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每个小孩子都有比较叛逆的时候,做为家长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正确的处理孩子之间的关系,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则实例,详细的了解下应该如何处理叛逆时期的小宝宝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四五岁的海洋就学会了顶嘴,他会冲我大喊“不,我不想这么做”或者是嘟起小嘴说“我不喜欢这样”。我知道这是幼儿的一个反叛期,意味着他有了独立性和自主性,开始渴望从思想上脱离父母。

作为他来说,这其实是一种成长,也可以算是好事,因为他有了自己的思考,学会了自己做出判断。他开始关注个人的感受,而不是父母说什么做什么。我很清楚,任何人都应该是独立的生命体,他必须有自己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就如同成年后的狮子不可能再依偎在父母身边听候父母差遣一样。但就一个母亲而言,看着孩子渐渐反叛自己、离开自己终归都是伤心的。

丈夫安慰我说海洋是属于整个人类的,我无力去控制他的行为也无需为他的反叛而落泪。我立刻反驳他,“不,我的海洋是属于我的!就算我可以不去干涉他做什么,但他也是我生的,这一点谁也不能改变!”我怀胎9个月,经历了11个小时的分娩,怎么能说海洋不属于我呢?亲子网

“他当然是你生的,但是生,只是给他生命,就像猴子繁衍小猴子、蒲公英的种子长出新的蒲公英一样。那是全新的个体,他有自己的主观意识。”

我沉默了。孩子你到底属于谁?

我还记得一年前的夏天,你扑闪着大眼睛请求我将那只夹在老鼠夹上的小老鼠放掉。我的天啊,为什么你就不能不去管那讨厌的脏家伙?最后我答应了你,因为我知道你对它的那一份同情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爱。于是,为了成全你的同情心,我不得不戴上手套,强忍着内心那翻江倒海的恶心感,轻轻拉开老鼠夹。那一刻你欢呼了,你快乐地叫着,“妈妈最好啦!”

今年的夏天,你用坚定的双眼看着我,“为什么要我做不喜欢的事!我讨厌妈妈啊!”我不知道该怎样向5岁的你解释,有些不喜欢的事,也是非做不可的。可是我很害怕,我害怕我已经不再是你心目中那个“最好的”妈妈,更害怕在以后的岁月里,你离我越来越远,你会说出更多的“讨厌妈妈”。

孩子,我该怎样做?如果你是属于我的,我可以紧紧抱着你,不让你沾染一丝一毫的尘埃;如果你是属于我的,我可以牢牢牵着你,不让你踏入任何一条泥泞的小路。可是,爸爸说的对,你并非属于我,我们会慢慢分离,从无限依恋,从无话不谈,到渐行渐远。养育你的过程,就是逐渐分离的过程。

一年前的依顺,一年后的严格,都是因为我爱你。正因为我爱你,所以我必须学着放开你,你的人生不应该是复制我。

苏格拉底说过,爱情就像手中的沙,抓得越紧的时候它流得越快。其实所有的事都是这样,放手,有时候反而能得到更多。

海洋妈妈的经验分享

孩子有3个阶段会很叛逆:第一个是在2岁左右,第二个是在7岁前后,最后一个是青春期。这3个都是孩子生理、心理发展必然经历的阶段,他们会刻意做一些事来吸引别人的注意、故意对抗父母来强调自我,这是他们独立与探索的欲望大于服从的结果。父母不必过于忧心,更不必粗暴地制止。亲子教育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和引导,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的愿望得到适当的满足。例如当他们想玩水时,父母可以拿出水瓢、小盆子陪他们一起玩,并借此引导他们不可以把水弄得到处都是,玩耍过后要自己收拾等。

本网站小编总结:对孩子们抓的太紧,反而得到的越少,这是大多数的家长们所总结出的道理,因此希望看了此篇文章之后,家长们都能够正确的对待叛逆时期的小孩子,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精选阅读

溺爱孩子后果?(春节亲子专题)


前言:父母们都知道溺爱孩子是不明智的选择,可总是在不觉不知中就对于孩子过份的照顾,加入了溺爱孩子的行列,以下就让我们具体的来了解下溺家孩子产生的后果及其平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溺爱可让孩子发育成低能儿

行行怕上学、怕上体育课。他打球、跳绳、仰卧起坐都做不来,语言发展也滞后,因此被爸妈带到医院去。可多家医院的医生均告诉行行爸妈,行行没有先天问题,他这些低能的表现,都是后天养育不当造成的。原来,行行由奶奶带大,奶奶对他溺爱有加,该爬的时候不让他爬,该走的时候又把他抱在大人怀里、放在婴儿车里,小嘴除了吃饭用处不多。

“餐厅吃饭,别家孩子在哭闹,很多家长就说这孩子爸妈怎么不管管孩子、任他哭闹,但若是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他们也很可能不管。”著名早教专家胡轶群女士指出,发生在别家孩子身上溺爱很容易发现,但很多父母却不自觉地溺爱自己的孩子却又不自知。

12种溺爱表现你有吗?

“孩子还小,等他(她)长大了再……”这是很多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爱说的话,这就是溺爱的常见表现之一———放任自由。胡轶群表示,除此之外,溺爱还表现为有求必应(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害怕哭闹(孩子一哭就满足他的要求)、越俎代庖(成人包办所有事,无论孩子自己能不能做)、心领神会(大人猜测小孩的心思)、过分关注(大人围着小孩子转)、小题大做(小疼痛大人当是大事紧张得不得了)、不让劳动(将劳动当成惩罚或不让孩子劳动)、赏识过度(表扬过度)、当面袒护、惩罚不当、剥夺独立(总觉得不放心,觉得孩子必须得到陪护)。亲子网

专家表示,这12种溺爱的表现,若存在超过8种,就要警惕了,说明家长存在溺爱,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不利。

胡轶群称,放任自由会养成孩子不好的习惯,长大了再改很难、很痛苦;有求必应势必导致孩子将来自私任性,得到再多也觉得理所当然;家长害怕孩子哭闹,孩子就会以哭作为达到目的的工具而屡试不爽;越俎代庖下,孩子随着年龄增长的能力就会被扼杀;家长爱心领神会,孩子平时不用表达自己想法,智力发展就会滞后;过分关注孩子,一旦失去关注,孩子就容易沮丧、心理不平衡;小题大做让孩子认为小事都是不得了的大事;不让劳动让孩子变成懒人,小时候不勤快,别指望长大了会变勤快;赏识过度会让孩子非奖赏不作为;当面袒护让孩子是非不分;剥夺独立,该放手时不放手,孩子就会有依赖性,扼杀了孩子的潜力。亲子教育

本网站小编总结:溺家已经成为目前家长们的一种通病,育儿专家指出,家长们的溺爱行为很容易造就低能儿,但愿此篇文章能够提醒年轻的家长们正确的采用育儿方法,避免溺爱行为的出现!

妈妈朗读时,宝宝应该有什么表情呢?


亲子阅读可帮助孩子增长更多的知识,并且也不宜使孩子产生烦扰,不同的大小的孩子,在妈妈朗读的时候可能有着不同的表现,以下就让我们先具体的了解下不同年龄宝宝的具体表现!

近来有许多针对父母与孩子在进行亲子阅读时的反应的研究,虽然不同的孩子对书本的兴趣及反应都不太相同,但对初为父母者而言,如果发现孩子对书本不感兴趣,可能会感到十分沮丧。在此提供一些信息,以免家长感到泄气,或认为自己的孩子毫无希望。

孩子4个月时,由于行动力有限,只能用耳朵听或用眼睛看,因此对家长而言,孩子只是个被动的听众,此时家长可能感到给孩子朗读十分容易。早期教育

家长应用手臂环抱孩子,要使他感觉亲密,而不是感到行动受限制。

到6个月时,孩子可能对抓书本来咬比听故事更感兴趣(虽然他也同时在听),此时,要用磨牙的玩具或其他方式转移他对咬书本的兴趣。

8个月时,孩子可能较喜欢一直翻书,而不是静静地听,此时应顺着孩子的好奇心随他翻阅,但家长不应就此完全放弃朗读该书。

12个月时,孩子开始变得喜欢帮你翻页,这时候你可以指着书上的某个物体说给他听,甚至发出动物的声音,教他认识书上介绍的东西。

到了15个月开始学走路时,孩子变得一刻都停不下来,所以必须慎重选择阅读的时间,不能阻挠他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几乎所有此类研究都发现,婴儿看书时的注意力平均只能维持3分钟,然而每天数次的阅读,通常可以使一天的阅读时间累积到30分钟。虽然有些1岁大的孩子可以一次听30分钟的故事,但那只是例外的情况。随着婴儿渐渐长大,很早就开始读书给孩子听的家长会感到很轻松,他们不用强迫孩子阅读,只要指着书页上的某个东西,孩子自然而然会专心地看,并学着分辨父母亲的声音是低声细语还是兴奋的语调。孩子的专注能力并不是在一夜之间就可以建立的,而是通过一分钟一分钟、一页一页、一天一天的努力逐渐建立起来的。

一旦孩子开始对书上的图画和你的声音有所反应,你就可以开始和孩子谈书,而不只是照着念而已。例如,你可以问孩子:“珍妮弗,这本书是不是很棒?”或是:“你将来想要养一只这样的小狗吗?”即使婴儿无法立即响应你的问题,但你停下来等他回答的情形,会使他渐渐感受到对话的模式,而当他开始学着说话时,就会按这样的模式来表达。

和孩子谈论书,自己必须先要看书,如果书的文字内容很少,家长必须先看过图画,再根据图画内容和孩子对话。以下是母亲和23个月的孩子一同阅读艾瑞克·希尔(EricHill)的《小波去散步》Spot'sFirstWalk时的对话。早期教育

请注意,当母亲读书上的文字时(斜体字),她会使用不同的声音。类似这样的亲子对话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技巧,也可以吸引孩子对书本的注意力。而且,就像一句谚语说的:“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与其中,我会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参与得越多,他理解得越多。

本网站小编总结:为孩子选择书本家长们首先要从一些简单的文字及画面做起,对于小孩子们看书的一些不合理行为不要盲目的制止,希望以上的小文章可帮助家长们做好亲子朗读!

春运抱宝宝回家(春节专题)


前言:就要过年了,一家团聚是很幸福的事情,因此大家都忙着买票回家,其中不乏有小孩子们,多大的都有,以下就让我们来结合实际来看春运抱宝宝回家吧,让我们一起来祝愿他们能够早日与家人团圆!5个月男婴“站”回家走进南候车厅,不远处一个年轻妈妈怀抱着一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宝宝,宝宝穿着嫩黄色的厚棉袄,在妈妈和爸爸的逗弄下,乐得“咯咯”直笑,而宝宝的姐姐却在一边旁若无人地啃着鸡腿。这一家子来自湖北武汉,爸爸张建新在胶南一家饲料厂从事设备维修,宝宝名叫张学志,是他们的第二胎,这才出生5个月,几个小时后就要和父母一起踏上到汉口的火车,这是他在胶南出生后第一次回老家见爷爷奶奶,在他还不懂得生活的艰辛时,就成了春运大潮中的一员。“这里全是娃娃穿的衣服和吃喝的食物,尿不湿更是必不可少。”张建新指着面前一个硕大的行李包告诉记者,他在胶南打工4年了,每年只在春节回一趟老家,今年回老家又添了一口人,因为路上要照顾孩子,年货一点都没置办,光两个孩子的用品就装了一大袋,让他担忧的是这一路20多个小时要怎么“站”回去。张建新说,本来想孩子太小坐火车回去太辛苦,就打算坐飞机,结果户口簿在老家,大女儿没法上飞机,等来买火车票时,只剩下无座票了。“不过再辛苦也得回去过年,父母还没见到小孙子,他们夫妇轮番抱着就是了。”张建新乐观地说。亲子教育在一旁啃鸡腿的10岁女孩张学荣对于路途的艰辛却毫不在意,倒是满脸盼望回家的兴奋和期待,这是她第4次坐火车,前几次都是一路“睡”回去的,这次倒可以欣赏沿途风光了。5岁女童5天5夜回家乡在火车站广场上,一名穿红外套的小女孩在人群中蹦蹦跳跳地穿梭着,一会儿揪一揪爸妈的衣角,一会儿去动动满地的行李包,还不时朝着记者做鬼脸,甚是调皮可爱。她叫小翠,今年还不到5岁,这是她第4次踏上春运旅途。小翠的爸爸唐先生说,小翠出生在云南砚山,刚满月就跟着父母去广州打工,后来又去了湖南,别看她只有4岁半,跟着父母走南闯北去过多个城市,也算是火车上的老乘客了,每到过年都会随他们挤火车或者坐长途车回老家。除了在火车上学会了说话,就连学走路也是在火车上迈开的第一步。“我们离家太远了,每年只有过年才回一趟老家,小翠太小只能带在身边,跟着我们到处奔波,等她大一些就送回老家,和她哥哥一样跟着奶奶喽。”唐先生告诉记者,他在高密打工2年了,较高的工资吸引他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但最头疼的就是漫长的返程之路。唐先生算了一下,从高密到云南得走5天5夜,高密站不停车,他们只能拖家带口来青岛坐火车,到云南没有直达火车,只能先到南宁,这一趟火车下来就得走3天3夜,到了南宁再倒长途客车,还得走一天一夜,从县城再倒一趟客车才能回到家。“这一路坐回去,我们都受不了,更别说孩子了。”小翠的妈妈说,好在女儿听话懂事,路上也不会哭闹,这一点倒是让他们省心不少。带着孙女赴兰州团聚在熙熙攘攘的候车大厅中,不时有孩子的身影闪现,有襁褓中的婴儿,还有个头高高的小学生,一直在低头吃方便面的一名女孩引起记者的注意,在她的身边两位老人关切的目光让人动容。女孩的爷爷赵先生告诉记者,像这样每年春运带着孙女赶火车已经有6个年头了,他已经习惯了春运的人潮拥挤和嘈杂。女孩名叫津津,今年12岁,来自威海,爸爸妈妈都在兰州工作,由于工作忙碌,没法照顾孩子,就将津津寄托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让津津最期盼的就是每年的寒暑假,这样就可以和爸爸妈妈团聚了。亲子早教“孩子爸妈工作忙,腊月二十八才放假,到时坐火车赶回来太晚了,还不如我们赶过去呢。”赵先生说,他和老伴身体还行,还能带着孙女去外地过年,本来过年图的就是家人团聚,在哪里都一样。津津话不多,却非常懂事,吃完方便面后,帮着爷爷奶奶打开水,其余时间都乖乖地坐在椅子上看书。“在哪里过年都一样,只要能和家人在一起就行。”津津说,一年到头很少见到爸妈,她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了,虽然没有买到卧铺票,可是一路坐着去也很开心。本网站小编总结:年初孩子们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异乡,年底再回家探望亲人,在人来人往的拥挤人流中,这些小孩子们来回玩着玩耍,在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新年的向望与家人的团聚,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献出自己的爱心,帮帮带孩子的旅客!

学会正确的表扬孩子(春节亲子教育专题)


前言:自信的孩子往往都是家长们所表扬出来的,但是在此我们需要提醒家长的是表扬孩子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与技巧,不可盲目、笼统的表扬孩子,以下就让我们结合实例来详细的认识下吧!

从怀孕开始就听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是认同这一点的,因为自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必要的夸奖会令孩子自信满满,性格也更加开朗。何况任何一个孩子在父母眼里也都是最优秀的。但是我一直认为夸奖没必要过分。

在海洋小时候时,如果他完成的是他本来就该完成的“义务”,比如自己系鞋带、自己收拾好玩过的玩具,我们会及时地鼓励他并告诉他做这件事是正确的,但不会过度去夸奖更没有给予他物质奖励。因此,海洋从小对于这些事都不会太在意,他自然而然地就认为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

后来有朋友来家里做客,看见海洋吃完饭后自己把碗筷收拾清洗了,很惊讶地问我,“哎呀,你的海洋怎么这样懂事?”

我却更加惊讶地问她,“难道你家孩子不自己洗碗吗?”

朋友很无奈地摇头说她的孩子不愿意自己洗碗,除非他们给予他奖励。我才知道有不少父母总是在孩子完成一件本该完成的事时大肆赞扬、夸大嘉奖,到最后孩子就对“义务”两个字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认为这件事不该自己做或有奖励才去做。其实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不正是一个人的基本义务吗?

不过,在海洋的童年里,也从未缺少过夸奖。有一次海洋从幼儿园回来后告诉我和丈夫他得了一朵小红花,我们就很随意地问他是因为什么事。海洋说因为他去扶跌倒的小朋友。

“哦,那个小朋友是怎么跌倒的?”我尽量没有表现得过于惊讶,只用了很轻描淡写的口吻。因为我希望让海洋觉得这不是什么天大的事,也不愿意他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自己做了好事。

“地上有水,他就跌倒了。”海洋回答时还是有点小小的得意,毕竟是孩子,得了奖励肯定是骄傲的。

“嗯,海洋做得很好呢,这叫乐于助人,值得表扬。”我赞扬了他,然后拿出红色的卡通印章在他手背上盖了一下。

这是我和海洋的一个约定,如果他做了值得表扬的事,我就给他盖个小红印,算是一种奖励。这种印章的颜色很漂亮,海洋一直很喜欢,而且用不了多久它就会褪色会消失——是的,消失。

海洋果然很兴奋,举起小手背嚷嚷起来,“噢,真好,又有一个奖章了!”

他那胖嘟嘟的小手正对着阳光,我看着那鲜艳的红印,只是淡淡地笑,“记得吃饭前去洗手啊。”

我知道那个印章的褪色速度并不慢,一如我们做过的事,无论当时是多么值得夸耀,时间久了,自然就淡掉了。因此每当海洋获得什么奖励时,我会夸奖他,但都不会表现得很夸张。

我还记得海洋小学时一次家长会,一位小朋友两门功课都得了100分,老师当众表扬了他。家长会结束时我听见那位小朋友的妈妈对女儿说,“这次考得很好,你真聪明!妈妈给你买芭比娃娃,再给你做顿好吃的,下次你要继续保持哦!”

听上去她是在鼓励自己的孩子,但是她可能不知道这看似鼓励的话会对她的女儿造成很大的压力。首先,考了100分就是“聪明的乖孩子”,那么下一次如果考了99分呢?这样的夸奖会令孩子将成绩看作是学习的目的,只有考100分,她才能得到父母的赞扬。其次,考了100分就有各种奖励,孩子会自然地将成绩和物质联系起来,为了得到这些物质,她下一次必须再考100分。这一切都在无形中加重了孩子的负担,同时令他们误解了学习的真正目的。在海洋的童年里,即便是考了高分,他也不会过于激动,因为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件很普通很自然的事。

每当海洋沮丧地对我说,“妈妈,红章没有了”时我都会安慰他,“原来上次的事已经过去那么久了呢。海洋可以争取下一次的红章了啊。”

这个约定一直持续到海洋上初中,因为他说手背上有红印会被同学笑,我们就改为在他的一个旧塑料铅笔盒上盖。到后来那个铅笔盒也褪色了,海洋对我说,“妈妈,虽然所有的奖章都消失了,但我依然记得每一次盖章时的欣喜呢。”

“是啊,海洋,每个人做过的好事,随着时间推移,终究会被遗忘。可是只要自己还记得那份欣喜、那份满足,就会自发地继续去做,无论有没有实质上的奖励。”

本网站小编总结:现在大多数的家长们都喜欢用物质来表扬孩子的进步,久而久之就很容易使孩子养成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学习,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去努力,希望家长们能够多思考!

父母与孩子谁更叛逆(春节亲子教育)


前言:平时总是听父母们说孩子是多么的叛逆,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自身的叛逆行为,许多的时候正是因为大人教育方法的失误才会导致孩子距离成功更加的遥远,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如果您能在我可以时让我独自迈出一步。如果您能用您的爱感受我的人生,而不破坏我自由呼吸的空间。如果您能理解,我观察世界的眼睛比您的眼睛矮三英尺……”

———马迪·金《如果您能记住》,从一个孩子的角度道出对父母的深切期盼

“……孩子,请原谅我的无知和愚蠢,曾经那么粗暴地打骂你,而我还理直气壮地认为都是为你好,我在爱的美丽旗帜下,残酷地摧毁了你娇嫩的生命花蕾。孩子,原谅我的私心和专横,曾经那么不通情理地逼你学习,让最美好的学习留给你的全是痛苦的记忆……”

———一位父亲创作的诗作《原谅》,希望取得孩子的原谅

育儿专家说,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情感沟通和有效互动很容易形成,孩子的问题可能只是成长的问题;而在亲子关系不良的家庭,无论教育方式多么正确,有效的互动却非常少,带给孩子的人格问题非常多。两代人之间不是父母要灌输给孩子多少知识,替孩子包办多少难题,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要有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可以沟通的关系。

孩子逆反还是父母逆反

据一份权威调查显示,父母谈起今天的孩子,评价意见70%以上是否定性的,认为今不如昔的更是高达90%以上。这也许正是代际冲突的重要原因。

育儿专家说,社会在进步,孩子同样在进步,客观地讲,现在的孩子肯定比上一代,上几代都要优秀,关键是父母一定要看到并且承认这一点。

很多父母跟孩子说话,一开口就说很长时间,非得把孩子说哭了不可。你没有A错还没有B错吗?没有B错还没有C错吗?总要给孩子找出个错来。孩子跟父母辩解是没有用的,后来好多孩子就干脆不说话,不理父母了。

对话对话,两方说话,只要孩子不说话,父母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所以父母最好能想办法尽量少说,让孩子多说,听孩子诉说。

在父母眼里,孩子是逆反的,可在孩子眼里,父母也是逆反的。无论自己说什么,家长都会反对。统计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中国70%的父母是“逆反型父母”。

李拿出一张纸,那上面是一位15岁男孩写的不愿意理家长的理由。

我不明白父母为什么总要干涉我的思维,总要我按他们的意志走下去?我不是躯壳,我有灵魂我会感觉,我有大脑我会思考。

他们不会重视我的感受,不会来安慰我,有时甚至还会笑话我。

为什么父母要求我们做的他们做不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们指出父母的错误叫顶嘴,我说什么父母全都反对。

母亲总认为我们之间有巨大的代沟,总认为小孩子什么也不懂。时间长了,我也认为我们之间的确有不可逾越的屏障。

对我的话,父母总认为是狡辩、找借口,全是错的,全都需要改正,需要教育,需要批判。

父母除了给我塞好吃的,就是没完没了地问学习怎么样了。

总是板着个脸,给我讲大道理。大道理,不用他们讲我也懂。

我根本就不知道父亲整天到底在忙些什么,其实我也不想知道,我们之间已经很陌生了,仿佛他不是我的父亲,我也不是他的儿子,不见面才好呢,省得又挨一顿臭骂。

亲子关系重于知识灌输

育儿专家接触过许多家庭,这些家庭亲子之间的关系十分糟糕,子女和父母之间基本就没有什么心灵的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的教育是无效的。他说,只有在建立了良好亲子关系的前提下,家庭教育才会发挥作用。亲子网

家长怎样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呢?育儿专家认为,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确立边界。做父母的关心孩子,做教师的爱学生,都有自己的边界。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必须孩子(学生)自己去面对去解决的。二是确定程度。爱不是越多越好。过多地给予孩子爱,就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父母自己的情感需要,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的成长机会,孩子难以获得社会化的机会,造成社会适应功能的严重缺陷。

育儿专家说,父母同样受到文化、家族力量的影响。在孩子面前,父母首先要做的,是重新审视自己。

自然界普遍存在一种“印刻效应”,刚睁眼的小鸭会把孵蛋的母鸡看作妈妈,长大的鱼会游回它的出生地去产卵。人类在幼年时期,双亲与环境对其身心体验产生的影响很像这种“印刻效应”。

育儿专家说,一位女性曾告诉他,小时候非常痛恨母亲因为烦心的事打她出气,曾经发誓为人母时决不动手。不想世事难料,她的女儿依旧成了她的替罪羔羊。看到女儿泪眼汪汪、胆战心惊的样子,她感觉到真是造化弄人。“记住,你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可能来源于你对儿时经历的反刍。”

家庭塑造人的力量,远大于人们的想象。家庭教育可能包含一些传统、习俗的东西,也有一些家庭规则。这些规则反映双亲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家庭常常也在伤害人,我们儿时耳濡目染的陈规陋习,在尘封多年之后,就像潘多拉盒子里的魔鬼,会一个一个争先恐后地跑出来。

可以不夸张地说,一个人的品行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植根于家庭教育,而非社会之责。例如,喜欢把爱作为砝码来使孩子臣服就范,孩子就学不会怎么去爱和被爱;不能变换角色平等地和孩子相处,孩子就无法学到怎么与社会相处;以为批评和大棒就能给孩子一个好品质,恰恰给予孩子的是精神和肉体都备受折磨的自卑和自贬。

不要自认为比孩子高明

育儿专家说,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乐于宽容与变通。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模范,不然,受苦的永远是下一代。

家长不要自认为比孩子高明多少,其实随着孩子的成长,很多新知家长是不了解的,还需要虚心向孩子请教。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社会进步主要靠知识与信息传递,而不是靠经验传递,成年人的优势远不及孩子。

试想,孩子在某些方面比大人知道得多,并形成了许多成年人不具备的观念时,如果家长不懂得平等和尊重,而只是一味强制,两代人之间怎么对话?

一部分家长无论做什么事,都讲求一成不变的原则,希望像制作“标本”一样塑造自己的子女,设置好路线让孩子们不断攀登、前进,即便不能求得扬名立万、光宗耀祖,也得成为一位养家糊口、发家致富的好手。而当孩子像松缰的野马在草原上肆意驰骋时,他们担忧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安全,还有对他们多年抚养孩子的心血浪费的恐惧。寒窗苦读、奋力拼搏的“黄金屋”在青少年的眼里成了又苦又累的小黑屋,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世外桃源”成为及时行乐的迪尼斯乐园。过强的诱惑力使他们难以招架,于是不太成熟而又毫不迟疑地做出了“精彩人生”的抉择。外界的阻止使他们烈烈燃烧的一腔怒火与激情澎湃的满腔热血冲昏了本就不很理智的头脑,父母的不太温柔的良苦用心恰巧南辕北辙。

不允许犯错会扼杀孩子

育儿专家说,很多父母为孩子着急,不是因为孩子犯了错误,而是他们认为孩子犯了一个错就永远都会是这样。亲子教育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可是事实上,班级必然会分化出几个非常好的孩子、一大群中间的孩子和几个比较糟糕的孩子,看起来是这几个比较糟糕的孩子有问题,实际上不是。在一个群体里,力量自然会分化的,需要孩子承担不同的角色。有人充当坏孩子角色的时候,整个系统即这个班级是非常稳定、平衡的。在这样一个平衡的系统里,老师可以夸奖好孩子,批评坏孩子,鼓励中间一大群人积极向上。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有双重态度,内心认同主流文化标定,同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利益。如果家长在教导孩子的时候,知道孩子在这个年龄可能会犯什么错误,犯这些错误可能是必要的,内心不那么焦虑,对孩子的行为有部分认同,教育反而更容易成功,在帮助孩子摆脱困境,找到更有效的适应社会的方式时,就能比较客观,不会教育过当,去“扼杀”孩子。“扼杀”是“不能再犯”,“不能再犯”,对孩子就是很大的压力,孩子要随时控制自己。

育儿专家说,过去在农村,一家七八个,根本教育不过来,而独生子女接受的教育多得多,但是似乎问题也多得多,成长得不如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好。过去总是分析,独生子女问题是不是溺爱,其实有一些不是溺爱,而是关心太多,也就是教育太多,管理太多。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不能容忍他出错。如果父母的很多欲望要让孩子完成,会带来很不好的后果。

对孩子的爱,有些年龄要爱得很好,比如说五岁前要拼命爱他,怎么爱都不过火,天天抱着都可以,但是他慢慢长大以后,就要把他放开了,让他自由成长。

本网站小编总结:家庭教育对于小孩子未来的成长很重要,但是目前有许多的家长们仍然不知道应该如何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以上的文章就详细的总结出了父母们教育应该怎么做,希望家长们都能够参透吧!

宝宝入小学,家长应该怎么做?(春季亲子专题)


前言:宝宝入小学是家庭之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那么家长们应该都给孩子准备些什么呢?又将如何来帮助孩子尽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呢?以下就让我们来看其相关的入小学指导吧,对于家有要上小学的孩子很管用噢!

一、提前造舆论打招呼做物质准备,“壮壮今年要上学了”,带孩子买新书包新衣服介绍新学校在哪里,学校是什么样子,让家里喜气洋洋,让孩子兴致勃勃。

二、提前教他学会写自己名字,教他对大家作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什么名字,我家住在哪里,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我的爸爸妈妈等等,这是一般学校里新生第一天的活动内容,是融入新集体的第一步。因为每个孩子写的、说的都不一样,不能等着老师教。

三、在暑假里我就取消了孩子的午睡,有意把孩子晚上的入睡时间稍稍提前。因为我学校里老师中午能组织学生在桌子上趴一会儿、歇息一下就不错了,带大家午睡是不可能的,家长必须培养孩子适应学校的作息。

四、尽量有规律地度过假期,小心翼翼让孩子不要生病,特别是不能在刚上学那几天生病。

学校每年都会迎来一年级新生,为了给孩子留下难忘的美好记忆,也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和喜欢新的环境,“迎新”虽是常规工作,但学校都会很重视认真对待。比如拍个介绍学校的专题片,班主任提前布置美化教室,给每个新入学的孩子送上一朵小红花等等事情,都会一一做好。开学第一天,一年级新生那边,会有哭着不进教室的孩子;会有爷爷奶奶溺爱不舍,不肯离校影响学校秩序的情况;会看到第一天就表现特殊,非常淘气的学生。。

这次感受这个氛围时,心情与做老师时可不一样,我是送自己的孩子入学啊!那天我早早起床,给壮壮穿上白色T恤衫和蓝色的短裤,上衣掖到裤子里,脚下是黑色凉鞋白短袜,帮他把双肩小书包背在身上,看他小胸脯挺挺的样子,的确很精神!

走进教室时,班里已经有一群家长和孩子了,和老师打过招呼,壮壮就绷着小脸神情认真地坐在那里。老师组织孩子们“身体坐直,小手放桌上,闭上嘴巴,看谁坐得最好”,教室里很多家长都不肯散去。我是本校老师嘛,当然应该带头马上离开,因为“孩子要上课了,老师要讲话了”。我拉拉孩子的手就主动退出教室,也不好意思像其他家长一样扒着窗户往里看,于是故作高姿态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其实,“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过了半小时我等待大家散去后,就又悄悄转回来从后窗向教室里张望。。

那天丈夫也表现不错,中午接回壮壮和另一个朋友的孩子,还在校门前给他们“合影留念”,并且当天就把照片冲洗出来了。照片上,儿子和那个小女孩站在阳光下,眯着眼睛高兴地笑,身板神态让双肩背的小书包一衬,立刻显得长大了不少,还真有几分小学生的样子了。

当晚望着儿子的照片我不禁感叹:壮壮,你的“十年寒窗”就此开始了!

本网站小编总结:目前家长们最提倡的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为孩子选择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这样不仅仅得不到很有效的见果,反而还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希望家长们能够关注更多此方面的知识!

如何训练宝宝应对陌生人?


从宝宝八九个月具备独立的攀爬能力,到他1岁多脱离父母的怀抱嚷嚷着要“自己走”开始,可能的危险就如影随形,宝宝可能受到陌生人的侵犯和骚扰,可能因为贪看玩具、花灯或风景与父母走散;也可能因为忽略了安全标识遭遇意外伤害……

对宝宝的安全教育应当进行到哪一步,才既不会让宝宝误认为这个社会上都是坏人,都是危险的事物,想安全必须一刻也不离爸爸妈妈,又不要让他在走近危险区域的时候毫无警觉,一点自我防范的意识也没有?宝宝的自我防范要做到哪一步,才刚刚好?

有陌生来电

怎样在电话里得体地应答,才能既听上去有礼貌,又避免透露宝宝是一个人在家或与保姆在家的情况?一般来说,我们不赞成宝宝接到陌生电话时告诉他人家里的信息。不要说“我爸爸妈妈不在家,请你晚上再打过来。”

●宝宝说:“我爸爸在洗澡(或我妈妈在楼下的超市给我买果冻),你以后再打。”

●向对方索要电话,说“我爸爸一洗完澡就让他打给你”,也是一个办法,一般“有危险的陌生人”都不会把电话留下来。

有陌生人敲门

有时宝宝单独在家时会有收牛奶费、收垃圾费的人叫开门,也有陌生人托着宝宝最爱吃的披萨饼盒子,说是“你妈妈叫我送比萨饼给你,你妈妈已经付过钱了,快开门让我把饼给你。”

这种情况要告诫宝宝千万不要开门。

●宝宝这样说:“我爸爸现在在午睡,不方便叫醒他。请半个小时后再来好么?”

●或者这样说:“我现在没有钱给你,等我妈妈洗澡出来。”

TIPS

父母要绝对告诫宝宝不可给陌生人开门,大一点的小孩父母可以给列一个单子,哪些人来了可以开门的,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透过猫眼看清楚后,是可以开门的。不妨把这个单子贴在门上,对孩子是一个提醒,也是一个警告。

路遇陌生人

如果在爸爸妈妈的视野范围内,与其他陌生小朋友以及带他们的家长一起玩,是安全的,比如在儿童游乐场和充气城堡内。但如果有人套问你的父母都做什么工作,家住哪里,宝宝在上哪间幼儿园,平时是谁接你,这个陌生人就有“热心过度”之嫌。

要教育宝宝不能跟“热心过度”的陌生人一起走,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零食。

●如果发现自己难以摆脱陌生人的纠缠,可以向游乐场的工作人员和保安求助。

●也可以对陌生人说:“这些我都不记得了,要不你去问我爸爸?我爸爸就在那边!”如果陌生人有不良企图,他一定会逃之夭夭。

陌生人临时接宝宝回家

如果有陌生人哪怕是比较熟悉的人要接宝宝回家,怎么办?

告诉宝宝,绝对不要让宝宝上别人的车,比如宝宝在社区里骑车,就算是邻居要载他回去也要婉拒。

爸爸妈妈要强调一点,除非爸爸妈妈同意,不要坐人家的车子是一条铁的纪律。

宝宝说:“没关系,您先走吧。”

TIPS

如果的确爸妈有拜托朋友或同事接宝宝的可能性,怎样让宝宝明白眼前这个陌生人有没有危险性?很简单,父母应该与宝宝事先讲好一个安全密码,这个来接你的人知道“口令”,宝宝就可以跟他走,否则就不能。父母要确保每个安全密码只使用一次,而且经常在家与宝宝“温习”这一密码,免得宝宝忘记。现在有些拐卖儿童的事件会发生在熟人之间,因此,与4岁以上的宝宝达成默契,设一些“安全口令”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在商场或者超市走丢了

如果是在商场和超市里走丢的,要事先训练宝宝:

1.保持镇定,不要哭闹。

2.马上跟最近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父母要多多指点,让宝宝认得常去的购物场所的工作人员制服)。

3.在商场或超市都有广播站,一般负责播报商品信息,也负责替走失的儿童寻找家长,因此第一时间去广播站,可以让父母知道宝宝在哪儿,是否安全。

4.宝宝可要求女性工作人员带自己留在广播站或去总服务台等待家长来接。

如果是在马路上走丢的

1.向最近处的警察或交通辅警求助是最安全的。

2.如果一时无法找到警察,可以向最近处的报摊或书报亭主人求助,让他打110报警。

3.一般来说,等警察到来后,只要宝宝说得出家中地址或电话,警察完全可以帮忙把他安全送回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