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并非空谈,科学研究显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孩子3岁之前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身为家长,只有把握好3岁之前的黄金期,孩子才会按照其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发挥出潜能,健康成长。

3岁看老的科学依据

科学研究显示,3岁之前是一个人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出生时脑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时,婴儿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脑重的60%;第二年年末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就变慢了。所以孩子在出生后2~3年内,无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儿刺激对大脑的功能和结构都有重要的影响。

为证实3岁在一个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察。

研究者以当地1000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先是经过一番调查分析,然后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03年,当这些3岁孩子都长成了26岁的成人时,卡斯比教授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走访。 调查结果如下:

表现类别-占有比率-幼年时的表现-成年后的表现

充满自信型28% 活泼热心,为人外向型性格。 性格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良好适应型40% 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 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与幼年时期相比没什么变化。

沉默寡言型8% 性格沉默,言语较少。 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坐立不安型10% 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 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易于对小事情做出过度反应,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产生对抗情绪。

自我约束型14% 自我约束力强,不轻易被外界干扰。 长大后的性格也和小时候一样。

这些3岁幼童的言行竟然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让卡斯比教授十分惊讶。他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并在2005年发表了报告演说,这一报告在国际育儿学术界引起了轰动,为“3岁看老”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卡斯比教授指出,一个人对3岁之前所经历的事情会像海绵一样吸收。这意味着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和其朝夕相处的成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由此可见,在孩子3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幼儿园老师担当着不可推卸的重任。父母和老师只有深谙育儿之道,抓住3岁这一关键期,才能赢得孩子未来的成功和胜利。

延伸阅读

三岁小儿问题多


孩子往往以模仿成人的行为试验着他们内心的想法。小男孩往往试着模仿爸爸刮胡子,小女孩也会尝试仿效爸爸站着小便。

关于学习和性认知之间的关系,也许有的父母早就知道了。假如孩子从父母的训练态度中接收到性是“脏”的信息时,必然会影响他性心理的发展。

不可否认,父母在孩子学龄前时多半会感到烦恼,因为他们发现,孩子经常互脱衣服,相互观察生殖器,甚或“扮医生”。以成人的标准来看,这一类的行为近乎性骚扰。但是我们却忘了,孩子对这类行为的解释与成人大相径庭。学龄前儿童对于自己,以至于别人的身体都好奇。这种观察彼此差异的行为,只不过是他们发展“性”认知的自然现象而已。

我们对父母的忠告是:不要过度反应。因为“过度反应”会使一种本来无害的活动,逐渐加入“罪恶”和“羞耻感”的成分。其实当孩子的好奇心被满足时,他们多半会放弃那种探索活动。

对“性”固执地感到兴趣的儿童,可能隐藏着沉默抗议的内在含意。这种反应可以有效地防止,譬如:趁着休假的机会,不经意地指出生殖器,说出它的名称,并且为他们解说男孩和女孩的生殖器官有何不同。

很多父母认为,三岁的小孩根本无法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异,真是这样吗?根据研究发现,到了这个年龄,他(或她)已对两性问题开始诧异和苦恼。我的意思是说,你可以大胆地跟孩子解释,例如告诉小女孩,她没有阴茎是正常的;小男孩也应该了解,两性的不同是有其目的的。这种信息的传达,基本上并无色情,它应该和头发、眼睛或皮肤的颜色一样地容易讨论。

DODO三岁记事(二)


DODO三岁记事(二)

在DODO看书、游戏或吃饭的过程中,DODO妈会不固定地放阶梯英语给她听,每天都让她听,不管她听没听进去,让她在不经意间受到感染。入睡前,是雷打不动的听英语时间,躺在床上,关上灯,DODO在迷迷糊糊的时候,仍然会跟着录音机念一两句。早上起来仍然放英语给她听,直到她上幼儿园,DODO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在玩具房玩的时候,会把录音机提到玩具房,自己放来听。三岁的孩子学英语不要求她会讲,主要是多听,多听,再多听,辅助地加些看,比如看VCD,玩电脑。

对于画画,DODO一点也没遗传姥姥和舅舅的绘画天份,DODO拿笔也比较笨拙,而且画得横不平,竖不直,圆不圆,方不方,弯弯曲曲的一条线是“1”,也是波浪,也是“S”,也是“丝”字,反正这条线说什么就是什么,姥姥给DODO买了好几本画画书,几乎所有的涂色画都被DODO涂上了粉红,还不是规规矩矩的粉红,是杂乱无章的粉道道,好像DODO对这些画有仇似的,DODO妈偷笑“又一个画盲,象我”,DODO妈觉得只要DODO想画,随便她画什么,不想画,也高兴随她便,毕竟每个孩子的天份都不一样。

DODO已经开始爱美了,会自己挑选裙子和发卡,对粉红色有特别的偏爱,可能小女孩都喜欢粉红色吧?对自己喜欢的衣服,即使我们觉得不合适,她也坚持要穿,DODO妈从不打击她的热情,但也从不鼓励她的这种爱好,顺其自然。DODO对背上小书包感到很有荣誉感,硕大的书包有她一半高,除了上幼儿园要背,DODO还要兴高采烈地背它去商场,奶奶因为心疼DODO,总是想帮她拿书包,DODO就是不肯,三岁的孩子也有荣誉感呢,虽然她不知道荣誉是个什么东西。

DODO在玩诸如滑梯、秋千、平衡木等方面都毫无惧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象吊单杠一样吊在滑轮上,从上滑到下,有时半道坚持不住,就从有一米高的地方掉下,每次DODO妈都很紧张,生怕她摔了腿。每天奶奶从幼儿园接DODO回来,DODO就在院子里和小孩子疯跑,秋千甩得象飞了起来,站在翘翘板上你上我下地翻越,有回奶奶和别人聊天,一回头,几个小孩就不见了,好几个人分头找就是找不到,奶奶急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后来另一位阿婆发现从楼顶天台扔下的娃哈哈瓶子,才在天台找到她们,DODO妈为此好训了DODO一顿,从此一经过这里,DODO就说:“我和琪琪上次上去,奶奶找不到,我以后再也不去了。”

DODO三岁记事(三)

三岁前入托 对孩子的危害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专家警告说,早教要有个尺度,一味强调对孩子的教育而忽视了孩子的天性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就提出警告说,把年龄不足三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很多托儿所无法照顾到孩子,遭到忽视的孩子往往有恐惧感

研究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更富有攻击性,易发展反社会行为

比杜尔夫的书名叫《养育孩子:三岁以下应该进托儿所吗?》,他坚定地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在支持他的理论―――那些很早就脱离父母到托儿所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在日后会遭遇人际关系问题,不容易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去年,英国儿童问题权威珀涅罗珀里奇博士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她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由父母养育的孩子比在托儿所、由保姆照顾或交给亲戚照顾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得都更为优秀,他们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于其他对照组的孩子。里奇和两位牛津大学的教授对1200名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富有攻击性。另有两项研究也发现同样的结果,那就是在托儿所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展反社会行为和暴力行为。儿童专家指出,过早上托儿所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发展、社会行为、认知能力培养,另外他们的身体发育也迟缓,神经萎缩,脑发育异常,这些都是与没能得到一对一家庭关怀有关,所以专家建议应该让幼小的孩子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过早地将他们送到托儿所。

最好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两岁以下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

比杜尔夫强调说,最好的托儿所最负责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两岁以下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父母共同养育是最理想的方式。如果要想让幼儿的大脑健康发育,就需要对其进行爱的刺激,妈妈与孩子的交互作用是最好的刺激,家庭与朋友的关爱对孩子发育来说是最安全的选择,而托儿所中缺乏的就是这种影响,即使请保姆在家看孩子也不如妈妈亲自照顾好,更何况多数人没有足够的运气找到理想的保姆。

孩子不仅需要固定的人员养育,更需要专注的关心,一对一养育更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而托儿所里的老师一般是一个人照顾数个孩子,她无法同时满足这些孩子的需要:喝奶、撒尿、游戏、呵护等,不要认为婴儿不懂事,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孤独感,表现为烦躁哭闹,长期的影响则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迫使一些孩子发展攻击性性格,这是情感缺失造成的后果。

人生的前三年影响后三代

许多家长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提早让婴儿进入托儿所会让他们更能适应外部环境,更早地发展交际能力。但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婴儿的发育具有特殊性,他们不仅需要持续的关心,更需要协调一致的关心,这意味着与他们交流的人相对是固定的,只有家里的父母能做到这样。

人生最初的18个月是负责社会和情感功能的大脑结构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一生都有影响,母子相互作用则在这种能力的培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妈妈是婴儿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发育的调节器。另外,家里的哥哥姐姐和祖父母辈对他们也很重要,他们起着辅助父母教育孩子的作用,婴儿从他们身上得到安全感,也获得最初的情感影响,人类正是通过孩子来传递这种情感,有专家说“人生的前三年影响后三代”就是这个道理,而陌生人会让他们感到不安全而无所适从,在心理上无法形成家庭情感。托儿所缺乏的正是这种相对固定的亲情氛围,托儿所老师是不固定的,经常换来换去,比如老师生病、休假以及培训等,即使人员相对固定,她们也要轮班照顾孩子,让孩子无法适应。

三岁孩子的幼儿园作业


童童上幼儿园时还不到三岁,每次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我只是把题目读给她听,让她告诉我应该怎么做,然后再和童童爸趁她睡后分工合作偷偷把作业给“加工”完成。

现在进入中班后,我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决定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包括家庭作业和手工劳动。尽管在手工劳动上我有时会帮下“小忙”,但总算有了进步。孩子毕竟还小,我也不太赞同给孩子施加压力,给这么小的孩子布置家庭作业,但好在童童每次的家庭作业量不多,每周两、三次,以连线、涂颜色、手工劳动为主。同时,我也可以了解孩子平时学到的课程和掌握的知识。

从9月开学以来,所有的家庭作业都是我陪孩子一起做的,我在旁边跟她读题目,然后指导她自己动手完成。童童也很愿意,每次也很认真对待她的家庭作业,有时她的手工劳动,都不让我“插手”,只是一个劲跟我说:妈妈,老师教了我的,我自己来做。

童童的手工作业(图)

为了让孩子对作业不产生厌烦的情绪,做到在学习中感到乐趣,每次我都会问问童童对题目的理解和想法,在她回答正确时,立刻给她表扬和赞许,有时还会亲下她的小脸蛋,孩子很高兴。在她回答错误时,我会一边鼓励,一边要孩子认真的重新数几遍,做到答案正确,然后告诉她,她是最棒的!孩子难免有时会耍小脾气,遇到孩子在做作业过程中有烦躁的情绪时,我会鼓励她,要她加油,或者跟她约定好,勾勾小指,休息1分钟,接着做完!

看看小孩做的作业,也很有意思,明明她的答案是对的,在连线上我们认为很近就可以直接用笔连上的答案,她却会用铅笔绕一大圈,左扭扭右扭扭,把正确的答案连上。在这方面,我没有干涉女儿的思考空间,只要她做的是对的,就行啦!毕竟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嘛,小孩的思维方式和大人是不一样的。

童童的连线作业(图)

童童做涂颜色的题目时,每次都有点紧张,很怕涂到圈圈外面去了。每次都会问妈妈,我涂到外面去了,怎么办啊?这时,我总会告诉她,老师不会批评你的,因为是你自己做的,多做几次,你会越涂越好的。

童童作业之涂气球(图)

童童对待自己的作业很认真,如果写字时,不小心超过作业本格子,一定会用橡皮,擦干净后,重新再写一遍。有时只超过了一点点,我觉得不需要再重新写,可她却很坚持,算了吧,由她吧!

童童刚学会写的数字“1”和“一”(图)

另外,幼儿园为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每两周会布置两次作业,一次是让家长独立完成的作业,基本上是孩子这个年龄段的生理特征、心理需求、智力发育及成功育儿案例等内容,让家长写些读此文后的心得体会及孩子在家的表现;另一次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的作业,属亲子阅读类的题目。如本周作业的内容有:十五的月亮什么形状的?你觉得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形的?妈妈喜欢吃什么馅的月饼?爸爸喜欢吃什么馅的月饼?你喜欢吃什么馅的月饼?等等。

有些家长很排斥孩子有家庭作业,我想任何事情都可以从不同层面来理解,如果孩子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能渐渐自觉地主动做作业,逐渐养成爱学习的习惯,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三岁前入托危害儿童健康?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临床医学家提出警告说,把年龄不足三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很多托儿所无法照顾到孩子,遭到忽视的孩子往往有恐惧感。

太早入托更富有攻击性

这位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在《养育孩子:三岁以下应该进托儿所吗?》一书中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在支持他的理论——那些很早就脱离父母到托儿所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在日后会遭遇人际关系问题,不容易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英国儿童问题权威人士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他们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由父母养育的孩子比在托儿所、由保姆照顾或交给亲戚照顾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得都更为优秀,他们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于其他对照组的孩子。

牛津大学的教授对1200名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富有“攻击性”。另有两项研究也发现同样的结果,那就是在托儿所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展“反社会行为”和“暴力行为”。儿童专家指出,过早上托儿所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发展、社会行为、认知能力培养,另外他们的身体发育也迟缓,神经萎缩,脑发育异常,这些都是与没能得到一对一家庭关怀有关,所以专家建议应该让幼小的孩子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过早地将他们送到托儿所。

小童应享受父母一对一关爱

比杜尔夫强调说,最好的托儿所最负责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两岁以下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父母共同养育是最理想的方式。如果要想让幼儿的大脑健康发育,就需要对其进行爱的刺激,妈妈与孩子的交互作用是最好的刺激,家庭与朋友的关爱对孩子发育来说是最安全的选择,而托儿所中缺乏的就是这种影响,即使请保姆在家看孩子也不如妈妈亲自照顾好,更何况多数人没有足够的运气找到理想的保姆。

孩子不仅需要固定的人员养育,更需要专注的关心,一对一养育更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而托儿所里的老师一般是一个人照顾数个孩子,她无法同时满足这些孩子的需要:喝奶、撒尿、游戏、呵护等,不要认为婴儿不懂事,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孤独感,表现为烦躁哭闹,长期的影响则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迫使一些孩子发展攻击性性格,这是情感缺失造成的后果。

亲情氛围有利心理健康

许多家长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提早让婴儿进入托儿所会让他们更能适应外部环境,更早地发展交际能力。但美国国立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婴儿的发育具有特殊性,他们不仅需要持续的关心,更需要协调一致的关心,这意味着与他们交流的人相对是固定的,只有家里的父母能做到这样。

人生最初的18个月是负责社会和情感功能的大脑结构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一生都有影响,母子相互作用则在这种能力的培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妈妈是婴儿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发育的调节器。另外,家里的哥哥姐姐和祖父母辈对他们也很重要,他们起着辅助父母教育孩子的作用,婴儿从他们身上得到安全感,也获得最初的情感影响,人类正是通过孩子来传递这种情感,而陌生人会让他们感到不安全而无所适从,在心理上无法形成家庭情感。托儿所缺乏的正是这种相对固定的亲情氛围,托儿所老师是不固定的,经常换来换去,比如老师生病、休假以及培训等,即使人员相对固定,她们也要轮班照顾孩子,让孩子无法适应。

幼儿不宜三岁前入托


三岁前入托的孩子易发展出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孩子成长,吃、穿、住、行等自不在话下,教育上也不遗余力地进行投资,从风靡全球的“胎教”热到少年大学生就可看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真是到了疯狂的地步。

在全世界范围内,由于许多妈妈忙于工作,在过去的十年里,入托儿所的孩子增加了四倍,有的孩子在学走路时就被送到了托儿所。许多儿童专家称托儿所是“监狱”,一些年仅6个月大的婴儿被送到那里,从早晨8点到下午6点,他们一直在那里呆到上学,这些孩子主要是城市孩子,数量成千上万,约占入托孩子的5%,而35%的父母在孩子两岁后就把他们交给托儿所。

但是,据英国报道,专家警告说,早教要有个尺度,一味强调对孩子的教育而忽视了孩子的天性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就提出警告说,把年龄不足三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

很多托儿所无法照顾到孩子,遭到忽视的孩子往往有恐惧感

由于现代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加,许多父母忙于工作,无法照顾孩子,所以各国政府把增加托儿所和幼儿园作为解除父母后顾之忧的政策,仅在英国,就有25万名三岁以下的孩子入全托或者半托,甚至有5%的父母把从6个月大到3岁的孩子“扔进”托儿所,那些孩子大部分的时间在孤独中度过。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具有20年的儿童教育经验,他曾提倡早期教育,可是他现在发现,理想与现实总是很难相符,但他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声称父母才是培养孩子的最好老师,托儿所和幼儿园只不过是在做“二流”工作。

因为,最好的托儿所试图满足非常小的孩子的需求,但由于孩子太多,老师根本照顾不过来,所以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而那些差的托儿所根本无法照顾到孩子,只是给他们提供吃喝,完全让他们自己活动,这些遭到忽视的孩子往往有恐惧感,他们感到失去母爱的凄凉,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噩梦,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孤独感看了让人心碎。

研究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更富有攻击性,易发展反社会行为

比杜尔夫坚定地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在支持他的理论――那些很早就脱离父母到托儿所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在日后会遭遇人际关系问题,不容易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去年,英国儿童问题权威珀涅罗珀-里奇博士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她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由父母养育的孩子比在托儿所、由保姆照顾或交给亲戚照顾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得都更为优秀,他们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于其他对照组的孩子。里奇和两位牛津大学的教授对1200名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富有攻击性。另有两项研究也发现同样的结果,那就是在托儿所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展反社会行为和暴力行为。儿童专家指出,过早上托儿所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发展、社会行为、认知能力培养,另外他们的身体发育也迟缓,神经萎缩,脑发育异常,这些都是与没能得到一对一家庭关怀有关,所以专家建议应该让幼小的孩子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过早地将他们送到托儿所。

最好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两岁以下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

比杜尔夫强调说,最好的托儿所最负责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两岁以下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父母共同养育是最理想的方式。如果要想让幼儿的大脑健康发育,就需要对其进行爱的刺激,妈妈与孩子的交互作用是最好的刺激,家庭与朋友的关爱对孩子发育来说是最安全的选择,而托儿所中缺乏的就是这种影响,即使请保姆在家看孩子也不如妈妈亲自照顾好,更何况多数人没有足够的运气找到理想的保姆。

孩子不仅需要固定的人员养育,更需要专注的关心,一对一养育更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而托儿所里的老师一般是一个人照顾数个孩子,她无法同时满足这些孩子的需要:喝奶、撒尿、游戏、呵护等,不要认为婴儿不懂事,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孤独感,表现为烦躁哭闹,长期的影响则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迫使一些孩子发展攻击性性格,这是情感缺失造成的后果。

把握好“家园联系”的关键


家园工作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置于教室门窗附近的“家园联系”之类的墙面布置则是家园工作的一扇活动的窗口——定期展示教育内容安排、传递最新的幼教理念和优秀的育儿经验,以及发布各种通知和提示等等。可以说,匠心独具的“家园联系”凝结着老师的爱心、细心和慧心,加强了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力度和效度,也使得老师们在班务工作中更为得心应手。然而实际操作中,老师们则更易关注“家园联系”装饰的置换、栏目的更新等外在形式的变化,而缺乏结合时间维度对其进行全面思索与调整。“家园联系”应该把握住如下几个关键时期:

学期伊始“开学总动员”

开学之际,千头万绪,往往容易忽略“家园联系”这个对外开放的窗口所特有的价值。细细琢磨,你就会发现,学期伊始,许多有价值的东西都有待于老师们一一呈现,充实其间。譬如:有关新学期的班务工作安排(例如:座位的调整周期、一周教育活动安排表的展示时间、户外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等)设置成一览表,供家长们参考、评议,最终形成合理化的学期班务工作计划安排。如此,让家长们参与到新学期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积极献计献策。同时,对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也有了一定的把握。届时,因为活动的原因可能牵扯到的诸如时间上的矛盾等,即会有所缓解。除此之外,还有诸如结合上学期的情况所提的针对性的新要求、以及对幼儿及家长发出的热烈的欢迎等均可以其他相应的形式予以展示。

如上所述,既弥补了开学初的“家园联系”的空白,向家长们展示了老师对孩子敏锐的观察、对教育工作的投入,又调动了家长们配合或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可以说,这是一份新学期家园工作的“开学总动员”。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学期伊始更要重视“家园联系”的内容安排。中心活动频繁期让家长“理解并参与”幼儿园常常有许多的中心活动。而这些中心活动又往往少不了家长们的支持:物质上的配备、时间上的协调、人员的变化(有些时候,组织活动的老师和幼儿都需作一些调整)等等。每逢此时,家长们多多少少都有些怨声载道。其间,一大半是因缺少对中心活动的理解和认识所引起的。

由此可见,老师们在中心活动频繁期,不光要注意张贴诸如配置物品、时间变换等的“通知”,还应在“通知”之前简单介绍此次中心活动的意义以及与相关“通知”内容配合的必要性。同时,在活动即将结束、接近尾声时,即应将家长们带的所剩未用的物品、幼儿活动中的系列作品等一并陈列、整理、归还。最后,还要对本次中心活动的最终结果、幼儿的获益作出一定的阐述,并对家长们的配合表示衷心感谢。

写到这儿,我想老师们都能明白:家长并非仅是幼儿园中心活动之中的单向配合者,更是基于理解之上的积极参与者。让家长们“理解并参与”是我们在中心活动频繁期的“家园联系”中所必须努力达到的。

季节更换时期“关怀小贴士”

季节更换时期,乍暖乍寒,传染病常易在幼儿中流行。幼儿在园午餐、睡眠,老师的监护必不可少,责任理应担当。但在离园的时候,仍应给家长们一些提醒。因此,“家园联系”之中应适时提供“出行参考”、“细心观察”等相关的“关怀小贴士”,引导家长们用心关注幼儿的健康,热心参与幼儿疾病的预防与保健,细心照顾幼儿的一日生活。如此以来,幼儿即便有了什么意外,家长也会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因为,渗透于“关怀小贴士”之中的老师们的细致耐心的保健意识与行为已让家长们无可挑剔。

此外,适时提醒家长们注意幼儿的衣着变换、提醒自带被褥的幼儿家长更换棉被等均可纳入“家园联系”中“关怀小贴士”的内容之中。

学期结束时“回顾与展示”

每逢学期结束时,便也是老师们缓口气儿的时候。幼儿园没有期末考试之类的升学压力,放松是理所当然。然而,换位思考,这是否亦是家长们的遗憾?笔者就曾听到过不少家长半开玩笑半当真地与孩子打趣:“忙了一学期也不知你忙了个啥”。仔细回味这句话,再对照我们的教育实践,不难发现:虽说我们一直以“一周活动安排”等形式向家长展示了日常的教育活动,然而,他们看到的仅是简单的条目,他们更想知道孩子“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的情况。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份心情,尽可能在教育工作中予以体现,以满足家长朋友们的需求。

因此,期末时的“家园联系”之中应适时增加诸如“认知活动总回顾”之类的教育活动目标和相关的教育内容展示。如此,家长们对孩子一学期来的“学习”有个大致的认识,并以此为参照,对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有些相对客观的了解和认识。

此外,临近放假时,“假日安全”、“快乐的假期”的内容也应及时呈现其中,向家长们展示最合理、科学的假日安排,以及假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等。

总之,让“家园联系”这个信息交互平台更为缤纷、精彩;让“家园联系”成为我们家园工作的又一个亮点,当是我们每个老师的不懈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