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快4岁了,他实在太调皮,在幼儿园还好,一回到家就大闹天宫。晚上在家里,想看报纸的没法看报纸,要看电视的没法看电视,就是想聊聊天,小家伙也在旁边捣乱,真是“家无宁日”。

一天晚上,我找出几支水彩笔,拿来一叠白纸,交给儿子,让他自己画画。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才发现,小家伙除了去尿尿,竟一直坐在那一声不吭地画着涂着,家里难得这么清静。

开始我想,也许这玩意新鲜,儿子暂时被吸引住了。可接连几天都是这样,晚上一吃完饭,他就坐在那里画——也许是因我们的夸奖鼓舞,也许是真的喜欢画。无论如何,这能使他静下来,我们真是太高兴了。于是我去买了一盒32色的水彩笔和24色的油棒回来,儿子兴奋极了,画画的劲头一天比一天高。

儿子每画完一幅,都会拿给大人看,母亲有时会说:“这小鸟有点不像。”丈夫有时会嫌儿子手上的颜料洗得不干净。我觉得这些脱口而出的负面评价,可能会不知不觉影响儿子的画画兴致。趁着儿子睡觉了,我召开紧急家庭会议,建议:第一,无论小家伙画什么,画得怎么样,不能说“画得不好”、“画得不像”,如果画得不像,就夸颜色很好看,如果实在找不出什么优点,就说他“画得很有意思”。第二,每次画完画,儿子都自觉去洗手,但拿过油画棒后,手不可能一次洗得很干净,千万不要用嫌弃的口吻说他的手脏。

我也很注意在外人面前夸奖他。一次,儿子刚画完画,我带他到小区花园玩,一位邻居发现了他的手:“噢,你的小手这么脏!”儿子毕竟只有4岁,他窘迫地看着自己的手,我连忙用很开心的语调说:“是画画弄的,我们宝宝会画很多画了呢!”儿子立刻显出很自豪的样子。

就这样,在我们的鼓励夸奖下,儿子越画越好,高楼大厦、树木花鸟、晴天雨天、凡是他看到想到的,随手就画,下笔大胆自信,画面快乐有趣。

画得多了,他便不满足于家人的称赞,更想得到幼儿园老师的肯定。于是我把他的画带到幼儿园去,老师看了他的画非常惊讶,负责美术教学的老师挑选了7幅画,经过装裱后,挂在幼儿园美术室里。

儿子是头一次听到“美术室”一词,不过美术馆我倒是经常带他去,于是他很快把“美术室”说成了“美术馆”。一有亲友打电话过来,他就高兴地报告:“我有7幅画挂在美术馆啦!”可以想像,亲友们在电话那头肯定都大大地夸奖他一番,因为每次他放下电话,总是难掩兴奋和激动。

在小区遇上认识的叔叔阿姨,他也主动报告:“阿姨,老师把我的画挂到美术馆里啦!”

我从不纠正儿子的口误,对于一个4岁多的孩子,幼儿园里的美术室可能比美术馆更让他觉得了不起。我也从不当着他的面跟亲友邻居解释,我要让他享受人们的夸奖带来的快乐和自信。自此以后,儿子对画画的热情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有时晚上全家都睡了,我躺在床上催促他:“明天再画吧。”他说:“妈妈,我停不下来了。”

虽然没有老师指导,但儿子的画进步很大,作品陆续刊登在报纸杂志上。

作为家长,我并不认为孩子喜欢画画,以后就一定要培养他当画家。如果有一天他的画真能挂在美术馆里,我将为他自豪。如果他长大以后不再画画,我想年幼时画画带给他的快乐和自信也将是深远的。

相关阅读

一位北美校长的育儿方略


汤姆·赫靳斯(TomHawkins)先生有一个大家庭:妻子玛歇尔(Marcia)、大儿子扎克(Zach)6岁、二儿子乔(Joe)5岁、三儿子萨姆(Sam)3岁和小女儿嘉比(Gabby)1岁半。夫妻俩来自美国,一直为国际学校工作,足迹遍及土耳其、挪威和中国。在土耳其工作期间,他们生下了大儿子扎克和二儿子乔。在挪威工作期间,他们生下了三儿子萨姆和小女儿嘉比,直到去年7月,他们举家来到了中国。作为北京国际学校校长,管理和安排好4个孩子的生活对汤姆.赫靳斯先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妻子玛歇尔作为国际学校的资深英语语言文学教师,在对幼儿的照料和早期启蒙上,也颇有见地。

和孩子多说话

也许身为英语语言文学教师,妈妈玛歇尔深知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对孩子的重要性。从老大扎克到老小嘉比,孩子们1岁以前,玛歇尔就喜欢和他们说话,喜欢说出孩子接触到的各种事物的名称。当孩子在桌子附近玩耍时,妈妈就亲切地叫着孩子的名字:“嘉比,看一看这是桌子,桌子是棕色的。”小嘉比听见妈妈的话,眼睛一闪一闪地看着妈妈说的这个方方正正的大东西,小脑瓜里印下了“桌子”这个词。虽然嘉比不一定马上重复妈妈说的话,但她理解了。有时,妈妈会用语言让孩子去完成一个小任务,比如“嘉比,给我拿一个球”,嘉比会乐颠颠地去把球递给妈妈。这种在前语言期,和宝宝充分交流的方式,既让孩子提前做好了开口说话的准备,又让宝宝感受到了妈妈的关爱。

而作为一位主管高中部学生的中学校长,爸爸汤姆在育儿的细节上也十分专业。他说当孩子刚刚呀呀学语时,由于发声和使用词语还都不熟练,孩子往往用眼睛望着你,小手拉着你,想把你往某个地方领。这时汤姆就会问:“你想要什么?告诉我,你想要什么?”这样就给了孩子时间和机会,练习说出他想要的东西。孩子会用语言表达他的意愿了,当他和别人交往时,就更少发生争执,避免因表达困难而在交往中感到沮丧。

当孩子们已经会较熟练地使用语言后,每当他们从学校、幼儿园回到家,妈妈玛歇尔就会和孩子聊聊一天来各自生活中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她会告诉孩子们今天班里某个学生给大家讲了关于战争的故事,而孩子们也会告诉她自己在幼儿园、学校中见到、听到的趣事。语言的功能是与人交流,那么首先在家里,就发挥起语言的这个重要作用,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与家人沟通的习惯。

你能行!

孩子出生后的头一年里,父母要给予孩子很多照料。但随着孩子身体的成长,他们的能力和信心也需要有一个成长空间,而不能被过多的照料所掩埋。恰当而适时地给孩子一些做事的机会,能使孩子的自信心树立起来。拿亲眼所见的实例来说,1岁半的嘉比对放在桌子上的圆珠笔产生了兴趣。她拿起笔,在手中转来转去,一不留神,把笔帽给转开了。弹簧“啪”地一声,把笔帽弹到了沙发后面。小家伙愣在那里,不知该怎么办了。爸爸汤姆没有替女儿去捡起笔帽,也没有任由笔帽躺在沙发后面,他把沙发轻轻推开,让女儿走进去把笔帽捡起来。女儿犹豫地看了看爸爸,汤姆充满信心的对女儿说:“你能行!”小嘉比在爸爸的鼓励下,走到沙发后面,捡出了那个笔帽。爸爸立即把圆珠笔各个部件组装成一个整体,父女俩相视而笑。这样的事例在他们一家的生活中,十分常见。

妈妈玛歇尔中午领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上吃了一顿美美的午餐。吃完后,妈妈没有自己一个人大包大揽,或让阿姨帮着收拾所有的碗盘,而是告诉孩子们:“你们每个人都拿一些东西回屋。”老大扎克和老二乔把盘子收拾了,端进屋;老三萨姆把刀叉拿进了屋;1岁半的老四嘉比并没有分派上什么任务,可她却主动把地上的一个塑料碗捧进了屋。哥哥们看见了,都高兴地夸她长大了。嘉比也为自己能为大家做一点贡献,而不只是需要照料的小婴儿而自豪。

汤姆和玛歇尔都坚持一个观点:一定要让孩子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们自我服务,同时参与家务劳动,他们会明白支撑一个家庭需要投入多少辛苦和劳动。

说“对不起”

良好的举止仪态从来不是一朝一夕就培养出来的。许多母亲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懂礼貌,有教养,那么有礼貌的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

妈妈玛歇尔在家里并不因为自己是母亲,就只对孩子们提要求,她在教孩子正确的行为举止时,总是自己先做到。拿向人道歉来说,当我们有意无意伤害了别人时,应该向人说“对不起”。而这一点许多成人往往是只能言传,不能身教。

有一天,玛歇尔在家照看小女儿嘉比,她蹲下来帮助嘉比取画笔时,不小心碰了嘉比的头,玛歇尔马上就说:“对不起!”并轻柔的摸了摸嘉比的头。嘉比从妈妈的举止言谈中,明白了当你碰疼了别人,妨碍了别人时,应该说“对不起”。可才1岁半的她还不会区分生命物与非生命物,于是在她不小心碰到了墙壁时,她以为墙壁被碰疼了,也连忙向墙壁说“对不起”。妈妈玛歇尔听到后,却很欣喜地笑了,因为玛歇尔知道女儿懂得了什么情形下要向别人道歉。

阅读的乐趣

作为教育工作者,汤姆.赫靳斯先生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工作便利就是不用经常出差。虽然担任一校之长工作忙碌一些,但他还是把晚上和周末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孩子们身上。晚上的阅读是一家人在一起共度的亲子时光。大家围坐一圈,扎克、乔或者萨姆会轮流去选一本自己喜爱的图书,交给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就声情并茂地给孩子们读这些有趣的故事。几年下来,孩子们都养成了阅读的爱好,每当一家人组织外出旅游时,孩子们都要带上一些图书作为闲暇时的自娱活动。现在,老大扎克虽然才6岁,但在入学前已经能够认识不少英文词,可以独立阅读一些简单的少儿书籍。那么老二、老三呢?是不是在老大的带领下,识字更早、更多?汤姆笑了笑:“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在美国,往往家庭中都有几个孩子,每个孩子的个性、爱好、潜能是不会完全一样的,父母就要学会去发现和接受每个孩子独立的个性,顺应他们的个体潜质,让他们健康成长。

在阅读这一点上,老大扎克是兴趣最大,识字也最多的。老二乔对阅读也有浓厚兴趣,但却更善于与人交往,非常会照顾他人,富有爱心。在运动能力上,超过了大哥扎克,早早地就开始了骑自行车、踢足球、打棒球等体育活动。老三萨姆则有些害羞,好奇心强,在语言方面和大哥扎克一样,较有天赋。现在才3岁,就能较快记住故事的内容,并给别人讲一些自己读过的笑话。嘉比虽是个小女孩,但胆量却最大。在哥哥们的影响下,1岁半的嘉比什么都要尝试,跳水、骑车、攀登,对陌生人很容易就熟悉了,并能迅速和人拉近距离。阅读方面,是喜欢和哥哥们凑到一起,似懂非懂地听故事。

由此可见,作为父母,汤姆和玛歇尔在阅读这件事上,并没有刻意要求每个孩子都达到同样的标准,而是普遍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孩子们更多的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他们不是为了让孩子能识多少个字,才去读书。事实正好相反,当孩子们尝到了阅读的快乐,自己就愿意去练习识字了。

一位父亲的感言“父母的焦虑”


关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我们是不是太焦虑?

太多太多的父母太想太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卓越”的人

我们不辞辛劳、费尽心力打造自己的孩子。

我们累了,太累了,可我们的眼中孩子身上还有那样那样多的不足。

眼里怎能揉下沙子,积聚能量,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付出,尽力的付出。

感叹:养个孩子真累。

是的,我们真的很累,因为我们太焦虑了

我们大人常常自以为是的以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去指导教育孩子。

可悲的是:我们从没有反思过自己的观念是否正确。

可悲的是:我们从没去回忆自己的童年,自己童年的那样傻事,我们从没有想过如何速学习了解儿童的心理。

我们总是在比较,拿别的小孩的优点与自己小孩的缺点比较

见过目光呆呆的孩子,见过少年老成的孩子

我们的焦虑让我们变成杀手

无情地剥夺了孩子天真无邪的童年

放松一点,我们这些望子成龙的父母

记着:培养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快乐的孩子永远比培养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重要。

让孩子脸生动起来,让孩子的笑灿烂起来

一位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


一位娶了中国太太的美国先生对我说:“以前,我总觉得中国人比我们聪明,现在我才知道,原来中国父母永远在逼孩子读书,他们的职责是教育出学业最优秀的子女来,甚至连孩子的暑假也不放过。”美国父母呢?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真正享受自己的童年,去运动,去交朋友,去野游,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然,这样的教育,也免不了使孩子变得放任自流了。”

几个嫁了美国丈夫的中国太太也跟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抱怨过这个问题,小倪太太说:“我的丈夫是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系毕业的博士生,他的写作能力可以说是美国一流的,但是,我们孩子的小学作文,连班里的中等水平都不能达到,你说这个父亲,不仅不会著急,还要劝我说等孩子长大了,就会自然写好的,再说,孩子是孩子,我是我,怎么能比呢?”可是你忘了你是他们的父亲啊?

小华太太说:“我老公从不帮助孩子做功课,但是,如果孩子出了错,他也不给孩子正确答案,他会让孩子再想想,他认为,人哪有不犯错误的,不出错,怎么提高?而且,我如果是老师,孩子学校的老师做什么?”

小菲太太说:“我丈夫见我批评儿子学习不认真,马上会替儿子讲好话,说儿子已经非常好了,只要我提起美国小学数学课怎么简单,老公即刻反驳说儿子如何比老爸聪明,儿子周末去上中文学校,具体学得怎样,他不管。他认为儿子可以牺牲周末玩的时间,已经实在了不起了。”

我家所属的地区学校,25人的小班,每个班上至少会有一位华裔子女,全校至少会有三四十位华人父母。但是,每次学校家长会号召的义工服务,我常常是寥寥无几的华裔父母之一。也许是社会活动与学业无关,所以华人家长不需要重视。

华裔父母之间总以子女的学习成绩为荣耀。美国有一个中文月刊,其中一个栏目是刊登一位优秀的华裔学生,资料要孩子家长准备。不可思议的是,每期都会有无数位竞争者。我以为,仅仅因为孩子学业而一定要孩子见报,是与美国主流社会的价值理念有差异的。美国父母之间谈孩子的学业不多,孩子的成绩更是自家的事,别人管不著,而体育、课外活动,学科中遇到的老师的趣闻却是孩子妈妈之间言谈的主题。

我发现中国家庭教育出的孩子,很多都有两面性,在父母和老师面前是一个样,背著他们又是一个样。强烈的压抑下,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要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宣泄。比如,在上大学前被家里管制惯了,进入大学之后,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失控了。有的会大玩特玩,有的一下子没有人安排日常生活,不知如何是好。

中国教育里到底缺少什么?尽管我们一再强调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多么扎实,美国孩子的数理化有多么差劲。但是,为什么一旦进入美国社会,那些学业优异的华裔孩子,除了从事科研,做个高级打工白领,大多数都碌碌无为呢?

我想原因有许多,部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强化提高,不是永久性的,即使初期超逾别人,但是当大家都起步后,前者的优势就消失了。因为被强压后学习到的知识、思维、逻辑和推理,是被动的。

其二:中国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被支配、被指责得太多,会变得脆弱,他们最怕犯错误,最怕失败,所以为了避免错误,反而放弃了提出问题的机会,放弃了在失败中学习的过程。长大后,孩子不仅失去了创造和想象的能力,而且会变得患得患失。在当今竞争如此无情激烈的世界里,唯有强者方能出成就。

其三:中国父母不是爱孩子的真实,而是爱他们希望孩子所要成为的样子。没有给孩子一个想成为自己的空间,而是别人怎么做,孩子也要怎么做的盲从产物。兴趣对于大人和孩子同样重要,想做的事,别人不让做,他也想做,不想做的事,只会事倍功半。

其四:尊重孩子,把他看作一个平等的人,与你享受平等的说话权利,批评权利,反抗权利,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更不一定会有出息。

当然还可以列出其他方方面面的100项,话说回来,不是美国父母好,中国父母差,而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广。彼此借鉴,有益无害,美国父母还在向中国父母学习如何管教孩子呢!

绘画:对孩子最好的启迪


我从四岁的儿子手里拿过他画的画时,一时竟然惊呆了,他画得那么逼真。这是一辆蒸汽机车车头,有五个大动轮,前面的小轮子是引导轮,锅炉两边有挡烟板,驾驶室里火车司机探出头来瞭望,烟囱冒着浓烟。儿子看我没说什么,就指着这幅画说:“爸爸你看,还有排障器呢。”果然,车头前下部的排障器凸出着,还被涂成了红色。当然,画上也有疏漏,水箱画得短了些,有些不协调,但水箱上涂着的路徽儿子没有忘记画上。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是儿子的绘画作品。

接着,儿子当着我的面开始画车站,有信号灯,有扳道房,有站台,有运转室,还有旅客候车室。儿子的想象力发挥得恰到好处。

儿子上小学以后,在绘画方面很有长进,他所画的《忙碌的火车站》参加了全市小学生绘画展览并获了奖。

我不由得想起我小时候画汽车的情景来。那堂图画课要求画汽车。那时我在农村,很少能见到汽车,但当教师的爸爸经常给我买画册,而我特别愿意看画册上的汽车,因此,我对汽车的形象还不算陌生。在全班我画的汽车最逼真,被老师贴在学习园地里,供同学们欣赏。

我是铁路职工,对火车有深厚的感情,因此,也愿意买有火车图案的书给儿子看,有意识地引导他画火车。除此之外,我在领儿子坐火车外出时,也不忘给他讲火车的构造。这都大大激发了他爱画火车的热情。

我画汽车画得像,儿子画火车画得像,殊途同归,父子俩的成功都不是得益于早慧,而是得益于多观察,多琢磨。

图画的内容是孩子兴趣的反映。根据对儿童图画的分析,可以推断出他的观察能力以及认识事物的本领。这些一方面来自家长的引导,另一方面来自于客观环境的熏陶。孩子在自由时间,在家里所画的画,可以判断孩子对绘画的倾向和爱好。根据孩子所绘的一些图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聪明伶俐,成人成才,那么,不妨从小就引导孩子接触一下绘画,即使将来不希望他当画家。因为绘画既能培养孩子对外部事物敏锐的观察力,又能锻炼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表现力,有利于孩子把空间想象与现实景物有机地统一起来,是对孩子智力的最好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