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还不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和错的时候,需要我们来告诉他。

而父母自己呢?是否遵守了人生和道德的准则?是否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给了孩子错误的引导?以下12条,需要我们做父母的知道。

坏习惯1:不耐烦

工作繁忙压力大,回到家看到4岁的女儿不是时候地又吵又闹,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

提醒: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过成人的尊重。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对孩子很粗暴,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坏习惯2:不关心

每天你下班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地问女儿:“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一边问,一边就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者看报纸。

提醒: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我现在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赶紧准备好晚饭,或整理好房间、看完今天的报纸。”这种做法只能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个令人又惊又气的答案:“没什么”,“凑合”,或者“还行吧”。于是,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会敷衍别人。

坏习惯3:太“大方”

你辛苦工作,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可是对儿子却很大方,他要奥特曼、要超人都照给不误,也不叫他节省。你想:独生子女社会,不就是为了一个孩子吗?

提醒:我们的这种“爱”,会使孩子只懂得到,不懂付出,孩子怎么能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呢?

坏习惯4:不认错

你儿子为争夺玩具而跟别的小朋友吵架,你罚孩子一星期不许玩玩具。几天后,你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惩罚有些过重了,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后一致”,于是说服自己,不想把自己的话收回。

提醒:我们犯了错误,拒不认错,孩子也跟着一错到底。

坏习惯5:不娱乐

晚饭后,女儿吵着要你给她讲故事,可你总是不停地忙着其他的事情:整理房间;回复邮件或者查看一些信息;刚要坐下讲故事,忽然又有什么事情要去处理了。

提醒:我们的行为举止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没有娱乐,家庭中只有家务没有游戏,为了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和生活,必须一星期7天每天24小时无休止地工作。

坏习惯6:爱争执

你和儿子排队在超市等着付款,一位妇女插队站在了你的前面,你要求她到后面排队去,但是她对你的话置之不理,于是你提高嗓门,与她理论,最后争吵了起来。

提醒:我们的做法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社交技能训练,使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你就会经常看到孩子为了争抢玩具而与小朋友吵架或者打架。

坏习惯7:撒谎、推托

你是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老师请你帮忙写几篇小文章用在园报上,可是你一直很忙,截稿前一天还不能完成这几篇文章。这时候,你打电话给老师,告诉她你病了,让她再找其他家长来写。

提醒:没有尝试就先退缩,那么,我们平时告诉孩子要“说到做到,决不食言”的光辉形象就毁于一旦,孩子学会了把许诺抛之脑后,靠撒谎而使自己轻易推脱。

坏习惯8:乱丢东西

你总是习惯随手乱丢东西,妻子会把你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收拾好,从来不需要你操心。

提醒:这样,孩子也会养成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的习惯。

坏习惯9:言行不一

你在家总是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摆pose。

提醒:我们说一套,做一套,对于一个没有形成适当的道德感的孩子,当他长大后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挑战、种种诱惑时,很难有定力守护好自己。

坏习惯10:连骗带吓

女儿吵着要买芭比娃娃,你想制止她,就连骗带吓说:“不听话,警察来抓你了”,“不听话,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提醒:当孩子证明“自己被骗了”,以后就不再相信大人的话了……

坏习惯11:过分爱护

你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6岁的儿子钻进来想帮忙,你赶紧把孩子推出厨房:“去去去,小孩子不要‘多管闲事’,一边呆着去。”

提醒:我们对孩子的“爱护”,让孩子认为一切都是父母的事。

坏习惯12:压抑能动性

5岁的儿子试图拆开一只闹钟看个究竟,你不禁勃然大怒:“小孩子懂什么?不准乱动!”

提醒:我们想让孩子知道哪些该做、可做,哪些不该做,可是,简单说“不”只能破坏亲子关系,压抑孩子的能动性,迫使他们转入“地下活动”,到那时悔之晚矣!

父母的一言一行,无论是美丑善恶、高尚卑俗,都会深深地在孩子的脑海里扎根,直接影响他身心的发育和成长。因此,要想孩子身心健康、成龙成凤,父母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杜绝或减少家庭精神垃圾的产生。

编辑推荐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3个习惯,家长从小就要培养


看过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换句话说,也就是习惯可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而小时候是一个人的起步阶段,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期。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应该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就算孩子再不愿意,也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这3个习惯,对孩子以后好处多多。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一定要培养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例如:自己的袜子自己穿,自己洗;自己选择上学时穿的衣服,自己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遇到事情可以给孩子思考的机会,让孩子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孩子的人生要靠自己走,所以让他在很小的时候,有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当有一天父母放手的时候,孩子可以更快的适应社会。

2、参与家务劳动,培养责任感

父母要试着让孩子从小就参与到家务活动中,家长可以在每次大扫除中给孩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家庭有什么决策时,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这样很容易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父母不要想着孩子都是无知的,恨不得什么都替孩子一手包揽,这样只会让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

3、有规律的生活

从小培养孩子规律的生活习惯,比如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几点做作业,几点阅读,几点睡觉等。这些看似是平常的小事,但坚持下来并不容易。但是如果孩子真的习惯了这样规律的生活,不仅对孩子的身体有好处,而且这样的孩子以后做任何事都会自发地制定计划,而且比较有耐力。

这3个习惯,你家孩子有吗?

父母不重视孩子“臭美”,会影响孩子一生


上个星期天和圆圆一起逛街的时候,爸爸看好了两双很漂亮的鞋子,准备给圆圆买下来。可是妈妈看了之后,感觉这两双鞋子都太过于花哨了,而且上面还有蝴蝶结,颜色也十分的粉嫩,太过于“女性化”,还是简单一点为好。这时候圆圆就不乐意了,尤其是对其中一双带着米老鼠图形的鞋子是爱不释手。最后妈妈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硬是拉着圆圆离开了,鞋子也没有买成,气的圆圆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一顿哭。

这事被身边的闺蜜知道了,几个闺蜜都把妈妈狠狠的批评了一顿。暂且不说妈妈自身的顾虑,小女孩这个年龄不正是爱美喜欢新鲜的年龄嘛,粉嫩加上小孩子喜欢的图案造型太正常了,而且本身圆圆就是个女孩嘛,不应该“女性化”吗?最后妈妈感觉到确实自己的审美观太落后了,最后大家总结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我们小的时候,对于“美”的教育真的是太过于缺乏了。”

观点分析:

其实对于大多数的70和80后来说,小的时候穿戴都是十分简单的。那个时候头上别一个带颜色的卡子,可能都会被父母训斥一顿,会被认为不好好学习,心思放在别处了。在那个年代,喜欢打扮,一般都不会招来父母的赞扬,相反一般都是被批评的。可是时代变了,现在的90、00后,对于美的追求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作为父母也要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这样他们才可以将自己的美展示出来,才可以更合群。

1、孩子爱美,父母需尊重给与多多赞美

对于现在的小孩子,爱美其实很正常的。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谁穿的颜色更好看一点,就会被其他小朋友狠狠的赞扬一番,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因此对于孩子爱美的心态,父母不应该打压,只要孩子是正常的爱美观,不要太过于偏离,一般都不要去刻意的指责,而是要支持。

2、出格的爱美,父母应给予及时开导纠正

不可否认,现实中有一些孩子对于美的追求有点过头了。几个小孩子经常在一起攀比,看看谁穿的好,谁穿的是名牌,谁的爸爸妈妈更有钱。这样的美属于出格的美,需要父母及时给予纠正开导,让孩子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否则等孩子长大之后只会形成一种偏激的审美观,一味的贪求美丽,甚至为了自己所谓的美会付出一切。

其实审美不只是我们常说的穿衣服戴帽子,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心灵美更是难得。对于孩子的爱美心态,父母应该正确的进行判断,积极的审美观应给予支持,过激的审美观则应及时给予指导纠正。只有做好了这些,孩子才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才会过的更加幸福。

父母决定孩子一生的300个怀孕忠告


出版社:中国和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1

原 价:¥18元

ISBN:7801548515

版次:1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内容提要: 《纽约时报》疾呼:医学与教育联姻的英才风暴来到了!欧德赛博士长期致力于天才教育研究,他所倡导的胎教理论着重从父母入手,强调怀孕期间,父母对未来孩子在身体与智力等方面的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本书以遗传学、怀孕过程、医药宜忌、饮食卫生、孕期保健等方面对父母提出了一系列忠告。了解这些知识,可以避免许多无意中对胎儿身体与智力的伤害,让你的孩子在母亲怀孕时就奠定一个优秀成才的基础。

目录:

第一章 不可不知的遗传常识

什么是遗传什么叫遗传和变异什么是染色体什么是基因儿女为什么像父母遗传性疾病是怎样遗传的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怎样决定的哪些人不宜生育哪些人不宜生男孩如何避免和减少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致畸敏感期”孕妇应注意哪些保健为什么要了解优生优良哪些人需要在子女性别上有所选择遗传病能不能治疗如何区别先天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神经管畸形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苯丙酮尿症为什么色盲病不宜生男孩兔唇与腭裂是怎么回事染色体病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患有先天性疾病的人禁忌婚育遗传性疾病分哪几类先天性疾病与智力有何关系为什么禁忌近亲结婚哪些情况需要做产前遗传病诊断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吗遗传病能不能治疗和预防为什么要吉行遗传咨询造成智力差异有哪些因素父母能将哪些东西遗传给孩子您的孩子可能是什么血型手纹与遗传性疾病有什么关系什么样的指纹表示是健康遗传的呢什么样的指纹表明是遗传病的携带者呢什么是“先天愚型”为什么有些聪明的夫妇会生出痴呆儿家族黑蒙性白痴是什么病,如何避免血型不合应该怎么办Rh型不合的婴儿能够获救吗精神衰弱症是否会遗传先天性聋哑或癌症体质会遗传吗丈夫结核病的衰弱体质会遗传吗色盲是如何遗传的遗传及环境因素与兔唇有何关系如何防治神经管畸形苯丙酮尿症有什么危害患苯丙酮尿症的孩子应注意什么什么是白化病白化病是遗传病吗什么叫遗传性代谢病什么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什么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第二章 不可不知的怀孕过程

第三章 不可不知的饮食忠告

第四章 不可不知的医药忠告

第五章 不可不知的孕期保健

害苦孩子一生的10大坏习惯,后悔刚刚读到!


探讨一下儿童习惯的养成问题。没有好的习惯,什么都白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因为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总会表现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如果我们父母听之任之,一旦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成自然,它们必将成为孩子成长的致命弱点!

3-6岁是培养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最容易养成坏习惯!孩子自私、叛逆、磨蹭、暴躁、嫉妒、不合群等负面人格的滋长,就是家长在这一时期对不良行为习惯没有及时纠正造成的。特别是平时的坏习惯,如果不注意,迟早有一天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大祸。毫不夸张的说,坏习惯毁人一生!

孩子最容易养成的坏习惯主要有下面几个,看看你的孩子有没有:

>>>>

乱发脾气

孩子一不如意就哭闹,一不开心就发脾气,乱扔东西……如果爸妈对孩子的坏脾气妥协,孩子就会得寸进尺,反复“要挟”父母。长久以往,孩子的脾气暴躁,自私偏激,喜怒无常。

>>>>

做事磨蹭,没有时间观念

起床、刷牙、穿衣服,吃饭、做什么都慢吞吞……这些小问题都在潜移默化地拖孩子的后腿,让他在学习和日常生活都无法集中注意力。如果上了小学还没纠正,孩子可能完全无法适应小学生活,对学习越发吃力,甚至失去学习兴趣!

>>>>

不听话,总顶嘴

孩子喜欢顶嘴,不听管教,许多父母的选择是要么哄着,要么顺着,结果越来越糟糕;孩子不但会在家里频繁地使用这个武器,而且会把顶嘴发展到幼儿园和学校,成为班上的问题小孩。

>>>>

胆小、害羞、自卑...

很多孩子怕生,一见陌生人就躲到大人背后,从小胆小害羞,长期一直保持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自卑,进而对智力发展、情绪、语言交流等方面产生障碍,成为问题儿童。

>>>>

霸道自私、没礼貌

我们通常所说的熊孩子,很多都是这种类型。他们心中只有自己,不懂分享,长大后极易变得没有公德心,成为人人讨厌的那一类人。

>>>>

挑食

孩子饮食不均衡,喜欢挑食,甚至喜欢吃垃圾食品...影响身体健康。

爸爸严重缺位,助长孩子坏习惯滋生

孩子坏习惯的形成,到底原因在哪里呢?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表明:90%以上的儿童习惯问题与爸爸教育缺失有关,在孩子的性格、习惯形成当中,爸爸的责任尤其重大。缺乏父性教育是孩子发展不健全、生活不幸福的重要原因。

孩子在3~6岁期间,爸爸是孩子们成长的主要榜样,他对于孩子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和关键的作用。爸爸可以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教导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母亲过分溺爱孩子、养成各种坏习惯。

家庭教育中如果没有爸爸的加入,孩子更容易性格偏颇、偏激,包括自卑、自闭、磨蹭拖拉、恋母情节、性别错乱、网络成瘾等。这些问题,不仅会深刻影响孩子学习、交往等成长的各个方面,而且会随着孩子年龄增大而日显严重。

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实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爸爸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是挣钱养家,教育孩子主要是妈妈的责任,这个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在这种错误的观点影响下,许多爸爸整天以忙于工作、忙于应酬为理由,忽略了对孩子应有的教育,甚至一些妈妈也错误的认为这样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

殊不知正是这样的做法导致了对孩子教育的严重失衡。一方面,容易焦虑、冲动的妈妈不断加大家庭教育的“力度”,造成母性教育过多、过强,另一方面,爸爸的教育则越来越少、越来越弱。长此以往,怎么能不失衡呢!

有部分爸爸意识到了自己缺位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也很想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可是已经缺失了好一段时间,有什么办法才能很好的让自己顺利回归呢?!

12岁以前,一定要孩子养成的7个习惯,受益终生!


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小学时代养成这7个好习惯,孩子将受益终生!

1.独立规划时间的习惯

规划、利用时间是一种能力,不能等上了中学再培养,从一年级就要培养孩子独立规划时间的习惯,例如:周日一天14个小时,让孩子以小时为单位自己划分、安排,想要做哪些事、各约需要多少时间等,然后鼓励、协助孩子去完成他的时间规划。这样一项简单的习惯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2.制定计划的习惯

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是将梦想变为现实的基本功,需要从小培养,要启发、引导孩子设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自己想要达成的心愿、想法、目标,例如:暑假两个月,想要做成哪些事情,如何分步骤去做;新学期开始了,想要取得哪些变化、怎样一步步去实现。

3.收拾整理的习惯

能够定期、主动地收拾整理自己的书包、房间、百宝箱是一种非常棒的习惯,“收拾”就是吐故纳新,“收拾”就是价值的重新定位,“收拾”是对昨天的回忆、总结,也是对明天的畅想、希望。

4.系统阅读的习惯

在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系统地阅读、安静地思考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品,但如果想要成长,就一定要具备系统阅读的习惯,以某个主题词、某个事物、某个观点为线索,搜集相关书籍、资料,进行系统、广泛地阅读,将一个问题搞彻底、搞清楚。

5.承担家务的习惯

承担家务是最朴素、也是最有效的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办法,在不同年龄阶段,可以列出不同的家务,让孩子自己进行选择,坚持做3-6个月,孩子能够完全胜任了,可以进行调整,以锻炼其基本的生活技能。

6.收集错题的习惯

无数的名师、高考状元告诉我们,收集、整理错题是最笨、也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如果我们不在同一问题上反复出错,就是最好的进步。

7.关心他人的习惯

关心他人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今天更加重要,家长要给孩子创造关心他人的机会。关心他人,先从关心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开始。一个连爷爷奶奶都不会关心的人,去捐助爱心图书、玩具、衣服,都是徒劳的。

胎教影响宝宝一生发展


胎儿具有惊人的能力,为开发这一能力而施行胎儿教育,近年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

美国著名的医学专家托马斯的研究结果表明,胎儿在6个月时,大脑细胞的数目已接近成人,各种感觉器官已趋于完善,对母体内外的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这就给胎教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所谓胎教,就是通过调整孕妇身体的内外环境,消除不良刺激对胎儿的影响,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积极主动地对胎儿进行训练和教育,以使胎儿的身心发育更加健康成熟,为其出生后的继续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胎教奠定宝宝的一生

教育要从零岁开始,也就是说,从受孕的第一天到宝宝出生的这一段时期,对胎儿的教育,即称为胎教。胎儿在五个月大时,已有听觉的反应了,胎儿的内耳、中耳、外耳等听觉系统建立在怀孕约六个月的时候,胎儿在母亲的子宫内,对外界的声音刺激会有反应,这些反应包括感受到母亲的心跳速度、血液流动的节奏、胃肠蠕动的韵律等;

所以当母亲沉浸在轻柔曼妙的乐声中,胎儿不仅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在环绕着羊水、温柔的摇篮里,也随着母亲的心跳、呼吸一起成长;简单地说,你希望你的宝宝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日子,在怀孕期间就预先过这样的日子吧!

所以,怀孕期间良好的胎教,对新生儿确实有许多好处,例如出生后宝宝不易哭闹、提升情绪智商指数,而近来流行的音乐疗法更印证,常听优美和谐的乐音,可刺激脑部分泌荷尔蒙,增进身体抵抗力,而所释放出的脑吗啡会使身心感到舒畅。因此,胎教的确有其必要性。

胎教有哪些方法

现代医学证实,胎儿确有接受教育的潜在奇能,主要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来实现的。怀孕26周左右,胎儿的条件反射基本上已经形成。在此前后,科学地、适度地给予早期人为干预,可以使胎儿各感觉器官在众多的良性信号刺激下,功能发育得更加完善,同时还能起到发掘胎儿心理潜能的积极作用,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奠定下良好基础。

因此,怀孕中期正是开展胎教的最佳时期,万万不可错过。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胎教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音乐胎教法主要是以音波刺激胎儿听觉器官的神经功能,从怀孕16周起,便可有计划地实施。每日1次~2次,每次15分钟~20分钟,选择在胎儿觉醒有胎动时进行。一般在晚上临睡前比较合适,可以通过收录机直接播放,收录机应距离孕妇1米左右,音响强度在65分贝~70分贝为度。

亦可使用胎教传声器,直接放在孕妇腹壁胎儿头部的相应部位,音量的大小可以根据成人隔着手掌听到传声器中的音响强度,亦即相当于胎儿在子宫内所能听到的音响强度来调试。腹壁厚的孕妇,音量可以稍大一些;腹壁薄的孕妇,音量应适当小一些。胎教音乐的节奏宜平缓、流畅,不带歌词,乐曲的情调应温柔、甜美。

但要注意千万不能把收录机直接放在孕妇腹壁上给胎儿听。在胎儿收听音乐的同时,孕妇亦应通过耳机收听带有心理诱导词的孕妇专用磁带,或选择自己喜爱的各种乐曲,并随着音乐表现的内容进行情景的联想,力求达到心旷神怡的意境,借以调节心态,增强胎教效果。

对话胎教法怀孕20周,胎儿的听觉功能已经完全建立。母亲的说话声不但可以传递给胎儿,而且胸腔的振动对胎儿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孕妇要特别注意自己说话的音调、语气和用词,以便给胎儿一个良好的刺激印记。

对话胎教要求父母双方共同参与,因为男性的低音是比较容易传入子宫内的,久而久之,也不失为一种良性的音波刺激。父母可以给胎儿起一个中性的乳名,如“平平”、“乐乐”等,经常呼唤之,使胎儿牢牢记住。对话的内容不宜太复杂,最好在一段时间内反复重复一两句话,以便使胎儿大脑皮层产生深刻的记忆。

抚摩胎教法婴幼儿的天性是需要爱抚。胎儿受到母亲双手轻轻地抚摩之后,亦会引起一定的条件反射,从而激发胎儿活动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触觉刺激,通过反射性躯体蠕动,以促进大脑功能的协调发育。孕妇每晚睡觉前先排空膀胱,平卧床上,放松腹部,用双手由上至下,从右向左,轻轻地抚摩胎儿,就像在抚摩出生后的婴儿那样,每次持续5分钟~10分钟。但应注意手的活动要轻柔,切忌粗暴。

触压、拍打胎教法怀孕24周以后,可以在孕妇腹部明显地触摸到胎儿的头、背和肢体。自此时开始,每晚可让孕妇平卧床上,放松腹部,使胎儿在“子宫内散步”、做“宫内体操”。这样反复的锻炼,可以使胎儿建立起有效的条件反射,并增强肢体肌肉的力量。经过锻炼的胎儿出生后肢体的肌肉强健,抬头、翻身、坐、爬、行走等动作都比较早。但要记住,

一旦胎儿出现踢蹬不安时,便应立即停止刺激,并轻轻抚摩之,以免发生意外。

光照胎教法胎儿的视觉较其他感觉功能发育缓慢。怀孕27周以后胎儿的大脑才能感知外界的视觉刺激;怀孕30周以前,胎儿还不能凝视光源,直到怀孕36周,胎儿对光照刺激才能产生应答反应。

因此,从怀孕24周开始,每天定时在胎儿觉醒时用手电筒(弱光)作为光源,照射孕妇腹壁胎头方向,每次5分钟左右,结束前可以连续关闭、开启手电筒数次,以利胎儿的视觉健康发育。但切忌强光照射,同时照射时间也不能过长。

危害孩子一生的5种坏习惯,都是从模仿别人开始的!


习惯源自模仿,变坏只在一瞬间!

孩子天生爱模仿,包括认知、情感、理性以及习惯,都是从模仿别人开始,而且能力的强大远超想象!

下面这几个常见的坏习惯,最容易被孩子模仿,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

TOP1:模仿父母玩游戏

网络游戏虽不是毒药,但它可以让孩子上瘾...每天想玩...

手机、游戏对孩子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却不意味着孩子一接触这些东西就会沉迷。

关键在于是否有个“沉迷游戏”的家长:自己想玩又得照顾孩子,于是“两全其美”地带着孩子一起玩游戏......

或者下班回家往沙发上一躺,这一动作愈加勾起孩子的的好奇心,“什么东西让我爸妈着迷”。

等到孩子有手机后,你会发现他关紧房间,顶着鸡窝头,不吃饭睡到大中午;放学回家直接躺在沙发上,低头闷声玩游戏。

而有些“熊孩子”用父母的手机玩游戏,几天之内挥霍掉上万家财。一旦父母发起禁止令,孩子就会乱发脾气,摔东西,发起绝食抗议,甚至出手打父母。

也难怪会有人说手机是全世界的“小三”,已经不知道毁了多少家庭?

TOP2:模仿大人喝酒

在众多的坏习惯中,模仿大人喝酒可排名前二。

喝酒本身就伤害身体,更何况是一个正在发育,好奇心十足的儿童。

小时候,大人说“酒量要从小练”,就用筷子蘸蘸酒给孩子喝,遇到喜事还劝孩子喝酒......到最后即便没有大人,孩子也会习惯性拿起酒杯。

当时大人可能觉得没事,但这种行为已悄然改变孩子:

自制力强的孩子会选择以茶代酒,不喜欢喝酒;

更多的孩子是有样学样,慢慢喜欢上喝酒的感觉和酒味,

甚至认为这是一种能力,每次聚会跟亲朋好友吹嘘自己多能喝,

从而养成“酗酒”的习惯。

当他们喝完酒迷迷糊糊的时候,恰恰也是意外的多发时段,比如学生酗酒斗殴、酒精中毒等,严重起来一个家就这么毁了。酒精更会刺激孩子的大脑神经,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可以说,酒是另一类“毒品”,一旦染上会有瘾,想戒掉它想改就难了。

TOP3:模仿朋友抽烟

孩子抽的“第一口”烟,多受身边抽烟朋友、老师和家长的传染。

烟瘾如毒瘾,一旦染上会伴随一生!除非他有戒毒的毅力与决心,但那时的身体早已千疮百孔。

抽烟类似于多米诺效应的方式正在某个群体中传播。如果孩子的朋友圈子中流行抽烟,那他抽烟只是迟早的事。尤其是孩子还小但他的朋友都比他大时,他抽烟的可能性就更大。

初中时常好奇“烟究竟是什么味道的”,于是和同学尝了一口,模仿那些吸烟动作:当时我被熏得够呛,发誓再也不碰烟。

反观我的同学,接连吸了好几口,非常享受吞吐烟雾的快感,自我感觉很酷,有个性。最终同学成功加入了吸烟团体,烟瘾愈大体重锐减,有点抑郁,压力大时吸烟的量也在增加。

这些孩子非常想要同伴的认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模仿别人的行为。所以,五六年级是青少年吸烟的第一高峰期;初高中阶段是第二高峰期,特别是开学、考试前后。

TOP4:模仿老师说谎

孩子的第一句谎话,出于老师之口,一学一个准。

凡是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老师通知学生有上级领导来学校检查或听课,都会事先找几个学生背好答案,上课时装装样子。

如果被领导问有没有教辅书,作业是不是很多,一定要说没有,否则扣学分处罚。

还有一种情况,初高中、大学里比较常见的教师综合测评,那些五星好评无疑是谎言的升级版。学生们在这谎言当中,上了人生生动的第一课。

一项研究发现,在3400名3-11岁的儿童是说谎的“天才”,当他们说谎时,完美得让人惊讶。

说谎一旦形成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久而久之,孩子的说谎技能,会变得理直气壮。

最糟糕的是他们每次讲话,让人感受不到真实,从而失去友情,甚至连自己也分不清。

TOP5:模仿同学顺手牵羊

没有“物权”意识的孩子,只要是喜欢的就是自己的。

同在一个班级里,孩子看见其他同学拿别人的东西,也没人出面制止。一些占有欲强的孩子,会认同这种不良行为:一是顺手牵羊,过程很紧张刺激,过后觉得自己特厉害;二是明面抢,自我有种胜利的感觉。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如果第一次出手时不加以劝导,再加上孩子高度的模仿性,一些不良的信息和行为会被无意间接受并模仿,孩子的此种行为很可能演化成偷窃。

所以,不管是“小偷小拿”,只要发现孩子出现这类行为,父母要先理清事情始末,从根源制止。特别是去商场时,要强调付款后这件物品才能属于我们,加强他们的物权意识。

一个人学好很难,学坏却很容易。即使是有功德的智者,一旦交友不慎,也会被恶友拖下水。

一味的模仿别人,只会让孩子失去自我。虽然我们常说“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但一旦超出界限,它们就像洪水猛兽拦也拦不住!

孩子的6个坏习惯影响交朋友


宝宝会采用的交往方式和爸妈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怎么样才能让宝宝受欢迎呢?这就要爸妈平时多多示范交往的技巧,教宝宝使用礼貌用语,教宝宝友爱同伴,多多分享,更重要的是要放手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演练,学会自己解决交往中发生的问题。

这样做不利于宝宝发展同伴交往哦

和同伴的交往必须要在实践中才能发展起来,与其他宝宝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要慢慢让宝宝学会自己处理。包办代劳,事事为宝宝出头,是不可能让宝宝学到交往技能的哦。

不想让宝宝吃亏,于是教宝宝怎么霸道,暂时是不吃亏了,可长久以往只会让宝宝陷入被其他宝宝“孤立”的境地,得不到来自其他宝宝的友爱之情,生活在自己封闭的小环境里,性格只会变孤僻哦。

1.因为玩玩具发生“争议”,对方爷爷竟然过来推了宝宝一把

带宝宝去公园时,碰到一位爷爷也带孙子在玩。他要玩我家宝宝的玩具,宝宝很大方就给了他。宝宝也想玩他的玩具,可他不给,宝宝就“抢”了,两个小孩就抱在一起打。没想到对方爷爷马上就跑过来帮忙了,宝宝被爷爷推得摔了一大跤,这个爷爷还骂我家宝宝,说她没教养。我家宝宝倒还摔得很开心,还以为是在玩呢。

2.没有危险的话,请让宝宝自己处理

作为家长总担心自家宝宝受欺负,殊不知对于口头表达能力还比较差的小宝宝来说,相互间的肢体语言正是他们的交流方法呢。除非会发生危险,大人最好不要干涉,这本来就是两个宝宝间的游戏,要让宝宝自己进行“交流”。如果事事都要插手并不利于宝宝社交能力的发展,让宝宝变得依赖,到很大了也不会自己处理和同伴之间的交往问题,这会影响宝宝自信心的建立。

3.对方妈妈竟然帮自家宝宝抢我家宝宝正在玩的东西

很多小朋友在儿童乐园里玩,我就在很远的地方看宝宝怎么玩,结果就有一个妈妈看到我家宝宝小,似乎又没人管着,就抢她玩的,给自己的宝宝玩。我家宝宝就自己玩别的去了。

看到一些妈妈,明明自家宝宝做得不对,欺负其他宝宝,也不进行批评,根本无动于衷。

宝宝不小心被别人碰了一下,妈妈就说是别人故意碰的,大呼小叫的,这样霸道,宝宝会有样学样,根本不能学会宽容别人。

4.从长远看“霸道”宝宝吃亏更大

如果宝宝受到欺负,教宝宝忍让、不用理睬,这一来可以躲开“小霸王”避免受到伤害,二来也可以培养宝宝谦让、宽容的品质。大一点的宝宝,要教他为自己据理力争,一味退缩也对宝宝健康成长不利,变得胆小怕事。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教宝宝告诉对方宝宝“我正在玩,玩好我给你玩,好不好?”或者“这次我让你。但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玩游戏应该要排队的。”听到宝宝说这样的话对方妈妈也会脸红吧。培养一个“小霸王”虽然占了眼前的便宜,从长远看是很不利的,宝宝只会越来越自私,并且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待在一个被其他小朋友孤立的环境中也是很痛苦的。

5.过分维护甚至包庇自家宝宝,认为宝宝天下无双,对其他人出言不逊

我家爷爷就是的,老是说人家小孩难看,我家宝宝最好看最白。有次宝宝生病了,他就说宝宝不生病,让其他小朋友生病去。

有次搞六一活动,宝宝爬得老高,另一个同学要跟她学,我就说了一句,当心摔跤。人家外婆就不乐意了:“就你家孩子行,我家孩子爬就会摔倒。”。

我家外婆也很虚荣的,老是要宝宝在其他人面前“表演”念诗什么的,我觉得这样会让宝宝有压力的,万一背不出怎么办,以后也不愿学了。

6.唯我独尊,只会让宝宝不合群

家长自视甚高,宝宝自然也目空一切,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无法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没有是非观念,也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无法和其他宝宝合作,不仅不会懂得如何关爱他人,更谈不上尊重别人、帮助别人了。久而久之,宝宝不但就会觉得自己比其他小朋友优越,其他宝宝也不会喜欢跟他玩,最终导致宝宝不合群、性格孤僻。另外,家人太过宠爱也会让宝宝有压力,害怕达不到家人期望而变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