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可以照出一个家庭的教养。而父母是这面镜子最原始的模样,孩子的一言一行会模仿父母,父母的一些习惯也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让孩子从小养成优秀的品性,父母以身作则最关键,这些坏习惯千万不要有。

1、把手机当成唯一消遣

现在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东西,现在地铁上、公交上到处低头族已经屡见不鲜。甚至,现在很多夫妻回到家里一有空闲也是与手机为伴,无视与孩子的亲子交流,父母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其实是一种“冷暴力”,是对孩子感情上的冷漠。

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很容易养成孤僻,不愿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性格,也影响整个家庭的亲子关系。

2、用脏话开玩笑

经常碰到很小的朋友就满嘴脏话,而且孩子的这种习惯大部分都是从家长身上学的。虽不能肯定一个说脏话的孩子就是坏孩子。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个说脏话的孩子给人的印象肯定好不了。

它反映的不仅仅是孩子个人素养的问题,也折射出一个家庭素质的高低。孩子的这种行为不仅不招人待见,还难以交到朋友。教育上面不分大小,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将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掉以轻心。

3、占小便宜

很多家长喜欢占小便宜,把占小便宜看成一件很随意的事,为了图一时之乐也带着孩子占小便宜,他们的这种行为和情绪会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孩子,让孩子错误的认为,占小便宜是一件聪明、快乐的事情。长此以往,孩子走弯路也是可以预见的。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做好榜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小编推荐

最容易被孩子模仿的9个坏习惯,你中招了吗?


父母是孩子第一学习的老师,父母做什么,孩子会跟着学什么,那你知道吗最容易被孩子模仿的9个坏习惯,你中招了吗?

许多良好品行都是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看看平时最容易被孩子模仿的坏习惯,你中了几个呢?

一、没有礼貌

如果家长平时有“出口成脏”的习惯,或者总做些没有礼貌的事情,孩子很有可能会有样学样,在长期的模仿中逐渐把这些举止变成自身行为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没有礼貌的人。以后无论是在人际关系上,还是在学业、事业上,没有礼貌都将成为孩子的绊脚石。

二、自己勤俭,对孩子却大手大脚

有的家长省吃俭用,对孩子却出手大方,以为这样是爱孩子,但这可能除了让孩子学会奢侈、不懂回报和付出、没有良好的理财意识外,也不能让孩子明白一些他该学会的品质,如节约、有计划的支出等。

三、带着宝宝玩电脑/看成人剧

有的家长既想玩电脑/看电视,又得照顾宝宝,于是“两全其美”地带着宝宝一起玩游戏/看成人剧,很多成人节目并不适合孩子看,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误认知,且长期看电视,对孩子的发育不利;电脑的辐射对孩子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很不利,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都会伤害宝宝等。

四、当着孩子的面宣泄你的各种不满

工作有压力了、朋友间有误会了、夫妻间出现争执了,都当着孩子面抱怨,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对。这样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也会造成孩子的负面情绪,同时也让他慢慢学会找别人的毛病,而不能审视自身的错误,学会错误的处理事情的方式。

五、说谎

有时候,家长在说谎也是被孩子看在眼里的,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首先,孩子会觉得说谎不是错,那么他也可能拥有这种“品质”;其次,会让他因不解而对家长的认识产生偏差。

六、不守交通规则

看看左右无人、无车,就随意乱闯红绿灯,这样不仅威胁自身及他人的安全,也让孩子不重视交通规则,存在侥幸的心理。没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无论出门在外或者在家都很容易遇到危险。

七、做事拖拉,没有时间观念

有些家长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的,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这样的做法延续到孩子身上,容易让孩子也没有时间观念,对不守时、迟到之类的不良事件都没有正确的认识,日后就很容易出现类似的问题。

八、不爱运动

这大概是大多家长的通病,自己不爱运动,自然就不会带着孩子一起运动,甚至忽略运动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让孩子成为一个小胖墩,或者因为缺乏运动而导致某些技能发展滞后。

九、脾气大,随时发

这首先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增加他的恐惧情绪,也不利于孩子心理建设。同时会让孩子也成为一个暴躁的人,不能很好的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父母的争吵会给孩子提供一个坏榜样,让他学会攻击性行为,如说脏话、粗话。

可见父母的行为方式决定孩子行为能力,孩子磨磨蹭蹭一旦形成习惯,补救非常困难。生活上磨磨蹭蹭的坏习惯会迁延到学习、交往等多方面,引起一系列后果。所以父母学会合理安排好孩子的生活,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才能帮助孩子克服各种的坏习惯。

为此,优爸课堂邀请了每周微课金牌讲师茉莉老师采用【游戏化方式】,帮助父母培养【高效能、好习惯】的孩子,8堂【操作手册】式课程、落实到【如何解决】的实际问题,解决父母90%烦恼问题!

孩子这三大坏习惯,你千万不能纵容


(1)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就要发泄情绪,甚至动手打人。

我们和几个朋友一起外出旅游,其中一个朋友的孩子5岁,仅仅相处了三天,这男孩的火爆脾气,让所有人都崩溃了!

看电视时,他说要看少儿频道,他妈妈只不过慢了一秒钟的时间,他居然抓起遥控器拼命往电视机上砸去,一边还撕吼尖叫;吃晚饭时,他喝了很多饮料,他妈妈说不能喝太多,结果他居然一巴掌打在了妈**脑袋上,还理直气壮地哭喊;朋友们一起打扑克,他想玩,就单独给了他和笑笑一副,谁知他不领情,非要玩大人的,一怒之下把整桌东西都掀翻了……

别人的孩子,我不会干涉。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提醒孩子的家长:必须尽快帮助孩子纠正恶习。如果希望世界都围着他一个人转,一点愿望没有满足就大发雷霆,那么将来长大到了社会上,肯定会撞的头破血流!当他遭遇拒绝、遭遇失败、遭遇挫折的时候,不会有很好的心态,去面对问题,更不能理智地解决问题。

要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控制情绪。

(2)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事没始没终。

一个朋友的孩子已经8岁,上小学了,我带着笑笑去他家玩。他先拿出一堆拼图,和笑笑一起拼,当笑笑还沉浸其中,他忽然撒腿跑开,冲到房里,拿出一个奥特曼变形玩具。笑笑抬头看了看,又低下头,依然专注于手中没有完成的活儿。

小哥哥哼哼哈嘿地比划了两下,又转身翻开抽屉,拿出一张碟,对笑笑说:“弟弟,我们看灰太狼吧?”笑笑非常冷静地说了一句:“不要三心二意。”让哥哥的妈妈瞠目结舌。是的,笑笑2岁的时候,我就在生活中告诉他,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朋友很烦恼,说她儿子一直就是这样,三分钟热度,没耐心,不能坚持,现在上学了,老师也批评他不能集中注意力,总是东张西望,回家做作业呢,也很磨蹭,本来半小时能完成的事儿,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会看电视一会打枪居然能折腾两个小时。

如果从小做事情就没始没终,长大以后可能很难成器,并不一定是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即便完成再小的事,也需要一个认真投入和持之以恒的态度,而且,不能专注,就意味着工作、生活没有效率,三心二意虎头蛇尾,也让人感觉缺乏责任感。我让朋友先不要着急,她儿子显然已经养成了“习惯”,当务之急是帮助孩子纠正恶习,虽然改变很难,但是为时不晚。

(3)依赖性强,不爱思考,遇到问题就找妈妈。

这是一位网友妈妈向我发来的求助,女孩5岁。她说,孩子的独立性很差,特别依赖妈妈,不仅仅是穿衣吃饭等自理能力,还有生活中其它方面,比如,画画的时候打不**笔盒,不会自己想办法,就是找妈妈;玩滑梯和小朋友发生冲突,不会自己面对,就是哭着要妈妈;看动画片里提出的问题,不会自己思考答案,就是问妈妈……

独立,是一个人的良好习惯;爱思考,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习惯于依赖别人的人,心理上往往比较脆弱,不能承受风雨。我们爱孩子,就要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走。我们能够拥有孩子多少年啊?有一种依恋,是为了分离!我提的几个建议: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要过于代劳、过于保护;交流的时候,多向孩子提问,提问,激发她的思考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完成事情,别忘了适时给一点启发;让孩子拥有成就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我还是这句话:孩子无错,家长有责。以上恶习的形成,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过度顺从,会导致孩子自私蛮横;过度保护,会导致孩子软弱无能。所以,改变孩子,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吧!

这7个坏习惯,孩子在暑假里最易养成!家长必须要注意!


要放暑假了。结束了一学期按部就班的紧张生活,孩子们终于有时间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了。然而,不少家长开始担忧,学习该怎么办?其实,除了担心这些外,家长们还应该注意千万别让孩子在暑假养成这几个坏习惯!

1、早上不起,晚上不睡

在学校里,作息时间统一。听到固定的铃声,孩子们就会马上开始准备睡觉或起床。而在家里,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赖床或晚睡就成了很自然的事。

虽然偶尔起晚点或睡晚点也没多大事,但是如果天天都是早上不起,晚上不睡的,势必会扰乱生物钟,让人倍感疲惫。

同时,也会虚度时光,连带着吃饭、运动都要往后顺延。更严重的是,在假期结束后,再去恢复到之前早睡早起的状态,必定十分折腾。

家长们可以允许孩子睡会懒觉,但一定要制定作息时间。哪怕比学校晚几个小时起床或入睡,也要按时督促孩子。千万不能任由孩子一睡睡一中午。

2、暴饮暴食,吃饭不规律

在学校,孩子们吃饭往往会按时按量。而放假在家,父母不会过多管束,任由孩子看着电视吃零食则是常态。然而,零食吃多了,孩子就没什么胃口吃正餐了。

有些孩子宁愿早上不吃饭也要睡好,或是非要等到游戏打完才吃饭,在这种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下,就很容易暴饮暴食。

甚至,部分家长趁孩子在家就想方设法给孩子大补,这不仅会造成营养过剩,也会打破孩子本身的吃饭规律。

长期不按时吃饭,不仅会影响到校后的吃饭习惯,也会损伤孩子的脾胃。因而,父母应该严格管控孩子的吃零食数量及时间。到饭点了,按时催促孩子吃饭。

3、沉迷虚幻,不做作业

受够了学校的作业,很多孩子一到了暑假就将学习抛之脑后。甚至有些家长也认为,暑假就应该让孩子尽情去玩。于是,任由他们或沉迷于手机,或沉醉于游戏,或热衷于网络,或痴狂于电视。

殊不知,孩子正处于贪玩的年纪,极度容易被迷惑。玩多了,就很难再收心。如果放纵他们沉迷虚幻,不做作业,不仅会影响学习,也会有损身心,影响视力。

作为家长,还是应该给孩子规定一个玩手机或网络、游戏的时间。如果孩子确实不爱做作业,也要多疏导孩子,每天带领孩子学习2-3个小时。

毕竟,脑子长时间不用,是会生锈的。

4、好吃懒做,不干家务

有很多孩子认为,自己在学校学习已经很累了,回到家里就不应该再做家务了。甚至连家长都觉得,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暑假就应该让孩子好好休息。

这就导致,孩子在家除了吃饭、睡觉,什么都不用干。长此以往,不仅孩子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还会在潜意识里认为家务就该是父母做的,跟自己完全没关系。

其实,家长们应当明白,孩子也是家庭的一份子。让孩子适当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仅能改改孩子的懒散,还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与自理意识,增强孩子对家的热爱和维护。

5、整天宅在家或出去玩

有些孩子一到了暑假就喜欢窝在家里宅一整天。先不说这会影响他们的活动时间,降低免疫力,单是整天宅在家里就会容易导致发胖或是精神状态不好。

还有些孩子到了假期就如同脱缰野马,没事就出去玩,几乎一整天不在家。他们或聚在一起看电视,打游戏,或相邀一起游泳等等。这样不仅会减少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影响亲子关系的沟通,也会加大外出的危险性。

这两种行为,都存在过度。倘若家长不加管制,势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如果孩子爱宅,不妨鼓励孩子出去溜达,或是有空带着孩子出去旅游。如果孩子爱出去玩,不妨给他规定时间,并且告知去的地方和伙伴。切忌让孩子结伴出去玩水、游泳,谨防溺水。

6、加倍学习,不懂放松

对于平常就不爱学习的孩子来说,暑假就是纯粹的玩乐时间。但是,对于想努力考重点的孩子来说,暑假又是一个抓紧学习、赶超别人的好时机。

这不,不少孩子趁别人贪玩之际全身心扑在学习上,该有的娱乐一概不参加。就连家长都迫不及待地为孩子报了各种暑期补习班,生怕一个暑假过后孩子的学习就掉了。

事实上,过犹不及。暑假还是应该以玩为主,以学为辅。与其加倍学习,追赶进度,不如劳逸结合。

要知道,过度学习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会耗损大脑。作为家长,让孩子学会儿玩会儿,交替着来比一味学习的效率要高的多。

7、完全不运动

一般来说,在学校因为有固定的锻炼时间,以及体育课,能够保证孩子们每天都有适当的运动时间。

但是,暑假在家,缺少操场及同伴,孩子们对运动的热情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宁愿成天躺着也不会出去活动下。

想象一下,如果一整个暑假里孩子都处于完全不运动的状态,他们的身体会变成什么样?显然,到了学校,再去参加锻炼,前期肯定是很痛苦的。再者,暑假里每天都不运动,不仅可能导致孩子虚胖,还会降低孩子的抵抗力。

不管孩子是否爱运动,家长们都应该鼓励孩子每天出去走走。早上或黄昏带着孩子跑跑步、跳跳广场舞,也是不错的选择。即使是带着孩子一起逛街,也能算作活动时间。

对于暑假,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认知。但是,过度地玩或学习,都是不可取的。劳逸结合,才是最佳状态。

坚持一个好习惯,不容易。养成一些坏习惯,一个暑假就够了!

孩子模仿了坏行为怎么办


要知道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了,作为想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做好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好榜样,面对孩子模仿家里老人,坏行为一大堆,头痛难题如何破?

当家里老人有不良行为习惯……怎么办?

一位妈妈带儿子到超市购物。这位妈妈想买一点水果,叫小男孩在旁边抽一个透明塑料袋。接下来的一刻把妈妈看呆:

孩子一连抽了10多个透明塑料袋,他先把手上10多个透明塑料袋卷好,塞进自己宽大的裤袋,最后才抽了一个透明塑料袋,走到妈妈身边装水果。看到自己儿子做出的举动,这位妈妈内心很不是滋味。

孩子的奶奶平时也有这种一进超市便抽一大堆塑料袋的坏习惯,孩子一定是模仿了奶奶的行为……

这是最近一位妈妈的求助,她说家里的老人非常难以沟通,每次说几句就会不高兴。但孩子的坏模仿不是小事,如果养成习惯,一定会玷污孩子的品格,未来甚至影响孩子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模仿是小朋友的天性,父母要警惕什么样的模仿?

与孩子接触和生活的人,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在孩子的成长中,有两种模仿。

第1种:即时模仿

作为父母,我们不难看到,

当小婴儿躺在婴儿床上玩耍时,如果我们朝Ta吐舌头,Ta可能也会吐舌头;

当我们朝Ta微笑,Ta可能也会立即报以微笑;

稍大的孩子,看到路上驼背老太太走路,孩子可能会在一旁模仿驼背老太太走路慢吞吞的动作;

如果看到老太太跳广场舞,孩子还可能兴奋地把舞姿模仿得活灵活现……

孩子们的这些行为,便是即时模仿,一看到便立即模仿。如果说,即时模仿的孩子,常常把我们逗笑;那么,延迟模仿的孩子,可能给我们带来恐惧,尤其是不良行为的延迟模仿。

第2种:延迟模仿

什么叫延迟模仿?即孩子看到后,不立即模仿出来,爸妈们也不知道孩子受到了怎样的影响,但一段时间后,孩子身上会做出一些似曾相识的举动。

比如本文一开头的孩子模仿奶奶偷拿塑料袋;

又比如在平时吃饭时,孩子模仿姥姥把菜咬断,然后丢给旁人吃;

再比如,孩子会在趁人不注意时,模仿爷爷偷偷倒酒喝;

再再比如,孩子可能会模仿姥爷在公共场合肆无忌惮地挖鼻Shi……

这些行为,与其说是模仿,还不如说孩子已经将模仿来的行为,内化成自己的习惯和行为。这方面,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有过专门的解释,他说,当孩子的心智逐渐发展,孩子会把他们平时模仿来的行为,内化而形成自己的心像。简言之,就是孩子身旁的人的行为,慢慢地会变成孩子自己的行为。

?家庭中,孩子模仿老人的不良行为,如何破?

1、关系上的隔离?

历史上有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孩子获得良好的环境熏陶,不惜三次搬家,一次又一次地与过往的关系隔离,希望孩子获得良好的模仿。

我们面对家庭中的不良模仿,举个例子,比如老人为了哄骗孩子吃饭,答应孩子吃完后就买玩具,结果没有一次兑现;孩子可能便学会了撒谎,或许他偷糖后撒谎,说糖是玩具熊偷吃的……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父母把孩子带在身边,与老人分开住,是一个直接断绝不良模仿的做法。

然而,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有这样的经济条件。

去年,有一位读者妈妈跟我说,她的儿子,因为身高长得快,5岁已经到了需要刷卡坐地铁的身高,但他模仿爷爷“逃票”。每次进地铁时,孩子会故意四下看看有无工作人员,然后迅速地从闸门钻进去。第一次看到孩子的行为,妈妈感觉很“冒火”。当她跟丈夫商量,是否与老人分开住时,却被丈夫拒绝。

丈夫的理由很现实:一是经济问题,夫妻俩要上班,他们也请不起保姆照顾孩子;二是如果让孤独的老父亲自己住,他们会被戴上“不孝顺”的帽子……

2、心理上的隔离?

有个名词,叫“烂苹果效应”,在一个篮子里,出现了一个烂苹果,有人不舍得把烂苹果扔掉,没多久,却惊讶地发现,整一篮子的苹果都坏掉了。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人的行为习惯非常恶劣,孩子很可能会被带坏。

然而,有些家庭,从客观条件来说,不能杜绝这样的不良影响。因为即使行为不好,毕竟都是家人啊,尤其是老人,不能说分开住就能分开住。除此之外,不少老人到了一定年纪,思想容易固着,难以沟通,不容改变。怎么办?那么就改变孩子的想法和认知,帮助孩子修正对事情的认识。

幼儿说在上面提及的故事,孩子模仿爷爷逃票,看看这位妈妈后来是怎么做的?用“模仿”反“模仿”。

话说有一天,一家三口玩司机与乘客的角色扮演游戏,爸爸扮演小天使。

小男孩扮演的士司机,妈妈扮演乘客,他们用玩具拼成一辆小的士,后面还加上一张椅子。

妈妈:“你好,坐车去小兔公园多少呀?”

小男孩:“10块。”

妈妈:“好嘞,上车了,开车吧!”

小男孩:“叮叮叮,小兔公园到了,乘客请下车!”

妈妈:“我要逃票啦,我不要交车费,拜拜!”妈妈“跳车”,假装摔断腿了。

这时“小天使”发话了:“坏乘客,为了惩罚你逃票,你的腿断了,永远也不能接上。除非你返还车票。”

妈妈:“哎呀,我再也不敢逃票了,我现在要还车费了。”

“由于你勇敢认错,现在你的腿伤消失了。”

……

角色扮演结束后,妈妈故意问:“我们这里,有谁曾经逃票没?小天使会惩罚坏乘客的。”

“妈妈……”孩子有些紧张,“我前天跟爷爷逃票了,天使会不会让我也断腿?”

“小天使很善良,会给犯错的小朋友改错的机会。要不妈妈陪你去把地铁票还掉吧?”

最后,这位妈妈带着儿子,把4次逃票的钱,在地铁服务站交还了。

后来,这位妈妈发现,孩子不仅没再模仿爷爷逃票,还经常劝说爷爷不要当坏乘客。

温馨提示:这种做法,适合尚在玩过家家游戏年龄的孩子。当然还有其他的做法,原则是要让孩子意识到不良行为的错误。

在孩子的行为纠正上,父母除了帮助孩子改变错误认知,爸妈平时还要多陪伴孩子,给予孩子正面和积极的模仿环境,减少孩子与不良模仿对象的接触,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最终改变坏模仿,达到行为的塑造。当孩子取得进步时,爸妈别忘记赞扬孩子。当然,孩子在家庭中的模仿,除了老人,父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被模仿者,所以父母自己的言行举止要重视。

当一个篮子里出现了烂苹果,如果不能及时把烂苹果丢掉,那就把好苹果保护起来吧!虽然父母们需要付出更多,可是终有一天,孩子们会感谢您的!

家长要注意孩子平时说话的坏习惯,趁早改掉还不晚


孩子平时说话的坏习惯有哪些?家长要注意孩子平时说话的坏习惯,孩子平时说话的坏习惯可会害了孩子的一生,趁早改掉还不晚。

本·琼斯曾说,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可见,让孩子好好说话,有多么重要。因为这不但能反映孩子的内心,也能折射出孩子的修养。

然而,生活中仍然有不少孩子在说话时养成了一些坏毛病。可怕的是,不但自己意识不到,父母也毫不重视。

1、出口成脏

不少孩子在入学后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说脏话甚至骂人的习惯。比如,“我操你大爷的!”“马勒戈壁的”这些不堪入耳的话有时候就能出自小学生的口中,更别提初高中生了。

诚然,喜欢说粗话、脏话的孩子,多半是深受周遭环境的影响。虽说有时候被逼急了骂人几句也是情有可原,但如果平时说话总是习惯性地带脏字,动辄骂人,就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了。

毕竟,说脏话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表现,而小小年纪就说脏话甚至骂人,不仅很容易让人觉得有失教养,还可能影响人际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学龄前的孩子喜爱模仿,他们说脏话多半是无意识的,即别人说啥我说啥,因而父母只需要好好讲道理即可。而对于入学后的孩子,父母更要以身作则,净化语言环境,同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2、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每次你一跟别人交谈,孩子就跑过来赖你身上不让你说;明明是你在跟隔壁的阿姨说一些事,孩子听到某些地方就开始插嘴;每次你跟孩子说着说着,他就突然打断说起了别的......

生活中有些孩子常常习惯性地打断别人讲话。虽然当时家长也会有点生气,但常常是过会就忘了,很少去告诉孩子这样是不对的。

也许孩子是无意的,但如果总是允许他在别人讲话的时候打断别人,那么很有可能会让孩子感觉他是拥有特权去取得别人的注意。而且他不能够忍受别人不理会他,以致于日后他可能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

因而,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这一习惯必须纠正。如果孩子总是跑过来缠着你不让你说话,不妨跟他讲道理,让他安静坐着等待,或是给他安排其他的活动。

3、经常说谎

几乎90%的孩子都曾有过说谎的经历。有些可能是无意或善意的谎言,但绝大多数孩子却是在有意说谎。

自己把作业本扔了,却谎称是不见了;本来买书只要15块钱,却告诉父母需要30块;在学校跟同学打架了,却说是自己走路磕到的。

为了零花钱,为了逃避父母的追问或责罚,有些孩子宁愿选择说谎也不愿意对父母说真话。显然,谎话说多了,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不仅会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增大,也会影响孩子今后的诚信。

因此,家长们在发现孩子说谎后就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试着先跟孩子谈谈心,问问孩子说谎的原因,告诉他说谎的危害。同时,自己也要努力做到不当着孩子的面说谎。

4、总是任意敷衍

在跟孩子聊天时,我们都希望能得到孩子一个热情的回应。然而,不少孩子却总是习惯以冷漠的态度敷衍。即使是面对父母,也毫不例外。

“你喜欢吃葡萄吗?——恩”

“我们晚上吃披萨怎么样?——哦”

“这个喜欢吗?——随便”

出现这种情况的,大多数是不爱说话的孩子。有时候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假装听不到;有时候他们压根不想搭理你;有时候他们只是习惯性地说话简略。

但这样,却很容易引起误会。在和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如果总是这样“嗯哦、呵呵”,就很容易让别人觉得在敷衍他,从而不喜欢跟孩子交往。

因而,如果孩子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妨多和孩子聊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陪孩子看一些综艺节目,提升起他对交谈的兴趣。

5、对谁都说真话

我们常常教导孩子不要说谎,但这并不是说要孩子在面对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要说真话。因为,有时候为了保护自己,谎言也能成为一道很好的防护墙。

可以预见,如果孩子在面对陌生人的提问时有什么说什么,无疑会给人贩子可乘之机,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毕竟,有时候孩子是可能单独出门的。因而,家长们不仅要加强孩子的防范意识,也要让孩子明白社会的复杂。并且跟孩子说清楚什么时候该说真话,什么时候不能说真话。

尤其是在面对陌生人时,不要让孩子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甚至可以告诉孩子,为了自己的安全,可以对着陌生人说谎。

6、喜欢吹牛逼

喜欢吹牛逼、说大话的孩子可能不多,但在生活中也并非不常见。

比如,孩子考了第一名,回家就各种吹嘘自己不得了;过生日时爸妈买了一个礼物,就要跑去跟所有的同伴炫耀;动不动张口就是“我爸是xxx,我们家有的是钱,你行吗?”

毫无疑问,这样说话不仅容易得罪人,也从侧面反映出孩子爱炫耀爱慕虚荣的心理。而这种心理,却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飘飘然、做人做事都不能脚踏实地的性格。

所以说,家长可以适当举一些说大话的事例,给孩子讲明说空话、大话的危害。让孩子明白别人听到这些空话后,会对他形成怎么样的看法。同时,一旦发现孩子有说大话、空话的表现时,应立即纠正。

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最能暴露一个孩子的修养。好好说话,往往能让孩子增加社交的魅力;而说话时有些坏习惯,却常常能将天聊死。

如果你家孩子平时说话有这几个小毛病,一定要重视起来,趁早改掉!

孩子有这些习惯,会越来越笨,家长要注意了!


孩子一直聪明伶俐是每个家长都希望的,可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会越长越笨呢?

可能是生活中的这些习惯导致,家长要及时观察自家的孩子,如果有请及时改正,同时家长也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1、不愿说话

孩子多说话,多交流不仅可以让孩子的大脑活起来,也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大脑动起来,智力才能得到有效开发。

相反如果孩子长期少言寡语,不怎么说话,让大脑没有得到应有的运转和发,就会容易变得迟钝,影响智力的发展。

生活中,爸妈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孩子说话,让孩子讲讲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平常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在说话的时候通过思考来促进大脑的运转。

2、身体患病时还坚持学习

有些父母把孩子的成绩看的太重要,有时就算孩子生病了,也坚持不让孩子落下一节课。但要知道孩子在生病的时候坚持学习,学习效率低不说,还容易给大脑带来损害。

所以,在孩子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要让孩子有一个充分的休息,给孩子的大脑充足的时间修复,并多补充一些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更有动力去学习。

3、不愿动脑

孩子在思考的时候大脑才会大量地运转,思维也会变得活跃起来,如果孩子长期不愿动脑,什么事情都懒得想,大脑很容易退化,人也会变得笨笨的。

所以,父母在生活中要鼓励孩子多动脑,要多鼓励他思考问题,比如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玩脑筋急转弯,

或者教孩子下棋、拼图等等,可以跟孩子比赛,看谁做得更好,这样孩子会更有热情地在玩耍中思考起来。

在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下,孩子一定会越来越聪明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