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工作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置于教室门窗附近的“家园联系”之类的墙面布置则是家园工作的一扇活动的窗口——定期展示教育内容安排、传递最新的幼教理念和优秀的育儿经验,以及发布各种通知和提示等等。可以说,匠心独具的“家园联系”凝结着老师的爱心、细心和慧心,加强了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力度和效度,也使得老师们在班务工作中更为得心应手。然而实际操作中,老师们则更易关注“家园联系”装饰的置换、栏目的更新等外在形式的变化,而缺乏结合时间维度对其进行全面思索与调整。“家园联系”应该把握住如下几个关键时期:

学期伊始“开学总动员”

开学之际,千头万绪,往往容易忽略“家园联系”这个对外开放的窗口所特有的价值。细细琢磨,你就会发现,学期伊始,许多有价值的东西都有待于老师们一一呈现,充实其间。譬如:有关新学期的班务工作安排(例如:座位的调整周期、一周教育活动安排表的展示时间、户外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等)设置成一览表,供家长们参考、评议,最终形成合理化的学期班务工作计划安排。如此,让家长们参与到新学期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积极献计献策。同时,对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也有了一定的把握。届时,因为活动的原因可能牵扯到的诸如时间上的矛盾等,即会有所缓解。除此之外,还有诸如结合上学期的情况所提的针对性的新要求、以及对幼儿及家长发出的热烈的欢迎等均可以其他相应的形式予以展示。

如上所述,既弥补了开学初的“家园联系”的空白,向家长们展示了老师对孩子敏锐的观察、对教育工作的投入,又调动了家长们配合或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可以说,这是一份新学期家园工作的“开学总动员”。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学期伊始更要重视“家园联系”的内容安排。中心活动频繁期让家长“理解并参与”幼儿园常常有许多的中心活动。而这些中心活动又往往少不了家长们的支持:物质上的配备、时间上的协调、人员的变化(有些时候,组织活动的老师和幼儿都需作一些调整)等等。每逢此时,家长们多多少少都有些怨声载道。其间,一大半是因缺少对中心活动的理解和认识所引起的。

由此可见,老师们在中心活动频繁期,不光要注意张贴诸如配置物品、时间变换等的“通知”,还应在“通知”之前简单介绍此次中心活动的意义以及与相关“通知”内容配合的必要性。同时,在活动即将结束、接近尾声时,即应将家长们带的所剩未用的物品、幼儿活动中的系列作品等一并陈列、整理、归还。最后,还要对本次中心活动的最终结果、幼儿的获益作出一定的阐述,并对家长们的配合表示衷心感谢。

写到这儿,我想老师们都能明白:家长并非仅是幼儿园中心活动之中的单向配合者,更是基于理解之上的积极参与者。让家长们“理解并参与”是我们在中心活动频繁期的“家园联系”中所必须努力达到的。

季节更换时期“关怀小贴士”

季节更换时期,乍暖乍寒,传染病常易在幼儿中流行。幼儿在园午餐、睡眠,老师的监护必不可少,责任理应担当。但在离园的时候,仍应给家长们一些提醒。因此,“家园联系”之中应适时提供“出行参考”、“细心观察”等相关的“关怀小贴士”,引导家长们用心关注幼儿的健康,热心参与幼儿疾病的预防与保健,细心照顾幼儿的一日生活。如此以来,幼儿即便有了什么意外,家长也会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因为,渗透于“关怀小贴士”之中的老师们的细致耐心的保健意识与行为已让家长们无可挑剔。

此外,适时提醒家长们注意幼儿的衣着变换、提醒自带被褥的幼儿家长更换棉被等均可纳入“家园联系”中“关怀小贴士”的内容之中。

学期结束时“回顾与展示”

每逢学期结束时,便也是老师们缓口气儿的时候。幼儿园没有期末考试之类的升学压力,放松是理所当然。然而,换位思考,这是否亦是家长们的遗憾?笔者就曾听到过不少家长半开玩笑半当真地与孩子打趣:“忙了一学期也不知你忙了个啥”。仔细回味这句话,再对照我们的教育实践,不难发现:虽说我们一直以“一周活动安排”等形式向家长展示了日常的教育活动,然而,他们看到的仅是简单的条目,他们更想知道孩子“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的情况。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份心情,尽可能在教育工作中予以体现,以满足家长朋友们的需求。

因此,期末时的“家园联系”之中应适时增加诸如“认知活动总回顾”之类的教育活动目标和相关的教育内容展示。如此,家长们对孩子一学期来的“学习”有个大致的认识,并以此为参照,对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有些相对客观的了解和认识。

此外,临近放假时,“假日安全”、“快乐的假期”的内容也应及时呈现其中,向家长们展示最合理、科学的假日安排,以及假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等。

总之,让“家园联系”这个信息交互平台更为缤纷、精彩;让“家园联系”成为我们家园工作的又一个亮点,当是我们每个老师的不懈追求!

延伸阅读

父母要学会把握好体罚教育的度


现代幼儿教育理论认为,体罚无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并在现实教育中被明文禁止。但在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家庭适度的“体罚教育”却是客观存在。如何适度进行有效的“体罚”是当前幼儿教育中的一大课题。

一些长期研究幼儿教育实践的教育研究专家认为,轻微的、形式化的家庭“体罚”教育具有一定的客观作用,关于家庭“体罚”教育的讨论也证明了教育实践专家的观点。

但同时,幼儿教育专家也认为,任何轻微的“体罚”要遵循以下原则:

1、在打孩子之前大人要确定自己不是带着发泄的情绪来操作的。

2、你的孩子犯同样的错超过2次。

3、让你的孩子必须自己知道他所做的事是错误的。

4、要在你的孩子对他的错有认真的道歉之后。

在这四个条件都满足的前提下,家长才可以对孩子进行轻微的、形式化的“体罚”教育。这其中,以下的细节需要关注:

1、不可打有失孩子尊严的地方,比如:脸和屁股。打手心是最好的选择。

2、打孩子时要不动声色,动作要小,这样孩子就是想模仿也不好操作。

3、孩子必须知道你打他的次数,大错是轻打5下手心,小错轻打2下手心。

只有在孩子认错之后惩罚,孩子才会心服。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不知道错误时就突然袭击,这会让孩子时时生活在不安全的状态:又有很多家长在孩子认错后不在给予惩罚追究,这会让孩子以后用道歉的方式逃避,这都是值得商榷的。

体罚是一种教育,不是威胁和恐吓,更不是真实的打骂。惩罚的方式除了轻打手心之外,还有其他方式,可以灵活、适度运用。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在对孩子进行体罚教育时,不能期望孩子马上改掉一切缺点,任何的教育都有一个过程。“体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他知道他必须要为他的言行和事情本身负责,是为了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因此,现实中的任何“体罚”教育都坚决反对严酷和重罚,都需要贯彻轻罚、耐心教育的教育原则。

让宝宝平稳地实现“家园衔接”


还有1个多月,满3岁的宝宝们就要入园了。对他们来说,幼儿园是陌生而可怕的:房间、老师和小朋友都是陌生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幼儿园里没有疼爱他们的爸爸妈妈。如果在入园前不给宝宝一个“家园衔接”的缓冲期,那么宝宝就会因缺乏情感上的依恋和安全感而产生分离焦虑,甚至产生生理和心理的不适。那么,如何让宝宝平稳地实现“家园衔接”,让他的入园实现“软着陆”呢?也许,下面一些幼儿园和家长的做法可以给你一些启示。

上周六上午8点50左右,济南市直机关幼儿园门口就热闹起来,不时有家长领着小朋友来园“报到”,原来当天幼儿园在开展“试入园”活动。据介绍,为了让今年秋季入园的孩子顺利实现“家园衔接”,市直机关幼儿园从7月12日起到开学前,每周六上午“试入园”,家长可带孩子来幼儿园参加室内和室外活动,让孩子逐渐熟悉环境、老师和小朋友。

宝宝:30分钟是极限

在市直机关幼儿园小班(普通班)教室里,20多个孩子分别围坐在红绿黄蓝四张桌子前,家长坐在孩子身边,老师按桌子把孩子们分成了四组来做游戏。“把手交叉放桌上”“小嘴巴闭上不要说话”随着一声声指令,孩子们手忙脚乱地模仿起老师的动作。游戏中,大部分孩子都能听懂老师的指令,并能快速做出反应。虽然只是几个简单的动作模仿,孩子们却兴奋不已。

随着课程的继续,孩子们的兴奋劲和专注力却在不断下降。等玩到第二个游戏时,就有两三个孩子坐不住了,拉着妈妈跑到了教室外面。等玩到第三个游戏(距开始约30分钟)时,差不多一半多的孩子不再听老师指挥,而是自顾自地玩起来。在另一间教室,几个孩子甚至哭闹着要回家。“‘试入园’的课程安排得较紧凑,出现孩子坐不住的情况很正常。”据该园李倩园长介绍,因为幼儿的注意力只能集中5~10分钟,即便两个游戏之间有几分钟休息,超过30分钟仍不进行户外活动的话,孩子们也会坐不住。

家长:多给孩子点适应时间

在“试入园”活动前,多数家长都觉得孩子已经具备了上幼儿园的基本能力:会自己吃饭、穿衣,能背诗,会唱歌。但在“试入园”活动中,不少家长却发现,原来孩子在很多方面还没准备好。

“孩子就是坐不住,老想到院子里去玩。”靳靳的妈妈被哭闹不已的儿子拉出了教室,她说,平常孩子其实挺乖的,自理能力挺强,也能说会道的,就是有点小脾气,一不如意就哭闹打滚。她表示,如果可能,希望幼儿园的“试入园”活动开展的时间更长些,像有些幼儿园集中在开学前一两周进行,这样可以在正式开学前多给孩子点适应缓冲期。

第一次带孩子参加“试入园”的淙淙妈也为孩子的入园适应问题烦恼不已。原来淙淙从小跟姥姥长大,但姥姥只会说方言,淙淙也因此对普通话“不过敏”。结果,今天在课上因为听不懂老师的话,淙淙基本没跟上课程的节奏,“我一直没意识到,送孩子上幼儿园,还要先学普通话。”

此外,还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家挺活泼,可到了幼儿园就“打蔫”:变得不爱说话,不愿参与集体活动,也不喜欢和老师、小朋友沟通。

老师:可以尝试在家“试入园”

“孩子离开熟悉的家,开始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试入园’只能让这种不适应减轻而不可能完全消除。”市直机关幼儿园园长宗桂萍表示,从往年的经验来看,父母陪伴孩子“试入园”,可以缓解孩子入园的焦虑情绪,但在正式开学时仍会有部分孩子因不适应而哭闹不止。因而,对于家长来说,只靠幼儿园组织的“试入园”可能还不够,有条件的家长不妨在家里开展“试入园”。

宗桂萍建议说,开学前一个月起,在作息上家长要按照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安排孩子起床、午休和睡觉,为入园调好生物钟;在生活上,严格执行生活自理制度,让孩子自己吃饭、喝水、穿衣、上厕所、上下楼梯;在交往上,每天带宝宝去小朋友多的地方散步,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学会交往;在语言上,坚持对孩子说普通话,每天模拟上课的情景,培养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习惯早养成入园不犯难

容容妈(女儿4岁,去年入园):去年9月份容容刚入园的时候,就哭了一个上午。因为,她发现幼儿园的生活其实挺简单:吃饭、穿衣、上厕所都难不倒她,而且老师带着做游戏还挺有趣的。容容适应得快,应该和我过去对她的锻炼有关。1岁多,我就训练容容自己洗手,快两岁的时候她就能自己吃饭了。入园前,穿衣服、上厕所等自理能力她都掌握了,所以进入幼儿园后适应得很快。

焦红(经五路幼儿园老师)点评:像容容这样自理能力好的孩子比较自信,也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因而,家长要在入园前重点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黏人宝宝适应慢

齐齐妈(儿子5岁,前年入园):齐齐已经要读大班了,可他还是没彻底适应。每天在幼儿园门口,他都要黏着我大哭一场,午睡的时候也必须让老师握着他的手才能睡着。而且,他也不会和小朋友玩,到现在还交到几个好朋友。我觉得,这可能因为在家太宠他了,让他变得很黏人、不自立。

王婵(经五路幼儿园老师)点评:像齐齐这样依赖性比较强的孩子,老想着让别人给他代劳,适应起来自然较慢。而且,习惯了被大人宠爱,他们的交往能力往往比较差,因而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宣宣妈(儿子4岁,去年入园):去年4月,我就定期带宣宣去幼儿园看看、玩玩,给他讲上了幼儿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交到很多朋友,培养他对幼儿园的兴趣。真正让宣宣喜欢上幼儿园,还是去年幼儿园搞的“试入园”活动。这期间,宣宣变化挺大,从开始的不敢回答问题、坐不住,到后来的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他每次回来都会兴奋地给我们讲他的见闻。因此,等9月份开学的时候,他成了班里适应最快的孩子。

陈晶(市直机关幼儿园)点评:有些家长喜欢用“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来吓唬孩子,却不知这样容易让孩子对幼儿园生活产生负面情绪。像宣宣妈那样引导孩子对幼儿园产生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

家园积极互动,宝宝健康成长


很多家园矛盾都隐藏着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家长在心目中对幼儿园教师的定位偏差。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家长与幼儿教师交流互动的质量,对宝贝的健康成长更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家园矛盾1:

新学期的兴趣班招生又开始了,家长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候交钱。一位家长的手机响了,是公司有急事催他赶快回单位,于是他就跑到队伍前面,跟收款的老师解释。老师问排在跟前的家长愿意不愿意让他加塞,这位家长同意了,可是后面的两个家长不愿意了。老师连忙解释:“这位家长有特殊情况,单位有急事!”“谁没有特殊情况?谁没急事?”“如果说都有急事,不就乱套了嘛。”“谁乱套了?是你们没规矩!”“你才没规矩!其他家长不都规矩地排队吗?”“你们这些哄孩子的有水平吗?不就是个兴趣班吗?还能教多少知识!你们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了?”“你说的这些是哪儿跟哪儿呀?你看不上就别报名!”眼看着火药味越来越浓,有几个家长连忙劝:“算了,都少说两句。”

家园矛盾2:

有一位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不能理解老师的要求,比如让孩子画画的时候,他不画,而是用指甲刮油画棒;让孩子折纸的时候,他不折,而是用油画棒在纸上涂鸦。这孩子的父母都是硕士学历,他们说:“我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培养孩子,只要他在幼儿园高高兴兴就行。”弄得老师很为难:“你说他们的孩子我还教不教?怎么教?”

家长潜意识中的2个不等式

不等式1在教师的内涵上:幼儿园老师≤教师

幼儿园对家长做了个调查:“您认为幼儿园老师是做什么的?”家长主要有以下几个说法:

A.帮家长看孩子的;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B.陪孩子一起玩,让他快乐;哄孩子高兴的呗。

C.主要是照顾孩子,也教一点知识;培养和教育孩子。

接着调查家长:“您认为把幼儿园老师称为阿姨合适吗?”

家长回答:

挺合适的。

比较合适。

还可以吧,这样挺亲切的。

在有些家长看来,幼儿园老师大约35%“掺和”为保姆和阿姨,把孩子看好别出事,自己能安心上班就行了;还有35%“掺和”为孩子的大朋友,既照顾好他别出事,还要陪他玩出快乐与高兴;还剩30%的“净重”是把幼儿园老师看成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很重要。

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教育者,属于知识分子阶层,而保姆、阿姨或者陪孩子玩都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不需要太高的技术成分,也不需要太长的培训周期,因而其社会价值比较低廉,社会地位也不高。如果家里有富余的人手,完全可以代替这些角色。因而,“幼儿园老师≤教师”成了家长对教师的一个偏见。其实,致力于追求现代优质幼儿教育的许多幼儿园已经不是这种状况了。

不等式2在知识阅历上:幼儿园老师≤家长

光环效应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好百好”现象。在追求知识和学历的社会环境中,高学历就像一个光环,让自己和别人的眼睛都产生眩晕,给正确认识有关现象形成或深或浅的障碍。

由于国家继续教育的发展,家长的学历层次越来越高,他们的教育理论反思水平随之提高,但是由于幼儿教育体制和历史文化的原因,幼儿教师的学历进修和提升速度远不如社会其他行业发展得快。这样,高学历的光环效应就使幼儿教师的形象显得“相形见绌”,一些家长的潜意识就是:“你虽然是孩子的老师,我要尊重你,但是我的学历比你高,你看问题还未必有我高明。”受这种心理的无形牵引,这些高学历家长产生了微妙的清高态度,对幼儿教师形成一种暗暗的压力。一位青年幼儿教师苦恼地说:“我们班有几个家长太难对付了,你说一句,他能说上十句,还一套一套的,我不知道怎么说、怎么样做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这使家园沟通存在一个无形的障碍。

在以上两个不等式的作用下,类似“你们这些哄孩子的有水平吗?”的话在家园矛盾“热战”中就很容易脱口而出。如果没有遭受“热战”,也极易出现“她说她的,你说你的”等心理“冷战”,最终都将减弱家园沟通的水平与合作共育的力量,有时还出现对孩子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减慢了孩子健康成长的速度。

宝贝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

如果家长消除潜意识中“不等式”的消极影响,家园合作共育的天空就会更加广阔,宝贝快乐成长的舞台也更加宽广——

1.家长资源在幼儿园得到延伸,将发挥更大的教育力量

进了幼儿园的孩子获得的最大财富就是集体的教育力量,它有着家庭所不具备的影响力。有位爸爸是学工程的,他常常带一些材料拿回家,希望女儿摆弄这些东西,发展思维和手指的灵活性。可是女儿偏偏不喜欢,宁肯搭拼简单的积木。妈咪认为可能是女孩子不擅长空间思维的缘故。有一天,幼儿园老师说她们正在组织有关房子的主题活动,想请这位爸爸到班里演示一次搭建筑模型的过程,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观察力。爸爸欣然答应了,爸爸的到来不但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也改变了自家女儿。爸爸在幼儿园亮相后,平时对爸爸的建筑工作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女儿发现,爸爸以及爸爸的工作原来是个“宝”。从这以后,她就有了自己的“理想”:长大了要当建筑师!

孩子就是这样,如果他发现自己的家长跟老师多说话,参与班集体多做事,就特别自信和自豪;反之,如果他发现家长跟老师合不来,在班集体老不露面,一丝孤独和失意就会侵袭他的心灵。

2.把教师威信带到家里,可以加强家长的教育力量

不像医学治疗或者电子信息等行业有那么多不易被外人所知晓的技术密码,教育的专业特点是很容易入门,它的做法和评价很透明,谁都会有所观察和思考,这是影响幼儿教师在家长心目中威信和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家长的教育理论普遍并不主要来源于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而是通过看电视、阅读书籍报刊和自己的经历体验获得的,这种方式使人悟出的“新观点”虽然很多,但缺乏系统分析和内在联系;另外,初为父母在指导孩子方面也欠缺一些技能和小窍门。幼儿教师固然有学历的局限,然而长期的工作经历使她们对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着具体而微的观察和分析,这些是不从事幼教事业的高学历家长不可能具有的。高学历家长走出光环效应的误区,以平和的态度进行充分沟通,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才会更加精确和科学,对孩子的指导也才会更加到位。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既好也不好,好处自然众所周知,不好之处就是孩子把家长的脾气和特点摸得透透的,因此,有时候你说什么,他就是不听,依然我行我素。怎么办呢?不少家长都用过这个策略:“老师说……我们要听老师的话。”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孩子心目中是很有威信的,你这样“假传圣旨”既说服了孩子,又巩固了教师的威信,可谓一举两得。当然,如果你属于跟老师暗中“较劲”的情形,自然不屑于利用幼儿教师这个资源的优势,你对孩子的管教就只能“孤军奋战”了,本来可以助你一臂之力的教育力量就这样被闲置了。

园长性格与管理风格的联系


一、园长的性格会影响其对存在问题的发现与分析

性格是人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它表现在个人对待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园长的性格明显地表现在幼儿园的整个管理过程中。不同性格的园长对幼儿园存在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和态度:有的园长眼里心里全是问题;而有的园长总认为“幼儿园处于满意状态”。是否把“问题”当问题来对待,就要看园长的性格了。笔者曾有幸教过两届幼儿园园长培训班,在和她们共同学习和探讨中发现,不同的园长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着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开拓进取型园长:此类园长是想干一番事业的,他们对未来有很高的期望值,她们通常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来判断问题的存在,问题到处都是。她们从不满足,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寻找问题,如与理想的目标相比、与其他幼儿园相比、与过去的成绩相比、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与社会和家长的期望相比,总能发现问题的存在。这类园长通常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被责任感和使命感所驱使。在她们看来,工作中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寂静和不变。这类园长在工作上时常大起大落,常给人一种冒险的感觉,会让他人觉得不放心。由于她们做得多,失败也多,因此,大家对她们的评价争议也多。

求稳怕乱型园长:此类园长常常不会拿别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的工作,她们有自己判断问题的标准:幼儿园稳定正常的运行是自己的期望,只要在其任职期间不出大的安全事故,幼儿园有稳定的生源,老师们没有大的意见就够了。她们通常不会刻意地去找问题,但当问题摆在她们面前时会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以应对问题的到来。这类园长通常不会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工作会小步前进,让他人感到放心,大家的评价也较高。

无所事事型园长:此类园长往往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也不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她们信奉的原则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主张无为而治。明知有问题总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或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推脱化。这类园长往往来自没有生存压力、还吃“大锅饭”的幼儿园。由于她们提出的问题少,做出的决定少,很少去找领导谈条件、要权利,不给领导添麻烦,因而常常得到上级的喜欢。此类园长如果有能干的下属,她们往往放手让下属做事,不过多干预,因此也会得到下属的喜欢。但这类园长容易被驾空,幼儿园很难有大的发展。

在幼儿园办园体制多元化的今天,幼儿园不仅数量猛增,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无所事事型的园长越来越少,开拓进取型的园长越来越多。当然开拓进取型的园长也可能会随着工作业绩的辉煌,或年龄的增长,甚至失败的打击等因素的影响,变成求稳怕乱型或无所事事型。作为一园之长,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正确发现问题,既不能无事生非,没事找事;也不能对问题视而不见,错失良机。

二、园长的性格会影响其在各种决策中的自我定位

园长在各种决策中的自我定位一方面受到园长对问题的认识和态度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到园长的自我意识的影响。园长对自身的状况和特点、对自身与外部对象的关系等等的认识和评价会使她们在各种决策中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一手遮天型园长:此类园长是事无巨细,事事操心,大到幼儿园的兴衰发展,小到每一个教师的穿衣戴帽。幼儿园的杂事、细事、琐事、要事全由其一人决策,并美其名曰:“幼儿园里无小事,事事是大事;园长眼里无轻事,事事是要事。”因此,这类园长“天天忙,时时忙,加班加点是正常”。

坐视不理型园长:此类园长是“身在其位,不谋其政”。将自己的职权或“上交”或“下移”,以求自己一身轻松。班里的小事找老师,年级的小事找主任,园里的大事找上级。园长按时上下班,也从不要求老师们加班加点,管理的原则是“不求进步,但求无过”。

程序决策型园长:此类园长能理智地对幼儿园里发生的问题进行分类,并区分决策层次。往往把一些如卫生、伙食、带班、安全等常规问题的决策权分配给其他管理者,让她们随时

进行程序化决策;而把一些非常规问题:如上级领导的检查来访,其他幼儿园来园参观,幼儿园课程改革以及科研立项等重大和重要问题更多地留给自己。

作为园长,遇到问题既不能坐视不管,也不能一手遮天。事实上,幼儿园的权限有不同层次的划分:园长、副园长、级部主任、班级组长有不同的职权范围,如果园长对本该属于他人决策的问题越俎代庖,会对组织运行造成伤害,破坏组织秩序,影响和伤害他人的情绪。因此园长一定要分清自己在决策中的位置,该自己决策的一定要拿主意,不该自己做决策的,不要随便代替别人;既要做到尊重他人,又要实现科学民主、高效有序的管理。

三、园长的性格会影响其对决策时机的恰当把握

英国学者德斯?迪拉夫(DesDearlove1999)认为,决策者并不完全按照问题本身的需要来选择决策时机,它往往受到个人性格的影响。迪拉夫根据决策者的决策速度,将决策者分为兔子型和乌龟型两种类型。

兔子型决策者:优点是能够快速吸收观点和信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所发生的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能找到他人难以发现的捷径;能够随时做出决策;对机遇和威胁迅速做出反映;当机立断;在必要时能进行现场指挥;能够抓住各种变化带来的机遇。缺点是易犯“欲速则不达”的错误;对细节问题不耐烦;对复杂问题浅尝辄止;没有必要时也爱现场指挥;注意力有限;只看问题的一面。

乌龟型决策者:优点是收集复杂详尽的信息,形成完整的意见,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当事情进展较慢时,能够保持足够的耐心;做事有始有终;深挖问题的实质;注重细节;目光着眼于长远。缺点是在不必要的细节上耽误时间;瞧不起那些脑子一拍就能得出结论的人,总认为他们不称职;对机遇威胁不敏感;看不到关键决策的紧迫性;做事不分主次;优柔寡断。

由此可见,在把握决策时机时,园长除了要抓住问题的实质,还要认清自身的性格特点,注意发挥性格中的优点,克服性格中的缺点。

孩子性别教育需要家园共育


孩子的性别教育,对于家长们来说似乎再简单不过:男孩就是男孩,女孩就是女孩,没有什么教导可言。但是,育儿专家指出,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不仅关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还会影响其心理发展,而在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更是对3-6岁幼儿性别教育的关键方面。

大部分的幼儿从3岁开始就会对“我”从“哪里来的”这样的问题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大就会提出一系列与性有关的问题,比如:“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是怎样进到妈妈的肚子里去的?”当然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出于质朴的好奇心,同时,也反映出人的性认知和性意识的形成从小就开始了。

然而一直以来受中国传统观念的束缚,当3、4岁幼儿对性疑问最多的时候,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以及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往往采取回避或训斥的方式匆匆结束与孩子的交流,而有些幼儿对摆弄自己的性器官发生了好奇时,因未得到成人的正确引导与及时的干预而形成习惯性的动作……

诸如此类的问题行为,如未及时地给予矫正,会使孩子从小对性就埋下“性羞耻”“性焦急”和“性神秘”等等的阴影,到孩子长大后极有可能形成扭曲的性心理,也可能发展成为性心理障碍。因而只有家长和幼儿园同心协力,做好幼儿性别教育,才能最终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

做好幼儿性别教育之家庭篇:

我国家庭幼儿性别教育的困惑:两难的性别解答

身为新时代的父母,已经意识到和孩子讨论“性”无需忌讳,这可能也是必要的话题,但是,当小宝贝真的问起,到底怎样回应他才是恰到好处呢?

案例:两岁的嘉嘉有次与小表妹一起洗澡,两人在水中快乐地扑腾,很快,两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彼此身体的不同上。嘉嘉认为小表妹比自己缺少了一样东西。洗完澡出来,嘉嘉便把自己以前遇到的疑惑也一古脑地向妈妈倒出来:“为什么妹妹没有小鸡鸡?为什么我站着小便而妹妹蹲着?为什么小宝宝在阿姨肚子里?小宝宝是怎么跑出来的?爸爸也会生小宝宝吗?我为什么没看见爸爸妈妈结婚?”

案例分析:遇到此类问题,大多数妈妈都会遇到和嘉嘉妈妈一样的苦恼:不想遮遮掩掩地欺骗孩子,使孩子对“性”太过无知,在该领域存有太多神秘,对他将来担任的性别角色绝对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然而想要坦白地告诉小孩,又不知该如何表述,直接说吧,孩子可能不懂;解释得不好,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

专家指引:对年龄尚幼的孩子,父母可以用形象的比喻,帮助孩子理解,比如,可以借助图片,告诉孩子,阿姨的肚子里长着一朵神秘的花,小宝宝就是在花苞里一点一点地孵化出来的。回答诸如“妹妹为什么没有小鸡鸡”的问题,在向宝宝传递“这是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区别”等刻板的性别信息外,更重要的是注意引导孩子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告诉他,因为他有“小鸡鸡”,他是个男孩子,男孩子就应该独立、勇敢、豁达等等。对孩子的性教育应该是种“软”教育,也就是说,选择一些贴近儿童心理的图画或者动画片,让孩子先从图象上理解了,随着他慢慢长大,再进一步解答不同时期他对“性别”和“性”的疑惑。

家庭幼儿性别教育的小TIPS:

专家介绍,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从3岁以后就开始建立了,从小就要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他们进入青春期后正确处理两性关系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础。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儿阶段所受的影响要比青春期孩子所受的影响大得多,大部分有同性恋倾向的人,都会追溯到幼儿阶段的经历。但是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从出生就应开始的性别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是不够,为此,教育专家们给学龄前父母提出了如下建议:

1.以积极的情绪带动幼儿的情绪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由于幼儿的年龄小,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幼儿有时会问到有关于性的问题时,应该以积极的、乐观的引导幼儿对性的认识,因为知性的孩子更健康。

2.认识和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在幼儿能理解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教育。

3.正确对待幼儿的过分行为。

无论幼儿的问题是多么过分,做家长的先不要表现出不自在,更不要指责,而是用幼儿能理解的方式耐心解释。

4、家长要给予幼小的孩子充分的爱抚、感情和安全感。

幼儿期是儿童性欲和性心理发育的依恋期,此期的幼儿具有皮肤饥渴,需要父母充满爱的拥抱,及时的关怀、体贴,都有助于孩子成年后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一个在幼年期缺乏体肤之亲、易受惊吓的孩子,成年后很可能处理不好夫妻关系。

5、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愉快和谐的心理环境。

通过系列活动,陶冶孩子情操,增进幼儿应付心理压力的能力。尤其是游戏,对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形成,加速幼儿的社会的进程,促进幼儿的心理发育有积极的意义。游戏对幼儿的影响是此期幼儿的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幼儿性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6、尊重幼儿先天的气质类型的差异,注重幼儿优良个性的培养,淡化性别角度意识。

严格的界定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因为它限制了男性与女性的行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程度上相对的两极。人可以是双性化的,也就是说既有男性的特征也有女性的特征,既有操作性又有富于表达性,既武断又犹豫,既有竞争性又没有竞争性。假如家长按自己的意愿来培养幼儿的个性,违背幼儿先天的气质,将会影响幼儿的一生。

做好幼儿性别教育之幼儿园篇:

学校是儿童扩展性别角色知识的场所,教师的性别期待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孩子上幼儿园后,“习得”性别角色和相互的性别观念的行为在学校的环境中进行,学校的教材,教师行为、伙伴组织、环境布置等都对幼儿获得的性别角色的行为发生影响。那么幼儿园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怎么的教育环境?幼儿园的老师们又应该如何对幼儿进行更好的性别教育呢?

1、幼儿园卫生间要实行男女分厕

案例:在幼儿园里,经常孩子们几个人“躲在”厕所里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并且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小朋友在上厕所,几个小孩子站在一边看,而且一个个一脸的诡秘。有位家长反映,她的小孩自进园以来,一直都不敢在幼儿园上厕所,因为在幼儿园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是一起上厕所的,很多的女孩子看他,他不敢上。

案例分析:孩子个性、气质、性别意识形成的一个最关键的阶段,由于现在硬是等媒体的渲染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儿童的性别意识形成时期正在提前,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生理成较早,性别意识也相应提早,很小就有性别差异,有的孩子3岁就已经有较强的性别意识了。如果这种朦胧意识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会对他们的心理和胜利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托幼机构卫生间进行男女分割是有必要的,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育,同时老师和家长应该及早的对幼儿进行性别角色教育的同时,应正确引导教育他们互相尊重异行动隐私。

2、从活动游戏中,引导幼儿参与符合角色的行为

案例:娃娃家角色游戏活动中,其中有一个幼儿扮演“妈妈”,而“妈妈”并没有按老师对她设计好的妈妈形象进行活动,而是坐到椅子上,把它当车在教师里开来开去。另一扮演孩子的幼儿,对着老师大喊到:“老师老师,她不像妈妈。”老师看了以后说到:“对啊!妈妈是不会到处开车的。妈妈都是买菜,在家洗衣服、拖地板、煮饭的。”

案例分析:儿童生来虽有性别之分,但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观念却并非天生,需要通过教育手段来培养儿童。很早就开始从大人的习惯行为中“习得”性别角色和相互的性别观念,上学后,这种习得在学校的环境中继续,学校的教材,测验工具、教师行为、伙伴组织、环境布置等都对一定幼儿获得的性别角色的行为发生影响。

通过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定位自己的性别,对于将来的性教育也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区别和联系


客体及环境在狭义的学校学习和书本知识的学习中,其作用也是巨大的,只是狭义的知识学习无论从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还是从参与影响因素的多少和范围,都远比社会学习来得简单,也使得客体环境的影响无论从类型、范围,还是从影响的方式,都表现出许多特殊性。具体来说,它们表现出如下的差异及特殊性:

首先,相对于学校的学习而言,社会化进程中的学习涉及的面要宽泛得多,包括言语的学习,动作与生活技能的学习,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的学习等等,是一种全方位的学习,而且,学习的内容和教材主要是生活的实况,是存在或发生于个体周围的活生生的人、事、物,因而缺乏严格的规范,比较随意和散乱,表现出多选择和多样式,并且正误混杂,有益的和有害的兼有。也就是说,

每个人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虽然有大致类似的教学内容,但每个人实际接触的教材却是良莠不齐的,有的全面,有的短缺;有的质量高,有的质量低;有的正确,有的错误等等,相比而言,学校的学习要简单多了,主要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性技能的培养,而且教材和教学内容都经过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严格的挑选,比较正统和规范。

其次,社会学习中教授与学习的方式方法也极其多样:既可以是观察学习,也可以是亲身实践;既可以是语言传授,也可以是动作示范;既可以是刻意地、有意识地教或学,也可以是松散地、无意识地教或学;既可以是先教授后实践,边教授边实践,也可以是先自我尝试然后再教授和调节;既可以学习那些经过加工和提炼的教条、原则等理论性的东西,也可以是从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去感受、体悟和领会等等。相应的,学校的学习就简单多了,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课堂授课以及自己看书、做作业等方式,来学习各种经高度归整过的用以表征自然和社会规律的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着专任的固定教师教授的正规性学习。

另外,社会学习中,由于更多的涉及的是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使得不同的学习内容会与不同的个性因素和人格倾向发生关联,从而成为主体学习这些内容的先前倾向和身心基础,进而影响到主体对内容的理解和认同,更会影响到对这些内容真正的接受、内化以及相应的人格转化。例如,日常的行为方式的学习,价值观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都涉及在主体某种天赋结构的基础上构建新的个性和行为结构,其中,与主体天性倾向差距大的,哪怕外界环境再大力地提倡和灌输,有时甚至创设一些强化环境,也难以真正地被主体所接纳。相应的,学校里的知识学习就相对简单了它的学习往往只涉及到对自然法则、客观规律等客体内容的接受和理解,不与我们各方面的人格倾向发生过多的关联,不用落实到我们日常的行为实践中,因此,它的学习主要涉及到人的智力结构和思维技能,个性因素对他的影响往往只是间接的等等。

总之,狭义的知识学习与广义的社会学习相比要简单得多(注意:这里的简单不是付出努力多少、难度大小的简单),客体与环境对其影响的方式也简单得多,但是,两者之间毕竟还是有着许多相似和共同的规律的。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无论是社会学习还是学校学习,都是主体以其特有的结构倾向而与特定的学习内容及其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环境及其内容都在向主体传达着特定的要求和规定,施加着这样那样的影响,而主体则在这种外力的作用和影响下,发生特定的运动和变化。学习的目的和结果,就是主体通过自我的积极运作,使其结构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直至符合客体与环境的要求。

其二,无论是广义的学习,还是狭义的学习,对学习的过程及其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都是复杂的、多层次的,而且作用的性质、作用的大小、作用的方式也都是不一样的。其中,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有些是良性的,有些是恶性的;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有些作用大,有些作用小;有些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些则体现为一种远期的影响等等。例如,在狭义的知识学习中,能够对学习产生影响的因素就包括,教材内容,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授课教师,讲述的方式方法,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家庭父母的影响,大社会环境的状况,如社会崇尚,舆论导向等等,这些因素都从不同方面对学习产生或大或小、或动力或阻力的影响。

其三,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学习活动,客体与环境在其中的作用与影响都是在相互作用的格局下来发挥的。因此,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更快更容易地达到目标要求,就要善于调整客体、环境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使得两者尽可能地接近和匹配,从而保证相应的学习能够进行得更容易更顺利,效果更好。当然,这种调整可以从主客体两个方面同时做起,而且调整的方式方法极为多样。例如,把目标要求分解为几个梯次,以缩小它与主体现状的差距;把主体排斥或拒绝的某种环境因素与迎合主体心理趋向的因素联姻,产生以顺带逆的特殊效果等等。

其四,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要想产生好的学习效果,要想使环境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要想主体更快地达到目标状态,就要加大各种客观影响的强度和力度,以使其对主体构成足够的压力,促使主体发生顺向于环境的变化。例如,有威严的施教者,严格的组织纪律,高度统一的价值倾向,设定期限,加大奖惩的力度等等,都会有力地促进学习的进行,促成目标的达到。

总之,广义的社会学习与狭义的学校学习,虽然它们在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着很多差异,虽然环境的力量和影响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有不同的力度和表现形式,但是,它们在本质上都体现了主客体相互作用规律,环境与客体在其中的角色、作用也是大致雷同的,影响学习效能的原理和机制也是一样的,只是各有特点而已。因此,了解二者的差异及其共同性,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环境、客体因素在狭义的知识学习中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作用。

如何正确把握夸奖孩子的“度”


如何正确把握夸奖孩子的“度”

我们班有个非常聪明的宝宝,刚开始入园时表现的非常棒,老师们都很喜欢他,当然也经常在孩子们面前表扬他。但是人无完人啊,更何况是一些孩子呢。调皮,做事没分寸是正常的。但是做错了就的受到教育,这也是必然的。

这个宝宝也经常犯错,我们在帮他指正错误的时候,他就表现得很激动。有的时候甚至上课不认真听讲,做一些小动作。我和她妈妈也交流过这个话题,从他妈妈那里得知,这个小宝宝从小要什么给什么,而且由于从小就聪明,无论邻居还是家里的老人们都总是夸他。

我们班这样的小朋友其实不少,这引起我的深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吗?

美国专家研究认为:多少年来,人们一辈辈地传授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当人们对一名学童说:“干得好,你真聪明!”这样做的结果极易导致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为什么这样讲呢?

一个美国课题组对40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那些被夸为聪明的孩子都倾向于不接受艰难的任务,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当他们取得好成绩时才能获得承认。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教育孩子上我们的引导要放在对的位置上才行:对儿童称赞的重点应放在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上,而非结果上,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孩子们对出错的恐惧心理,才会让他们积极地去接受新的任务和应对新的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