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妈妈埋怨自己的宝宝不听话,其实很多的时候宝宝们根本听不出来妈妈所说话的意思,因此在与宝宝对话的时候,要言简意概,不可太长,更不易太过复杂,以下就来具体的看下吧!

你发现了什么?

孩子:那只狗在做什么?

母亲:它在挖土找骨头,让我们看看他找到了什么。

孩子:喔。

母亲:你发现了什么,小波?

孩子:一根狗骨头。

母亲:是的,它发现了一根狗骨头。

它在外面玩得很愉快。早教网

孩子:是啊!

母亲:它的脚在做什么?

孩子:它的脚在做什么啊,妈妈?

母亲:它在挖土。

孩子:它在挖土。

现在喝点水

母亲:看它接下来要做什么,他要喝东西,

现在喝点水。

别掉下来啊

孩子:有一条鱼。

母亲:那里有一条鱼在说话:“别掉下来啊!别掉下来啊!”

通常18个月以下的孩子不易理解那些大人看起来很简单的图画,童书的图画常有一些细节让大人看起来觉得很有趣,但幼小的孩子却无法看懂这些画。成人可以立刻在书页的平面上看出一只立体的兔子,但对一个14个月的孩子来说,他才刚要开始学习这复杂的过程。

因此,为了让孩子看懂书内的画,这时所选的绘本不可以过于复杂,最好一页只有单一的图像,而且最好是彩色的,而此时书中的情节并没有图画那么重要。早期教育

本网站小编总结:据多年的研究得出,小宝宝们的思维都还比较的简单,因此许多的时候不是不听话,而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父母所说的话的含义,希望在看了此篇文章之后,父母们都能够学会如何与孩子对话!

精选阅读

职业妈妈请找时间与孩子沟通


许多职业妈妈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非常少,年龄小的孩子无法理解为什么妈妈整天上班而不陪他玩,因此常常在妈妈上班时采取哭闹的方式来挽留,妈妈可能因为着急上班而急匆匆地离去。当孩子缺乏在妈妈身边撒娇和依赖的机会时,内心深处就感到缺少足够的安全感,也会由于不受重视而自卑。要处理好上班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妈妈把小块的时间利用起来:

可以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途中找些话题与他聊天,回答他的问题。做晚饭时,鼓励孩子在厨房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可以边干活边陪孩子聊天。吃完饭可以与他一起做手工,画一些填色游戏等。临睡前应陪他上床,讲些故事或常识。节假日应优先考虑陪孩子活动,然后再处理自己的事务。如果妈妈坚持遵守自己定下的规定,那么孩子会体谅你,并耐心地等待你与他交流。

尽管工作十分劳累,妈妈最好还是自己带孩子,不要把孩子托给别人照顾。因为托给别人时,父母不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对孩子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不能及时处理,这样就会有一定的危险。如果看管孩子的人对他漫不经心,可能会使孩子遭受意外的伤害,这种持续恶劣的刺激,会给他的身心都形成影响,长大后有可能在性格上有孤僻的趋向。父母特有的温暖周到的照顾,是外人不可替代的,因此年轻的妈妈要尽可能地与孩子在一起。

亲子对话让孩子“会”说话


所谓“亲子对话”教育法主要是依据每个孩子的个性来培养他的说话能力,若要与孩子说话,首先父母要学会如何倾听。

听孩子说话是一种认同孩子的反应,而“亲子面对面”便是在孩子有话要说时,父母确实倾听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充分自我表现的感觉而信心倍增。与孩子的对话应当从幼儿期开始,希望父母们能够随时激发自己孩子的个性与说话能力。

亲子对话学习刺激法

宝宝是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开始学习说话的。只要宝宝开始喃喃自语,发出简单的声音时,就是开始进行“亲子对话”的好时机,按照宝宝的不同月龄有不同的刺激法。

0-12个月:与宝宝目光交流,随时随地与宝宝说话

宝宝出生后发出的第一个声音,便是“哭”;等3、4个月大时,开始会发出“咿咿啊啊”等单音;到了8个月大后就开始喃喃自语,甚至发出一些单字。

1.注视宝宝的眼睛和宝宝说话

和孩子的第一阶段沟通方式就是“眼光交流”,宝宝们通过看见妈妈的说话与表情来奠定对“说话方式”的认识。

2.与宝宝接触的任何时候都要与宝宝说话

每一次的声音交流都会让宝宝的听觉变敏锐,不管是换尿布、喂奶或洗澡时,都要随时随地保持与宝宝说话的习惯。

3.回应宝宝的牙牙自语

只要妈妈经常回应,宝宝也会开始学着表现自己的感觉,而且情绪也会更明显易懂,在与宝宝应答时最好边说边抚摸宝宝,更能强化亲子的交流。

4.从日常生活的声音中学习

0-12个月不需要太过安静,生活中出现的吸尘器的声音、水龙头的流水声、洗碗洗衣的声音等,都可以让宝宝感受接触更广,边做家务边和宝宝说话,也是一种良好的亲子互动方式。

5.练习以身体律动来控制发声

即使简单地发出“咿啊”的声音,宝宝也得用尽全身的力气来发声,可以训练宝宝配合身体的律动发短音或长音,也可用拍手摇摆的方式让宝宝了解发音的不同。

6.鼓励宝宝表现自己

跟宝宝玩手帕游戏或鼓励宝宝把两手伸直说“抱抱”,或找玩具等,让宝宝表现自己,这对于日后勇于自我表达的说话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7.与妈妈“视线一致”的体验

宝宝总是好奇妈妈在做什么、说什么,因此,不妨让宝宝跟妈妈往同样的方向去寻找目标,让宝宝自己亲眼、亲耳确认妈妈口中说的与看到的是相同的事物,可培养宝宝的辨识联想能力。

8.善用宝宝喜欢模仿的特性

宝宝通常喜欢模仿大人做动作,最简单的就是挥挥手说“再见”等,利用这种爱模仿的特性,趁机教宝宝各种配合手势的单字,并反复的练习,这样宝宝马上就记住了。

13-24个月:与其说单字,不如说成语这时期的宝宝多半已经会走路,相对也更加了解大人所说的意思,也会说比较多的单字。从这个时期起,妈妈和宝宝的交流对话丰富而频繁的话,宝宝学会说话的时间更快。

1.练习发音

把单词的发音嘴型做给宝宝看,反复几次以后,宝宝也会试着发出正确的音了。

2.配合肢体语言来说话

与宝宝说话时,配合肢体语言还辅助引导宝宝,如用手指身体的各部位,配合说话、或者边做“坐跑站跳”等动作,边说这些单字,不但增加趣味感,也让宝宝更容易记忆。

3.以句子的形态和宝宝说话

1岁以前教的“花”、“水”等单字,现在起要开始对宝宝说长一点的句子,如“好漂亮的花”、“我想要喝水”等,利用宝宝已经懂的单字并加入新单字来延伸连结出句子,让宝宝练习真正的说话方式。

4.有耐性的等待宝宝的反应

这阶段的宝宝对大人的话似懂非懂,自己所会的单字语言也有限,但偏偏又非常爱表达,这时父母就必须很有耐性等宝宝慢慢地说、清楚讲明白,降低宝宝的挫折感,才能顺利让他升级到下一个说话的阶段。

5.经常带宝宝外出观察

带宝宝去公园散步或坐车等,并配合教宝宝说相关的字句,也许宝宝无法一时间马上记住,但让宝宝接触更宽广的视野,也是奠定说话基础的步骤。

25-36个月:说话时多形容状态这个时期的宝宝,会的单字虽然多,但还无法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总是反复说着“那个”、“不是”等字句,这时必须开始用叙述及形容的句子来教宝宝说话。

1.描述式的说话法

如果妈妈要回答宝宝的说话,也尽量使用连结性的句子,当宝宝说“那个、那个”,即使妈妈知道“那个”是什么,也必须回答“是这个饼干吗?”或“是放在桌上的玩具吗?”,务必引导宝宝再回答出“对,是那个饼干”等句型。妈妈此时的任务在于训练宝宝开口说话,而不是拿“那个”饼干让宝宝闭嘴。

2.说较长的句子时要段落分明

当妈妈说较长的句子时,得注视宝宝的反应,配合明显的肢体动作,段落清楚地说给宝宝听,来训练宝宝的“听话”能力。

3.练习让别人了解宝宝的表达意思

常常遇到一些宝宝说的话只有身边的妈妈才听得懂,别人要了解宝宝说的话还得先通过妈咪的“翻译”。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也为了让宝宝能增加信心跟外人交流,平常就得训练宝宝发出正确的音和正确的单字或句子,而不是只有母子俩才知道的幼儿式语言。

4.给宝宝奖励

当宝宝能说出较长的句子,或者说出新学会的单词,都要马上给宝宝一个拥抱并称赞他,然后再附和地说一次,宝宝就会清楚知道自己的表达正确,而更有兴趣说话了。

5.把宝宝说的话画成图贴起来

当宝宝说的句子或内容,用简单的图画表现出来,如“今天跟妈妈去散步”便以此为内容画出来,可以增加宝宝的联想能力和记忆能力。

说说keynes和孩子的对话


给孩子以鼓励是无知吗?

可能是我笔很拙,不能尽显当时对话人的神态、语气,这位小女孩给我的感觉是性格非常健康,而且通过交谈以及在玩耍过程中的表现,她受到良好的教养,不是指知识性的,而是为人处事方面的。比如,说话时常带有“请”、“谢谢”等礼貌用语,看见有人折树枝,她就大声喊,“怎么可以这样呢?小树会死的”,美美不肯将玩具给她玩,她就说:“你这么小气怎么可以交到朋友呢?我就很大方,所以我的朋友很多”,等等。

我开始和她谈这个话题之前,也是非常顾虑的,生怕引起她情绪上的波动。但是在谈话过程中,她一直很开心,我感觉是在和一个大人在交谈,我也喜欢和孩子向大人一样地交谈。

在我和她谈论全托话题的时候,她一点没有被抛弃的感觉,她对自己感到很骄傲,我觉得,无论她的骄傲也好,偷偷地哭也好,她的情感都是非常真实的。而且通过和她的交谈,也通过美美自己上幼儿园的经验,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对幼儿园的印象,和父母的思想导向很有关系,我一直向美美描绘幼儿园的美好和可爱,所以美美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小女孩的爸爸告诉她,只有能干坚强的孩子才能去过全托生活,所以小女孩对自己能过上全托生活感到无比骄傲,孩子需要关爱的同时,也需要鼓励、激励。

孩子所带来的快乐(春季亲子指导)


前言:小宝宝们天真的语言总能驱除妈妈一天的疲惫,虽然有时他们很淘气,很调皮,但总是能够逗的妈妈们乐开怀,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大晨的一些生活小事迹吧,看看此小朋友都做了些什么有趣的事情!

【长大后】

有天早晨送大晨上学早了些,大马路上和一帮高年级学生混在人群里。突然大晨拽拽我:“妈妈,以后我长大了,你给我买那么大的自行车,买那么大的书包,买那么大的旅游鞋,好吗?”我很好奇:“为什么呢?”大晨说:“那样,我就能自己去上学了,不用妈妈送了!”

【入园第7天】

出门前,大晨突然说:“我得掐一点芦荟带着!”然后用清水冲干净,装口袋里了。问其原因,她说:“幼儿园有蚊子咬小朋友!”好有爱!各种感动迎面扑来。日常生活中,我们这边的老人经常用芦荟汁搽蚊子叮咬处,均证实用此解毒消肿止痒,治蚊子叮有奇效,没想到小不点也运用到生活中了。

【不要打妈妈】

我去接大晨时,她正和一小男孩站在一起,左右张望。男孩的妈妈先我几步走上前,只见刚才还温顺的男孩突然对妈妈又打又骂又拽又扯说以后不来幼儿园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只见大晨三步并作两步去拉小男孩,正儿八经地说:“你要再打你妈妈,就把你妈妈打坏了,就没人来接你了,我也不给你玩了!”亲子网

【桔子的诱惑】

晚上带大晨出去买桔子,一边挑一边回头盯她,怕她乱跑,毕竟小摊紧靠马路。大晨注意到了我的紧张,“抗议”起来。说着竟然伸手在人家摊位上抓了一个桔子,开始剥。我说还没付钱呢,她却说:……

【我要做爸爸的司机】

大晨不走寻常路是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主儿,各式各样的小飞机小汽车,家里可以开玩具店了,运输,拉拽,拆卸,安装,过家家,是大晨的强项……倒是我和晨爹也跟着沾光了,我们小时候没见过没玩过的,这也跟着玩了个够。但我们光傻乎乎的玩,却不如大晨深情!原来她说了一句让我们潸然泪下的话……

每天,我都在感动着孩子带给我的一个又一个惊喜和感动,我像天底下所有的幸福妈妈一样,对孩子付出了无私无尽的爱,掏出了沉甸甸的用心和耐心,孩子也回报了我更多的欢乐。我想,过一种幸福完整并且快乐的育儿生活,是所有妈妈的梦想吧!亲子教育

试想,美容养颜,优雅从容,天底下还有什么药物能比孩子带来的快乐更有效呢?

听完我的话,朋友们恍然大悟:原来,最大的秘诀一直就在身边啊!像小狗的尾巴,只要你回头看,它就总会忠贞不渝地跟着你。

本网站小编总结:小孩子们朴实真诚而又饱含深情的话总能让忙了一天的我们变得精神抖擞,小孩子们的声音是天底下最原始最善良的声音,但愿家长们都能够更多的体验到小孩子带来的快乐!

分床的关键字:安全感与独立


烦恼来了:女儿出生到现在晚上一直跟我睡,每当我一提到“5岁了,要学会自己睡了”,她就说“我到10岁才一个人睡”。孩子到底多少岁独自睡好?怎样培养孩子独自睡?怎样克服孩子晚上独自睡怕黑的心理?

(盈盈妈妈)

辣妈支招:有一句形容母爱的话是这样说的:“天底下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只有母爱是为了分离。”我们做妈妈的,耗尽心血养育孩子,就是为了有一天,他们能够独立踏上人生旅程,而分床与分房,就是孩子走向独立的第一步。

到底该在什么时候与孩子分床分房?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在变。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宝宝们一生下来,就会独自睡一个房间,因为妈妈们都想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后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慢慢发现,这样过早分床不但没有让宝宝变得更加独立,反而让宝宝承担了很多无谓的情绪压力,于是,育儿专家们又主张妈妈要与宝宝共睡一段时间,以培养宝宝的安全感,到宝宝两三岁以后再分房。

你家女儿5岁了,按说是到了分房的时候了,再晚恐怕对培养她的独立意识不利,但您也得做好规划,一步步来,并根据宝宝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切不可幻想“一步到位”,要不然,引发了宝宝的恐惧,伤害了她的安全感,那也得不偿失。

因为宝宝一直是跟你一起睡的,我建议你第一步先跟她分床,买一张可爱的儿童用床,暂时放在你的房间里(如果空间不够的话也可以考虑双层床,但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护)。放一些可爱的玩偶在上面,床头还可以摆一本她最喜欢的图画书,很少有宝宝可以抗拒这样一个领地的诱惑力,只要你循循善诱,她很快就会习惯的。

等她习惯了分床睡,你就可以把“分房”提上日程了,有意识地给她讲一些小朋友到了一定年龄就要一个人睡的故事(你可以在网上淘到很多这样的图画书),跟她一起布置她的房间,在床头安一盏小夜灯,给她准备一个小小的铃铛,告诉她,如果害怕的话,一摁铃铛,妈妈就会过来……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在告诉她,你大了,所以一定要个人睡了,但只要你有需要,妈妈就一定在身边。当你细心地兼顾培养她的安全感和独立意识时,分床和分房其实并不难。

家长要学会与孩子平等对话


困惑:没办法才要打孩子

以下是记者昨日在南京几所小学门前采访几位家长的实录。

许宸瑞小朋友的爸爸许光友说:孩子该打还是要打,太惯的孩子长大了没有出息。儿子特别不听话的时候会打,道理也讲过了,他也答应好的事情,还会再犯,那就加深一下印象。

刘瀚青小朋友的妈妈瞿亚琴:现在很少打孩子了。上次打是因为女儿看电视说谎。我平时规定她在七点半之前写完作业可以看二十分钟电视,那天过了好长时间我看钟上时间还一直是八点十分,问她拨没拨钟她又不承认,被我狠狠打了一顿。

钱佳诣小朋友的妈妈张仙桦:我打得比较多。平时她爸爸不在家,就我一个人,早上那边要迟到了,她还在那慢啊慢的,怎么可能不打呢!她爸爸比我还厉害,孩子对他都有一点恐惧心理,她到现在周末回家时还会说:“完蛋了,我死定了!”

张若宇小朋友的妈妈曲亚波:我女儿动作特别慢,没有任何的时间观念。这学期的期初测试语文就没写完,回家我批评了一下,也没怎么太发火;可没过多久数学考试又是一大片的题没做,就打了一顿,要不她不长记性啊!其实我也觉得不应该打孩子,可真是没办法啊,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请蹲下来和你的孩子对话


很多父母总是想不通,为什么孩子不能依照大人的要求去做,为什么他们要做出那些让人生气的事。直到有一天,当父母蹲下身子,才发现其中的缘由,原来,孩子眼中的世界和大人其实不一样。

孩子的世界和大人不同

美国教育大师杜威强调“在做中学(Learnbydoing)”,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教育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或重组,同时也强调教育必须在有兴趣参与的前提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养孩子时,父母应该先认同孩子经验的有限性,毕竟孩子了解世界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年,孩子会用他们自己的高度、方式、眼光去认识和解读这个世界。

因此,父母要接受孩子不成熟的行为或想法,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适时扮演协助者的角色,帮孩子留意学习道路上可能发生的危险状况,在确保孩子身心安全的前提下,尽情让他尝试、表达并进行有兴趣的活动。对孩子来说,这就是有效的学习。

不要单纯说“不”

大人经常会说“不行”“不可以”“不要”,而这些“不”对孩子来说往往太过于抽象。在明知很多事情会产生不良后果的前提下,大人发出了禁止令,但即使大人把后果说得很明白,孩子仍旧不能真正理解,他们还是会继续困惑“为什么不可以”。因此,与其一再禁止或处罚孩子,倒不如在安全的范围里让孩子自己尝试一下,看看这种不良后果究竟是什么样子,然后他很快就能明白,原来大人说“不可以”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您不能接受孩子以尝试错误的方式来累积学习经验,就容易出现亲子冲突,所以经常感觉孩子很不听话、老是做些让人生气的事。其实,父母完全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正是因为孩子被教得好,才能如此有想法,这不正是聪明伶俐的表现吗”“如果我是3岁的小孩,我会不会也想试试这么做”。这样一来,父母对孩子的想法就多了一分理解,也能尽快放下自己的情绪去包容孩子的行为。

蹲下身来的5条忠告

当父母能够蹲下身子去平视孩子的眼神、放慢脚步欣赏孩子的优点、专心倾听孩子的童言童语时,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哦!原来这就是他那样做的理由!”因为了解,所以有了更多的包容,就会减少亲子冲突,彼此间当然也会相处得更好。

1让孩子看见你的头顶

和孩子对话的时候,记得要蹲下来、靠近他,让孩子有机会近距离看见妈妈温柔的眼神、漂亮的发饰或是爸爸的发型,而不是每次只能看见大人的鼻孔或下巴,让孩子觉得你是可以平视说话的对象。

2听听孩子的说法

先了解孩子的想法及说法,不要一开始就否定他。有个小朋友拿了一条湿毛巾把地板弄得湿答答的,妈妈回家一看,马上就想开口训斥,但是她觉得应该让孩子知道挨批的原因,于是便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没想到孩子回答:“我看过妈妈擦地板,所以想帮妈妈做家事。”看!如果一开始就痛批孩子,岂不是白费了孩子的一番苦心?

3注意孩子的优势才能

有的孩子很会说话,有的孩子很会唱歌,有的很会数数,妈妈要多多欣赏孩子的优点,而不是只看到孩子的不足、一味计较孩子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这样才能让孩子有足够的自信。

4再多一点耐心

有人这样说:“在孩子学会喊爸爸前,你必须先对着他说出3000次的‘爸爸’。”道理很简单,只要是健康的孩子,总有一天会开口喊“爸爸”,只是有的早一点,有的晚一点。很多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需要的是多一点时间去学习,如果父母能够再多一点耐心,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育儿焦虑。

5做得越多越灵活

如果您希望孩子的能力强一些、做事利落一些,那么就应该从小给孩子更多自己动手做的机会。多做一些肢体运动,有助于刺激脑部发展,除了能增强手眼协调能力之外,丰富的经验也能加快孩子的学习速度,当孩子再面对其他事情时,便能更加快速地思考如何应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