学压力,另外来自媒体和社会的压力,包括广告、暴力电视节目、私立教育机构和电脑软件游戏,使孩子成为盲目的儿童,对于所有的这些东西,不同的价值观念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不能够说全盘地否定,高控制教育方式绝对的不好,或者过多的学习,对于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这句话也不能下结论,比如说儿童的教育软件,对孩子什么好处都没有,也不能这么说,但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我作为一个心理学者,我特别注重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有统计意义的结果,而不是某一个结果所说明的现象。

现在大多数的心理学家,都认为高控教养方式带来主要是坏处,不符合儿童兴趣的学习,对儿童是不好的,升学的压力是一个没有办法的事情,升学压力对孩子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这个压力超过正常,对儿童心理健康可能造成负面的作用。

这些广告有没有好处,有一定好处?但是也有坏处,比如说儿童肥胖症、吃垃圾食品,跟广告也有关系的。还有一些儿童看暴力片也会造成一些影响。

至于说美国他们针对婴幼儿的电脑软件,这种软件在美国多得不得了,赚了很多的钱,在中国现在也逐渐多了,到底有没有好处?对孩子的感觉、知觉,各种感官的配合是有好处的,对他大脑中枢的形成,神经元的建立是有好处的,但是有一个坏处,这个小孩的情商和社会性发展是有明确的害处的。因为他们迷恋上这个电脑软件,就会吸引住,跟小朋友玩的时间就会减少,所以总体来说,我的美国同行、日本同行,我们建议家长控制对学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电脑软件使用,有人公开写书,儿童在实践当中学习,他们在摸爬滚打当中,在和自然接触当中学习到的东西,比他们在电脑软件上学到的东西更有实际应用价值,对他们的情绪发展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也有研究证据,我们实验时戴在头上的头套,可以看大脑不同部位的活动的情况。这个大脑的图象,红色、粉红色、橙红色表示大脑活动比较低的部位,白色和蓝色是表示活动水平比较高部位,当一个孩子做他自己感兴趣事情的时候,大脑皮层相应部位就会处于高唤醒的状态,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当一个孩子在玩泥沙,看起来对他自己没有什么好处,但是他的大脑是属于白色状态,让我们强迫他读书的时候,他的大脑是属于暗红色的状态。所以家长的这种想法其实是完全愚蠢的,他们也都读过大学,他们也明明知道自己就是这样疯玩长大过来的,但是他们现在让孩子们过一种和自己完全不同的生活,这是一个很值得遗憾的现象。

下面我讲第二个观点是关于两颗种子的问题。这是涉及我自己研究,我在95年,北京找了208个小孩,当时他们是两岁,把他们叫到我实验室做了一系列的测试、观察、父母问卷,每隔几年叫他们来观察一次,一直到现在,时间已经过了15年了,现在这些孩子已经17岁了,大多数都已经高考结束了,在这15年研究当中,我所发现的结论非常多,光这一个研究带出了五十个研究生,他们都是写这个研究的,我认为在我们众多的发现当中,有一个发现很重要,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就是两颗种子。

我的研究发现,每个孩子身上有两粒种子,其中第一颗种子就是自我控制力。听话、守纪律,做别人让你做的事情,这是我们平时的大白话。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出门交通规则,校规、班规这些你都遵守。上级领导给你发的任务完全听话执行,这就是自我控制力,这个东西重要不重要,我们认为非常的重要。

在孩子的身上,在每一个人的身上还有另外一颗种子就是个人主动性。内在兴趣、内在动机、自发性、首创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就促进一个孩子的和谐发展。如果在一个孩子身上两颗种子都发达那是最令人满意的,也是最困难的,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样的孩子比较少。所以我们画一个横坐标和纵坐标,出来四个象限,第一个是高自控、高主动性,理想型。还有一种是高自控、低主动性,小绵羊型。还有一种是低自控、高主动性,破坏型,还有一种低自控,低主动。

我们来看看第一颗种子。在1995年了6月份当时我们对孩子观察四十分钟,其中两分钟是画画让他等着,我们先把蜡笔和纸拿来,问他喜欢不喜欢画画,然后小孩拿过来就要画,但是我们把他的蜡笔拿过来了,说让他等一分钟,也不给他什么奖励,这个小孩回头跟他妈说,不让画了。他正在用分心术来等待,就是玩纸,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回过头看看妈妈,手放在下面,扭扭身子,看看门口,用这样的分心术压制自己的内在动因。

当时我正在外面那个窗帘挡着摄象头,他看到那个窗帘动了一下,他跟他妈说阿姨过来了。他的思想动机是你过来我就画,估计这一点特别有意思,他刚要画,又放回去了,因为他脑子里面记得是等阿姨回来。在小男孩当中能做到这个行为是非常少的,现在我们已经给他发出命令,让他画了。

我们看208个小孩的情况,女孩比男孩得分高30%到40%,关键是追踪下来,两岁能不能等到实验员回来再画画,到他11岁的时候,我们看他的语文成绩,就是两岁时候的自我控制可以预测到11岁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预测在学校的获奖情况和负面预测在课堂上的学校表现出的问题。这是第一粒种子,在一岁多,两岁的时候,表现出来这种能力,可能影响他今后的人生。

这是我综合国际上的研究和我自己的研究提出来,培养儿童自控力的建议。其中正面教育我不详细说了,还有强化,就是对他的表扬。负面惩罚性的措施,就是像冷落,我们最主张是对孩子情感冷落,还有暂停和剥夺权力,这些心理研究很多了,今天不在这里详细说了。第二颗种子,就是内在的兴趣,内在的动机,很多的家长说了,我的孩子兴趣不广泛怎么办?给他报了一个课程班,三分钟的热气,对学习不感兴趣。还是刚才那个57号的录像,刚才第一次录像是1995年,现在的录像是1997年和2000年,大家看到背对镜头穿的花背心男孩就是57号,现在情景是第二课中的情景,我们拿了一个他们谁都没有见过的玩具上来,你们喜欢吗?老师就教这些小孩,哪个键可以干什么,我们就是看每个孩子抢这个玩具到自己手里的时间,前面大家看看57号,他听讲的时候注意力,这些也是我们的指标,但不是主要指标,主要指标是最后抢到这个玩具,拿到自己手里玩的时间。现在57号正要抢。大家看57号抢到了,另一个小孩去跳舞。内在兴趣第二颗种子是不一样的,没有大人在现场看着,他们自发地表现出来,现在开始了争夺大战,这三个孩子轮番的跟他争,但是这个57号开始抢了,有两个小孩不太怎么抢,继续跳舞,有一个小孩跟57号抢,但是他弱小,他抢不过,只好呆在旁边跟他一块玩,我们时间是五分钟,在这一段五分钟时间里面,这位57号吴某某,谁都没被抢过去,他一直在霸着这个玩具玩了五分钟,跟他两岁时候自我控制有点矛盾,他听大人的话,但是不听小孩的话。我们现在看一看这一种心理行为特性是不是稳定的,遗传基因导致的还是社会性导致的。一个孩子身上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分别是什么?我现在做的一个课题是儿童发展的稳定性和变化性,我们这个研究里面有很好的证实。

大家看到了三年以后,这个穿绿色体恤是57号,也受过教育,现在又这么一个情景,他又第一个抢到飞机,但是另外三个小孩跟原来不一样了,对他来说还是陌生的,他现在开始玩了,他大概玩到大概二十秒的时候,后面那个小朋友就跟他要了,按照他的本性四岁的时候不会给这个小孩,但是在七岁的时候,经过几年的教育,他不愿意给,但是过了四秒钟就给他了,他不变的是又一次第一次抢到这个玩具玩,这个孩子是我所谓的典型的两颗种子和谐发展的典型,他现在是人民大学附中高中的高材生,这里面遗传占一半,他父亲就是人民大学毕业的,他妈妈是中央财经大学的,家庭教育比较好。第四个孩子一直躺在地上,等到这三个孩子玩了一圈之后,他想现在该轮到我了,现在他坐起来了,意思是第三个孩子已经玩得差不多了,他坐起来了,他被动地坐起来了,往那边靠,人家不给他手松回去,人家主动给他,他才玩。在每个孩子身上,两颗种子表现都是完全不同的,什么造成的?天性占一半,教育占一半。57号四岁时候谁都不给的。所以我们无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当中,我这样研究结果都是好好应该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我们媒体好好地宣传一下,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家长心目当中就有一个方向,我的孩子身上缺什么,什么时候应该给他做什么样的教育,很多的孩子现在在家里是无法无天,没有自我控制力,家长也不有意识地培养,另外到上幼儿园,小学以后,很多教育工作者缺乏对孩子第二颗种子的培养。这是我今天给大家发言要讲的内容,谢谢大家。

格塞尔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要点


格塞尔的发展学说主要是强调了生物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身心的发展变化受机体内部的生物基因固有的程序所制约,外部的环境只为正常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成熟程序。他发现无论是胎儿时期或是出生后的成长,总是遵循一个从头到脚的方向(头尾法则)、从近到远的方向(中心法则)进行。头部是胎儿时期最早发育的,出生后也是如此。新生儿先是能控制头部器官,继而肩臂、手指、躯干、腿、脚,先坐后站,先站后走。在以后的身心发展中都有一定的模式。而且在什么时间出现什么功能,有一定的生物内在进展表,并与一定的年龄相对应。格塞尔认为某功能的生理结构未达到成熟之前学习训练是不可能进行的。只是在达到某一生理结构“成熟状态时”训练才能奏效。这就是他的“成熟学习原则”。这一原则在儿童早期的一些试验和观察中得到了证明。但是格塞尔过分强调了生物因素的作用,故有以偏概全的倾向,特别是在受社会教育影响较多的年龄较大的儿童身上往往得不到充分证明。一般来说,在发展的低级阶段,那些较简单的初级的心理功能如感知、动作以及初级言语,受成熟制约相对于环境因素来说较大,而发展到高级阶段那些较复杂的高级心理功能如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则更多地依赖于环境学习。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许多有关对双生子智力发育的研究表明:同卵双胎分别抚养智商相关性达70%,异卵双胎在相同环境下长大后智商相关性达80%,这些研究说明遗传对人类智力发育的控制作用是明显的。出生后,每个婴儿都按照自己的遗传方式生长,2岁前有些小孩的发育先快后慢,而另一些小孩的发育则是先慢,然后再赶上,约2岁时每个小孩再回到他们自己的生长路线,约2岁后每个儿童的智力开始逐步稳定在一个确定的水平,这个水平一直保持到成年期,最终达到的水平是由内外因素联合作用所决定,也有个别人的智力确实要到青春晚期才全部展现出来。

另有研究表明:个性的内.外向,情绪的稳定性都受遗传控制,子女的个性常偏向父母一方。

2.环境因素

环境对脑发育影响的研究发现:经验尤其是早期经验可使神经系统发生一些重要的调整,那些未接受到环境刺激的神经细胞或神经联系会发生退化,环境因素是发挥遗传潜力的决定因素。

(1)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的不利环境因素

如脑缺氧、脑损伤、脑炎等多种疾病都可影响脑的发育。早期严重、持久的营养不良也会影响脑结构和功能的发育。

(2)家庭环境因素

在生命早期一些有意无意的训练和适当的刺激可促进儿童早期的智力发育,过多的限制可抑制发育。生命早期严重缺乏语言环境刺激可影响小孩的语言发育。父母及家人的情绪、个性品质、文化修养和社会意识形态等都可能潜移默化的在小儿身上留下深刻的影响。教育孩子的态度也与孩子的心理行为发育密切相关,家长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如多用民主教育法,而且教育态度较为一致时,孩子的行为品质多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对小儿期望值过高易导致小儿产生紧张行为和失败,反而加重小儿对成人的依赖。相反,如果期望值过低,孩子就会放弃努力的机会。

(3)社会环境因素

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城市高层建筑增多,住高楼的小孩户外活动少;近年来,住别墅的人群也在增加,住家附近常缺乏小孩交往。加之电视、电脑的普及,电视节目的吸引、上网聊天已成为时尚,就是不出家门也可以得到心理满足,有的小孩成天关在家里打游戏、上网或痴迷于网吧,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这对小儿的社会行为和个人发展均有害无益。

此外由于电视节目和网上的那些暴力和低级的内容随时都可能进入小儿的视野范围,家长应对小孩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和内容进行适当的控制和管理。此外,城市生活现代化,获信息快,信息量大,给小儿智力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但过多的信息和竞争,使人产生巨大压力,儿童精神病发病率开始增加。

(4)学校环境因素

托儿所、幼儿园、学校老师的表率作用对小孩的社会行为形成也非常重要。随年龄增加,儿童主见增加,同伴的话比老师、父母的话更具有影响力,交什么样的朋友也非常重要。

6岁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


6岁的儿童已进入学龄期,开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学校生活。而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水平能否适应学校正规、有系统的学习?此时的教育重点放在哪里?都是家长应该预先考虑的问题。

6岁儿童的脑重已达成人脑重的90%(而6岁时体重只达成人体重的1/3)。大脑不仅在形态上发育迅速,其功能也日趋成熟,这就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坚实的身体基础。

6岁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

在思维方面:有些6岁儿童已经具备了归类的能力。比如同样的一个问题:“什么是猫。”3~4岁的儿童因为一般都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来概括其外部特点,所以他会说“猫很小,有黑色花斑。”这是指他看见过的某只猫。而5岁左右的儿童的回答:“猫会抓老鼠。”能凭借猫的某些特征进行概括。只有6岁的儿童会说:“猫浑身长着毛、有胡子,喜欢吃鱼,会抓老鼠。”这个例子说明儿童到了学龄前期的晚期,儿童的思维已由初期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仅考虑到了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能认识其内部特征和内在联系并进行概括,这为入学后语言、文字的学习做了准备。观察、注意、记忆:3、4岁左右的儿童的注意、识记都缺乏自觉性、目的性,因而表现以无意注意及无意识记为主。在教育的影响下儿童逐渐能够按照成人指导的活动和任务来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到了5~6岁时逐渐发展了有意注意、有意识记和有目的、有组织的观察能力,这些能力均有益于入学后的学习。

语官:6岁儿童约能掌握3500个词汇,量词的正确使用率显著高于5岁儿童,副词的应用不但更经常也更多样化、更准确,能恰当地使用“根本”、“简直”、“大概”、“永远”等副词,使语言的感情色彩更鲜明。对代词、助词的运用比以前更为得当。由于词汇和句子的质量有显著提高,在讲述事情时内容更丰富、句法更正确、语言更连贯、层次也更清楚。此时能把1套3~5张的图片。按情节顺序做出正确排列并进行有头有尾的叙述,使听者能领会。出声的自言自语开始减少,逐渐向内部言语(无声言语)过渡。有些6岁儿童能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书面言语。开始识字。

数概念:大部分6岁儿童能掌握20以内的数概念,能按成人的要求从一群物体中取出20个。能将1~10的阿拉伯数字依正确顺序排列起来并开始能够不依靠实物运用数字做10以内的加减运算。时间知觉:对一周的时序基本都能掌握,在辨别"今天"、"明天"、"昨天"的基础上,开始延伸到能辨别"后天"、"前天"、""大前天"。最难掌握的是认识钟点,只有很少数的6岁儿童认识钟表,会报出时间。

空间知觉:大多数6岁儿童能以自我为中心。正确地把自己的左右方位和词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最初的左右概念,但常常只限于自身的方位。而不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方位。

社会性发展:6岁儿童的游戏更有计划性,喜欢用简单的工具,如滑轮、横杆等来玩建筑性游戏,也开始玩用言语推理的游戏(猜谜语);能自己选择朋友,当小伙伴出现困难时,会加以安慰并给予帮助会明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愤怒、快乐及爱等,而在游戏中发生的争执,一般都能用游戏规则来解决,不需成人监督。6岁儿童开始能在成人的帮助下拟定一个目标去实行,如制定一个“每晚不需提醒就刷牙”的目标,然后自己画个图表。每天做到后就打个钩,定期检查。父母应对儿童按目标执行的行为给以鼓励。

生活自理:6岁儿童除了基本上能够生活自理外,还能在家中及幼儿园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能够独自去邻居家及旁边的商店;懂得过马路时先看红绿灯及两边,要走斑马线;认识男女洗手间的标志,选择正确入口;坐车会主动系上安全带。每个儿童在即将上学时会表露出兴奋和向往的情绪,但其中又会夹杂着一丝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如何帮助和引导儿童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每一位一年级教师和家长的社会责任,因为从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幼儿园到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小学,对6岁的儿童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转折,老师和家长都应以最大的爱心和耐心,引导儿童顺利进入小学生的角色。带领他开始在教师的教导下,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