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的路上,少不了父母的教育。那么问题来了,孩子一委屈就哭抗挫折能力差该怎么办?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相信不少家长都碰到过孩子又哭又闹的时候,有些孩子一觉得委屈或一遇到挫折、难题,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

上个礼拜,叔叔在检查堂弟的作业时,发现他有不会做的题目,就问他:

“你不会做的题目这么多,怎么都不哭呢?”

堂弟听完后觉得很奇怪,就对叔叔说:

“不会做没什么大不了!”

叔叔一听,觉得堂弟没心没肺,对他说:

“今天我到你伯伯家吃饭,你堂姐不会做题目都着急得哭了,你怎么一点都不上心呢?”

堂弟听完后,抿了抿嘴巴说:

“不会做题目就哭了,下次认真学不就可以了嘛!”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两个孩子不同的处事态度,孩子遇到难题就哭,相信身边的家长有不少体会,孩子考试成绩差,玩具坏了就哭个不停,容易受打击。面对孩子受委屈就哭,家长该怎么办呢?

孩子哭闹是他们某一成长时期的性格特点,著名儿童教育心理学家蒙特梭利的“完美敏感时期”,孩子对所接触的任何物品会特别死心眼,追求完美,不允许物品有一丝的破坏。

这种性格主要出现在三至四岁,这时候的孩子非常执拗,不能忍受物品的不完美,即使有一点点瑕疵也不可以。

一位家长在大热天带着自己的女儿去户外玩耍,女儿玩得特别开心,小脸蛋洋溢着甜甜的微笑。后来在车的时候,妈妈见孩子口渴难耐,就从包里掏出一个橘子给女儿吃,女儿觉得橘子特别可爱,放在手上不舍得吃。

妈妈也很口渴,就把橘子皮掰开,谁知道女儿就开始哇哇大哭,妈妈看到女儿哭就着急了,橘子掉到了地上,女儿哭得更厉害了,引得周围人的侧目。妈妈觉得奇怪,自己吃橘子让女儿不开心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用“完美敏感时期”解释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女儿觉得橘子非常可爱,很是珍惜。妈妈掰橘子的动作破坏了橘子的美感,不小心让裤子掉落在地上,更是让橘子的美感不复存在。

孩子不能忍受折角的纸,被切开的橙子,孩子对物品的完美要求会逐渐转变到对自身的要求,做事情都要求完美,做作业要得100分,考试成绩要榜上有名……

所以,当孩子三、四岁的时候,会关注事物的外形结构是否完整,很难接受事物的不完美,对自己更是如此,例如积木搭不好、玩具坏了,就会又哭又闹。

虽然孩子的哭闹行为有部分是因为成长时期的特点,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如果父母不加以引导孩子很容易无理取闹,养成遇到不顺心或委屈的事情就哭的性格。因此,作为父母要适当改变教育方式,让孩子养成坚强的性格。

重视孩子的心理敏感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父母不要一味地指责或嘲笑孩子哭闹,而应具有同理心,帮助孩子从挫折中走出来,教会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如果下次碰到同样性质的问题,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父母可以适当指导。

当孩子因为委屈而哭闹的时候,父母不要过多安慰,也不要忽视,既不要过分关心,也不要过分冷淡。

孩子学骑自行车而摔倒,可能会伤心的地哭泣,父母的做法是弄清楚孩子摔倒的原因,告诉孩子下次的注意事项,鼓励他再试几次。

如果孩子长哭不止,听不进父母的劝说,父母可以转移注意力,让孩子忘记摔倒的伤痛,回归理智。

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孩子把哭泣转变成语言发泄出来,教他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可以在孩子哭泣的时候问他为什么哭,哪里疼,为什么会疼之类的问题,促进孩子的大脑进行思考,通过语言神经中枢把原因陈述出来,而不是单纯地哭泣。

培养孩子养成坚强的性格更是家长的重要任务,孩子的性格需要从小培养。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长的行为或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孩子的成长总会遇到挫折和失败,父母需要给孩子尝试和锻炼的机会,让孩子自主活动。

在活动时,孩子会碰上各种不可控因素,结果超出自己的预设,家长要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当孩子成功解决难题,会获得自我满足感,会为自己而感到骄傲,会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另外,父母应适时给孩子设置障碍,不可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一个意识:挫折是难以避免的,每个人都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具备坚强的意志。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引导,培养孩子坚强独立的性格,而不是用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或委屈。

所以,要培养孩子做一个坚强的人,父母应当从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起,晚上让孩子自己睡觉,自己去上厕所,学会独处,遇到伤心或委屈的事情时能够做到不哭泣。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这句话告诉人们,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家长的性格懦弱无能,很容易影响孩子,如果父母的人身权利受到侵犯却不敢吱声,默默忍受,偷偷哭泣,孩子的性格容易自卑、胆怯,遇到委屈的事情只会哭泣。

父母努力,孩子就会勤奋;父母尽职尽责,孩子就会明白担当;父母宽容大度,孩子就不会凡事都要跟人计较;父母处理事情冷静,孩子就不会慌慌张张;父母坚强,孩子就不会畏畏缩缩。

哭泣是表达或发泄情绪的方式,每个人都会哭泣,成年人也不例外。面对孩子的哭泣,家长既要安抚孩子,也要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更要培养孩子养成坚强的性格。相信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

编辑推荐

讨好型孩子该怎么办


你要乖乖听话,奶奶就把手机给你玩!如何杜绝孩子讨好别人的行为。会有很多家长困惑,讨好型的孩子究竟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讨好别人。

奶奶会用允许孩子玩手机的方式来要求孩子听话。奶奶会说,你要乖乖的听话,奶奶就会把手机给你玩。该怎么办呢?

现在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孩子看似顺从

当孩子想要得到手机的时候,孩子会说,奶奶我听话,你把手机给我吧。这样的后果是:

1.孩子学会察言观色

孩子学会了察言观色。当觉察到成人的脸不对劲时,他能够及时的调整自己的状态。这样的孩子,活得太小心翼翼。不敢做自己。没有自我。也学会了压抑自己,来讨好别人。

2.孩子看似顺从

当孩子想要达到某种目的的时候,才会表现顺从。这份顺从不是出于自己本身的需要。所以,当目的达成以后,孩子会更加的叛逆。

奶奶看似得逞

当奶奶想要孩子顺从的时候,会主动提供手机。这样的后果是:

1.短期内奏效。

短期内,孩子看似顺从了。奶奶的目的达到了。但这份顺从,不是出于孩子自身愿意的。

2.长期无效。

当奶奶长此以往以这种方式来对待孩子的话,孩子只会刚想要得到手机的时候才会顺从。不需要手机的时候,只会越来越叛逆。这不利于孩子本身的成长。

成人威逼利诱,孩子会满足成人的需求。奶奶威逼利诱

奶奶威逼利诱孩子的时候,在他们那一代人而言,其实这也是他认为对待孩子最好的方法。

这是一种教育思想上的局限。也很庆幸,妈妈能有这样的觉知。知道这种教育方法是不可行的。该怎么办?我后面会说。

孩子习惯满足成人的需求

孩子作为有灵性的物种,他们能很清晰的捕捉到成人的情绪,他们也习惯满足成人的需求,这是一种对成人的认同。

那么,该怎么办呢?

帮助孩子把两件事情分开

帮助孩子把听话与玩手机这两件事情分开。

可以对孩子说,你想要玩手机,以及,你是否听话,这两件事情是分开的。

孩子想要玩手机,我们可以约定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手机由你来支配。等过了这个时间段,手机由奶奶支配。至于孩子是否要听奶奶的话,由孩子自己来决定。

为孩子建立界限

1.孩子是自己身体的主人。

为孩子建立界限,你是你身体的主人,你的意志由你自己来支配。别人没有权利控制你。

奶奶没有权利用玩手机这件事情来控制你,让你听话,你是你身体的主人,你想要玩手机是你的自由,但因为经常玩手机对眼睛不好,所以这份自由我们需要来限定一个时间。

听听孩子与奶奶的想法,当你们约定好这个时间段以后,严格按照这个时间段来执行。

2.奶奶的手机由奶奶支配。

奶奶的手机是属于奶奶的物品,应该由奶奶支配。他有权利决定是否要把手机分享给孩子玩。当奶奶愿意时,孩子可以玩,当奶奶不愿意时,孩子需要尊重奶奶的决定。

奶奶的想法只是她的想法

奶奶的想法只是她的想法,她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需要尊重他的想法,但我们有权利选择,是否认同他的想法。

每个人都有表达想法的权利,同时也拥有是否认同他人想法的权利。当两个不一样的想法相互碰撞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只有尊重,如果认同就认同,如果不认同,那就不认同!

想要锻炼孩子与人相处的社交能力该怎么办


孩子成长过程中,迟早要与外界交流。那么问题来了,想要锻炼孩子与人相处的社交能力该怎么办?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1.分辨表情

宝宝拿糖给父母吃,要表现出高兴的样子,使他知道做父母高兴的事;宝宝做了不该做的事时,要一面制止,一面表现出气愤的样子,并说“妈妈生气了”,使他看到父母表情后终止自己不应有的行为。

2.独自玩

在父母视线范围内,为宝宝准备他喜欢的玩具和活动用具,让他独自玩。宝宝提问时,要实事求是认真回答,不能搪塞或敷衍了事。

3.和小伙伴分享,玩耍

经常讲小动物分享物品的故事给宝宝听,在宝宝情绪好的时候,给他两块糖,告诉他拿一块给小朋友。宝宝若按要求做了,要夸奖他。为宝宝提供与同伴一起玩的机会,如到邻居家串门,再安排需要两人合作的游戏,如盖房子、拍手、拉大锯等。

分享不仅仅局限为一件物品,还有快乐、成功、喜悦等。与人分享不是自发的、与生俱来的,因而在宝宝刚刚出现自我意识的时候就要培养他,让他很容易地学会与人分享。

平时,你可以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多用具体的事情来教会您的宝宝如何分享。比如,买回来好吃的东西,要告诉宝宝跟父母一起分享;有小朋友来家里玩,要告诉宝宝把玩具拿出来和大家一起玩;做游戏的时候,邀请宝宝一起参加,并告诉宝宝他也可以邀请你跟他一起玩,尤其是要告诉他和小朋友互相帮助。

当你的宝宝还没有学会跟别人分享的时候,你一定要鼓励他;当你的宝宝已经学会了跟别人分享时,你一定要表扬他;当你的宝宝已经习惯跟别人分享时,你仍然蔓时常与他一起体会分享的快乐!这样,你的宝宝就会一直被鼓励和由此带来的快乐包围着,那么他的行为也就会被加倍地强化了。

孩子情商低父母该怎么办


情商虽然不同于智商,但是同样重要。有些父母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孩子情商高低的重要性。那么孩子情商低父母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都说,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孩子在人格塑造期时,父母是他们最亲密的人,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和行为处事。

这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一些甚至会伴随一生。

孩子情商低并不是一件好事,说明他的为人处事能力差,再长大步入社会肯定要吃不少苦头。

那么,情商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是就是让孩子学习有礼貌,会关心他人等。

孩子情商低的4点体现

1、爱抱怨

遇见事情,不能很好的解决,也不去向别人寻求帮助,只会一味的向人抱怨。

2、窝里横

遇见生人很胆怯,不敢打招呼表现的很腼腆,被伙伴欺负时,自己可能会默默的忍受。

回家后,开始爆发了,把气撒到家里人身上。

3、过于任性

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想干嘛干嘛、任性不考虑他人感受、自制能力差、内心敏感又脆弱。

4、喜欢被顺着

喜欢听别人的赞美声,听不得你说半点不好的,最好顺着他,不能忤逆他。

那父母要怎么做呢?

1、让孩子多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家长从小学会放手,孩子们跌倒了自己爬起来,收拾整理自己的东西,知道该如何的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孩子体验多了,内心就会建立起饱满的情感记忆,孩子就能明白许多事情。

2、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多和孩子进行沟通,谈自己的内心感受,引导孩子感知别人的快乐与悲伤,引导孩子替别人着想。

长大后孩子就会拥有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会给孩子带来许多快乐和幸福。

3、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从小父母要允许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引导孩子感知各种情绪体验。

长大后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会高,遇到问题遇到麻烦孩子都能自己解决,同时也不会把坏情绪带给别人。

4、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孩子是先有责任后有能力的,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要教育孩子学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多为别人服务。

情商培养的难度很高,这是因为要从生活中的细节抓起。

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思维的扑捉,通过一些形式(电影、户外活动)的激励。

花很大精力,才能让孩子的情商稳步提高,但绝对是值得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