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婴儿带减轻重量 把幼儿用婴儿带绑在身上,婴儿背带主要是帮助妈妈们把幼儿绑在身上,以便于他们能够更好地边照顾孩子边工作。使用婴儿背带可以帮助妈妈们把婴儿的重量减轻并帮助妈妈身体各个部位均匀受力。同时可以让妈妈们的手得到休息。

2多牵着宝宝走路

有很多妈妈都不记得宝宝是怎么样开始学习走路的,因为我们很少会看见妈妈们舍得把宝宝放下,当有选择的时候,大多数爸妈还是更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宝宝在一起,抱着宝宝。建议妈妈们多牵着宝宝走路,因为牵手也是增强情感的纽带。

3鼓励宝宝独立

鼓励宝宝独立,虽然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你要去一个地方,如果你不抱着他,它往往是一动不动的。此时对于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你必须让孩子独立。如果他愿意自己走路,你要鼓励和赞赏他这种行为。

4用游戏的办法哄宝宝自己走路

玩一个走路游戏,如果三岁的宝宝想要被抱着上楼,妈妈不能这样做,应该试着把上楼变成即兴歌舞的表演,唱一些疯狂的曲调,边跳边上楼。类似的方法还可以运用到在商店里让宝宝自己走路。

5宝宝慢慢长大就不再要求被妈妈带着

妈妈可能会觉得走到哪里都要带着宝宝,太辛苦了。但是一定要记住,每个孩子独立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洗漱,穿衣服等比别的孩子快,有的孩子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独立,但终有一天,宝宝会拒绝被妈妈带着...

扩展阅读

准妈妈这样做运动胎教


在母腹中进行体操锻炼,小宝宝的肌肉活动力增强,出生后翻身、抓、握、爬、坐等各种动作的发展,都比没有进行过体操锻炼的要早一些。你可以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给小宝宝一个信号:孩子,快来和妈妈做操。

从怀孕第7周起,小家伙就开始活动了,小至吞咽、眯眼、咂拇指、握拳头,大至伸展四肢、转身、翻筋头,都可以做到。准妈妈和准爸爸可以通过动作和声音,与准宝宝沟通信息,这样做,他会有一种安全感,感到舒服和愉快。出生后也愿意同周围的人交流。在母腹中进行体操锻炼,小宝宝的肌肉活动力增强,出生后翻身、抓、握、爬、坐等各种动作的发展,都比没有进行过体操锻炼的要早一些。

床上,全身尽量放松。在腹部松驰的情况下用双手捧住胎儿,轻轻抚摸,然后用一个手指轻轻一压再放松。这时胎儿便会作出一些反应。如果此时胎儿不高兴,就会用力挣脱,或者蹬腿反对,你就要停止。在刚开始的时候,胎儿只作出响应,过几个星期后,胎儿对母亲的手法熟悉了,一接触妈妈的手就会主动要求“玩耍”。

胎儿6、7个月时,母亲可以感觉出他的形体,这时就可以轻轻地推着胎儿在腹中“散步”了。8个月时,母亲可以分辨出胎儿的头和背了。胎儿如果“发脾气”用力顿足,或者“撒娇”身体来回扭动时,母亲可以用爱抚的动作来安慰胎儿,而胎儿过一会儿也会以轻轻地蠕动来感谢母亲的关心的。

如果能够和着轻快的乐曲同胎儿交谈,与胎儿“玩耍”,效果会更好。

叫宝宝做操比较理想的时间是在傍晚胎动频繁时,也可以在夜晚10点左右。但不要太晚,要是他兴奋起来,手舞足蹈,你还怎么睡。你也不希望小宝宝一生下来就黑白颠倒吧。

【孩子特别粘人的原因】宝宝特别粘人的原因


孩子特别粘人的原因

1、粘人是渴望的表现

粘人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语言。说明宝宝此时心理上有着强烈、急切的心理需要,就好象是在告诉你“我饿了”,喂养正当时,如果妈妈能给予宝宝一切的话,物质重要,爱更重要;如果妈妈没有条件给予宝宝一切,你可以省去其它物质,但在精神上一定要和宝宝沟通、交流,在感情上喂足他,他的未来就是富足的,就会充满希望。

2、越向往独立越粘人

当宝宝初次尝试独立自主的时候,他反而会更加害怕和更需要你的关注,但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而且不会持续很久的时间。伴随着孩子成长,他已经能够自己走路、说话,当他遇到自己还不能独立完成事情的时候,他就会粘着父母,寻找安全和保护。这个时候,父母正确的做法就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和关注,并且让他感觉到有安全感,但是不要总抱着他。要尽可能鼓励他自己完成,并表扬孩子的努力和成功。对于孩子的失败,你绝不要表现出失望和生气。

3、粘人宝宝正在成长

大多数宝宝在1岁以后都会经历一个“粘父母”的阶段,尤其是当日常生活中有了变化或周围有陌生人时,他会紧跟着父母,片刻不离。虽然宝宝“适度的粘人”并不是一个坏现象,但是有时父母也很烦。可这表明宝宝发育阶段的一个进步,他开始懂得了这个世界充满了来来往往的人群。此刻的你应该为宝宝感到高兴。

4、家长太宠爱宝宝,长期一个人抚养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父母将他视为掌上明珠,尽管家庭爷爷奶奶可以帮忙带宝宝,但妈妈总希望自己能亲自代,结果过度的宠爱宝宝,造成宝宝的独立性和自立能力较差。

5、家长不正确的育儿观念所致

很多父母想通过让宝宝暂时离开父母方法来教他独立,但又非常担心他会因为这种分离而不安,父母的想法会很容易被宝宝察觉,这恰恰迎合他粘着父母的需要,也就使他的“粘性”更加增强了。要想把宝宝培养成健康、活泼、具有独立性,父母要改变不正确的养育观念。让他从小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自己说,自己做,自己想。当然,宝宝要成长、要独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人不断不断地鼓励他、指导他,只是不要代替他。

2如何对付粘人的孩子

1、先建立自己坚定应对的心态

父母与孩子分离时,要清楚知道并不是不爱孩子,而是现在不能和孩子玩,或有充分理由必须离开。不要在心里产生罪恶感,认为孩子哭闹是自己没有给予爱的安全感。

2、试着向孩子诉说自己正要去忙的事

虽然只是一岁大的孩子,但如果常和他说话,他会明白你的意思。你可以告诉孩子:“妈咪正要煮晚餐,你要在娃娃床里玩玩具。等煮好了,我会陪你玩哦!”孩子渐渐明白父母要做的事,而你也确实去做你所说的事,这样可以培养互相信任的感受。

3、养成宝宝个人的事情自己做

很多时候宝宝黏人都是因为父母长辈的不放手造成的。从宝宝很小的时候就要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归位的习惯,从很小的时候的玩具,到学习以后的文具书本,还有出去玩的时候自己整理自己要带的东西,自己的碗筷自己拿,这些都是让宝宝不粘人要做的功课。

4、养成让宝宝自己走路,不要总抱或者拽着走路的习惯

小孩子喜欢让家长抱,而家长怕孩子丢了就会拽着手溺爱怕孩子丢了,可是有没有想过这样其实也是让宝宝黏人的一个因素呢?所谓的恋母恋父情节亦是由这种过度的爱导致的。

如何胎教让宝宝更聪明 准妈妈可以这样做


我们都知道在怀孕的时候对宝宝做一些胎教会让宝宝在出生之后更加的聪明,胎教不但可以帮助孕妇缓解孕期的紧张情绪,还能促进胎儿更好的发育,胎教的方式各种各样,所有的孕妇在孕期几乎都会做胎教,但是为什么出生的宝宝在智力方面却有所不同?

其实,正确的胎教方式才能让宝宝更加聪明,如果准妈妈只是一味地盲目进行胎教,那么效果自然不会那么明显,知道如何胎教让宝宝更聪明吗?也许准妈妈可以这样来做。

如何胎教让宝宝更聪明

1.每天保持良好的情绪

准妈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发育情况,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情才是孕期最好的胎教,如果在孕期的时候准妈妈的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那么宝宝也会因为妈妈的情绪不安感到惶恐,这样的情绪将不利于宝宝良好的心理性格养成,宝宝的消化功能也会受到紊乱;

2.保证充足的睡眠

良好的睡眠不仅对于孕妇的身体来说具有促进作用,对于胎儿来说,在孕期准妈妈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发育更加的健康,准妈妈只有在孕期的时候睡眠充足才能保证良好的食欲,胎儿的营养才能跟上,所以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宝宝的发育;

3.适量的运动

虽然在怀孕的时候由于肚子一天天的增大,导致准妈妈的行动十分不便,但是,保持适量的运动才是最正确的胎教,尤其是准妈妈的有氧运动,适当的散步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胎儿大脑神经的发育,让宝宝出生之后头脑更加的灵活,所以在孕期的时候需要保持适量的运动;

3.进行音乐胎教

音乐胎教应该是所有怀孕的女性都会做的事情,在怀孕的时候准妈妈适当的听一些轻音乐不但会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还能促进胎儿的听力发育,培养宝宝良好的艺术细胞;

4.保证均衡的营养

孕期的饮食是准妈妈以及胎儿健康的保障,只有均衡合理的饮食才能促进胎儿良好的发育,根据个人的体质的不同,准妈妈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饮食方案,这样才能充分保证胎儿每日的营养需求。

小编的话

好的胎教是准妈妈在孕期的时候保证合理的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让宝宝的大脑神经得到健康的发育,让宝宝更加的聪明。

宝宝粘人怕生好动怎么办


家里有个粘人怕生好动的宝宝该怎么做呢?为什么宝宝会出现粘人怕生的表现呢?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爸爸妈妈也会面临各式各样的教养难题。

有的孩子很怕生,一与父母分离就哇哇大哭;有的孩子则是无法安静下来,无时无刻都像小火箭冲来冲去。我们请来教养专家解读“黏人、怕生”与“好动、静不下来”孩子行为背后的潜台词,教你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不再一天到晚对孩子吼来吼去!

黏人、怕生,是成长必经历程

一般来说,孩子会出现黏人、怕生的举动,通常与成长过程息息相关。人的视力大概会从6个月开始渐渐成熟,此时宝宝对周遭的人、事、物看得越来越清楚,逐渐可以区分熟人与陌生人(除了醒来可以看到的人,其他人对孩子而言都是陌生人),可能会开始出现“陌生人焦虑”。孩子一看到陌生人就会钻进父母的怀抱、试图躲藏起来,这种情形差不多会持续半年左右,一直到孩子了解“陌生人没有那么可怕”才会慢慢改善。

除此之外,孩子从8个月开始会出现分离焦虑,1岁3个月是分离焦虑的高峰。宝宝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大脑辨别“物体恒存”的能力还不稳定,因此在发现父母离开视力范围时,会觉得“爸爸妈妈消失了”而感到害怕不安。加上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建立自我概念,知道“自己”与“父母”是两个不同个体,一旦与父母分开,就会产生强烈的分离感。

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引发孩子黏人、怕生的行为,那就是进入新环境。新环境有可能是孩子没去过的地方,也可能是孩子不熟悉(去的次数少于3次)的地方。这些地方包括游乐场、亲子馆、儿童摄影棚以及餐厅等。当孩子对这个空间感到陌生、不熟悉,就会黏住父母不放,甚至开始哭闹。

孩子什么时候会出现黏人的举动?

黏人、怕生的孩子通常比较内向,也不大敢尝试新事物,就算家长一再鼓励、催促,仍不愿主动去做。他们通常会在碰到下面几种情境时出现黏人、怕生的举动:

情境1、遇到陌生人。

情境2、和父母分开。

情境3、进入新环境。

过度紧张、搓手,都不是正常表现

虽说黏人、怕生是小孩成长的必经历程,但孩子如果表现得太极端,父母还是要有所警觉。再内向的孩子只要与陌生人相处20分钟以上就会产生熟悉感。倘若孩子与陌生人相处超过20分钟,怕生情况仍未改善;或是出现搓手、用指甲抠手、拔头发、嘴唇发白、脉搏加速等过度紧张、焦虑的表现,最好平时多引导孩子。

面对黏人、怕生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做?

如果孩子有陌生人焦虑

多带孩子参加活动,或邀请有小朋友的亲朋好友来家中做客,增加孩子与陌生人交流的机会,创造愉快的互动氛围,让孩子了解“陌生人是友善的”,进而愿意主动接触陌生人。

如果孩子有分离焦虑

让孩子练习与主要照顾者分离。如果孩子比较黏妈妈,爸爸就要找机会单独带孩子出门。刚开始的分离时间最好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之后再慢慢拉长时间。这个训练的重点是让孩子建立物体恒存的概念,让孩子知道即使离开主要照顾者一段时间,主要照顾者也不会消失不见。

如果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弱

带孩子参加团体活动或到外面游玩时,最好提早10~20分钟出发,让孩子先到现场熟悉环境,孩子的情绪会比较稳定。千万不要在所有人都到场后才带孩子进入环境,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外来者”而感到害怕。到新环境时记得随身携带孩子常用的物品,比如布娃娃、小汽车等,孩子有熟悉的东西相伴,情绪波动比较不会这么大。

爸妈注意!常见错误管教行为:

NG行为1、对孩子说“这很简单啊,去做就好了!”

父母常常会以成人的角度要求孩子“Dosomething”。但成人觉得没什么、很简单的事,对内向的孩子而言却是巨大的挑战。当孩子当下无法做出父母要求的行为,这种指令就会变成沉重的压力,使孩子变得更加退缩。

专家建议…

如果孩子的个性较内向、退缩,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他做不到的事,特别是用这种无所谓的语气。此时应该用温和的方式引导孩子尝试,耐心等待孩子跨出第一步。

NG行为2、让孩子频繁且长时间接触陌生人

前面说过,在教养具有“陌生人焦虑”的孩子时,可以多多邀请亲朋好友来家中作客。但在进行这种训练时必须拿捏尺度。如果让孩子太过频繁的接触陌生人,或者硬要孩子与陌生人拥抱、亲吻,反而会让孩子更害怕、退缩。

专家建议…

这种做法在心理行为治疗界称为现场洪水法,即利用现场实境的方式让孩子了解他所害怕的后果不会发生。但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现场洪水法过于强烈,反而会弄巧成拙。无论要让孩子练习与陌生人接触或是练习与主要照顾者分离,都要随时观察孩子的状况。当孩子开始出现焦虑的表现,就要马上停止。

NG行为3、送幼儿园时趁孩子不注意溜走

送孩子去保姆家、小托班、幼儿园常会见到这样的画面;父母其中一人(非主要照顾者)带着孩子和保母或老师聊天,另一人(主要照顾者)趁孩子不注意拔腿就跑。这种无预警落跑的方式常会让孩子的情绪大爆发、哭得更惨。

专家建议…

前面说过,要让孩子与主要照顾者分开需要一段时间练习。如果孩子在送托前就有分离焦虑的情形,可以按照前面的做法练习。分开时记得跟孩子说“byebye/再见”,让孩子知道说“byebye/再见”后会暂时见不到爸爸妈妈,但过一段时间又可以见面,如此孩子会比较安心。

好动宝宝,身体、大脑都动得快!

平常坐公交车、地铁或到餐厅吃饭,总会看到一些孩子到处爬上爬下、大声玩闹,旁边坐着的家长不是大声斥责,就是无奈的直摇头。这种好动、静不下来的孩子往往有几种典型的特质;包括活动量高、做任何事都无法持久、不听从指令,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好奇心很强…等等。他们不仅行为好动,大脑反应也特别快;当周遭事物发生细微改变,例如某人换了新发型、房间摆设变动,他们通常会马上察觉并开始探索,但只会持续一下下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3岁前静不下来是正常现象

不少父母看到小孩整天跑来跑去、没事就动个不停,都会担心孩子得了多动症。但3岁以下好动、静不下来其实是很正常的事。小孩一出生就会伸展四肢来训练肢体力量与协调性。之后再会翻身、坐、爬、站、走的能力,会开始大量探索周遭环境,此时任何事物都可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正因如此,当孩子出现无法专心、动来动去的表现,通常是当下有“其他更需要注意的目标”,并不是病态的注意力不足。

多动症孩子,连睡觉也会翻来覆去

不过,3岁以下的孩子虽然无法长时间静止不动,把注意力放在单一事物或不感兴趣的事物上,经适当引导还是可以遵守规则。如果孩子无论如何都静不下来,甚至出现反抗大人的行为,就可能是多动的征兆。

建立运动习惯,给孩子需要的刺激

教养好动宝宝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运动习惯。建议爸爸妈妈可以每天固定带孩子到公园、广场或亲子馆等公共场地,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尽情的跑、跳、翻滚。等孩子的活动量达标,自然就会安静下来。再来,平常观察孩子偏好的活动方式给予孩子需要的刺激。如果孩子喜欢爬上爬下,代表孩子需要透过改变位置获得刺激,此时可以带孩子玩滑梯或是跳床让孩子获得所需的刺激。最后,安排孩子的生活作息最好动静交替,让孩子交互进行动态和静态活动,每次活动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这样才不会让孩子不耐烦。

NG行为1、对孩子说“你给我安静下来!”

许多家长在管教好动宝宝时都会下意识说“你给我静下来!”或“安静一点!不要吵我!”但3岁以下的小小孩听不懂什么叫“安静”,孩子可能会把嘴巴闭上,却不会停止行为(例如在沙发上跳来跳去)。

建议…

管教小小孩应该下达直接且清楚的指令,让孩子知道“该怎么做”他才会改变行为。以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例子,可以跟孩子说“你在沙发上安静的坐会儿”。当孩子持续累积经验,他就会学会从不同经验中区分各种情境的“安静”代表的意思,像在餐桌上安静指的是乖乖吃饭,在课堂上安静指的是乖乖听讲…等等。

NG行为2、用罚站或罚坐限制孩子的活动

不少父母会用罚站或罚坐的方式限制孩子的活动,以为这么做可以逐渐降低孩子的活动量,但孩子被限制的时间越长,“解放”后反弹的力道就越大。

建议…

在叫孩子静下来之前,最好先让孩子动个够,孩子充分发泄体力,自然不会有多余力气再活动。

NG行为3、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他不感兴趣的事物上

有些爸爸妈妈会试图训练孩子的专注力,但孩子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大人要求他们注意的事物上并不是专注力不足,而是当下有其他更需要注意的目标。

建议…

要让孩子专心,应该先找出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再让孩子从事相关活动,观察孩子是否可以集中注意力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上。

孕妈妈这样缓解坏情绪


都知道孕妈妈的情绪很重要,会影响宝宝的情绪和发育,可是绝大多数的孕妈妈都难免情绪不好。那么如何缓解孕期的坏情绪呢?

和其他妈妈一起散步

怀孕期间我很喜欢和附近已经有宝宝的妈妈们一起散步。有时候我可以帮她们推小童车,随着我舒缓有节奏的步伐,童车里宝宝会轻轻晃动,露出满意的笑容。这让我的心中充满了快乐和满足感,想象着很快我也能推着自己的宝宝沐浴在阳光下了。我还向她们请教了不少令我担心的孕期问题,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这些,她们的经验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妙招解读:与已经经历过分娩并在养育宝宝的妈妈们交流,会让你获得很多有用的知识,并让你产生期待感,对稳定自己的情绪很有帮助。

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落

家中的浴室是我喜爱的角落。我会在浴室内装点上各种美丽的蜡烛,放上鲜花,然后躺在浴室的躺椅上美美地晒会儿太阳,这种宁静的感觉会让我很放松、很惬意。家里还有一个地方也是我喜欢的,那就是我的书桌。怀孕以后,我买了许多可爱的宝宝头像挂在我的书桌上,还找出第一次和我男朋友(现在是老公)去海边度假时捡到的贝壳,还有在其他国家淘到的小玩意,都一一摆放在书桌上。我每天都会在书桌前欣赏一番,这些都能勾起我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带给我好心情。

妙招解读: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勾起美好的回忆,美好的回忆会让你的心情保持愉快。妈妈心情愉快了,宝宝当然也会很高兴啦!

多帮助他人

“如果你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我一直信奉这句真言。怀孕以后,我也和从前一样经常去看望孤儿院的孩子们,去聋哑人康复中心帮忙,去社区的老年中心照顾那些老人。因为我怀孕了,所以大家也都很照顾我。通常我需要做的就是教孩子们画画,把那些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推到户外晒太阳,陪他们聊天。每次看到他们的微笑,我也会很开心。

妙招解读:帮别人就是帮自己,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关怀,感受到心灵的升华,这是对宝宝的一个很好的教育。

和妈妈一起度过孕期

怀孕以后,我搬到了郊区的妈妈家里住了一段时间,这里不仅有我喜欢的优美环境,还让我和妈妈一同度过了最温馨的一段时光。每当怀孕阶段所带来的不便困扰我时,我都很乐意问问妈妈的经历。妈妈会翻出那些发黄的老照片,开始絮絮叨叨地说起她怀孕时的情景,还有我小时候令她头疼和开心的往事:我第一次自己吃饭变成了大花脸的样子,我开始上学了,我恋爱了……每次妈妈很满足地说着这些往事时,我心中就充满了温暖,也让我忘记了那些不愉快的烦恼。

妙招解读:怀孕后多和妈妈说说话吧,你会更加理解你的母亲,也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乐观和坚强,同时也让你更加有勇气去迎接即将出生的宝宝。

当然,除了以上自己寻找到的快乐,和腹中宝宝互动的时光,也同样美好哦!

互动时光一:做家务

很幸运的是,怀孕以后我没有什么痛苦的早孕反应,只要身体感觉良好,我每天都给自己安排一些家务,我拒绝老公为我请全职保姆,因为我觉得做家务是一项很健康的运动,而且我很享受做家务过程中和宝宝的互动。

每天早餐之后,我的家务就从宝宝的房间开始了。我告诉肚子里的小baby,他的小床的颜色,床头可爱的音乐小熊,还有墙上贴着的月亮和星星。在客厅里,我通常边擦桌子边告诉宝宝今天的天气如何,花园里的天竺兰开了几朵了。总之,我每天都很忙碌,但忙碌的时候我都会和宝宝说说话,我知道宝宝一直在陪伴着我,和我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互动时光二:拍照

在孕期,我还有一个休闲方式就是拍照。拿起相机走到户外,你就会发现身边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我拍摄下街上可爱的宝宝和那些顽皮的孩子们。把他们的照片挂在家里的墙上,还制作成挂历送给我的朋友们。我去公园里捕捉大自然的镜头:告诉宝宝蜜蜂是如何采蜜的,蚂蚁是如何搬家的,我还会去湖边用镜头观察芦苇中的天鹅,告诉宝宝天鹅妈妈是如何哺育它的宝宝的。每隔一段时间我还会去附近的田野用相机记录下麦苗的生长情况,抽穗了,灌浆了……我想等以后宝宝出生了,我会把这些宝贵的照片都展示给他看,让他知道他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外面的世界上有多少小生命也在和他一起成长。

另外,每隔几周,我就让老公拍下我的侧影,一直到小宝宝出生。我将这些照片全部编辑在一起做成了flash,播放时我就可以看到我整个孕期肚子的变化,真的很有趣。

互动时光三:养植物

怀孕以后,我在院子里的暖棚里开辟了一小块地,种下了我喜欢的薰衣草、百合、葫芦……这是一块专门属于我和宝宝的花圃。每天,我都会为它们浇水、松土,然后看着它们吐出新芽、展开嫩叶、抽出新枝,再从含苞待放到花朵盛开。看着这些美丽的植物,看到每天来来往往的蜜蜂,蝴蝶,我都会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