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有些时候,家长都感到困惑:“孩子的这些毛病都是哪里学来的?”比如,平时非常听话的孩子,开始无理取闹;又或者平常安静礼貌的孩子,在你跟别人打电话的或者交谈的时候,冲过来打断你,让大人们忍不住发火!

很多家长在跟我沟通的时候,都谈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说自己的孩子不知怎么搞得,总是无缘无故惹得自己生气,也不知道孩子从哪里学到的这些坏习惯。其实,孩子的很多举动,看似跟家长没有太大关系,都是都是因为家长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根据我多年的从教经历来看,孩子其实是一个非常敏感脆弱的群体,尤其在意家长和自己的关系。如果家长不能给孩子足够的关心,他们就会用一些非常不能让人理解,甚至是让人心烦的举动来获取大人的关注。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了下面这些行为,其实是暗示了家长的教育出了问题,千万要及时改正!

编辑推荐

你是不是也被宝宝这些行为逼疯了?


A下班到家,3岁的圆圆正吃晚饭。看见妈妈,本来坐在餐椅里的圆圆开始不安分:一会儿说不吃青菜,一会儿要求妈妈抱着吃,一会儿又撒娇说要妈妈喂。

A果断拒绝,圆圆便大哭起来。一旁的姥姥见不得这样的场景,开始叨叨自己的女儿:“你喂喂她能怎么样?又不会要你喂一辈子。”但A并不买自己亲妈的账。

圆圆见状,哭得声嘶力竭。姥姥自尊心受挫,躲到卧室擦眼泪。A只好喂圆圆吃饭,以缓和家庭矛盾。

但是,接下来几天,圆圆开始无休止地要“妈妈喂!妈妈喂!”原本独立吃饭很好,现在却“褪化成了小宝宝”,A很头大。她并不知道,圆圆的这种行为再正常不过,学名叫“行为倒退”!

关于行为倒退,妈妈们必须了解

为什么原本吃饭很自立的孩子非要喂着吃?

为什么原本会走路的宝宝摔了一跤后,便再也不肯挪动自己的双脚?

为什么说话流利的宝宝突然变得磕磕巴巴?

为什么病了一场,原本学会的新技能也不愿再展示?

为什么进入幼儿园,原本能明确表达排便意愿的孩子开始出现尿裤子行为?

为什么学扣扣子、用筷子等新技能的时候变得焦躁、爱发脾气?

实际上,这是0~6岁儿童很常见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叫行为倒退期,它是孩子情感依赖的一种体现,短期内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

为什么出现倒退行为?我只是想让你们陪陪我!

我问A,是不是最近陪孩子的时间很少?A点头承认:“最近公司项目多,我每天早出晚归,圆圆每天眼巴巴地盼着妈妈回来,只有睡前的亲子时光,才真正属于我们俩。”

以前每天下班都陪圆圆读书、做手工的妈妈,最近忙得不可开交。圆圆自然会通过“喂饭”这种行为寻求妈妈的关注,以满足情感需求。

这种情况下,妈妈只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抱抱,让孩子明白妈妈会和以前一样陪她、爱她,帮孩子度过焦虑期,并宽容地接受她表现出的行为即可。

我是在做准备重新适应。

喆同学算说话很早的孩子,在别的小朋友说一个字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说“鸡翅根”这样的词组了。但大概在两岁半左右,他竟然出现了结巴现象,比如同一个字会重复几遍,或者一个简单的词都说不清楚。因为肯定孩子不是生理方面的问题,所以相对比较淡定,无论他重复多少次,我都耐心听他说完。

比如有次喆同学着急说狮子,狮……狮……狮……狮……狮了半天也没说完,自己急得快跺脚了。我就把他抱过来,轻轻拥在怀里,默默给他鼓励。最后,小家伙居然自己出了绝招:狮……狮……狮……1、2、3,狮子!

看吧,孩子会用自己的办法重新准备。这个时期持续了大概一个半月,之后喆同学的语言大爆发。

两三岁的孩子暂时口吃,绝大数情况是因为孩子想表达的太多,嘴巴却跟不上脑子的速度,所以会有暂时性停顿。这时家长一定要有耐心等他们自行表达,孩子需要我们帮助时再进行提示;更不要给孩子扣上“口吃”的帽子。

我不适应嘛!

前几天带喆同学回老家,邻居亲戚们都格外关注他,从未见过面的人也让叫姨姥姥、舅爷爷等,他不叫,亲戚就逗他说“这哪儿像大城市回来的孩子呀!”原本外向的喆同学慢慢变得很黏我,总要我紧紧抱着他,而且是像抱小宝宝那样的姿势。

有些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会出现啃手指、咬嘴唇,甚至尿裤子的行为。

当原本熟悉的环境突然发生了变化,宝贝们内心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为缓解焦虑,他们会自行找到一个宣泄口。等到在新的环境建立好安全感,症状就会自行消失。比如喆同学第三次回姥姥家时,因为已经对邻居们有印象,所以很主动地和大哥哥大姐姐出去玩了。

呜呜,妈妈我想学又学不会……

喆同学当初要学用筷子时,也就一岁半不到,刚刚会用勺子吃饭。只是看大人用筷子,好奇心爆棚。我便给他买了儿童筷,难度小一些,但对于一岁半不到的孩子还是难度偏大。

喆同学夹不起来东西时,便大哭、发脾气、扔筷子表达受挫情绪。学拉拉锁、提裤子的时候也同样,用小宝宝的哭闹行为表达自己的挫败感,转而向旁人求助。

这种情况,切忌逗孩子,说他们笨或者太慢,我们要做的是示范操作要领,让孩子多试几次。并且,在孩子受挫时,告诉他们:“爸爸妈妈小时候也学了很久,上次你左右脚还分不清,现在已经进步很大。”鼓励,和给他们尝试以及琢磨的空间一样重要。

你们还爱我吗?

一个朋友,跟我讲了一件她很多年不能忘怀的事。90年代,很流行在家里唱KTV,她家也买了一套。有个唱歌很好听的堂妹常去她家,她爸爸就让堂妹唱个不停,连连夸赞唱得好唱得好!

她虽然天天都能唱,但那个时候想唱的欲望特别强烈。只是每次过去点歌,都被爸爸说不懂事。时间长了,她开始对堂妹很不友好,发怒、委屈、哭泣……结果自然是被大人说太不懂事,但她说当时自己就只有一个念头:凭什么我爸爸对堂妹那么好,凭什么大家只围着堂妹转?

中国是礼仪之邦,对于到自己家的小朋友,总会格外客气、格外宽容、格外照顾。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很多大宝也有倒退行为发生,开始变得哼哼唧唧、各种不配合,还想重新体验小宝宝的行为,比如用奶瓶喝奶,用勺子吃饭,用二宝的东西。

这是“争风吃醋”?当然不是。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就孩子是如何观察和思考作出了解释:孩子是观察的专家,但在对观察到的事情进行理解时,却容易产生错误。然后他们常常在寻找自己的定位和价值感时,使用的就是这些错误的理解和定论。

所以,大人眼中的这些“吃醋”行为,只不过是孩子在寻求关注。比如朋友看到爸爸对堂妹好,就想用发脾气获得关注;大宝看到二宝哭了、尿了、拉了,妈妈都会很迅速地回应,于是想到自己像弟弟或妹妹那样哭哭啼啼、尿裤子,也会让妈妈关注到自己。

对于大宝宝的“小宝宝行为”,让他们尽情体验好啦,只要你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那些小儿科的动作他们迟早有一天会觉得太无聊,进而直接放弃。

宝宝这些行为,原来是表达对你的爱


身边的宝妈经常吐槽,宝宝爱咬,宝宝爱抓头发,那疼得嘞。其实呀,那都是宝宝在表达对你的爱呢。

在成人的世界,我们习惯用语言来表达爱。

而我们的宝宝,在不会说话,或说不清楚话的时候,你知道他们有多爱你吗?他们的爱不是来自语言,而是动作或行为。

别以为婴儿期的宝宝什么都不懂,他熟悉妈妈的气味,只有闻一闻,就能辨识出来。

他全心全意的、用婴儿独有的方式爱着这个叫做“妈妈”的人。来听听宝宝们的心声吧。

咬妈妈——我想亲亲她

在宝宝八个月以后,他的口欲期爆发,随之而来的是喜欢咬我。

他经常冷不丁抱着我的手臂用力一口,两颗门牙印子深深滴刻在手臂上,疼的我哇哇大叫,他反而乐的哈哈大笑。这时候跟他讲道理是完全不顶用的。

因为宝宝还分不清自身感觉和他人的差异,也许对宝宝而言,咬人的经验是愉快的,所以他认为妈妈也会是愉快的。

扯头发——我想摸摸她

从宝宝五个月开始,他的小手就喜欢摸我的头发,就算我扎成马尾挽成发髻都没有用,他的五指神抓,直接戳到发根,紧紧抓住不肯松手,一边抓还一边开心的笑。

我费劲口舌拿着摇铃玩具吸引,才能松手。

千万别以打小手来惩罚。其实这是宝宝小手自然的抓握反应,他可能在寻求安全感,或者只是想跟妈妈接触。

抓握是宝宝与生俱来的反射动作,每次抱起宝宝,他会自然的抓握头发和衣服等。

给妈妈吃——因为我喜欢她

宝宝一岁的时候,开始对自己奶瓶表现出绝对的占有欲,别人不能随便碰。

冲牛奶都要自己拿着,我只能辅助。可是只要我在他面前说:妈妈好饿呀!他会超级大方的把奶瓶放我嘴边,嘴里还念叨:妈妈,喝奶奶。

我拒绝都不行,一定要像模像样喝一口才能过关。

好吃的、心爱的食物,宝宝坚持给妈妈吃,那是因为妈妈是最重要的人。

模仿妈妈——我想帮助她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他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他拎着衣服甩,那是因为看到我晾衣服想要帮忙;他拖着扫把满屋跑,那是他模仿我在扫地。

宝宝的动手能力增强,模仿能力随之而来,虽然在模仿中搞了很多破坏,但那可不是宝宝的本意,他只是想要帮助妈妈。

在不会用语言表达的阶段里,宝宝们总有自己的都表达爱的方式。

?睡觉时一定要挨着妈妈,把身体贴到妈妈身体上才安心。

?和妈妈对视。一定要妈妈的眼神停留在自己身上。想要吸引妈妈的关心和爱。

?特别爱让妈妈抱,被别人抱时身体会扭来扭去的要挣脱。

……

在宝宝的眼里,妈妈有最美的微笑,最温暖的怀抱,最好听的歌谣。从宝宝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就是对妈妈的呼唤。

当一个小人儿,不会张嘴说出“我爱你”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忽视他们爱的能力。

但其实,他们的每一个小举动,都是在表达对妈妈的爱呀!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打人的现象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打人行为


孩子模仿身边的大人或孩子

有一个家庭,父母经常因为琐事打架,他们的女儿也频繁地出现打人的行为。打爷爷奶奶,打宠物猫咪,凡是与她接触过的小朋友,几乎都被她打过。这个小女孩很可能是从父母处学会了通过“打”解决问题的方式。

2孩子精细动作发展不成熟

不同的孩子,他们的精细动作发展是不相同的,有些孩子到了4,5岁还动作粗鲁,常常也是这方面的原因。所以,有些孩子与人玩耍时,本来是想摸对方的脸,没想到一伸手就变成了抓脸;本来是想轻拍对方的肩膀,没想到就变成了打肩膀……这就是一些孩子由于精细动作发展不成熟而带来了打人的行为。

3孩子不懂正确的表达方式

孩子不懂正确的情绪表达,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语言发展未够成熟,他们在情急之下,就容易因为不知如何表达而“动手不动口”;二是负责控制情绪和行为的大脑前额叶未发育成熟,孩子容易情绪和动作先行。孩子们常常在打人之后才意识到行为的不对,或在经历过父母教育后才认识到情绪的错误,但在下一次,当相似的情形再次发生时,孩子们仍旧行为与情绪先行。

如何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


我的建议是,在处理孩子的问题行为前,我们需要有耐心地先做一些功课,首先先检视一下我们跟孩子的互动方式,从中观察是否我们能解读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后,再选择适合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有些行为是从互动中学习而来

还记得在宝贝儿子Aidan出生后,我不断地餵奶、抱小孩,终于把背弄伤,压迫到神经,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復健、看秘医,那痛苦的经验让我不敢再抱小孩。在那之后,我都会跟Aidan説:「妈妈背会痛,不能抱你了,你可以自己走路或坐推车。」坚持久了,现在Aidan只要是跟我岀门,我们可以一起走好长一段路,他也不会要求我抱。

跟爸爸岀门却是另一回事,爸爸招架不住儿子的撒娇功夫,只好每次都妥协,养成了他出门都要爸爸抱的习惯,不抱还会发脾气。有一次爸爸受不了了,对儿子説:「爸爸好累,给妈妈抱好不好?」儿子竟回答:「妈妈背痛,不能抱。」然后转向爸爸继续耍赖,不肯自己走,爸爸最后还是只能投降,流着满身的汗把儿子一路抱回家。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跟妈妈和爸爸在一起的表现会不一样,或是在学校就可以乖乖坐着把饭吃完,在家却跑来跑去要人餵,这到底是为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孩子很快就学会跟谁在一起可以如何表现。我之前提到,分析了我们跟孩子的互动模式,才能知道要如何改变,但是有时需要先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

行为都有它的讯息

当父母看到孩子哭闹、打人时,通常第一个念头就是希望孩子能赶快停止他当下的动作。事实上,这些行为的表态不是重点,重点是其实孩子是藉由这些行为来传递他想表达的内心话,如果我们不仔细聆听,只处理那些行为,也许他当下会因为家长的处罚或喝止而停止,但是他的内心话没被理解,问题行为之后一定还会出现。那我们该如何「看懂」孩子的内心话呢?首先我们要先提升对孩子的观察敏锐度,所谓的观察敏锐度不是在孩子的行为出现后才开始注意,而是在行为还没发生前就要开始观察。这个意思是说,孩子其实都有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好比他爱抢别人的玩具,这一定不只发生过一次,有可能在他跟小朋友玩的时候都会发生,那么我们就要提醒自己要在这个情境特别观察孩子,从中理解孩子抢玩具的动机。我们先不要先入为主,认为孩子抢玩具就是因为想玩而已,有时候孩子确实有其他的塬因,好比有可能是因为本来孩子就在玩那个玩具,但是他离开了一下去拿娃娃时,回来发现别人拿了他的玩具,因而感到气愤,又或者是那个玩具太吵,孩子受不了,只能把玩具抢过来将它关掉。行为上,我们看到的都是孩子在抢玩具,但是背后的动机都不一样,这时候只要我们能明白孩子的动机,我们就能找到合宜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当孩子是为了要引起你的注意

我看过很多孩子,为了要引起爸妈的注意而试过各种方式,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又作出反应,无论是责骂或是关注,孩子都得到他想要的,那么孩子就学会了下次也要用这种方式来引起注意。有一回我去一个家庭拜访,那位妈妈为我準备了一杯茶放在桌上,我们在聊天的时候,他的两个孩子为了要引起妈妈的注意而去摇动桌子,让妈妈很气愤,只要孩子一摇动桌子,妈妈就会制止孩子,但是不到几分鐘,孩子又会重复一样的动作。我从中观察这个状况,发现孩子在妈妈对孩子有反应时,孩子是开心的,也证实了孩子是需要被妈妈关注的。过了几分鐘,孩子玩累了在一旁安静地坐着,我趁这个时候提醒妈妈要在这个时候给孩子关注,妈妈虽然满脸质疑但还是照做,没想到孩子开心地坐得更直,接下来还去拿了书在妈妈旁边大声地唸给他听,我看到妈妈那惊讶的表情,于是我解释,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在孩子不乖的时候才注意他,造成孩子只学会用这种方式来引起我们的注意,父母要做的功课,是提醒自己要常注意那些好的行为和表现,孩子在被肯定后好行为会增加,坏行为相对的也会减少了。

要惩罚吗?

美国做了多项研究发现,惩罚不但没有效,还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很多孩子因为被惩罚,学习的动机降低、减低自信心、在恐惧中压抑自己、破坏亲子关係等,最重要的,是孩子在被惩罚时,并没有学会适当的替代行为。好比当孩子因为生气而打人时,如果父母叫孩子去罚站,这时孩子虽然也许当下不会打人,但是他却没学到该如何表达及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下次当类似的情境再发生,他还是一样会打人来发洩他的情绪。就如我之前提到,每个行为都有它要传达的讯息,孩子所要传达的讯息没有所谓的好或坏,他们只是不知道该用什么适当的方式来表现,我们身为父母的角色,就是协助并引导孩子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他的「内心话」。

孩子身上这四个坏习惯绝不能惯着,越大越难改正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很多家长不以为然的坏习惯,可能会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当家长发现你的孩子有以下习惯时,可就要提高警惕了。

得不到就动手

小莉的孩子每次和小朋友在一起玩,都喜欢从别人手里抢东西,有时甚至会动手抢。其实孩子喜欢抢东西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孩子的占有欲强,另一个就是喜欢这种侵略的胜利感。孩子内心的物权意识模糊,不管是哪种原因家长都要加强劝导,不然将来可能会演变为偷盗或者变为小混混。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打人、拿东西是不正确的行为,并要对孩子这种行为做出一些惩罚,如果他再犯的话,就不让他出去玩。

使小性子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慢慢就有了自己情绪的变化,但是由于他们表达能力不足,所以发泄自我情绪的时候往往就变成了耍脾气,尖叫、打滚、扔东西。而且据妈妈们的经验,孩子在闹脾气、叛逆的情况下,家长选择无视、或者转移话题,慢慢的孩子感觉没意思,自然而然就好了。

打断别人说话

有些孩子是急性子,知道些事情就想赶紧分享给家人,全然不顾你是否在与他们交谈。如果家长纵容孩子打断你谈话的话,就容易让孩子变得自私、不懂得为他人着想。为此家长首先要让孩子知道打断他人说话是不礼貌的事情,然后再一点一点的去让孩子改正。例如先让他在旁边站着,或者给他安排点活动。

餐桌上东翻西找的夹菜

从一个人的餐桌礼仪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而孩子的素质要从小培养。如果你发现孩子在餐桌上喜欢用筷子调羹东翻西找,就及时帮孩子改正,这种坏习惯不仅没礼貌,还会让孩子养成挑食的坏习惯。

孩子这些“隐性”不良行为,千万别忽视!


随时打断大人的讲话

为什么不应忽视:也许当时你的孩子非常兴奋,想给你讲一个非常好玩的故事,或忍不住想告诉你一个他的新发现。但是,如果你允许孩子打断你的讲话,那么会传达给他一个不好的信号,无法让他学会体谅别人。这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有权随时获得别人的关注,慢慢的,更严重一些的孩子将会无法忍受挫折。

如何阻止:下次你要给朋友打电话或者拜访朋友时,提前告诉孩子,他应该保持安静,不要打断你。在你和朋友谈话时,你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个活动,或者给他一个之前没有玩过的玩具。如果他在你说话的时候扯住你的胳膊想和你说话,你可以指指椅子,让孩子安静地坐在那儿,直到你讲完话。与此同时,孩子也会知道,如果他打断你的谈话,他的要求也不会得到满足。

假装没听见你说话

为什么不应忽视:让孩子去做某件他不想做的事情,比如把玩具收起来,或把他“制造”的垃圾扔进垃圾筐里等。当你跟孩子说了两次、三次、甚至四次,孩子总是无动于衷开始“选择性失聪”,而你也放弃了自己的这次“喊话”时,这会向孩子传达一个错误的信号——孩子会以为他在干自己的事情时,忽视你对他说话也没关系,这里他说了算。父母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孩子,只会让孩子养成自动屏蔽你说话的习惯,而且他也不会在你第一次要求他做某件事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因为孩子会觉得反正你总会再次提醒他的。这是一个“权力的游戏”,如果你允许孩子的这种行为继续下去,你的孩子可能会越来越忽视你的合理要求,甚至想要控制你。

如何阻止:这种情况下,父母要记住:不要在房间的另一头远远地跟孩子说话,走到孩子面前,告诉他需要做什么。让孩子看着你说话,并且回答:“好的,妈妈。”而你搂着孩子的肩膀,叫出他的名字,并请求他关掉电视,这些也有助于获得孩子的注意。如果孩子不马上行动,让他承担后果——比如,一周之内都不能玩他没有收好的玩具,或者这一周都要帮妈妈扔垃圾。

未经允许“吃喝玩乐”

为什么不应忽视:如果孩子能自己拿零食吃、自己打开电视看,这当然很方便,但如果这些活动本应由你来控制,而你却让孩子完全自由行动时,你就很难让孩子认识到不同的场合他应该遵守不同的规矩,而且也很难让孩子明白自由的边界。当你2岁的宝宝自己走到柜子前面拿出饼干来吃,或在你的闺蜜家自己站在水果篮前拿水果吃时,大人也许都会觉得,这个“小人”竟然会自己照顾自己,真的好可爱。但是等他四五岁时,这种习惯会发展为,他进到超市抓起食物就吃,或者经常会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抑或会跟着陌生人去坐摇摇车时,到时你就该头疼了。

如何阻止:给孩子建立一些的家规,并经常对孩子谈起这些规矩(“吃甜食之前要征求我们同意”“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超市里的食物要等爸妈结完帐才能吃”“不能自己一个人外出”)。如果孩子未经允许就打开电视,让他把电视关掉,告诉他:“你必须先征求我们同意才能看电视。”要把这些不容商量的规矩清晰地说给宝宝听,或写在一个漂亮的卡片上贴在墙上,这样有助于孩子记住这些规矩并养成习惯。

夸大事实

为什么不应忽视:当孩子说他已经自己铺好床,其实连床单都没拉;当孩子跟小伙伴吹嘘说自己去迪斯尼乐园玩过,其实根本没去过。这些事情也许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但是,请注意,对任何不诚实的行为,必须当场严肃处理。因为当孩子认识到撒谎很容易,而且撒谎能让自己显得更体面,或让自己可以不去做不想做的事,抑或让自己做了错事不会惩罚时,撒谎很可能会变成孩子的一种习惯。

如何阻止:当你的孩子信口开河时,停下你手头的所有工作,坐下来跟孩子好好聊聊,你可以告诉孩子:“迪斯尼乐园很好玩,我们有一天会去的,但是,我们现在还没去过,你不应该跟小朋友说你已经去过。”让他知道,如果他有时不说真话,人们就不会再相信他。看看他的撒谎动机,确保他没有实现他的目标。比如,如果他说自己刷牙了,实际却没有,让他回去重新刷一遍。

1岁后,宝宝这些“坏习惯”再烦也要惯着


宝宝周岁后,就进入暴风成长的阶段,走路、说话、吃饭的样子都在告诉你,他现在不一样了!不过有喜有忧,宝宝也从此进入讨人嫌的年纪,用手抓饭、扔东西、抢东西,真有几分“野蛮人”的样子!

其实,这些怎么都制止不了的“坏习惯”,也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坏,而是成长的自然表现,过分压抑反而不妙,不妨让宝宝大胆去做。

一、用手抓饭

曾经,宝宝吃饭就是我的一场噩梦,看着她拿着一根油腻腻的青菜在啃,小手又油腻又脏,有洁癖的我整个人就不好了。

几次制止未果后,向一位心理医生朋友取经,他告诉我,一岁后是宝宝自我意识的第一敏感期,当宝宝自己用手或者勺子往嘴里送吃的,也是他们初次自我定位和空间延展的重合敏感期。你要懂这是件很正常的事,千万不要觉得他是故意折腾你。

之后,我就给宝宝准备了独立餐椅,多给她几个勺子和碗,食物也可以少盛一些,系上围兜让她放飞自我随意吃。总之,收拾是一定的,但准备好这些,你的收拾范围也缩小了。

二、乱扔东西

宝宝周岁后的一段时间,我们常常要在垃圾桶翻遥控器。因为这家伙实在太爱乱碰乱扔家里的东西了,要是跟着她屁股后收拾东西,绝对会疯!

老实说,一岁多的宝宝要扔东西,你根本拿他没辙!管教打骂都不顶用!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宽心,而且老实讲,扔东西还对孩子有不少好处:扔东西这个动作能强化宝宝对于事物和环境的认知,还能锻炼他的身体协调能力,为将来认知发展打下基础。

三、不愿意分享

一岁后,你会不会发现你家娃儿变得有点“自私”:越来越喜欢说“我的”,东西不让人碰,玩具也拒绝分享,甚至有时候爸妈向他讨两口吃的也会被拒绝,让爸妈忧愁“孩子怎么小小年纪就这么自私?”

其实,别误会你家娃了,他真不是“自私”,只是“自我”在成长。

一岁前,宝宝会把自己和妈妈视为同一个体,当他渐渐感到“我”的存在,就会通过占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来区分自己和他人。

此时,爸爸妈妈不要谴责孩子的行为,也不要强迫他们分享,多满足他的愿望能帮助他建构自我。

四、在家里到处涂鸦

孩子满周岁了,不少亲戚朋友会送画笔给他作礼物吧?碰到一位妈妈,直接告诉亲友别送画笔给她孩子,孩子很爱涂鸦,打扫起来很费劲。

这样做,虽然能省点功夫,却剥夺了孩子某些能力的发展。宝宝在1岁半后,渐渐地有了自我意识,会通过画画来宣泄情绪,表达对周遭事物的理解和看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宝宝协调能力,发挥他们的创意。

五、喜欢翻箱倒柜

宝宝能走后,家里简直就成了他的冒险天堂,整日翻箱倒柜的,让爸爸妈妈心惊胆跳,直接制止宝宝的这些行为。但是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的好奇心很旺盛,会对周围充满了兴趣,如果爸妈什么都不让他碰,则会打击他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

建议爸爸妈妈把一些比较危险的东西,如将剪刀、打火机等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在宝宝能够得着的柜子里放一些他可以触碰的物品,如衣物、玩具等,满足他翻箱倒柜的愿望。

六、爱玩水

宝宝稍微长大,你就会发现他无水不欢,喜欢背着你偷偷打开水龙头,洗澡时不停地用双手扑通戏水,喝水时摇晃着水杯……看着孩子这么喜欢玩水,当妈的既担心他着凉,又气恼他把家里弄得湿哒哒的。

其实,爱玩水是宝宝的天性,一杯水都能成为他的玩具。而且玩水一方面能让宝宝感受到水的特性,激发想象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宝宝发展动手能力,促进身体发育。

如果担心宝宝着凉或是他把房子弄湿,那你就自己给宝宝组织些玩水的游戏,如出门打水枪、澡盆游戏等,让宝宝在你的可控制范围内玩水,降低他的破坏力!

这些胎教误区你闯了吗


为了不让宝宝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准父母们早早就准备对宝宝进行胎教,然而却不知道在胎教的同时,你可能不知不觉走入了误区,而让胎教适得其反了。那么,究竟在胎教过程中存在哪些误区呢?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教育应该从0岁开始”,为了生个聪明可爱的宝宝,让孩子出生之前就领先他人一步,许多孕妈妈在怀孕初期就给腹中的胎宝宝听音乐、讲故事,殊不知音乐胎教不当可致胎宝宝耳聋。豆豆妈(亲子特邀资深妈妈)提醒您,孕妈妈进行音乐胎教要走出误区。

拍打“胎教”?

有人建议,当胎儿踢肚子时,母亲可轻轻拍打被踢部位,然后再等第二次踢肚。胎儿再踢,母亲就再拍打。每天早晚两次,每次3~5分钟。据说,生下来的宝宝在听、说和使用语言方面都能获得最高分,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豆豆妈告诉你真相:从刚生下来宝宝的生活状态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小宝宝除了要吃东西填饱肚子睁开眼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就连大小便他也可以闭着眼完成。

对新生的宝宝你会早晚两次每次3~5分钟地去拍打他吗?而且,当他还在腹中的时候,胎动并不是闲来无事在和你做游戏,他可能是伸个懒腰,或换个睡姿。你对他的拍打很容易引起他的烦躁不安,这并不能起到胎教的作用。

音乐“胎教”?

在一些“胎教”课上,你肯定这样地记录着:怀孕5个月时进行音乐胎教。每次5~12分钟,6个月后,每次20分钟,一天1~2次。连音箱摆放的位置都有讲究,放在1米左右处,扬声器对着腹部,分贝在65~75。不仅胎儿听,准妈妈也得精神集中,一起投入。

豆豆妈告诉你真相:用声音来刺激胎儿,无非是想对其生长发育产生积极影响。而实际得到的结果是胎儿的听力阈值下降了。

音乐通过母体的传递,被胎儿的听觉神经感受到时已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和谐的旋律与节奏,而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理声波,是有害的噪声,它有可能对胎儿造成易干扰和易激惹性。

也就是说,本来给胎儿一定音量的声音才能引起他的反应,而现在,一个比原来音量还要低的声音就能引起他的反应,表面上看起来,胎儿变得伶俐了,但实际上,是胎儿得不到安静的环境,神经变得紧张了。

胎教音乐越大声越好?

许多孕妈妈进行胎教时,却是直接把录音机、收音机等放在肚皮上,让胎宝宝自己听音乐。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孕妈妈,把“胎教音乐”当作培养“神童”的智力胎教法宝,这是一种认识误区,特别是不合格的胎教音乐磁带,将会给母腹中的小宝宝造成一生无法挽回的听力损害,应引起准妈妈们的警省。

豆豆妈告诉你真相:胎宝宝在母亲肚子里长到4个月大时就有了听力,长到6个月时,胎宝宝的听力就发育得接近成人了。这时进行胎教,确实能刺激胎宝宝的听觉器官成长,促进孩子大脑发育。

正确的音乐胎教方式应该是孕妈妈经常听音乐,间接让胎宝宝听音乐。此时胎宝宝的耳蜗虽说发育趋于成熟,但还是很稚嫩,尤其是内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纤维极为娇嫩,如果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很容易遭到不可逆性损伤。

因此,进行音乐胎教时传声器最好离肚皮2厘米左右,不要直接放在肚皮上;音频应该保持在2000赫兹以下,噪声不要超过85分贝。另外对孕妈妈来说,最好不要听摇滚乐,也不要听一些低沉的音乐,多听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对孕妈妈、对胎宝宝才都有好处。

所有世界名曲合适胎教?

都说经过胎教的婴儿特别聪明,但具体该怎么教,没有人能说得明白,许多准妈妈都知道给胎儿听世界名曲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早在怀孕初期就买来了专为婴儿准备的胎教录音机和各种世界名曲,每天一有时间就把录音机放在肚子上让胎儿听。

大部分的准妈妈们都知道胎教的益处,但却不知道正确的方法,因此在进行胎教时多是采取最常见的一种做法,就是听世界名曲。

豆豆妈告诉你真相:经过科学验证,正确的胎教对于胎儿的神经等系统发育有着极大的益处,这样的宝宝十分聪明。给胎儿听音乐的做法是有可取性的,音乐对于胎儿的成长有好处,但是人们不管是什么音乐全部都拿来听,有些人还长时间地把专用的胎教机放在肚子上,让胎儿听,认为这样做就是最好的胎教了,其实不然。

首先胎教要定时、定点,每天孕妇可以设定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听音乐,时间不宜过长。其次在选择音乐时要有讲究,不是所有世界名曲都适合进行胎教的,最好要听一些舒缓、欢快、明朗的乐曲,而且要因时、因人而选曲。在怀孕早期,妊娠反应严重,可以选择优雅的轻音乐;在怀孕中期,听欢快、明朗的音乐比较好。

胎教越早开始越好?

有的夫妻当知道自己即将做父母后,立刻就说要为宝宝做胎教,但其实这么早做胎教不仅没有作用,而且可能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豆豆妈告诉你真相:大脑、神经系统和感官的活动是心理活动的基础,生理发展直接影响并制约着胎儿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

科学研究表明,胎儿6、7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才能具备,到胎儿8个月时才呈现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大脑皮层区域才有了各自特殊的功能,指挥胎儿听、嗅、发音等器官的活动,并具有连续性和初步的节律性,使得对胎儿实施相应的有规律的教育成为可能。

据胎儿研究工作者研究证实,胎儿末期(8个月左右)就已有了听觉记忆。所以,胎教的最好时间应选在胎儿8个月(孕32周)以后。

胎儿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而睡眠也是让胎儿迅速生长发育的方式,准父母们在宝宝还没有足够的认知、记忆能力的时候就进行胎教,既没有意义,更可能骚扰到胎儿睡眠,也影响到他们的生长发育。

胎教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胎儿绝大部分在睡眠中度过,因此为了尽可能不打搅宝宝的睡眠,胎教的实施要遵循胎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不能随意进行。

豆豆妈告诉你真相:首先,胎教要适时适量。要观察了解胎儿的活动规律,一定要选择胎儿觉醒时进行胎教,且每次不超过20分钟。其次,胎教要有规律性。

每天要定时进行胎教,让胎儿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同时也利于出生后再认,为其它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三,胎教要有情感交融。在施教过程中,母亲应注意力集中,完全投入,与胎儿共同体验,建立起最初的亲子关系。

良好的环境对宝宝的生长比外界的刺激更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而对于胎儿而言,良好的环境就是妈妈心情愉快,营养充足,那对宝宝而言就是最原生态,最有力的胎教。

豆豆妈提醒:胎教实施过程中主要须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胎教要适时适量。要观察了解胎儿的活动规律,一定要选择胎儿觉醒时进行胎教,且每次不超过10分钟;

第二,胎教要有规律性。每天要定时进行胎教,让胎儿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同时也利于出生后再认,为其它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胎教要有情感交融。在施教过程中,母亲应注意力集中,完全投入,与胎儿共同体验,达到与胎儿的身心共振共鸣,不仅利于胎儿的也利于母亲自身身心的健康,建立起最初的亲子关系。

总之,胎教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语言、音乐学习的过程,也是胎儿对母亲形成依恋关系的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