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开始,伴随着可怕2岁的到来

小魔王好像一夜之间突然被开启了某个奇怪的按钮

不但有了自己的主见,爱说“不、不、不”

小脑袋中的万事万物一夜之间也有了顺序

讲故事必须先说A,再说B

出门必须先关电扇再关门……

过来人都劝我们,孩子大了就慢慢好了

可是这都两岁大了,半点没见好,反而家里天天吵

→这是爸爸杯子,谁都不准碰,任何人在内

→这是奶奶穿过的拖鞋,任何人来家里都不可以穿

→这是爸爸的座位!这是爸爸的座位!

→毛绒兔必须在左边,毛绒狗必须在右边!

→穿了裙子A,必须配上鞋子B和皮筋C!

但是请问,您到底说的个啥??

→不只在超市,其实出了家门就必须走在“规定路线”,只要你走了“非常规路线”,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一旦去了熟悉的商场,必须去自己喜欢的某个店“鉴赏”一番,每次必去,否则,今天这你是不可能在“安静祥和”的气氛中回家的。

→公交车必须自己刷卡,而且刷卡还不止一次,你考虑过卡里钱的感受么?

→门禁卡必须自己刷,一次刷个50次,简直就是门口的迎宾,考虑过门卫大叔的感受吗?

→进门要先开电扇后开灯,出门要先关电扇后关灯,孕傻的妈咪记性真的不如你啊

这些事情,每个家长都或多或少地遇到过,进入可怕2岁以后(甚至很多还没到两岁的),孩子的想法层出不穷,因为语音表达能力有限,于是孩子会采用最为有效的方式——哭来表示。一点小事就哭得地动山摇,不可收场。

其实家长也是一脸懵逼:

“你到底在哭哪样?能给个提示吗?你的火星语我真的听不懂啊”

“你在叨叨妈妈睡,可妈妈就睡在你旁边啊。谁知道你是要妈妈睡左边,不能睡右边啊?给个具体的提示可好啊!”

“你说你来刷门禁,明明都刷过了,为什么还要再刷50次?”

为娘在猜你想法的过程中,真的不只是一脸的茫然啊……

如果,你家孩子也遇到这种情况,那么只能“恭猴雷”啦!

这些无理要求的孩子已经进入了“秩序敏感期”了,这个段的孩子主要表现为幼儿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并逐步获得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简而言之就是要求所有物、生活习惯等必须要有顺序性,做不到就大哭。

其实秩序敏感、执拗期、自我意识萌芽等是交织在一起的,相互作用促进幼儿不断地向前,在一次次的哭闹中幼儿向抚养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需求(虽然有事这需求真的听不懂),而成人在一次次的满足孩子需求的过程中又一次次强化了孩子的行为,于是被强化的行为被保留。

在这强化的过程中,哭闹是无可避免的,一次次的“我不要,我不要”,一次次的“不是,不是”中孩子会逐步清楚自己的需求,家长也会逐步搞清楚孩子的需求。

当你的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该怎么办?

1.接纳偏执

孩子偏执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负面的情绪,伴随这哭闹,这种哭闹是孩子想要成长的表现。家长需要能够接纳这些负面的情绪,帮助孩子说出他的需求,理清想法,按照他们想法做,孩子自然就能够平稳过度了。

2.借助敏感期培养生活习惯

生活中有很多习惯,比如吃饭、进门换鞋、玩具归位等都是需要培养的,如果在孩子还比较小的适合就培养起这些习惯,并且通过秩序敏感期的强化,这些固有必须要培养的习惯很快就能形成。

而,如果过了这个敏感期,比如5岁以后想要让孩子培养起收拾玩具的习惯,则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因为那时候在孩子内心秩序就是“到处乱丢,玩具到处都是”,此时纠正就很费力气。

3.增强孩子的灵活性

曾经跟一位妈妈闲聊时,她曾经抱怨过自己家乖乖女打人的事件。事情很简单,朋友家小孩来他们家玩,想要女儿的玩具,于是就直接从她手上拿走了,而她女儿不肯:“你要拿玩具,需要先说:请你借给我玩好不好?”,对方又不肯,于是她的女儿忍无可忍打了朋友家孩子。

这反应出来的是孩子的灵活性不够,“认死理”。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家长可以在事后或者事先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帮助孩子熟悉可能遇到的问题,认识清楚"自我"秩序,与"他人"秩序的差异,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的需求。

俏俏妈说: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课题,叛逆、敏感期、哭闹、情绪接纳等等;

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孩子的爱,因为这份爱,我们纠结,我们抓狂,我们到处寻找答案;

当孩子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你不能容忍的行为时,只要记得对他的那份爱,就可以说话时声音小一点,温柔一点;行动时再周全一些;

因为,很多事情,我们面对的可能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内心那个无法释放的自己。

相关推荐

孩子秩序敏感期是怎么回事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经历许多个敏感期。比如秩序敏感期,那么孩子秩序敏感期是怎么回事?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曾经看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提问,有父母说他们的孩子两岁半了,平时玩小车都要一字排开,弄歪了就发脾气。问哪里有比较好的心理医生能治他的偏执和强迫症啊?

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可以理解,但这对父母明显是过度担忧了,因为结合孩子两岁半的年龄,这正是幼儿的一个特殊的时期,秩序敏感期。在这个时期,一定量强迫行为的出现是正常的现象。

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秩序敏感期是什么?

秩序敏感期是幼儿成长中一段特殊的时期,是人类秩序感培养的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幼儿对事物间的秩序有着强烈的需求,表现的秩序感比大人都严苛许多。因此对宝宝的一举一动都十分上心的新手爸妈就很容易错误地担心孩子是不是有强迫症而感到焦虑不安。

秩序敏感期都表现些什么呢?

一般而言,秩序感分为内外两种,内部秩序感出现的较早,表现为婴儿对自己身体各部位的感知与支配,例如当爸爸试图给孩子翻身,就可能会破坏了婴儿对当时秩序的控制感而引起嚎啕大哭。

而外部的秩序感,体现在有了一定行动能力的幼儿,尝试控制外部环境,特别是3岁左右,就有可能存在强烈的追求事物秩序化的需求,例如他的玩具必须从小到大摆放,或者茶杯里只允许装茶水而不能是其他饮料等。

这些都体现了幼儿秩序感的建立,而秩序感的建立其实也间接体现了孩子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育。

值得注意的是,秩序敏感期幼儿的家长如果采取错误的应对方式,打破了幼儿世界中的秩序,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安、迷惑甚至焦虑状态。

为了孩子顺利度过秩序敏感期,我们可以积极采取一些措施,例如:

一、以身作则,尊重孩子的规则意识

在父母与孩子的这个微观系统中,熟悉的环境与亲密的亲子关系更容易帮助孩子度过秩序敏感期,培养对外部环境的信任感。

二、建立必要的合理的规则

秩序感是孩子日后良好生活习惯与生活秩序的基础,因而作为引导者的爸爸妈妈,要注意这个时候建立的规则有利于孩子的成长,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

三、引导孩子去建立“秩序感”

与其被动地突兀地发现孩子的新“秩序”,特殊情况下又不得不去矫正,倒不如一开始就引导孩子,给他建立秩序的小空间,例如可以告诉孩子他可以随意支配他的玩具,在一个特定的范畴内孩子可以自主掌控,避免爸爸妈妈不得已的“矫正”下与孩子的对立关系。

最后要说的是,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正常的心理阶段,而常被误判的儿童强迫症是一种非常严肃的病理状态,强迫症的诊断绝不可以仅仅凭借网络平台中的科普信息草草就下了判决。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秩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怀疑强迫症的可能时,请务必去专业的正规医院进行诊断。

别再指责轩轩——聊聊婚姻敏感期


《爸爸去哪儿》里边的呆萌吃货“小卷毛”轩轩最近似乎摊上事儿了,对于他偷看夏天洗澡一事,大家口诛笔伐,不少网友甚至表示从此以后“粉儿”转“路人”。其实小七想说,真的大可不必如此紧张,对于一个4岁处于性别和婚姻敏感期的孩子来说,这些都太正常了。

小七说早教第17期作者/小七嘉宾/刘德雨

现象描述

在《爸爸去哪儿》里边,吃货小卷毛胖轩除了好吃之外,还充分的表达了自己对美女的好感,从第一集就被夏天姐姐的美貌震撼之后,就踏上了卖力讨好姐姐的征程,甚至获封“夏天的首席提裙官”;到了霓娜出现又开始有事没事搭个讪,甚至趁机偷吻,做出了一些列小粉红行为;当维吾尔族美女姐姐到来后,又开启了“美女定位仪”模式,满桌的美食都无法挽留他的心,情真意切的小眼神飞快地转移到美女姐姐身上,任凭爸爸几番呼唤也不回头,真真坐实了“痴汉”的名头。对于轩轩的这些行为,有些网友认为呆萌可爱,有些网友则嗤之以鼻,其实在小七看来,对于一个4岁处于性别和婚姻敏感期的孩子来说,这些行为都太正常了。

小七解读

如果一个4岁左右的小朋友经常把“喜欢”、“爱”或者“我要和谁结婚”挂在嘴边,问他为什么,他可能说“因为漂亮”、“因为我们一起玩”,甚至模仿电视中的镜头玩亲亲、壁咚等,说明他们进入了“婚姻敏感期”。此时的他们并非真正理解了成人世界的爱情和婚姻,只是随着性别意识的发展而对异性产生的一种朦胧好感而已。

宝宝的婚姻敏感期一般出现在4岁左右(胖轩刚过完4岁生日哦),在这段时间内,他们最初会强行高调宣布自己的喜欢,认为只要自己喜欢,对方就要做自己的“王子/公主”;发现强硬不靠谱之后,就会转而用技巧获取对方的欢心,比如给对方食物、玩具或者为对方辩护;在发展一段时间,他们会发现一旦你喜欢上我,在跟别人好,我会很痛苦,进而逐渐体会到不要勉强他人。

婚姻是陪伴我们大半生的内容,因此在婚姻敏感期,家长一定要及时地向孩子灌输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如果孩子的婚姻敏感期没有很好的度过到了成人阶段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很麻烦。

小七支招

对于“婚姻敏感期”孩子出现的很多问题,家长要给与理解,尽量正面回答孩子的问题,比如他问道“爸爸妈妈为什么结婚?”就可以正面告诉他“因为爸爸和妈妈相爱。”这样他就会理解“相爱是缔结婚姻的最基本因素。”

如果孩子频繁的出现“我喜欢XX”,“我要和XX结婚”,不用紧张,也不要嘲笑或批评孩子,很自然告诉他互相喜欢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他的喜欢也很单纯,就是想对谁好而已。

当然,爸爸妈妈彼此之间有良好的婚姻关系,会为孩子将来建立自己的家庭提供参照的典范。

小七早教方案

小小二人组

对80、90后的父母来说,儿时的“家家酒”一定不陌生,其实让孩子自由的发挥想象力,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就是度过“婚姻敏感期”的最好方式。

家长可以让孩子们自由按照喜欢的剧本,扮演一场婚礼游戏。

小七早教关键词:婚姻敏感期(4-5岁)

在人际关系敏感期后,孩子便真正展开了婚姻的敏感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若是喜欢谁,就会想要和那个人结婚,其实婚姻敏感期的出现,就是孩子认知人类社会组成形式的一种表现。

嘉宾观点

刘德雨:婚姻敏感期是非常有趣的时期,是宝宝在青春期前最后一段对异性十分友善的时期。身为80、90后的父母应当都记得小学时班上男生女生十分对立的局面吧?因为6-12岁的儿童就进入了青春期前的性别对立期,更喜欢跟同性玩耍了。

在这个年龄段的宝宝的家长,需要理解宝宝的需求,不对宝宝的“结婚”要求做出嘲笑,或流露出任何负面情绪。研究表明,幼年的经历对于婚姻的幸福与否有很大的影响,爸爸妈妈不仅可以接纳,甚至可以鼓励宝宝去表达对于婚姻生活的幻想。

现在有些早教中心和幼儿园,会借助“七夕”或“情人节”等机会,举行一些宝宝间的“相亲”活动,这些活动一般都有助于孩子理解亲密关系及家庭关系,是孩子很好的学习过程。家长无需担心孩子是否分得清这种“夫妻”关系是假装的,因为“PretendPlay(假装游戏)”是学龄前儿童最为得心应手的游戏方式,也是宝宝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宝宝假装过自己是小猫,假装过自己是小狗,都不会真的停留在角色里“走不出来”,相反,这种游戏更加深了他们对小动物的认识,在这一点上,“宝宝相亲会”,也是同理的。

(成长阶梯:宝宝发育指标评测)

好书推荐

《红熊和绿熊》

住在绿色房子里的绿熊喜欢吃绿色蔬菜,住在红色房子里的红熊喜欢吃红色草莓。他们总是分别乘坐绿色和红色巴士去镇上买东西,绿熊只喜欢绿色的,红熊觉得还是红色最好。一个寒冷的雪夜过后,洁白的世界里,绿熊和红熊相遇了,他们发现原来对方的颜色也很好看。是的,他们开始共同生活,住在红绿相间的房子里,过上了花红柳绿的多彩生活。

《我和你》

《我和你》讲了小兔和小猪从认识、了解到互相喜欢的故事。小兔和小猪从“我想和你一样”开始,彼此接受对方的特征、行为、习惯,并进行模仿,逐渐产生了对对方的认同感和对自我的认同感。对“早恋”的孩子来说,我喜欢你的时候你刚好也喜欢我,“两情相悦”真是一件美滋滋的事儿啊!

《小猪的爱情》

?相对于洛先生这种目的明确的专一型追求者来说,《小猪的爱情》里的小猪同学可是个“遍地撒网”的家伙呢!一天早上,小猪拿着一朵花,先后向长颈鹿、河马等六种小动物求爱,悲摧的小猪求爱一次被拒一次,可是他愈挫愈勇,连猪的天敌狼也不放过,终于追到了——谁呢?保密,结局令人惊喜哦!

摇篮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幼儿早教:究竟是谁在无理取闹?


幼儿早教应怎么教?大家都会碰到孩子无理取闹的状况,在那时候孩子性子非常大,要是不如意便会痛哭大吵大闹,并且非常爱缠人。有些人觉得,这是由于平常太宠孩子了,那样下来孩子的性子会越来越大。她们提议,假如孩子一直无理取闹,爸爸妈妈应当尝试回绝他,又哭又闹几回他便会渐渐地搞清楚又哭又闹是没有用的。殊不知,客观事实果真如此吗?难道说孩子真的是在无理取闹吗?究竟是谁在无理取闹?

一天夜里,一位善心的妈妈要孩子唾觉。

究竟是谁在无理取闹?小男孩恳求妈妈使他把早已干了一半的事进行后再去睡,可是这名妈妈一点也不愿作出妥协。小男孩只能還是老老实实地上床了,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又站起来想把事儿做完。幼儿早教应怎么教?

小男孩的妈妈发觉孩子居然身背她悄悄溜下床,因此重重地骂了小男孩一顿。

小男孩对妈妈说:“我没骗你呢,我跟你说过我要把事儿做完的。”

妈妈不愿再和孩子说下来,就叫小男孩说抱歉。

但是这一小男孩还想再次和妈妈基础理论,他并沒有蒙骗,如同以前他向妈妈坚持不懈说要把事儿做完才去睡一样。幼儿早教应怎么教?

究竟是谁在无理取闹?小男孩表述说,由于他沒有蒙骗所有人,因而他搞不懂为何他必须致歉。

“行吧!”小男孩的妈妈然后说:“我明白了,原来你一点也不爱妈妈!”

小男孩回应:“妈妈,我真的好爱你,仅仅我并沒有犯错误,为何要致歉呢?”

根据之上会话,我们可以察觉到——孩子的言谈举止才像大人,而这名妈妈的个人行为反倒更像一个孩子那般无理取闹。究竟是谁在无理取闹?实际上,孩子的无理取闹大多数是要求被爸爸妈妈忽略的主要表现,她们要想一件物品,或是想干某事情但被大人给阻拦了。大人不理解她们心里的真正念头,仅仅一味地以自高自大的错误认识惩罚孩子,这非常容易对孩子的内心导致损害。大人的诸多作法,实际上更是无理取闹的不理性个人行为。她们盲目跟风地看待孩子的方法,给孩子的发展设定了很多阻碍。

抓住秩序敏感期 培养宝宝条理性


孩子的发展过程中,总有很多敏感期,一旦错过了,在以后培养起来就会花费更多的心力。其中秩序敏感期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换环节,在这个时期如果帮助宝宝建立了条理性,那么你就会拥有一个高效能宝宝,在以后孩子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会更有效的管理自我,激发做事情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什么是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是指幼儿对秩序(指通过时空形式所表现出的事物或要素间和谐统一的运动状态,具体表现形态有均衡、比例、对称、节奏、韵律等)极端敏感的一个非常重要和神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并逐步获得和发展起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即秩序感。按照蒙台梭利的观点,儿童具有两重秩序感,内部的秩序感和外部的秩序感。内部的秩序感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的不同部分和它们的相对位置,外部的秩序感则指向幼儿对外部世界存在的规律和关系的感知与理解。秩序感的表现形态有安全感、归属感、时空感、格局感、规则意识等。

二、秩序敏感期的表现

1.1-3岁

1-3岁的幼儿由向内的秩序感逐渐转向向外的秩序感,有强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欲望,对物品摆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人物的呈现、物品的所有权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若遭到挑战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会表现出极端的激烈反应。这可以称之为执拗敏感期。

2.3-4岁

执拗敏感期过后,在3-4岁,会出现追求秩序完美的关键期(有时也会同时出现),可称之为完美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宝宝对待事物总是近乎苛刻的完美,比如,吃的苹果上不可以有斑点,不可以把苹果切成两半,拒绝接受妈妈刚刚剥开但是咬了一小口的鸡蛋等。接着,幼儿对秩序的敏感会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遵守规则你也必须遵守规则,人人都要遵守规则。并且逐渐从服从规则转变为能把一些生活常规内化。

3.5岁以后

到了5岁之后,由于幼儿对秩序关系的感受越来越明确、越来越深人,会对时空秩序感和具有美感价值的秩序感即秩序美感特别关注。当他们画画时,会注意结构比例是否合理,比如近大远小等;当他们搭积木时也会注重空间结构的美感,等等。因此,这一阶段也可称为审美的敏感期。

三、6岁前抓住秩序敏感期培养宝宝条理性

1.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

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生活是培养孩子条理性的重要前提。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家庭条件,把他每天起床、睡觉、做游戏、看动画片的时间都相对地固定下来,然后严格按照时间表行事,使宝宝对时间安排的条理性建立起基本的概念。

2.让宝宝自己整理东西

让宝宝自己动手收拾东西尤其是玩具,使他养成整理自己东西的习惯。

从宝宝能够走路,有一定的抓握能力开始,就可以训练宝宝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首先可以告诉孩子:书、玩具是你自己的东西,你应该让它们听你的指挥,同时也要为它们负责。你如果当好了这个指挥官,说明你有本领,爸爸妈妈就可以再给你买新的书和玩具;如果你连现在这些都管不住,说明你太没有本领了,当然爸爸妈妈就不再给你添新的书和玩具。这样约定之后,就要说到做到,不要因为孩子一哭一闹,就坏了规矩。

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建立有序的家庭环境,让他做事情越来越有条理。

3.通过穿衣服、脱衣服学习先后顺序

在宝宝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可以通过游戏来帮助他分辨什么是先、什么是后,让宝宝寻找出一种自我顺序感。比如把为宝宝穿衣、脱衣的全过程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贴在醒目的地方,还可以将穿衣脱衣的顺序编成儿歌,录到复读机中,等宝宝做角色游戏时,就可边听儿歌,边根据照片的步骤,一步一步帮助小娃娃穿衣、脱衣。这样,不仅能在游戏中教会宝宝穿衣、脱衣的方法,同时培养做事的条理性,还可以让宝宝在自由的环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4.让宝宝一起挑选沙发垫

3岁前的宝宝观察力相当敏锐,能不断与环境进行互动,清晰地记得物品摆放的位置。稍加变动,打破了宝宝内心的秩序感,他就会发脾气、哭闹。因此,爸爸妈妈在搬动东西或调整物品时,可让宝宝一起参与,这样就不会伤害宝宝的内在秩序感。而且鼓励宝宝参与家居布置,也是激发宝宝主动发展秩序感的途径。

不过,在把握秩序感上,也要区分秩序的美感与刻板的规则。例如,宝宝将方形沙发靠垫整齐摆放在沙发上,爸爸妈妈一方面赞许宝宝的行动,另一方面可以再和宝宝一起试试方形与圆形的靠垫都放在沙发上是否美观。鼓励宝宝的创造力与养成宝宝有序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

5.建立小书架、贴照片

在秩序敏感期中,宝宝最喜欢在有序的位置找到物品,所以不妨在家里放一个和宝宝一样高低的小书架,让他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书。在书架上分别贴上爸爸、妈妈、宝宝的照片,宝宝在模仿中很容易分辨哪些是爸爸的书,哪些是妈妈的书,哪些是宝宝的书慢慢地,宝宝就能学会分辨大小及分类整理。

此外,爸爸妈妈也可以利用秩序感,建立规律有序的学习气氛。比如每天晚上,定时和宝宝一起看书,教宝宝按顺序一行行地阅读,一页页地翻书,还可以给宝宝反复朗读儿歌、童话,让宝宝体会其中的节奏、韵律等,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宝宝看书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秩序感。

6.带着购物本去超市

宝宝稍长大些,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自由翻阅超市食品的宣传海报,共同商量需要购买的食品,然后宝宝可以将要购买的食品图片用剪刀剪下,粘贴在自制的购物本中,并在购买时整齐地将要买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小推车上。这样如果宝宝在超市里临时见到什么东西赖着一定要买,爸爸妈妈也能告诉他说:你没有把这件东西贴在购物本里,所以这次我们不能买它,不过下一次你可以事先把它列入购物计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