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啃咬手指、胆小被人欺负了也不敢说话、不愿意入学、睡眠有障碍、易怒、暴躁爱打人骂人、不服管教……等等。不少父母都表示非常困惑,孩子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到底是不是正常的?

现代社会中,不止成年人背负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小孩子学习、竞争的负担也很沉重。加上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气氛,多重因素作用下,孩子就会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假如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下这几种行为表现,很有可能是孩子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建议及早就医治疗。

啃手指咬指甲

这个行为在孩子婴儿时期是非常正常的,家长无需过于担心。

但如果孩子到了4、5岁还有这种习惯,则很可能是受到过什么大的心理刺激或创伤,比如在断奶时期,妈妈为了强制断奶把孩子寄养在奶奶家姥姥家,不让孩子见到妈妈等。

咬指甲啃手指变成了孩子安抚自己的一种方式,孩子一紧张、不安就会习惯性的啃咬手指。

选择性失语或缄默

孩子明明已经有了很流利的语言表达力,但是在一些场合却突然沉默不愿意发声。

比如:在家里只和妈妈说话却不愿意对爸爸吱一声;到了学校不愿意说话沟通;和某些熟悉的人愿意说话,但对另一些却缄口不言;孩子并不是不会说话或者说话有障碍,只是有选择性的理谁不理谁。

易怒暴躁爱攻击

孩子非常容易发脾气,当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还会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主要表现就是打人、骂人、踢人、抢夺或毁坏别人东西,甚至伤害自己等。

不要把孩子的这种行为归咎为天生性格,更多的时候这是因为孩子家庭生活环境所致,可能孩子的父母在家里经常会大吵大骂、专断、蛮横、强势等原因影响到了孩子的性格行为。

拔毛

主要表现就是孩子喜欢拔自己的头发、眉毛、睫毛等,而且无论他人怎么劝说都不会有效。

这大多是因为孩子和家长、同学或者朋友发生了冲突,比如家长、学校的教育方式,朋友间的人际交往,或者学习上的重担,这种情绪负担和心理压力没有被很好的疏导出去,导致孩子用拔毛这样的疼痛来缓解、转移自己的焦虑和忧郁。

夹腿

孩子1-3岁是高发期,主要表现是孩子双腿紧闭或交叉,借助椅子或桌子等工具摩擦外阴部位,这个过程中孩子脸色发红、头部发汗、双眼凝视。

发作次数和时间不等,导致原因可能是缺爱、被歧视、家庭气氛紧张等,有时也跟孩子裤子过紧有关。

自闭

孩子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一扫而过没有好奇心,也没有目光对视,喜欢独处和固定不变的东西。

当环境发生变化会感到不安、害怕和恐惧,不爱和人交流,很少有情绪,被人呼唤不回应。原因除了亲子关系,更多的还和遗传有关,是脑部发育障碍的一种表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精选阅读

孩子有这4种行为,不能纵容,必须惩罚!


这里提醒父母们的是,当你决定惩罚孩子之前,应该先做一个自我反省。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如下问题:

1孩子犯错误是因为父母事前没有告诉他不能这样做,还是父母没有把话说清楚?

2孩子所犯的错误是不是父母自己也是在犯?

3孩子为什么总是会反复犯同样的错误?

那么,什么情况应该惩罚孩子呢?当孩子出现以下4种情况时,父母可以考虑采用适当的“强制手段”。

1当孩子的举动会危害自己的生命时

比如,孩子喜欢拨弄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等,经过父母反复说服教育,却仍然管不住自己的。

2当孩子的某些习惯、心理倾向有可能发展成违法行为时

比如,经常欺负弱小的孩子,并以此为乐;看见同学的好东西就去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经过父母和老师多次批评教育仍屡教不改的。

3当孩子自我意识非常严重时

从小被父母宠惯了,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不懂得关心他人,不愿意与人分享,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已经提醒无数次,孩子也不予理睬的。

4当孩子明知故犯,依然我行我素时

父母多次的规劝、反复提醒,孩子仍执迷不悟,且态度恶劣,拒绝认错的。

提醒

为了使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必须摒弃“以打施教”的教育方式,采用“恩威并重,奖惩并举”的原则,凡事以理服人,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向上的家庭环境。

孩子6岁前必须养成这7个好习惯,晚了就迟了!


“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一个好习惯。”古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并不是说孩子七岁前学习的知识决定终身,而是指孩子从小养成的那些终身受益的好习惯。请爸爸妈妈以身作则,教会孩子养成这七个好习惯,长大就迟了。

习惯一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很多家长怕把事情交给孩子做,孩子会搞砸,可是谁第一次做事不是迷迷糊糊的呢?多给他一些尝试的机会,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请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在孩子学会自理之前,父母要做的是放手。

特别在孩子进入小学后,起床问题,叠被子,整理房间,收拾书包等这些事情就不要再为孩子包办了。爸爸妈妈可以为孩子举办“小仪式”庆祝孩子的长大,然后提醒孩子:“你现在走进小学,已经是小大人,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爸爸妈妈相信你能做好。”

习惯二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帮孩子建立物权意识,区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告诉孩子:“自己的东西可以自己支配,可是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如果想要拿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征求别人的同意,不能偷偷拿,也不能明着抢。“

有的孩子会偷偷拿大人的钱去买东西,看到其他同学的玩具,孩子可能会“顺手”拿回家。这正是孩子没有物权意识造成的,爸爸妈妈要帮助孩子承担责任。当孩子喜欢拿别人的东西时,不要轻易界定孩子是小偷,请先帮助他分清楚:物品是有私人和公共的。对私人物品,不能乱碰;对公共物品,从哪里拿的要放回哪里,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就要学会等待。

习惯三

遵守时间

合理的生活安排、规律的作息可以增强孩子的秩序感,树立时间观念,提高做事效率。但让孩子学会守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父母以身作则的同时,可以尝试把主动权交到孩子手里:“10分钟后就关掉电视去做作业”、“再睡20分钟就得起床了”。慢慢地,孩子也不会为了偷懒找各种借口。

习惯四

在错误中反思

孩子在生活中做错事,在学习中做错题是常见的事,如何做到下不为例,这就需要孩子能在错误中反思自己,从而彻底改正过来。

当孩子做错事时,爸爸妈妈请别光顾着责怪他,不妨这么反问:“你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吗?”等孩子回答后,认真和孩子约定:“那下次我们记住这个教训,不要再犯了好吗?”对待学习也是,懂得反思的孩子能够及时总结,查漏补缺,大大减少错误再次出现的几率。从长远来看,这能够“缝补”知识漏洞,给孩子的学科打下牢固的基础。

习惯五

保持谦虚

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向他们学习。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从别人的闪光点中想想,自己是不是也能这么做?”这个时候,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是极有必要的。

曾经有个孩子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可同桌勇于发言,时常得到老师夸奖。孩子听从妈妈的话向同桌请教“秘诀”,同桌大方地告诉他:“反正说错了也没关系,老师不会怪我们的。”正是这句话打开了孩子的心扉,慢慢地,这个孩子也跟着同桌主动回答问题,也正是这股劲头,孩子的成绩提高了,性格也越见开朗。

习惯六

讲道理,善待他人

每个人都愿意面对一张微笑的脸。微笑待人的人,总是真诚友善、宽容大度,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是受欢迎的人。

爸爸妈妈应当教会孩子讲礼貌,比如日常生活里常说“你好”、“谢谢”、“对不起”,在请求他人帮忙时多用“麻烦你帮我……好吗?”的句式,平时多关心他人……长久以往,孩子会收获到比礼貌更有意义的人生财富。

习惯七

做事有计划

做事有计划的人才会赢得信任,不至于临时抱佛脚。有些孩子每次考试前就一团乱麻,做作业时三心二意,早晨起床上学常常找不到袜子,零用钱花不到月底就一分不剩……

当孩子有这方面的坏毛病时,一定教会他懂得计划的重要性。不妨让孩子在睡前梳理好第二天的日程,让孩子抄在便利贴上方便执行。养成这个好习惯,孩子绝对终生受益!

当孩子有这样怪异的行为时,家长该怎样应对?


当孩子出现堪称怪异的行为,家长首先不要着急,下面小编带你来解读孩子的细微事物敏感期,看看下文就明白。

忙碌浮躁的大人们总是会忽略周围一些细微的东西,而儿童,尤其是一岁半到四岁的孩子,却能发现细微事物中的小美好,对玩具的小零件、衣服上的细小图案,甚至是地上的纸屑、泥土中的小昆虫产生极大的兴趣。

孩子这种堪称怪异的行为常常会令父母不解,特别是孩子为了研究昆虫在地上一蹲半天,并且直接用手接触泥土的时候,一般都会招来父母的阻拦和责骂。

其实这是孩子进入细微事物敏感期的表现,是培养孩子观察力和敏锐力的最佳时机,而且对于孩子来说,观察和抓、捏细小东西本身,就是在发展他手的肌肉和手眼协调的能力,为他的精细动作的发展打下基础。大人不懂的奥秘,孩子却玩得不亦乐乎,父母不仅不应该阻止他,还要正确引导他。

观察实录

情景一:

户外活动时,我看见欣欣一个人蹲在大树底下一动也不动,我走过去一看,欣欣正在看树下长出来的小蘑菇。

情景二:

午睡起床后,欣欣来到了教具架前,观察了一会儿后,将小珠子拿起来放到自己的口袋里。

情景三:

工作时地上有一些纸屑,欣欣看见后一点一点地捡起来放到自己的口袋里,在户外玩游戏时,欣欣会去沙坑里找小石头,每次回来口袋里都是满满的石头。

专家分析

孩子进入了细微事物敏感期后,越是微小的东西越能引起他的兴趣。

常常会看到孩子蹲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眼睛只盯着地上爬来爬去的小蚂蚁,或者看到地上的小石子,孩子就会跑过去一个一个地捡起来。

欣欣就是进入了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这个时期,她喜欢观察细小的物品,并把它们收藏起来,因为这些东西在她看来是无比珍贵的。

专家建议

1.理解孩子的怪异行为

在这个时期,成人要理解孩子,不要刻意阻止孩子对细小事物的关注,并且要有足够耐心去欣赏孩子的可爱举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他一定的自由,让他的观察力得到提升。

2.给孩子创造适当的观察机会

可以为孩子创造观察的机会,比如带他一起捡路边的小石子,并陪着他一起观察。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可以给孩子做一些讲解,让他既能体会到观察的乐趣,还能从中学到知识。

3.不要强行打扰孩子的这种“观察工作”

完全可以给他一些时间,最后让孩子自己主动离开,这也是在培养孩子专注的品质。

4.不要强制性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有的成人有这样的认识:既然观察细小的事物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那就直接将许多小东西摆在他面前,一个一个让他认好了。这样的方法就是在强制性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这种方法,并不一定会引起他的兴趣。因为孩子都是先对某一个小事物产生了兴趣,之后才会积极地去认知这一事物。

5.多带孩子进入大自然,让孩子自己去观察

对于刚刚开始认识世界的孩子来说,大自然是他最好的老师。所以,成人可以多带孩子进入大自然,去亲身体会并观察事物。

在让孩子接触自然的时候,不要提前就给他设定一个目标,也不用一定要让他去认识什么,这样就会阻碍他体验大自然的乐趣。成人要明白,在这一敏感期的孩子,只愿意去观察他感兴趣的事物,所以成人的“针对性教学”也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主。

6.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

当孩子对一些小东西格外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去收集。有时候成人会很不理解孩子的这种收集行为,因为他收集的东西既没有收藏价值也没有学习意义。其实,孩子的这种收集行为是他心智发展的需要。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弱小,但却又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于是就会关注一些和自己同样弱小的事物,甚至会把爱转移到这些事物上来。

遇到这种时候,成人不要随便就丢掉孩子的这些小收集品,可以找一个小盒子让他专门存放,以此来保护他的这种行为和心理。

孩子7种必须纠正的行为习惯


1、假装听不见父母说话

当你提醒孩子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自己洗脸刷牙时,他是不是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仍然像没听见一样呢?如果是,那么父母就一定要引起注意了!因为,这些信息传递出来的是孩子对父母所说的话的漠视与无所谓。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提示,本意是让孩子主动去做,而不是一遍又一遍的提醒。如果孩子长期漠视父母的话,而父母却一味纵容,那么你的孩子将来很可能会变得目中无人,并极有控制欲。

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要做的是:走到孩子面前,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并让孩子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如果孩子不听话,则告诉他后果是什么,并且说到做到。比如节日将不能得到礼物;周末不能出去玩等。孩子的行为多是父母身上的反射,因此,父母也应做到及时回应孩子的要求,以身作则。

2、无视规则

小的时候无视规则的孩子,长大后也一定不会遵守社会规则。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规则,比如,要遵守交通规则、游戏规则、物品要归放原处、按时作息等。如果孩子从小就无礼视规则,比如玩游戏时,别的小朋友都可以按游戏规则玩,而你的孩子却只会在其中捣乱;再比如玩完游戏后,有的孩子可以将玩具放回原位,有的却弄得满屋狼藉。

其实,在孩子2岁以后家长就可以给其制定规则了。

家长立的规则一定要合理,并且在孩子能做到的范围。同时应注意不要大声呵斥孩子,逐步引导,并且一旦制定规则后就应坚决实施,不要轻易更改。孩子形成一个好的规则意识后,便可以举一反三,在做其他的事情上也不会无视规则。

延伸阅读→什么时候给孩子立规矩最管用?

3、不尊重他人

或许,你会认为孩子与长辈说话时翻白眼、傲慢无理是在耍小性子,但是傲慢的举止反衬出来的却是孩子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一些父母以为这只是阶段性的,或者归为“叛逆”,而置之不理。但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孩子周围没有朋友,并无法与老师和同学融洽相处。

父母的正确做法应是明确和孩子提出来:你这样的说话方式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你这样的行为会让人讨厌,你这样会失去朋友等。必要时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惩罚,让孩子记住教训。

4、说谎

我们常常会看见这样一些孩子:明明不会叠被子,却当着小朋友的面说自己早上叠了被子;明明没有玩过某样玩具却说自己曾经玩过;明明在家里没有刷牙,却和老师说刷过牙了。当孩子有这样说谎或夸大事实的行为出现时,父母应开始警惕了,但也不必过于忧心。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经常会出现混淆概念的现象,这时候父母不要过早地给孩子下结论。多听少说,是最好的方法。

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来说,说谎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父母不能够公正的处理,都会让孩子用说谎的方式来逃避父母的责骂。

其实,孩子说谎并不是一种好的品德习惯。说谎只是给父母们敲响了警钟,说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父母应及时纠正错误的教育方式,并和孩子多沟通,切记动手打骂,否则可能会让孩子的情况越来越糟糕。

5、嫉妒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6岁的果果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一天,妈妈的同事带着2岁的儿子到果果家玩,果果妈妈很喜欢小宝宝,一直抱着小宝宝逗弄。这时,果果突然摔坏了自己的杯子,然后坐在地板上放声大哭,把妈妈和同事弄得非常尴尬。

果果的行为是因为嫉妒妈妈抱着小弟弟而忽略了她。其实孩子的嫉妒还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孩子会和小伙伴比玩具、比衣服、比学习成绩、比老师的夸奖等。

一般来说,对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导,便可以变压力为动力,激发孩子发奋上进,养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就会影响身心健康成长。比如,当一个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再买个玩具小车,XX的小车比我的好看。如果此时妈妈同意并支持孩子,那就是助长了孩子的嫉妒行为;反之,如果拒绝并告诉孩子:不是别人有的东西你就一定要拥有,你的玩具也有很多小朋友羡慕,要珍惜自己的玩具。这样的教育可能就从此杜绝了孩子攀比、嫉妒的行为。

6、打断父母谈话

几乎每一个家长都经历过这样的事:孩子自己玩得好好的,一旦你的电话响起,他理会立即扑过来和你抢电话听,或者不停地叫“妈妈、妈妈”。还有一些孩子总是打断父母或客人的谈话,“妈妈,过来”,“妈妈,看看我的新作品”“妈妈,你们别说了”。

孩子之所以会打断父母谈话,可能是因为好奇、想在大人面前好好表现、不想自己独自玩等,也有可能孩子自我意识很强的时候,他还不太会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感受。然而,无论是哪种原因,如果无限制地纵容孩子打断你的谈话,则会让孩子变得不为他人着想,不能忍受挫败。

因此,父母在找出原因、理解孩子的同时,也不要放任不管。父母可以在打电话或和朋友交谈之前就和孩子约定:保持安静、不能打扰大人谈话,如果孩子违反规定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等。

7、攻击性行为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案例:

文文今年3岁半了,在与别的小朋友玩时会经常发生咬人、打人的现象。妈妈为此打过文文很多次,可是文文似乎越打越不听话。现在,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区里,都没有小朋友愿意和文文一起玩了。文文的父母为此也非常苦恼。

对于有攻击性的孩子来说,打骂的教育方式是最不可取的。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实际上孩子的很多不良行为和习惯都是从周围的生活环境如家长、同伴、电视等中模仿而来的。如果父母以暴制暴,只会加深孩子的错误认识,使孩子的不良行为变得越来越严重。当然,父母也不要以赞赏的姿态面对孩子,这样可能会强化宝宝的攻击行为。

当孩子比较小的时候,父母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假装对宝宝的行为视而不见,达到淡化宝宝这种行为的目的;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父母应先应该问清楚事情的原委,耐心地与孩子交流,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此外,也可以通过讲故事、聊天等方式向孩子表明你的立场。如果宝宝有进步,应立刻给予鼓励,以增强他的自信心。

行为胎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行为也是一种语言,只不过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孕妇的行为通过信息传递可以影响到胎儿。

我国古人在这方面就早有论述,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内就应该接受母亲言行的感化,因此要求妇女在怀胎时就应该清心养性,恪守礼仪、循规蹈矩、品行端正,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

相传周文王的母亲在怀文王时由于她做到了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甚至坐立端正等良好的胎教,因此她所生的文王贤明英武,深得民心。

明代一位医生也认为“妊娠以后,则需行坐端正,性情和悦、常处静室、多听美言,令人诵读诗书,陈奏和乐,耳不闻非言、目不视恶事,如此则生子福寿敦厚、忠孝贤明,否则生子鄙贱不寿、愚顽透顶”。

由此可见,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懂得了母亲的良好行为对后代的影响。时至今日,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科技时代,但我国的古代胎教学说却一直被中外学者所重视。经过长期的研究,他们证明了我国古代胎教理论是相当有科学性的。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家梅边尼克耗时30余年,专门研究犯罪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他研究了1447名丹麦男性,发现这批人中如果父母是经济犯罪分子,其孩子成为经济罪犯的可能性达20~24.5%,如果父母是清白公民,那么这个比率将下降为13.5%。

华盛顿大学医院的精神病科医生罗伯·克洛宁格经过大量的调查,提出一份报告,认为如果父母是罪犯,出生后男孩即使给别人哺养,成长后比起亲生父母并非罪犯的人来,犯罪的可能要高4倍左右。克洛宁格还发现,父母亲如果其中一位是经济犯罪分子,

那么他们的儿子很可能也成为经济犯罪分子;不过,女儿却并不是这样。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女儿往往患有头痛之类的毛病。

从以上事例说明:父母尤其是孕妇行为的好与坏会对胎儿乃至未来一生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温馨提醒:孕妇应该清心养性,守礼仪,品行端正,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

胎教趣事:在生活风波面前

曾有一位在妊娠期间遭受沉重打击的妇女,她于怀孕数周后被丈夫所抛弃,家庭负担、经济问题都摆在了面前,常常为此发愁。当她怀孕到6个月时,在一次检查中,发现一侧卵巢患有癌前性囊肿,需要立即手术切除。医生建议她流产,但她毅然拒绝,为了孩子,她做好了冒任何风险的准备。结果,这位妇女生下了一个完全健康的胖儿子。而且儿子长大后是一位非常坚强的小伙子。

相关推荐