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为什么都喜欢玩沙滩玩具?不知你有没有观察过,许多孩子在雨天里特别喜欢踩水潭,非要溅一身水才高兴呢!不管母亲在身后如何指责、阻饶,也要看看水花是怎么往上溅的。要是下大雨就更来劲了,冲出屋子在雨中嬉戏玩水,淋得浑身湿透,毫不在乎。沙子和泥土对成人来说,也许是一些不受欢迎的东西,而它却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当孩子走过工地旁地沙堆和石子堆时,偏偏要从这“小山上”走过去,伸手捞点什么,然后再扔出去。有时候就索性蹲在沙土堆边,造起“小山洞”,挖起“小河沟”来。

宝宝不喜欢自己的玩具

我们常在托儿所观察到学龄前阶段的幼儿,常常不喜欢自己的玩具,而要别人的玩具,这一点令很多父母百思不解的,以下即针对在幼教经验的观察中,分析其原因如下:

1、受电视广告与流行的影响

宝宝最崇拜英雄,尤其是电视卡通影片中的主角。就宝宝而言,拥有流行玩具在群体中较容易获得认同。

2、玩具不是自己所喜欢的

也许玩具很美丽、价值很昂贵,但不一定是宝宝需要的。既然是宝宝要玩的,大人应当尊重他的选择,在购买玩具时,也让宝宝参与意见,对宝宝来说,这也是一种学习。

3、家中的玩具太多

家中玩具太多,引不起宝宝的兴趣,该怎么办呢?可以把一部分玩具暂时收藏起来,过些时候再拿出来玩,以增加玩具的新鲜感。

4、喜新厌旧

幼儿对于玩具多半是喜新厌旧,价值观念和大人不完全相同,只要是新奇的、没见过的或是没玩过的,对他来说都是好玩的。

5、不知道玩具的多功能玩法

父母买了新玩具给宝宝,未先引导宝宝玩法与陪伴宝宝一起玩,使宝宝对新玩具的接触,只有外表新奇漂亮、单一玩法,待新鲜感过后,即抛弃一旁;若看到别人在玩相同性质玩具或展现出更多功能的玩法,即被吸引,此时对自己的玩具即不感兴趣,而会想要别人的玩具。

正确教导宝宝玩玩具

要减少宝宝不爱自己的玩具,而总是要别人的,正确引导或教导宝宝玩玩具很重要。

(一)玩具俱乐部的成立

可带宝宝参与玩具分享活动、跳蚤市场或玩具维修站等,让宝宝藉由玩具的交流而更珍惜且了解玩具之价值。

(二)自己动手乐趣多

除了购买现成的玩具,父母可以尽量协助宝宝自己动手做玩具,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创作的兴趣和能力。而父母多陪宝宝一起制作,与宝宝同乐增进亲子关系。

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利用,例如?洗发精空瓶可以玩水枪;铁罐可以做高跷;轴可以做汽车;纸盒可以设计成各种玩物;或是用塑胶泥、面团捏成各种玩偶等。这些自己创作出来的玩具,对宝宝来说,比起那些很昂贵,而不能乱动、乱摸的汽车、娃娃,就要有趣得多了。

(三)动动脑筋变花样

旧物新玩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换个方式来玩旧有的玩具,慢慢地引导宝宝。这样一来,不但能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发挥他的想像力,更可培养惜物爱物的好习惯。

(四)影片欣赏玩具总动员

为了让宝宝更珍惜玩具,可陪同宝宝一起欣赏“玩具总动员”,让宝宝藉由玩具的心声,以同理心的态度去面对玩具,并珍惜爱护自己的玩具。

假使游戏是小孩的工作,那么玩具就是宝宝的工具。如果以大人的眼光来看,小孩的游戏是不真实的,那么宝宝的玩具在成人的现实生活中就是多余的东西,因此,请珍惜且尊重宝宝的选择与玩法,不要抹煞宝宝抒发情绪与建构的管道,这是奠定人格取向的重要指标喔!

如果宝宝喜欢别人的玩具,那么,向对方借也无妨,父母还可以藉这个机会,教导宝宝对同伴应有的礼貌与尊重,知道爱惜别人的玩具和守信用的美德等。

本网站小编总结:在沙堆上能造鸟窝、挖洞、建水库、筑堤坝,孩子们成了一个个小建筑师。孩子们在沙和水中,千变万化地玩个不停,带来无穷欢乐,并大大地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延伸阅读

孩子为什么偷看老师小便


13岁的男孩小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当妈妈把他带到我面前的时候,看到他那么健康阳光,不能够想象偷看女老师小便的事情会发生在他的身上。妈妈向我讲述了小凡的故事。

十年前,小凡的父母离异,他跟着妈妈生活,妈妈对小凡给予厚望,严格要求,至今未婚也是为了儿子。在儿子3岁多的时候,哭闹着要求看妈妈洗澡、换衣服、上卫生间,妈妈一概拒绝,因为妈妈认为男孩不可以看女人的身体,怕孩子学坏,妈妈认为在这方面自己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我问:“孩子从来没有看到过你的裸体吗?”“没有”,“孩子问过性问题吗?你与他如何交流这方面问题呢?”“问过一些,比如乳房方面的问题,我不准许他问这方面的问题,后来他也就不再问了。”

事情出在两周前。小凡到英语老师家里补课,英语老师是个未婚的年轻女人。家里只有小凡和老师。补完课后,小凡正在收拾书包,发现老师在上卫生间,卫生间门的下部是活页状,可以看到卫生间内的情况,小凡抑制不住好奇与冲动,趴在地上偷看了老师小便,结果被老师发现了。年轻的女老师不懂得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也缺乏处理这种事情的经验,情急之下大骂小凡是流氓,并立即电话告之小凡的妈妈,威胁小凡要将这事上报学校,让小凡名誉扫地。当时的小凡已经惊吓得说不出话来,脸红一阵白一阵。妈妈到达老师家里后,也对小凡一番大骂,以解老师的羞愤情绪。虽然经过妈妈的努力,老师最后从保护孩子的角度出发,没有再追究这事,但小凡的情况就此完全变了。

以前小凡成绩优异,学习认真,正因为这样才考进了该市重点中学学习。事情发生后,小凡情绪低沉,学习直线下降,老师反应他上课走神,不完成作业。经过老师和妈妈的帮助见效不大。后来妈妈为他收拾床垫时,在床垫下发现了很多色情影碟和色情书籍。妈妈如坠深渊,近乎崩溃。

在我的家里,我和小凡单独聊天,小凡告诉我,他就是想看看女人的性器官与男人有什么不一样,女人没有鸡鸡怎样小便,所以他偷看老师小便。“胡老师,你觉得我是流氓吗?”

“你不是流氓,你依然是以前那个爱学习,品行端正的好孩子,你只是想了解女人的身体与男人有什么不同,在你这个年龄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有的孩子是通过书籍或图片,而你与他们的方式不同。你所采用的方式不被社会习俗和文化所接受,这样的方式还让老师受到了伤害。如果你是3岁的孩子,这样做是被允许的,但你已经13岁了,这样的行为就不被允许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身体的隐私权利还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你的行为侵犯到了老师的隐私,所以老师才会有这样激烈的反应,你明白吗?你可以像其他人一样,用图书的方式来了解性知识。”

我与小凡交流了他对性存在的困惑,也为他讲解了相关的性知识,其中传递着我的性价值观,离开的时候我送给他我编写的《成长与性》。但是小凡的妈妈没有继续给予儿子支持和帮助。一年以后我得到消息,小凡被妈妈送到另一个城市的亲戚家。远离妈妈的日子,他对网络上的色情图片和电影更加痴迷,经常躲在自己的房间一边看色情画报、电影一边手淫。现在,小凡已经上高中,亲戚对小凡的管教也已陷入困境。

青春期是一个人性发展的第二个高峰。童年期被压抑下来的性欲望会在青春期重新苏醒过来。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对“性”的看法已经远离了“童年区域”,开始进入成年人的“性领地”。当然,并非每个孩子在童年期受到性压抑后都会按照小凡的轨迹发展,受到性压制的孩子会以不同的表现方式表达自己性心理发展的受挫。不论在童年期还是青春期,父母都要为孩子了解性信息建立有效的可监控的通道,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通道,孩子只有采取偷偷摸摸的、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方式进行。这也怪罪不得我们的孩子了!

什么是有效的可监控的通道呢?那就是父母开明地对待孩子的性问题,帮助孩子在每个年龄段解除对性的困惑,在孩子了解性的过程中有父母的全程参与和监控,这样的途径建立起来后,孩子就不会背着父母偷偷了解性信息了。

如果父母错过了孩子在儿童期的性教育,没有满足孩子对异性身体的好奇心,等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依然有机会弥补。如果小凡的妈妈在小凡青春期到来的时候,主动买回一些相关书籍,与孩子一起看或交流,满足小凡对异性身体了解的欲望,同时对孩子进行保护身体隐私,尊重他人身体隐私的教育,小凡就不会做出偷看老师的事情了。如果小凡的老师懂得孩子的心理,接纳小凡并帮助小凡修正自己的行为,如果小凡的妈妈继续帮助小凡,而不是将他放在亲戚家里,或许小凡的人生之路与现在完全不同。

孩子你为什么长不高?


童生长学权威、“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创制人叶义言教授直言,几乎所有增高悲剧的背后都是家长缺乏相关知识,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孩子的身体长高,其中缺乏骨龄监测、性早熟、吃得过饱成为造成孩子矮小的三宗罪。

身高出现差异可能是外因造成

上个世纪80年代,叶义言教授被公派至英国跟随国际儿童生长学开创者泰勒(Tanner)从事儿童生长的研究,回国后近30年里,他一直从事儿童生长发育研究和临床工作,并结合中国人实际,创建了“叶氏骨龄评分法”作为中国儿童检测骨龄和预测身高的标准。叶教授告诉记者,国际上曾一度认为中国人矮了,是人种问题。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人在以每10年增加1.5~2厘米的速度递增,为什么会造成个体差异,关键是人体外部环境造成。

骨龄监测要从出生到成年

叶教授表示,在国外,尤其在西欧,经常有家长为身高带小孩看医生;可在国内很少见,几乎没有家长知道孩子一出生就需要进行骨龄监测,每年应监测1到2次,并持续到成年。通过骨龄监测,一旦发现孩子生长曲线向下,就要及时找原因。其中几个节点和时期尤其重要。

第一个节点是孩子2岁时,因为这时是第一生长高峰结束,第二个节点是青春期开始前,因为人体即将迎来第二次生长高峰,必须进行骨龄监测。同时,婴幼儿期(2岁前)和青春期(10~15岁)这两个阶段生长最快,2岁前约长高30~40厘米,青春期约长高25~30厘米,这两个期间必须保持骨龄监测。最后,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从出生到成年的生长曲线。孩子不断在长高,若生长停滞,或年增高不到4厘米,或突然特别加快,都要找到原因。总之,定期监测骨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是最重要的。

要长高还须防性早熟出现

凡青春征象出现在7岁前,或初潮出现在10岁前被认为是性早熟。叶教授指出,性早熟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骨龄提前成熟。医学上,也是通过监测骨龄来判断是否性早熟。所以,孩子要长高,必须防止性早熟情况出现。而且性早熟具有蒙蔽性,往往性早熟的孩子比同龄孩子还要高,但生长期肯定结束得早,等家长发现孩子不长个的时候,孩子的骨龄已经成熟了,这时候要增高就已晚了。所以,孩子最好一年检查一次骨龄,一旦发现骨龄增长过快,就要找原因。

目前我国已有较好的控制性早熟的药物,问题是性早熟通常都很晚才被家长发现,这时孩子的骨龄基本成熟了,要长高已经很困难了。所以一旦通过骨龄监测确认儿童性早熟必须及时进行医学介入,延缓骨龄成熟,确保儿童继续生长。

最后,叶教授一再强调,孩子矮小就是一种医学病症,要增高必须找掌握有关技术的专业医生或专家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否则不如听其自然。

孩子吃得太饱也长不高

叶教授还表示,儿童的身材高矮跟睡眠也有直接关系,人体在23点到凌晨1点会由大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但如果此时人体处于清醒状态,生长激素会停止分泌,所以青少年最好在晚上10点前睡觉。这样,入睡1小时后正好赶上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

值得一提的是,众多家长普遍会犯的错误是总是让孩子吃饱,这会直接影响儿童生长,因为人在血糖低的时候,也就是饥饿状态下,会在客观上促进脑垂体更多地分泌生长激素,刺激儿童骨骼生长。所以,小孩吃过饭后,就不要再喂零食了,特别是那些垃圾食品,不但阻止饥饿状态下生长激素分泌,还造成儿童性早熟,让孩子彻底成为矮个子。

婴儿期:饮食技能、习惯的培养

婴儿期的生长通常不受遗传影响,营养却是影响孩子生长的关键因素,专家非常肯定地指出了营养在婴儿时期的重要性。婴儿在8个月后逐渐向儿童期过渡,此时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成年身高。此类过渡延迟将使其成年身高减损。所以,婴儿期的营养非常重要。

对策:

1、合理喂养

及时添加辅食

婴儿满4个月后应及时添加辅食,因为4-8个月时是婴儿形成吞咽固体物所需的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学会吃东西,这种吃的技能是后天才学会的,如果6个月之后还没有添加辅食,婴儿就很难学会从进食液体食物到一半固体食物到全部固体食物的过渡,不能及时完成这种过渡,吃固体食物就不能下咽,容易呕吐,从而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2、什么都要吃,食物尽量多样化

人们习惯给食物定性,热、寒、温、滞等,结果很多食物似乎都不太适合婴儿。从营养心理学上讲,如果婴儿时期食物品种过于单调,到了儿童期,出现偏食、挑食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所以,食物要尽量多样化,尤其在婴幼儿期,尽量接触丰富多样的食物,不但能保证营养供应全面,而且能防止以后挑食的不良饮食行为。

儿童期:每年增高5-7厘米,性早熟应看儿科内分泌医生

在儿童期,3岁以后孩子每年能长高5-7厘米,到底是5厘米还是7厘米则取决于遗传、环境、营养等综合因素。所以,在这个“平稳”增长期,家长要关注孩子每年的身高并加以测量。

对策:

1、3-6个月测量一次身高

人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太频繁地测量也不是科学的态度,有些家长给孩子测身高,这个月长了0.5厘米,下个月只有0.3厘米,就着急找医生了。其实,只要3-6个月测量一次,每年增高5-7厘米就“达标”了。

2、性早熟应看儿科内分泌医生

个人的性早熟与群体的发育提前不能混为一谈。所以,家长不要以为现在孩子生长发育提前了,就以为自己的孩子早些发育没有关系。如果女孩子在8岁之前出现乳房增大、阴毛、腋毛生长等任何一项或多项第二性征,或月经初潮于10岁以前;男孩在9岁之前出现阴茎及睾丸增大、阴毛生长,10岁前变声等性发育表现,则为性早熟,此时要及时找儿科内分泌医生就诊。

青春期:发育之后身高突增

在青春期由于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催化作用,女孩平均可长25厘米,男孩30厘米。家长应注意,如果女孩初潮后和男孩变声后两年之后,身高不理想,此时再进行干预已经不太可能有效果了。

对策:

1、关注发育之后的身高突增

女孩乳房发育后一年左右,男孩则在变声前,身高生长加速。最快时女孩每年可长8厘米,男孩每年长11厘米。女孩初潮后平均可再长5厘米,男孩变声后可再长5-10厘米。所以在整个青春期,女孩平均可长25厘米,男孩长30厘米。这种生长规律,家长应该有所了解。

2、睡眠、运动能帮助长高

在青春期,充足的睡眠有助青春期高速生长;运动,尤其是跳绳可显着增加孩子的生长速度(即使在初潮出现后也是这样),同时还能增加身高突增的持续时间。所以,青春期尤其要注意睡眠和运动,这将对成年期的身高有重要意义。

孩子长个有规律

人体的高矮是由骨骼的生长发育决定的。在长骨的两端,有一种专管骨骼生长的骺软骨。未成年时骺软骨不断增生,骨骼就不断增长;成年后增生停止,个子也就不再长了。

◆骨龄

骨龄是发育的指标,它决定孩子的最终身高。如果年龄大于骨龄,提示孩子生长迟缓;如果年龄小于骨龄,提示孩子性早熟。所以想要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应该到正规医院拍摄骨龄片。医生会根据骨龄片上显示出的骨骺闭合情况来判断孩子的生长潜力。

◆身高增长规律

【婴儿出生时】平均身高约为50厘米;

【出生第一年内】身高增长速度最快,平均约增长20-25厘米;

【1-3岁】平均每年约增长8-10厘米,至1岁时身高约为75厘米,2岁时约为85厘米,3岁时约为95厘米;

【3岁后】增长速度逐渐递减,每年约增长5-7厘米;

【进入青春期】男孩子可长20-30厘米,女孩子长15-25厘米;

【青春期后】身高增长逐渐减缓至停止。

◆季节变化

儿童的生长速度在四季并不相同,生长最快的是五月份,平均达7.3毫米,十月份长得最慢,平均只有3.3毫米。因此,每年四五月份是宝宝长高的最佳时间。

对于家长来说,掌握孩子身高增长的规律,有助于早期发现孩子身高的异常,以便早些采取相应治疗或干预措施。

9种情况需关注孩子的身高

做了20年儿科医生,每每拿着孩子已经闭合或即将闭合的骨龄照片,总不忍心说:“孩子,你的个子不会再长了。”但又不得不说。总结下来,以下9种情况的孩子,可能会面临身高偏矮的问题:

1、家族性矮身材(即父母身高偏矮)。

2、出生时为宫内发育迟缓(足月小样儿)、早产儿身高小于正常新生儿,其中10%-15%的孩子2岁后不能追赶到正常身高曲线。

3、青春发育前每年长高不足5厘米。

4、与同龄孩子比身高较矮。

5、性发育过早或过迟发育。

6、肥胖儿。

7、臀位产、难产、出生窒息、脑外伤等病史又合并生长缓慢。

8、曾服用或长期服用增高药、增强免疫药、糖皮质激素、补肾益气中药的孩子,合并性发育过快、生长突增过早等现象。

9、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一些先天性甲低患儿在2岁前发病,如果不经治疗,会造成智力低下。但2岁后发病通常表现为生长障碍、便秘、贫血、活动少、食欲低下等症状。

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长得慢也是病,他们要么把孩子的身高交给时间,要么花大量的钱给孩子补充营养,使用增高器械,殊不知这些盲目的措施往往耽误治疗,甚至适得其反。希望家长掌握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常识。

掌握孩子生长情况

首先是观察。

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比周围同年龄、同性别的孩子长得慢、个头矮,就应尽早找医生咨询,通过孩子的生长量表,了解孩子是平均身高还是偏矮身高。

其次是记录孩子的生长速率。

如果孩子2岁以后到青春发育前,每年生长的高度不到5厘米,应该就医咨询。对于生长发育中的孩子,家长应该记录孩子每年长多少。如果没有测量,孩子的裤子几年都穿不短,肯定也有问题。

第三是注意孩子的性发育。

性早熟或青春早发育的孩子会伴有骨龄提前,可能导致“高小孩”、“矮大人”现象。现实中不少孩子在小学时身高比同龄孩子高,身材也壮,家长从没想过孩子会有身高问题。但到了初中或高中孩子生长速率逐渐下降,在班里排队越来越靠前,如果那时再来就医,孩子的骨骺可能就已经闭合或接近闭合了。

也就是说,孩子就医时不理想的身高,可能就是他的终身高度了。

长高两大法宝:营养和睡眠

第一法宝:注意孩子的营养。

想让孩子长高,应保证孩子有充足、均衡的营养来源。

首先,蛋白质是长高和生长的主要原料,每天应保证一定量的供给,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食品如瘦肉、鱼、虾等海产品,动物内脏、鸡蛋、牛奶中,豆制品也是较理想的优质蛋白来源。

其次,家长应提供孩子足够的钙质,以帮助孩子骨骼的生长。牛奶是最理想的钙质来源,每天最好保证500ml左右;豆汁、虾皮及各种蔬菜中也含较多的钙。

第三,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促进生长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锌元素,故应让孩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海产品,适当吃一些坚果类食物,以提供充分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第四,米面类主食是机体的能量来源,每天应保证有基本摄入量。当然,脂肪类食物也是构成机体的原料,也应有一定量的摄入,但应避免油脂过多的食物。总之,饮食上应注意荤素搭配、有粗有细、食物品种尽量多样化,不挑食、不偏食,尤其要注意少吃甜食,因为甜食会影响孩子长高。

第二法宝:充足高质量的睡眠。

促进人体长高的激素——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左右,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在晚上10点~凌晨2点之间,入睡后35~45分钟开始分泌量增加,所以最好在9~10点之前上床睡觉,每晚保证孩子有9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时间,高质量是指孩子的睡眠质量要好,深睡眠时间要足够长,而且,睡眠时肌肉放松,有利于关节和骨骼伸展。

孩子为什么会入园难?


随着新学期的临近,孩子上幼儿园的话题,再次成为网络上的热点。广大网友在罗列自己孩子入园“悲惨遭遇”的同时发出质疑:孩子入幼儿园难已经引起国家关注,有关部门已制定相应政策,为何宝宝依然“入园难”?

“宝宝的事”成为“国事”?

看看数据:

人智力发展的速率是:1岁时达到20%,4岁时达到50%,8岁时达到80%,那么也就是说,人的智力的四分之三是在入小学前形成的。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早在2004年就用大量的实验证明:社会公共资金对幼儿个体的投入,给社会产生的投入回报率为1∶12.9,这种回报特别体现在提高国家人口素质、减少贫困、犯罪等社会问题等方面,而这个比率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个观点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被普遍认同,宝宝的事理应是国事。”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冯晓霞一直致力于幼儿教育研究。“经历了2010年,如果说学前教育迎来了春天,还为时过早。”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在前不久召开的学前教育高峰论坛中介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已经从2009年的1.2万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8万亿元。”但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所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只有1.2%-1.3%,且多年不增长。学前教育在国家财政性教育预算中也没有单项列支。

宝宝入园问题屡屡见诸报端,并被写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可落到实处,除了经费问题,教师培养也“困惑”着学前教育。

2008年中央教科所组织的“全国11省市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半数左右教师不愿意或者勉强从事幼教工作,教育水平堪忧。

“我们小小的一个幼儿园,二三十个职工,就有9种‘身份’公务员编制、事业编制、聘任制干部、临时工……”已经在某省级示范幼儿园中班当了十年幼儿教师的小张有些无奈地介绍着情况。“省级示范幼儿园”尚且如此,其他幼儿园的教师身份不落实、待遇缺乏保障、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可想而知。渺茫的前景,缺乏保障的待遇与权益,让教师难以安心工作。据了解,占我国幼儿教师总数80%的广大农村幼儿教师,长期以来因没有明确教师身份,不能享受教师待遇,工资、医疗与养老保险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钱该怎样花?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8月1日表示,一年来,全国各地新增财政投入1000亿元以上,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7万多所,新增名额500多万个,“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有望在一两年内明显缓解。

这是个利好消息。但钱花在哪?怎么花?才能使“好钢”用在刀刃上?

谈松华谈道:“政府投入到幼儿教育的经费如何使用才更有效益?这是必须思考的问题。为了解决‘入托难’,许多地方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示范幼儿园,但示范幼儿园又是高端的。我认为政府主导的幼儿园应该是普惠性的,老百姓上的起的。在农村,政府应该办些乡镇幼儿园,各级政府也可以购买服务,比如补贴民办幼儿园,补贴非公编制的幼儿园教师。政府最应该补贴条件特别差的幼儿园,也应该遏制暴利幼儿园。”

冯晓霞对北京市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农民(包括农民工)家庭儿童在入学准备上与家庭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儿童差距很大。而且越复杂的技能差距越大(比如预测能力、逻辑性等)。这让她很焦虑:学前教育的公平是一种起点公平。政府的投入应该首先要向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倾斜。如果政府在增加学校选择的同时,却不提供保障措施来保护处于不利境地的儿童,学校体系则会成为不公平的源头。

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冯晓霞“开出的药方”与谈松华趋于一致:在公办幼儿园不够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向政府认可的私立幼儿机构购买服务;补贴非盈利性私立园,降低其成本和收费;减免企业的税费,鼓励提供或支持幼教服务的企业。

在幼儿园里学到什么?

“宝贝,今天在幼儿园里学什么了?”这是许多站在幼儿园门口等候的家长见到孩子的第一句话。可知心姐姐卢勤认为这句话应该改为“宝贝,你今天快乐吗?”孩子该在幼儿园里学到什么呢?

“我们的孩子学的技能太多了!我见到太多的幼儿会弹钢琴、拉小提琴、画画、跳舞,还考取了不同种类的等级证书。但是,技能培训不必这么着急,重要的是眼界,是对事物的兴趣。要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我们培养了许多年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这是错误的。”

“幸福在老师和家长肯定的目光里,幸福在孩子动手的实践里;幸福在孩子学会分享的快乐中;幸福在孩子探究的过程中;幸福在孩子发现的惊喜之中;幸福在孩子的幸福想象中。”卢勤认为幼儿园是幸福的起点。

无园可入的放养、保姆看护式地圈养,提前小学化……我们的幼儿教育离“幸福”有点远。很多人把原因推在家长和社会身上,认为来自于“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观念。作为幼教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教授华爱华毫不推卸责任:“幼儿园小学化的根本原因是学前教育专业化水平不高的体现。作为幼教者我们的困难体现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与中小学课程改革不同步;幼儿园课程改革要求去‘小学化’‘学科化’倾向,倡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中小学的升学压力依然存在等。”

让我们的孩子接受到良好的幼儿园教育,是每个父母的心愿。让孩子上幼儿园早点变成现实吧!

孩子为什么会变自私呢?


女儿5岁了,一直是小区里最受欢迎的小孩。女儿很听话,嘴巴甜,人活泼,而且为人很大方。在任何情况下,如果有别的小孩子喜欢她的玩具、食物或者别的什么,她都会大方地与别人分享,当然要在我的指导下。但即使这样,相比较别的小孩无论家长怎样威逼利诱都不肯拿出自己的东西,女儿的大方就显得格外珍贵了。这让我很有面子,很多妈妈询问过我怎么才能让孩子做到不自私。

但是最近这段时间,女儿似乎不太听话了,有时候要我一再地说,她才会把东西和别人分享。

那天,几个同事带孩子来家里玩,其中一个女孩子想要玩女儿的芭比娃娃,那是女儿最喜欢的,是她小姨从香港带回来的。无论我怎么做工作,女儿都不肯把娃娃给那个小女孩玩,最后我终于把娃娃从她手里拿过来递给小女孩,小客人很开心地玩起来,女儿在一旁看着,突然大滴大滴的眼泪夺眶而出,她气呼呼地从房间把自己的娃娃全推到那个孩子跟前,然后向大门走去。我知道楼下的电子锁她够不着,一会儿就会回来。

可是等了很久,也不见女儿回来。我有点急了,下楼去找,门还是锁得好好的,女儿却不在。我赶紧一层层找上来,发现女儿就在我家楼上的楼梯口坐着,已经睡着了,脸上还有泪痕。我一阵心软,想把她抱回家睡。女儿却醒了,于是我在她旁边坐了下来。

女儿问我:“妈妈,为什么瑶瑶的娃娃不给我玩,悦悦的狗狗也不给我玩,可我的娃娃、狗狗都要给她们玩?”我说:“因为好东西要和别人分享才快乐啊!”女儿马上说:“可是我一点也不快乐,瑶瑶把娃娃的脸弄脏了,悦悦把狗狗的耳朵拽掉了,它们都是我的宝贝。”我想了想问:“那每次妈妈让你给小朋友玩的时候,你为什么要给呢?”

孩子不听话先反思教育方法

专家点评

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组组长、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教授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往往会以为一定是孩子出现问题了,急于想解决孩子的问题。其实,许多情况下是家长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针对文中孩子的问题,家长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及时了解孩子行为变化的原因

5岁孩子对自己的关心要远重要于对他人的关心,有点小私心是该年龄段心理发育的正常表现。所以,5岁的孩子这么大方实在难能可贵。但是,突然间孩子的行为与以往不同,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孩子行为变化的原因。

建议:可以这样问:“过去你总是把自己的玩具让小朋友玩,好吃的让小朋友吃,为什么现在不这样做了?”找到了原因,就知道下面该对孩子说什么话了。

二、指导孩子掌握交往的方法

从孩子倾诉中发现,小朋友的玩具不让她玩可能是孩子行为变化的主要原因。孩子模仿性强,易受周围小朋友的影响,小朋友的行为多次让孩子不高兴,孩子自然也拒绝他们玩自己的玩具。被拒绝后,孩子通常不知道如何应对,也就以牙还牙。

建议:孩子出现交往中的烦恼,家长应该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这样说:“你的玩具让我玩玩好吗?”“咱们一起玩,好吗?”如果小朋友不同意,可以这样说:“我的玩具也让你玩。”

三、讲究说话技巧

每当孩子生气、不听家长话时,要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问题。孩子的新玩具舍不得让别人玩,是因为过去有小朋友弄脏、弄坏她玩具的经历,她担心这样的事发生,但是又不会表达,只有拒绝。

建议:凡是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要想到孩子心里的想法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才会有效果。

孩子拒绝让小朋友玩玩具,家长可以这样说:“芭比娃娃也喜欢有姐姐和妹妹,你们一起玩,谁当姐姐(妹妹)?准备给娃娃做点什么事情呢?”也可以私下教给小朋友这样说:“我们俩一起玩好吗?我给它讲一个小故事。”还可以在客人到来之前和孩子说好,把问题在客人来之前解决好。

四、把功劳让给孩子

文中的母亲有这样一句话:“每次妈妈让你给小朋友玩的时候,你为什么要给呢?”什么事家长都替孩子做决定,会养成孩子依赖、能力弱的性格特点。年龄小的孩子需要家长的指导,但是,孩子表现好时要把功劳归功于孩子,孩子就学会了一种交往技巧,久之,会养成好性格。

建议:家长可以这样说:“你知道小朋友为什么都喜欢和你玩吗?你最大方了,玩具让小朋友玩,好吃的让小朋友吃。”孩子受到表扬后,会做得更好。

为了让孩子不再自私,家长应该及时表扬孩子和别人分享玩具的行为,并积极鼓励孩子这么做。

宝贝为什么模仿你


当你喂小宝宝吃饭时,把小勺递到他面前,宝宝自然地张开了嘴,等着品尝美味。那么你呢,你的嘴是否也张着?你们俩谁先张开嘴?到底是谁在模仿谁?

宝宝在模仿中渐渐成长,你呢?模仿带给你什么?

孩子们从一出生就开始模仿大人,在学习中形成自我。那么父母呢,在孩子模仿你们的过程中,你是不是也可以有所收获?

当你喂小宝宝吃饭时,把小勺递到他面前,宝宝自然地张开了嘴,等着品尝美味。那么你呢,你的嘴是否也张着?你们俩谁先张开嘴?到底是谁在模仿谁?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艾普·迪叶特斯特辉解释说:"在4/5的情况下是孩子看到伸过来的勺子后先张嘴,然后父母才模仿孩子的动作;余下1/5的情况是父母先演示,孩子再模仿。"

这个简单的喂饭的例子说明了,模仿不是单向的,模仿其实可以理解为父母和孩子间的交流的一种方式。

模仿——我的爱对你说

艾普教授告诉我们:"如同水中的鱼群群居群嬉一样,人也时时参照周边的人们:互相观察、互相模仿。我们需要一种归属感和获得认可、接受的愿望,而模仿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愿望。"

很多父母都知道一项研究结果,就是在很小的婴儿面前做吐舌的动作,宝宝也会模仿。你们也可以和自己刚刚出世的宝宝来做一个特殊的游戏:爸爸或妈妈在宝宝面前做出亲吻的嘴型,看看宝宝是否也会模仿出同样的姿势。有研究者在刚刚出生不过42分钟的婴儿身上就观察到了这种行为。

父母和孩子可以一开始就通过模仿互相交流。你可能会感到,当孩子模仿你时,你的面前似乎有一面镜子,你做什么,孩子也做什么。当然,这种模仿也会起到不好的效果:如果孩子看到大人抽烟,观察手是如何在嘴前往复的,他或许会用一块积木代替香烟来模仿你。

不管他模仿你抽烟的动作让你感觉如何,也许你觉得自己很愧疚,但孩子在模仿你时毫无恶意。他模仿你,是因为父母是他的偶像,他对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你的孩子毫无保留地信任你。当你把宝宝抱在怀里,他同时也抱着你,贴在你身上向你表达他的爱,如同你对待他一样。

模仿——生活原来是这样的

如果一个6个月的婴儿得到一面小摇鼓的话,他会立刻意识到,他不仅可以将他攥紧,也可以松手扔掉。因为这么大的孩子开始有意识地抓住东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因而宝宝突然意识到,他可以"有所作为"影响什么了。于是他开始非常热情地练习,将事物与目的结合起来。此时,模仿可以起很大作用。例如当你把礼品纸揉成一团发出声音,孩子会好奇地学着尝试,是否他也可以用手和纸制造出同样的音响效果。

慕尼黑马普研究所研究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小组成员艾儿丝纳博士说:"婴儿在9个月到12个月大时达到模仿的高潮阶段,此时他们理解他人行为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我们成年人会知道其他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进了厨房,就会推测他去那儿是有目的的。"那么孩子呢?她和同事一起研究2岁的孩子是否同成人一样思考。最初的结果表明,孩子会对模仿事物的意义有自己的理解:"大人若是像孩子一样把玩具塞到嘴里的话,孩子先是很吃惊,但他们并不去模仿。"知道了这一点,下次你逗孩子玩时可别被那聪明的小脑袋瓜取笑哦。

模仿——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如果孩子因为肚子痛而整夜睡不安稳,第二天早上,父母的情绪通常会有些烦闷,这是人之常情。但假如宝宝这时冲着你们笑,所有的父母都会不由自主地喜笑颜开,疲劳被笑容驱赶得无影无踪。这是因为父母在模仿孩子的笑时,大脑通过面部肌肉的运动传输了愉悦的信息,立即分泌出营造快感的激素。

当人们模仿他人表情的同时,理解他人的情感也就更容易了。神经生理学者发现,大脑具有使人拥有模仿能力的神经细胞--镜像神经原。它不仅仅在做动作如用手抓玩具摇鼓时活跃,而且在观察别人如何拿起摇鼓时也变得活跃。大脑会模仿该动作,同时我们会设想他人大脑中的意图:他想拿起摇鼓晃动发出声响。镜像神经原能让人通过模仿,推己及人从而更加体谅他人。再简单一点说,通过对周围的人表情的模仿,宝宝学会了善解人意。

模仿——你说我也说

父母在和小宝宝说话时会不自觉地用"儿语",他们改变了通常讲话的节奏,几乎是像唱歌一样和孩子们说话。而且语速相对缓慢,句子之间停歇较长,经常重复所说的和所做的。当父母模仿孩子的方式进行交流,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就会发现宝宝在"密切注视"并"回答"你,尽管他可能还不会说话。宝宝大一点后模仿的能力更强了:比如他还不会说话,可已经能学着你们拿起电话听筒煞有介事地"打电话"了。孩子每一次模仿的尝试都促进着语言的发展,同时加强了父母与孩子间的联系。

模仿——时间停止,生活继续

对于新生的婴儿来说,不存在昨天或明天,只有现在算数。当你给孩子穿衣、洗澡、哺乳时,对他重要的只是你正在做的事情。你可以在宝宝观察你的时候,望着他,用二三分钟来营造一个小小的永恒,一段美妙的时间。而且你要将动作的节奏调节到宝宝的频率上来,"慢动作"有时候恰好是合适的速度。这些都有助于宝宝的时间感和记忆的形成。

当然我们能从孩子身上学到的时间观念也至关重要:有的父母全天候24小时为这个小小的大人物服务,忙得焦头烂额,担心自己支撑不了多久。宝宝却有能力让你坚持下去,就像他自己一样保持旺盛的精力:不停地挥舞手臂,趴着时不断向前爬,可能只为够到一只红色的球或毫无目的。孩子的这种耐力、耐心和集中注意力恰好是父母也应当效仿的。孩子可以引导你,尽全力去生活,日复一日。

父母为什么会吼叫


我们都知道,沟通不只是靠嘴,话语只占实际达成沟通的一小部分,任何话语的内容都比不上事情的原委来得重要。

当我们对孩子吼叫、反应变得情绪化时,透露的只有一个信息,那就是让我平静下来!无论我们说了什么,无论我们的激烈争吵持续了多久,无论我们的孩子多大,当我们怒吼时,唯一透露的信息都是——让我平静下来!任何时候,只要我们以吼叫来回应孩子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在乞求他们帮忙平息我们的焦虑!

我们传达的信息就是我们没办法应付他们不顺从、不听话、不安静,因为我们不能应付这种种状况,所以就抓狂了。

“我不敢相信你竟然这么做!”

“天啊!你究竟在想什么!”

“我跟你说话时请你看着我!”

无论你在引号中填入什么内容,透露的信息永远都是相同的:“我需要你服从我,否则我就会失控;当我失控时,我需要你服从我,这样我才能恢复平静。我所有的情绪反应都取决于你。”

一个四岁或十四岁的孩子怎么能应付这么大的压力?对,压力。当我们将情绪的控制权交给孩子时,我们就会把焦点完全都放在他们身上。我们已经开始慢慢围着他们转了,他们在学校表现如何、是不是守规矩,他们今天做了什么事,全都会引起我们情绪化的反应。于是,孩子们不成熟的怪念头,自制力不足,以及他们成长的困惑,操控了整个家庭的情绪。

“让我平静下来,孩子,因为我没办法让自己冷静下来。”

这听起来很像《绿巨人》里的布鲁斯?班纳的话。

“不要惹我生气,你不会喜欢我生气的样子。”

那么该如何改变呢?

你可以取回你的摇控器,首先,你必须掌控好你自己的情绪。

孩子为什么要上幼儿园?


幼儿园也是发展孩子的智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孩子身体正常的发育以及机能的协调发展,培养孩子有益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而所有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奠定良好的终身发展基础。

为什么要送孩子上幼儿园?这个答案版本有很多,归置合并一下大概可以分为三种:

1、习惯了“随大流”的妈妈认为:人家的孩子到了年龄不都得上幼儿园吗?就像他们长大了要谈恋爱结婚一样嘛,是必须要走的“程序”啊;

2、望子成龙心切的妈妈说:上幼儿园可以早点儿开始学习啊,要不在家里成天就知道傻玩儿,啥也不会;

3、重视孩子教育的妈妈说,孩子早点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肯定是好事,再说他去幼儿园还能多认识些小朋友。

除了这些比较“常规”的答案之外,也有一些比较“另类”的。一位到幼儿园咨询入园的妈妈就曾经突然拉着一个老师的手说:以后我儿子就交给你们幼儿园了!终于有人可以管住他了,我反正是管不了他了!由于这样的原因而把孩子送进幼儿园的妈妈,肯定是极个别的,但对于究竟“为什么要送孩子上幼儿园”这个问题,可能很多妈妈并没有细细地想过,而是在“半梦半醒之间”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要聊这个话题,咱们可以先从广为流传的俗话说起,“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这句话背后我们可以看出,在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了早期教育对于孩子终身发展的重要性。

早期教育包括了四个时期——新生儿期(0~1个月)、婴儿期(2~12个月)、幼儿期(1~3岁)、学前期(3~6岁)。不同的时期,孩子的身体、智力、心理发展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科学的早期教育就是遵循每个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给予孩子最恰当的引导和推动。

有一个研究结果可能会让你出乎意料,但事实就是如此:人在0~3岁这个时期,发育成长最快的器官就是大脑,刚刚出生的孩子,大脑的体积就已经-相当于成人脑体积的50%了,随着周围的外部刺激不断丰富,孩子的大脑重量和体积都在迅猛增加,生长速度大大超过了身体的生长。这个时期,也是孩子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并且有专家指出,在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的基础上,一个人学习能力的50%都是在0~4岁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比如,0~1岁是孩子对声音辨别的关键期,0~2岁是动作发展的关键期,1~3岁是语言和音乐智能发展的关键期,2~4岁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孩子在生命的前6年里,可以获得一生中60%左右的智力(有点不可思议吧?),因而如果能够在这段时期当中,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和教育环境,会对他一生的能力、智力、品格、性情等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这一组数据更加让我们知道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俗语并非是空穴来风的。孩子是否及时接受了优质的早期教育,确实能够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既然早期教育如此重要,那孩子接受早期教育的场所有哪些呢?总的来说有三个部分,第一是社会的大环境,第二是自己家庭内部,第三就是幼儿园了。

社会大环境是整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状况决定的,我们暂不做剖析,先说说家庭内部的早期教育。

很多家庭内部的早期教育,都是在一种“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因为懂得教育规律,并且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家庭教养方法的妈妈毕竟不是很多,所以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早教”,也仅限于给孩子周到的生活照顾,和孩子简单的语言情感交流,或者与孩子一起玩一玩简单的游戏——虽然这样已经算不错了,但是随着孩子身心不断的发展和成熟,他需要一个更广阔、更丰富、更多彩的空间去感知、去学习、去舒展自己。

幼儿园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

幼儿园有温馨宜人的环境,能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美,学会怎样去表现美;

幼儿园有丰富有趣的教学和游戏活动,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幼儿园有一起嬉戏的小伙伴,有和蔼可亲的老师,让孩子自然地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幼儿园更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让孩子学会宽容、礼让、分享。

幼儿园里的早期教育,其实是一种科学的“启蒙”,就是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抓住教育的“关键期”,发展孩子的智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孩子身体正常的发育以及机能的协调发展,培养孩子有益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而所有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奠定良好的终身发展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